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在思品教學中進行誠信教育的幾點思考

在思品教學中進行誠信教育的幾點思考

發布時間:2021-02-08 23:39:40

1. 如何在思品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政治教師要充分地利用課堂教學把誠實、守信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以教材為載體,以課堂授課為形式,讓學生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誠信教育」。馮玉祥曾說過:「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誠信教育對於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會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做人、做事態度,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來談一下本人的一些初淺認識:
一、誠信教育的必要性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是祖國的棟梁,承擔著建設未來社會的重任。「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中學生們就是當今的少年,他們是否能夠接收到良好的誠信教育直接關繫到祖國的未來發展。所以,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以促進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今後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
二、在初中政治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有效方法
1.利用生活案例,啟發學生接受誠信教育
生活就是舞台,這是所有人可以盡情展示自己的地方。政治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作為政治課講授的內容,讓學生既感到親切,又容易理解。通過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講授《人格不可辱》中如何珍惜名譽這部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現在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問題「跌倒的老人,我們該不該扶?」
2011年9月14日下午,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昆明市麻園農貿市場門前路上,不少路人駐足圍觀,一直無人敢上前攙扶。熱心的許女士想上前攙扶,又擔心「蒙冤」成為昆明版的「彭宇」,最終她找來了兩人作證才扶起老人。
這是現在生活中的一個熱議問題。「尊老愛幼、幫助老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遇到老人跌倒的情況,扶起老人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可是正因為有些老人或其家人的「不誠信」,讓扶老人成為一個「望而生畏」的問題。
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讓學生樹立誠信意識,端正思想態度和自己的認識,誠實做人,踏實做事,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名譽。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為社會的溫馨、和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引用教材內容,直接客觀開展誠信教育
政治課堂就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在這里可以用政治理論和知識來審視自己、反思自己。看看自己做的是否符合一名合格的中學生的道德規范。通過這面鏡子,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和深入探究,讓學生去思考和挖掘自己的潛能。所以,教師要充分地利用教材內容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例如在學習《與誠信同行》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努力做誠實的人,積極守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教材對誠信的含義,誠實與守信的關系,為什麼要講誠信,以及怎樣做到誠實守信都做了細致的講解。通過學習增強了學生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世態度和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學生通過對教材進行自主學習或者是體驗學習,會產生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誠信的必要和誠信是中華民族美德的真正意義。從而提高了學生明辨是非善惡,以義取信的能力。
3.利用成語故事,興高采烈學習誠信教育
故事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如果教師總是讓學生看教材,學生不免會感覺到枯燥和乏味。教師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豐富學生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和積極地投入到教師的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講授《做守法公民》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立木為信》的故事,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進行變法。為了使自己的改革能夠更好、更順利地得到推行,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很多人都不信,覺得不可能這么輕易就會得到這些錢。到後來賞金不斷增加,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承諾的賞金。通過這一舉措,商鞅的誠信讓老百姓相信了,後來的改革也順利地開展起來了。故事講到這里,教師算是給學生設置了一個情景,讓學生投入到了課堂學習狀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立刻就被激發起來了。對於學生的誠信、做守法公民的教育也會順利開展了。
4.小組合作學習,開闊學生視野擴展教育
《學記》還有這樣一段話:「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意思是高明的教師善於引導,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著學生的鼻子;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端給學生。在新課改形勢下,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對它正是有深刻的體會,於是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誠信學習。教師可以把授課的內容提前告訴學生,讓學生去積極主動地收集和整理,通過學生的合作他們會細致地分析誠信的相關知識,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形成正確的認識。小組合作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談誠信教育,形成了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和學生的深刻理解。
三、政治課堂誠信教育的效果
通過教師在政治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學生的內心得到了深深地觸動,他們更加明確地認識到要想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誠信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名學生不但要在學習上做到誠信,認真學習、刻苦踏實、不抄襲;在生活中也要做到誠信,為人正直、信守承諾;在思想上更是要誠信,遵紀守法、愛護公物、誠信為本。這樣才不愧對與教師的教導之恩。通過政治課堂上的誠信教育,學生在校的行為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可以以身作則,用誠信的行為去證明自己的認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總之,「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政治教師有必要把這種美德發揚光大,繼續傳承下去。這就需要教師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地利用政治課堂,大膽實踐,不斷探索,敢於突破陳規,打破思維定式。用智慧的策略,讓誠信教育走進學生心靈,讓政治課堂煥發智慧光芒。

