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要提高教學質量應採取哪些措施
要提高教學質量應採取哪些措施:
首先,糾正學生上課習慣。
抓好課堂分鍾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從上學期情況來看,我覺得我班學生上課的習慣較差,總有一小部分學生容易開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等,導致上課的內容不能完全掌握。所以根據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鍾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提出實施「有效課堂」理念,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
把功夫下在課前。上一堂有質量的課不容易,經常上高質量的課就更不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要認真鑽研課程標准、教材,仔細備課。堅持集體備課。備詳細教案、備教學目標、備教學環節、備可能出現的教學中的意外情況、備教法和學法、備板書設計,必須嚴格做到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資料、測驗考試和教學目標的六統一。
把力量放在課內。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3)必須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
把補困放在課後。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一些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
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習題、作業題。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有必要的評語,注重激勵,提高效率。
其次,加大對後進生轉化力度,提高整體成績。
後進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後進生的轉換方面採取下列措施:
建立檔案。根據後進生的特點,建立後進生的詳細檔案,重點找原因,定幫扶措施。
抓兩頭促中間。在提優扶困的同時,促進中等學生的素質提高。
對後進生分層轉化:
(1)通過建立制度,使學困生轉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2)對重點學生(自己不學、家長不管,成績行為習慣特差的學生)進行監控。
(3)加強檢查,要對學困生進行嚴格檢查考核,並及時反饋結果,提出整改意見, 督促整改。
要耐心細致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讓後進生樹立信心。
堅持日常轉化。利用課余時間,與後進生進行談話、補習,在課堂上教師對學困生要多啟發誘導,多提問學困生,多檢查他們的課堂作業。對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進行鼓勵,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樹立起奮發向上的動力。
自我提升。
開展「一幫一、一對紅」結對子活動,先進生主動找「後進生」,對他們進行幫助,提高自己的成績。
家庭協助。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要求有能力的家長參與孩子的在家學習過程,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主動與學校聯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現。與家長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孩子的氛圍。
再次,培養學生數學應用題理解能力。
考試過後分析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的原因,除了計算能力的貧乏,還有對題意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問題。因此,要想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得到落實,使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要重視數學應用題理解能力的培養。
最後,拉近差生與優生之間的差距。
班級都有一些基礎特差,成績很低的學生,提高他們的成績才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
發動學生的力量,成立一些學習互助組,希望由優生帶著差生共同進步。 具體做法是:在班上選拔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當輔導員,提倡學優生爭當小老師,在幫助差生學習中鍛煉自己的思維。通過他們開展中差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將學優生的優秀的學習經驗和好的學習方法介紹給其他同學。將全班分成十個左右的小組,每一個小組由一個輔導員任組長,他既是學生,又要給別的同學當小老師,他自己既要帶頭學習,但又要幫助其他同學一起進步。為提高各輔導員的積極性,還可以進行階段性的評比,根據小組上課表現和作業評選出優秀輔導員,以激發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整個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 相信,只要規范教學過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學校、家庭、社會緊密配合,教育質量一定能穩步提高。
『貳』 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以人為本
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實現教師的自我管理。即指教師在教學、學習、生活的過程中對自身的身體、思想、情感、意識形態等進行自覺的管理。這種自我管理是教師從自身出發對內心世界和行為方式的一種反思與調節。教師作為特殊的群體,他們本身就是知識的生產者、傳播者和使用者,與知識相關聯的這種特有的本性使得實現教師的自我管理成為可能。一個學校的絕大多數教師都是非常自覺地遵守著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愛崗敬業,認真地經營著自己的教師職業。作為學校管理者,應當充分地信任和尊重教師,並積極地引導教師立足本職崗位,自覺自願地做好各自份內之事。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中只有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逐步實現教師的自我管理,達到過程管理的終極目標。
學校管理者圍繞教育教學目標而制定的組織制度和行為措施是有效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根本保證,它要以實現對教育教學過程的控制和服務為中心任務,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以促進教師思想的解放、業務素養的提高為核心內容。怎樣才能有效加強學校管理中的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筆者想從以下幾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根本保障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管理中既是被管理的客體又是實施管理的主體,要處理好這種主客體關系靠的是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這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關鍵所在。目前,很多學校的管理制度只強調教師在管理中的客體地位,對他們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接受什麼樣的評價及獎懲都很明確,但對他們如何體現管理的主人,他們的智慧如何受到尊重和得到支持,怎樣使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卻很少涉及。這就使得教師自身因為很難發揮出個性優勢而失去了獨立性和創造性,從而出現單一的機械式教學行為,教與學兩張皮。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在管理實踐中不斷修訂和完善管理制度,變傳統的管卡式管理為科學的引領式管理,變粗放式管理為精細化管理,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讓教師參與學校管理,使學校的管理制度體現人本管理理念,並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為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二、為教師提供最佳服務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有效途徑
