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
音樂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有效途徑。音樂課標也提出:「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體驗音樂、理解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去創造音樂。使音樂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朋友,讓每個學生都愛好音樂,喜歡音樂。但是,我們有一部分老師對音樂音樂課堂每個教學環節應該怎樣進行才能提高實效性還有些困惑。下面就新課程實施以來自己工作中的點滴體會提供給大家。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合理導入。
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准確的捕捉音樂形象,激發美的情感。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特定的場景和情境,情境的創設要考慮課堂教學內容,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音樂課的導入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興趣。
例1:《我的小綿羊》一課的導入。教師利用了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小動物導入的。如:課的開始師:「同學,你們喜歡小動物么?那麼誰能來說一說你最喜歡什麼小動物?它們都長的什麼樣子呢?或者說一說它們有什麼特點?學生立刻就來了興趣踴躍發言,積極表現。
例2:《我是少年阿凡提》一課的導入。教師採用了新疆風味的兒童歌曲《娃哈哈》律動,引出新疆,由新疆聯想到新疆的特點(即:瓜果之鄉、歌舞之鄉等)還聯想到一個傳奇人物「阿凡提」進入主題。
二、聆聽入手、體驗音樂
大家都知道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音樂課程理念強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科特點,將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與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充分挖掘作品所蘊含,倡導要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聆聽音樂中獲得審美體驗與感受;引導學生喜愛音樂、享受音樂、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啟發學生在聆聽體驗狀態下,充分開展想像;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
例:《我的小綿羊》一課,教師抓住了學生好奇,好動,喜歡模仿的特點,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在整節課的設計中,始終以生動有趣的故事來引出每個環節,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有效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在新課學習過程中堅持以音樂為主線,從聆聽入手。如:她設計了初聽、復聽、再聽等聆聽過程,並且每一次聆聽都有新的問題,問題的提出也是由淺入深的。
初聽:我也給大家帶來一隻可愛的小動物,你們聽,它是誰那?、
復聽:跳著跳著小綿羊不見了,他躲到哪裡去了哪?
再聽:小綿羊真的躲到新的樹從里了嗎?(出示歌片)那就讓我們看著歌片把小綿羊躲藏的地方唱出來吧等。
三、歌曲學習、融入雙基
新課程不是拋棄傳統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而是改變了它們的呈現方式。要求將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有機滲透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的多種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其意義。即:我們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創設良好的音樂教學氣氛和情景,結合對音樂作品的聆聽、體驗,挖掘音樂要素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引導學生發現新知、找出難點,並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師生交流等學習的方式解決問題。
例1.《我是少年阿凡提》在開始學唱歌曲是,教師設計了用「La」模唱和填詞時,教師就有意識地讓學生感受歌曲中民族特點比較突出的地方,教師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哪?引導學生找出它的不同之處,也就是知識點:升記號「#」和下滑音記號「\ 」等;再往下走就是具有舞蹈特點的切分節奏等。
例2.《我的小綿羊》在歌曲學習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變化,找出重音記號;另外還巧妙的通過捉迷藏的游戲初步感受合唱的體驗。
總之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是通過聆聽、體驗、感受、對比、等方法,並採用自主、探究、合作、師生交流的方式學習音樂知識,解決難點。這種融音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音樂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的知識,得到了訓練,使枯燥音樂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參與實踐、表現情感
