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網路時代的到來和計算機進入單位,對單位的管理者和教員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如何在這樣一種新形式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就要求廣大教職員工注重現代教育技術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各學科的整合,合理的利用資源,完善學習管理,把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案,把現代科學技術具體的應用在學習教學中。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想、理念和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重要意義不斷的沖擊著廣大教育工作者。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理念,以其先進獨特的直觀性、靈活性、實時性、立體化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青睞並對教育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而形、色、聲、像兼備的現代教學手段,常常如磁石般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全面的投入到學習中,這不僅僅是帶動學生的學習,而是是對學生如何更好學習知識的一種引導,使學生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兩種:主動的學習和被動學習,一個樂意學習的人,肯定要比一個免為其學的人要學得更好,要讓學生由「強學」變為「愛學」,這就需要充分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他們喜愛的事物與情境。例如:小學數學在所有學科中,它是最抽象化,概念化的一門學科,模糊的數字概念,枯燥的定義定律,不適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果我們能將這些數字的定義、定律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轉變成生活中生動、鮮明的圖文並茂的畫面,那樣必然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覺得:教師在組織教學或設計教學方法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全面的參與學習中,帶動學生的學習。運用現代教育中的多媒體手段,使學生在學習中擺脫傳統的、枯燥的學習學習氛圍。現代化教學技術,能夠把難懂的、復雜的、抽象的概念以圖標、聲像的形式表現出來,增加課堂活躍性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學習。一般現代化多媒體教學中向學習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與學生接近的案例和方式方法,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二、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擴充知識信息量,促進教學內容的快速更新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的場所,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最主要途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給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加快了學生理解進程,相當於增強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縮短了學生對同樣內容的接受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質量地將大量信息傳遞給學生,把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教學相聯系,能夠使學生及時的了解最新消息的同時,有利於學生開闊自己的視野,計算機資源的共享也為學生提供了了解知識的平台。
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逐步把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學習為輔轉變為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教師從旁引導為輔。這種轉變極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使學生對所學習到的知識能夠有個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教師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一個引導者,同時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但是在傳統的教育中,教師所傳達的知識畢竟有限,並且教師一般的專業性用語和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不能做到全面了解和接受。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缺乏積極性。而現代教育手段,彌補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一些缺陷,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學習題材和資源,使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成為全面性的學習人才。從而解決學生努力追求知識,提高自己的慾望,有助於學習的進步,達到學習的目的。 現代教學主要強調的是以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為主,把學生放在主導地位,使學生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實用性的人才,使教學達到理想的狀態。
四、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對教學資源進行傳播和再利用
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傳播是教學在發展過程中提供了寶貴的素材。在傳統教學中,面對一些有經驗的、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往往都不能夠全面的保存下來,這是教學中的一大損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但是在現代教育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對一些資源進行科學化的保存和管理,使這些資源能夠長久的保存起來,有利於教師相互借鑒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同時也有利於後續教師的改善和提高,為教學創造一個更加有利於學習的環境。總之,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目前正處於發展壯大之中,實踐證明將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利用現代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迅即性交互特點,編制的系列各學科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育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拓展學科知識的外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幫助學生面向和適應未來,把多媒體技術有效的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營造更具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有可能產生不可估量的教學效果。
