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高校教學質量評估分析報告

高校教學質量評估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1-02-11 11:31:15

㈠ 如何正確看待高校教學評估

如何正確認識本科教學審核評估

《教育部關於晉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號)的發布,標志著新一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拉開了帷幕。9號文件提出實行分類的院校評估;對2000年以來沒有參加過院校評估的新建本科院校實行合格評估,對參加過院校評估並且獲得通過的普通本科院校實行審核評估。
一、審核評估的基本思想
1.審核評估的由來
審核評估源於財務「審計」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於1976年提出。
「審計」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獨立性是審計區別於其他經濟監督的特徵;「審計」的基本職能是監督,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實施的監督;「審計」的主體是從事審計工作的專職機構或專職的人員,是獨立的第三者;「審計」的對象是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及其他經濟活動;「審計」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審查和評價,也即是搜集證據,查明事實,對照標准,做出好壞優劣的判斷;「審計」的主要目標,不僅要審查評價會計資料及其反映的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而且還要審查評價有關經濟活動的效益性。事實上,以上「審計」的特點征,功能,主體、對象、工作方式和目標等都被審核評估所借用。
2.審核模式及其特徵
對審核模式及其特點認識需要引申至評估模式。目前,高等教育評估領域公認的三種最有影響的評估模式為:認證模式、分等模式和審核模式。
(1)認證模式
「認證」可理解為對「資格」的審定。基於認證模式的評估叫認證評估(簡稱認證,也稱合格評估)。認證評估就是按一定的認證標准作為最低標准,對辦學資格進行審定。認證評估在美國得到了最成功的實踐,它對美國的高等教育起到了「守門員」的作用。但近年來因它過分強調「投入」而對「產出」重視不夠、涉及范圍廣而牽扯太多精力等種種弊端,受到了學界和政府的尖銳批評。尤其是對認證評估能否充分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質疑。
(2)分等模式
「分等」可理解為對「水平」的評定,基於分等模式的評估通常叫分等評估(也稱水平評估)。分等評估不像認證評估那樣僅僅滿足於最低標准,而是採用具有一定區分度的指標體系。評估結論不像認證評估那樣只是「通過」和「不通過」,而是設立了多個等級。考察重點從偏重於「投入」,轉向更加註重「過程」和「產出」。評估內容也從「宏觀」的和「定性化」的,轉向了更加「微觀」的和「定量化」的。分等評估似乎是要對過「粗」的認證評估更加「細」一些,但由此造成的評估成本的增加(「擾民」)、評估結論的合理性(「分類指導」),特別是對學校辦學自主權的侵害等,成為學術界和高校抨擊的焦點。

㈡ 如何對"學校計劃"的撰寫質量進行評估

這是一篇優秀的評估總結範文,格式一目瞭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工作總結

我校是西部地區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2001年,國家教育部對我校進行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這是教育部對我校的信任,也是我校的光榮。通過教育部的評估,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評估對於我校不斷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提高管理水平,改進教學工作,增強學校適應教育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的活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接到教育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通知後,在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廳的領導和關懷下,我校為迎接國家教育部的評估做了大量的准備,促進了學校的建設。現將我校的迎評准備基本情況、評建工作成效和搞好評估工作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迎評准備情況

在迎接教學工作評估的各項准備中,學校主要抓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提高認識,不斷發動群眾。

在學校放暑假前接到教育部對我校評估的通知後,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會議,與各有關職能部門的領導學習教育部制定的評估方案和指標體系。學校領導研究認為,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是促進我校建設發展的一次歷史性機遇,對我校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礎建設、推進教學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認識到,無論是評估、教改、學科建設或是其它各項工作,最重要的是發動和依靠廣大教職工,群策群力。因此,學校始終把思想發動工作貫穿到迎評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召開校領導、職能部門領導及院系領導會議,學習、領會評估方案和指標體系,統一了思想,明確了評估工作的目的、意義;確立了學校教學工作評估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即:抓住機遇,按照「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硬體、軟同時抓,力爭「硬體」合格,「軟體」 優良,促進學校的建設、改革和發展;確定了教學工作評估的方針,即:廣泛發動、全員參與、切實整改,講求實效;確立了教學工作評估的日標,即:以優秀的標准為目標進行建設,力爭評估結果良好。學校在部署學期工作時,明確將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列為學校的頭等大事,提出要對照評估指標體系,對全校的教學工作做—次全面的檢查和推動。學校多次召開教職工大會和學生大會,進行廣泛、深入的動員。並請教育部高教司劉鳳泰副司長、教育廳黃宇副廳長到校給師生作動員。同時還通過廣播、校報,宣傳評估的意義和要求。通過對迎接教育部評估的動員和宣傳,全校上下增強了做好自評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迎接評估成為學校全體師生員工關注和行動的熱點,在全校形成了人人重視評估,人人參與評估的氛圍。

2、建立了教學工作評估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學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其他校領導為副組長和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員的評估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評估工作的組織領導,研究解決評估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由教務處處長為主任、各主要職能部門同志參加的評估辦公室,負責制訂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發放工作任務書和採集相應的材料,整理分析有關評估材料,撰寫自評報告。同時還成立了以資深教授組成的校內評估專家組、以及校領導牽頭的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學風建設、教風和機關作風建沒、教學改革與教學管理建設、校園環境建設、校園網路建設6個工作小組,分工協作,加強各個方面的建設。各院系相應地成立本單位的評估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

3、有計劃地開展教學工作評估的各項准備工作。

(1)學校對教學工作評估作了總體部署,制定了評估工作方案,將評估工作作為學期的重心工作進行安排,保證了教學工作評估與日常教學工作的有機結合和協調開展。

(2)在熟悉和掌握評估指標體系和指標評價等級標準的基礎上,本著積極主動、堅持標准、嚴格要求、實事求是的精神,評估辦把指標分解到有關職能部門做准備,然後根據各職能部門提交的自評材料和背景材料,形成學校的自評報告及自評依據。自評報告及自評依據在學校領導、校內專家組、職能部門和院系領導的多次研究、修改後才定稿。

(3)按照評估方案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准備好教育部抽查的試卷、畢業論文等材料。在教育部派人到學校取試卷和畢業論文時,己做好了相應的准備,按時提交。

(4)通過編印《教學評估工作簡報》,及時地向師生員工宣傳報道學校迎評工作的信息。

(5)校內評估專家在按課表深入課堂隨機聽課、按教師和學生名冊隨機點名召開師生座談會、檢查實驗室、教學檔案、抽查試卷和畢業論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及時向學校領導反饋了解到的情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校內評估專家組充分發揮了咨詢指導作用和協助校領導決策的作用,推動了自評工作走向深入。

(6)各教學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根據評估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認真自查,針對存在問題及時整改。

(7)積極配合自治區教育廳組織的區內專家組的初評,使教育廳專家組的初評工作順利進行。

(8)為教育部評估專家進校考察准備了充分材料:編印了《廣西師范大學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自評報告》:將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文件和學校編印的《教學評估工作簡報》第一至第七期分別匯編成冊;編印了《本科教學狀態情況匯報》和《廣西師范大學基本概況》;將所有備查材料按二級指標分類裝盒。

二、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取得的成效和收獲

迎評工作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月,但是我校認識到,教學工作評估只是一個手段,而建設是關鍵,提高教學質量才是最終目的。因此,在評估准備工作中,學校各單位通過對照評估指標體系,檢查自身工作,找差距、找弱點、找問題、找原因,貫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在自評過程中,在找差距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改進工作,力求各項評估指標取得好的等級,不少工作上了新台階,工作水平也得到了較大提高,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1、進一步堅定了我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思路,教學的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確立。

學校在教學工作評估過程中,始終把端正辦學指導思想、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特別是用教育部教高[2001]4號文件精神指導評估工作,不斷提高對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再認識,統一全校教師的思想認識,並制定了《關於加強當前我校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具體落實教育部4號文件,從制度上保證了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為學校今後規范教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學校作出決定對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的教學成果給予重復獎勵,最高獎金可達30萬元,充分體現了學校對教學工作的傾斜。通過自評,各職能部門進一步明確了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積極配合教學管理部門共同搞好迎評工作,切實為教學單位解決存在問題和困難,為評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可以說,通過評估,全校上下進一步確立了 「堅持教學工作在全校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堅持教學改革在學校各項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堅持本科教學在學校各類各層次教育中的基礎地位」等「三個地位」問題,以本科教育為本的辦學定位進一步強化,大家都意識到只有抓好本科教育,只有本科教學質量提高了,學校才能進一步的發展。

2、辦學條件、教學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

在自評過程中,我校對照指標體系的評價標准,查找差距和問題。由於廣西是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屬於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之一,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有限,廣西高等師范教育的學費偏低,我校在教學儀器設備、多媒體教室、微格教室、新專業的圖書資料和校園網路建設等方面與評估指標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我們認識到,這些通過努力是能夠較快得到改善的,必須加快建設的步伐。因此,學校通過貸款等方式積極籌集資金,新建了20多間多媒體教室、5間微格教室;購置了200多萬元的新專業圖書資料;加快了校園網路光纖的鋪設和網路中心建設;新增了兩千多萬元的教學儀器設備,實驗儀器設備老化、實驗設備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較大程度的解決,實驗教學條件明顯改善。對學校作出貸款決定,實施「緊急采購工程」,經過認真論證、集體決策,在不到一個月時間簽定140多份采購合同,安裝驗收5000多台件教學儀器設備,許多老師感慨:評估對學校加快建設與發展的成效太大了,20天等於20年!