在音樂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抓住兒童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的特點,合理地引導學生把自己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通過自己的創造表現出來。創作也並不是非讓學生寫出新歌詞,唱出新旋律,其實學生能自信有感情地唱出所學歌曲,是一種創作,他們能積極地參與音樂表演也是創作,甚至不善歌舞的學生能積極用小打擊樂器打出節奏應和音樂也是創作。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的魅力,在不同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例1.《我的小綿羊》一課中教師設計了捉迷藏游戲。「當小主人找到小綿羊的時候,小綿羊就從音樂的(咔咔馬里咔嘿嘿處添加咩咩叫聲fa mi)里出來。這個捉迷藏游戲,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合唱的體驗。這也是一種創作。另外,還進行了歌詞的創編等。
例2.《我是少年阿凡提》的創編。教師請同學們跟她一起在唱間奏過程中加入舞蹈動作(學生隨音樂一起創編舞蹈);接下來又進行了節奏創編,並採用創編的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最後教師設計了「小小的音樂會」等活動。通過參與這些創遍活動,學生能進一步加深了對歌曲的理解,拓展了思維,豐富了想像,延伸了情感,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五、再現新知、靈活結尾。
一首優美的樂曲即要激動人心的開頭,也必有耐人尋味的尾聲。音樂課的結尾可以是師生共同簡短的知識總結,也可以是老師一句滿懷希望的寄語,可以在師生共歌共舞中結尾,也可以在靜聽樂曲中結束。
以上幾點就是我在新課程實施中對音樂課堂的每個教學環節應如何進行才能提高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總結的幾點做法。在這里呈獻給大家,與同行商榷。
② 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
當前,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的分析可以發現,這一現狀的產生既有客觀方面的因素影響,也有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手段等方面的因素影響。作為新時期初中音樂教師,應當強化對當前音樂教學現狀的分析研究,重點針對其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優化,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筆者長期從事初中音樂教學工作,針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並開展了嘗試,本文進行簡要敘述。
一、致力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在初中音樂學習中的重要動力,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必須要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下功夫,讓學生樂於學習音樂,感悟到音樂的魅力。筆者在教學中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不僅包括國內的優秀歌曲,還有世界各地著名音樂大家的作品,在優美的旋律之中感受美的因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從而實現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提高的目標。
其次,筆者在音樂教學中注重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積極情感,並將其有效轉化到音樂學習之中去。學生在音樂學習方面的基礎是有差異性的,一些學生因為自身的身體因素制約,學習音樂的成效不夠明顯,對於這樣的學生,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給予了更多的關心與鼓勵,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在學生的內心產生強烈的影響,筆者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學生內心激發強烈的積極情感,並以這樣的滿足、興奮等內在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積極性。
另外,筆者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還引入現代教學手段,向學生演示經典的音樂作品,以及視唱等方面的技巧,同時還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音樂方面的趣味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魅力。實踐證明,採取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對於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積極的幫助。
二、致力優化音樂課堂教學環節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屬於主角,占據了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學生則處於被動接受教學活動的角色,這樣的教學過程顯得枯燥乏味,學生在教學中缺乏有效的互動,難以全身心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針對這樣的狀況,筆者在教學環節進行了優化,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改變學生獨自學習的模式,將學生設置為多個學習合作小組,這樣的載體最大的優勢在於將學生的學習活動從個人行為轉變為集體行為,能夠更好地集中學生的集體智慧,並在這樣的載體裡面相互指點、監督、幫助,提高學習成效。為了更好地發揮這一載體的作用,筆者還在每一個小組裡面指定了一名學生作為牽頭人,負責本小組的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成效。