❷ 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農遠資源給我們農村學校的教學帶來了生機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代化步伐的加快,農遠工程走進了我們的學校,走進了教師,走進了學生。這一工程全面推進了素質教育,它激活了課堂,激活了教師,更激活了學生。這一工程的引進,使教師從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農村孩子可以直接看到全國優秀教師講課,從而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項目學校通過衛星接收的電視節目、數字化教學資源,結合學校已有的課程資源,實施農遠工程教學。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學生們普遍感到通俗易懂,進一步增強了學習興趣。現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農遠工程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農遠工程激活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課的起始階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對學習的求知慾,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學習情境中,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農遠工程中的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為一堂課的成功鋪下了基石。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遠程資源進行教學,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在教學「角的概念」時,我應用農遠資源教學軟體,先在屏幕上顯示一個亮點,然後用不同顏色從這一亮點發出兩條射線,同時閃爍著這個亮點及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使學生看後馬上能悟出角是怎樣形成的。接著再分別閃爍出亮點和兩條射線,使學生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最後又將一條邊固定,另一條邊移動,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種角,讓學生認識到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跟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通過這種動態顯示,把那些看似靜止的事物活動起來,化靜為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 二、農遠工程激活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教育是指在學校教育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中的好奇心、求知慾、質疑精神、批評精神都不是通過某一種專門訓練課所能培養出來的。這些創新品質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和求知過程中形成的。因此,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必須融於學科教學之中。課堂教學在培養創新素質中的地位與作用是無法替代的。 創新教育的實施有賴於創新性教學。所謂創新性教學是以創新理論為指導,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途徑,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情境與氛圍,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學。首先,創新性教學是以創新理論為指導。其次,科學的教學方法、恰當的教學途徑和手段及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創新性教學的基本條件。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兒童的認識規律和知識特點,努力為學生提供再創造的條件和機會。 農遠工程中的多媒體以其聲象、直觀、靈活等優勢運用於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地傳遞信息,延伸和擴展了教學時空的維度,在創設愉快的教學氛圍、激發興趣、模擬操作、突破重難點等方面,充分顯示了它的優越性。為調動學生的感知器官,提高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可運用課件,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創設如下情境: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熊媽媽帶著四隻小熊高高興興地在做游戲。休息時熊媽媽拿出幾個同樣大的月餅對小熊們說:「孩子們,你們今天表現都很好,所以我要獎月餅給你們吃。」說著,熊媽媽把其中的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獎給老大一塊。老二說:「我要兩塊。」老三趕緊說:「我要三塊。」老四急著說:「我要四塊。」……熊媽媽看著孩子們高興地拿著蛋糕跑了,笑著說:「我既滿足了它們的要求,而每個孩子得到的又是同樣多。」此時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熊媽媽是怎樣分的嗎?課件中鮮艷的色彩,生動逼真的畫面,有趣的提問,激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矛盾」,產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要,形成意向。 三、遠程資源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標准》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真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嚴整、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的學習需求。」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提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情景和材料,並不是要求學生完全到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由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場所是課堂,所以,教學中所提供的實際情景或材料多數是相對真實或生活情景的一種模擬。 在常規的教學中,由於受到時間、空間等多種因素的限制而無法滿足教學內容的創作及呈現。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能夠創設集圖、文、聲、色及網路、交互於一體,利用多種表現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地模擬和呈現實際生活情景,有利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課堂上的聯系,從而豐富數學教學的內容,促使學生理解數學、愛數學、應用數學,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簡單的整理與簡單統計表》以後,我結合教學實際對遠程教育資源中提供的「媒體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於課堂教學,分別模擬街道某處不同時間內各種車輛經過的情景,讓學生通過收集、整理、描述所獲得的有關車輛信息,並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幫助交通部門提供合理的設計方案。讓學生通過對現實問題的探索充分認識到統計與概率的廣泛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之體會到生活中處處皆數學及數學對生活的重要影響,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遠程資源不僅給數學教學帶來了方便,同時在語文課上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語文課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有些知識教師了解得不夠全面,這時就可以有效地發揮多媒體網路的優勢,上網去尋找答案。例如,我在一節綜合學習活動課《馬的研究》一課時,有些知識學生根本沒有條件去查找資料。如與馬有關的電影、樂曲、文學作品、文物等。學生很難找到。我就利用信息技術,在網上查找,讓我的學生和我共享優質資源,共同獲取知識。 總之,自從農遠工程的引進,激活了課堂,激活了教師,激活了學生,它的確為農村學校帶來了生機。