3、強化了教學管理,完善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通過評估,我校的教學管理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教務處根據新的情況對過去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了修訂,補充了許多新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並將1996 年6月以來國家和自治區有關部門及我校制定、頒布的有關教學工作的文件進行選錄,編印新的《教學管理工作手冊》發給每位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教師、教學管理幹部在工作中自覺貫徹執行;各門課程制(修)訂了教學大綱、實驗教學大綱,並編印成冊;各專業的必修課普遍建立了題庫:教務處組織力量研製開發教務管理網上辦公系統,實現了網上排課、選課、成績管理、質量監控:學生教學管理信息員由原來的每個年級一人,擴大到每個班級一人,更加全面地加強了對教學質量的全面監控。

4、加強了校風、教風、學風建設。

以評估為契機,我校採取了有效措施,促進良好校風、教風、學風的形成。我們有計劃地舉辦了一系列的學術講座,使學術活動制度化,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文化氛圍,進一步豐富了學生課外的科技學術活動;在迎評期間,以落實學校制定的《關於教學事故、差錯的認定和處理暫行辦法》為主線,組織了各級領導和教學調研員深入課堂聽課,將教學事故在網上公布,教風有了進一步好轉,教學事故得到了遏制;為了進一步促進我校的學風建設,以實際行動迎接評估,我校在已實施「學風管理規范大行動」的基礎上,印發了學風建設和文明養成教育活動月實施方案,引導和教育廣大同學從自身做起,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投身於學風建設和文明養成教育活動中去。機關幹部和各院系領導、學生工作幹部在活動月中還經常到教室、宿舍、圖書館檢查學生晚自習情況。隨著學風建設和文明養成教育活動月實施方案的落實,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絕大部分學生能自覺到教室上晚自習和課余到圖書館閱覽室學習。

5、促進了教學改革的深化。

利用評估的良好契機,我校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的步伐。經各院系的發動和組織,申報校級教學改革立項的項目達到130多個,校內專家評審後確立了103個項目作為學校新世紀教改工程立項項目,有30 個項目還被廣西教育廳確立為廣西新世紀教改工程立項項目,校內立項和獲得廣西教育廳批准立項的項目總數在廣西高校中名列前茅。此外,從迎接評估至今,廣大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上課已蔚然成風。

6、校園環境更加優美。

為營造一個整潔優美的校園,幾個月來,學校加快了校園環境的整治。如,完成生物樓、理科綜合樓、新圖書館、留學生公寓、西大門、學生東區九、十舍等周邊的景點建設,共計11000平方米;平整土地10000平方米,種植草皮5800平方米,種植花木5602株;在校園景點,主要場所、辦公樓及會議室等地點擺放鮮花10000餘盆;更換了舊的標語牌和路牌,使標語牌、路牌更加規范,美觀。

7、針對存在問題,制定教學工作的整改方案。

專家組進校評估結束後,在充分肯定我校取得的工作成績的同時,針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專家組離校後,我校分別召開全校教師總結大會,把專家意見反饋給教師,隨後又召開學校領導班子和中層領導幹部會議,認真研究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提出了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整改方案。我校的整改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針對問題,提出措施;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建改結合,鞏固成果」。整改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數量和質量上作了具體規劃,在教學科研上制定了相應措施;二是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在培養方案、課程建設、教學改革項目建設、教材建設以及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三是繼續加大對教學工作的經費投入,確保教育部「四號文件」要求的學費收入的20%投入日常教學工作;四是加強實驗和其它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擴招以後帶來的教學資源不足問題;五是加強教學管理,健全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六是實施「校園數字化、信息化工程」,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七是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八是加強學風建設,促進學風的進一步好轉;九是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加強計算機、外語等公共課的教學與實踐;十是重視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等等。

通過此次評估,我們還取得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收獲:一是調動了全校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並成為今後工作的力量和源泉;二是鍛煉了幹部隊伍,通過出色地完成難度大、標准高、任務重、時間緊的工作,積累了不少經驗,增強了建設好學校的信心;三是通過自評和教育部評估專家的指點,對學校辦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了,進一步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工作任務和重點。

三、搞好評建工作的幾點體會

教育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評估,對我校來說是一次嚴格的考驗。幾個月來,經過准備和接受教育部評估專家組實地考察,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要使評建工作取得好的效果,以下幾點是很重要的。

I、統一認識是先導。我校辦學70年來,這次是第一次接受國家對我校教學工作的全面檢查。能否搞好評估工作,並通過評估促進和加快學校的發展,提高辦學水平,關鍵在於師生員工的精神狀態和工作、學習狀態,在於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因此,加強對師生員工的動員,把全校師生員工的認識統一到教育部對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提出的「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要求上來,增強全校上下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應當作為搞好迎評工作的重要措施來抓。學校通過反復多次的動員,把每個老師、每個幹部、每個員工、每個學生都發動起來,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良好的精神風貌迎接評估工作。

2、領導重視是關鍵。這次評估工作意義重大,我校在這次接受評估的25所學校中,是廣西高校的代表,是西部地區師范大學的代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評估,既是對學校的全面檢查、對西部地區高等師范教育的檢查,也是對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甚至是對地方政府教育工作的檢查。而且,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搞好評估工作必須依靠領導的重視。我校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這次評估工作,校、院系都是一把手親自掛帥抓評估工作組織領導,經常研究和解決評估工作中的問題。教育廳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多次到學校檢查指導迎評工作,使不少實際問題得以解決。

3、健全組織是保障。要把評估准備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次迎評促建過程中,學校成立了評估領導小組、迎評辦公室、校內評估專家組和6個建設工作組,各教學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保證了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學校的各級各類評估組織,都為這次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特別是學校成立的由在教學、管理、評估等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專家組成的校內評估專家組,3個多月來,他們不辭辛苦,深入到各教學單位隨機聽課70多節,抽查了試卷、教案、畢業論文,檢查了實驗室,召開師生座談會19次(與會者近200人),悉心指導教學單位整理教學檔案和完善規章制度,幫助修改學校自評報告,為學校制定整改方案獻技獻策,充分發揮了決策參謀、督促檢查和指導的作用。

4、認真自評是基礎。自評是評估工作最基本的工作階段。自評材料是專家評價的基礎,一定程度上也是學校管理工作水平的體現。我校十分重視自評工作,做到背景材料實事求是,材料客觀、翔實可靠;盡量提供原始材料供專家查閱;自評報告經過多次的研究和徵求意見。由於我校在自評階段工作嚴格、認真、實事求是,為教育部專家組進校考察、開展評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加大投入是重點。教育部要求開展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的學校,從始至終貫徹落實「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加強學校建設,重要的是要加大經費的投入。為了落實教育部提出的評估原則,我校在年初預算的基礎上,加大投入,以超常規的工作方式更新教學儀器設備和改善教學條件,師生反映,教學條件的改善是這次評估最顯著的成效之一。教育部專家對我校的做法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教育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評估工作結束了。但是此次教學工作評估對我校的改革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我校將以這次教學工作評估為新的起點,按照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切實地抓好整改工作。學校和各教學單位都制定了整改方案,目前正逐一地實施。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頒布的《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引導師生員工繼續發揚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精神,以改革為動力,扎扎實實、高質量地加強學校各方面的建設與管理,努力培養優秀人才,為廣西基礎教育、為地方經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

㈢ 如何寫高校評估總結

這是一篇優秀的評估總結範文,格式一目瞭然,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吧!

