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保教教育目標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要求是什麼
①生活化。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需要,決定了幼兒園教育目標和內容的廣泛性,也決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學原則。對於幼兒來講,除了認識周圍世界、啟迪其心智的學習內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態度;和能力,如衛生習慣、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學習。但是這樣廣泛的學_習內容不可能僅僅依靠教師設計、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來完成,也不可能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實現,兒童只能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在交往中學習交往。即使是認知方面的學習,也要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才能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兒園課程具有濃厚的生活化的特徵——課程的內容來自幼兒的生活,課程實施貫穿於幼兒的每日生活。 ②游戲化。游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能夠滿足幼兒的各種身心需要,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游戲從本質上來看,是幼兒自身的一種自由自發的主體性活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多方面的價值。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幼兒基本的學習方式。所以,游戲在幼兒園課程當中居於非常重要的位置。 ③活動性和直接經驗性。幼兒主要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世界。只有在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對事物形成相對比較抽象概括的認識。幼兒的這種具有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方式和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構成成分。對幼兒來講,只有在活動中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只有在直接經驗基礎上的學習才是理解性的學習。 ④潛在性。從本質上講,幼兒園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幼兒園課程也有明確的課程目標和基本的學習領域,但是由於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不是體現在課表、教材、課堂中,而是體現在生活、游戲和其他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中。雖然怎樣創設環境,怎樣支持幼兒的探索學習,都是教師根據幼兒園課程的目的、內容要求精心設計的,但這些內容、目的和要求僅僅存在於教師的意識和行動中,幼兒並不能清楚地認識到。幼兒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環境、活動、材料和教師的行為,而不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期望。也就是說,幼兒園課程蘊含在環境、材料、活動和教師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起作用。
② 幼兒全面發展包括哪些
幼兒發展應該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
一、健康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語言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三、社會
1、能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四、科學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研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五、藝術
1、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③ 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內容
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追求的最終目標。素質教育要從幼兒教育開始。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其身心發展、智力水平、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著一定差異,因此,幼兒園教育更應該注重的是全面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均衡發展的幼兒,教育模式與教育實際相結合,幼兒教學應該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對幼兒進行教育,為實現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幼兒園的全面發展教育在如今社會大背景的推動下顯得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順承了社會需求對人才選拔的趨勢,也突出了基礎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全面發展、優質發展,促進幼兒基本能力的提高,是幼兒園所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向,更是一種勢在必行的趨勢。幼兒園教育不同於中小學教育,因其特殊性,它既是基礎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教育的起點,下面我們就其「幼兒教育的全面發展與培養」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注意溝通傾聽,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斷交往情境的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從咿咿學語到順口成章這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與幼兒的溝通中,教師應多給幼兒傾聽和交談的機會,引導幼兒學會認真傾聽,對幼兒提要求和布置任務時要求他們注意聽,鼓勵他們主動提問,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要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不開心的事情等,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該認真地傾聽並給予積極回應。對一些自我封閉、心裡有陰影或深受家庭影響的幼兒,教師應保證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他們交談,關注他們每天心理的波動變化,避開他們敏感的話題,敞開心扉,把他們真正地融入到集體中去。