❸ 現代教育技術如何應用於課堂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的主要體現:(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將多版媒體技術融人數學課堂,利用其權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觀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興趣,從而達成提高學生積極性的目的。(2)化靜為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利用多媒體能夠更容易幫助教師揭示規律、拓展內容、發展學生思維。同時,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什麼是現代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現代教育技術能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允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學習需要來安排自己的學習;為教師提供更多樣、更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是教學能提高的有效途徑。
❹ 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從而達到優來化實驗的目自的,最大限度地了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為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創造條件,提高科學實驗教學效益 實驗是科學教學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學手段。 由於農村小學實驗室條件有限,增強實驗的功能,加強實驗操作的規范性,把現代教育技術資源與實驗相合、正確性、直觀性,必將豐富實驗的內涵,實驗的科學性,豐富學生的實驗知識等,增強演示實驗的有效性,不僅能克服實驗條件的限制、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在教學中很難充分體現。把現代教育技術資源中的多媒體技術應用於實驗教學,還能提高實驗的演示可見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的作用
❺ 淺談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 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
2、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
3、優化教育、 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5)現代教育技術水平進行教學的案例擴展閱讀:
特徵
1、現代教育技術以信息技術為主要依託,即涵蓋信息技術的教育技術手段組成的系統稱之為現代教育技術。
教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信息的產生、選擇、存儲、傳輸、轉換和分配的過程,而信息技術正是指用於上述一系列過程的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包括微電子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遠距離通訊技術等方面。
把這些技術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即大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使得各種媒體所擁有的信息資源大幅度增加,包括期刊、論文、專利、圖書、軟體等,50年代每10年才增加1倍,則2-3年就翻一番,人們掌握知識的半衰期在不斷縮短,人們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知識和技能很快會老化,喪失其原有的價值。
因此,教與學的效率尤其顯得重要。需要說明的是,傳統的教育技術,即投影儀、幻燈機、電視機等硬體和與之相對應的教學軟體及方法還是延用傳統的說法為宜,即電化教育技術。
2、現代教育技術更加強調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觀點。在教育目標的確定問題上,既要滿足社會的需求,也要重視學生個人的需求,鼓勵學生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所以,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在教育方法的運用上和教育的形式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實現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中國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主要有兩個分支,一種是學院派,主要是一部分高校專門從事教育技術教學和研究的教授專家,他們大都是注重理論研究,在理論基礎的指導下關注教育技術的宏觀研究,高瞻遠矚,居高臨下。
另一個是實用派,主要以閆平教老師為代表,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幾乎不涉及理論,只講教學中的實戰技巧和軟體應用,應用中講究簡單中的靈活高效。我們通常把這派稱為「現代教育實用技術」。
❻ 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推動教學的發展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而形、色、聲、像兼備的現代教學手段,常常如磁石般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全面的投入到學習中,這不僅僅是帶動學生的學習,而是是對學生如何更好學習知識的一種引導,使學生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生的學習態度有兩種:主動的學習和被動學習,一個樂意學習的人,肯定要比一個免為其學的人要學得更好,要讓學生由「強學」變為「愛學」,這就需要充分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他們喜愛的事物與情境。例如:小學數學在所有學科中,它是最抽象化,概念化的一門學科,模糊的數字概念,枯燥的定義定律,不適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果我們能將這些數字的定義、定律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轉變成生活中生動、鮮明的圖文並茂的畫面,那樣必然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覺得:教師在組織教學或設計教學方法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全面的參與學習中,帶動學生的學習。運用現代教育中的多媒體手段,使學生在學習中擺脫傳統的、枯燥的學習學習氛圍。現代化教學技術,能夠把難懂的、復雜的、抽象的概念以圖標、聲像的形式表現出來,增加課堂活躍性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學習。一般現代化多媒體教學中向學習展示的都是生活中的,與學生接近的案例和方式方法,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❼ 現代教育技術究竟給教育帶來了什麼變化與沖擊
