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把時間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把時間還給學生

發布時間:2021-02-11 11:17:08

⑴ 淺談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

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如果不能體現這一本質性的特徵,課改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課改,就沒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說已成功實現了新課程的改革。 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是所有老師都努力去探索的。有的教師的實踐是成功的,效果是顯著的,這是主流,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 但是,我們同時還必須承認,成功者不是很多。即使是成功的教師也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還不能達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的程度。歸結起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課堂的時間分配上,仍存在著教師佔用的時間偏多,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偏少的現象。 (二)在課堂的活動空間里,教師活動仍局限在講台上,還沒有真正走到學生中間,而學生大多仍局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難有表現自我的活動空間。 (三)當堂的教學效果,全班學生是否大多數都已理解、掌握?有多少人還沒有真正了解,把握?是否體現面向大多數?教師心中無數。課堂里只滿足於對學習小組中的一員進行檢查、評價。而其餘的學生到底理解多少,掌握多少?沒有人知道。 (四)讓學生圍繞教材的重點,發散式的思維與發問,還沒有落到實處,很多的問題還是老師預設,學生機械地思考回答,學生的思維永遠不能處於主動狀態。 (五)把課堂還給學生,流於形式,做表面文章。一進入課堂,看到的只是學生課桌椅排列形式的變化。授課的形式「濤聲依舊」,這只體現了模式,而忽略了內涵。這種變化對課改沒有任何意義,甚至給學生造成一個聊天的機會,學生不在注意老師的表情,不在注意老師的板書。 課堂教學存在著上述的等等問題,說明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人翁地位還遠沒有到位。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如何進行角色的轉化?實實在在把課堂讓位於學生,讓學生在課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要學,會學的主人翁?下面就我個人對課改的理解,及工作的經驗,談幾點看法。 2、要提高自學的興趣,特別要注重知識點與現實的社會現象和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我現在學的這些知識將來是有用的。避免學生為學而學,學無目標,枯燥無味。 3、把課堂還給學生,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時間與空間。這樣,要求每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科學地安排時間,教師的授課與解釋,與學生自學、討論、發言、實踐、操作的比例要適當,要盡量把有限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解惑,實際操作。嚴防教師包辦代替,滿堂灌。 4、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在駕馭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愛好,對學生實行有偏向性的教學。比如課堂里總是提問那幾個自己認為較好的學生。而應該面向全班學生。重點是要關注那些學習較差的深長。要讓他們也有發言的機會。在這些發生在身邊、摸得著、看得見的實例,覺察到意志力的重要性、實用性,而產生學習的極大興趣。 5、為了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成為學生求獲知識的最佳場所,一定要努力改革過去那種刻板式的,你教我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知識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課堂與室外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盤活課堂教學形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究知識的大舞台。 把課堂還給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度相當大,還有許多的問題困惑著廣大教師,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究,做好這篇新課改的大文章。

⑵ 怎樣把課堂還給學生

? 近日,在網路研修學習中,聽了有效性學習、教學中的預設和生成的關系的講座,勾起了我近三十年的從教往事,引起了我濃厚的反思慾望,說說曾經的做法與體會,談談現在的見解與感悟。從何談起呢,就從「?」說起吧。 眾所周知,"把課堂還給學生"是葉瀾教授新基礎理論中的核心部分和精華部分,是素質教育形勢下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趨勢和重要原則。 「?」一個「還」字,道出了我們教學中的弊端,說出了我們努力的方向。?還給學生什麼?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還給學生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以前老師是課堂的主宰者,講的是滔滔不絕,面面俱到,不知不覺就下課了,學生是錄音機,不問不動,學生的活動老師給安排,學生沒有自主的權力與時間,只是去執行,那麼學生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什麼三維目標就是一句空話。二、還給學生空間,讓他自己去飛翔 課堂中 ,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老師的引導,但是他不能失去自己的空間。老師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學生自由學習、活動和發展的空間,如鼓勵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合作學習的小圈子,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己當主人,以主人公的態度積極、主動、愉快的學習、生活、發展。 三、還給學生發展機遇,讓他自己去珍惜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但如果不善於把握,機遇就會和你擦肩而過。老師在課堂上的任務應該是提供各種機遇,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鑽研、求解,培養孩子善於思考問題、主動提出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去精神,同時也為了讓同學們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必須讓孩子從小既學會合作,又學會競爭。。 四、還給學生問題,讓他自己去解決 老師在課堂學習中經常提出問題,於自我解答,讓學生知道了結果,但不知道解決問題的過程,知其然不知起所以然,解決問題的過程,正是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有效發展,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所以老師指導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迴避它,更不宜動轆由老師代替學生解決問題。 五、還給學生激情,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學生的創造性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是我們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有意義學習的最佳有效方法。 總之,還給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的有意義學習習慣,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老師還要不斷和學生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不斷的使他們發展進步。