創造交往的機會,讓幼兒體會交往的樂趣,發展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是其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健全人格基礎的過程,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與人如何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幼兒園生活也是一個個體不斷融入集體的過程,各種性格、各種類型的幼兒融合在一起,正是因為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才造就了集體的豐富多彩。幼兒之間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觀察雙方交往的語言、動作,更要留心的是幼兒之間情緒的變化和動作的發展。有些幼兒可能會因為某些同伴的一句話就與其起爭執或動起手來,雙方爭執的焦點可能就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是教師此時的引導很重要,要讓幼兒明白,理解並改變幼兒交往的方式,懂得在社會中和平相處,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社會適應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很重要,主動親近和關心幼兒,經常和他們一起游戲或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與人交往的快樂。對一些性格靦腆、性格孤僻的幼兒教師要多創造交往的機會,讓他們體會交往的樂趣。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要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設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不斷發展社會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發展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順承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它也是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中最重要的課題。
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想像、創造,培養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要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愛,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美在兒童的世界中沒有固定的定義,正是因為他們好奇、他們童真,所以覺得好多東西都是美好的。一朵花放在耳邊他們覺得美;一個蝴蝶結扎在頭發上他們覺得美,自己的作品被教師評了一個大大的紅花,他們覺得自信心十足……幼兒的世界被各種簡單的美充斥著,他們覺得自己身在各種美的事物中自己也是十分美的,做事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幼兒對藝術領域中的美雖然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在自己的想像中和與同伴的交往中他們知道互相比「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幼兒創造想像的空間與機會,例如,在美工課《秋天的色彩》這一課中,我鼓勵孩子想像秋天的落葉怎樣畫會更美,秋天的天空怎樣塗色會更加真實,幼兒會在教師的引導下不由自主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使畫面變得更加真實、完美。所以,無論在教學中還是在社會實踐中,教師要創造機會給幼兒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去想像、去創造,在自我發現與自我總結中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
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無窮的,帶領幼兒親近自然,貼近生活,讓他們置身其中去領略美也有利於孩子們更加有深度地去挖掘美,感受藝術的魅力和精華。
總之,幼兒階段是各種能力不斷發展與培養的關鍵時期,在社會環境的變化和產業發展的推動下,發展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是社會進步的一大趨勢,而作為教育起點——幼兒教育,把幼兒的全面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領域,新的層次已是勢在必行,打造德、智、體、美、勞均衡發展的全能型人才和開放式教育將是我們不斷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幼兒園教育也會在這種全新的模式下開辟一方更廣闊的天地。
④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教育教學目標及要求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班幼兒都是由原中班直接升入大班的,孩子們升入了大班,成為了哥哥、姐姐,自豪感、責任感、榮譽感均較強。從整體看,我們班級的孩子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性格開朗、活潑、自主,富有個性;人際交往能力較好,具有一定的語言表現力。
大部分幼兒有很強的探索學習願望,喜歡問為什麼;但傾聽的習慣還需要加強,孩子們之間相互學習、自主性、決策能力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培養。
部分幼兒動作發展和動手能力需個別輔導,自我反省的智能還需鞏固。數學邏輯智能,推理運算能力方面還需培養。也有些幼兒缺乏對操作材料和玩具的愛護;但也有課間追逐打鬧的現象比較嚴重,男小朋友表現尤為突出。還有個別幼兒衛生意識不強,有亂扔垃圾的現象。針對以上不足,我們在幼兒的一日活動各環節和各科教育教學中都有效滲透了相關教育,希望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進步。特別是讓每一位幼兒在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得到發展,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是這學期的工作重點。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1、認真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開放教育為指導思想,學習最新的幼教理論,切實可行地做好科研課題。
2、給幼兒提供真實體驗的機會,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索活動,獲取更多的信息,體驗學習的快樂。
3、培養孩子間的相互學習、自主性和決策的能力,建立一個共同探討的團體。
4、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有安全感,培養幼兒的責任感,並形成初步升小學的意識。
5、幫助幼兒樹立最簡單的安全防衛常識,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把安全、衛生、保健貫穿於一日活動中。
6、強調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三、具體教學目標
健康
一、身心保健
1、.進餐時舉止文明,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不暴飲暴食。
2、主動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衛生,願意維護公共環境的整潔。
3、能獨立自理大便,正確使用手紙。
4、生活有規律,會獨立有序地穿脫衣服並折疊好,能根據自身的冷熱感覺主動增減衣服,能自己整理床鋪。
5、知道周圍環境中可能出現以外事故的各種因素,懂得遵守規則,學會保護自己,能提醒同伴。
6、了解預防齲齒和換牙的有關知識。積極配合成人接受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7、懂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情感,主動運用一些方法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
二、體育鍛煉
1、學習聽信號變速、變方向走,步伐一致。能輕松自如地繞障礙曲線走。
2、能聽信號變速跑或躲閃跑,跑步時擺臂正確而放鬆、蹬地有力、落地較輕。懂得一些提高跑速和調節跑速的方法。
3、熟練掌握跳躍動作,從較高處向下跳,起跳有力、落地輕穩、姿態優美。學習側跳和向不同方向變換跳等多種跳躍形式。學習跳短繩。
4、投擲中有投遠投準的願望,注意全身協調用力,揮臂快速,控制投擲方向。
5、熟練掌握走平衡木,平穩地走過較窄、較高、較長的平衡木。掌握閉目起踵自轉,能單足站立一定時間。
6、提高鑽爬能力,改進已掌握的鑽爬動作,速度快而靈活。
7、能手腳交替靈活地攀登各種設施,在活動中能遵守規則,不影響他人活動。
8、能按信號迅速地集合、分散、整齊隊列、變換隊形。
9、能隨音樂節奏合拍、有力、整齊、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10、進一步了解相關的體育活動常識,能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和要求,有集體觀念,活動中懂得合作,負責、寬容、謙讓、堅強勇敢、不怕困難,運動保健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