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工作總結

我校是西部地區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2001年,國家教育部對我校進行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這是教育部對我校的信任,也是我校的光榮。通過教育部的評估,我們深深地體會到,評估對於我校不斷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提高管理水平,改進教學工作,增強學校適應教育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的活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在接到教育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通知後,在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廳的領導和關懷下,我校為迎接國家教育部的評估做了大量的准備,促進了學校的建設。現將我校的迎評准備基本情況、評建工作成效和搞好評估工作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迎評准備情況

在迎接教學工作評估的各項准備中,學校主要抓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提高認識,不斷發動群眾。

在學校放暑假前接到教育部對我校評估的通知後,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會議,與各有關職能部門的領導學習教育部制定的評估方案和指標體系。學校領導研究認為,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是促進我校建設發展的一次歷史性機遇,對我校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礎建設、推進教學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認識到,無論是評估、教改、學科建設或是其它各項工作,最重要的是發動和依靠廣大教職工,群策群力。因此,學校始終把思想發動工作貫穿到迎評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召開校領導、職能部門領導及院系領導會議,學習、領會評估方案和指標體系,統一了思想,明確了評估工作的目的、意義;確立了學校教學工作評估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即:抓住機遇,按照「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硬體、軟同時抓,力爭「硬體」合格,「軟體」 優良,促進學校的建設、改革和發展;確定了教學工作評估的方針,即:廣泛發動、全員參與、切實整改,講求實效;確立了教學工作評估的日標,即:以優秀的標准為目標進行建設,力爭評估結果良好。學校在部署學期工作時,明確將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列為學校的頭等大事,提出要對照評估指標體系,對全校的教學工作做—次全面的檢查和推動。學校多次召開教職工大會和學生大會,進行廣泛、深入的動員。並請教育部高教司劉鳳泰副司長、教育廳黃宇副廳長到校給師生作動員。同時還通過廣播、校報,宣傳評估的意義和要求。通過對迎接教育部評估的動員和宣傳,全校上下增強了做好自評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迎接評估成為學校全體師生員工關注和行動的熱點,在全校形成了人人重視評估,人人參與評估的氛圍。

2、建立了教學工作評估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學校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其他校領導為副組長和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組員的評估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評估工作的組織領導,研究解決評估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由教務處處長為主任、各主要職能部門同志參加的評估辦公室,負責制訂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發放工作任務書和採集相應的材料,整理分析有關評估材料,撰寫自評報告。同時還成立了以資深教授組成的校內評估專家組、以及校領導牽頭的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學風建設、教風和機關作風建沒、教學改革與教學管理建設、校園環境建設、校園網路建設6個工作小組,分工協作,加強各個方面的建設。各院系相應地成立本單位的評估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

3、有計劃地開展教學工作評估的各項准備工作。

(1)學校對教學工作評估作了總體部署,制定了評估工作方案,將評估工作作為學期的重心工作進行安排,保證了教學工作評估與日常教學工作的有機結合和協調開展。

(2)在熟悉和掌握評估指標體系和指標評價等級標準的基礎上,本著積極主動、堅持標准、嚴格要求、實事求是的精神,評估辦把指標分解到有關職能部門做准備,然後根據各職能部門提交的自評材料和背景材料,形成學校的自評報告及自評依據。自評報告及自評依據在學校領導、校內專家組、職能部門和院系領導的多次研究、修改後才定稿。

(3)按照評估方案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准備好教育部抽查的試卷、畢業論文等材料。在教育部派人到學校取試卷和畢業論文時,己做好了相應的准備,按時提交。

(4)通過編印《教學評估工作簡報》,及時地向師生員工宣傳報道學校迎評工作的信息。

(5)校內評估專家在按課表深入課堂隨機聽課、按教師和學生名冊隨機點名召開師生座談會、檢查實驗室、教學檔案、抽查試卷和畢業論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及時向學校領導反饋了解到的情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校內評估專家組充分發揮了咨詢指導作用和協助校領導決策的作用,推動了自評工作走向深入。

(6)各教學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根據評估指標體系和評價標准,認真自查,針對存在問題及時整改。

(7)積極配合自治區教育廳組織的區內專家組的初評,使教育廳專家組的初評工作順利進行。

(8)為教育部評估專家進校考察准備了充分材料:編印了《廣西師范大學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自評報告》:將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文件和學校編印的《教學評估工作簡報》第一至第七期分別匯編成冊;編印了《本科教學狀態情況匯報》和《廣西師范大學基本概況》;將所有備查材料按二級指標分類裝盒。

二、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取得的成效和收獲

迎評工作的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月,但是我校認識到,教學工作評估只是一個手段,而建設是關鍵,提高教學質量才是最終目的。因此,在評估准備工作中,學校各單位通過對照評估指標體系,檢查自身工作,找差距、找弱點、找問題、找原因,貫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在自評過程中,在找差距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改進工作,力求各項評估指標取得好的等級,不少工作上了新台階,工作水平也得到了較大提高,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1、進一步堅定了我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思路,教學的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確立。

學校在教學工作評估過程中,始終把端正辦學指導思想、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特別是用教育部教高[2001]4號文件精神指導評估工作,不斷提高對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再認識,統一全校教師的思想認識,並制定了《關於加強當前我校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具體落實教育部4號文件,從制度上保證了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為學校今後規范教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學校作出決定對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的教學成果給予重復獎勵,最高獎金可達30萬元,充分體現了學校對教學工作的傾斜。通過自評,各職能部門進一步明確了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積極配合教學管理部門共同搞好迎評工作,切實為教學單位解決存在問題和困難,為評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可以說,通過評估,全校上下進一步確立了 「堅持教學工作在全校各項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堅持教學改革在學校各項改革中的核心地位」、「堅持本科教學在學校各類各層次教育中的基礎地位」等「三個地位」問題,以本科教育為本的辦學定位進一步強化,大家都意識到只有抓好本科教育,只有本科教學質量提高了,學校才能進一步的發展。

2、辦學條件、教學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

在自評過程中,我校對照指標體系的評價標准,查找差距和問題。由於廣西是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屬於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之一,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有限,廣西高等師范教育的學費偏低,我校在教學儀器設備、多媒體教室、微格教室、新專業的圖書資料和校園網路建設等方面與評估指標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我們認識到,這些通過努力是能夠較快得到改善的,必須加快建設的步伐。因此,學校通過貸款等方式積極籌集資金,新建了20多間多媒體教室、5間微格教室;購置了200多萬元的新專業圖書資料;加快了校園網路光纖的鋪設和網路中心建設;新增了兩千多萬元的教學儀器設備,實驗儀器設備老化、實驗設備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較大程度的解決,實驗教學條件明顯改善。對學校作出貸款決定,實施「緊急采購工程」,經過認真論證、集體決策,在不到一個月時間簽定140多份采購合同,安裝驗收5000多台件教學儀器設備,許多老師感慨:評估對學校加快建設與發展的成效太大了,20天等於20年!

3、強化了教學管理,完善了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通過評估,我校的教學管理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教務處根據新的情況對過去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了修訂,補充了許多新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並將1996 年6月以來國家和自治區有關部門及我校制定、頒布的有關教學工作的文件進行選錄,編印新的《教學管理工作手冊》發給每位教師、教學管理人員,教師、教學管理幹部在工作中自覺貫徹執行;各門課程制(修)訂了教學大綱、實驗教學大綱,並編印成冊;各專業的必修課普遍建立了題庫:教務處組織力量研製開發教務管理網上辦公系統,實現了網上排課、選課、成績管理、質量監控:學生教學管理信息員由原來的每個年級一人,擴大到每個班級一人,更加全面地加強了對教學質量的全面監控。

4、加強了校風、教風、學風建設。

以評估為契機,我校採取了有效措施,促進良好校風、教風、學風的形成。我們有計劃地舉辦了一系列的學術講座,使學術活動制度化,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文化氛圍,進一步豐富了學生課外的科技學術活動;在迎評期間,以落實學校制定的《關於教學事故、差錯的認定和處理暫行辦法》為主線,組織了各級領導和教學調研員深入課堂聽課,將教學事故在網上公布,教風有了進一步好轉,教學事故得到了遏制;為了進一步促進我校的學風建設,以實際行動迎接評估,我校在已實施「學風管理規范大行動」的基礎上,印發了學風建設和文明養成教育活動月實施方案,引導和教育廣大同學從自身做起,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投身於學風建設和文明養成教育活動中去。機關幹部和各院系領導、學生工作幹部在活動月中還經常到教室、宿舍、圖書館檢查學生晚自習情況。隨著學風建設和文明養成教育活動月實施方案的落實,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絕大部分學生能自覺到教室上晚自習和課余到圖書館閱覽室學習。

