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學語言的特徵包括
課堂教學語言應是通俗易懂的,它往往可以運用大量的比喻、聯想,甚至使用擬人化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能亂作比喻。如老師要避免使用「你這個害群之馬」、「你是顆老鼠屎」等等之類的不恰當比喻,從而傷了學生的自尊。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科學的語言去啟迪、影響、感染學生的心靈世界,用科學的語言去開拓學生的視野,這是對教師教學語言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起碼要求。課堂是神聖的殿堂,教師站在三尺講台上,不能信口開河!
2、啟發性
教學語言的啟發性,是指教師的語言對學生能起到調動自覺性和積極性的作用。教師的語言是否具有啟發性,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他的語言是否撥動了學生的興趣心弦,是否對學生產生了激勵作用。啟發性至少包含三重意義,啟發學生對學習目的意義的認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熱情和求知慾望;啟發學生聯想、想像、分析、對比、歸納演繹等學習方法;
簡明性
教學語言的簡明性是由教學活動的特定環境和表達方式所決定的。一節課的時間有限,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把規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語言表達必須簡明扼要。若語言不簡明,勢必完不成教學內容,而且還會給學生吸收教學信息帶來極大困難。再者,教學語言是訴諸學生的聽覺,轉瞬即逝,冗長的語句會使學生抓不住重點,影響學習的情緒。
對於教學語言的簡明性,應注意要處理好化繁為簡與科學性的關系和要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一點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不做一些無謂的延伸,而應點到為止。
2. 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嚴肅的科學,而且是一門巧妙的藝術。說它是一門嚴肅的科學,是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它自身的規律、原則和特點;說它是一門巧妙的藝術,是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依靠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有賴於教師教學技能技巧的充分發揮,才能把課堂教學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課堂上如沐春風,既學到數學知識,又得到藝術享受;既形成技能,又在培養能力的基礎上發展智力。
關鍵詞:數學 教學 語言藝術
語言是人們反映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高爾基)。作為教師,要將自己的
「知」轉化為學生的「知」,必須依靠語言;教師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育人,也必須依靠語言。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起著示範作用。有人對教師的語言作了如下概括:「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裡」。一個教師的語言藝術會直接影響學生聽課的效果。特別是數學教學,本身內容比較單調、枯燥乏味,教師的語言藝術就顯得更為重要。
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基本要求應體現在語言的准確性、啟發性、變異性和趣味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必須准確
1、語言准確性的基本特徵是准確、嚴謹與規范
所謂語言的准確,是指概念的揭示、問題的剖析、內容的闡述等都必須用准確的數學語言表達。例如:「數位」這個概念,如果說成「個位、十位、百位、……就叫數位」,這就沒有揭示出概念的本質特徵,而應表述為「數位,是表示各個不同計數單位所佔的位置」。又如:講分數的乘法,如果給學生作出如下的歸納「分數乘法中有帶分數的,首先應將帶分數化成分數,然後再乘」,這種說法貌似在理,實則不準確。這個「不準確」就出自「首先」二字。准確的說法應該是「通常」。所謂「通常」是指一般的、常用的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所謂語言的嚴謹,應該是無懈可擊。如「一個數的約數是由它的質因數組成的」這句話就說得不嚴謹。准確的說法應該是「一個數的約數,除1以外,還包括它的全部質因數和質因數的乘積。」如18的約數是:1;它的全部質因數是:2、3;質因數的乘積是:2×3 = 6,3×3 = 9,2×3×3 = 18。即18的約數有1、2、3、6、9、18。
所謂數學教學語言的規范,是指要遵循邏輯學和語言學的基本規律,不能用生活語言代替數學語言,有利於學生理解和領悟教師所表達對象的確切含義,清晰地感知教學內容。如「1平方米就是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說法,是不規范的。「1平方米」是表示面積單位的名數,「正方形」是圖形,二者無可等同。
教師數學語言的准確來自教師自身數學文化的自我修養和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以及課堂用語的嚴格訓練。為此,作為一個數學教師,課前要精心設計語言,課堂上不可以隨便信口開河。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有啟發性
啟發式教學的過程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啟發性語言來實現的。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發性語言具有誘發激勵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發性語言是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他們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在學生通過計算找出教師所給出的一組數哪些能被3整除之後,教師可「挑戰性」的宣布:「下面老師不用計算,就能知道哪些數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同學們可隨便說出一個數來『考考』老師」。就這樣一句話,可以有效地誘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體現變異性