「現代教育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它給現代教學帶來了深刻的變化,沖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觀念,引發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現代教育技術對學校教育的發展有著什麼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服務於學校教育,探討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一、技術發展帶來的遐想——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教師教育觀念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活力,引發了人們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前景的種種推測和遐想。之一:隨著現代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現代教育技術將使教育實現信息化;之二:現代教育技術的強大功能,將使教育的許多理念和設想得以實施,引發學校教育的一系列變革;之三:預先知道現代教育技術可能帶來的教育變革前景,可以使教師們預感到教育的未來挑戰,從而形成革新教育現實的張力;之四:通過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認識其強大功能,可以引發教師們對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前景的美好設想,預感到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形成對現有教育觀念的沖擊,引發教育思想觀念的變革;之五:既然現代信息技術能對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影響,那麼肯定也能運用於對人的思想觀念的改造與革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手段,以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 二、問題與解決方案 (一)苦苦思索的問題一一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能不能起「一帶二便」的作用 如何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快更新教師觀念的步伐是實施素質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我們聯想到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前景時,自然而然地會想到它在更新教師教育觀念中的用處,甚至有人把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運用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突破口而加以關注。那麼,現代教育技術能在教師教育觀念的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嗎?能不能讓教師在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同時,也發生教育思想觀念的轉化呢?這實質上涉及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的「一帶二便」問題。所謂「一帶二便」,就是通過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強大功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思想方法,使教師在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同時,形成對現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的思想和理念,從而使技術的培訓同時成為更新教師教育觀念的操練手段和過程。顯然,這是一個需要進行實證研究的問題。 (二)研究的思路與方案 1、研究假設。 (1)就同一位教師來講,學習與不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觀念上會不一樣。(2)就不同的教師來講,假如原有的教育觀念相同,那麼學習與不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觀念上會不一樣。(3)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越深刻,就意味著他們對現代教育的認識也越深刻,在教育觀念上也會發生新的變化。 2、量化研究的困難。 在運用統計測量方法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 (1)教師的教育觀念很難用問卷來加以測定,在有備選答案的情況下,教師們答的往往和想的並不是同一回事,更與做的有很大差距,系統誤差難以消除。(2)很難找到兩個在原有教育觀念上完全相同的群體,起點不同,難以比較,樣本選擇比較困難。(3)影響教師教育觀念的因素非常復雜,無關變數難以控制。 3、個案研究的優勢和典型案例分析的互補。 考慮到個案研究在涉及人的內心思想變化過程研究中的獨特優勢,我們選擇了一位對現代教育技術有一定應用和研究的中專教師,對他進行個案分析,主要採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訪談,以透視他內心世界的變化歷程。 在個案調查取得初步研究結論後,覺得從實證研究的角度看,單個個體的研究顯得過於單薄,於是我們試圖尋找一個教育觀念有明顯變化的教師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典型案例加以解剖,以起到互補的作用,這就是「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 三、研究的過程與結果 (一)單個個案分析 調查對象是一位中專男教師,36歲,從事文科教學工作,由於畢業於物理本科,1999年學校安排其從事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與管理工作。迫於工作的需要,該教師開始學習和鑽研現代教育技術,並發表了一篇有關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論文,自稱「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運用,自己在教育思想觀念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面是筆者與他的一次談話: 問:你說學習了現代教育技術,自己的教育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能否舉幾個例子? 答:最明顯的例子是,我以前以為,教給學生有用的知識是教師最大的責任,所以我盡可能地利用45分鍾的課堂教學時間,拚命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並要他們花大力氣理解並記住所謂的基礎知識。現在看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後學生獲取知識將會越來越方便,與其教給學生知識,還不如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即讓學生學會學習比教給知識更重要。顯然,以前(對此)沒有深刻的體會。 問:還有什麼例子可以說明? 答:我以前對師生關系中的學生主體的理解是,學生是一個人,是應該尊重他們,並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但學生要發展,更多的還是要靠教師的管教,教師只有通過多布置作業,多補補課,多去教室走走,才能促使學生在學習上多花時間。一句話,學生是主體,但學生是不自覺的,需要教師多加督促才能發展。現在覺得這樣對「主體性」的理解是有問題的,在對學生的態度上更多地會傾向於「不自覺性」的一面,其結果是管教過嚴過死,使學生更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而這與信息時代所要求的人才培養目標相違背。其實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主動學習的空間,在多媒體網路教室中,沒有高高在上的信息主宰者,沒有獨一無二的非接受不可的權威,網上沒有壟斷性的教師和領導,每個人都有發表白己見解的平等權利,學生成了真正的學習主人。 問:你能否說明這些思想觀念的變化主要來自於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鑽研? 答:當然不排除其它因素的影響,但我認為主要來自於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鑽研。過去我也學理論,一是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積極,另是,收獲似乎並不很大。但自從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以後,我發現現代教育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使我對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有了『一定的把握,對技術所帶來的影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過程中,使我有機會接觸到現代教育的先進思想和理念,教學設計的原理和方法,建構主義的思想和理論等,這些對我原有的教育觀念產生很大的沖擊,使我感到了自己在思想觀念上的落後,從而使我更加關注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確實,以前幾乎從未發表過文章的該教師近兩年來陸續地發表了一些課堂教學方面的文章,而且觀點都比較新穎。據此,我們認為,該教師近兩年來在教育思想觀念上確實發生了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鑽研。 (二)典型案例分析 教師「未來教育」培訓(Teach to the Future)是英特爾公司為支持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利用而推出的一個全球性師資培訓項目。該培訓要求每一位學科教師(同時作為學生)都要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和資源進行教學和學習,整個培訓都基於微軟公司的Office軟體套件,主要有Word(字處理軟體)、IE(網際網路瀏覽器)、PowerPoint(多媒體製作軟體)和FrontPage(網頁設計軟體),此外還有中國大網路全書等資料光碟。學員48小時的培訓時間都在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進行自我介紹、合作學習、制定為實施研究性課程使用的單元計劃、以及收集資料、製作多媒體電子作品、製作網站等等。綜觀整個培訓過程,學員體驗的是現代信息技術廣泛運用於教育以後學習和教學的情境(「未來教育」的情境),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現代信息技術。「未來教育」培訓實際上是一種基於丌放性資源的,把研究性課程的學習放在信息技術平台上的全新培訓模式。 一位接受過「未來教育」培訓的教師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主講教師的耐心輔導下,學科教師們精心地創建自己的單元計劃,不知疲倦地在互聯網上邀游,真切地感受現代教育技術給當代教育帶來的挑戰以及來自『英特爾(r) 未來教育』新理的強大沖擊波[l]。」從綜合反映的情況看,培訓帶來的結果是:一是學員們學到了培訓本身所包含的一些知識和技能;二是學員們的教育理念受到了一次大的沖擊,並對新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教育實踐有了親身的感受。這些新理念包括:「發展為本」的教育價值觀、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觀、重過程的知識教學觀、合作學習的理念、基於開放性資源的學習理念以及教育評價、反思性教學觀等。需要指出的是,教師「未來教育」培訓所帶來的教育理念沖擊遠比其所傳授的知識本身要大得多。有教師講到,這種培訓「有利於學員挖掘和發現隱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比從培訓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本身更有意義"[2]。 (三)綜合結果 從兩個案例反映的情況看,教師在學習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同時,自己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與運用,並不僅僅是對一種技術(或工具)的學習和掌握,如果進行科學的設計和組織的話,還可以對教師教育思想觀念的改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即起到「一帶二便」的作用。但兩個案例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這種特殊性正是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發揮「一帶二便」作用的條件,這實際上也是我們探討本課題目的之重要方面。 四、思考與討論 (一)值不值得對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加以特別的關注 更新教師教育觀念的方法很多,然而普遍都收效甚微,於是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與應用,韋鈺教授指出:「為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必須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利用信息技術改革教育內容、方法、體系,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必須把積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努力佔領制高點[3]。」那麼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和應用能否對更新教育觀念起獨到的作用更有效果呢? 筆者認為,一項有效的旨在促進人的觀念轉化的培訓至少應具備四個條件:l、使學習者積極參與;2、對學習者原有認識產生沖擊;3、能引起理性的思考;4、使學習者感到新的思想理念有用。要做到這四點,一靠有效的組織,涉及人(培訓組織者)的因素和物的條件(培訓環境、設備支持等)的合理調動:二靠內容,對成人而言,既實用又有思想震盪的東西往往是他們最喜歡學的東西,這一點,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首先,現代教育技術是絕大多數教師都喜歡學的一門學科。據筆者對192名中小學教師的簡易問卷調查,有87.7%的教師喜歡或非常喜歡學這門課,這與其它的教育理論課程相比,喜歡程度是最高的。其次,現代教育技術被普遍認為是一門很有用的課程。第三,現代教育技術被普遍認為是可以帶來新思想和新觀念的一門學科。所以從教師的心理預期來講,現代教育技術確實有著獨特的魅力,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應該成為新時期教師繼續教育的突破口而加以重視和關注。 (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如何發揮「一帶二便」的作用 從內容上講,現代教育技術是有其吸引人的地方,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都會有效改進人的觀念。上面的兩個案例有著明顯的特殊性,對其特殊性進行分析應該是探尋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新教師教育觀念(發揮「一帶二便」作用)的思路和方法的一條重要途徑。 1、學習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不是為了通過考試,而是為了掌握一門可以改進我們的教育和學習的先進技術。眼下的一些計算機培訓和教育技術課程學習就是太過於注重考試和證書,結果收效不大。2、不僅僅要學作為工具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更多的要認識和實際體驗現代教育技術的思想、方法、優勢和應用前景。這一點,可以說「未來教育」培訓發揮得淋漓盡致。3、將技術的學習整合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之中。「教育技術絕不是強加於傳統體繫上的一堆儀器,也不是在傳統的程序上增添或擴大一些什麼東西。只有當教育技術真正統一到整個教育體系中去的時候,只有當教育技術促使我們重新考慮和革新這個教育體系的時候,教育技術才具有價值。為了使技術革新有意義和有效果,我們必須在整個教育體系的聯系中去考慮運用技術的涵義」【4】。4、學習者在整個過程中始終處於積極的活動狀態(任務驅動式學習)。 (三)作為工具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否在促進教師觀念的更新中直接發揮作用 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在社會生產領域中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從社會發展的過程看,每一次重大技術的發明和勞動工具的改進,都會引發社會生產領域的一場革命。那麼技術是否直接可以作用於人,作為工具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否直接作用於教師,用來改造教師的思想和觀念? 技術用來改造社會,是因為技術直接用於社會生產,提高生產率,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用來改進教育,是因為現代教育技術可以提高師生交往的效率,為學習者提供更為便利的學習條件和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為人的充分發展創造前所未有的機會。從本質上講改造教師思想和觀念也是一種教育過程,所以現代教育技術也應該可以直接用於教師觀念的改造。 與未成年的學生相比,教師在思想和觀念上更不容易改造,教師更注重「眼見為實」。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造教師觀念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使之成為激勵教師們學習的啟動器:一定要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多媒體性、交互性、智能化、網路化和數字化等特性,建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教師「親身感受」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可行性。建構主義認為, 「學習者的知識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於他人的幫助,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5】,理想的學習環境應該包括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我們現在的教育,對低段學生學習環境的建構相對較重視,但對教師學習環境的建構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應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前所 未有的學習便利條件和強大功能,構建新的教師培訓模式。這正是現代教育技術帶給我們的最深刻思考。