5、促進了教學改革的深化。

利用評估的良好契機,我校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的步伐。經各院系的發動和組織,申報校級教學改革立項的項目達到130多個,校內專家評審後確立了103個項目作為學校新世紀教改工程立項項目,有30 個項目還被廣西教育廳確立為廣西新世紀教改工程立項項目,校內立項和獲得廣西教育廳批准立項的項目總數在廣西高校中名列前茅。此外,從迎接評估至今,廣大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上課已蔚然成風。

6、校園環境更加優美。

為營造一個整潔優美的校園,幾個月來,學校加快了校園環境的整治。如,完成生物樓、理科綜合樓、新圖書館、留學生公寓、西大門、學生東區九、十舍等周邊的景點建設,共計11000平方米;平整土地10000平方米,種植草皮5800平方米,種植花木5602株;在校園景點,主要場所、辦公樓及會議室等地點擺放鮮花10000餘盆;更換了舊的標語牌和路牌,使標語牌、路牌更加規范,美觀。

7、針對存在問題,制定教學工作的整改方案。

專家組進校評估結束後,在充分肯定我校取得的工作成績的同時,針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專家組離校後,我校分別召開全校教師總結大會,把專家意見反饋給教師,隨後又召開學校領導班子和中層領導幹部會議,認真研究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提出了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整改方案。我校的整改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針對問題,提出措施;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建改結合,鞏固成果」。整改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數量和質量上作了具體規劃,在教學科研上制定了相應措施;二是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在培養方案、課程建設、教學改革項目建設、教材建設以及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計劃;三是繼續加大對教學工作的經費投入,確保教育部「四號文件」要求的學費收入的20%投入日常教學工作;四是加強實驗和其它教學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擴招以後帶來的教學資源不足問題;五是加強教學管理,健全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六是實施「校園數字化、信息化工程」,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七是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八是加強學風建設,促進學風的進一步好轉;九是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加強計算機、外語等公共課的教學與實踐;十是重視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等等。

通過此次評估,我們還取得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收獲:一是調動了全校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並成為今後工作的力量和源泉;二是鍛煉了幹部隊伍,通過出色地完成難度大、標准高、任務重、時間緊的工作,積累了不少經驗,增強了建設好學校的信心;三是通過自評和教育部評估專家的指點,對學校辦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了,進一步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工作任務和重點。

三、搞好評建工作的幾點體會

教育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評估,對我校來說是一次嚴格的考驗。幾個月來,經過准備和接受教育部評估專家組實地考察,我們深刻地體會到,要使評建工作取得好的效果,以下幾點是很重要的。

I、統一認識是先導。我校辦學70年來,這次是第一次接受國家對我校教學工作的全面檢查。能否搞好評估工作,並通過評估促進和加快學校的發展,提高辦學水平,關鍵在於師生員工的精神狀態和工作、學習狀態,在於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因此,加強對師生員工的動員,把全校師生員工的認識統一到教育部對本科教學工作評估提出的「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要求上來,增強全校上下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應當作為搞好迎評工作的重要措施來抓。學校通過反復多次的動員,把每個老師、每個幹部、每個員工、每個學生都發動起來,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良好的精神風貌迎接評估工作。

2、領導重視是關鍵。這次評估工作意義重大,我校在這次接受評估的25所學校中,是廣西高校的代表,是西部地區師范大學的代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評估,既是對學校的全面檢查、對西部地區高等師范教育的檢查,也是對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甚至是對地方政府教育工作的檢查。而且,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搞好評估工作必須依靠領導的重視。我校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這次評估工作,校、院系都是一把手親自掛帥抓評估工作組織領導,經常研究和解決評估工作中的問題。教育廳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多次到學校檢查指導迎評工作,使不少實際問題得以解決。

3、健全組織是保障。要把評估准備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次迎評促建過程中,學校成立了評估領導小組、迎評辦公室、校內評估專家組和6個建設工作組,各教學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保證了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學校的各級各類評估組織,都為這次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特別是學校成立的由在教學、管理、評估等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專家組成的校內評估專家組,3個多月來,他們不辭辛苦,深入到各教學單位隨機聽課70多節,抽查了試卷、教案、畢業論文,檢查了實驗室,召開師生座談會19次(與會者近200人),悉心指導教學單位整理教學檔案和完善規章制度,幫助修改學校自評報告,為學校制定整改方案獻技獻策,充分發揮了決策參謀、督促檢查和指導的作用。

4、認真自評是基礎。自評是評估工作最基本的工作階段。自評材料是專家評價的基礎,一定程度上也是學校管理工作水平的體現。我校十分重視自評工作,做到背景材料實事求是,材料客觀、翔實可靠;盡量提供原始材料供專家查閱;自評報告經過多次的研究和徵求意見。由於我校在自評階段工作嚴格、認真、實事求是,為教育部專家組進校考察、開展評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加大投入是重點。教育部要求開展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的學校,從始至終貫徹落實「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加強學校建設,重要的是要加大經費的投入。為了落實教育部提出的評估原則,我校在年初預算的基礎上,加大投入,以超常規的工作方式更新教學儀器設備和改善教學條件,師生反映,教學條件的改善是這次評估最顯著的成效之一。教育部專家對我校的做法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教育部對我校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評估工作結束了。但是此次教學工作評估對我校的改革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我校將以這次教學工作評估為新的起點,按照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切實地抓好整改工作。學校和各教學單位都制定了整改方案,目前正逐一地實施。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頒布的《關於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引導師生員工繼續發揚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精神,以改革為動力,扎扎實實、高質量地加強學校各方面的建設與管理,努力培養優秀人才,為廣西基礎教育、為地方經濟、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

㈣ 如何評價教師的質量分析

一、端正質量分析的認識——問題表現在學生身上,根子出在教師身上
教學質量分析的目的在於客觀評估教與學的現狀,肯定成績和有效的作法;找出問題,並弄清產生的原因,制訂出科學可行的改進措施。但是在質量分析中有一些教師往往把問題推給學生:基礎差、不認真、不入心、偏科、不刻苦……我們讓教師討論幾個問題:其一,從學生的主觀願望上講,有多少學生不希望自己學習好,不希望考試有個好成績?其二,學生真的厭學嗎?其三,造成偏科現象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有些學生對有些學科興趣高、努力學?其四,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差異的,是不是有些學生就是天生學不會等等。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使教師認識到如果真正樹立了以學生為本的觀念,那麼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則是教師的問題,也就是說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是教師的原因,學生的問題要靠教師解決自身的問題。對教學質量分析統一了認識,轉變了觀念,教師在質量分析過程中就能夠客觀地看問題,主觀上找原因,把每一次教學質量分析看成是對自己的幫助,是一次自我總結,自我提高,自己也就認真並樂意進行質量分析。
二、創造科學的分析形式——雙向採集信息、雙向質量分析
一般的質量分析,往往按照常規數據統計,按照平均分、分數段對各班各學科進行分析評價,這樣的質量分析不能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具體的分析出來,只能表面地評價哪個班、哪個學科成績好或不好,不能起到教學質量分析的真正作用。雙向採集信息,雙向質量分析法即教師分析、學生分析;知識塊、能力層和學生層次的綜合分析;學習環節和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各學科教師把試卷中的題目按照知識分類,統計各層學生在各知識類中的得失分比例,這為一項分析。再一項分析是把試題內容按記憶、理解、運用、分析等能力進行分類,統計各層學生在各能力層次上的得失分比例。最後各學科教師進行雙向質量分析,從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後按照教務處的要求,根據雙向分析的數據,進行教學自我評價總結,寫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制定出相應的措施。
學生自我分析也採取雙向分析:其一,按照學習的五個環節,即預習、聽課、作業、復習、小結進行自我分析評價;其二,按照各學科的得失分情況,從學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時間安排,進行自我分析評價。然後填寫考試成績綜合分析表,找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學習措施。
三、廣採信息、集思廣益,開好指導會
教務處收集教師和學生的自我分析,匯集教學調查意見,徵求年級長、班主任、學生、家長意見,進行整理歸納,由年級負責人總結出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寫出各年級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然後召開教學質量分析預備會,由主管教學副校長和教務主任召集年級長、教研組長和有關班主任及學科教師代表,對分析報告中各學科匯總出的問題和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制定的措施進行論證,達到統一認識,向校長會匯報,然後由教務處分年級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進行反饋,提出教學指導意見。通過這樣的教學質量分析,最突出的作用是每個教師在分析過程中,能夠自我認識,從而轉變教學觀念,合情合理地自我評價。因此說教學質量分析重在分析過程,重在自我認識,自我評價。