⑶ 課堂教學,該如何把時間還給學生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是葉瀾教授「新教育基礎」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華內容,是現階段素質教育下課堂改革的方向。現在全校正在推行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作為參與改革的實驗者之一,我對自己的化學課堂教學也進行了外科手術式的整容與改造,收到了很大成效,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困惑。下面筆者將從「為什麼將課堂還給學生」,「如何還」以及「還存在哪些困惑」三個方面來闡述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收獲與問題。一、 為什麼將課堂還給學生。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中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以後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傳統的課堂教學認為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有的教師始終認為自己上課在講解的過程中提問學生或讓學生思考自己提出的問題已經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體性和學生的主導性,筆者以前也是這樣做的,但這其中存在很多問題,總結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一)課堂時間的分配上,教師佔有的時間過多。例如筆者所教的高三化學,知識點較多,以前每堂課首先在黑板上板書講解,學生在下做筆記,一節課講30多分鍾,然後讓學生看,甚至有時候滿堂灌。 (二)課堂空間上,教師在講台上自我表演,沒有和學生融合到一起。幾乎每堂課,我們都口若懸河、眉飛色舞的講解,學生只是成了「錄音機」和「打字機」,機械的聽和記,充其量只是回答教師設計好的問題,很少有時間自己動腦、動心、動情、動手、動嘴,學生參與不到課堂教學中。(三)抹煞學生的個性,剝奪學生獨立思考、獨特感悟、自由聯想、自由表達的個性。長久以來,並很可能在某些環境中持續下去,不少教師認為自己就是權威,教師所講的就是標准答案,不去考慮學生的對於問題的不同做法或想法,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必須回答課本上或教師自己認為標準的答案,有時學生提出異議,不去解析或進行冷處理,只簡單的要求學生記住答案就可。(四)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尊嚴,特別是人格尊嚴和思想尊嚴。在我們有些教師的課堂上,學生毫無人格的尊嚴和思想的尊嚴,教師只把他們當成生產線上的產品,而不是活生生與教師平等的人,教師往往發號施令,一言九鼎,壓制學生的思想,扭曲學生的性格。顯然,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嚴重影響了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我們採用上述一些傳統的方法教學,教師花費較大的氣力卻不會有太大的成效,往往一個題型經過高三三輪復習做十幾遍仍然不會,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必須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如何還?」二、如何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改變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大量時間不是聽老師講,就是聽老師與其他同學一問一答的被動「聽」課的局面,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努力為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提供廣泛的可能性。筆者將自己的一些做法總結出來,以期獲得同仁們指正。(一)重視課前教學設計。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設計結構和彈性化的方案,思考師生活動的合理配置與目標,並對自己設計的方案、思路、目標、過程在課前就嫻熟於心,不能簡單的指望在課堂上靠自己的經驗隨機應變。教學設計既是一份教案更是一份學案。(二)改變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傳統關系,建立「教與學」 的有機整體而不是將教與學分成兩部分;要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具體做法如下:1、把課堂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課堂上,教師要封住自己的嘴,讓自己少說一點,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學生。」將時間還給學生,尤其是還給學生自主學習、咀嚼思考、自練自改的時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對問題的解決提出方案,對方案進行評價。教師也要參與進去,適時調控討論的方向和重點(根據課前的設計方案和目標),要敢於放手,將表演舞台讓給學生。例如理科中的一題多解,不要僅限於教師自己所認為的最好的方法,要廣開言路,讓學生自己講解自己的作法,讓其他同學評價,往往老師的講解思維跳躍性大,學生不一定掌握。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無論是課堂人文氣氛的營造,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都較之以往有很大進步。 2、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傾聽。教師上課時的注意力要時刻放在學生身上,要面帶微笑,和藹親切的,認真的聽學生講,聽學生爭論,聽學生評價並適時的給與點撥和點評,但占時要少。不論學生回答得對與錯,都不要輕易的打斷學生。老實說,通過聽,我發現學生真的多才多藝,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和很好的解題方法;通過聽,我真的被他們思維的敏捷和睿智的回答所折服;通過聽,學生進步提高的同時,我也在進步。3、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學生還是孩子,自然都願意聽好話,以前我在課堂上很少表揚學生,有時表揚了後面還要墜上幾