❽ 教育教學案例分析
【案例一】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
幾個學生正趴在樹下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什麼,一個教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生氣地走過去問:「你們在干什麼?」
「聽螞蟻唱歌呢。」學生頭也不抬,隨口而答。
「胡說,螞蟻怎會唱歌?」老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
嚴厲的斥責讓學生猛地從「槐安國」里清醒過來。於是一個個小腦袋耷拉下來,等候老師發落。只有一個倔強的小傢伙還不服氣,小聲嘟囔說:「您又不蹲下來,怎麼知道螞蟻不會唱歌?」
請你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對該教師的行為作一評析。
簡要分析:
一、有關教育理論知識
該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螞蟻唱歌」,該案例涉及到的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即教師應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觀念:
(1)教育觀:
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在教育取向上,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還要重視基本態度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尤其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要重視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個性的發展。
(2)學生觀:
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能動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在一切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促進其發展。要尊重、信任、引導、幫助或服務於每一個學生。
師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對話,實行等距離教學)要堅持教學民主,要廢除教學中的權威主義、命令主義。
二、圍繞問題展開分析
該案例的問題是「對該教師的行為作一評析。」圍繞該教師的行為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進行分析。
(1)「聽螞蟻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與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像力,教師要善於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關注知識和技能,還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與體驗。「聽螞蟻唱歌」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教師要尊重並保護孩子的興趣與想像。)
(2)一個教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生氣地走過去問;(學生在興致勃勃地觀察著什麼,處於其自身的活動過程,學生是能動的、發展的人,教師要善於保護,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該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胡說,螞蟻怎會唱歌?」老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嚴厲的斥責…。(師生要平等相待,教師不能以權威壓制學生。)
(4) 小聲嘟囔說:「您又不蹲下來,…(教師缺乏民主意識,要和學生實行等距離教學,「請你蹲下來和學生說話」「請你走下高高的講壇」)
三、掌握答題技巧
在答題中,許多老師的答案是正確的,但沒有回答「為什麼」而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數。答題時,首先要明確答案,本題中即首先明確「該教師的行為是不正確的」。第二,說明理由。
(1)先講結論(2)聯系本案例具體案情(3)寫出理論依據。掌握答題技巧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全面。
【案例二】
請閱讀李吉林老師成長經歷片斷,並結合自身的實踐回答問題。
40年前,我是一名師范生,走出師范的校門,便走進了小學,這一進去就是40年。40年來,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斷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靈的塑造,這是對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愛學生,學生也愛我。我熱愛和學生、青年教師在一起的生機勃勃的生活…雖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覺得我的心永遠是年輕的。
這樣的精神世界驅動著我,鞭策著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廢,於是,我會為尋找孩子觀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專心致地認別、挑選;我會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獲得鮮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時候,一個人在廚房裡練習「范讀課文」;夜深人靜之時,我進入教材所描繪的境界會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動,從而一個個巧妙的構思如涌之泉流瀉而出;課堂中,我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使學生心領神會;一場大雪後,我又會興致勃勃地帶著孩子們去找臘梅,去看望蒼翠的「松樹公公」,然後和孩子們在雪地上打雪仗。當孩子們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們還要開心,彷彿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
我在讀師范時,認真學好各門功課,還認真學畫畫、練美術字、參加詩朗誦會、創作舞蹈,我也很喜歡音樂,學指揮、練習彈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裡練彈琴,盡管蚊子叮,渾身是汗,卻樂趣無窮,整個身心都沉醉在琴聲中了。這些在我後來的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當教師之後,我堅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園的荷花池畔背唐詩、宋詞,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爾等中外的名家的詩篇,用優美的詩篇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就有厚厚的幾本。近20年來,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飢似渴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還閱讀了許多中外教育家的論述及國外教學實驗的資料,做了不少卡片。學習對一個教師來說是永無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話來鼓勵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職業知識結構?