㈤ 如何進行教學質量評價

一.進行教學質量分析的意義
學校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還是教學質量的競爭,而不在於學校大樓有多雄偉,場地有多寬闊,規模有多大。學校辦得如何,它在社會上的反響怎樣,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與信賴,關鍵在於這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與低。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老師講:把育人質量擺在辦學第一位的學校才是好學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質量、學生可持續發展上的教學幹部才是好乾部。
以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課題,將實踐行動與研究探索緊密結合的行動研究法,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其實,作為學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時每刻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嘗試著教學行動研究:「對自己的教學行動進行反思→意識到教學問題所在→拿出新的教學行動方案→再嘗試教學行動」。在這個循環往復的行動研究過程中,「教學行動反思」一環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發現並提出問題,明確今後行動研究方向,進而提高教學行動研究質量的前提與保證。
及時撰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進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學幹部或教師對自己所分管的學校教學工作、學科教學成績狀況進行全面、深刻、系統地反思,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進而拿出新的具體措施、制訂出下一步行動研究方案的過程,就是不斷接收、吸納新的教學思想,不斷調整教學改革方向的過程。可以說,它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器」。
二.我區各小學質量分析現狀
通過一次性檢查、督導評估以及調研,我們發現如下情況:
1.只有不到10%的學校有比較規范的質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試後能及時進行數據統計,進行全面有針對性的質量分析,且分析比較規范,能夠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引起教師重視,為教學指明方向。
約有50%的學校每次考試後能進行質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過程不夠規范,分析不夠具體,改進措施籠統。
還有一部分學校的質量分析只是為了迎接檢查,將老師的分析進行堆砌,簡單的復制粘貼,缺少數據統計,缺少提煉,更沒有有價值的建議和措施。
2.質量分析報告質量高的學校的教學成績屬於全區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這是不爭的事實。而沒有正式的質量分析,分析不規范的學校成績明顯居於後列。
3.具體問題是:
(1)不重視:學校領導沒有認識到質量分析的重要作用,並不進行系統的分析;
(2)不全面:要麼只對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對考查學科置之不理,要麼只就數字分析,浮於表面,還有的是一篇教學工作總結,沒有從成績入手;
(3)不科學:數據統計不全面不科學,缺少全面的統計、橫向縱向的比較、沒有目標的達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體,沒有與學校工作聯系,沒有指導意義,改進措施籠統,缺乏操作性。
三.教學質量分析的程序
教學質量分析是一個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過程。一般來說要經歷如下幾個流程:
1.教師個人對任教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2.年級組長對整個年級、教研組長(主任)對整個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3.主管教學的校長對全校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4.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全校——分學科——年級組學科組內——教師個人——班級學生
四.什麼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或稱質量評價報告,是一種大型正規性考試或檢測以及考查結束後,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客觀分析並對今後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指導或建議性意見的書面報告。其作用是匯報教學工作,剖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現狀,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為學校強化教學管理提供依據,是教研員、學校管理者、廣大教師常用的一種文體。
五.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種類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從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學校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校長或主管教學的副校長
2.學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主管學科的主任或教研組長
3.教研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備課組長或年級組長(一般可以省略)
4.班主任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班主任(初中的經驗)
5.教師個人質量分析報告——任課教師
6.學生個人的分析報告——學生(對於有能力的學生而言)
六.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特點
1.針對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在某種考試或考查結束後,針對試題或考試效果所作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解決教師所關心的考得怎麼樣、今後怎麼辦這樣的問題。
2.功利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指出的是學科教學中所出現的確確實實的問題,提出的是實實在在的改進措施,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幫助作用,對下一步提高質量有促進作用,是對考試的理性認識。
3.時效性:教學質量分析的目的是針對試卷中出現的問題,改進今後的教學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質量奠定基礎,時間性很強。因此分析要迅速,報告要及時,如果時過境遷,就失去了指導意義。
4.指導性: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其它的應用文,它要求我們分析試題特點、教學效果時要抓准典型試題,典型問題。分析典型時,要與當時教育發展的形勢、任務、要求以及基層學校存在的傾向性結合起來,使分析報告具有普遍意義和指導作用。一篇好的分析報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進、引起調整教學思路和學習策略。當前,我們分析試題時,要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指導作用強。
5.全面性:對於學期或學年的質量分析報告來說,如果僅僅就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很明顯就違背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其結果只能是導致師生只注重筆試,忽視音體美等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是片面和狹隘的。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就數據說數據,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將考試結果與平日教學工作相聯系。還要關注整個報告項目的全面。
七.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結構
1、考試及批卷組織形式介紹
這是數據是否真實客觀的前提,對監考、批卷中出現的問題要客觀的予以呈現,比如誰監考不認真、批卷漏洞多、數據統計不準確等情況都應進行總結,這既是為以後考試做好規范,也是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礎。
2、試卷出處及評價
主要有:
(1)創設試卷的策略思想;
(2)試卷考查的內容;
(3)試題分數權重;
(4)試題的難度及效度和信度。
如果是自己命的題,就更應該進行客觀的評價和分析。即使是區里的命題,也可以進行客觀的評價。不一定非要指出問題,對試題的難度、對教學的導向都應該有所分析,這也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礎。
3、考試整體的數據呈現及認識
(1)必須准確。這是一個重頭戲,是所有老師最為關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確。分析前必須經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校對,不容許出任何的疏漏。可以在分析前將表格下發給老師校對。
(2)呈現應該多層面、多維度。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統計,全校總體成績、年級組成績統計,年級班級達標情況,與區均值比較統計,與前次考試比較統計等等。
(3)根據校長思路、學校傳統、學校考核指標以及考試具體情況等因素確定數據的呈現形式。要重點突出、立場鮮明、不卑不亢。
(4)要對數據進行解讀,從中得出學校教學質量的總體發展水平。
4、從考試中提煉的優勢、經驗及發現的問題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向上級領導所作的教學工作匯報,也不同於教學工作總結和一般的教學論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反思內容與反思過程的具體承載形式。重在體現「分析」、「反思」,這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主要特點。也是最能體現分析者水平的地方。
具體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分析學生。學生的成績與表現,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興趣態度、學習習慣、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分析時,可以著重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考慮。
(2)分析教師。教師是學生的第一責任人。有一流的教師,才有一流的學生。學生的學習成績怎樣,總能從教師身上找到根源與佐證。分析教師時,可以著重從備課、上課、批改、反思、輔導等方面去考慮。
(3)分析學校。教學幹部是學校教學規章的制訂者,教學實施的研究者、指導者和管理者。教學幹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導到位、管理到位、服務到位,教師就能落實到位。可以著重從教學常規管理、課外校外活動、教科研工作、教師隊伍培養等方面去考慮。
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優勢與問題要並存,既要讓老師充滿信心,又要清醒地認識到問題。
(2)不能簡單的羅列各學科問題,必須整合提煉。
(3)既要綜合,又要具體。所謂綜合就是結合學校的管理來說,不能把所有責任都一攬子推到教師身上,從學校計劃入手,結合學校目標,圍繞學校主要工作來分析。所謂具體,就是要分析到年級組、班級、任課教師,甚至分析到某一個學生。不僅要對考試的整體情況作出分析評價,還要對學生進行個體化的了解和分析。它包括:
a.分類比較研究與個別化評價
教育學理論和實際教育經驗都告訴我們,同樣的分數並不意味著同樣的發展,同樣的等級並不意味著有同樣的答題結構和答題思路。因此,通過分析比較各個學生(特別是尖優生和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學生)具體的答題情況,了解學生答題時的個性特點和思維過程,了解學生的特殊才能與天賦或思維缺陷,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
b.學習困難學生的診斷分析
就是分析研究學生的試卷,了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從而找到學生可能的學習困難所在和可能的先覺知識缺陷,並通過與學生面談來驗證,進而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有選擇地研究那些學習特別困難且需要幫助的學生的試卷,結合平時觀察和測驗判斷,對學生因材施教,這是教師的責任,也是最具人文關懷的教育方法。
c.教學診斷分析
通過學生答卷進行分析,比如選擇題的各個選項比例,有可能發現一定范圍內共同存在的學習錯誤和教學薄弱環節,從而對教學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分析,提出改進教學或教學補救的方案,這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項有效措施。
(4)要用事實說話。不能高高在上,必須深入調查,親自統計、閱卷。例如作文出現的問題,必須要有得分率的統計,具體案例的分析。
6、改進措施及意見
(1)要關注整體和個體.
(2)要針對前面所提到的問題。
(3)切忌空洞,要有可行性。
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一般形式與要求
1.題目要簡練,揭示報告主題。為揭示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主題,同時體現文體特點,擬題時,可採用正、副標題的形式。如:《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與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2.關鍵詞要准確,亮明報告的重點與創新點。應以報告中多次出現的,突出學校教改、課改重點與亮點的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不要多,3-5個為宜,要抓住特點、找准典型,不要面面俱到。每次考試,由於學生形形色色的都有,所以反映在答卷上千奇百怪,因此在寫分析報告時,一定要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問題作為重點,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找准症結,提出對策。
3.結構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結構框架,與報告前的分析思路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學管理到教學質量的順序去考慮。一般可這樣安排報告的結構框架:一、學校基本情況;二、主要教學成績(報告重點之一)1.學校辦學目標;2.學校教學常規管理;3.學校教、科研工作; 4.內容要集中,突出教學工作重點。既然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就不宜過多地將德育、後勤管理等內容摻雜進來。
5.論述要客觀,詳實具體。既要詳細、實事求是地介紹學校或自己分管學科的「主要教學成績」,進而總結成功教學經驗、教學管理經驗,又要全面、客觀分析學校或自己分管學科教學存在著的「主要問題與成因」,並拿出詳實具體、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強與改進方法」。對「主要教學成績」談得很清楚、具體,而對教學存在著的「主要問題與成因」、「加強與改進方法」兩部分內容卻輕描淡寫,示意性地一帶而過,這樣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夠的,對以後的教改、課改是不會起到多大指導、促進作用的。
6.要將定性分析與量化展示有機結合。既要注重運用語言准確論述,又要注重運用清晰的數據來如實反映。如,學科基本功(朗讀、背誦、查字典、單詞認讀、數學口算、數量關系等)測查統計,學科作業良好率測查,寫字規范、端正、勻稱、緊湊測查統計,學科綜合考試成績(優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統計。
7.語言要朴實、准確。「教學質置分析報告」屬行動研究論文范疇,因此語言基本表達方式應以論述、分析為主。報告中要少描寫、抒情,不使用誇張。
8.對事不對人,不怕得罪人。
9.優勢要說夠,問題要說透。

