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教勝於言教的最好例子
最好的例子就是父母用行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例一: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後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就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例二:
有一位母親帶著自己七八歲的女兒去逛商場,在某城區一商場門前,不經意撿到一
個錢包。其間,失主高聲詢問,但她裝作沒聽到未作回應,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裡,她
悄悄地說:「媽媽,我們老師說好人都應該拾金不昧。」這位母親臉紅心跳,一把將孩
子扯到一邊,小聲說:「錢包是咱撿的,又不是偷的,活該他倒霉!」說完,拉著孩子
匆匆走進了商場。
啟示:這一案例告訴我們,家長應增強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義務感。案例中的這位
母親缺乏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她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一個錢包,雖
是小事,但對可塑性強的孩子來說卻是大事。孩子的心靈是凈土,就像一塊空地,種下
什麼就收獲什麼。作為家長,我們要時時謹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學
習的,教育子女始終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也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兒童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記得,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學生,學生就像老師的影子一樣無時無刻不伴隨著老師。教師的身教常常比言教還能起作用。
2. 身教勝於言教的例子有哪些
俗話說:「身教勝於言教」。學生身邊人的一言一行,他們都會模仿。而教師與他們朝夕相處,所以就是他們直接模仿的對象,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時候,教師應作為學生最具體的看得見的活教材,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不許學生做的,教師決不能做。這種教育方法不帶有任何強制壓力,學生易於接受,是其它教育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師的身教可以影響學生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文明。有些學生,在同學之間,經常說粗口話,搞惡作劇、做不文雅的動作,惹事生非等等,針以這些不良現象,如果教師在注重「言傳」的同時,更注重身教。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就是教師不僅經常在孩子面前講文明禮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則。比如:我班裡原來有兩位學生文明禮貌較差,給其他同學也帶來很大影響。
2、讓學生守公德。有些學生,不知道什麼是「公德」,也不知道遵守公德的好處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響。所以,他們常常因為娛樂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給班級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如:校內校外亂塗亂畫、損壞公物、踐踏花草樹木、隨手亂扔果皮紙屑等等。如要制止這些不道德的行為,教師除了常跟學生講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學生。
3、讓學生守紀。要想使自己的學生遵守紀律,教師首先要帶頭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學生的一面鏡子。試想,一個上課經常遲到、曠課的老師,去教育學生不要遲到、曠課,學生會聽他的嗎?一個經常罵學生、說粗口話的老師,去教育學生不要罵人、不說粗話,學生會聽他的嗎?等等。這樣的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4、讓學生熱愛勞動。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從來不做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來到學校,不要說什麼繁重的勞動,就連一般的大掃除都不肯參加。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從家長工作做起,利用家長會跟家長講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熱愛勞動,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
父母親要經常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勞動,在學校,每次大掃除或其它勞動,我都帶頭干,哪裡臟、哪裡任務重,我就到哪裡,做孩子們的表率,每次勞動結束,我都對本次勞動表現最積極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表揚。這樣,教師的行動和優秀同學的行動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學,使全體同學都熱愛勞動。另外,我還在品德課上講一些領袖人物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3. 求身教重於言傳的名人故事
包公斬侄兒! 追問: 能具體點,說明一下嗎? 回答: 意義言傳身教的含義就是用自己的版語言教育人,用權自己的行動帶動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動人。用自己的表現啟發人。 言傳:講解、授課。 身教:親手示範、以身作則。 形容苦口婆心的說,手把手的教。
4. 身教勝於言教的例子
http://www.cersp.net/userlog29/220974/archives/2009/1134945.shtml那裡面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身教勝於言教。內 謝謝採納容
5. 「身教勝於言教」的事例。
曾參殺豬的故事是一個。(不說謊)
中國古代向來重視身教,講究行勝於言!
6. 「身教勝於人教」的例子
身教勝於人教身體力行起到的示範作用比長篇大論的說教更有說服力,更讓人信服。
身教勝於人教生活中還有那些身教勝於言教的例子
剛接到小班還有些不適應,和剛畢業的大班孩子相比,他們顯得非常可愛,可有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話說好多遍他們也很難理解你的意思,每次聽你說話都很認真,傻傻的看著你卻無動於衷,這是為什麼呢?剛開學的那一個月確實跟他們著了不少急。
