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堂教學評價指標有哪些方面
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1、質量 1.內容的正確性
2.內容的講解
3.難點的處理
4.重點的處理
教學內容 5.層次和結構
2、容量 6.容量的大小
7.容量和難度的關系處理
8.增加課堂知識容量的措施
3、應用性 9.內容聯系專業聯系實際情況
4、教學組織 10.教學組織過程
11.組織形式與教學內容
5、教學方法 12.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情況
教學藝術 13.對傳統教學法的改革情況
6、教學手段 14.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情況
15.實驗教學改革與建設
7、教學基本功 16.板書
17.語言
18.教態、儀表
8、備課質量 19.內容熟練程度
教學態度
20.課前准備情況
21.治學態度
9、教書育人 22.對學生學習要求情況
23.為人師表
24.結合課堂教學育人情況
② 課堂教學評價的評價者應具備哪些條件
一、評課的標准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新課程評價已經從過去以知識水平為中心的甄別性、利害性、封閉性、標准性、結果性評價,轉化為以能力水平為中心的發展性、激勵性、開放式、多樣化、過程性評價。由於新課程評價內涵的改變,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評價者在聽課時,目光不是緊盯在授課者身上,二是整體考查教師的教的行為和效果,同時考查學生學的狀態和學習效果,這樣,課堂教學評價的標准,也隨著評價者關注對象的變化而發生了變化。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做出了這樣兩個方面的界定:
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是「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這為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制定,確定了很好的准則。
二、評課的原則
1、實事求是原則:即客觀公正,也就是在評課過程中,要求評課者能用一把尺子、一個標准去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評價的對象定位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事件本身)上面,而不是定位在授課者(人)上面。當然,實事求是的評課原則還要求評價者能以課堂的真實情況為基礎,以科學的理論為依據,不帶任何偏見,不夾雜感情因素。
2、坦率誠懇原則:就是要求評價者對課的長處一定要充分肯定,對教師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能明確地指出來。當然,在具體評課時,還要考慮教師的心理承受能力,對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教師應含蓄、客氣一些,對心理承受能力強的教師可坦率、直爽一些。
3、兼顧整體原則:一是評課者應樹立整體意識,堅持在評課中把點和面、局部和整體結合起來。二是評課者在評價過程中,還要兼顧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既要看所聽的課,還要看平時的課,也要看教學成績,應綜合一個教師的多種表現,而不能「一課定終身」。
4、激勵性原則:一是對被聽課者的激勵,二是對參與聽課的其他教師的激勵。前者主要是要善於抓住教師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的閃光點,發散甚至放大教師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成功的地方,使被聽課者明確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在哪個環節上是優秀的,以便於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更好地保持。對參與聽課的其他教師,通過評課也要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可使用這幾種激勵方法:目標激勵,給教師提出一個教學研究的目標;榜樣激勵,為教師樹立一個教學典型;信息激勵,為教師提供教改信息。
5、差異性原則:一是看課型的差異。針對不同的課型應採用不同的評價標准,不能用同一評價標准來評價不同課型的課。二是要看教師的差異。對不同執教年齡的教師進行評課,要求自然不同,對不同職稱的教師授課情況的評價,要求也應該有所不同,聽不同學科的教師的課時,也要能根據學科特點設立不同的要求。三是要看到學校和學生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形式的選擇,是基於對學情的分析的,也就是說,他要根據他的教學對象去確立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形式,評價者應通過觀摩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課堂教學效果去評價,而不是根據自己或他人的教學經驗去評價。
6、講究方法原則:評課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一是要充分尊重授課者的勞動,先肯定成績,再找出教師授課過程中需要改進的一些因素,不可以用簡單的二元對立是非觀去評價教師的授課情況;二是在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評價的時候,褒獎與貶斥要有「度」,放大優點或擴大缺點,都可能對被聽課者造成傷害;三是評課要主次分明,在重點問題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講透,一般問題可一帶而過,對缺點問題要抓要害,不嚴重的缺點可輕描淡寫,不能面面俱到,否則無論是對聽課者還是授課者都起不到評課應有的效果。
7、導向性(方向性)原則:在確定了評課目的之後,依據評課標准,關注教師授課過程中那些體現現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細節,發散並放大這些能體現時代教育教學特點的成功細節,從而使這些成功的細節能夠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
8、科學性原則:一是審視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選擇是不是符合科學性要求;二是審視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是否具有科學性。評課者應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解剖教師課堂教學的內容和課堂組織形式,並根據課程、教材、學生學習實際需要等內容,對教師的授課行為作評價。
③ 淺談課堂教學評價的幾個標准與維度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一提出的目標要明確、具體;二根據學科教學點制定適當的教學目標;三教學目標要具有一定彈性評價標准,應該不止三條:一教學的目標評價標准;二教學的內容評價標准;三學生學的行為評價標准;四教師教的行為評價標准等等.
④ 好的教學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的體現目標意識。具體有以下表現:
教學目標具體、全面、明確、且符合大綱及教材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
重點和難點的提出與處理得當,抓住了關鍵。
教學目標達成意識強,且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二、教學程序體現主體意識。具體有以下表現:
教學思路清晰,課堂結構嚴謹,教學密度合理。
面向全體,體現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主動發展。
知識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
三、教學方法(體現訓練意識)
1.精講精練,體現思維訓練為重點,落實「雙基」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符合教材,學生實際
3.教學信息多項交流,反饋及時,矯正奏效
4.從實際出發,運用現代教學手段。
四、情感教育(體現情感意識)
1.教學民主,師生平等,課堂氣氛融洽和諧,培養創造新能
2.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
五、教學基本功(體現技能意識)
1.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范簡潔,生動形象
2.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大方
3.板書工整、美觀、言簡意賅,層次清楚
4.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5.變和調控課堂能力強
六、教學效果(體現效率意識)
1.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2.學生會學,學習生動,課堂氣氛活躍3.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短時高效
七、教學特色(體現特色意識)
1.教學有個性特點
2.教師形成教學風格
⑤ 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課堂評價是一項最主要的學校教學活動.它是學校教學的中心環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具有發展性教學評價理念的評價制度.以此促進新課改的實施.並促進課堂教學體系牟完善.因此,特製訂如下課堂教學評價制度.
一.觀課形式
1.領導和教師隨時進教室觀課,對其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2.每位教師每月出一節公開課,村小學以校為單位,中心小學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評價.
3.每學期選不同學科的優秀教師上觀摩課,全鎮小學教師參與聽課和評價.聽課教師認真填寫<課堂評價表>在會上進行交流,以達到提高教師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二.評價辦法
1.評價採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強調評價者與評價對象之間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
2.實行多向評價.除領導,專業人員外,更強調同行的參與,在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家長.學生參與,以全面了解各種信息.
3.評價方法多樣,採取研討.訪談.觀察.問卷.測驗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4.評價不但要評教,而且要評學,不但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
5.評價不但要對現狀作出診斷,而且要關注改進和發展,提出可行的改進建議,達到促進發展的目的.
6.出公開課的教師,在聽取聽課教師的評價後,要在兩天之內寫出教學反思交於主管領導.
三.評價原則
1客觀性原則
評價標准要客觀,不帶隨意性.
評價學生要客觀,不帶偶然性.
評價態度要客觀,不帶主觀性.
2整體性原則
樹立全面評價的觀點,進行評價.
3.指導性原則
明確評價的目的要於幫助師生改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要切合實際,既要重視過程性評價,又要注重終結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