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要求教師從多種角度、不同方位著手,尋求把數學知識闡述得更深透的多種可能性,而又不拘泥於常規的脫俗的語言表達形式。做到多樣而又統一,奇異而又和諧,發散而又凝聚。這樣做,將給課堂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極大地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企圖創新的心理機制。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變異性,首先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的導言設計的多種多樣,如:開門見山,點出課題;層層設問,揭示主題;渲染氣氛,創設情境;故事切入,引趣激思等等。這些導言形式的靈活運用,都會令學生耳目一新,有助於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變異性,還要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和起伏跌岩。首先,要注意停頓。停頓是保證說話清楚、加深印象的一個主要方法,也是學生領會和思考問題的時間來源。停頓的時間要適當,不能太短,講話象爆米花一樣,學生聽得緩不過氣來,會使學生既不能領會意思,又容易疲勞;不能隨便停頓,講課時把一句話弄的得支離破碎,使學生聽起來很費勁。其次,是注意節奏和重音的處理。講課有張有弛,有板有眼,富有節奏感。為此,必須在教學內容上區分主次,突出重點。關鍵地方,重復幾句;枝節問題,一點而過。講授的速度要定好節拍,其快慢要與學生的承受能力相適應。一堂課,敘述事件,明快清晰;說理論證 ,沉穩冷靜;關節點處,聲音舒展。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時,語言要熱烈奔放,富有節奏;學生疲勞時,語言要機智風趣,詼諧幽默。
語言的變異性還通過語氣的使用來體現。語氣的使用,影響著意思的表達、感情的色彩、講課的生動及感染力。講課中要注意區分和使用敘述、疑問、祈使、感嘆等各種語氣。不要總是一種語氣到底,要伴隨著課堂中教學進度的推移,所用教法、學生的情緒及注意力以及師生間感情的變化而變化。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要富有趣味性
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許多小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師未能很好把握數學知識中許多有趣的東西,用有趣的數學語言加以引導,把學生帶進有趣的數學王國。
有趣的數學語言能引人入勝,能在課堂上「栓」住學生、「迷」 住學生,使學生集中注意聽講,把學習數學知識視為一種享受。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形象生動,風趣幽默和具有童趣色彩。
3. 教師語言的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教師的語來言具有以下特徵:
(1)個體性。源
教師的語言行為是個體行為,是為了滿足教師工作與生活的需要,在教育教學中帶著極強的個體色彩。
(2)主體能動性。
教師的語言行為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是個人自覺主動的行為,表現出較強主體能動性。
(3)目的性。
教師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並非是盲目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標。
(4)規范性。
由於教師用於教學或交際的語言必須是規范統用的語言,如普通話、拼音標准等等。
(5)整體性。
教師的語言在對外顯現時,往往是多種感官共同作用,表現出一定的配合性,如口語與體態語的配合。
小編推薦: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點擊查看
更多教師從業資格證考試報考條件、考試時間和歷年真題在這里>>>教師資格證考試想考試拿高分? 考無憂助你考試無憂>>>專家推薦在線考題
4.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特點有哪些
小學教學復工作開展的有效制與否,對於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質量高低,對於我國社會文明的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更為嚴格來說是我國民族文化繼承的重要環節。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我國語文教育體制中的重要一環、基礎一環,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5. 教師教學語言藝術型有哪些特點
一、教學語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二、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比喻恰當
三、課堂教學用語要精確規范
四、無聲語言要使用得當,恰到好處
五、教學語言方式的多樣性
6. 語言課的教學特點是什麼
操作性來較強的教學思想或理源論它把某種教學理論或活動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簡化的形式反映出來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比抽象的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行為框架教學模式比較清晰地呈現了教學程序具體地規定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方便教師理解、把握和運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章可循便於教師理解、把握和運用這是教學模式區別於一般教學理論的重要特點.
