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方法
新課程標准都是以學生的學為基礎提出來的,淡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但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仍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確立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效果體現出來的。布魯納認為: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一種能夠使學生獨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積極的探索者。課堂教學雖然應當成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天地,但教師絕不是袖手的旁觀者。教師應當積極地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採取適當的學習方法。並且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參與的基礎上指導。教師第一要利用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因素,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第二要千方百計拓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空間。第三,適當組織專題性探究活動。
教師要注意在學生的能力和知識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學習方法,在指導的過程中和指導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 1、主體參與的有效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學會贊賞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選擇的能力和履行職責的能力,使學生有能力選擇學習的內容和學習方法,能夠勝任獨立學習以及合作學習中的自己的任務。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聯系,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的學習主體有效地參與學習的過程。
2、情感態度的個性化。學生是千差萬別的學習地主體,在具體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場景、學習范疇中,在個人的情感體驗上,也會是各不相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並注意保護和開發學生獨特的個人情感體驗,讓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過程中得到豐富和發展。讓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的思想感情傾向,能夠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學習內容中感人的情境和人物形象,能夠說出自己的體驗。
3、目標任務的多樣化。對每個學生來講,他們各自的知識結構,人生經歷,生活閱歷,情感傾向,個性特色,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等都存在差異,這些差異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要能夠使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所達到的目標任務多樣化。讓個人基礎不同的學生達到適合自己發展需要的目標要求。這樣,學生在達到自己的目標任務的前提下,也都能夠享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才會對學習充滿信心,才能更順利的進行更高層次的學習。
三維目標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整體,是一個完整的人在學習活動中實現素質建構的三個側面。因此,課堂教學應該全面關注三維目標,並將它整合於統一的教學活動過程之中。
② 如何實現教學目標
您好,很高興能幫助您
在本次新課標下數學教學展示活動中,幾位教師為我們奉獻了三節精彩的數學課,在他們的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研究。他們已經轉變了教學觀念,改變了教學方法,豐富了課堂教學策略,走在我鄉課程改革的前列,為全鄉數學教師起到了帶頭作用。聽了這幾節課後,學到了很多,感觸較深。在他們眾多優點中,我選擇一點來談談個的看法,那就是如何落實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我個人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清楚地認識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的歸宿點,它的基本要求是具備科學性、合理性、明確性以及可檢測性。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如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符合基本要求的教學目標,將了取得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 二、加強對教學目標的研究
2、本課的目標是否全面。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在三維目標指導下的精神生產活動。圍繞學習內容,全面化理解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各項目與具體學習內容有機的整合,這既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同時也是課堂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重要保證。 三、教學中清晰地展示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是否清晰。新課程改革,「雙基」仍是一個重要的目標,這一目標我們不是看教師的文本,也就是說,不應該看教師的教學設計,而應是看整個課堂是否落實。例如「8、7加幾」這節課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加強演算法的多樣化和最優化,從而讓學生明確有「湊十法」進行「8、7加幾」的計算,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著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訓練。