2. 如何加強學生在思品課堂中的自信心

小學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典型的育人課程,是對學生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課教學中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課教師應該思考也應解決好的重要問題。新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是指導思品學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就現行思品教材而言,都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就其中的方法來說,則尚存在欠缺。如果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肯定會對小學生的道德能力發展更具有指導意義。因此,探討小學思品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對於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確是當務之急。現在筆者就小學思品課教學中四種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些探索。一、明理法 小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是以他們的道德認識為基礎的。所謂明理法,就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認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現實生活中的和假惡丑現象,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美醜觀和榮辱觀,從而培養他們的良好心理品質,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無瑕的,教師在思品教學過程中,著重點在於通過課程的教學來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培養健康的心理。小學階段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禮」教育中,有位老師從《中華成語典故》的錄像帶中挑選《曾子殺豬》的片段在課堂上播放,而後讓學生討論有關「誠信」方面的話題。這樣,學生對《講信用》一課中對做人要「一諾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國家與國家之間如果不講誠信會有怎樣的後果。 可見,在小學思品課教學中,通過明理方法進行教學,在提高小學生道德認識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陶冶法 和諧、愉悅的環境有利於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如建設良好的班集體、創設優良的校風、設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學生的身心於潛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為了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情,陶冶他們的情操,小學教師在思品課教學中應該設法陶冶學生的心靈。一位教師在上課時,先組織學生看了一個小品,內容是某同學因一點小事而生氣,然後讓大家討論:生氣好不好?為什麼?使大家認識到生氣對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沒有好處,經常生氣不但容易得病,而且還會影響到與別人的關系,老師、家長、同學都不喜歡好生氣的人。在課堂教學之餘,老師積極進行良好班集體的建設,經常組織「班級之最」的評選。凡是在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等方面有進步的同學,就能得到一個相應的榮譽稱,並且他的名字還要被寫上「班級之最」光榮榜。這樣,就在班級營造起了一種和睦相處、團結互愛、積極向上的氛圍。久而久之,這個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強,學習勁頭更足了,班上因一點小事而相互吵鬧的現象也就基本絕跡了。 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而且師生之間的行為方式和人格品質往往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思品課教學中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學生在一個和諧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這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對小學生情感的一種積極的陶冶。