⑷ 如何把一年級的課堂還給學生

一、在新課導入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對認識和活動需要的情緒表現,是積極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各種感官包括大腦都會處於一種最活躍的狀態,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備。要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從新課導入起就應該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意入主課堂,為充當主角作好心理准備。因此,新課的導入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為立足點。在具體操作時教師要從「兩抓」入手。一方面教師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學生,抓住學生的興趣,同時要在深入地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抓准能讓學生興奮的點,在新課導入的時候從實際出發充分的利用這些資源確立引入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教《草原》一文,上課鈴一響,一首悠揚的《牧羊曲》立即將學生帶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茫茫草原。教《月光曲》一文,貝多芬的著名鋼琴曲,時而鏗鏘有力,時而舒緩纏綿,令學生陶醉。此時,老師再說這優美動聽的樂曲便是《月光曲》,那麼學生自然很想知道《月光曲》是怎樣譜成的。教《十里長街送總理》,那催人淚下的哀樂,立刻把師生的心揪緊了,充分讓學生體會到了人們心情的悲傷、沉痛。正因為有了這樣好的開頭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課堂,促進了教學的流暢性、生動性和效率性。
二、多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
葉聖陶先生曾說:「上課,在學生是報告和討論,不是一味地聽講;在老師是指導和糾正,不是一味的講解」。因此要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盡量地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的角色定位要從一個單純的「播音機」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有專家建議這樣劃分一堂課的四十分鍾:教師佔用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十分鍾,其於的三十分鍾完全交給學生活動。在具體的操作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 自主探究,放手質疑。
只要教師給學生探索的權利和機會,每個學生都能在探索中顯示自己的才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信賴自己的學生,盡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放手」並不是說撒手不管,教師應在此之前給出探究的「范圍」,比如:初學一篇課文老師可讓學生自學生字,看看你可採取什麼樣的方法把它記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寫作順序是什麼?從中領悟到了什麼?這樣來使學生的自由探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在學生充分「自探」之後,採取匯報成果的方式談自己的所獲和所疑。教師對學生的匯報要快速反應,恰當處理,對於學生談得不夠深的問題要抓住契機主動出擊,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對於學生個別性的問題,教師要經過整理制定出下一環節的學習任務,做到以學定教。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在自主的課堂內全力達到自己的至高點,取得成功。
2、 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合作學習暢所欲言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徵,對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各抒己見,相互啟發,使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地加寬加深。教師也可適時的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展開師生、生生之間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體驗的碰撞,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在討論中展示自我,得到鍛煉,共同提高。
例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時,一位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班長有沒有完成上級交給他的任務?一部分學生認為老班長沒有完成任務,因為還沒走出草地他就犧牲了;另一部分則認為老班長完成了任務……在學生爭論不休時,老師適時拋出了問題:「為什麼老班長在臨死前說自己沒有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呢?」問題一出,有效的推動了學生的思維,然後學生通過再讀書再討論再深入地理解,終於明白:老班長非常出色的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盡管他為之獻出了生命,但他仍然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可見他對於革命事業的忠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評價學生的答問時要以正面的引導和激勵為主,不能簡單的以對或錯來判斷,應重視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只要有益於發展創新能力就應該受到賞識和表揚。對於學生微不足道或幼稚可笑的答案教師也切忌大發雷霆惡語傷人。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你再想想」,就能激發學生繼續探索,並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在這種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中,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自願入主課堂。
三、課內外學習相結合
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曾說過:「差的教師只教語文知識,好一點的語文教師教語文學習方法,最好的教師提供學習資源。」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好課堂教學向課外的輻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學習資源,使有限的時間、空間獲得無限的延伸,使課內外學習相結合,作到「取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更進一步的體現。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充分地分析教材,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課堂教學有關的資料。教師也要親自「下水」弄清楚從何處可以收集到這些信息,並且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推薦不同的途徑去獲取信息,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在佔有資料的基礎之上歸納、提煉。如我在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是這樣引導學生將課內外知識相結合的。課前,布置預習,讓學生查閱有關魯迅的資料,並給出了幾種查閱的途徑。由於做了充分的課前准備,上課時又通過交流,學生增進了對魯迅的了解和崇敬。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用歸納性的語言講述,這又很好的訓練了學生抓重點歸納知識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⑸ 如何把時間還給學生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的時間本來是他們自己的,自主學習並非是說老師不佔用他們的時間,而是他們在課余時間,能夠找到自己的喜歡的,去鑽研去深究。