科學
1.幫助兒童了解不同環境中的動物(野生類)植物(食品類)及其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介紹環境污染的現象和人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活動。
2.讓兒童獲取有關季節、人類、動植物與環境等關系的感性經驗,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
3.引導兒童學習使用常見科技產品(飛機、橋等)的方法,運用簡單工具和多種材料進行製作活動,能夠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並能表現出一定的創造性。
4.使兒童喜歡並較長時間參與科學活動,能主動探索周圍自然界,並能用語言交流發現問題、能關心、愛護自然環境
數學
1.能從不同角度(包括同時按兩個維度)對物體進行分類,有初步的概括能力。2.知道10以內的單、雙數及相鄰數,會倒和成組地數數。
3.用不同的方法分解(或組成)一組物體(5以內),發現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部分數與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和互換關系。
4.學習5以內的加減,引導幼兒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5.正確書寫阿拉伯數字1-5,培養其認真、正確、整潔的書寫習慣。
6.學慣用自然物測量物體,會比較粗細、輕重、厚薄等。
7.有基本的空間方位概念,能以自身為中心區分左、右,能依據一定的特徵辨別目標位置。
8.有一定的時間觀念。認識時鍾,學習看整點、半點。學習看日歷,知道一星期有七天。
9.積極、主動地參加數學活動及數學問題的討論
社會
一、自信心培養
1.知道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著與別人相同和不同之處,對自己的優點和進步感到自豪和光榮。
2.敢於面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有改正的願望和行動。
3.不害怕環境的變化,在新環境中能自己照顧自己。
二.人際交往
1.主動准確使用禮貌用語。
2.有禮貌的與周圍熟悉的人打招呼、談話。
3.知道接待客人的方法,主動與客人聊天。
三.行為規則
1.願意聽從成人和同伴勸告,不做危險的事。
2.熟悉有關安全、交通、環保的標記,願意按標記的提示行動。
3.會一同輪流、合作、交換、等待等方法與同伴遊戲。
四.民俗文化
1.了解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工作,感激他們的勞動付出,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
2.關注家鄉的新成就,為家鄉的變化而自豪。
3.知道中國的首都是北京,認識並尊重國徽,會唱國歌,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
美術
一、興趣與審美
1、喜歡參加多種美術活動,激發幼兒創造性地表現。
2、引導幼兒欣賞感興趣的繪畫作品,工藝品、雕塑、建築物等,培養幼兒初步發現周圍環境和美術作品中美的能力。
3、引導幼兒欣賞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圖、感受對稱、均衡美、初步學會正確評價美。
4、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想像解釋他人的美術作品,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並學慣用語言、動作、表情、繪畫等多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二、繪畫
1、啟發幼兒利用多種繪畫工具和材料,運用不同技能表現自己獨特的思想和感受,體驗創造的樂趣。
2、引導幼兒用色彩和線條表現感受過或想像中的物體的動態結構和簡單情節。
3、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敏感性、學習根據畫面需要,恰當地運用各種顏色表現自己的情感、注意深淺、冷暖顏色的搭配。
4、指導幼兒學習在畫面上主體突出,合理布局。
三、手工
1、引導幼兒較熟練地使用和選擇手工工具和材料,表現自己的意思。
2、啟發幼兒學慣用點狀材料、線狀材料拼貼或製作物象,表現簡單的情節。
3、指導幼兒學慣用多種技法折出物體的各種部分,組合成整體物象。
4、引導幼兒學慣用目測的方法將面狀材料分塊剪、折疊剪來表現物體的形象特徵。
音樂
一、歌唱活動
1、積極地參與歌唱活動。
2、用自然、飽滿的聲音歌唱,保持正確的唱歌姿勢,會聽間奏。
3、學習領唱、齊唱以及簡單的兩聲部輪唱。學習控制、調節自己的歌聲,較恰當地表現歌曲情感。
4、學習基本獨立地即興編、即興唱。
二、韻律活動
1、初步掌握幾種舞蹈的基本語匯和律動的組合形式,積極參與韻律活動。
2、基本能隨音樂的變化改變動作的力度、速度、節拍、節奏型、難度等。
3、學慣用簡單的身體動作組合表現音樂的結構及其形象、情感和內容,積極使用動作、表情、體態與人溝通。
4、了解一些創編韻律動作組合的規律,積極參與創造性韻律活動。
三、節奏活動
1、積極參與節奏活動,學習更多樂器(三角鐵、雙響筒等)的基本演奏方法。
2、積極嘗試自製樂器,辨別樂器的音色。
3、初步體會各種演奏方案中音色、音量、節奏型配置的表現規律,積極
四、欣賞活動
1、傾聽、觀賞周圍環境中各種事物的形態、聲音和運動狀態。
2、進一步深入感受典型的不同類型音樂的特點。
3、進一步學習使用多種音樂的、非音樂的表徵方式(歌唱、舞蹈、演奏、語言、繪畫、製作、構造、戲劇表演、角色游戲等)參與欣賞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想像和創造,提高體驗和表現音樂情趣的能力。
4、初步養成有情感參與的安靜傾聽音樂、觀賞舞蹈表演的習慣。
四、具體措施
(一)、教育教學工作:
1、積極為幼兒創設與教育內容相符合的教育環境,為幼兒營造輕松、快樂的游戲氛圍,合理地布置與安排各個區角,為幼兒提供自選、自主活動的條件與機會,讓幼兒井然有序地愉快學習。
2、營造愉快的學習氣氛,教師要具備樂觀的性格、飽滿的情緒,把個人的氣質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與幼兒多說話、多溝通、多用目光微笑,建立良好師幼關系。
3、繼續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注重觀察孩子的情況,以便生成新的活動,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4、充分利用電教設備製作課件,進行現代化教學。
5、靈活運用幼兒園及社會的本土資源,體現「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觀念,繼續開展生成活動,從多方面考慮設計主題活動,體現幼兒的主體性。
⑤ 幼兒園小班教育教學要求
幼兒園小班教育教學計劃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班共有幼兒名,其中男生有名,女生有名,大部分幼兒都是從托班升上來的,其中也有個別幼兒是第一次來幼兒園的,他們來自不同家庭,生活行為習慣各不相同,大部分幼兒在家倍受寵愛,以自己為中心,對父母、祖輩的依賴性很強,在和幼兒的接觸和交談中我們發現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行為習慣普遍較差,為了使這些孩子們盡快穩定情緒,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我們老師將齊心協力,團結合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使每位幼兒都能愉快的生活,取得可喜的進步。
二、發展目標
(一)教學教育
本學期有七個主題內容,教學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集體活動與區域小組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面向全體,針對個別差異採用多種靈活的方法,挖掘幼兒的潛能。
九月份:1、創設班級環境,更新牆面裝飾,給幼兒一個新的學習生活環境。
2、制定各類教學計劃,按計劃進行各科教學活動。
3、認識教師節、國慶節、中秋節。初步培養對教師、對祖國的美好情感!
十月份:1、初步規范幼兒的各項生活常規,主動表達對他人的愛,學會分享。
2、認識秋天,了解秋天的天氣特徵,及時加減衣服。
十一月份:1、抓好幼兒的安全衛生等常規工作。
2、結合季節特點,開展「好吃的水果」、「落葉飄飄」的主題活動,培養幼兒獲得個方面的知識及動手操作能力。
3、班內穿衣服比賽,進行生活技能大比拼。
十二月份:1、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及時增添衣服。
2、認識冬天,感知和了解冬天的天氣特徵。培養幼兒不怕冷的勇敢精神!