2、是否強調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注重結果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在教學「8、7加幾」這節課中,教師讓學生進行了三次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次是學生觀察圖時,同桌的兩位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第二次是在教學8+5時,我讓學生四人合作,引導探究演算法。第三次是進行拓展訓練時,你最多有幾種填法?()+( )=13學生四人合作看哪組的填法最多 ,哪組就獲勝。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學生經歷了這樣的自主、合作學習過程,不但讓學生學習了用「湊十法」進行「8、7加幾」的計算,而且讓還經歷了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種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否突出重點。這幾節,在教學中都引進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在情境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和作用。課堂上教師還和學生加強交流與溝通,用一些激勵的語言來鼓勵學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為學生輕松而愉快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四、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
教學目標是教師在課前擬定的,這些目標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往往並不是我們預期的那樣,會偏離教師課前擬定的目標,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總之,我們要清楚的認識教學目標,全面深入研究教學目標,擬定出科學、合理、全面的教學目標,教學中要清晰的展示教學目標。 湛軍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記得好評和採納,答題不易,互相幫助,
③ 如何陳述課堂教學目標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人們越來越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有效程度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通常我們衡量課堂教學有效程度的關鍵在於教學目標達成的狀況。正如布盧姆所說:「有效的教學始於准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學目標就成為「一切教育現象、教育過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準點」,就成為評價一切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邏輯起點。一、教學目標的重要性
在基礎教育領域內,隨著課程改革的開展,普通基礎教育工作的實施者們,專業化水平迅速提高。對教學目標在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較深入的認識,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學目標達成度的努力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相當數量的教師,對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及教學實施技術的了解和掌握仍然處於「無知」狀態,影響教師教學行為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習慣的傳承,缺少理性的分析和理論的支持,這從整體上制約了教師專業發展,制約了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制約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從課堂教學實施的層面來考察,對於什麼是「目標」、什麼是「教學目標」、如何確定「課堂教學目標」等問題還處在低效和混沌的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從學會確立恰當的教學目標著手實不為過。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著手教學准備,進行教學設計時普遍認為「教學目標」是多餘的,對教學實施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是為應付檢查才不得不完成這一環節。這種將教學目標虛化的主要原因是:相當一部分教師不理解何謂「教學目標」、不了解教學目標分類的基本知識、不了解教學目標構成的基本要素和闡述的基本要領。那麼,將教育理論專家對教學目標的研究,轉化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操作行為,讓教師在備課時能正確地運用教學目標的陳述技術和教學目標的編寫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
二、教學目標陳述的誤區
不論是結集出版的教學案例集里,還是在各種教育網站中,甚至是教科書的編纂者精心打造的教學參考書上,我們都不難看見,所謂優秀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對「教學目標」的陳述出現的偏差。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混淆
教師在描述課堂教學目標時經常使用「激發愛國主義情感」「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觀」等「放之四海皆準」的表述,看上去絕對正確,但實際毫無作用,人們戲稱為「正確的廢話」。
下面是關於《游歷華夏》一課教學目標的陳述:
①知識目標:掌握地形與氣候的多樣性,區域的差異性及區域間的交流與互補,理解各知識板塊之間的聯系。