㈥ 如何進行教學質量分析

一.進行教學質量分析的意義
學校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還是教學質量的競爭,而不在於學校大樓有多雄偉,場地有多寬闊,規模有多大。學校辦得如何,它在社會上的反響怎樣,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與信賴,關鍵在於這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與低。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老師講:把育人質量擺在辦學第一位的學校才是好學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質量、學生可持續發展上的教學幹部才是好乾部。
以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課題,將實踐行動與研究探索緊密結合的行動研究法,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其實,作為學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時每刻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嘗試著教學行動研究:「對自己的教學行動進行反思→意識到教學問題所在→拿出新的教學行動方案→再嘗試教學行動」。在這個循環往復的行動研究過程中,「教學行動反思」一環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發現並提出問題,明確今後行動研究方向,進而提高教學行動研究質量的前提與保證。
及時撰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進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學幹部或教師對自己所分管的學校教學工作、學科教學成績狀況進行全面、深刻、系統地反思,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進而拿出新的具體措施、制訂出下一步行動研究方案的過程,就是不斷接收、吸納新的教學思想,不斷調整教學改革方向的過程。可以說,它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器」。
二.我區各小學質量分析現狀
通過一次性檢查、督導評估以及調研,我們發現如下情況:
1.只有不到10%的學校有比較規范的質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試後能及時進行數據統計,進行全面有針對性的質量分析,且分析比較規范,能夠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引起教師重視,為教學指明方向。
約有50%的學校每次考試後能進行質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過程不夠規范,分析不夠具體,改進措施籠統。
還有一部分學校的質量分析只是為了迎接檢查,將老師的分析進行堆砌,簡單的復制粘貼,缺少數據統計,缺少提煉,更沒有有價值的建議和措施。
2.質量分析報告質量高的學校的教學成績屬於全區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這是不爭的事實。而沒有正式的質量分析,分析不規范的學校成績明顯居於後列。
3.具體問題是:
(1)不重視:學校領導沒有認識到質量分析的重要作用,並不進行系統的分析;
(2)不全面:要麼只對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對考查學科置之不理,要麼只就數字分析,浮於表面,還有的是一篇教學工作總結,沒有從成績入手;
(3)不科學:數據統計不全面不科學,缺少全面的統計、橫向縱向的比較、沒有目標的達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體,沒有與學校工作聯系,沒有指導意義,改進措施籠統,缺乏操作性。
三.教學質量分析的程序
教學質量分析是一個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過程。一般來說要經歷如下幾個流程:
1.教師個人對任教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2.年級組長對整個年級、教研組長(主任)對整個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3.主管教學的校長對全校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4.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全校——分學科——年級組學科組內——教師個人——班級學生
四.什麼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或稱質量評價報告,是一種大型正規性考試或檢測以及考查結束後,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客觀分析並對今後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指導或建議性意見的書面報告。其作用是匯報教學工作,剖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現狀,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為學校強化教學管理提供依據,是教研員、學校管理者、廣大教師常用的一種文體。
五.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種類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從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學校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校長或主管教學的副校長
2.學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主管學科的主任或教研組長
3.教研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備課組長或年級組長(一般可以省略)
4.班主任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班主任(初中的經驗)
5.教師個人質量分析報告——任課教師
6.學生個人的分析報告——學生(對於有能力的學生而言)
六.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特點
1.針對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在某種考試或考查結束後,針對試題或考試效果所作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解決教師所關心的考得怎麼樣、今後怎麼辦這樣的問題。
2.功利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指出的是學科教學中所出現的確確實實的問題,提出的是實實在在的改進措施,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幫助作用,對下一步提高質量有促進作用,是對考試的理性認識。
3.時效性:教學質量分析的目的是針對試卷中出現的問題,改進今後的教學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質量奠定基礎,時間性很強。因此分析要迅速,報告要及時,如果時過境遷,就失去了指導意義。
4.指導性: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其它的應用文,它要求我們分析試題特點、教學效果時要抓准典型試題,典型問題。分析典型時,要與當時教育發展的形勢、任務、要求以及基層學校存在的傾向性結合起來,使分析報告具有普遍意義和指導作用。一篇好的分析報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進、引起調整教學思路和學習策略。當前,我們分析試題時,要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指導作用強。
5.全面性:對於學期或學年的質量分析報告來說,如果僅僅就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很明顯就違背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其結果只能是導致師生只注重筆試,忽視音體美等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是片面和狹隘的。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就數據說數據,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將考試結果與平日教學工作相聯系。還要關注整個報告項目的全面。
七.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結構
1、考試及批卷組織形式介紹
這是數據是否真實客觀的前提,對監考、批卷中出現的問題要客觀的予以呈現,比如誰監考不認真、批卷漏洞多、數據統計不準確等情況都應進行總結,這既是為以後考試做好規范,也是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礎。
2、試卷出處及評價
主要有:
(1)創設試卷的策略思想;
(2)試卷考查的內容;
(3)試題分數權重;
(4)試題的難度及效度和信度。
如果是自己命的題,就更應該進行客觀的評價和分析。即使是區里的命題,也可以進行客觀的評價。不一定非要指出問題,對試題的難度、對教學的導向都應該有所分析,這也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礎。
3、考試整體的數據呈現及認識
(1)必須准確。這是一個重頭戲,是所有老師最為關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確。分析前必須經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校對,不容許出任何的疏漏。可以在分析前將表格下發給老師校對。
(2)呈現應該多層面、多維度。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統計,全校總體成績、年級組成績統計,年級班級達標情況,與區均值比較統計,與前次考試比較統計等等。
(3)根據校長思路、學校傳統、學校考核指標以及考試具體情況等因素確定數據的呈現形式。要重點突出、立場鮮明、不卑不亢。
(4)要對數據進行解讀,從中得出學校教學質量的總體發展水平。
4、從考試中提煉的優勢、經驗及發現的問題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向上級領導所作的教學工作匯報,也不同於教學工作總結和一般的教學論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反思內容與反思過程的具體承載形式。重在體現「分析」、「反思」,這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主要特點。也是最能體現分析者水平的地方。
具體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分析學生。學生的成績與表現,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興趣態度、學習習慣、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分析時,可以著重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考慮。
(2)分析教師。教師是學生的第一責任人。有一流的教師,才有一流的學生。學生的學習成績怎樣,總能從教師身上找到根源與佐證。分析教師時,可以著重從備課、上課、批改、反思、輔導等方面去考慮。
(3)分析學校。教學幹部是學校教學規章的制訂者,教學實施的研究者、指導者和管理者。教學幹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導到位、管理到位、服務到位,教師就能落實到位。可以著重從教學常規管理、課外校外活動、教科研工作、教師隊伍培養等方面去考慮。
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優勢與問題要並存,既要讓老師充滿信心,又要清醒地認識到問題。
(2)不能簡單的羅列各學科問題,必須整合提煉。
(3)既要綜合,又要具體。所謂綜合就是結合學校的管理來說,不能把所有責任都一攬子推到教師身上,從學校計劃入手,結合學校目標,圍繞學校主要工作來分析。所謂具體,就是要分析到年級組、班級、任課教師,甚至分析到某一個學生。不僅要對考試的整體情況作出分析評價,還要對學生進行個體化的了解和分析。它包括:
a.分類比較研究與個別化評價
教育學理論和實際教育經驗都告訴我們,同樣的分數並不意味著同樣的發展,同樣的等級並不意味著有同樣的答題結構和答題思路。因此,通過分析比較各個學生(特別是尖優生和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學生)具體的答題情況,了解學生答題時的個性特點和思維過程,了解學生的特殊才能與天賦或思維缺陷,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
b.學習困難學生的診斷分析
就是分析研究學生的試卷,了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從而找到學生可能的學習困難所在和可能的先覺知識缺陷,並通過與學生面談來驗證,進而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有選擇地研究那些學習特別困難且需要幫助的學生的試卷,結合平時觀察和測驗判斷,對學生因材施教,這是教師的責任,也是最具人文關懷的教育方法。
c.教學診斷分析
通過學生答卷進行分析,比如選擇題的各個選項比例,有可能發現一定范圍內共同存在的學習錯誤和教學薄弱環節,從而對教學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分析,提出改進教學或教學補救的方案,這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項有效措施。
(4)要用事實說話。不能高高在上,必須深入調查,親自統計、閱卷。例如作文出現的問題,必須要有得分率的統計,具體案例的分析。
6、改進措施及意見
(1)要關注整體和個體.
(2)要針對前面所提到的問題。
(3)切忌空洞,要有可行性。
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一般形式與要求
1.題目要簡練,揭示報告主題。為揭示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主題,同時體現文體特點,擬題時,可採用正、副標題的形式。如:《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與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2.關鍵詞要准確,亮明報告的重點與創新點。應以報告中多次出現的,突出學校教改、課改重點與亮點的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不要多,3-5個為宜,要抓住特點、找准典型,不要面面俱到。每次考試,由於學生形形色色的都有,所以反映在答卷上千奇百怪,因此在寫分析報告時,一定要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問題作為重點,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找准症結,提出對策。
3.結構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結構框架,與報告前的分析思路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學管理到教學質量的順序去考慮。一般可這樣安排報告的結構框架:一、學校基本情況;二、主要教學成績(報告重點之一)1.學校辦學目標;2.學校教學常規管理;3.學校教、科研工作; 4.內容要集中,突出教學工作重點。既然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就不宜過多地將德育、後勤管理等內容摻雜進來。
5.論述要客觀,詳實具體。既要詳細、實事求是地介紹學校或自己分管學科的「主要教學成績」,進而總結成功教學經驗、教學管理經驗,又要全面、客觀分析學校或自己分管學科教學存在著的「主要問題與成因」,並拿出詳實具體、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強與改進方法」。對「主要教學成績」談得很清楚、具體,而對教學存在著的「主要問題與成因」、「加強與改進方法」兩部分內容卻輕描淡寫,示意性地一帶而過,這樣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夠的,對以後的教改、課改是不會起到多大指導、促進作用的。
6.要將定性分析與量化展示有機結合。既要注重運用語言准確論述,又要注重運用清晰的數據來如實反映。如,學科基本功(朗讀、背誦、查字典、單詞認讀、數學口算、數量關系等)測查統計,學科作業良好率測查,寫字規范、端正、勻稱、緊湊測查統計,學科綜合考試成績(優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統計。
7.語言要朴實、准確。「教學質置分析報告」屬行動研究論文范疇,因此語言基本表達方式應以論述、分析為主。報告中要少描寫、抒情,不使用誇張。
8.對事不對人,不怕得罪人。
9.優勢要說夠,問題要說透。