3、開展慶元旦活動。
一月份:1、開展主題活動「冬天來了」,認識一些常見的冬眠動物及過冬方法。
2、寫好幼兒發展報告單,做好結束評定工作。
3、班級財產清點,做好期末衛生消毒工作。
(二)生活、衛生習慣
1、學會飯前便後洗手,學會使用毛巾、認真洗手不玩水。
2、培養幼兒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飯菜,不弄臟桌面的好習慣。
3、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讓幼兒知道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不能亂拿他人的物品和玩具。
三、家園共育
1、使幼兒得到全面的發展,我們利用入園和離園的短暫時間,積極主動的與家長溝通,使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園的情況,在家長的配合下實現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利用宣傳欄、電話以及家庭簡訊箱等途徑,與家長溝通聯系,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習慣。
3、及時了解幼兒的家庭教育環境,耐心聽取家長合理正確的意見和建議,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幼兒,使幼兒能夠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然而幼教工作無小事,我們要具有老鷹一樣敏銳的觀察力,注意觀察幼兒的言行、舉止、神態,並且要永遠用一顆童心去感受幼兒心靈的深處,在尊重、理解幼兒的同時,用一顆平常心去與每一位幼兒交流,這是我自己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前提。以上,是我本學期的計劃及目標,我一定努力去完成,也希望各位同事及領導加以督導和指正。
⑥ 幼兒教育原則
幼兒教育原則是以「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展」理論為核心,培養孩子的九大成長目標: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正常發展,為進入小學學習做好准備。中國的幼兒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
1981年10月中國頒發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提出了幼兒教育8個方面的內容,即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和美術。綱要還指出,對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內容要貫穿在游戲、體育活動、上課、觀察、勞動、娛樂等全部生活與活動之中。
(6)教育教學幼兒發展要求擴展閱讀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應自小開始,為終身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更進一步來看,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不要只注重對孩子智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孩子認清人生的意義,明白人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要讓教育培育出生活的強者,這個強者不是物質上的強者,而是道德上的強者。
採取表揚教育還是批評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一個永遠的論題。在某些情況下絕不縱容孩子,這是可以肯定的。要採取孩子易於接受的方法來教育孩子,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不要把培養的學習能力作為教育的重心,學習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一味地以此作為教育的重心會使整個教育出現傾斜。必須把對心靈的教育作為教育的重點,以培養孩子的EQ作為重點,重視心靈教育,學習能力自然會大大提高。
不要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只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對他們小小的進步給以肯定和贊揚,就可以讓那些缺點消失。家長越是努力想去糾正孩子的缺點,就越有可能適得其反,缺點會越固執地留在孩子身上。與其這樣,不如把現在的孩子當做最好,肯定他的優點,表揚他的長處,孩子會自然地變得優秀起來。
⑦ 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原則分類
幼兒園教育教學原則貫穿於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它對制定教育教學計劃、選擇和使用教材、確定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等都具有指導作用。幼兒教師只有正確理解和靈活運用這些原則,才能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目前,我國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主要有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發展性原則、靈活性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和保教結合原則等。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也在豐富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原則。其中環境教育原則、課程開發原則、科學評價原則應予重視。
一、思想性原則及運用
(一)思想性原則
思想性原則是指在幼兒園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向幼兒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教育,貫徹完成幼兒園德育教育的任務。也就是說要寓德育於各項活動之中。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幼兒期的德育只是道德品質教育即品德教育。幼兒的品德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會道德輿論的熏陶和家庭、幼兒園道德教育的影響下,在與周圍成人和同伴的日常生活交往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歷史事實證明,任何一個時代培養人才的目標,都不只限於單純的傳授知識,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德育是一切時代共有的教育現象,是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貫徹思想性原則,就是要通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和方法,遵循一定的准則,對幼兒實施品德教育。其宗旨主要是培養幼兒受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以及團結友愛、誠實、勇敢、不怕困難、有禮貌、守紀律等優良品德、文明行為習慣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從小就抓緊良好的品德教育,將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思想性原則的運用
(1)建設社會主義必須依靠人們共產主義思想覺悟的不斷提高。因此,從幼兒期起就要逐步對他們進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教育,堅持高標准、嚴要求。
(2)從實際出發,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和思想品德狀況、行為表現等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分別對他們進行教育。
(3)利用集體的榮譽、輿論、行為規范和集體中幼兒的榜樣,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影響,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
(4)通過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以幼兒的實際活動為基點,對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和性格。
(5)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常識教育教學中,可結合自然常識和社會常識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人民的教育。再如,語言教育教學中,可結合看圖敘述、講故事向幼兒進行禮貌與紀律教育,以及團結友愛、助人為樂、不怕困難等教育。
(6)通過樹立榜樣、啟迪誘導、鼓勵表揚等,激發幼兒上進心,辨別是非和掌握正確的道德行為標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7)幼兒教師應以身作則,言行一致,成為幼兒行為的表率,避免空洞的口頭說教。
(8)要調動幼兒園內部和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做到協調一致、相互配合,避免相互抵消,防止造成幼兒思想混亂、是非觀念模糊,甚至形成雙重人格。
二、科學性原則及運用
(一)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是指向幼兒傳授的知識、技能應該是正確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組織形式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運用應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是切實可行的。也就是說要保證幼兒園教育教學全過程的科學性。