3.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教案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程標准指出「體育教師要結合體育教學特點,教育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不斷提高他為革命鍛煉身體的自覺性,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他們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熱愛集體,朝氣蓬勃,勇敢頑強,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所以,體育教學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使學生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與祖國的建設遠大目標統一起來,啟發學生明確認識身體好對學習好、工作好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形成長遠的、持久的學習動機,以指引學生的學習方面,激勵他們去努力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當前有些體育教學雖然在教學設計上對德育有所體現,但在實際操作中並沒有把它當成硬任務來抓,而只是片面的注重了身體素質的發展。當代教育家魏書生,在班級管理及學生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就大量引入了體育鍛煉,來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勇敢頑強挑戰自我的良好品質。那麼作為體育教師更應該根據本學科特點,抓住德育在體育中的實效性和實踐性這一特點,積極探討,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以主動適應我國政治、經濟改革的需求,做到既教書又育人,使德育工作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明顯的體現。
一、 理論應用
根據德育的社會性和影響性這一特點,做為體育教師首先要以身立教。常言道,身教勝於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1)教師的敬業精神,在教學中一絲不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以及示範動作的完美性,都對學生產生著積極的影響。(2)德育具有計劃性、整體性和遞進性特點,根據這些特點,我在教學中根據每學年學生不同的特點,對德育教育進行全盤計劃,例如在低年級,針對新生特點和校風、學風的要求著重進行組織紀律、愛護公物的教育,培養學生團結守紀、愛校愛班的品質;在中年級,加強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友愛以及追求完美的集體主義精神;在高年級則針對學生將由兒童轉化為少年面向社會,突出培養他們敢於挑戰困難、挑戰自我,永不服輸的精神,加強他們的耐挫力訓練,使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3)尋找教育素材,創設最佳教育時機。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真情的表露,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時機,尋找突破口,對學生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教育,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在組織學生觀看我國體育健兒在國際大賽中獲得獎牌的場面時,學生群情激昂,為之感到光榮和自豪,難免也有個別學生想到隊員的經濟利益,雖然人數少,但卻破壞了我們整個的教育氛圍,針對這個情況,我們體育教師不能迴避,要採取正面引導,給他們講解金牌背後的血淚史,和隊員們為國爭光的信念。從而使他們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我們在教學中要有計劃的安排一些困境,讓他們鍛煉,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完成任務,從而體會到成功來之不易,成功需要拼搏和毅力。
二、實踐應用
(1)根據不同的教材特點,付思想教育於體育教學中。
在中長跑教學中,激勵學生克服困難,挑戰自我,挑戰極限,發揚頑強拼搏的精神。
在障礙跑教學中,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把欄架看成前進中的困難,只有徵服它才能走向成功。增強學生必勝的信心。
在球類教學中,多安排集體項目的活動,要求學生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任務,實現集體目標。
另外,根椐教材內容可以開設一些對抗性游戲,如:拔河對抗賽,使學生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成功來之不易,需要珍惜。
(2)採用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競爭意識
在教學中我按身體素質把學生從高到低分成四組,並打破男女界線.在每節課後都採取晉級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不僅加大了學生的投入力度,同時也使同組間、組與組之間形成競爭,採用不同的記分方法,從而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感。並對各小組及時進行評價以樹立榜樣。同時在每節課後在各小組抽調人員進行下一節課的准備工作,如准備活動部分、講解部分、放鬆部分等都由學生去做,然後老師進行補充,或點評,對學生提出鼓勵。
(3)嚴格執教,積極誘導
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更能體現出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學生更能懂得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更能體現出集體主義精神,從而體現出班級的精神面貌,同時要採用誘導方式,把學生向團結、進取、向上的方面轉化。以形成良好的學風。在跳山羊教學中,第一個班我只教了動作要領,然後讓學生去練習,有很多學生不敢跳,結果完不成任務。在第二節課我採用鼓勵和誘導的方法,給學生鼓信心,然後告訴他們其它班級完成的很好。相信他們一定能超過其它班級。一節課下來,學生全部完成任務。可見誘導和激勵能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能力。
體育課是以行為為主的教學活動,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形式來代替單純的說教使體育活動成為德育的真實載體,這樣,德育必將會收到更加明顯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體育工作者,不僅要重視品質教育的重要性,更要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挖掘教育素材,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去真正體現它的實效性。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其成為當今和諧社會中的合格人才。

4. 如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進行誠信教育

所謂來「誠信」即「誠實守信」自。在中學教育中,誠實教育不僅要貫徹於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應該體現於學生的學習中。思想品德上誠實做人,團結互助,平等信任,愛好公物。學習上要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問題,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不講假話。