⑹ 淺談如何把課堂的主權還給學生

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如果不能體現這一本質性的特徵,課改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課改,就沒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說已成功實現了新課程的改革。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是所有老師都努力去探索的。有的教師的實踐是成功的,效果是顯著的,這是主流,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我們同時還必須承認,成功者不是很多。即使是成功的教師也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還不能達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的程度。歸結起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從課堂的時間分配上,仍存在著教師佔用的時間偏多,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偏少的現象。(二)在課堂的活動空間里,教師活動仍局限在講台上,還沒有真正走到學生中間,而學生大多仍局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難有表現自我的活動空間。(三)當堂的教學效果,全班學生是否大多數都已理解、掌握?有多少人還沒有真正了解,把握?是否體現面向大多數?教師心中無數。課堂里只滿足於對學習小組中的一員進行檢查、評價。而其餘的學生到底理解多少,掌握多少?沒有人知道。(四)讓學生圍繞教材的重點,發散式的思維與發問,還沒有落到實處,很多的問題還是老師預設,學生機械地思考回答,學生的思維永遠不能處於主動狀態。(五)把課堂還給學生,流於形式,做表面文章。一進入課堂,看到的只是學生課桌椅排列形式的變化。授課的形式「濤聲依舊」,這只體現了模式,而忽略了內涵。這種變化對課改沒有任何意義,甚至給學生造成一個聊天的機會,學生不在注意老師的表情,不在注意老師的板書。課堂教學存在著上述的等等問題,說明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人翁地位還遠沒有到位。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如何進行角色的轉化?實實在在把課堂讓位於學生,讓學生在課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要學,會學的主人翁?下面就我個人對課改的理解,及工作的經驗,談幾點看法。 2、要提高自學的興趣,特別要注重知識點與現實的社會現象和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我現在學的這些知識將來是有用的。避免學生為學而學,學無目標,枯燥無味。 3、把課堂還給學生,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時間與空間。這樣,要求每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科學地安排時間,教師的授課與解釋,與學生自學、討論、發言、實踐、操作的比例要適當,要盡量把有限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解惑,實際操作。嚴防教師包辦代替,滿堂灌。 4、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在駕馭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愛好,對學生實行有偏向性的教學。比如課堂里總是提問那幾個自己認為較好的學生。而應該面向全班學生。重點是要關注那些學習較差的深長。要讓他們也有發言的機會。在這些發生在身邊、摸得著、看得見的實例,覺察到意志力的重要性、實用性,而產生學習的極大興趣。 5、為了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成為學生求獲知識的最佳場所,一定要努力改革過去那種刻板式的,你教我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知識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課堂與室外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盤活課堂教學形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究知識的大舞台。把課堂還給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度相當大,還有許多的問題困惑著廣大教師,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究,做好這篇新課改的大文章。