其次,筆者積極創設平台將學生推向前台,在一些音樂技能技巧的教學演示結束之後,筆者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學生走上講台,代替教師進行相關訓練活動的指導,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而且有助於教學訓練目標的有效達成。
另外,筆者在教學中還將單純的訓練活動轉變為競賽形式,學生原來在枯燥乏味的訓練中積極性不高,現在採取競賽的形式,將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有效激發出來,有助於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通過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筆者發現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與實際效果都得到了提升。
三、致力豐富音樂教學素材內容
許多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固守教材、以本為本,這樣的教學理念雖然沒有原則性的錯誤,但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這樣的教學理念顯然是狹隘的,沒有充分兼顧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本地區的音樂傳統。筆者在教學中將各種有利於音樂教學開展的因素與資源融合進去,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有效地提高了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首先,筆者精選了我國傳統的民歌以及世界各地的部分名曲作為鑒賞內容,補充進音樂教學課堂,實現了教學內容的完善與補充,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美的熏陶。這些經典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充分領悟了音樂的魅力,對於提高學習興趣方面顯然有較大的幫助。
其次,筆者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部分流行音樂作品的補充,有些教師認為流行音樂不能納入課堂,其實這是片面的理念,在流行樂壇也有許多主旋律的作品,擇其精華、去其糟粕,能夠為學生的音樂學習發揮積極的作用。這些作品的加入,不僅活躍了音樂教學課堂,還對學生的審美觀念產生了影響,蘊含了思想教育內容,一舉兩得。
另外,筆者還結合本地區的音樂傳統進行了部分內容的補充,不僅補充了嗩吶、笛子等器樂內容,還補充教學了地方戲內容,這些內容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教學中能夠靈活運用,對於提高音樂教學成效具有積極的作用。
四、致力改革音樂學習評價模式
學習評價也是初中音樂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如何有效發揮這一環節的作用,對於提高音樂教學成效方面影響較大。一般來講,處於青春期的初中生,對於教師的肯定具有強烈的願望,教學評價必然會對學生進行先後排序,前列的學生興高采烈,後列的學生垂頭喪氣,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針對這樣的狀況,筆者從改革學習評價模式入手,較好地解決了這一方面的問題。
首先,筆者針對學生的學習條件與基礎狀況,分別設定了不同的評價體系,重點針對自身學習基礎不足,尤其是在發音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學生,降低評價與考核的標准,以此來實現教學評價的因人而異。正是有了這樣的差別化評價方式,教師才能夠將每一個層面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同時能夠促進學生的長足發展。
其次,筆者在對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狀況評價過程中,不僅著眼於學生的音樂技能、樂理知識等方面考察,同時將著力點向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方面靠攏,採取考核等地+ 評語的雙重評價模式,更為全面地反映學生的音樂學習狀況,在這樣的評價中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感。
另外,筆者除了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之外,還經常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談心,對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進行點評,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師生的交流之中鼓勵學生進步,指出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以幫助學生抓住重點,樹立信心,推動音樂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五、致力拓展音樂課堂教學空間
較長一段時期以來,初中音樂教學活動的空間並沒有得到充分拓展,這與中考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具有密切關系,這樣的背景下必然導致音樂教學空間的萎縮。現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音樂教學也迎來了春天,教學條件的改善與課時數的保證,為教學成效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筆者在教學中從三個方面入手,努力拓展教學空間。
首先,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了多個與音樂相關的興趣小組,定期組織活動,這樣的興趣小組既有聲樂方面的訓練小組,也有與校外專業機構合作舉辦的器樂提高訓練小組。這些興趣小組活動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也較好地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
其次,筆者針對學生中有繼續在音樂方面深造慾望的想法,以及結合平時的音樂教學活動發掘出來的優秀苗子,進行了量身定做的培養,針對學生的自身優勢條件進行針對性培養,積極聚合學校、家庭以及校外專門機構的資源,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良好條件。