5. 如何在語文課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語文學科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書育人一樣,是一個統一的過程,兩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語文課程在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因為語文是生命之聲,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園,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那麼,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現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幾點感受、做法總結如下:
一、抓住課前三分鍾演講
在每節語文課上正課之前,都會讓學生進行三分鍾演講的說話訓練。
有時讓學生講述成語故事。
成語是民族文化的結晶,蘊涵了豐富的哲理,是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的極佳的教材。
學生講完故事後,並沒有簡單的一帶而過,走過場了事,而是讓其他學生評論該成語講述的道理或對自己的啟發。
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思想品德的熏陶。
如「孟母三遷」、「水滴石穿」、「自食其言」等成語教會了學生不要受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做事要持之以恆、做人要重誠信等做人的道理。
有時讓學生評述社會生活中的事件。
抓住這個時機,啟發引導學生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看待這個世界。
二、研究教材,創造學生情感投入的時機
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有不少進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動的圖畫和有說服力的教學材料。
因此將小學語文教材,作為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載體,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質教育的因素,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
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育目的,抓住結合點,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育於語文課堂教學之中。
1、結合教材內容,陶冶愛國情操
江澤民在200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重要講話指出:「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
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凡是有利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有助於學生學習怎樣做人的,且教學內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語文學科思想教育的內容,加強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已迫在眉睫。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每篇課文都體現了文以載道,道以文蓋的原則。
小學語文課的課文所涉及的德育滲透內容,方方面面無所不有,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科學思想、審美情操……,但每篇都有其側重點。
教師只要通過字、詞、句輻射,深究課文的內在思想性,使學生由技能的學習提高,直至思想的升華。
如教學《頤和園》一課時,上課伊始,通過頤和園的全景圖投影,配以錄音機播放的柔和優美的曲子,學生們的情感被牽動了,隨即揭示課題。
指導學生邊聽朗讀,同時重點思考作者從幾方面觀察頤和園美麗景色,要求學生從文章中找出有關詞句。
課文的朗讀在音樂的伴奏中進行,學生們的情感已完全融合在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當學生們對「美麗」有了身臨其境的認識後,又進一步問學生:「喜歡頤和園。
為什麼。
」並結合彩圖組織學生討論。
學生們此刻已經產生對頤和園景緻的嚮往和對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性才能的熱愛。
藉此時機,介紹了頤和園遭八國聯軍破壞的歷史。
簡單介紹了北京還有一座比頤和園規模更大,景色更加瑰麗的圓明園,遭到八國聯軍的毀滅性破壞,這既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意識,又使沉浸在「的祖國多麼壯麗」的遐想之中。
2、體會故事之美,激發英雄主義
古人雲:「文章不是無情物」、「凡為文以意為主」。
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滲透在語言文字教學過程中的。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憂國愛民的英雄人物形象、許多革命先烈、革命領袖人物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的動人故事,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義詩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們。
如《狼牙山五壯士》、《戰友邱少雲》、《豐碑》、《再見了,親人》等。
學習這些課文時,可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描寫等語句,讓學生細心品詞賞句,用心靈感悟英雄人物的愛國激情和高尚的愛國情操,在故事情節中升華的英雄主義。
學習此類課文時,教師通過查閱資料,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讓學生自主討論、交流,加上點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領悟人物高尚情操,從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
三、精心設計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1、創設教學情境,滲透德育教育
情境教學是教師圍繞課堂教學目標而創設的能幫助學生學習的一種常見的教學形式。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
有時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由於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
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用各種方法創設一種符合課文內容的情境,使學生似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樣。
讓學生與作者能夠產生在情感上的「親」,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做到入境悟情。
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動展現情境,有音樂渲染情境,有畫面再現情境,有感人故事喚起情境……但必須注意到要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認識水平去考慮創設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如在上《小珊迪》這節課時,教師先播放一首符合課文情調的歌曲,在課堂上製造出一種「十分悲慘」的氣氛。
然後教師再用語言導入正課。
這樣就很容易喚起了學生對同齡人——小珊迪的美好情感,引起深入學習課文的興趣。
在講課文時,教師可以作兩個「情境」設計:用語言配合課文插圖描繪出在小利比中,小珊迪被馬車撞傷,車夫揚長而去的驚心動魄場面和小珊迪臨死前的悲慘情景。
向學生再現這些感人的場面後,讓自己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美好的品質和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情冷暖,並認清資本主義社會吃人的、黑暗的本質,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巧妙設計問題,滲透德育教育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教學中,教師的問題設計得好,有啟發性就能引起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深化學生的認識。
亞里斯多德曾有句著名的名言:「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
」 所以教師在講授課文的同時,巧妙地設計問題抓住課文中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提問就可以起到深化學生對課文認識的作用。
如在教學《戰友邱少雲》一課時,當學生學到邱少雲被熊熊烈火包圍這一段時,思緒就會如海水一樣翻滾的。
這時候教師就要抓緊時機,巧妙地設計問題:「邱少雲為什麼一動也不動。
」,「他怎麼能做到一動也不動的。
」,「假如他動了後果會怎麼樣。
」等等。
面對這一個個問題,學生就對問題的答案產生興趣,這樣就要積極地開動腦筋。
從而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到邱少雲是為了朝鮮人民的解放,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為了戰斗的勝利才會自覺嚴格遵守紀律並英勇獻身的。
由此可見,巧妙地設計問題就能揭示蘊含在課文深層次德育因素的內涵。
四、充分利用各類語文活動
語文課外活動是對學生產生道德影響的途徑之一,也是養成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途徑之一。
行為習慣需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訓練。
比如在上閱讀課時,以「最喜歡看的一本書」為主題,要求學生進行分組交流,然後全班舉行讀書報告會,並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
這既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又讓學生受到了課外書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響與熏陶。
總之,語文教師只有善於捕捉和創造各種時機,將德育從課前到課內再到課外,滲透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才不會使德育成為空泛的口頭說教,從而很好地促進語文知識的學習,使語文學科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齊頭並進。

