❶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打造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教學的基本模式已經從以往死板的填鴨式教學中逐步脫離出來,教學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明顯的改變,教學的重點已經不是教師如何去教,而是學生如何去學。建構主義提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主動建構。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一名高中數學教師,近年來一直在嘗試用「導學綱要」作為自己教學的主導思想,它的基本思想是「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定教、當堂訓練」,它體現了「以人為本、教學合一」的理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導學綱要」這一策略,能夠解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為主體地位的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教師則藉助「導學綱要」精心設計,合理調控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並保證有效性。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饋等學習活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一、提高「導學綱要」的含金量,優化課堂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的核心在於「導學綱要」編制,一份優秀的「導學綱要」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因此,在導學案的設置上,筆者力求精雕細琢,有很好的使用和保存價值。
1.「導學綱要」的設置要求
(1)明確的教學目標。「導學綱要」必須呈現一堂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落腳點要小、精、有層次。
(2)合理的容量安排。在內容上,以學生自學為主;在問題設計上,注重梯度和難度把握;在操作上,保證學生「跳一跳摘得到」,以不斷提高課堂的時效性。
(3)恰當的教學設計。整體的教學設計應避免教師一講到底的「滿堂灌」。教師應通過適時啟發、點撥、總結,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4)能力訓練。能力訓練是對一節課學習的反饋,題量、難度要適中,有層次感,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完成。
2.導學案的使用要求
巧用導學案,將「導學案」與預習提綱、課堂筆記、錯題本合而為一。「導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實質上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即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精心集備知識而設定了方法步驟的方案。
(1)「導學案」就是預習提綱。教師在課前下發學案,學生進行預習,課上教師探尋學情,進行指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再學習。
(2)「導學案」就是課堂筆記。
上課時,教師通過反饋信息,討論、解疑等方式,抓住學生學習的困惑點和共性點,採取個體發言、同位探討、小組討論、共同論證等多種討論方式,得出正確結論;
對於難度較大的重點問題,教師要作為案例,講清思路、明晰事理、觸類旁通、精講點撥、歸納總結。
(3)「學案」就是錯題本。學案中的習題應該是教師精心選編的題目,可以說既全面又經典。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前自學、合作學習時可用黑筆,課堂及課後修改時用紅筆。學生也可在原題下的空白處記錄自己做錯的原因分析,最後按教師的正確思路,一步步規范地將原題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
二、學案導學+小組互助,積極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永遠是學校教學永恆的主題。因此,我們分章節積極嘗試「學案導學+小組互助」的課堂教學模式,力爭提高課堂效率。具體分五個環節:學生課前預習、小組內展示或討論、師生互動教學、達標檢測、課後鞏固。其中以第一個環節為主,它既是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環節又是目標環節,更是根本環節,引導學生把握好第一環節就抓住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本質。當然,對於五個環節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及當堂內容的多少、難易程度進行適當調整。
小組合作的具體做法是根據成績將小組成員分為A、B、C三個等級,在導學案的當堂檢測完成後,由每個小組C級組員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解題過程,然後由B級組員檢查並作出修改,最後由A級組員進行點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以小組為單位,以此激勵小組合作的良性運轉。
三、善於反思,積極寫好教學後記
實踐證明,善於反思,寫好教學後記是准確診斷課堂效率的有效之路,它能不斷豐富我們的教學經驗,使教學常教常新,不斷進步。筆者的教學後記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記成功的做法。每節課都有不同的成功之處,例如,充滿吸引力的課堂導入、有趣的對話、典型的案例、逼真的演示、巧妙的設問、幽默的講解、成功的臨場發揮、奇妙的方法、有益的啟示以及精彩的教學設計和授課片段、恰如其分的媒體應用等。將教學過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能達到預期效果和引起學生共鳴的做法記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就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學經驗。
2.記失誤之處。將課堂中出現的不足或一時不知如何處理的問題及時記錄在教學後記中,然後進行認真分析、思考,仔細查找根源、尋求對策、亡羊補牢,使之成為以後教學工作的前車之鑒。
3.記課堂靈感。在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的開展、師生思維的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的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具有瞬時性與很高的參考性,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為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