2、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職業能力結構?
簡要分析:
一、有關教育理論知識
該案例涉及到的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即教師應具有的教育素養:
(1)林崇德教授把教師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本體性知識,主要指學科專業知識;(即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二是文化知識,指的是與教育有關聯的綜合性知識;(新的課程結構尤其強調教師應打破原有的學科壁壘,具備跨學科知識);三是條件性知識,即教育科學知識,也就是怎樣教書育人方面的知識。
(2)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
①信息能力。教師只有具有信息能力,也才能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指導學生去獨立地獲取知識。(指搜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這是教師職業的一種新的能力,將廣泛應用於課程整合和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②教學能力。駕馭教學的能力,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等。
③表達能力。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這是教師職業能力一個重要的方面。(還有肢體語言,音像訊息等)
④組織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是教師職業的重要能力,許多案例都會涉及這方面內容)
⑤教育科研能力。(同時也包含一種擴展的專業知識能力)
(此外,還有課程開發能力,課程設計能力,課程整合能力,與原有的過分依賴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相比,現代教師將更富有創造性,不僅會教書而且會編書,現代教育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創造性發揮教育智慧的空間)。
此道題的設問與案例本身的關聯性較少。
【案例三】
某校三年級有位叫王峰的學生,經常遲到、曠課、上游戲廳,甚至打架、敲竹杠,學習成績就更不說了,門門功課掛紅燈,盡管老師多次教育,仍不見好轉,還是經常曠課、打游戲,向同學借錢,同學不借就打同學,以至班裡同學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雖然偶爾也有進步,但沒過兩天又恢復原樣,以至老師對他失去了信心。
不過,這個學生並不是一無是處,他百米賽跑速度超人,在校運會上,他連續兩年獲得百米賽冠軍,為班級爭得了榮譽。除此以外,他還特別喜愛畫畫,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請你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對待這樣的學生。
簡要分析:
一、有關教育理論知識
該案例涉及到的知識主要為轉化後進生方面的知識:
後進生的特點:(心理需求與現實狀況存在許多矛盾)
(1)自尊,往往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2)好勝,往往不能取勝;
(3)有上進心,而意志薄弱。
轉化後進生的途徑和方法:
(1)確立後進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洋思中學的經驗:沒有一個教不好的學生)
(2)深入了解後進生的心理特徵;(通過觀察、調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3)善於捕捉後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通過觀察、調查等手段深入了解)
(4)創造各種條件,促進後進生的轉化;
(5)要反復抓,抓一點,進步一點,鞏固一點。
二、圍繞問題展開分析
該案例的問題是「談談如何對待這樣的學生。」即該採取哪些途徑和方法。
(1)「經常遲到、曠課、上游戲廳,甚至打架、敲竹杠,學習成績就更不說了…」說明該生學習差,品德也差,轉化不是易事,但作為班主任應看到王峰才三年級,年齡小,可塑性強,只要肯下功夫是一定能轉化的,一定要想辦法挽救;
(2)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和條件;
(3)在信念的基礎上展開全面調查,了解王峰壞習慣形成的原因;
(4)「不過,這個學生並不是一無是處,他百米賽跑速度超人,在校運會上,他連續兩年獲得百米賽冠軍,為班級爭得了榮譽。除此以外,他還特別喜愛畫畫,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要全面、辨證地看待後進生,要挖掘後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
(5)要為後進生轉化創造各種條件;(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爭取家庭的配合與支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依靠、發揮班集體的力量等)
(6)抓反復,反復抓。(注意銜接處,在低谷時應注重培養自製力,在進步時,應予以鼓勵,看到不足,在復發時,應確立信心)
【案例四】
閱讀《動物學校》這個故事,回答相關問題。
動物學校要招生啦!動物園的動物們奔走相告,踴躍報名。泥鰍、松鼠、老鷹‥‥‥有幸成為首期學員。學校開設了游泳、跳躍、跑步、飛行等課程。