⑺ 如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是葉瀾教授「新教育基礎」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華內容,是現階段素質教育下課堂改革的方向。現在全校正在推行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作為參與改革的實驗者之一,我對自己的化學課堂教學也進行了外科手術式的整容與改造,收到了很大成效,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困惑。下面筆者將從「為什麼將課堂還給學生」,「如何還」以及「還存在哪些困惑」三個方面來闡述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收獲與問題。一、 為什麼將課堂還給學生。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中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以後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傳統的課堂教學認為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有的教師始終認為自己上課在講解的過程中提問學生或讓學生思考自己提出的問題已經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體性和學生的主導性,筆者以前也是這樣做的,但這其中存在很多問題,總結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一)課堂時間的分配上,教師佔有的時間過多。例如筆者所教的高三化學,知識點較多,以前每堂課首先在黑板上板書講解,學生在下做筆記,一節課講30多分鍾,然後讓學生看,甚至有時候滿堂灌。 (二)課堂空間上,教師在講台上自我表演,沒有和學生融合到一起。幾乎每堂課,我們都口若懸河、眉飛色舞的講解,學生只是成了「錄音機」和「打字機」,機械的聽和記,充其量只是回答教師設計好的問題,很少有時間自己動腦、動心、動情、動手、動嘴,學生參與不到課堂教學中。(三)抹煞學生的個性,剝奪學生獨立思考、獨特感悟、自由聯想、自由表達的個性。長久以來,並很可能在某些環境中持續下去,不少教師認為自己就是權威,教師所講的就是標准答案,不去考慮學生的對於問題的不同做法或想法,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必須回答課本上或教師自己認為標準的答案,有時學生提出異議,不去解析或進行冷處理,只簡單的要求學生記住答案就可。(四)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尊嚴,特別是人格尊嚴和思想尊嚴。在我們有些教師的課堂上,學生毫無人格的尊嚴和思想的尊嚴,教師只把他們當成生產線上的產品,而不是活生生與教師平等的人,教師往往發號施令,一言九鼎,壓制學生的思想,扭曲學生的性格。顯然,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嚴重影響了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我們採用上述一些傳統的方法教學,教師花費較大的氣力卻不會有太大的成效,往往一個題型經過高三三輪復習做十幾遍仍然不會,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必須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如何還?」二、如何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改變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大量時間不是聽老師講,就是聽老師與其他同學一問一答的被動「聽」課的局面,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努力為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提供廣泛的可能性。筆者將自己的一些做法總結出來,以期獲得同仁們指正。(一)重視課前教學設計。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設計結構和彈性化的方案,思考師生活動的合理配置與目標,並對自己設計的方案、思路、目標、過程在課前就嫻熟於心,不能簡單的指望在課堂上靠自己的經驗隨機應變。教學設計既是一份教案更是一份學案。(二)改變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傳統關系,建立「教與學」 的有機整體而不是將教與學分成兩部分;要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具體做法如下:1、把課堂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課堂上,教師要封住自己的嘴,讓自己少說一點,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學生。」