㈦ j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包括哪些

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運用系統理論的概念和方法,把質量管理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職能組織起來,對人才培養活動實行體制化、結構化、持續化的監控,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和診斷,形成的一個任務、職責、許可權明確又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能夠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穩定的、有效的質量管理系統。具體落實到高校管理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包括教學目標體系、高校的課程體系、高校師資體系、評價體系等。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要保障這些子系統的有效和諧發展。目前,高校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主要體現於對教學過程和質量的評價。在精英教育模式下,這種方法對加強高校的教學管理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終身教育和大眾化教育潮流的到來,目前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教學目標過於狹窄。知識經濟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多樣化、綜合化,但目前的高校教學目標卻僅僅局限於某一專業的范圍內,忽視了學生的綜合性發展。教學是培養人才的直接手段,我們應該在教學中確立多元化的目標,樹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目標,以適應變化和發展的社會。此外,目前的很多高校在辦學目標上沒有明確定位,盲目跟從,實行一刀切,將教學目標和培養目標相混淆,這都不利於保障教學質量。其二,教學質量評價過於主觀化。目前部分高校尚未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具體的、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往往忽視客觀的評價指標。
在評價過程中主觀人為成分重,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難以達到科學化、客觀化、公平化,影響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此外,在教學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單一化。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的通常是高校的行政人員,這就忽視了學生和專家的作用,導致很多教師例行檢查與平時上課時狀態的不一致,這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其三,教學過程監控的不平衡。目前高校教學質量的監控主要偏重於課堂教學,而忽視學生的課外實踐過程的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監控得較為嚴格,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監控較為鬆懈;對學生課內的專業知識考核比較重視,而忽視學生的道德素質和能力的考核。其四,教學內容過於單一。從「大教學,小課程」的觀點來看,大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指高校各種形式的課程。從當今國內高校各專業的培養計劃、課程安排、選修課列表可以看出,我國高校的課程主要是集中於對學生專業課的訓練、學業成績的培養等顯性課程中,而忽視了隱性課程的學習和訓練,僅僅注重課程的分科性、專業性、文理分科等,沒有利用課程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五,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高校教師是教學質量的直接負責人,然而很多高校教師憑借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只忙行政,忽視教學,或者終日碌碌無為卻依然享受學校的高待遇。此外,還有很多高校為了節省開支,實行教師一崗多職,大班授課等,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我們認為,只有採用嚴格的賞罰升遷制度,不斷引進新的師資力量,才能保障為高校的教育教學注入新鮮血液。
二、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基本原則
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存在諸多的不足,在構建和完善教育保障體系時應遵循體系內部自身發展的趨勢特點,按照一定的原則來完成。高校教學質量保障的過程是全過程、全方位、全人員的科學管理的過程,具有系統性、協調性、動態性等特點,解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應遵循這些基本的要求和以下的幾項原則: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指高校在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應系統全面考察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個要素和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保障體系能包括對影響教學質量各要素、教學過程各環節進行有效控制的保障成分,並確保這些要素形成有機整體。貫徹系統性原則,主要把握三個方面:首先,一個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在構成成分上是完備的,能包括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個要素,體系中的制度規范也應該是明確的、全面的;其次,質量保障體系中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是孤立或是簡單的疊加,而應該是相互聯系的,應該使各組成部分相互補充完善;最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具有通用性,一所高校所設置的院校、專業都比較多,且教學過程還具有動態性特點,因此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提取共同要素,使其具有公用性。
目標性原則。目標性原則指在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時,要緊緊圍繞質量控制進程,組織協調各種力量來實現教學目標。目標性原則是全面構建實施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首要條件。為此,一方面在質量保障體系中,要建立具體明確的定位機制,並制定相應的評價反饋機制,以預防目標的偏離;另一方面,要落實管理,從領導層、監督層到執行層,要層層明確職責、落實責任、權責分明,確保達到教學質量目標。持續性原則。持續性原則指的是高校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以持續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把握教學質量不斷改進、持續發展的本質,建立能及時反應教學質量需求和質量發展變化過程的質量體系。貫徹持續性原則,首先要堅持持續提高質量的發展管理觀,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永恆的主體,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定任務。其次要注重教學的持續性,在教學過程中,各個階段、各門課程甚至各個教學環節都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過程中,不能割斷彼此之間的聯系,應將各要素納入質量保障體系中,形成教學質量的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三、構建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主要策略
從以上對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概念界定來看,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包括教學,還包括其他的子系統。所以,要構建全面完善的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要抓住高校教學保障體系中的目標體系、課程體系、師資體系、評價體系等子體系。
(一)高校教學目標體系的建立高校教學質量的目標體系不但受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還受到高校在教育系統中的定位、辦學宗旨、辦學條件、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在制定教學質量的目標體系時,一方面要將終極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相結合,在遵循國家的方針政策時,要考慮到一定時期內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走勢對高校培養的人才的特殊需要。所以,我們應根據學校的定位和性質,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科學、合理的終極目標,然後再根據學校具體的教學計劃和發展規劃以及學校現階段的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的可用性、經費的投入將終極目標分割為不同時期的階段性教學目標。另一方面,要建立詳細的目標評價體系,及時反饋目標的實施運行情況,糾正偏離目標的教學行為。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運行,最重要的是將階段性的目標具體化,即制定各項目標所要達到的具體分目標。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核心內容是抓好教學質量的基礎建設,例如教室、師資力量、課程、科研項目等,應對各項目各階段應達到的目標進行分組責任制,使各階段的分目標有效落實,進而最終完成終極目標。
(二)高校教學課程體系的建立教學質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線,課程體系是教學質量的重心,要提高教學質量就應建立高質量的課程保障體系,筆者認為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建立的:首先,改革課程目標。在設置課程目標上,將基本的學科知識與實踐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相結合,改變以往片面強調學科知識的觀念,有效開發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專業學科知識,也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文化修養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其次,改革課程的組織方式。傳統的高校課程模式一般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馬哲思修組成。我們看到,這些高校在課程的內容設置上只關注專業技能的培養,沒有顧及其他。另外,理工類大學的課程設置也沒有考慮人文、社會方面的課程,人文類院校也有忽視科普類課程的設置。在這種課程模式下培養的學生,知識結構的偏離使其不能適應當代社會對大學生應具備全面知識的訴求。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我們要避免文理分家的局面,將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專業教育和基礎教育相結合;還要設置較多的選修課,實行學分制的課程模式,專業學科應精選培養大學生終身學習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的課程,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學會將所學內容服務於生活實踐。
