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對於課堂教學的組織、駕馭能力,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目的根本保版證.因此,提高教權師控制課堂教學的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課堂教學的控制,就是對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變數(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進行適當合理的調節與控制,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吸引力,使之沿著教師的思路成功地進行學習的過程,其基本結構如下:
教師接受信息--教師處理信息--教師啟發信息--學生接受信息--學生處理信息---學生輸出信息--- 反饋信息.
『貳』 如何優化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提升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所謂非智力因素,就是指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但卻影響智力活動進行的心理因素。如興趣、情感、動機、信念、意志、性格等,被心理學稱為個性傾向的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主導活動是以某種心理體驗獲得「感受」,反映主觀世界的種種心態。它的活動表現形態是在一般的情況下不為意識所控制,是以潛意識的方式自然地表現出來。在非智力因素中,培養自信是學好政治的前提,激發興趣是學好政治的關鍵,調節情緒是學好政治的條件,鍛煉能力是學好政治的保證。這四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 一、培養自信 自信是人們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學生走向成才之路的重要一環。學生有了自信心,學習上就有持之以恆,善思創新的性格。失去自信心,就會缺乏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久而久之會漸滋暗長地形成「我不行,我無能」的不良心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創設讓學生有表現思想和展示才華的情境,並滿腔熱情地贊揚其思想火花,糾正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自信心。例如,每堂課上預設讓學生揭示學習的主要目標,應知應會的知識點;每課堂結束前留有時間讓學生歸納出本課的重點,提出難點。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復習題,使他們各有所得,同時感到輕松愉快,從而讓學生體驗成就感,認識自身努力的價值,相信自己的力量。二、激發興趣 科學家布魯諾指出:「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可以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政治課產生了興趣則等於獲得學習政治成功的一半,即使學習中有困難也無所畏懼。由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形成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勇於運用各種激勵手段,實施愉快學習法;積極收集各種課外材料,幫助學生豐富充實知識;細心引導學生轉換思維角色,聯系自身生活實際領悟書本道理,從而逐步地使學生產生對政治課極大興趣。從而能注意平時的積累,主動的關心時事政治,善於運用已學知識去觀察分析政治現象,從時事中發現內在的奧秘,感受探尋的樂趣。 三、調節情緒 情緒同智力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積極的情緒體驗,在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發展個性品質上都有重大作用。消極的情緒,則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消磨人生的鬥志和毅力,有些同學政治課的學習效果差,很大程度上受了不良情緒的影響。大凡在平時生活、學習中有愉快滿意的情緒體驗,在行動上就會有熱烈奔放的生活態度、勤奮上進的學習表現,課堂上也會表現的思維活躍與老師配合默契。為了調節好學生的情緒,創造平和的心境,在教學中應注意到:一要多給學生以成功,起點低,著眼遠,要求高,一旦達到目標,學生從中獲得心理上的滿足,產生情緒的高潮;二要多給學生以關懷,熱情交談,真誠服務,細心關注學生,投以信任,報之忠誠,使師生感情融洽,產生情緒暖流;三要多給學生以尊重,不吝表揚,慎用批評,杜絕無端責備,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意見,理解學生心理,產生師生之間情緒碰擊的火花; 四、增強毅力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可以說學習的成功與頑強的毅力是成正比的。為此,在教學中要注意著力增強學生的毅力。如遇一些學生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概念、原理,覺得難記、難背,化時多了,還背不出來時,則給他們訂立背讀計劃,把難點分解,堅持做到一課以得,一日一背,日積月累,並及時檢查督促,使這些學生償到「少吃多餐」的甜頭,能自覺堅持。缺乏毅力是成績差生的致命弱點,他們平時畏於作業,礙於考試,面對學習目標,不是顧慮重重畏縮不前,就是破罐子破摔抱無所謂的態度。所以在增強學生毅力上重點應放在差生身上,幫助他們確立目標,制定計劃,循序漸進,落實行動;鼓勵他們正視失敗,不氣餒,不自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逐步鼓起克服困難的勇氣。 事實證明,思想政治課雖難教難學,但不是教不好學不好,而是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未用好。所以,我們政治教師在實踐中應堅信:充分發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生長點,它不僅能使學科成績提高而且還促使學生思想覺悟,道德品質等各方面有明顯的提高發揮積極的作用。