學校管理人員是管理制度的執行者。在新課改條件下,學校管理者要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意識,淡化行政命令式的上下級關系,與教師之間建立起平等互助式的同事關系。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這種環境既包括辦公條件也包括人際環境。管理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領導者科學的管理行為應該是既關心工作,又關心人、信任人。當兩者和諧地達到最高層時,員工的積極性也最高。在現實生活中,教師的物質生活水平還不高,實際工作和生活困難也不少,這就不可避免地牽扯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師尤其需要學校這個集體特別是學校管理者的關心、信任和幫助。學校管理者應該以培養教師的自覺行為習慣為出發點,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理解教師的困難,並盡力幫助教師解決困難,讓他們在感恩中學會自我管理,而不是和管理者玩智力游戲。斯賓塞說得好:「記住你的管理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管理的人。」學校管理者站在教師的立場上為他們提供服務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不竭動力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提高師德,高尚的師德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首要環節,也是素質教育對教育者的根本要求。高尚的師德是一流教師隊伍的第一要素,也是教師把自己的才能用於教書育人,為教育事業自覺奉獻的根本保證。這是由教師的職業特點和角色價值所決定的。教師給學生傳播種知識文化時,其理想信念、人生態度、價值取向、道德品質、治學方法和為人處事等方面,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就拿思想道德教育來說,從來都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滲透、互動、感染,這就對師德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由此可見錘煉師德、培養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是培養教師、教育教師、管理教師永恆的工作。如今的教師幾乎都是科班出身,良莠差別關鍵在思想道德修養上,道德境界高,有優秀思想傳承的教師必然責任心強,工作認真,好學上進,為學生一生的幸福著想,重視學生美好心靈的培養與熏陶,立人育人,育人與教書並重,這樣的教師才是優秀教師。
四、讓學校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是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核心內容
追求幸福是人們生活的主題。幸福是一種體驗、一種感覺,一種發自內心的充實、滿足、快樂以及心靈的放鬆和自由。幸福有不同的層次,有物質方面的、社會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幸福。而精神方面的幸福是一種持續性更強、影響更大、具有永恆價值和人生意義的幸福。教師的幸福主要來自於精神領域。這種精神領域的幸福除了來自社會給予的物質方面的滿足之外,更重要的是來自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它包括學校和社會對教師的尊重與認可,包括學生的成長所帶給教師的喜悅與自豪,包括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對教師的信任與愛戴,也包括教師自身的職業發展帶來的成就感,是一種指向教育生活的精神幸福。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主要是在學校里開展的,教師的幸福體驗受學校文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影響很大。因此,學校管理者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時要致力於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師的精神家園。只有讓教師熱愛學校,才能使他們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無怨無悔地教書育人,把學校當做自己的精神樂園而不是為了生計被動工作的地方。同時,教師的幸福與學生的幸福又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有無幸福感以及對幸福的認識不僅影響著教師的職業生涯和專業發展,而且更加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前途與命運,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學校管理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管理中要把創建教師的精神家園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工作去做。這對於實施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具有深遠的意義。
總之,把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規律上升為一種思想,形成科學合理的工作要求和管理制度,並將這些符合實際工作需求的管理制度運用於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的全過程,努力形成教育教學過程管理的良性循環。學校管理者只有在管理實踐中重視教師在學校管理中主體地位的作用,鼓勵教師更多地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的管理出謀劃策,才能使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在「實踐第一」的基礎上得到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將不斷地提高。
『叄』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應採取哪些措施
要提高教學質量應採取哪些措施:
首先,糾正學生上課習慣。
抓好課堂40分鍾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從上學期情況來看,我覺得我班學生上課的習慣較差,總有一小部分學生容易開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等,導致上課的內容不能完全掌握。所以根據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鍾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提出實施「有效課堂」理念,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
把功夫下在課前。上一堂有質量的課不容易,經常上高質量的課就更不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要認真鑽研課程標准、教材,仔細備課。堅持集體備課。備詳細教案、備教學目標、備教學環節、備可能出現的教學中的意外情況、備教法和學法、備板書設計,必須嚴格做到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資料、測驗考試和教學目標的六統一。
把力量放在課內。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3)必須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
把補困放在課後。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一些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
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習題、作業題。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有必要的評語,注重激勵,提高效率。