7. 教學語言分哪四類,教學語言的特徵是什麼,每種語言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口頭教學來語言的基本要自求
教學口語是教師在課堂這一特定場合,運用有限時間,面對學生這一特定對象,完成教學這一特定任務所採用的口語體式。
(一)寓意深刻 准確明晰
1、深刻的教育性
教師的全部教學活動都貫穿著明確的教育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將教學與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滲透「育人」的因素,使學生不但學到專業知識,而且受到啟發和教育,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其《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十分誠懇的要求教師「要使青少年心目中產生這樣一種想法:凡是真理都是革命的。」同時,「在物理、化學、生物、數學課的講堂上講授教材時,不要只是毫無感情的說明真理,而是要使青少年沿著科學艱險道路做一次富有探索精神的、充滿為真理而斗爭的崇高動機的旅行。」①其目的顯然是強調教書與育人要同步進行,課堂教學語言必須體現出教育性
8. 課堂教學的語言應用
語言是人類社會交往生活中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思想、交流感情、溝通信息和傳遞知識的工具。它為人類所創造所擁有,同時為人類所應用而發展。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語言尤為重要,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語言是駕馭教學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現手段,若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教學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因此,注重課堂教學語言的應用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好的教學語言可以做到生動、形象、幽默機智,它能使學生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對完成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學語言有口頭語言、體態語言和書面語言之分,它的應用主要是表現在課堂教學中,由此作以下三方面的探討。
一、 正確掌握口頭語言。
口頭語言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語言,它能使聽者在繪聲繪色中獲取知識,受到教育和啟迪,同時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口頭語言的使用要注意如下幾點:1、以發音和發音技巧為表達語言的基礎,形成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的授課語言,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優美動聽的語言,讓學生如沐春風,樂於接受。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的語音不但要正確、清晰,並且還要鮮明、生動,富於感染力和表現力。這就要在掌握普通話發音基礎上,把握不同的發音技巧,使聲音具有藝術魅力。就像唱歌學練聲一樣,吐字歸音,高低、快慢、升降、擬聲、強弱等都必須正確掌握,方可行之有效。2、以激勵的語言傳達和溝通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聽課。心理學表明:對人的良好思想行為做出肯定和贊許,能使其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得到表揚和鼓舞,會煥發出很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有益評價,無不是用激勵贊美之辭引起學生良好的心理反應,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從中受到教師語言的感染和啟發的。故此,學生就會以百倍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去努力學習知識。3、以幽默的語言活躍和渲染教學氣氛,使其在課堂教學中,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又能加深學生記憶,同時也能讓幽默來陶冶學生成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二、努力發揮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是教學活動中無聲語言。在教學語言中,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是以自身表情和體態來表現的。體態語言的運用,在口頭語言的基礎上表達思想感情和內容的。體態是指人的身體姿態。姿態越自然,身體各部位表現出來的動作就越親切,反映的思想感情就越真實,在課堂上,教學效果也就越好。作為教師只有表現出不做作、不矯揉和不失態,才能使體態語言得到應有的發揮。當口頭語言不足以表達思想感情時,教師若能將體態語言運用得當,將會對教學活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音」到位。這樣,體態語言和有聲語言互相結合互相彌補,調動教學信息的組織和傳達,促進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進行心理活動,有助於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教師在教學中的體態語言不外乎這么幾個方面:1、表情。表情是精神的內在體現,是教態積極的一面。精神愉快,如春風拂面,帶給學生的是親切、融洽的學習氛圍。因為良好的表情始終是用微笑來贏得的。但課堂上有時會出現學生聽課不安心、思想不集中等情況,教師可作出凝視皺眉、放下面孔稍停片刻或抿動嘴唇想說而未說等來提示學生注意;對不守紀律的學生,必要時用冷靜的默不作聲的方法來制止,這樣,不僅有利於教學,也有益於養成學生認真聽課的習慣。2、服飾。教師的服飾得體、簡潔大方,既能體現教師的精神面貌和內在素質,又能積極地發揮課堂教學效應。在課堂上,若教師不修邊幅,著裝不倫不類,是很難為學生接受的。因此教師要注重樸素的服飾和美觀的儀表。3、眼神和手勢。眼神是心理和思維的反映。教師走進課堂第一次與學生交流的就是用目光,無聲無形之中,透給學生一種情感,使學生進入聽課狀態。如果在聽課過程中有學生講話,教師目光一掃或注視一下學生,即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良好效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常以自身的敏感從教師眼睛神色里體察和領悟到嚴肅、信任、激勵的目光,以此端正自己的行為。手勢所反映的是動作語言,但又區別於啞語,它是緊隨著口語和眼神,作出暗示和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力量,它既能示意肯定,也能擺手否定,還能表示一定的節奏和力度。在課堂上手勢動作的 發揮和眼睛的神情,均可填補有聲語言的不足和空白,從而為教學增添藝術魅力。