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人一生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幼兒年齡小、經驗少、判斷力差、模仿性強,容易接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外部刺激,而這一時期形成的認識在大腦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其進一步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在教育教學中違背科學性原則,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事物的規律組織教學,向幼兒灌輸一些似是而非、不切實際、非科學性的知識,不僅影響幼兒現在的進步,也會給以後的發展造成障礙。因此,對於開展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來說,堅持科學性原則是極其重要的,它既能讓幼兒在發展的最佳時期獲得大量正確、可靠的知識和技能,迅速提高其智力水平,又可為將來進一步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科學性原則的運用
(1)教師應選擇正確的符合幼兒全面發展要求的教學內容,向幼兒傳授正確的知識、技能。
(2)教師對知識的介紹、說明、講解、分析、舉例等必須准確無誤,以有利於幼兒形成科學的概念。
(3)教師要了解和掌握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根據幼兒實際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計劃,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式、組織形式和教育教學方法。
(4)注意學科間的縱橫聯系和多種教育手段的綜合運用,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觀察力和動手振作的能力等。
(5)科學組織幼兒一日活動,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和活動量。
三、發展性原則及運用
(一)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要能促進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即智力、體力、道德、意志、情感等的發展,使幼兒從現有的發展水平向最近發展區發展。
幼兒園應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使其健康活潑地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無論偏重或忽視那一方面,都不利於幼兒的個性的全面發展。同時必須面向全體幼兒,把體、智、美全方面發展教育貫穿於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之中。
只有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良好的教學,即教學不應跟在發展的後面或在已達到的發展水平上進行,而應在沒有完全成熟但是正在形成的心理功能的基礎上進行。貫徹發展性原則,就必須在充分了解幼兒已有知識和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略為超前」的適度教育要求,把幼兒發展的可能性與積極引導幼兒發展二者辯證地結合起來。即是,既不宜低估或遷就幼兒的年齡特點,錯過發展的機會;又不可揠苗助長,超過發展的可能性,這樣才能使幼兒在最近的發展區獲得盡可能的發展和提高。
(二)發展性原則的運用
(1)深入了解全體幼兒的一般情況、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並對其作出正確的估計。
(2)教材內容深淺難易要適當,充分考慮幼兒的可接受性。一般應有一定的難度,略高於現有發展水平,又不超過發展的可能性,要求幼兒經過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
(3)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要求幼兒不斷努力,從而促進幼兒不斷發展。
(4)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並不斷加以改進,按照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幼兒認識能力在發展的最近區域進行教學,使幼兒利用已有的知識去獲得更多的新知識,同時發展智力。
(5)照顧個別幼兒的情況,提出不 的要求,因材施教,量力而行,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由現有發展區域向最近發展區域過渡。
(6)重視教材、專利法的科研和改革,促使幼兒積極地、主動地開展智力的、情感的獨立活動,以達到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和智力水平的迅速提高。
四、靈活性原則及運用
(一)靈活性原則
靈活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各種因素的差異和變化,機智、靈活、富有創造性地組織活動。也就是說,保證幼兒園教育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多樣、方法靈活多變和過程隨機應變。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全過程中,無論是教育環境的選擇和創設,還是教育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教師都會遇到許多復雜多變的情況,特別是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知識經驗、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教師不僅要認真研究幼兒教育的規律和特點,而且要認真研究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正確估計幼兒的實際水平,深入了解不同幼兒的發展狀況,結合本地區、本園的實際條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並隨著各種因素的變化不斷地調整計劃。同時還要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和方法,因地制宜,因人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任何一個教育的機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靈活性原則的運用
(1)深入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知識水平、智力水平、學習態度和興趣、意志和個性特徵、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等,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使所有幼兒都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和發展。
(2)應根據不同學科、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適當的教育教學形式,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個性全面發展。
(3)充分了解本地區、本園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幼兒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選擇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學內容,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
(4)根據實行情況,不斷創設和充分利用教育教學環境,隨機應變、靈活多樣地組織教學,引導幼兒多動腦、多操作實踐,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
(5)結合本園、本班實際精心設計和靈活選擇課程模式,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活動,根據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地進行隨機教育,最大限度地豐富幼兒知識,發展智力,培養創造力,使幼兒身心健康活潑地成長。
五、直觀性原則及運用
(一)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利用幼兒的各種感官和已有經驗,通過各種直觀手段吸引幼兒注意力,豐富幼兒的直接經驗和感性知識,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概念,獲取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
這一原則是根據幼兒思維形象具體的特點,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詞、概念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關系而提出的。它符合幼兒第一信號系統占優勢的特點,能使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生動形象,自然活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集中幼兒注意力,有助於幼兒理解、接受和記憶,發展觀察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對提高教學效果有重要作用。通常運用的主要直觀手段有以下幾種:
(1)實物直觀。包括觀察實物、標本,實地參觀,做小實驗等。
(2)模具直觀。包括觀察圖片、圖書、玩具、模型、貼絨、教具、沙盤等。
(3)電化教育直觀。包括幻燈、錄像、電影、電視、錄音、唱片等。
(4)語言直觀。指教師生動、形象、准確的語言描述。
(5)動作直觀。包括演示、示範、教態等。
(二)直觀性原則及運用
(1)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及幼兒實際恰當地選擇直觀手段。例如,常識教學活動往往運用實物、模型、標本、電視等;語言教學活動則常用圖片、玩具、錄音、唱片等;要了解事物內部結構及發展變化規律,可用小實驗、幻燈、錄像等;小班幼兒選用直觀教具應注重色彩鮮艷、能發音、會動、重點突出的教具;大班幼兒則更多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直觀。但不論採用哪種直觀手段,都要符合教學要求,能有效地形成幼兒清晰的表象。
(2)運用直觀手段時要與訓練幼兒感官相結合,要盡可能地讓幼兒有機會去看、去聽、去摸、去嘗、去嗅、去做,直接接觸和感知實物,鍛煉各種感受官,發展感知力,以加深幼兒對事物及現象全面、正確和深刻的印象,幫助幼兒認識和理解事物。