剛入園不久我們開始對孩子進行生活常規的培養,聽音樂喝水、尿尿、搬椅子回組,按顏色靠邊坐等等一系列的活動,不同的音樂代表不同的口令,他們剛入園音樂分辨的不清楚,所以我們在彈律動之前先敘述一下讓他們做什麼,很快他們對喝水的律動就掌握了,搬小椅子的音樂我們也是這樣教的,開始的時候都是先敘述一下,這次不知道怎麼了,教了很長時間他們還是沒有掌握,聽到搬椅子的律動他們有的拍手,有的搬起椅子左看右看又放下,我們開始反思了,他們為什麼一直掌握不了這個律動,「搬椅子回組」「搬椅子靠邊坐」,每次彈律動我們都表達的很清楚了,他們為什麼坐在那不動呢?是我們表達的不夠清楚嗎?還是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聽見老師的話?當時我們猜想可能是沒聽見老師說話,因為再清楚的表達真不知道怎麼說了,沒聽見就多說幾遍吧,試著做了,可效果還是不好,後來我們想:難道是不明白什麼意思?這也是我們的猜想,試試就知道了,於是我和王老師合作,她彈琴我邊說邊示範,我做完之後讓孩子們做,這次他們明白了,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做回自己的座位,通過幾次的重復練習他們都掌握了。
通過這件事我們明白了:身教勝於言教,說無數遍不如示範一遍,小班幼兒模仿意識比較強,說很多遍他們做不到,但示範一遍他們就能模仿的做下來,慢慢地掌握。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身教的價值。
言傳和身教,都是教育的手段,傳是傳授,教是教導,傳也是教,教也是傳,言傳是教育者把身教的內容加以總結闡發,用來教育被教育者。身教是教育者把言傳的內容加以貫徹落實,而且尤其是指教育者自身把他所要言傳的東西加以親身實踐,從而教育被教育者。兩者相輔相成,但是卻略有輕重之分。
我們從小學到大學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言傳而非身教。如果身教重於言傳,那隻能說全世界古往今來的教育模式都是徹底的錯誤的。
有句成語:言傳身教,為何古人把言傳放於身教之前??而不說身教言傳啊
身教有時間地點場合時機等局限性,因此有可能是無遠都無法實現的,既然沒法實現就何談其意義啊。
這里有個小故事:
「爸爸,這是我給你請的家庭教師!」初聽這話覺得挺意外,時下,家長給孩子請家教倒是屢見不鮮,孩子給父母請家庭教師倒是新鮮。出於好奇,我看完了整則漫畫。漫畫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男小朋友因在街上隨地吐痰、大小便被城管叔叔教育,在學校因用臟話濫罵其他小朋友被老師批評。小男孩很委屈,也很後悔。想起平時爸爸也是這樣做的:爸爸最愛抽煙,還經常喝得醉醺醺,一有時間就打牌、搓麻將,還對我指手畫腳,最近的職工考試才得了30分!於是,突發奇想:應該給老爸請個家庭教師。面對兒子為父親請來作文明指南的家庭教師,爸爸意外得目瞪口呆! 網上搜索言傳身教漫畫,你也可以找到一個。
---------
身教重於言教,高喊一千遍口號,不如以身作則的一個具體的行動。曾經當選南京「十佳家長」的艾莉的身教讓人嘆服。有一次,她帶孩子去游泳,游完後,發現自己的皮涼鞋不見了。孩子天真地說:媽媽,別人把你的涼鞋穿走了,你就穿別人的鞋吧。艾莉覺得這是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她硬是光著腳,帶孩子走回家。走了二里路,腳也磨破了。艾莉說。我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一個道理:不能損人利己。做家長的一定要給孩子樹好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根據平常的觀察,我的孩子李靜可算得上一個聽話、能吃苦、有上進心的孩子。但是即使這樣的孩子,做家長的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一味地相信孩子。記得孩子讀四年級的時候,做寒假作業,有一道應用題,孩子做好後拿來問我對不對。我一看答案應該是正確的,但解題過程有點不那麼有根有據,所以我就問孩子是怎麼想到這個解法的。孩子支支吾吾,還擺出一副沉思狀。當時孩子的姑姑、姑父都在場,因為我們不知道用哪種小學的解題方法來輔導孩子,所以我們只好當面表揚孩子會動腦筋,並提醒孩子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之後,我悄悄地打電話請教我的同事,得到了正確的解題過程。過了幾天,我翻開孩子的書包,發現寒假作業後面附有參考答案,孩子的解題過程與參考答案的一樣。大概過了兩個星期,我故意問孩子那道題的解題過程怎麼解釋,並暗示孩子做任何事都要靠自己,別人的東西拿得到一時,用不到一世。孩子似乎有點觸動。大概又過了兩個星期,我又問起那道數學題,結果她仍舊答非所問。這時,我非常嚴肅地對她講,你讀書是比較自覺,但有時候缺乏鑽研的毅力,一遇到難題就有一種畏難情緒,這對你的學習很不利。像上次的那道數學應用題,我估計你是一知半解,所以我會多次提起,目的就是提醒你要真正理解,不要不懂裝懂。否則,會成為你一生難以解開的疙瘩。孩子被我講得流下了眼淚,我也適可而止。在這件事情上,讓她感受到我的認真,重視過程和細節。自此,我很少發現孩子再拿參考答案敷衍作業的情況,有什麼疑難問題她一般能主動請教老師或家長。我相信,這樣的習慣會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一對父母都會嘔心瀝血地教育孩子成人、成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父母的「示範性」和孩子的「向師性」,使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父母的思想感情、價值去向、處世哲學、道德境界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對孩子具有熏陶引導的作用。因此,做父母應該時時處處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率先垂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真所謂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
7. 身教勝於言教的例子(生活中,最好有事例)
表示我們期末考試的作文就有這個立意角度……
1.余友珍,用自身勞動教育孩紙
資料:
武漢版逆權天千萬富婆富婆,二十一套房子,堅持干清潔工十四年
上世紀80年代,余友珍僅僅是武漢市洪山區東湖村霍家灣的一位普通的菜農,經過多年的改建擁有了3棟5層樓的私房,大多用於出租。2008年開始趕上征地拆遷還建,余友珍先後分得21套房子。余友珍耳聞目睹村裡有人拿到多套還建房後,不做正經事,沉湎於打牌賭博,甚至吸毒。為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從1998年起,失地後的余友珍到武昌區城管局當環衛工,月薪1420元,一周僅休息一天,凌晨3點半就要到崗。
清掃班裡的很多同事都想不通:「余師傅家裡那麼有錢,還要來吃這個苦!」對此,余友珍有自己的說法:「我想給兒子、女兒做個樣子,不能天天窩在屋裡坐吃山空。」
2.曾子殺豬
曾子,又叫曾參,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孩時隨口答應兒子要殺豬給他吃, 事後,曾子為了實現這個承諾真的殺了豬。「曾子殺彘」是則家喻戶曉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闡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諾,就一定要守信兌現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
自己想的-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