6. 說一說在思想品德課中開展道德部分內容教學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我們經常發牢騷:現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真的是有些無可奈何,現在的孩子受社會的影響太大了,我們對學生教育一周,不如學生在社會中「浸染」一天,是啊!這確確實實是一個讓我們棘手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在目前全社會還沒有達成一個共同認識,很難採取一些共同的行動的時候,我們不妨放一放社會的影響這一客觀因素,而從我們教育工作者自身找一找原因,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首先教師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重言傳更要重身教。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群體之一,也是學生信任、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的道德素養、道德行為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道德認識、行為。也會影響著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比如: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愛護環境,不亂丟亂棄、不不隨地吐痰,要講誠信考試不作弊,但是課後我們有很多老師自己卻做不到:隨地吐痰者有之、亂丟亂棄者有之、進修考試作弊者有之、看到水龍頭流水視若無睹者有之等等,試問:我們的思品課道德教育的效果能會怎樣?
第二:道德教育採取體驗式教學遠比空洞的說教更有實效。按照體驗式教學的三段式:親歷、感悟、反思。學生唯有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感觸才更深刻,在教師的指導、引導與同學們的合作交流下經過自己的「反芻」才會有感而發、有言能發。比如:我們在教育學生磨礪堅強意志的時候,如果我們能走出課堂而採取一些有一定強度的活動:拉練、勞動、體育競賽等等。而後再加以教師的引導,我們的教學效果會不言而喻。
第三:道德並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我們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不僅要引導學生懂得是什麼?為什麼?更要教給學生掌握怎麼做。這一點也是我們德育課的落腳點。比如:我們在教育學生要做一個見義智為的中學生的時候,就可以花較大的力氣給學生設置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該如何做,德育課只有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才會讓學生懂得思想品德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對自己的生活、學習、成長有幫助的。

7. 如何在小學思品課堂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典型的育人課程,是對學生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課教學中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課教師應該思考也應解決好的重要問題。教育部新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是指導思品學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就現行思品教材而言,都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就其中的方法來說,則尚存在欠缺。如果能在這方面有所突破,肯定會對小學生的道德能力發展更具有指導意義。因此,探討小學思品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對於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確是當務之急。現在筆者就小學思品課教學中四種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些探索。一、明理法 小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是以他們的道德認識為基礎的。所謂明理法,就是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認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現象,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美醜觀和榮辱觀,從而培養他們的良好心理品質,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無瑕的,教師在思品教學過程中,著重點在於通過課程的教學來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培養健康的心理。小學階段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禮」教育中,有位老師從《中華成語典故》的錄像帶中挑選《曾子殺豬》的片段在課堂上播放,而後讓學生討論有關「誠信」方面的話題。這樣,學生對《講信用》一課中對做人要「一諾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國家與國家之間如果不講誠信會有怎樣的後果。 可見,在小學思品課教學中,通過明理方法進行教學,在提高小學生道德認識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陶冶法 和諧、愉悅的環境有利於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如建設良好的班集體、創設優良的校風、設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學生的身心於潛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為了培養學生開朗的性情,陶冶他們的情操,小學教師在思品課教學中應該設法陶冶學生的心靈。一位教師在上課時,先組織學生看了一個小品,內容是某同學因一點小事而生氣,然後讓大家討論:生氣好不好?為什麼?使大家認識到生氣對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沒有好處,經常生氣不但容易得病,而且還會影響到與別人的關系,老師、家長、同學都不喜歡好生氣的人。在課堂教學之餘,老師積極進行良好班集體的建設,經常組織「班級之最」的評選。凡是在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等方面有進步的同學,就能得到一個相應的榮譽稱號,並且他的名字還要被寫上「班級之最」光榮榜。這樣,就在班級營造起了一種和睦相處、團結互愛、積極向上的氛圍。久而久之,這個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強,學習勁頭更足了,班上因一點小事而相互吵鬧的現象也就基本絕跡了。 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而且師生之間的行為方式和人格品質往往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思品課教學中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學生在一個和諧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這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對小學生情感的一種積極的陶冶。