另外,筆者還經常性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競賽以及綜合類活動,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聲樂、器樂類競賽活動,還是學校組織的各種慶祝活動,都積極參加,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也為學生進一步的發展搭建台階。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致力於教學研究,努力創新教育理念和優化方法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③ 關於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什麼問題
在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方面,目前存在的問題比較嚴重。這首先表現於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人們往往採用沒有突出音樂藝術特點的、與其他學科相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音樂教學;在理論上,雖然近年來學者們也提出了許多音樂教學原則,但其中的一些原則也同樣沒有突出藝術的特點,因而很難對中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發揮出應有的指導作用。總之,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學過分知識化、理性化,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參與體驗,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悅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教學,輕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不好。以至於普遍出現這樣的情形: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但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我們認為,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的非藝術性,必然地使音樂教育中摻雜了一些非音樂、非藝術的成分,其存在勢必會影響到學生作為音樂欣賞、音樂表現和創作主體的那種主體地位。因此,音樂教學方法上的改進,歸根到底就是要真正確立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音樂課是活動性、實踐性課程,音樂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音樂實踐活動,因此,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也就必然不同於其他知識性、學術性的學科。對於音樂教學來說,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學生是否真正成為了音樂教學,即音樂實踐活動的主人。如果音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照樣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那麼學生的主體地位就不可能得到保證,音樂教學就不可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參與音樂活動的機會,就不可能使學生真正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和成功的滿足。因此,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音樂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教學活動的主人。
④ 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反思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問題和主要困難
解決方法:在音樂課起始課上,從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明確告訴學生通過初中階段有關音樂知識的學習,初四畢業後,個別音樂基礎好些的學生可報 考藝術特長班,為將來深造打基礎,讓我校優秀藝術學生代表,給她們表演、做示範,學生反響強烈。
3、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4、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較弱、有音樂特長班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 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半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⑤ 音樂課情境教學目前存在什麼問題
音樂課情境教學目前存在什麼問題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版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權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⑥ 初中音樂教學中值得教師注意的幾個問題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帶來了音樂教育發展的春天,它改變音樂課無地位、無組織、無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統的道路。在音樂教學中以下幾個問題特別值得教師重視。
中國論文網 /9/view-9202881.htm