『叄』 新課標下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整個教育的主旨,也能使學生終身受益。在語立、文教學方面,鑒於語文學科是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為特徵的學科,我認為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這兩方面必須聯成一貫,就是說,理解是必須的,但是理解之後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養成習慣。現在的學生只去記知識,但是不會用知識。就拿這次模擬考試來說吧,其中有「我們學校這次舉行了很多活動」一句,有絕大多數學生做錯了,可我平時在詞語搭配中講過「活動」要和「開展」搭配,可才實際應用就不會了。所以在「知識」與「能力」之間,必須以「養成習慣」為橋梁,認真抓好「養成教育」是我們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二、培養學生具有自我約束的能力。
自我約束能力,也就是要學生有自我教育的本領。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學生必須是一個具備足夠的自學能力的人,能夠隨時隨地地進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則,算不得是個優秀的學生。作為教師,必須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自己去學習、去研究、去掌握,去掌握更多的知識。人類的知識財富,其積累主要不是機械相加,而是發展演進的,由此,學生對於現代的知識,絕不可「光知守而不知變」,一定要多看書,在接受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有所發現、有所改革、有所創新才是。這種發現、改革、創新,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必須在自學過程中逐步達到這樣的境地。但是現在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在老師面前還看看書,一旦老師離開教室,學生也就離開了書本,他們根本沒有明確學習目的,玩心較重,再加上他們遺忘得快,造成了在這次模擬考試中許多我講過的內容,而且是他們記過一遍又一遍的都失分,而對於有約束能力的學生,在考試中理所當然地取得了好成績。所以我說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
三、搞好課堂教學。
教師的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軸心,教師應使課堂教學富有知識性、趣味性,語言要有激發性,更要有激情,教師上課有精神,學生回答問題也有精神。教師要為課堂渲染一種氣氛,營造一種與文章內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學生置身於特定的情境中,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調,從而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上好每堂課。提高課堂效率,向40分鍾要質量 教師應採用各種方式、手段,用較少的時間和較少的精力,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如何提高課堂效率,變得至關重要
『肆』 如何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
如何改進教學設計提高教學實效
教學如同三套馬車: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反思。教學設計即備課,是一項復雜的教學技術。成功的教學在於教師出色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是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是優化學校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是改善教師教學行為的積極策略,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教學設計能力是眾多技能的組合,如何通過改進教學設計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合理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教學的靈魂,它決定著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因此制定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前提。就語文教學而言,教師在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應首先考慮學生的認知基礎,從激發認知興趣、提高閱讀分析技能、加強情感互動等方面去思考,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與實效性,既重視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也重視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的培養,做到教學形式與學習內容的統一。有了這樣的教學目標,才能在設計教案時有個總體的思考方向。
二、整體把握教學框架
由於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一個動態過程,出乎意料的情況時有發生,或者每個環節的進度並不完全在教師的掌控之中,這便對教師提出了要求,不僅要認真研讀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分析教材所滲透的思想、方法,體會新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能夠整體把握教學框架,對課堂的教學進程有個清楚的定位,而且要考慮所授班級學生基本情況、學習基礎情況,從而為實現整體的教學目標隨時進行調整。
三、精心設計教學情境
學習情境是否有效,並不是為有情境而創設情境,是指情境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實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學、合理,有其實在的意義。有效的教學情境應當使學生身心愉悅且為之入迷,在課堂中表現得精神煥發,充滿樂趣。構建生動的問題情境,可以真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學生發現那些對他們個人來說是真實的挑戰,從而促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有助於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自己的思維方式,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來,從而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在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有現代氣息,要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與學習有關的素材及時引入課堂,要讓學生與課本人物、課本知識產生共鳴,以增強教學的時代性。因此,構建有現實性、趣味性、科學性、時代性的情境,才是符合學生內在發展需要的「真」情境。