將時間還給學生,尤其是還給學生自主學習、咀嚼思考、自練自改的時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對問題的解決提出方案,對方案進行評價。教師也要參與進去,適時調控討論的方向和重點(根據課前的設計方案和目標),要敢於放手,將表演舞台讓給學生。例如理科中的一題多解,不要僅限於教師自己所認為的最好的方法,要廣開言路,讓學生自己講解自己的作法,讓其他同學評價,往往老師的講解思維跳躍性大,學生不一定掌握。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無論是課堂人文氣氛的營造,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都較之以往有很大進步。 2、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傾聽。教師上課時的注意力要時刻放在學生身上,要面帶微笑,和藹親切的,認真的聽學生講,聽學生爭論,聽學生評價並適時的給與點撥和點評,但占時要少。不論學生回答得對與錯,都不要輕易的打斷學生。老實說,通過聽,我發現學生真的多才多藝,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和很好的解題方法;通過聽,我真的被他們思維的敏捷和睿智的回答所折服;通過聽,學生進步提高的同時,我也在進步。3、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學生還是孩子,自然都願意聽好話,以前我在課堂上很少表揚學生,有時表揚了後面還要墜上幾句希望的話,大多時間是批評學生特別是考試完的講評課往往上課前將學生狠批一頓,弄得學生情緒低落,自己也一肚子火,帶著情緒上課,課堂效果很差;課堂改革以來,我試著課堂上變批評為多表揚,找一切機會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來表揚他們,不是亂表揚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表揚他們;不是只表揚好的學生,成績差的學生更需要表揚和鼓勵。學生偶有出格的地方或錯誤的做法,也應肯定其正面的、好的方面,委婉的指出其不足之處。應該說鼓勵出創造力,鼓勵出有特點的學生,鼓勵出學習進步的學生,鼓勵出學科興趣和對老師的深厚感情。通過課堂上對學生及時正面的評價,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4、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學生質疑的權利。不簡單的像以往一樣忽略學生的個性,片面追求共性,要全班學生都遵照老師的統一要求和標准;搞一言堂,教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剝奪學生的人格和質疑的權利。課堂設計中就要體現和考慮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思維的發散;鼓勵學生對教師的答案和說法提出異議;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來闡明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在知識上反駁教師,只有如此學生的思維才能變得越來越開闊、多元、敏捷。教師和學生是有機的整體,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是有機的整體,二者始終是統一的、平等的。只有師生之間互相充分的尊重,學生在親情般和朋友般的氣氛中,人格才能夠健全的發展,思想才能變得大氣成熟。(三)注重課後的反饋和反思。在每天課堂的實踐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裡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及時的反饋回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集思廣益共同找出辦法解決,並在後面的課堂教學中給與實踐,這樣做就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並感受自己作為課堂教學創造者的尊嚴與歡樂。三、課堂教學存在問題:1、教學的進程慢,特別高三復習時,課堂容量有時少,效率低。2、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但可能只發展了一部分學生的思維,對中游或偏下的學生難以建立起系統的知識體系。3、課堂有時調控不好,顯得有點亂,熱鬧有餘而效果不佳。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雖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在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學效果也較好,按照這樣的思路走下去,我相信這種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課堂教學,一定會提升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生命質量。威海一中 於濤