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學習能力;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培養和諧共進、愛國愛鄉的高尚情懷。
分析這一陳述,我們可以看到「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學習能力;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培養和諧共進、愛國愛鄉的高尚情懷。」這不僅是學習歷史與社會課程的學生應達到的目標,也是學習人文類課程的學生應達到的目標;不僅是人文類課程的目標,也是自然科學課程追求的目標;不僅是初一學生應達到的目標,也是高中學生應達到的目標,甚至是人的一生學習都應追求的目標。這樣的目標通過一節課的教學活動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它已不是教學目標,而是教育的宗旨、教育的目的。
目的和目標是不同的。目的是通過某項活動要取得長遠的預期結果,而目標則是通過某項活動要達到的近期效果。教學目的是教學領域里為實現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種概括性的、總體的要求,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成的任務,它具有根本性、長遠性和穩定性。教學目的體現了社會的意志和客觀要求,是以指令性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更多地帶有強制性。而教學目標只是對特定的教學活動起指導作用,由授課教師根據課程標准要求,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制定的絕大多數學生通過學習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它具有現實性、具體性和操作性。教學目標則較多地體現了教學活動主體的要求,帶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目的是某一歷史時期學校教學的規范,不容許隨意變更,而教學目標則是一種策略,可以由教師根據需要加以調整、變更,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2.課程目標與課時目標混淆
教學活動可以分為課程、單元、課時等多個層次。因此,教學目標就包括了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等多個層次。課程目標是指某門課程在教學上總體所要達到的結果,亦即一門課程的教學活動從總體上所要促成的學生的身心變化。課時目標是對每個課時的具體要求,即一個課時的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結果,亦即一個課時的教學活動所欲促成的學生的身心變化。
「通過系列探究,學會客觀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培養以史為鑒、學以致用的能力和關心社會的主體意識。」這是一位教師關於《改革弊端的羅斯福新政》一課教學目標的陳述。在這個陳述中,「學會客觀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培養以史為鑒、學以致用的能力和關心社會的主體意識。」是學習歷史與社會這門課程所要達到的目標,而非一節課所能完成的任務。
3.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混淆
一位教師在教授《規模空前的戰爭浩劫》時這樣陳述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和所帶來的災難。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對戰爭的危害有較深刻的認識,培養他們熱愛和平、珍惜和平生活的觀念。
對於這樣的陳述,且不說將教學目標割裂為所謂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是否恰當,因為這三個方面是交織在一起的、相互滲透的。僅就「誰來完成教學目標」這一問題,就使我們非常困惑了。誰「使學生了解」?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誰「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誰「提高學生對戰爭危害的認識」?顯然,這都是教師的行為。
教學活動的目標是促使學生發生期望的變化,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如果沒有促使學生發生變化都是無效的。我們經常聽到老師抱怨說:「這個問題我都講了五遍了,學生還不會!這不能怪我。」實際上,教學目標是學生要達到的目標,而非教師要達到的目標。教師講十遍、百遍,學生沒有發生期望的變化,這種教學也是無效的。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對完成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認識有誤。
4.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混淆
在對《開辟新的發展道路》一課的教學目標陳述時,有教師寫道:(1)知識與技能:一戰中的俄國、彼得格勒武裝起義、臨時政府、布爾什維克、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蘇維埃、土地法令。這是教師在陳述教學目標時,最常見的錯誤。這種表述不做任何學習行為、行為條件和學習程度上的界定,只是將教學內容羅列堆砌,把教學內容當作教學目標。
5.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混淆
教學活動是教學中發生的事件,它是達到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目標本身。但是很多教師這樣陳述教學目標:通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在圖書館、網路上等查找資料,組織課堂討論,引導學生把握課本知識,形成學科能力,養成正確的情感與價值觀。這種陳述錯在將閱讀課本、去圖書館、上網檢索、課堂討論等教學事件當作教學目標本身。
6.表述目標行為動詞過於抽象
在對教師教學目標陳述的考察中我們發現,在教師的詞庫里「了解」「掌握」「理解」「應用」四個詞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行為動詞。當我們提出何為「了解」、怎樣的行為表明已「掌握」、如何衡量「理解」與否、「應用」與「掌握」有何不同等問題時,陳述教學目標所使用的行為動詞過於抽象的問題就顯露出來了。如果使用說出、背誦、辨認、列舉、復述等詞語是否比「了解」更具體呢?如果使用解釋、說明、歸納、概述、推斷、整理等詞語是否比「理解」更容易理解呢?如果使用設計、辨析、撰寫、檢驗、計劃、推廣等表述,是否比「應用」更具操作性和更易反饋呢?回答是肯定的。