(3)運用直觀手段特別要注意與教師的語言指導和動作示範相結合。教師要用簡明、生動、形象、帶有啟發性的語言和准確的動作示範引導幼兒觀察和操作,以強化直觀教具的作用,獲得正確的結論、表象和概念。
(4)恰當運用直觀教具,講求實效,克服形式主義,注意教具的典型性、代表性、實用性,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具不宜過多,以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妨礙抽象思維的發展。
(5)使生動形象的直觀、抽象的思維活動和實踐操作相結合。通過直觀活動使幼兒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清晰的印象。幼兒本身還要通過思維活動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形成比較完整的正確概念。然後經過實踐操作,加深理解,鞏固概念,豐富知識,發展智力。
六、啟發性原則及運用
(一)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是指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善於啟發誘導,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的探索精神,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提高幼兒主動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幼兒教育的各種活動過程都是教師與幼兒的雙邊活動過程,如果離開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還不能把學習的社會意義轉化為學習的內在動機,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與他們的興趣、愛好、好奇心、求知慾望等緊密相連的。因此,要求幼兒教師善於啟發誘導,引導幼兒注意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組織安排幼兒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育於具體、生動、形象與興致勃勃的活動之中,促使幼兒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熱愛、興趣、好奇心,產生吸取知識的要求和內在動機,主動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要培養幼兒初步的抽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充分調動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智力活動去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表現為:①有積極好不的態度,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他們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②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好奇心,喜歡觀察周圍的事物和現象,常常主動地積極思考並提出問題;③幼兒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積極感知新事物,獲取新知識,善於用語言動作表現所學的內容,並能把所學到的知識技能用到新的學習活動中去,成為再學習的工具。
(二)啟發性原則的運用
(1)教師應有明確的目的,並選擇適合幼兒水平、能促進幼兒發展和幼兒感興趣的教材,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求知慾望。
(2)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如參觀、旅遊、競賽、故事會、演唱會、運動會、專題教學活動等,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教學中應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如提問法、比較法、觀察法、游戲法、練習法、示範法、講解法、創造問題情景法和豐富聯想法等,讓幼兒多看、多聽、多想、多說、多做、積極地進行想像、思維和創造性的智力活動,去獲取知識和技能。
(4)教師應樹立熱情、耐心、細致的教學態度,正視幼兒的差異,注意與幼兒我進行體態語言交流,關心每一個幼兒,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使幼兒有一個愉快的學習情緒,踴躍地參與各種活動,積極主動地學習。
(5)在組織教育教學活動中,應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及時鼓勵幼兒的努力,正確評價幼兒的成功,在此基礎上指出不足之處,提出要求和批評。
七、趣味性原則及運用
(一)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原則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使各教學環節充滿趣味,以引起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慾,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帶著喜悅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獲取知識和技能。也即是要寓教育於娛樂之中。
幼兒時期,認識的發展尚處於無意性占優勢的階段,他們的學習往往受興趣支配,而興趣的產生主要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和刺激,受好奇、好支的心理支配著。幼兒年齡越小,越缺乏活動的目的性,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不會做意志上的種種努力,完全依靠外界環境與教學中提供的各種積極刺激。因此,只有教育教學的內容、活動形式、方法等符合幼兒的特點,使他們能接受並產生感興趣的刺激,才能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這就要求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結合幼兒特點進行,以活動全過程各個環節的趣味性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性和主動性、積極性,讓幼兒在整個活動中保持較持久的注意力,身心處於最活動躍的狀態,內在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例如,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是幼兒普遍感興趣的活動,如果增加競賽性則更能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競賽性活動是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一種積極活動,也是幼兒獲取知識、發展智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最被廣泛地運用。可見,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引導、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是調動幼兒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是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二)趣味性原則的運用
(1)教學中應選擇符合幼兒特點的、幼兒感興趣的具體內容,以引起幼兒的直接興趣,並通過啟發誘導使之進一步轉化為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幼兒實際,恰當地運用直觀手段,充分利用實物、模具、電化教育、生動形象的語言動作等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以激發幼兒獲取知識的技能的興趣。
(3)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組織形式,寓教育於各項娛樂活動之中。特別是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和指導游戲,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游戲條件,尊重幼兒選擇游戲的意願,使他們始終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促進幼兒各種能力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4)應根據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對幼兒提出適當的要求,偏高或偏低都不利於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會影響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多進行肯定和表揚,使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地發揮出來,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各種求知活動。
(5)積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特別是要為幼兒創設各種活動區,如自然角、美術角、科學角、音樂角、結構區、裝扮區、勞動區等,使幼兒有更多的自由活動要會,充分發揮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性。
(6)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感染幼兒、鼓舞幼兒,使教育教學過程更充實、生動、形象、活潑和充滿情趣。
八、實踐性原則及運用