4.記學生的困惑、創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抓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想辦法改進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解決困惑,也就是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另外,有時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獨到的見解或新奇的問題,給課堂增添異彩,有時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甚至優於教師預先設想的方案。我們在給與其鼓勵的同時,應在課後及時記錄,充實完善。
總之,「導學綱要+小組合作」的研究實踐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是高中數學教學和學習方式改革的方向。這種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數學課的學習效果,進一步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實現了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組織學生進行「導學綱要+小組合作」時,我們要較好地處理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結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探索,從而達到既強化思維訓練,又突出培養能力,全方位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❷ 新課改下的高效課堂和傳統課堂的不同之處
1、以教定學。
以往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考慮教師怎樣教,教師的主角意識濃厚版,表演欲權望太過強烈。老師往往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配合教完成教案的過程,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忽視了學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2、以本為本。
教師是教材的忠實執行者,教材上怎麼寫,教師就怎麼講。好多教師視教材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無遺漏、毫不越位地傳授教材內容視為課堂教學目的,使教材成為禁錮學生自由創造、大膽創新的枷鎖。
3、教路單一。
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的「教」,是照本宣科,由於受教學活動計劃性、預設性的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活動總是受教案的束縛,教師不敢越出「教案」半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節外生枝」。
❸ 如何打造新課改下高效課堂
1,告知學生要提前預習。有些東西是可以自學的,看了課本後,可以自覺做些相內應的練習,可以驗證自己是容否理解。學初中數學我就是這么做的。英語學會了音標,就可以自己拼讀出來了。
2,快速回顧上節課的關鍵知識點。學校大多數人是這樣,臨近期中甚至臨近期末時候才開始復習。這並不符合記憶規律。實際上,很可能昨天講的,今天並忘掉了。
3,心中要有講課提綱。有的老師太能講了,講著講著跑偏了。班主任可能比較喜歡請大家喝「雞湯」,即便是正課。有的老師不能剋制自己的情緒,有次那個老師罵了我們一節課,整整一節課,說個不停,全班默不作聲。
4,不要拖堂,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臨近下課的時候,效率很低。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恩,這是從一個學生的角度
❹ 如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
新課標實施以來,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充斥著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式的沖突,各種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呈現,有「洋思模式」和「杜郎口模式」等等。但無論是什麼樣的方式,都離不開一個中心,那就是高效課堂!打造高效課堂成為當今數學課堂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理應思考、探索的主要課題。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
1.課堂教學手段要多樣化
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幫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2.設置恰當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置應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目標要具體、恰當,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目標的設置要講究,如果太高,則會讓學生望塵莫及,喪失信心,如果太低,則會讓學生觸手可及,調動不起積極性;只有設置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蘋果」的教學目標,才能對教學有利。
3.巧用獎勵手段,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熱情
教師應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和成績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並適時給予一些恰當的獎勵,這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靈活實施基本教學環節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教師的教學過程提出如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數學問題解決過程是「設置情境」、「提出問題」、「探究解題思路」、「解決問題」、「反思拓展」,數學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數學問題的發現、提出直至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當前對高效課堂下的教學基本操作程序一般理解為:「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構知識」、「拓展運用」、「反思歸納」。