就小學《品德》課程來說,如何改進教學設計來提高教學實效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教學設計:
一、走近生活,貼近社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要把教育從鳥籠里解放出來……鳥的世界是樹林,教育的世界是整個社會生活。"小學《品德》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學時,我們應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組織、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走近生活,貼近社會,從而引導學生去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
學生知識的獲得單靠教師的灌輸和學習書本上的東西是不夠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應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知識世界中去,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並把道德寓於兒童的實踐生活中,使兒童在生活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習慣。例如教學《文明從我做起》這一活動時,我課前設計許多紙條,紙條上寫有任務,首先讓學生以抽簽的形式接受任務,然後告知學生怎樣完成任務,把學生引到課本以外的實踐生活中去,觀察生活,親自體驗生活,讓學生了解文明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室、校園,而且體現在社會的各行各業。上課時把完成任務的經過、感想告訴大家。最後,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尋找、體驗感受到的文明的重要性,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玩。在玩中,學生真正感受到文明帶給他們的快樂,感受到文明就是一種美,因此,內心深處就有了一種我要講文明、文明從我做起的意識。
二、創造性使用教材
在使用教材時,把學生引到課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一定要改變以往「教材為中心」的教材觀,以課程標准為依據,對教材進行細致的研究和計劃,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兒童的發展需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在保證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教師可對教育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使兒童在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教育活動中各個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在用好教科書的基礎上,教師要創造性地開發適宜當地的課程內容(地方課程),本課程的資源是多種多樣的,兒童生活周圍的人和物、家庭、學校、街道、自然、環境設施、人文景觀、旅遊以及兒童生活中的體驗、經驗、發現等等,各種節目、文化活動、重大事件、民俗活動等等均可視為重要的課程資源,也就是說從兒童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發掘出課程的寶貴資源。
三、教師在課堂中適當創設情境。
情境可以傳遞情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課堂情節,適當創設一定的道德情境,讓學生在想像性的情感體驗中,經歷情感的沖突,情感的激盪,情感的升華。蘇聯教育家贊可夫指出:教學法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高度有效的功能。比如在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一課時,我先設計一些線索:杭州—台灣、杭州醫院—台灣醫院、小錢—台灣青年、小錢在病床上等待—台灣在地震、小錢在病床上等待—台灣青年在( )情況下捐獻骨髓,然後把這些線索交給學生,學生初讀課文時潛伏下海峽兩岸血肉相連的情感。課後,我還送給學生一副對聯:日月潭碧波凝翠台灣骨肉日日思歸盼統一 揚子江熱浪含情大陸同胞天天翹首望團圓,學生情感得到升華。因此,教師要善於挽起和誘發學生對情感的體驗,逐步培養學生善感的心靈,讓學生真正地感動,以自覺的行動去熱愛祖國。
四、讓學生參與實踐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個無止境的認識世界。特別是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個長期反復培養、實踐的過程,是逐步提高的循序過程。它遇到好的環境,可以向好的方向發展,否則會退到原來的狀況,甚至相反。同時,《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新課程,它與以往的思想品德課有所不同的是,課程在內容上更接近生活,貼近社會,以學生自身生活為出發點,通過課堂上構建一個活動,來模擬生活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使學生的品格得到培養,情操得到陶冶,素養得到提高。因此,我們要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科學地設計教學內容和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教學內容,當然,還需注意的是,實踐活動的安排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求每個學生都參與。無論是搜集材料、製作、還是考察,教師都要有布置、有展覽、有表揚,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要把時間還給學生,要把空間留給學生,要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