(一)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原則是指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幼兒的實際活動為基點,創設各種情景,組織各種活動,使幼兒在原有的發展水平上,通過與物體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動及與教師和同伴的交往活動,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訓練和提高。同時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實踐,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實踐性原則是以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為基礎,主要是根據幼兒認識發展規律和能力形成規律提出來的,是幼兒園教育教學規律的反映。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幼兒身心每一個方面的發展都離不開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幼兒的各種感官充分協調地運動,大腦也處於積極的活動狀態,通過各種感官接觸外界事物首先得到的是對事物表面特徵及外部聯系的認識,即感性認識。
隨著實踐活動繼續,在對外界事物的感性認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即形成對事物本質及內部聯系的認識。但從感性認識上升理性認識,認識活動並沒有結束,從實踐中得到的理性認識還必須作用於實踐,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同時,人們對於一個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由於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需要反復實踐、反復的實踐、反復認識。對於幼兒園中3~6歲的孩子來說,一切事物都是陌生的和復雜的,所以,只有不斷的、反復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才能使幼兒在道德品質、行為習慣、智力水平以及知識、技能等各方面都不斷地得到發展和提高。另外,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必須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實驗活動,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研究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改進工作,這也是實踐性原則的基本要求。可見,實踐性原則既貫穿於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又貫穿於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始終。
(二)實踐性原則的運用
(1)在組織幼兒參加各項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中,應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向幼兒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幼兒在活動中反復練習、反復訓練、反復實踐。
(2)既要相信幼兒,放手讓幼兒進行操作實踐活動、交往活動,又要進行必要的指導,以促進幼兒在活動中全面健康地發展。
(3)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材料、實踐的環境和充分的活動時間以及與同伴、老師交往的機會,如設置各種活動區域、組織各種游戲活動、創設各種活動情景等。
(4)教師不應鼓勵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實踐活動真正成為幼兒個性全面發展的手段。
(5)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有開拓進取精神,不斷吸取新知識,提高個人素質;更新教育觀念,進行大膽實驗;總結教改經驗,探索教育教學規律。
九、保教結合原則
保教結合原則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樹立保教並重的思想,把保教和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幼兒在健康成長的同時增長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幼兒園中包括保育和教育兩方面的內容。「保育」就是精心照料幼兒生活,保護幼兒健康,包括健全吃飯、穿衣、睡覺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提出具體要求;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預防疾病,保證安全;科學地開展多樣的體育鍛煉,增強幼兒體質。除此之外,還應注意對幼兒進行心理保育。「教育」就是按照體、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包括衛生保健和安全教育。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自我保護意識,發展基本動作,傳授周圍生活中粗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智力,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等。
十、環境教育原則
環境教育即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為幼兒教育服務,並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順利發展。
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幼兒周圍生活中的物質環境主要是有形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自然環境、家庭環境、幼兒園環境、社區環境等。精神環境主要是隱性的、無聲無形成,如家庭成員的人際關系,對幼兒的教養態度,幼兒園的教養管理制度,一日活動的組織安排,課程模式,教育內容,活動方式,教師素質,教育集體中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社區、社會的文化、科學、信息等。
十一、課程開發原則
科學研究表明,幼兒園的課程開發必須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構成課程內容的學問知識的結構、系統和邏輯;一是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認識方式、結構和過程。作為課程內容的知識體系必須考慮到幼兒的認識特點,又不改變學問知識所具有的嚴密的邏輯性與科學的系統性。
構建幼兒園課程是幼教科研工作者、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集體(包括幼兒)共同參與,並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而設計製作的課程產品。
十二、科學評價原則
教育評價部分明確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
以上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應遵循的一些基本的原則。在長期的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廣大幼教工作者還總結出比較具體的教育教學原則,如因地制宜原則、因材施教原則、活動性原則、正面教育原則、鞏固性原則、量力性(即可接受性)原則、整體性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等等。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規律,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起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原則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單獨起作用的,它們是相互聯系的,並在整體上發揮著作用的。因此,幼教工作者對待這些原則,必須要在正確理解各教育教學原則的實質和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基礎上,結合各園、各班、各科的特點和幼兒年齡特徵,正確地和創造性地運用,使其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捉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⑧ 幼兒發展對教師教學能力有哪些要求
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需要從學習入手,在小步遞進中,調整教師的認識,並與教學實踐對接,在這樣的過程中實現逐步提升課堂教學能力的目的。 在前期聽過的講座中,有專家說朱家雄教授統計,幼兒園開展的集體教學20%有益的,50%是無益無害的,25%是有害的。聽後,靜下心來看我們的教學,不禁質問自己,「老師在開展的活動孩子真的喜歡嗎?」「課中給了多少孩子互動的機會?」「孩子有收獲嗎?」「收獲了哪些對孩子個性發展有利的經驗?」在這樣的質問中,我們會發現幼兒園一些活動可歸於教授說的25%與50%之中。 如何提升我們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回顧我園對教育教學管理方式,我認為重視相應的學習、研訓及展評活動,讓教師在學習、研修中逐步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理念,從而支持教學行為的改變。具體可採用以下方式 一、 互享理念,辨析實例,積累課堂教學經驗 理念是指引教師教學行為的指引燈。幼兒園需要創設多種平台,讓教師及時的學習相關理念與經驗。 (一) 理論互享活動 讀書摘錄活動:幼兒園需要重視讀書活動,讓讀書成為我們老師的習慣。幼兒園可以用任務驅動的方式,讓教師參與讀書活動。設專門的「教師讀書制度」,給教師每人一本讀書筆記,要求教師開展讀書摘錄活動。 關鍵理論帶讀活動:帶著教師再次捧起「幼兒園綱要」進行閱讀。為讓教師熟記「綱要」中的各領域目標、內容要求與指導要求,幼兒園可舉行「綱要知識競賽」活動。 近期,我們有必要帶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中將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又分為「學習與發展目標」及「教育建議」兩部分。這些目標與建議有助於教師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及採取適宜的教學策略。 (二) 好課分享活動 拍攝與下載一些好課,與教師進行分享。開展經典課堂引路活動,通過開展「一看」 「二研」「三練」的活動,感悟到教學設計理念,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策略。 