上面對高效課堂教學基本操作程序的理解其實是對傳統教學環節的改革,是有繼承地發展。創設情境為傳統的課題引入進行了包裝,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構知識改變了傳統教學環節中教者滿堂灌的模式,體現了新課標中以人為本的精神,拓展運用與反思歸納其實是對傳統例題教學進行了升華,強調了學生能力的發展。
三、打造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以下幾個方面必不可少
1.要理清目標關系
要明確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關系,正確解讀課程目標,科學表述教學目標,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目標是以課程標准中的課程目標的形式出現的,要確定某一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就要將課程目標轉化為課時教學目標。具體地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闡述。
2.通過師生角色反串,營造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達成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學生只有在和諧的氣氛中,才會有安全感和積極的自我觀,才會願意接受指導和自我控制。通過師生角色反串,即讓學生當老師,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老師的神聖感,同時也體會到老師課堂管理的艱難。當學生從講台上回到自己座位以後,他就會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並有意識地勸導同伴一起來維護課堂紀律。從某種意義上說,良性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氛圍是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必要背景條件。
3.教師課堂語言要規范准確、簡潔易懂
數學是一門對語言文字規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學科,所以,教師的課堂語言必須規范准確。我們面對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課堂語言要簡潔、貼近學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使課堂效率有效提高。
4.關注每一名學生
課堂上對學生恰如其分地評價,給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動力。要使數學課堂更高效,教師應從關注每一名學生開始,承認其基礎的差異,讓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肯定中學習,在教師的鼓勵聲中學習,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
總之,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漸近的過程,是指引我們教學行為的一種理念。然而,現如今社會各界對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研究的課題。教學過程不僅要使學生能夠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還要使學生有過程與方法的經歷和體驗。因此,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們要更加註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及時反思,提高教學效率,努力創建高效課堂的環境,力爭早日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
❺ 如何打造新課程改革的高效課堂
如何打造新課程改革的高效課堂
孫朝暉
摘要:隨著我國知識現代化的發展,英語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基礎教育中一個基礎學科階段,在2003年我國頒布了新課程改革,突出了教育中以學生為主、以人為本的思想核心,讓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全面發展得到統一。高效課堂是在一定單位時間之內,以探究、合作、自主的方式進行最大化能力知識,新課程改革和高效課堂的相結合,不僅解決了課堂時間少、知識內容多的問題,還促進了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觀念的轉變。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英語;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035(2013)10-0000-01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需要做到鼓勵、幫助、培養學生實現自我發現、自我探究、自我學習,此外,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教材也需要做到讓學生研究、參與、體驗外語,盡量加強學生的參與數量和參與時間,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在實際應用中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雖然已經開始實行,並有了一些改善,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還是存在著讓人擔憂的部分。
一、新課程改革下的問題