8. 談談教師要從哪些方面來履行誠信

我國歷來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誠信,千百年來一直被我國人們視為做人的美德。誠信,是誠實而有信用,也是忠誠信義的概括。古代,孔子就把「信」擺到關繫到國家興亡的位置,將誠信作為治國之寶。孔子的弟子子貢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孔子講了「足食」、「足兵」、「民信」三條。子貢問如果這三項中做到兩個,你先去掉哪一個,孔子說「去兵」,又再去一個呢?孔子說「去食,自古皆
有死,民無信不立」。這足以說明誠信的重要。今天,國家極為重視誠信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等中均把誠信作為重要內容。學校方面,誠信是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課等科目也無不滲透了誠信。的確,學生的誠信是不能可有可無的,一旦成為「稀世珍品」,將不利於社會進步,不利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此,扎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
誠信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而學校是誠信教育的重要場所,誠如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所指出的,「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應「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筆者從事學校行政工作與思想品德教學多年,就學生的教育問題有過一些思考,膚淺地認為學校開展誠信教育,應重視發揮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1.重視發揮學校誠信的表率作用
學校是中學生接受誠信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應從學校管理、教師形象和領導形象上做起。首先,學校管理要講誠信。學校的誠信形象,直接影響著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學校更要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對各項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能忽松忽緊,忽冷忽熱,上級要來人檢查了忙一陣,走了松一陣。要以學校時刻以誠信的形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其次,教師在教書育人中必須當好學生的
楷模。教師的示範作用是很重要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故教師有良好的誠信品質,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而且會更加彰顯教師人格魅力,在學生誠信品德形成中潛移默化,從而更加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學生會更加「親其師,信其道」。「曾子殺豪」、「商鞅立木」也正是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作為教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尤其是身邊的小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更要注意,教學生不撒謊,自己就不能哄學生,哪怕是許諾學生看一場錄像,都必須兌現,不能說話不算數。在處理學生中的一些問題時,更要誠信至上。假如你承諾,只要說出事情真相就不為難他,你就不能秋後算賬,讓學生難堪。否則,你會失出學生向你說真話的土壤。
2.重視發揮思想品德課的主渠道作用
原國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大綱》明確規定:「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課程」。《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准(2011版)》進一步明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理念:「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是課程的核心」,「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課程的基本原則」。新課程標准對誠信教育的要求做了這樣的描述:「領會誠實是一種可貴的品質,正確認識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湖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思想品德第四單元主題是「誠信為本」,教材在設計具體內容時,既注重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對誠信的體驗,又緊
貼學生生活,注重聯系學生自身實際,進行自我對照。同時,教材編寫時又突出了學生的參與性與實踐性。教材的其他章節如「相處之道」等都是對學生進行誠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需在本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緊扣教學目的,重視教學過程與方法,讓中學生理解誠信,從小培養誠信的良好品德,並將誠信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3.重視發揮體驗式德育教育的作用
體驗式德育教育不僅僅是曉之以理,更是導之以行,注重於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親身經歷、體驗、感受、感悟,使學生在體驗中學會自我反思,進行人格的自我塑造。中學生的誠信意識培養,需重視誠信道德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豐富對誠信的體驗,積累經驗,為誠信道德的升華提供基礎。例如,把中學生理財活動作為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讓學生在親身理財活動中感悟到誠信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資本。理財活動追求的不是學生有多少錢存入銀行,增值了多少,而是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理財過程中悟出些道理來。又如指導學生適度消費,合理消費,有意與不同商販交往。有些商販不惜以次充好,哄騙欺詐,殊不知這樣做損害的是自己,因為他為了小錢、小利損害的是自己的信譽,人家不相信他,以後也不買他的商品,他不可能再賺到大錢,而且還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講信譽的商家,短期贏利可能不多,這樣做是一種信用資本的積累,往後社會就可能給你提供很多機會,會得到更多的回報。這樣讓學生在消費過程中感悟到信用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資本,是在社會上立
足的生存之道。
4.重視教學創新,發揮形式多樣的作用
空洞單一的說教模式人們越來越難以接受,至於用來教育中學生更是顯得蒼白無力,尤其是處於心理斷乳期的初中學生,心智還不夠成熟,理性分析能力不是很強,模式化的大道理是很難被學生接納、消化的。要使誠信教育更富有效果,須以靈活多樣的方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載體。
5.重視從點滴小事著手,發揮持之以恆的作用
生活學習中有些事雖然很細小,但卻是很好的誠信教育資源,若不重視它,就會在不經意中失去。
6.重視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是誠信教育的啟蒙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同時又是子女的終身老師。家長在青少年的誠信教育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這種角色不僅僅是經常性的誠信交代,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終身示範作用。有的家長要子女不參與賭博,自己卻不擇場所、時間迷戀於打牌、賭博等;有的家長為子女寫虛假的請假條,為子女的錯誤作掩護,出了問題把責任一古腦兒推向學校等。家長的這種認識固然是以偏概全,不能苟同。它割裂開了家庭、學校對孩子誠信教育的共性,只強調自己必然享有學校教育好孩子誠信的權利,而忽略了自己對造就孩子誠信必須履行的義務。透過這個信息表面現象,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它更反映了一個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那就是誠信教育鑄就學生誠信品德是
一個全社會的合力行為,這需要社會各個領域、各個階層、各個團體的齊心協力,去鏟除滋生不誠信病菌的土壤,凈化不誠信的空間,「人心齊,泰山移」,才能營造好誠信的環境。在目前的形勢下,利用家長學校,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素養,增進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動,形成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孩子的合力,誠信教育的實效性將會得到進一步增強。