1 樹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對人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沒有好的自信心,那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一事無成。而自信心對一個歌唱者來說尤為重要。那要怎樣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呢?這是需要師生雙方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的。比如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找出學生的毛病進行糾正,這是每個音樂教師的職責,但是切忌挖苦嘲諷,這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表揚和肯定,及時留意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保持和培養學生的細信心。
2 啟發學生的想像,創設利於教學的情境
這就要求教師在音樂課堂上盡量採用開放式教學,努力創設生動活潑、新穎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沐浴在優美的情境里,充分地感受美,情感得以激發和深化。教師課堂語言的語速、語調、節奏要符合音樂的塑造手法,做到緩急一致,輕重一致,高低一致,節奏感應用恰如其分。使創設的情境與音樂的氛圍相互交融,渾然一體,才會讓學生把握住音樂的脈搏,全身心地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無窮魅力。
3 音樂教學中應注意學生創造性的培養
教師上課總喜歡讓學生坐得端端正正,聽自己一個人講。教師應該摒棄這種落後的觀念,特別是音樂教學,應該讓學生隨著音樂手舞之、足蹈之,因為這就是創造,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現美,抒發自己的感情。還可以組織一部分有條件的學生成立一個興趣班,定期進行訓練,遇上有活動就讓他們上台表演,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又對其他學生起一個帶動的作用,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4 節奏模仿
節奏模仿的好處在於能很快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希望准確地模仿老師的節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應能力,因此他們會很安靜地聽老師的示範。節奏模仿的好處還在於可以解決歌唱中的節奏難點。教師把歌曲中的復雜節奏拿來拍一拍,學生通過模仿,對節奏進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難度會大大降低。
5 畫旋律線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樂譜下畫,一種是用手在空中畫。在聽范唱時,除了讓學生感受歌曲情緒外,筆者經常讓學生看著譜子畫旋律線。在視唱樂譜時,筆者會學生一起用手描出旋律線。這樣,學生「有事做了」,聽得就比較專心,而且通過畫旋律線,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對表達音樂情感作用。
6 結尾用情感體驗――誘發學生的審美渴望
審美教育學認為:組織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施教。音樂教學的結束階段,應該是師生對音樂審美的共同回憶,是一種新的審美聯想。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結尾時,要把握住情感性原則,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教師可通過極具感染力的言語、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歌曲樂曲或舞蹈律動等方法,創設一種氛圍,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使學生再次獲得情感體驗,充滿新的審美渴望。
6.1 語言,升華音樂主題
教師優美鮮活的、富有感情的語言,猶如一根彩色的絲線把課堂上的環節串成一條美麗的七彩項鏈。尤其是結課語言,一定要生動、情緒化,有啟發性,它應該是整堂課的教師語言中的經典,能激起每位學生回味和體驗音樂,使學生情感體驗達到高潮,從而升華音樂的主題。
如在結束《讓世界充滿愛》的教學後,課堂小結可以深情地說:「同學們,《讓世界充滿愛》這節課結束了,但『愛』卻是永無止境的,請你記住:『愛』就在我們身邊,『愛心』需要每個人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學生手拉手戀戀不舍地離開音樂教室。顯然,這種情境和氣氛的感染力與熏陶作用是巨大的,「愛心」主題此時已得到升華。當學生走出音樂教室的瞬間,仍感受到音樂課堂的余韻。當他們以美好的心情回味音樂課時,他們已經產生對音樂課的新的期待,對音樂審美的新的渴望。
6.2 歌樂曲,激起學生的情感波瀾
結課時,師生一同熱情歌唱或聆聽本課的歌曲、樂曲或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歌樂曲,再次體驗音樂給人的情感愉悅,激起學生的情感波瀾。例如學習了《梨元金曲》後,結課時,筆者是這樣安排的:「京劇是中國的國粹,百年的文化積淀在新時期需要我們年青一代去傳承和欣賞,最後,還是請同學們跟著錄音演唱《唱臉譜》,同時也為京劇的美好明天而歌唱!」此時,課堂彌漫著濃郁的藝術氣息,充滿音樂表現與創造,學生產生對音樂的新的審美渴望。
7 探索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音樂教學模式
從20世紀初的無聲電影、唱片應用於教育開始,現代教學媒體就成了音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這種新穎的教學媒體承載了大量的視聽信息,無疑比粉筆加黑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它不但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使教學變得更為形象和生動。學生足不出戶便可以在視聽資料的過程中真實地感受教學內容,而不需要教師用如何形象的語言去描述――即便在某種程度上它會有限制學生想像力的可能。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音樂教育者對信息技術的創造性開發和利用是積極的。音樂教室的數字化進程迅速,電腦音樂工作站、多媒體和大屏幕顯示、遠程學習、攜帶型音樂系統、互動式個體化音樂學習軟體、在線的互動音樂創作、演奏和學習等技術正在普及。信息技術開始實現以往因技術限制難以完成的教育理念,它將對現有的教育產生全方位的沖擊,預示著一次圍繞信息技術而展開的教育改革的悄然興起。