高效課堂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單位時間內讓學生達到探究、合作、自主方式的最大化知識能力,最終利用高效課堂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高效學習和終生學習。高校課程在實際應用總會有這樣一個普遍現象,老師在剛開始進行英語教學時,可以很好的遵循新課程改革下的教材來進行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的安排,時間安排比較充裕,並在課堂上注重教學手段的運用、課堂氛圍的創造、教學情境的設立,讓課堂呈現出和諧融洽、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此外,老師還會設計各種精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老師的引導來進行有效的合作式小組學習,並在學習過程中很好的保持了學習熱情以及上課情緒,但是在進行了一段學習後,老師又回到了最初的傳統教學中去,強行把知識塞入學生的大腦中。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問題主要有課堂氣氛沉悶、復習效率低、內容零散、課業負擔重。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課堂氣氛沉悶直接導致學生沒有心情進行學習,覺得課堂十分枯燥乏味,甚至會出現睡覺現象;復習效率低是因為死記硬背式學習方法導致,這是因為死記硬背式使很多學生背了前面忘了後面,即使會寫會聽,卻不會用,語言運用能力和知識學習能力不在一條線上,最終結果是不會實際運用;內容零散導致學生只是記住了語法理論、句型理論、短語理論、詞彙理論,這些知識互相沒有什麼銜接性和系統性,在實際運用中缺乏發展聽、說、讀、寫的能力;課業負擔重是因為老師沒有很好的設計課堂知識,一股腦把大量知識全都講解出來,而學生只能忙於記錄筆記,再加上學生本身學習任務重,需要記這么多東西,只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和壓力。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高效課堂
(一)新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學思想轉變。
英語教學的基礎就是教材,因為教材即是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內容,也是英語核心部分的課程資源,傳統的英語教材忽視了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的作用,導致絕大部分學生只會寫不會讀,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不僅提升了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的作用,還設立了話題的主線,讓活動可以設計成板塊形式、技能和知識可以交叉組合、所有教學環節都有語言項目和重點單元涉及,從而從根本上加強了學生的基本技能以及基礎知識。所以,老師需要注意教材是用來教學生的,並從根本上認清教材、理解教材、反思教材、使用教材,在實際使用中還需要注意,當教材和教學出現沖突時,懂得適當的調整和取捨。
(二)加強閱讀水平的提升。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目標之一就是重點加強學生的應用語言能力以及獨立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光靠教材是不可能培養出來的,所以需要讓學生在熟讀、熟記教材的同時,還需要進行英語教材廣泛的閱讀。老師在課堂上應當多收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的話題和生活材料,盡力避免只有自己發言,鼓勵所有學生用英語來進行話題談論、看法表達,這樣既可以鍛煉到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也可以達到英語閱讀的目標。在選擇英語材料時,選擇生動、有趣、有吸引力的材料,並且材料的針對性、新穎性要強,難易程度要適中,這樣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吸引他們的眼光,如果遇到不懂的就由老師指引進行閱讀,此外,學生也可以自發的進行閱讀,但是必須要有老師指引文章的選擇,因為高中英語閱讀材料設計的范圍比較廣、涉及的題材比較多。
(三)老師從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新課程改革中,學生變成具有主導地位的主題,必須由老師從旁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從而創造出屬於學生自己的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老師從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主要有四個步奏,第一,在學習中讓學生發揮出主體作用,英語是一門語言,而語言的知識獲取方法是通過和人的接觸、人的幫助、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並藉助一些媒體資料、學習資料,經過全新意義的重組、構建來進行的一種提升學習能力。高中英語其實就是一個知識獲取的過程,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就必須教會他們老師只是傳遞知識的中介,只有通過自己學習才能有好的收獲。只有學生意識到學習成績是通過自身努力來獲得的,才能全面激發他們的主動性、調動他們的學習潛能,同時,老師的職責才能發揮到最大化。
第二,學習因素非智力的開發,是指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鍛煉意志、樹立信心、磨練品質,為此,老師需要採取逐個針對學生特徵的方法,採用多種多樣的教學辦法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進行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自信心的增強,同時,還需要注意學生恆心、決心的培養,保持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以及學習動力。第三,擴充詞彙量和閱讀量,高中英語只有對材料理解的又快又多,才是使語言能力提升的又快又好,而背誦是一種既可以強化語言,又可以熟記材料的好辦法。第四,重視交際性和學習效果,英語是一門語言,也是一種交際過程、交際工具,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擁有好的交際運用能力,需要做到重視調查、重視采訪、重視表演、復述課文、重視摘要以及重視討論等交際活動。
參考文獻:
[1]朱彭濤.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J].文教資料.2010(5):60—61。
[2]張銳.對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研究[J].教改聚焦.2012(12):177—178。
[3]席雲紅.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思考[J].教案分析.2009(3):40—42。
[4]張繼.新課程下高中英語復習課的「高效課堂」初探[J].課堂觀摩廳.2011(9):82—85。
❻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怎樣建構高效課堂
課堂效果決定教育教學質量,建設高效課堂是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舉措,是提升教學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構建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是每一個數學老師不懈追求的目標。那麼,如何構建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呢?