④ 如何制定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
11.7 一、重視教學目標的確定 教學目標的確定,可以為執教者選擇教材內容、手段方法和科學評價教學結果提供相關依據,也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明確的學習方向。教學目標的確定,必然要決定教學的設計,包括:對學習材料的選擇;對學習方法的確定;對學習情境的創設;同樣,教學目標的確定,也必然決定教學的實施,包括:教學的流程;時間的分配;課堂生成資源的捕捉與選擇;課堂教學的調控;因此,課堂教學必須重視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目標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歸宿。 二、制定教學目標的依據 1.課標是指導性文件,其中的理念、目標和實施建議都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應該認真研讀。 2.研讀教材。 3.了解學生。 三、如何制定教學目標 1、制定教學目標要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從三個緯度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2、每節課的三維目標的制定要具體、有針對性。 3、制定目標要整體把握教學目標,層次清晰。從宏觀上考慮,從課程目標到階段目標,再到單元目標和一節課的目標。 4、制定的目標要有數學思想、有發展性。 反思:有了明確、具體的目標,我們才能更好地創設教學情境、設計教學環節、利用教學資源、把握教學生成、評價教學效果等等。
⑤ 怎樣確定課堂教學目標
1、有效的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要在整體教學活動中統一、整合地實現教學目標。 新課程要實現學生全面、終身的發展;倡導給個性充分、自由發展創造條件;給學生主體生動、活潑的發展空間。新課程在價值觀上,一切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倫理觀上高度尊重學生;行為觀上,全面依靠學生。2、靈活的、又有側重的提出目標的要求。 對於具體的教學,具體的數學學習內容,我們不可能同時,花同樣的氣力落實課程目標中的幾個個方面。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 有的教學內容易於通過「親歷過程」獲得方法的啟示,我們就可以突出「過程與方法」的重點。例如在小學數學第一學段統計內容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親歷統計的全過程,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的思考,鼓勵學生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提供適當的指導和鼓勵,善於選擇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 有的教學內容或教學環節具有強烈的情感態度傾向,蘊含豐富的思想道德因素,就應當著重進行「情感與態度」的教育。當然對於一些「中性」的學習材料也不用硬性附加思想標簽。3、注重內隱和生成性目標在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 傳統課程認為,課程是知識的載體,是經過精心選擇的學科知識,課程就是教材;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師是中心,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傳統的教學過於強調預設和封閉,從而使教學變得機械、單調、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抹殺了學生的創造才能。
⑥ 怎樣優化課堂教學目標
僅供參考:
優化課堂教學目標,實現課堂教學素質化。
教學目標是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原則,把大綱的要求細化,並把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教育寓於其中。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優化了的課堂教學目標應以學習者為中心,盡可能多地給每一位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為其今後的發展打一個堅實的學科基礎,其中學科知識應包括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由其內容所反映出來的思想和方法。學科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應用知識分析總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科觀念包括對學科價值的認識,應用意識,定量分析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意識等等。其它綜合素質包括心理素質,德育素質,美育素質和勞動素質等。
總之,優化課堂教學的目標應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主動地學習而不應是以分數的目標的被動學習。另外,目標的制定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避免大而空。
優化創新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效果整體化。
課堂教學內容的優化創新,也是對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回應,它觸及到了課堂教學的根本性問題,直接影響到整體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內容體現創新,主要包括引導學生確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打好創新素質基礎應以創新要求歸宿,優化創新應成為課堂教學法的核心內容。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既要注意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又要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基礎對教材內容重新進行精心的組織安排,使展示的教材有新鮮感,新奇感,有吸引力,有感召力,能起到補充,完善,招展學生原有知識結構的作用,每節課要正確在教學中要輔墊什麼,思維向什麼方向發展,以及還要做哪些滲透等,從而使教學內容優化創新,使課堂教學取得整體效果。