最後,現行的高考制度也影響著高校的課程模式。不可否認,高考制度的建立為我國選拔了一批批的優秀人才。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現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日益凸顯。考試標准單一、錄取標准單一等都阻礙了素質教育的進程。改革現行高考制度的關鍵是改變單一的考試標准和錄取標准,實行多元化綜合性的考試錄取方式。這樣的錄取模式應該充分考慮到高考分數以外的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專長等,充分考量各層次、各類型學校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需求。只有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和各省、市、學校自主考試相結合的考試制度,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進入高校的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高校教學師資體系的建立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於是否具有一流的教師隊伍。高校教學質量師資體系的建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對教學工作的領導。教師隊伍的建設。「辦好大學,大樓需要,但關鍵是師資,是師資隊伍的數量和質量。」近年,大學擴招以來,師資隊伍越來越緊張。據統計,我國高校的師生比例是18:1,而世界標準的師生比例是14:1。如果按這個標准計算,我國高校還有近10萬專職教師的缺口。可見,採取有效的措施增加教師數量,培養專業教師是當務之急。積極鼓勵副教授以上的教師進講台上課,鼓勵在校碩士、博士生兼任輔導員協助教學,大力開展繼續教育,採取函授、自考等形式培訓在職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是有效措施。此外,要強化教師責任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師考核評估制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勵他們高質量完成教學科研任務。教學工作的領導建設。教學工作是整個高校工作的中心。高校不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更重要的是學校的管理者、決策者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建立主管領導負責制,院系、處室、科研部門都要責任到位,一切工作都要與教學質量掛鉤,樹立「教育教學質量是第一要務」的理念。
(四)高校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維度的,教學質量的評價包含教學的各個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成績的評價制度。從根本上說,教師的教學質量是通過所培養學生的質量來體現。學校對各類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實踐活動課等)從選題、試卷送印、考試安排、成績評定管理等都應作出明確規定,以確保考核成績的公平公正。結合課程的特點採取不同的考試方法,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在評價中注重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同時,我們還應對全校學生的學習成績情況進行統計,對一些課程進行重點分析,橫向和縱向進行比較分析。此外,對於研究型的院校,學校每學年應該按照學科的分類組成專家組,到各院檢查和驗收科研成果。
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教師教學工作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興趣,培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關系。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的內容應該是多元化、多方位的,不僅包括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專業基礎知識科研能力等硬性指標,還包括教師的道德素質、人格魅力等。對於評價方式,可以採用問卷調查、專家評價、學生評價、網上評價等形式,綜合考評教師的教學工作。我們建議,評價的結果直接與教師的工薪、崗位聘任相掛鉤,使評價體系直接與實際相結合,而不是一紙空文。「國運興衰系與教育,教育興衰系於教學」,教學質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線與發展的源泉。高校的教學質量不僅僅是指學生的學業成績,還包括學生的道德素質的發展、教學設備的完善、師資力量的充足等。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最關鍵的是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從目標、課程、師資力量等不同的角度進行改革,改革傳統落後的部分,以保障高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㈧ 如何評價高校教學質量

教學是高校的基本職能,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要不斷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合格的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的人才。課堂教學是高等學校教學中最基礎、最核心的教學環節,是學校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效果好壞,直接影響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課堂教學的重要性顯得愈加重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緊迫任務。
教學質量評價是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內容,是影響學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培養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手段。搞好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是每一所學校在管理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合理而公正的評價方法,不僅能全面公正地反映教師工作的基本情況,而且還能充分尊重教師的權利,對於有針對性的提高其教學質量、促進其教學水平提高有明顯的激勵與導向作用,在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上具有較高的區分度與信度。學生評教是教育教學評價的一種方式,也是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一個重要方面,目的是發揚優勢、克服不足、揚長避短,使教學質量整體不斷提高。
我們通過學生評教方式對山東省某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調查,並採用對應分析方法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探討不同類別的教師與課堂教學質量影響因素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為今後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理論和方法上的科學依據。
通過對高校教師按照職稱、學歷和年齡的類別分類分別進行研究,並與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中的指標進行對應分析,得出如下結果:
1.根據職稱將教師分為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和初級職稱三類,高級職稱教師課堂教學質量主要與方法多樣、生動有效、因材施教、注重啟發、板書工整、條理、內容豐富新穎等指標相關,中級職稱教師主要與教學責任心強、觀點正確、概念清楚、重點突出、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學生能力培養等指標相關,而初級職稱教師主要與語言生動、簡潔、嚴格要求、循循善誘、難度深度適宜等因素相關。由此可見,具有高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教師對影響課堂教學質量的因素都有較好的把握,能較好的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但需要在與學生的親和力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而初級職稱的教師雖然在語言表達等方面較其他兩類教師有所優勢,但需在教學責任心、教學方法、教學難點重點把握等方面加強努力。
2.根據學歷將教師分為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學歷三類,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其課堂教學質量主要與觀點正確、概念清楚、重點突出、內容豐富新穎、方法多樣、生動有效、治學嚴謹、為人師表等指標相關,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主要與理論聯系實際、難度深度適宜、語言生動、簡潔、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等指標相關,而本科學歷的教師主要與教學責任心強、因材施教、注重啟發、重視學生能力培養、板書工整、條理等因素相關。由此可見,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在為人師表方面表現的較為突出,對本學科的新理論新知識掌握全面,採用的教學方法也行之有效,但需在教學責任心、板書等方面下功夫,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重難點等都有較好把握,需更加註意啟發式教學及學科新知識的學習等,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有很強的教學責任心,注重啟發式教學及學生能力培養,但需注意增加課堂教學中新方法的應用及新知識的講授。
3.根據年齡將教師分為老年教師、中年教師和青年教師三類,老年教師其課堂教學質量主要與教學責任心強、治學嚴謹、為人師表、重點突出、板書工整、條理等指標關系較密切,中年教師主要與理論聯系實際、難度深度適宜、觀點正確、概念清楚、嚴格要求、因材施教、注重啟發、循循善誘等指標相關,而青年教師主要與重視學生能力培養、語言生動、簡潔、方法多樣、生動有效、內容豐富新穎等因素相關。由此可見,中老年教師在為人師表、教學責任心及對本學科的新理論新知識掌握全面等各方面具有較好表現,而青年教師則需在這幾個方面更加努力,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結語:通過學生評教的方式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調查,發現了影響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一些因素,並且應用對應分析方法處理調查數據,得到了這些影響因素與不同類別授課教師的對應關系,這對怎樣更好地提高高校課堂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合格的現代化建設人才的研究很有幫助。調查結果顯示:教學責任心強、注重啟發、重視學生能力培養、觀點正確、概念清楚、重點突出、治學嚴謹、為人師表等是影響高校科技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並且不同類別教師與各項指標有著不同的相關關系,這也為今後不同類別教師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指出了明確方向。

閱讀全文

與高校教學質量評估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