一、何謂「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並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輕負擔,低消耗,高質量的特點。
2、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1.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境與學習有著必然的聯系。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學習的思維處於最佳的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對所教的科目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愛好,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學生自然就會喜歡上數學課。其次,教師要轉變角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真正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最後,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共同探究知識,共同解決問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課堂充滿激情與活力,這樣的課堂必然高效。
2.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出發,確立學習主題,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及學習的願望。皮亞傑說過:「興趣,實際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學要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小學課堂教學要盡可能生活化、趣味化,充分滿足學生「好動、娛樂」的需要。
3.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關鍵,而學生的學習過程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因此,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餘地,多給一點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需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和點撥。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做到該讓學生研究時放手給學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決不浪費時間,從容不迫地巧妙點撥,大大提高學習過程的高效性。
4.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現在的學校大部分已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課堂教學由「靜」變「動」。多媒體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常規教學手段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思維程度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較好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巧妙地運用現代教育手段,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此類問題的思考方法和解答思路,也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積極的思維,使教學難點得到了較好的突破。
5.要關注學生差異,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
毋庸諱言,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們有的思維活躍,有的想像力豐富,也有的同學在學習數學上存在著很多的困難。為了建立和諧高效課堂,我們應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內容應由易到難,教師的語言要深入淺出,照顧到接受能力較差、層次較低的學生,使他們不掉隊,學得扎實。學習要求應有層次性,讓各層次的學生吃得好吃得飽,讓所有的學生知識得到積累、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發展。同時,數學課堂要想真正高效,還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堂上要盡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可以改變固定的課堂教學模式,採取班級集中授課、小組合作交流和個別輔導學習相結合的綜合模式,從而使課堂有利於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效能。
6.重視設計有效的鞏固練習,提高學習效率
數學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基本途徑,因而設計有效的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我在設計練習時注意了以下幾點:(1).設計練習應貼近生活。從實際生活出發,設計貼近生活的練習,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2).設計有趣味性的練習,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3).設計對比性的練習以防產生思維定勢。對比性的練習能在比較、分析中揭示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4).設計有坡度的練習。因學生能力有強弱,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應有坡度、有階梯性。例如,可先設計一些模仿性的練習,然後逐步提高要求,設計一些富有變化和發展的練習,這樣就能面向全體、各有所得,讓優生能拓展探究,讓學困生能感受成功的快樂,使全體同學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❼ 如何探索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一、創設情境——愉快式教學模式
適用范圍:信息技術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如教育科學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一章。
實施理由:基礎知識理論課對每一門科目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要讓學生有興趣聽,又要能掌握,不管對哪門科目而言都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信息技術課,許多理論知識與術語,學生平常接觸得相對很少,所以更有必要改變教學方法,制定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具體方法:教師利用語言、圖片、實物、音樂以及社會時事和教學環境中的有利因素,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情緒,把學知識接受的過程變成自然而又享受的過程。