9. 淺談如何做好中學生誠信教育

英盛觀察之後總結了點來說:
1.家庭方面,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榜樣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在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這種角色不單單是經常性的誠信理念教育,更應是表裡如一的示範作用。從家庭教育來說,一方面,要發揚中國家庭誠信教育的優良傳統。我國自古就有家庭誠信教育的優良傳統,這些優良傳統對現在的誠信教育也有現實的借鑒價值;另一方面,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樹立德育為先的觀念。在「成龍成鳳」價值理念中,要把培養孩子的誠信、文明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健康等各種非智力因素與開發孩子的智力相提並論,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適應目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
2.教師方面,要以身作則、身正為范
中國古代教育中提倡為人師表,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教師各個方面都應該為學生作出表率,只有教師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學生做好,才能教育學生做好。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躬自厚而薄於人」的品格,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接受其「傳道、授業、解惑」。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樣才能真正的為人師表。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有助於誠信品德培養的書籍,指導學生經常閱讀,讓他們了解偉大人物誠信的形成過程和高尚品德對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開闊他們的思想境界,激發他們培養「誠信」品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另外,班級制訂的班規班紀,一定要說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班級內建立適當的誠信獎懲機制,使誠信者因誠信得到益處,使失信者因失信而付出必要的代價。
3.學校方面,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加強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學校責無旁貸。學校要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制訂誠信教育實施方案;舉辦《誠實守信承諾書》簽字活動,要求學生在學校遵守行為准則;要以各科教學為主渠道,把誠信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要特別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讓他們做到:第一,說話要算數;第二,做人要正直,不袒護包庇別人錯誤,不攬功諉過。另外學校的教育也要講誠信,學校要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對各項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可忽松忽緊,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僅僅停留於口號,停留於課堂灌輸,停留於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的點滴小事做起,以學校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學校要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全校師生都認識到樹立誠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德氛圍。將良好的個人信用檔案作為學生的一張「名片」,促使學生珍惜和維護自己的誠信形象。
4.社會方面,要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
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到對青少年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性,營造一個誠信社會。使還處在「清醒的認識,模糊的行為」階段的學生誠信意識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刻認識「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的道理,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誠信原則,將講誠信貫穿於生活學習之中,提高在面臨個人利益與誠信行為矛盾時的道德水平。

閱讀全文

與在思品教學中進行誠信教育的幾點思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