『伍』 淺談優化教風學風 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做法
一、強化落實「真抓、實干、苦學」精神,確保我校教育考質量再上新台階。
遵循「三到位」,抓好「三結合」,做好「培優促中轉差」工作。「三到位」,即「四環節」要求到位。—「備」、二「講」、三「練」、四「評析矯正」,要強力貫徹六性教學原則:a、教學的方向性;b、完成練習的限時性;c、訓練要求層次性;d、規律方法挖掘的層次性(深度、廣度、適度);e、提供學生思維的空間性;f、解題步驟的規范性。
「三結合」即課內指導和課外鞏固相結合;集體輔導和個別補差相結合;智能提高和信心鼓勵相結合。
二、統一思想,突出主題,明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統一思想,明確主題。(1)全面提高各學科的教學質量;(2)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加快新課程理念向教學行為轉化的進程;(3)優化學習方式,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質量」。
三、積極探索,努力落實提高教學質量的制度和措施。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和學,他們就像汽車的輪子,驅動著汽車前進,調動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使廣大教師樂教,學生們肯學、善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之路,為此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兩個中心環
節,從轉變教風和學風入手,為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做積極的探索。 (一)加強學生常規教育,建設良好學風 1、學習取經,健全規章制度。
2、抓學生的學習常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目的是要求學生認真學習,如何學習,就要靠教師有意識地去引導。 4、開展各種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二)強化教學管理,形成優良的教風
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健全教學管理機制,學校要從教學「六認真」入手,認真抓好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復習、考查等教學環節,使各個環節細致化、精品化,做到每個環節有檢查,每次檢查有公布,每次公布有落實。
(三)架設載體,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
1、開展「課堂聽課月」活動,領導身先士卒,發揮表率和推動作用。
2、強化課堂教學的管理和評估。
3、開展以公開課為主的形式多樣的聽課活動,讓開課老師在課前做充分的准備,課堂上全身心投入,教學設計上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為聽課者提供良好的學習交流機會。
4、積極開展「九個一」創優活動:(1)、教師教好一門學科;(2)、當好一名班主任;(3)、培養一名特長生;(4)轉化一名學困生;(5)、上好一堂教研課;(6)、設計好一份最佳案例;(7)出好一份優秀試卷;(8)、搞好一個實驗課題;(9)、寫好一篇實驗論文(教學故事)。 三、積極穩步推進新課程
1、加強教師培訓,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和新課標。 2、積極實施新課改。學校的課程安排要遵照新課程的要求。在學校的各類公開課中,都要求體現新課標的精神。
3、課堂教學要落實「低重心」教學這一基本原則。教學策略為:(1)、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2)、分層施教(分類指導,分類訓練,分類提高,分類作業,分類達標);(3)、「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4)、實施目標教學,強化目標意識。
6、落實新課改理念,課堂教學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由重教向重學轉變。要求教師從學情出發,根據學生設計課堂教學,並合理運用教學手段和方法,注重學法指導。二是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三是由重傳授向重指道轉變。四是由落實一維目標向實現三維課程目標轉變
『陸』 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一、設計、開發出「內容精湛,製作精良」的助教形cAI課件, 是使用多媒體授課優化課堂教學的
首先教師應針對所講授的課程分析教學內容,理順該課程知識結構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後再編寫腳本。教學內容的選取、表達和組織要有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符合教學原則,表現形式要具有吸引力。課件設計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深入淺出,有條理性,易於學生理解。體現面向全體學生和因材施教的原則,照顧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語言文字規范,教學內容及其表達方法符合學科的基本原理。模擬模擬形象、引用的材料、數據要合情合理、准確真實,場景設置、素材選取、名詞術語、操作示範符合有關規范要求。媒體多樣,選材適度,配置合理,創意新穎,構思巧妙,節奏恰當。文本、圖像、動畫、聲音運用合理,文字醒目,畫面簡潔清晰、和諧,色彩協調、自然,注意利用色彩對比突出主要內容。屏幕區域設計安排要求突出主體,演示區占屏幕的醒目位置及足夠大的面積,且可擴大為全屏幕顯示方式;屏幕上顯示的內容要符合人的記憶規律,因為人在同一時間里能夠看清的東西的數量是有限的,此屏幕顯示的內容要集中,不要太多、太雜,句子文字不要過長,排列要有序,語言要精練,意義要明確,操作要簡單、方便f2]。能夠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達到其它教學手段不易取得的效果。一一個較好的CAI課件,往往是經過設計製作—— 課堂使用——修改完善—— 再使用—— 再修改?,幾經反復而成的。因此,在開發CAI課件時應認真吸取已有課件的經驗,充分考慮到將來修改、再開發的問題。