三、 積極應用書面語言。
課堂教學是應用語言指導、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和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而書面語言是教學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抓住以課本知識內容為基礎的關鍵性的書面語言,組織、歸納、板書,並且要在理解記憶其定理、定義、公理和公式的同時,運用課堂教學手段進行練習,以便順利達到教學目的。1、書面語言在課堂上主要是指通過課本上知識性和教育性的語言再度板書於黑板,呈現在學生眼前的語言。它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能加深學生對掌握知識的印象,能啟示學生抓住重點和難點。它還能將字體的大小肥瘦、字跡的工整規范,刻意表現得有「形」有「意」。2、書面語言的直觀性和導向性強,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進行分析和講解。板書精當的書面語言,使教學語言在課堂上具有通俗化和趣味化的表現特點,但教師在組織應用書面語言時,不要過於追求語言的通俗化和趣味化,要考慮到與語言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更不能忽略書面語言在表達時對學生的感染力。3、在本著教材的教學原則上,讓學生進入情境學習,這是教師趣味化教學的表現,實踐證明,「以情動人」是教育教學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學中的旁徵博引也是應用書面語言的又一個機會。
在當今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正確運用教學語言是教師的基本的素質。教學中,只有重視它,用純潔健康的語言充實和凈化學生的心靈,才能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該文刊載於《全國中小學優秀教改經驗論文集》第277頁,1997年5月出版)——選自葉千華《心靈夜語》2010年2月作家出版社。
9. 教師體態語言有哪些特點
作為具有鮮明職業特徵的教師體態語言,既有人類體態語言的一般特徵,又有自己的鮮明個性。
(一)控制性
在常態的生活中,我們的體態語言具有相當大的隨意性。例如,見了熟人,面部會很習慣地露出笑容以示好感;與人交談打手勢,也是興之所至,隨意為之。教師在校園里始終處於眾多學生視線的聚焦之下,他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不影響著學生的情緒,給教學帶來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因此教師體態語言表現出一定的「控制性」特點。
1.體態預設
大多數教師在備課時都能結合課程內容確定自己的體態語言基調,並對一些重要的體態預先進行設計或練習,這種准備保證了課堂教學中口授與體態的最佳結合,是一個教師駕馭教學走向成熟的表現。
例如,一位經驗豐富的小學語文老師要教《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感情壓抑、沉痛的散文,走進課堂時不可能滿面春風、笑逐顏開,他肯定會在體態和面部表情上提前做好調整,以便與課文內容相適應。山東省著名特級教師宋君在教這一課時,甚至連服裝都進行了精心設計:她穿了一身潔白的紗裙,表情肅穆地登上講台,然後打開收錄機播放悲傷的音樂……這與課文內容契合無隙的體態語言,恰如其分地渲染出一種悲哀、抑鬱的氣氛,生動再現了送別總理的情境,「未成曲調先有情」,為成功地講讀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
2.調控表情
心情高興時喜笑顏開,沮喪時垂頭喪氣,生氣時橫眉冷對,悲哀時眼中含淚……這些常人的情緒反應,在教師身上有時卻要根據教育教學需要有意識地適度加以調控,不能聽任感情通過體態隨意流瀉。
某個學生偶犯錯誤,沖撞了老師,此時老師即便生氣,也不宜當眾發作、怒不可遏,而應控制住怒氣,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情,等冷靜下來以後再做處理。
(二)選擇性
從應用效果這一角度,可以將教師體態語言大致劃分為積極體態語言、消極體態語言和無意義體態語言三大類。
所謂積極體態語言,是指能夠支持或修飾口頭講授、強化授課效果、提高教學效率,能夠獨立表達有關教學內容,有助於學生理解知識的疑點、難點,能激起學習興趣的體態語言。例如,前面所舉宋君老師的體態語言,即屬此類。
所謂消極體態語言,是指非但不能強化課堂教學效果,而且還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其學習的體態語言。如,課堂上哈欠連天、無精打采,等等,即屬此類。
所謂無意義體態語言,則純屬教師因某一方面原因而形成的一些習慣性動作,如,有的教師在授課中喜歡把手插在口袋裡,或雙手撐在講桌上。這類體態語言一般不致干擾講課,但也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當然,並非所有具備積極效應的體態語言都適合教師的需要,有一千個教師,就有一千種教法,各具特點的教師應各取適宜自己的體態語言才能獲得完美的效果。
年長者不宜運用過多的運動性體態,宜確立持重、博識、慈愛的體態語言基調;年輕教師則不宜過於老成,應使自己的形象充滿活力、富有朝氣。男教師應多一些陽剛之氣,女教師宜增添些婉約之美。
但也有一種觀點認為,老教師應活潑一些,如,服飾(副體態語言系統)不妨明快鮮亮些,在老成持重中增加活力;青年教師需要在學生心目中確立「權威」形象,因此舉止神態、服飾等可深沉、凝重些。女教師不妨多一些灑脫和陽剛,男教師則可多一些細膩和慈愛……
(三)學科性
不同性質的學科,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運用各不相同的體態語言,因此,教師的體態語言又具有較突出的學科性。
一般說來,體育、舞蹈等技巧性或藝術性科目,體態語言的使用頻率最高。在這類科目的教學中,口頭語言有時僅起提示、說明作用,而主要靠教師運用體態語言進行示範,以供學生模仿、學習。這類體態語言已形成固定的模式,有專門的含義,又常被稱為「非詞彙性語言」。
語文、德育等文科類課程,所使用的體態語言多用來模擬形象、再現情境、演示情節。
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類課程,所使用的體態語言有較突出的說明色彩,以展示原理、說明事物為主,其主要作用是化抽象為形象、化概括為具體,為學生理解枯燥的知識鋪路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