⑻ 數學課怎樣把課堂還給學生

將課堂還給學生,課堂上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角色,讓學生在課堂的天地里大膽表現,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是新課改的重要一環。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是一個廣大教師正在探究的問題,也是新課堂模式教學中特別強調的一面。當前,我校已經進行了一些新課堂模式教學的嘗試,效果很好。就我個人教學的經驗,我覺得首先要做好以下兩點。
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
給予學生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獨立預習,去探索思考,去討論交流,去自主練習。坦率地說,筆者以前的課堂教學,對時間的控制較多,一節課二三十分鍾都唱主角,或激情洋溢的講述,或口惹懸河的闡發,學生全成了聽眾,很少有充足的時間自己動腦、動心、動情、動手。學生的鼻子被老師牽著走,沒有一點主動權,結果是自認為講得精彩,學生卻索然無味,收獲甚微。教改後,情形與以前大不相同,我把一節課的四分之三時間交給了學生,只用四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時間給學生進行點撥啟發、釋疑解惑。學生能夠學會或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的問題,我是絕對不會介入進去的。在自學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碰到難題,當學生不能用討論和自學的形式解決,便渴望得到教師的點撥幫助,這時教師就可發揮精講的優勢,學生對教師講解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不會放過,從而達到一句勝十句的教學效果。相反,如果不經過學生的討論和自學,學生不了解問題,不明白教師為什麼重點講這個內容,自然就聽得漫不經心。教師講得再精彩,卻並不一定有好的效果。課後一檢查,學生還是不明白,沒有掌握。事實也證明,自從課改後,由於給了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學習效率都大大的提高,尤其是學生個人能力較之以往有了很大進步。
讓學生有自主表現的空間。
每個人都有表現自我的慾望,通過表現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別提有多高興。筆者在教學中敢於放手讓學生去練去學,讓學生大膽的到講台上去展示他們的作業,去闡述自己的見解。鼓勵他們向同學或向老師質疑問難。以前的課堂上,通常是教師獨霸講台。實行教改後,我的教學觀有了很大變化,課堂中提供各種方式讓學生去表現。如鼓勵學生主動到講台上講解、展示,把講台和黑板都完全地交給學生去表演。結果那些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都一個個成了小老師,從他們臉上獲得的成就感就能看出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是多麼的濃;而那些不善於表現的學生受到影響,也都躍躍欲試,對於他們的表現我總是多去加以肯定。有一次,一位膽小的成績又不很理想的學生上講台演示時出錯了,當時很窘迫,於是我就問同學們:「你們發現他的優點了嗎?」結果同學們竟說出五六條,有些連我也都沒想到。自此這位學生的自信心大大提高,課堂表現的慾望越來越強。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去表現,我還把全班分成六人小組的多個學習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中去表現自己。小組的人數少了,每個學生表現的機會也就多了。事實上,學生通過課堂上的表現自我,個性得到了充分尊重,主動表現自己的慾望得以張揚,思維也變得活躍開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養,成了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把課堂還給學生,要做的方面還有很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度相當大,還有許多的問題困惑著廣大教師,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究。只要我們堅定課改的信念,腳踏實地認真不懈地去探索,一定會走出一條寬敞大道。

⑼ 將數學課堂還給學生的幾點做法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氣息」是葉瀾教授「新教育基礎」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華內容,是現階段素質教育下課堂改革的方向。現在全校正在推行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作為參與改革的實驗者之一,我對自己的化學課堂教學也進行了外科手術式的整容與改造,收到了很大成效,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困惑。下面我將從「為什麼將課堂還給學生」,「如何還」以及「還存在哪些困惑」三個方面來闡述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收獲與問題。

一、 為什麼將課堂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中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前及以後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傳統的課堂教學認為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有的教師始終認為自己上課在講解的過程中提問學生或讓學生思考自己提出的問題已經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體性和學生的主導性,我以前也是這樣做的,但這其中存在很多問題,總結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

(一)課堂時間的分配上,教師佔有的時間過多。例如我教的數學,知識點較多,以前每堂課首先在黑板上板書講解,學生在下做筆記,一節課講30多分鍾,然後讓學生看,甚至有時候滿堂灌。

(二)課堂空間上,教師在講台上自我表演,沒有和學生融合到一起。幾乎每堂課,我們都口若懸河、眉飛色舞的講解,學生只是成了「錄音機」和「打字機」,機械的聽和記,充其量只是回答教師設計好的問題,很少有時間自己動腦、動心、動情、動手、動嘴,學生參與不到課堂教學中。

(三)抹煞學生的個性,剝奪學生獨立思考、獨特感悟、自由聯想、自由表達的個性。長久以來,並很可能在某些環境中持續下去,不少教師認為自己就是權威,教師所講的就是標准答案,不去考慮學生的對於問題的不同做法或想法,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必須回答課本上或教師自己認為標準的答案,有時學生提出異議,不去解析或進行冷處理,只簡單的要求學生記住答案就可。

(四)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尊嚴,特別是人格尊嚴和思想尊嚴。在我們有些教師的課堂上,學生毫無人格的尊嚴和思想的尊嚴,教師只把他們當成生產線上的產品,而不是活生生與教師平等的人,教師往往發號施令,一言九鼎,壓制學生的思想,扭曲學生的性格。