實際案例:在預備講授第一章第二節《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的課程內容之前,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做了兩件准備工作,一是搜索大量圖片製成電子相冊,根據不同的年代配上不同的背景音樂,在上課伊始就播放給學生看。因為許多圖片學生從未接觸過,這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因此學生部能積極發表自己對圖片的理解二是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會聲會影軟體剪接了《阿凡達》、《諜影重重3》、《世界機器人大賽》三部影視作品的精彩片段,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高漲、這時教師使用PPT展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①信息技術的簡史;②信息技術發展趨勢;③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針對這三塊內容,學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作為結語,教師提醒學生要做好准備,迎接信息社會的到來給大家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要關注信息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一些消極影響。
因為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而且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這讓他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最後在快樂中完成課堂知識的學習,而且對他們的道德是非辨別能力完成了一次提升——認識到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
二、設置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
適用范圍: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獲取信息、加工和表達信息的教學。如教育科學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二、四、五章。
實施理由:這三個章節的內容涉及相關軟體的使用與具體的操作較多,而每一個軟體的操作與使用過程都是非常煩瑣的,講解起來有時顯得較為啰嗦:但另一方面,在窗口操作系統中,大部分軟體操作有許多的一致性,學生只要掌握一種軟體的規律,就會有舉一反三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特點,再結合信息技術課程操作性強的特點,通過若干有目的、分層次的題目的設置,讓學生自己帶著疑問去學習、去摸索,這樣有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又能讓學生在探究中完成學習任務,收獲成功的喜悅。
具體方法:以完成某一個具體的主題任務為線索,由教師設置分支任務,把教學內容融入實際主題任務中,讓學生自己發現並提出問題,經過自主探索和教師的點撥,自主解決問題。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創造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得到了培養。在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則是指導學生如何去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去完成任務,並適時向學生介紹需要了解或把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
教學案例:設置問題——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
可有四個步驟:根據內容設置主題任務——學生自主或協作完成主題任務——學生成果展示交流——教師合理而又充滿激情地評價。
1整拿社會熱點。設置主題任務
設置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學生了解知識主題任務的必要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的愛好,產生完成主題的動機。例如,筆者在講授《信息的獲取》、《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與《多媒體信息加工》這些章節時,以2006年在安遠舉行的中國贛州第五屆臍橙節為主題,要求每位學生製作一個旨在宣傳贛州第五屆臍橙節的電子文稿(格式不限)。
2完成主題任務
完成任務是「設置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過程。該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小步驟:
學生應當先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手段。當運用以往的方法與技能不能得到所需的信息時,教師應及時提供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及時完成教材第二章內容的學習,並適時提供一些課外的操作技巧,讓學生既完成書本內容的學習,又能提高實踐操作能力。例如,文字與圖片的下載,對學生而言不難:但是視頻如何下載,對許多學生而言就不是一件易事了。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在課堂上示範操作正確的下載方法。
在獲取信息後,要利用或嘗試使用合適的方法對得到的各種信息進行鑒別、評價、分析、保存,這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過程。
接著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來初步完成自己的作品,這就要求學生學習與使用恰當的工具軟體,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完成教材第四章與第五章內容的學習,邊學習邊製作,逐步完成書本內容的學習。同時可用學習小組的形式或
網路協作的方式來完成作品的製作,這樣作品完成得既快又好,同時提高了學生自主處理的能力,還宣揚了團隊的精神。
3成果交流展示
每一名學生的作品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完成的,特別是高中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教師必須要花一定的時間以保證學生對作品的交流與展示,讓學生有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才能讓他們保持這份學習熱情,繼續完成後面的教學內容。
4教師鼓勵性評價
教師精心審閱學生的作品並給出合理的評價,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的作品可能會有較大的差別,但教師需要盡量發現亮點,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成就感,還可選出特別優秀的作品推薦給其他班的學生,這樣一定會得到別樣的教學效果。
三、不拘一格——混合教學模式
無論是「創設情境——愉快式教學模式」、「設置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小組協作學習式教學模式」,還是傳統的講解教學模式,它們在教學實踐中並不是孤立運用的,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混合教學模式,
例如,在學習《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的第三章關於程序代碼等方面內容時,先用「創設情境——愉快教學模式」。將電影或電視中一些與計算機程序控制或破解密碼等片段給學生看,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了解程序代碼相關的理論與基礎知識:然後利用「設置問題——任務驅動法」。把事先設計好的低要求任務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自主的學習和探索,把握一些程序代碼的基本寫法:但是編程語言對高中學生來說存在較大的自學難度,因此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採用傳統的講授教學法,讓學生更高效地接受知識。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往往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教學效果,解放了學生,也解放了教師。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要以學生為中心,全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合理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是多姿多彩的,我們學生的學習才會是快樂的。我們的教育才是育才更是育人的。