開學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課。松鼠、老鷹首先遭遇尷尬,由於他們是「旱鴨子」,遲遲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師的訓斥和嘲笑。而泥鰍卻在這堂課上出盡了風頭,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師的贊賞和同學們的喝彩。但接下來的課程訓練卻讓松鼠、老鷹揚眉吐氣,跳躍是松鼠的強項,飛行是老鷹的看家本領,跑步項目對他倆來說更不成問題。但這些訓練卻讓泥鰍吃盡了苦頭,尤其是跳躍和飛行,是他的弱勢項目。為了提高成績,他把主要精力放在這兩個項目上。一學期過去了,泥鰍被摔得傷痕累累,苦不堪言,雖然期間他想放棄這兩個項目的訓練,在游泳這個優勢項目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但礙於校方的規定和校長、教練的威嚴,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期末的成績匯報課上,泥鰍訓練刻苦,跳躍、跑步雖有所長進,但也只得了「C」等,飛行項目最終沒有學會。原本的優勢項目——游泳,因為長期沒有訓練,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現在的「B」等。老鷹在飛行項目上以絕對優勢得到了「A」等,但在跳躍與跑步項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飛行項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沒有通過,在跳躍項目上破動物界的最高紀錄,但也只得到「B」等,因為他是在樹頂上起跳,而沒有按照學校規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請你就該校的課程設置作一評析。
2、請你就該校的教學評價作一評析。
簡要分析:
一、有關教育理論知識
該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課程理論知識,課程改革的目標是:
(1)改革課程功能。(強調在學習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學會學習的能力);
(2)改革課程結構。(強調課程要適應時代要求,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要求);
(3)改革課程內容。(內容要貼近社會和學生生活,要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
(4)改革課程的實施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5)改革課程評價方法。(傳統教學評價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結果的評價,而新的評價改革則更強調發展性評價,在評價方法上注重過程,在評價的內容上注重態度和能力,在評價的理念上更注重期望與激勵);
(6)改革課程管理。(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
二、圍繞問題展開分析
該案例的問題是對「課程設置作一評析。」和「教學評價作一評析。」
(1)動物學校的課程的設置不合理。首先課程的設置不能有效促進各種動物的個性發展。(而是要動物去適應課程)其次採取統一設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種動物的選擇與需求。(松鼠、老鷹的游泳,泥鰍的跳躍和飛行)
(2) 在教學評價上,(評價的內容和方法不科學)。
①期末的成績匯報課上,泥鰍跳躍、跑步得了「C」等,飛行沒有學會。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現在的「B」等。老鷹飛行以絕對優勢得到了「A」等,但在跳躍與跑步項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飛行項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沒有通過…。」(在評價方法上,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教育應是一種動態的管理過程);
②泥鰍訓練刻苦,跳躍、跑步雖有所長進,但也只得了「C」等,飛行項目最終沒有學會。(不注重發展性評價,不注重期望與激勵);
③在評價內容上,只注重(知識與技能)甄別與選拔,不注重其它方面(態度和能力)的發展,人的智能有多元的,知識和技能僅僅是一個方面。
【案例五】
在組織合作學習的課堂上,常常會看到以下現象:
(一)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前後桌的4人為一小組,展開討論。往往座位的編排是按照學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二)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或者該問題來自學生)後,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聲,感覺小組內每個人都發言;一兩分鍾後,教師喊「停」,請小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來發言,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覺得‥‥‥」「我認為‥‥‥」
請運用現代教學理論,對以上現象分別作出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