一看:先看這個精品教學視頻;二研:引導大家獨立思考,讓教師講講對你感觸地方,分析該教學活動中支持幼兒主動學習的有效策略;三練: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上課。以經典課堂引路的方式學習他人經驗,為老師的實踐教學引路,少走彎路。 二、 重抓備課,協助教研,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對接 在前期學習理論與學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重視「研讀」,實現理論與教學實踐的對接,促進教師學習的內化。 (一)抓備課關,促自主研讀 採用分工督導的備課檢查方式,使教師學會課前自主研讀幼兒與教材。每一周由園區教學工作負責人與教研組長分工檢查教師備課。教研組長主要檢查組內教師有無按時按量備好課。教學負責人每周針對一個層面的教師備課進行督導(有時針對新教師,有時針對3-5年教齡的教師)。看備課格式、備課量的同時,查教學目標的合理定位,材料的准備、環節安排或關鍵問題設計,查後,當場與教師進行交流指導。在監督與指導相結合的備課檢查中,促使教師在課前對班內幼兒經驗水平、對教材進行研讀,備出有質量地課。 開展主題審議活動,推進教師自主研讀幼兒與教材。幼兒園實施的是主題教學,為促進教師有效研讀主題,設計出有價值的教學活動。現介紹我園的主題審議活動供參考。我園主題審議放在單周的周 一、周 二、周三中午時間段,分年齡段對主題進行集體審議。分三步走 主題初期——總體預設 主題初期,在集體備課中年齡段教師對整個主題進行總體預設,共同制定主題目標,預設環境創設、家長工作,並對教育內容進行刪選、增補。 實施過程:主備人預設本次主題計劃,同時要求組內教師對主題進行預讀,並填寫主題討論表。在集體備課時,由主備人陳述預設,其他教師共同商議的方式對主題目標、環境創設、內容安排等進行討論,並逐個確定,最終確定有一定實踐指導價值的主題計劃。 主題中期——解惑釋疑 主題中期,集體備課的目的在於幫助教師解決困難及疑惑,支持教師備出有效課。 策略一:聚焦式集體備課 針對教師個人備課中出現的共同困惑,通過聚焦討論形成有針對地解決策略,以此完善活動預設中的每個環節與策略。 策略二:領域備課 對於大部分教師弱項領域教學活動進行過程性備課。 主題後期:分享反思 主題結束時的集體備課,主要在於對主題進行反思,並及時分享成功點進行互學。 通過以上主題審議,促進教師研讀主題與主題開展中的行為,提高備課質量及教學質量。 (二)課例研修,促合作研讀 開展課例研修是提升教師教學理念與能力的有效方式。可以有園內的一課多研活動,還可通過與其他公辦園的聯手教研活動,在不同形式的合作研讀課例中實現學習所得與教學實踐的對接。 一課多研活動 當我們在提升某個領域集體教學能力或探索、優化某個集體教學策略時,往往會用一課多研的方式。在對一個課例進行一研、二研,甚至更多次研修中,先後對教學活動目標、環節安排、活動中的關鍵性問題及活動策略等等進行不斷的共同研讀與修改。在這樣一次一次課例觀摩,觀後共同的研讀中,逐步將以前學習所得的與教學實踐進行對接,真正轉化為教師自己的認識。 聯手教研活動 公辦園與民辦園進行自主結對開展聯手教研活動,共同對活動進行評析,促進園區互學。本學期打算 三、 適時展評,層層推進,提升課堂實踐能力 通過了前期的學習與研修,幼兒園需要提供從書面到實踐的展評平台。 綱要知識競賽→活動設計評比→教學案例評比→分層教學實踐展評等等,在先書面再實踐層層推進式展評中讓教師的認識得以穩固,並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去。 以上是提升教師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幾點粗淺的方式,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借鑒。
⑨ 幼兒教師應該確定什麼樣的發展目標
幼兒教師應該確定的發展目標:
1、盡快提高自己對中班幼兒的管理和教學能力。
2、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認真學習、鑽研業務,盡快了解、掌握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和發展特點。
3、繼續加強家長工作的開展,做到與家長適時、有效的溝通。
4、多向富有講授,自創、內化重視楷模,春秋幼兒的辦理和講授能力爭取盡快提高本人對中班。體會教師道德性為規范在新的學期里必然要學,斷地敦促本人並在工作中不,加入到工作中去以豐滿的熱情,師的尺度來要求本人時辰以一個優良教。
5、規范恪守教師道,斷地敦促本人並在工作中不,加入到工作中去以豐滿的熱情,師的尺度來要求本人時辰以一個優良教。自動關懷國表裡學,多媒體手藝、觀摩、聽講座等並通過多種路子:幼教刊物、,新學問、新技術吸收教育學科的。勤奮提高,研究營業當真進修,兒的春秋特徵和成長特點盡快領會、控制中班幼。
6、家長們的關系更進了一步,自從幼兒園網站成立以來,繼續勤奮本學期將。除了及時關,窗內容的改換頻次 還要加速家園聯系,更優良辦事為家長供給。之外除此,長反饋幼兒在園的環境我還必需做到每周向家,家長的需求經常領會,己做的更好勤奮使自,目中的好教員成為家長心。
⑩ 如何發展幼兒教育
素質教育和諧統一全面發展
一、轉變思想,從根本入手
1.實施素質教育是一場深刻的教育革命,在教育觀點上,施教者首先要學會尊重被教育者----兒童,尊重其人格尊嚴,合理要求乃至細微的情感需要;尊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相信其自我發展的內在潛力。教育者的任務是引導其健康向上發展。如栽培一棵幼苗,施肥,除草,澆水等一系列措施無非是助苗成長,而拔苗助長只會摧殘和毀滅幼苗。
2.在教育目標上,中華民族素質的整體提高是群體目標,群體素質的提高和個體素質提高具有一致性和統一性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基礎工程,是《幼兒園工作規程》的精神實質,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承擔的光榮任務。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著眼點使兒童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每一個年齡階段所掌握和達到的標准都與其年齡特點有關聯,目標在前,內容方法在後。在工作方法上,拋棄了填鴨式教學方法,採取幼兒樂於接受的分區活動教學方法,使幼兒在各自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應對幼兒進行人生起點教育
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幼兒教育是現代教育的起點,在受教育者的個體發展階段中,幼兒教育也是個體的人生起點教育。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進行素質教育改革,必然要求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接軌,自覺地實施幼兒素質教育。幼兒處在人生發展的最初階段,幼兒素質教育的著眼點應該是幼兒基本素質的培養,這些基本素質應該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方面,而不僅是單純的智力訓練,或者是對琴棋書畫等單方面的訓練。以「四個學會」為代表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其著眼點都是為了提高幼兒的基本素質,尤其是情感態度和能力方面的素質。「四個學會」的具體內容是:「學會認識」,幼兒的學習不僅是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一種繼續學習、不斷發展的智能,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會做事」,對幼兒來說就是要培養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與人交往、合作、分享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共同生活」,重點培養幼兒的參與和合作精神;「學會生存」,對幼兒來說就是培養他們適應變化、學會變化的態度,使他們將來能夠更好地生活和工作。應該說,以「四個學會」為代表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應從基礎抓起,著眼於幼兒未來的發展需要。
三、全面發展的幼兒素質教育
幼兒園與中小學不同,本來沒有「應試」任務,但現在受到社會上盲目攀比的風氣和「天才教育論」的影響,也出現了單純重視智力發展,或者只是突出發展某個方面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幼兒教育應該指向幼兒良好的、全面素質的培養,強調幼兒的各種基本能力和身體素質的整體和諧發展。幼兒園自身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使幼兒的體、智、德、美幾方面得到和諧發展,形成一些基本素質,而實施素質教育是完成這一任務的根本保證。為此,幼兒素質教育應該做到「兩全」,即面向全體幼兒。幼兒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首先,幼兒出生時就具有無限的發展潛能和可塑性,除遺傳因素的差異外,其他差異很小。因此,幼兒素質教育應該面向每個幼兒,使每個幼兒的各個方面都得以發展。其次,幼兒素質教育應該使幼兒的基本素質都得到提高。力爭做到:重視養成教育,形成良好習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興趣;根據幼兒的認識特點,加速智力開發;善於運用教師的感染力,培養健康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素質教育的內涵從單一素質的培養走向全面素質的培養。
四、進行幼兒教育,我們應該有大教育觀念
大教育觀,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順應時代幼兒教育的發展。它強調,對兒童的教育,不能僅依賴於學校,而應是家庭、社區和社會配合學校一起進行,這樣才能取得教育的合力效應。強調這一點,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家庭和社區,作為幼兒生活的主要文化環境,或者作為對幼兒產生作用的最「親近」的環境,對幼兒的影響相當大。
2.幼兒園是人生啟蒙的第一站,是人性真善美構建的發端,而它的教育不是以書本為基礎,其本身就是面向社會、面向幼兒的周圍環境和生活。我們要引導在社會中、在生活中認識事物,培養情感,促進幼兒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得以發展,可以說,幼兒園的教育是一種完全的面向社會開放的教育。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今天的教育正面臨著新的變革,面對龐大而復雜的教育系統工程,我們將繼續堅持以《新綱要》精神為指導,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及社區各方面有利資源,為幼兒教育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