其次,加大對後進生轉化力度,提高整體成績。
後進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後進生的轉換方面採取下列措施:
建立檔案。根據後進生的特點,建立後進生的詳細檔案,重點找原因,定幫扶措施。
抓兩頭促中間。在提優扶困的同時,促進中等學生的素質提高。
對後進生分層轉化:
(1)通過建立制度,使學困生轉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2)對重點學生(自己不學、家長不管,成績行為習慣特差的學生)進行監控。
(3)加強檢查,要對學困生進行嚴格檢查考核,並及時反饋結果,提出整改意見, 督促整改。
要耐心細致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讓後進生樹立信心。
堅持日常轉化。利用課余時間,與後進生進行談話、補習,在課堂上教師對學困生要多啟發誘導,多提問學困生,多檢查他們的課堂作業。對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進行鼓勵,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樹立起奮發向上的動力。
自我提升。
開展「一幫一、一對紅」結對子活動,先進生主動找「後進生」,對他們進行幫助,提高自己的成績。
家庭協助。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要求有能力的家長參與孩子的在家學習過程,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主動與學校聯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現。與家長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孩子的氛圍。
再次,培養學生數學應用題理解能力。
考試過後分析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的原因,除了計算能力的貧乏,還有對題意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問題。因此,要想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得到落實,使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要重視數學應用題理解能力的培養。
最後,拉近差生與優生之間的差距。
班級都有一些基礎特差,成績很低的學生,提高他們的成績才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
發動學生的力量,成立一些學習互助組,希望由優生帶著差生共同進步。 具體做法是:在班上選拔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當輔導員,提倡學優生爭當小老師,在幫助差生學習中鍛煉自己的思維。通過他們開展中差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將學優生的優秀的學習經驗和好的學習方法介紹給其他同學。將全班分成十個左右的小組,每一個小組由一個輔導員任組長,他既是學生,又要給別的同學當小老師,他自己既要帶頭學習,但又要幫助其他同學一起進步。為提高各輔導員的積極性,還可以進行階段性的評比,根據小組上課表現和作業評選出優秀輔導員,以激發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整個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 相信,只要規范教學過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學校、家庭、社會緊密配合,教育質量一定能穩步提高。
『肆』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舉措
一、把分鍾的課堂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
課堂是教師實現自我,展現自我的舞台:是學生學習知識,不斷成長的聖地,是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學成績的主陣地、主戰場。「主戰場」的戰打好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有了。因此,我們要將課堂教學當做頭等大事對待。
1、做好課前准備。這里說的准備不光是教案、課件、教具和學具的准備,更重要的是教師自我心理上的准備。
2、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上好每一節課。教學環節必須簡潔、又可操作性,要適合本班的學生,要利於學生接受。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怎樣教,還要考慮到學生怎樣學。
3、注重課堂評價,多表揚學生,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同時要特別注意培養那些內向、膽小的學生是自信心。在我們的學生中有一些學生,他們的成績一般,上課認真聽講,也按時完成作業,但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很小,或從不主動回答問題。這樣的學生其實是有很大潛力的,只要我們老師抓住機會適時表揚,他們的成績肯定會有一個飛躍。
4、精講多練,重在落實----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要精講多練,把大量的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支配,做學習的真正主人。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靈活調整講授時間,但也不宜超過50% 。精講多練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具體體現。精講,即蜻蜓點水,畫龍點睛,直截了當,不繞圈子,不說題外話;多練,即學生反復實踐和應用,這是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重要途徑。練可以是口頭的、筆頭的,個體的或集體的,也可以是單項的或綜合的。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必須注重當堂知識當堂消化,杜絕課內損失課外補的不良做法。將大量的課堂練習變成了課外作業,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學生每天埋頭掙扎在作業堆里,無法自主支配,無法發揮特長。課內損失課外補的做法於人於己都沒有好處。不僅自己的教學內容沒有教過手,心中沒有塌實感,有的甚至炒「回鍋肉」,費力不討好;而且會僵化師生關系,學生怨聲載道,拒而遠之,久則產生厭學情緒,何談提高教學質量?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慾的源泉,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所以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愛上老師,愛上數學課。契可夫認為:「就教學工作的效果來看,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教學過程不僅是學生的認知過程,也是一種活生生的師生情感交流過程。師生之間「情不通」則「理不達」,很難實現主導與主體的緊密配合。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在於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記》上說,「親其師,信其道」,而「信其道」就會產生「學其理」的積極性。只要我們多去關心他們,上課時都用親切的語言和她們溝通,多表揚少批評,用商量代替命令,課下多和他們談心,從生活上多照顧她們,那她們肯定會喜歡上你,進而喜歡上你的課。
三、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1、培養課堂上聽講的習慣
2、培養課堂上說的習慣
3、培養「思」的習慣
4、培養認真做作業的習慣
四、培優輔差,持之以恆
由於學生先天條件、所受學前教育以及生活環境不同,所以出現差異在所難免。既然差異存在,我們就要想辦法減少差異,這就需要培優輔差。特別在輔差方面要持之以恆,教學知識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如果有一環知識脫節沒跟上,那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知識欠賬就會越來越多,再去補難度就加大了。最後要讓培優輔差對象之間形成競爭趨勢,無論是優生還是後進生,給他們每個人確立一個競爭對手,讓他們互相追趕。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班條件、情況的具體措施來完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