新一代的多媒體電腦音樂系統正是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的出現對音樂教學起到革命性的推動作用。電腦音樂的廣泛興起,即使從世界范圍來看,也不到20年,在中國興起的年頭就更短。這是因為電腦音樂系統是音樂藝術與現代技術交融的結晶。可以說,它是乘坐高技術的飛毯進入音樂世界的王國的。它的技術基礎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電子樂器(主要是電子合成器)的數字化和小型化技術的成熟;二是作為電子樂器之間和電子樂器和其他電子設備之間「通訊」(交換信息)手段的所謂「MIDI」技術的誕生和廣泛運用;三是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微型電腦的出現和個人化、家庭化。
電腦音樂系統並不是要取代傳統的教學設備和手段,而是在以往手段優勢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能夠體現更為強大優勢的新一代教學平台。作為現代教學媒體,電腦音樂系統突破傳統教學法在時空上的限制,直接表現各種事物和現象,並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發展運動的全過程,便於使學生對所學教材獲得最充分的感知和及時評估自己的學習情況。過去傳統教學中學生很難實際感知的內容,通過聲像設備可以得到清晰的展示,使學生耳聞目睹,猶如身臨其境。
現代的中學生就是伴隨這種新的音樂技術成長起來的,他們所聽的許多音樂是由電子樂器製作並演奏的。許多學生擁有電腦和鍵盤,一些人渴望學習電子樂器。如果音樂教育改革要滿足學生的發展要求,就必須把電腦與當今音樂技術適當結合起來。前面論述了這種結合產生的心理基礎,即學生有這方面的需要,那麼這里論述的是結合的技術基礎,即電腦音樂系統為音樂創作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以預見的是,這種結合必將對現有的音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等方面產生巨大的沖擊,迫切需要探討在電腦音樂系統支持下的音樂創作教學新模式。
⑦ 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師有哪些不足之處音樂課有哪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首先、大拼盤式的課型結構。音樂新課標提出了「提倡學科綜合」的基本理念,音樂課的綜合是有條件有限制的,必須以音樂為本,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體驗,絢麗多採的藝術表現形式為學生探究的主要目標。看到的現象:一節音樂課讓你分不清是語文還是音樂課,還是地理課,簡直是非牛非馬的大拼盤。偏離音樂而在音樂的外圍問題上做文章。例證《蝸牛和黃鸝鳥》一節課四十分鍾,教師卻用了二十分鍾讓學生了解蝸牛和黃鸝鳥的生活習性,真讓人犯糊塗:這是音樂課還是自然課?
其次、為活動而進行的活動。如一節聆聽的欣賞課,從一開始學生就用手拍著節拍來伴奏欣賞,緊接是敲擊種種打擊樂器的伴奏欣賞、再下來是用肢體的動作、舞蹈來表現音樂,學生一直手腳不停,言而無暇,忙得不亦樂乎,在如此地忙碌、頻繁的活動中,如此這般,學生們能深入到音樂中去體驗音樂的美嗎?配合音樂課的各種活動,都只是輔助手段,其前提是服從和服務於音樂之美的需要。
其三、不需要創新的創新。音樂創造在音樂教學中,即興創造和運用音樂材料來創作音樂的活動。這種創造是一種藝術感覺的發展,不拘形式,不重結果。在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為了體現創新而創新,不管什麼形式的歌曲,就安排編歌詞等類似的環節,不管這節課的內容是否需要,似乎音樂課的創新只有通過創編歌詞才叫創新。更甚者一些公開課上有的教師為了追求所謂的教學效果,在課前做了大量的准備,把深思熟慮的「創作」教給學生,讓學生去表演、去展示……這樣的創新還有意義嗎,這樣只會給教學帶來負面的影響。
其四、為合作而合作的小組合作。課堂上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情感同化的態度,為達到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但是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卻看到不管問題合不合適搞合作分組,就硬實分組搞合作,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場景:有些小組的學生雖面對面坐在一起,卻各忙各的事,有的甚者打鬧在一起。音樂課上的合作學習同樣也是為音樂而服務的,在教學中不能失去音樂課的「音樂性」這個標准,否則就導致偏離音樂軌道失去方向。
其五、無限制的創編活動。在課堂上聽得最多的是老師充滿柔情的鼓勵話語: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咋聽起來似乎很注重學生的自主,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但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畢竟年紀小,知識水平有限,老師如果不給予指導,一味地任由學生自由地發展,那學生就不會進步。雖然學生在亂舞亂畫中得到一定的快樂,但這種快樂是飄渺的,無意義的。例證《動物說話》中一個環節:當學生學完歌曲,老師問:同學們,你們想扮演小動物嗎?……下面就讓我們唱著歌曲盡情地跳起來吧!你們想表演什麼動物就表演什麼動物,想怎麼表演就怎麼表演!……這下教室里可熱鬧了,學生你推我、我擁你亂作一團,始終沒聽出一句學生的歌聲……學生在這樣的環節里有什麼收獲?這種自由的、沒有正確引導的活動、表演,只是流於形式。老師在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的同時,一定給予適度的指導,才能做到活而不亂,有效地參與,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行之有效發展學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