二、使用多媒體授課,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課堂信息量
使用多媒體授課減少了教師在課堂上畫圖、板書等工作量,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運用得好,把握恰當,能夠增大課堂信息量,加快教學進度,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但是在利用多媒體授課的教學實踐中,稍不注意,就會發生課堂信息量過大、教學進度太快,學生在聽課時思維處於過度緊張狀態,沒有足夠的時間理解、消化、吸收,沒有時間記筆記,以致於許多學生因無法跟上而對多媒體教學失去興趣的情況。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已經適應了教師講、自己聽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是順著教師的思路想,而且速度比較慢。因此,使用多媒體授課後,對它的優越性一定要把握得當,把握好「點」 與「悟」 的度,「點」到的同時給學生留一些「悟」的時間。對於最初接觸多媒體授課的學生,教師一開始應盡量講慢一些、透一些,經過一定的適應期後,再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加信息量、加快教學進度。對一些重要的、較難理解的內容或表達式,不僅應採用醒目的色彩、較大的字體或動畫的手段予以表達,而且要用較慢的速度詳細講解每一項含義。必要時還要有一定的重復,以便於學生加深理解,並且有充分的時間做筆記。除此之外,教師可將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放在校園網上或採用拷貝等方法提供給學生,供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盡量做到課前預習,課後及時復習。課後進行鞏固學習是將知識轉化的重要環節,可以引導學生產生認知的第二次飛躍。為此,教師應根據每節課的具體內容留給學生幾個有代表性的習題或啟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思考題;指導學生到圖書館查閱某一方面的參考資料以此培養學生的自學、查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些教學內容可在課後通過做實驗使學生的學習技能、思維得到同步發展,而且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用多媒體授課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從而節省課時約20%。但是,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為確保教學質量,一般課程在使用多媒體授課後,其授課學時應為過去常規課堂教學學時數的80%以上,不能過少。比如《電子技術基礎》模擬與數字兩部分,以前需要講授144學時,在使用多媒體授課後,用120學時講完;又比如《證券投資學》以前講授56學時,在使用多媒體授課後,用48學時就較輕松地完成了這門課的講授,並且還增加了一些新穎的與實際結合較緊密的內容。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強化他們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與操作技能的培養.
『柒』 如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也可以說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課堂教學是班級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向全班學生進行的教學活動。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而優化課堂教學是在規定的時間內以較小的投入取得最佳效果的一種教學。列寧說:「自覺選擇耗費力量最少,而能夠提供最大的和最持久的結果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要做到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保證
學生的學習行為是受學習心理意識支配的,因為只有積極的學習心理意識傾向,才有可能充分發揮智力水平,才能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那麼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認為主要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動力。因此,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使興趣成為兒童學習數學的內驅力。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往往由於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新穎而有趣的教具、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師豐富的語言和表情直接引起的。
如:在教學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例3時,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個最簡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的規律。上課時,我出示例3後問學生:不計算同學們能判斷這里哪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哪些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呢?學生都說不能。我說可老師能,於是我就很快的指出能劃成有限小數的分數,不能劃成有限小數的分數,並讓學生用筆算加以驗證。當學生用筆算驗證了老師的判斷是正確的時候,學生的好奇心有所激起。我又說:可能有的學生認為這可能是老師事先就知道了,下面請同學們再隨便說出幾個分數讓老師來試試看,這一下不少的學生都紛紛舉手說了幾個分數,我都一一地加以了正確的判斷,這一下子可引起了學生的強烈興趣,好奇心促使它們迫不及待地要求我介紹方法。這時我認為教學的「火候』』 到了,於是要學生把這些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並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分數的分母看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與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有什麼不同,由於它們全神貫注,我只用了幾分鍾的時間,小數就掌握這個規律。這主要是教師能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渴求掌握新知識的心理,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教學過程的優化是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教材彼此復雜地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十分注意:
1. 實現「教」與「學」的優化組合
教是為學服務的,如果「教」不落時到「學」上那將是一種純知識輸出,學生學不到知識,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我們既要研究「教」,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研究「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時,要把教材的邏輯順序與學生的認識順序統一起來,使「教」與「學」達到和諧的統一。
有些數學慨念的形成,主要通過操作活動去感知,同時聯系語言建立表象,進而隨著外部動作和出聲語言,逐漸內化,從而來達到抽象。所以教師的「教」必須遵循這一認識規律去設計,如教學《角的認識》一課時,我首先將五角星、紙扇、三角板,這些實物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然後將其組成的角畫下來,在抽去實物,感知平面圖形「角」的特點,通過觀察,學生發現「角」是由二條射線組成的,且它們是從同一點引出的,然後讓學生用科學的語言描述角的概念,接著要學生根據角的概念意義,畫一個「角」。學生一邊嘴裡念著:先畫一個點,再從這個點引出兩條射線就成了「角」。這樣,通過觀察、語言描述、動手操作而形成的概念,學生能理解、好記憶。
2.注重信息的反饋
教學過程是個雙向的信息交流的過程,一般來講要經歷這樣的過程 ,教師輸出的信息,學生收集加工,學生收集加工如何要反饋給教師,教師在回收處理的基礎上,再進行第二次信息的輸出。也就是說,教與學,不是簡單的講與聽的單向關系,教師的教,指導著學生的學,而學生學的結果,又影響著教師的教,如果不了解學生的接受狀況,下一次的輸出必然帶有盲目性。拿課上的反饋來說,課堂40分鍾是可用的時間,但並不是實用時間,如果學生已經懂了,教師還在講,浪費時間;如果學生的思維沒跟上,多數學生已經建構不上去,教師卻還一味地往下進行,教學自然是無效的。只有注重了信息的及時反饋,才能減少盲目性,爭取實用實間,有效地控制和調節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反饋要特別注重它的及時性和針對性,也就是做到及時回收,准確加工。
如通過學生舉手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答對題目的情況,只能做到籠統的了解,重要的是要了解學生的思維狀況。教師要注意舉手的,也要注意沒舉手的,要注意對的,更要注意錯的,即使都是舉手答對的,思維層次也大不相同。老師問一問你是怎麼想的。旁邊的同學幫助他找一找錯在哪兒?請他說說錯誤的原因是什麼?這樣都能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的思維狀況以及思維的受阻之處。對於學生中高層次的思維,教師要給予積極的評價,而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則要給予准確的疏導。
例如:白布15米,比花布長2 / 3,花布有多少米?有的學生列式:15÷ 2 / 3,這是由於分率不對應而產生的錯誤,於是我就通過畫線段幫助它們弄懂,而另有學生列式為15×(1-2/3),這是受具體數量的干擾,知識負遷移所致,我隨即出了一道題讓學生解答。我班有25人,女生20 人,男生比女生多幾分之幾?女生比男生少幾分之幾?學生解答完後,我問學生男生比女生多幾分之幾,女生比男生少幾分之幾呢?男生比女生多1/ 4,女生比男生也是少1/ 4嗎?為什麼?學生回答是因為單位「1」的量變了,現在你能知道上題的解答為什麼不對嗎?學生馬上就說我知道該怎樣解了。通過這樣處理,不僅為出錯的同學解了題,同時也使全班的同學對此問題有了清楚的認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學手段的優化
教學好比演員的道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魅力。除了恰當使用實物模型,掛圖,圖片外,教師應盡可能使用電化教學手段,如:幻燈、投影、錄音機等進行輔助教學,以達到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弱感為強感的效果,這時教學藝術發展的一個新領域。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通過演示角的形成的幻燈片先出現一個點,再從這點射出一條線,又射出另一條線,來進行教學,這樣充分採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節省了教學時間。
總之,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決定因素是教師,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意各方面各環節的優化組合,就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捌』 如何提升教學質量,如何優化教學模式
1、做好課前准備。這里說的准備不光是教案、課件、教具和學具的准備,更回重要的是教師自我答心理上的准備。
2、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上好每一節課。教學環節必須簡潔、又可操作性,要適合本班的學生,要利於學生接受。只有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怎樣教,還要考慮到學生怎樣學。
3、注重課堂評價,多表揚學生,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同時要特別注意培養那些內向、膽小的學生是自信心。在我們的學生中有一些學生,他們的成績一般,上課認真聽講,也按時完成作業,但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很小,或從不主動回答問題。這樣的學生其實是有很大潛力的,只要我們老師抓住機會適時表揚,他們的成績肯定會有一個飛躍。
4、精講多練,重在落實----優化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