❽ 淺議如何推進課改,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實效
新課改怎樣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語文;新課程改革;高效課堂
新課程改革進行到今天,我們的教學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師由過去的「滿堂灌」變成今天的「滿堂問」,學生由過去的配角變成今天的主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形式已被普遍引入課堂,課堂氣氛不再沉悶乏味,語文教學也如此。但是我們的課堂是否是高效課堂了呢?據筆者觀察,不少的課堂(包括公開課示範課),大都只是形式上的改變(把課桌擺放成小組形式,課堂上有小組討論),其實際教學效率並不高。當前,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那麼在新課改革背景下,如何推進新課程改革,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呢?筆者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充分的備好課,形成有效教學方案,這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如果把課堂比作一個舞台,那麼一個好的教學方案就像一個精彩的劇本,老師好比劇作家兼導演。在這個精彩的「劇本」里,蘊含了教師的人文素養,文化品味,價值取向等。因此,教師要充分地備課,形成有效的教學方案。怎樣充分備好課?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備好教材,吃透教材內涵,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學的重難點,這樣教學才有的放矢,教學才有實效;同時還要將教材內容生活化,情境化,動態化,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學生參與慾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備好學生,要了解學生對什麼最感興趣?最喜歡什麼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已經具備了哪些知識和技能?哪些地方需要教師的引導?由此來為學生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這一環節中,還要將學生活動重點落實好。一堂課要安排哪些活動,怎樣實施活動,教師怎樣去指導,都需要一一落實到位。
2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如果教學中能創設良好學習氛圍,無疑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導入新課,是最能達到這種效果的。導入新課,就好比琴師定調,調定好了,就為整個演奏打好了基礎。因此要使課堂高效,教師必須在導入新課上做文章。語文課的新課導入,千萬不要落入俗套,教師要善於捕捉生活時機,多用生活實例來導入,如新聞消息,身邊故事,還可以用學生喜歡的音樂引起學生共鳴來導入,導入設計要新穎而有趣。可以通過圖片展示、故事演講、猜謎語、播放相關音樂等形式,以景激情,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開始新的學習。語文是最具情感的,因此,導入時應充滿激情,教師要用你的激情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3組織好學生活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語文,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傳統的語文課,偏重於學生聽、寫能力的培養。要提高語文的實效性,除重視聽、寫能力的培養外,還要重視讀和說。讀是語文最重要的活動,自古以來就被重視。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都表明這個道理。但在教學中,不少教師擔心讀會耽誤教學進度,因此不願讓學生多讀。筆者認為應當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粗讀、精讀,多種形式的閱讀。讓學生讀出聲,讀出味。在讀中去感受語言的音韻美,去感知文章內涵,去體會文章情感,這遠比空洞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說」,在傳統教學中是重視不夠的。學生不敢說、不會說的現象比較普遍,尤其在農村學校。新課改實施小組合作探究,可以有效改變這種現象。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生參與討論,作總結發言,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學中應當開展好小組合作探究。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是新課改的重要學習方式。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發現能力。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說:「學習的內容不是給予的,學生必須親自發現它,並內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發現學習是學習知識的最佳方式」。所謂發現學習,是指學生利用教材或教師提供的條件獨立思考,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和規律。因此,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去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收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多個問題,把知識問題化。同時問題要層次化。課堂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學生隨時會有新問題,新思想。因此,活動中教師要給予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引導和幫助,活動的有效性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4引導學生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陶行知先生說:語文即生活。在學生理解課文後,教師要盡量將學生引向生活,聯系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體現生活中處處有語文。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達到自我教育的功效,又可以培養學生優良的品質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改革給我們每個教師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構建有效課堂,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它需要我們每個語文教師的深入研究,不斷探索,才能真正實現課堂高效的目標。
作者:黃仕明
❾ 新課標下怎樣打造化學高效課堂
新課標下怎樣打造化學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版發生了很大的變權化。以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加適合了現代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維方式,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我們初二語文備課組教師在探索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模式進程中,積極打破傳統的模式,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科學制訂切合學生實際的三維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上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採用合作學習,增加討論環節,以學定教,力求學生自主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