顯然,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嚴重影響了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培養,我們採用上述一些傳統的方法教學,教師花費較大的氣力卻不會有太大的成效,往往一個題型做十幾遍仍然不會,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必須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如何還?」

二、如何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

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改變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大量時間不是聽老師講,就是聽老師與其他同學一問一答的被動「聽」課的局面,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努力為每個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提供廣泛的可能性。我將自己的一些做法總結出來,以期獲得同仁們指正。

(一)重視課前教學設計。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設計結構和彈性化的方案,思考師生活動的合理配置與目標,並對自己設計的方案、思路、目標、過程在課前就嫻熟於心,不能簡單的指望在課堂上靠自己的經驗隨機應變。教學設計既是一份教案更是一份學案。

(二)改變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傳統關系,建立「教與學」 的有機整體而不是將教與學分成兩部分;要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共同參與,通過對話、溝通和合作活動,產生交互影響,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具體做法如下:

1、把課堂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課堂上,教師要封住自己的嘴,讓自己少說一點,留出時間和空間給學生。」將時間還給學生,尤其是還給學生自主學習、咀嚼思考、自練自改的時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出問題;對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對問題的解決提出方案,對方案進行評價。教師也要參與進去,適時調控討論的方向和重點(根據課前的設計方案和目標),要敢於放手,將表演舞台讓給學生。例如理科中的一題多解,不要僅限於教師自己所認為的最好的方法,要廣開言路,讓學生自己講解自己的作法,讓其他同學評價,往往老師的講解思維跳躍性大,學生不一定掌握。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無論是課堂人文氣氛的營造,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都較之以往有很大進步。

2、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傾聽。教師上課時的注意力要時刻放在學生身上,要面帶微笑,和藹親切的,認真的聽學生講,聽學生爭論,聽學生評價並適時的給與點撥和點評,但占時要少。不論學生回答得對與錯,都不要輕易的打斷學生。老實說,通過聽,我發現學生真的多才多藝,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和很好的解題方法;通過聽,我真的被他們思維的敏捷和睿智的回答所折服;通過聽,學生進步提高的同時,我也在進步。

3、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學生還是孩子,自然都願意聽好話,以前我在課堂上很少表揚學生,有時表揚了後面還要墜上幾句希望的話,大多時間是批評學生特別是考試完的講評課往往上課前將學生狠批一頓,弄得學生情緒低落,自己也一肚子火,帶著情緒上課,課堂效果很差;課堂改革以來,我試著課堂上變批評為多表揚,找一切機會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來表揚他們,不是亂表揚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表揚他們;不是只表揚好的學生,成績差的學生更需要表揚和鼓勵。學生偶有出格的地方或錯誤的做法,也應肯定其正面的、好的方面,委婉的指出其不足之處。應該說鼓勵出創造力,鼓勵出有特點的學生,鼓勵出學習進步的學生,鼓勵出學科興趣和對老師的深厚感情。通過課堂上對學生及時正面的評價,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

4、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學生質疑的權利。不簡單的像以往一樣忽略學生的個性,片面追求共性,要全班學生都遵照老師的統一要求和標准;搞一言堂,教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剝奪學生的人格和質疑的權利。課堂設計中就要體現和考慮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思維的發散;鼓勵學生對教師的答案和說法提出異議;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來闡明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在知識上反駁教師,只有如此學生的思維才能變得越來越開闊、多元、敏捷。教師和學生是有機的整體,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是有機的整體,二者始終是統一的、平等的。只有師生之間互相充分的尊重,學生在親情般和朋友般的氣氛中,人格才能夠健全的發展,思想才能變得大氣成熟。

(三)注重課後的反饋和反思。在每天課堂的實踐中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裡涌現出來的各種各類信息及時的反饋回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集思廣益共同找出辦法解決,並在後面的課堂教學中給與實踐,這樣做就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並感受自己作為課堂教學創造者的尊嚴與歡樂。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把時間還給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