例如,在《故鄉的榕樹》的教學中,我就大膽地一改以往的教學內容,重新安排,選取播放與此文內容相似的音樂——二胡曲《還鄉行》,用音樂的旋律來向同學們訴說,這堂課只要求同學們一邊默看課文,一邊欣賞音樂,一邊思考課文及音樂支中所代表現的內涵,其餘什麼也沒多說。結果,這堂課競收到令人預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
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的宏觀管理。
課堂教學是由多元目標,多種要素和多個因子有機組合的綜合體。教學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為完成教學任務所建立起來的比較穩固的教學程序及其實施方法的策略體系。有時序結構、教法結構、心理結構、主客結構、過程結構、知識結構等,教師的任務就是將教學中各種復雜因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藝術地組合在一起的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對教學模式的認識,可以啟示我們:(1)在構建教學模式時要十分重視他的科學性,完整性,可操作性,決不能顧此失彼。(2)在教學中要自學地學習運用教學模式。(3)在教學中貴在創新,要構各具特色,有不同風格和流派自成一體的教學模式。
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是一個策略系統,教學目標和內容確定以後,確定和選擇靈活的教學方法使成為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課題。各教材內容是豐富的,但若沒有生動的教法,那麼學生學習的舉也是不能持久的。學習積極性也是不能經常保持的。揚以教學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教法,其目的上讓學生思維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更好發展其學習的主體作用。
要使學生主動參與,使全體學生動腦(思維),動口(表達),動手(操作),多種感覺密切配合協調參加到學習中來,學生的聽,看,讀,寫,想等一系列活動,就是學生觀察能力,表達能力;運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參加知識的實踐中,全提出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其求知慾會驅使自己去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學生的一種助力。學貴有疑,教貴做疑,有疑問才會執著追求,尋根來求源,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這樣才有到於實現由「授魚」向「授漁」的轉變。
在語文課教學實踐中,我們根據每冊每單元的具體內容和特點,結合職業中學的特殊學情,嘗試了分層教學法,它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同班分層,把課堂教學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側面是集體教學階段,這階段教師在以絕大部分學生的水平為基礎,利用盡可能少的時間,進行少而精的集體教學。第二階段是個別學習階段,在這階段,我們對不同同學生實施不同的指導,不同的練習和檢測。最後再通過必要的教學反饋,採取各種形式學生的知識缺陷進行針對性的補習和矯正,最經使全體學生掌握所學習的內容。另一種情況是異班分層,就是在同一年級內把學生的情況按程度分為A,B,C三個層次,重新組織班教學一室內容,同時請校內的老教師開設講座,學生自由選聽,每一年級對「優生」和「學習暫時困難的學生」都要特別重視,制定具體措施,激發學生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對每一個「學習暫時困難的學生」建立個人檔案,經常和家長聯系,真正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
誠然,「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種方法。例如,六步教學法,談話式教學法,點撥式教學法等等,要貴也在於得法,要精心選擇和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還要注意方法的協調性,得法就能提高教學質量。
優化教學評價,激勵學生學習。
教學質量們評價對教學起著導向作用,要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依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的結果,從認識,技能和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出全面評價,藉以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改進教學方法,激勵學生進步。教師要想方設法加強課堂信息反饋,增大信息交流速度,對反饋的信息,適時作業評價,對學生正確的認識要及時強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反饋越及時,課堂教學效果就越好,教學效率優越高,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估,培養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評價的能力,使他們評估與自我評估相結合,使評價制度更能發揮激勵學習的作用。,要增強實際操作和測試方式,對學生的測量,作圖,製作等動手能力進行評價,特別是對多媒體電化教學,由於聲,色並置,同步顯示,更能吸引學生,激起極大舉,其優越性是其他教其其所不能代替的,對此的操作能力要及時作業評價。
優化課堂訓練,強化已學知識。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課堂訓練是適應學生智能發展和課堂教學規律的一種策略。
然而,目前課堂訓練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1)以習慣練習代替訓練,(2)不問內容與時機,信手挪用現代的練習;(3)備課找題單,上課用題單,上課用題單,講解對答案。「不是灌,使是串(串講)要不就是滿堂練」。課堂訓練陷入了「低效率——重負擔——低效率」的悟圈,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所以,解決問題,關鍵還得在如何「優化訓練」上下功夫。
訓練內容要指向目標。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結構, 學方法,課堂訓練和評價起著定向作用,反過來,課堂訓練不是促進達標的重要手段。集中目標才能集中優勢,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課堂上每一項訓練活動,每一首訓練題,教要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成編造。
訓練設計要科學有序,一是訓練題要典型有序,從內容上看,鞏固記憶性的題,要求提示明,表達概括簡練,題型典型;理解運用基礎知識,發展思維的題,要靈活多變,角度典型,培養遷移創新能力的題,要求新穎,又要與所學知識自然聯系,內容典型。訓練題編排,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水平,著眼點放在學生最近發展區,有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題,有適合一般學生的基本題,還要有適合優生完成的提高題,促使各類學生都要「跳一跳摘桃子」。二是訓練過程要體現發展提高,即有利於學生發展思維的提高能力。教師要在課堂「雙基」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演繹,以訓練思維品質與思維習慣。
訓練方法要是靈活多樣。一個充滿生命活動的課堂教學應熔思想,語言,知識能力素質培養於一爐,課堂訓練也必須是多角度,多側面,多形式的。
正確發揮教師的訓導作用。一是控製作用。教師應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以課堂結構為依託訓練方案,以訓練的最佳電動機和最佳方式來安排訓練活動。二是點撥作用。按「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古訓,講練結合,適當點化,激勵學生自己去思考創新。三是評價教育作用。善於從訓練中捕捉信息,及時評價,幫助學生發現長處,找到善距,引導學生順利到達目標和獲得發展。
優化的課堂訓練才有效,有效的課堂訓練才能真正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強化已學的知識。
總之,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教育家加里寧曾說過:「教育事業是艱巨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認為,教育事業不但是科學的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優化課堂教學當然要用教學質量來衡量,對於我們教者也要加強自身基本功的鍛煉和素質的培養,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積極為優化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而作出努力。
⑦ 怎樣敘寫課堂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的關系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是一種一般與特殊版的關系,普權通要求與具體結果的關系,理想與現實的關系。教學目的是一種理想,是教學工作的方向與指針,往往與教師的主觀願望等同,隱含著可能無法實現的內容,時間跨度也較長。如教學《飛機遇險的時候》確定的教學目的為:(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主要內容。(2)學習周恩來同志臨危不懼、舍已為人的優秀品質。教學目標是一種現實,是指在具體情景下,學生行為變化的結果。教學目標是策略性的,可觀察、可測量、可評價,是教學目的的具體化,而且有時間、情景等條件限制。如教學《20以內加減法》,確定的教學目標為:(1)學生應該掌握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方法。(2)學生應該領會20以內加減法的算理。(3)在五分鍾內,能正確計算100道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題。二、敘寫課堂教學目標的原則(一)根據學生個人的實際水平由於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首先要考慮學生個人的實際水平。
⑧ 如何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目標抄分為四個方面細化襲,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就數學結合來說,學會思考是一個核心問題,學會數學必須要學會思考,有人曾經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所以讓學生學會思考,是數學的一個核心目標.數學思考要把四基有機的結合起來,把通常所說的數學的基本思想和知識技能有機的結合起來,把積累數學經驗和知識形成的過程有機的結合起來,這個對於提升數學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⑨ 如何有效達成課堂教學目標
有明確的具體來的易於實現的教學目標源。教學目標的定位忌多而空,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確定,且便於課堂檢測。這一點需要教者事先認真研究教材,讀透文本,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結構及求知心理。目標的確定要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考慮,而不應該僅僅考慮教者的教,更應該考慮學生的學。課堂上亮出教學目標,等於明確了師生彼此都要完成的教與學的目標,教者心中有數,教學時有的放矢,尤其是學生學有目標,知道自己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心中充滿期待,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這樣,師生會配合默契,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⑩ 怎樣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敘寫應注意哪些問題
1、制定教學目標要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從三個緯度上制定切實可行版的教學目標。
2、每節課的三維權目標的制定要具體、有針對性。
3、制定目標要整體把握教學目標,層次清晰。從宏觀上考慮,從課程目標到階段目標,再到單元目標和一節課的目標。
4、制定的目標要有數學思想、有發展性。 反思:有了明確、具體的目標,我們才能更好地創設教學情境、設計教學環節、利用教學資源、把握教學生成、評價教學效果等等。
教學目標的敘寫應注意哪些問題:
(1)正確定位目標對象;
(2)學習目標的編寫應盡可能明確、具體;
(3)目標設計要有層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