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通常課堂教學採用的方式是什麼
講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四種方式。
講解是教師向學生說明、解釋或論證原理、概念、公式。
答案是講解(講授中的一種方式)。
② 如何加強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管理
一、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力度。
一是深入學習,轉變觀念。《沙洋縣教育局關於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年」活動的實施意見》是指導課堂教學改革的綱領性文件,要通過不斷深入學習文件精神,落實文件要求。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全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增長方式轉變,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增長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由外延型向內涵型轉變;促進全縣城鄉學校辦學水平均衡發展,形成控輟保學,樂學樂教,高效減負和內涵發展的良性機制。
二是肯定成績,鞏固成果。活動實施半年來,已經取得了一些初步的階段性成效,初顯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意義。通過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理念已被絕大多數教師接受,認識水平得到了提升,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質量觀、評價觀正在形成;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師生平等和諧的關系正在建立,啟發式、探究式、合作學習等方式和手段在教學活動中得到體現;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習評價體現結果與過程並重。
三是正視問題,反思不足。學校在課堂教學改革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課堂教學改革方向比較模糊。在「改什麼」、「怎麼改」的問題上認識不清,方向不明;二是課堂教學改革缺乏主動性,部分學校存在等待觀望情緒,部分教師對教學改革不適應,存在著「課改」理念體現不明顯,教學方法單一、陳舊;三是校本教研對「課改」的服務功能發揮的不夠充分,教研活動缺乏針對性和深刻性;四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重形式,缺深度。
二、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措施。
(一)構建模式,優化教學。
本學期,各學校要著力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構其理論框架和操作體系。課堂教學新模式必須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改」主題思想,即在教師啟發下,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依靠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去開展學習上的獨立鑽研,進行創造性學習。
二是優化教學方法。遵循「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練為主線」的「少教多學,精講多練」課堂教學改革最根本原則,科學安排學、講與練的時間,規范落實課堂教學三個「三分之一」要求,要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課型,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著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三是形式靈活多樣。圍繞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組織立標學標,觀摩交流。通過部分教師「試水」課、全體教師公開課、課堂教學改革開放交流月等活動,集中展示本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成果。
四是突出校本特色。要立足本校實際,將改革工作與本校教育教學實踐和師資隊伍建設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適合本校特點的課改模式。
(二)加強管理,評價推動。
各學校要把教學評價體系建立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拓工作新思路,不斷完善評價指標體系,用科學的評價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一是教師要對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進行全面評價。教師課堂評價貫穿課前、課中、課後,提倡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針對學生的不同發展水平,在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評價行動策略和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評價。
二是學校要對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方式進行變革。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變為評學生參與度;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變為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由評課堂的活躍度變為評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變為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變為評學生練習;由評教師的基本功變為評學生的基本素養。
三是制定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標准。課堂教學的評價標准要有利於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促進教師改進教學實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要有利於改革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式;要有利於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因材施教,關注差異;要有利於倡導學與思結合,動手與動腦結合,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結合,鼓勵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各學校可參照《沙洋縣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標准(試行)》(見附件),結合本地、本校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符合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三)典型引領,活動促進。
一是搭建教研平台。利用「聯片教研」和「主題系列教研」平台,根據實際需要有重點的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學科培訓提高」活動。根據學校課堂教學出現的共性問題,組織教研員、優秀教師到學校巡迴舉辦講座和上示範課,帶動和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水平整體提高。
二是開展「教學大比武」。通過自下而上的課堂教學改革「教學大比武」活動,對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給出A、B等級性評價。以此推動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的普及和深化,營造一個「比、學、趕、幫、超」的濃厚課改氛圍,不斷增強課改的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課堂,促進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是舉辦高效課堂展示觀摩活動。根據課堂教學改革「分層推進、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工作策略,通過建窗口,樹樣板,創示範,以此展示部分課改先行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優秀課例及課堂文化建設,引領全縣課堂教學改革縱深發展。
四是組織主題論壇活動。以「課堂教學改革與高效課堂建設」為主題,圍繞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法探討、課堂文化培育、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建設等研究性問題開展課堂教學改革論壇,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分享課堂教學改革經驗。讓教師之間、校際之間進行經驗交流、思維碰撞,促進思想升華、整體提高。
(四)總結經驗,推廣成果。
一是組織優秀成果評比。通過廣泛徵集高效課堂建設過程中優秀的導學案設計、教學實錄、案例和論文等,鼓勵廣大中小學教師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改革研究,聚焦課堂,關注課改,研究教法。切實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研活動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研究能力,鞏固「課堂教學改革年」活動成果。
二是加大督導評估工作。通過對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情況和教師參與度及達標情況的督導評估工作,進一步增大課堂教學改革工作目標考核賦分權重,強化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制度建立、方案實施、課堂推進和評價制度創新等工作。
三是開展先進評選活動。對在課堂教學改革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分別授予課堂教學改革先進集體和先進教師的稱號。教師個人課堂教學改革成績將作為學校績效考核和評優表模的必要條件。
四是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年工作簡報》,及時報道各校在課改活動中的新思路、新舉措、新進展、新成效。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任務,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學校要以此為契機,創新管理制度,創新工作方式,精心組織,科學部署,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團結協作,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全力推進我縣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努力打造新課程理念下各種優秀教學方法互通、互補、互促、共進的高效課堂,為我縣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③ 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專注的教育思想,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發展智力、,提高分析伺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得到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④ 如何評價教師課堂教學內容呈現
評價課堂教學,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考慮。
一、 看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是個內涵豐富的范疇,它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即普通話,教學語言,板書,知識儲備,駕馭課堂的能力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這六個方面的基本教學要求可大致概括如下:普通話,一般要求為規范、流暢,較高要求為抑揚頓挫、聲情並茂。教學語言,一般要求是准確、簡練,而後要求是生動形象,富有邏輯性。板書。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即板書書寫與板書設計。書寫的要求是規范而流利,設計的要求是反映出教學的重要內容,並體現出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知識儲備,也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專業知識儲備與相關知識的儲備。專業知識要求系統而扎實,相關知識要求廣博而不雜。駕馭課堂的能力,也包含很多的內容,如組織教學的方法,控制全場的水平和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等,基本要求是沉著鎮定,機動靈活,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基本要求也有兩條,那就是充分的利用和熟練的使用。
二、看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是個說來容易做來難的問題。到學校檢查教學工作,年年要談這個問題,但時至今日,教學觀念落後,對相當數量的教師來說,仍然是個首要的問題。老教師觀念落後,似乎尚可理解,但許多青年教師觀念陳舊落後,不能不令人深思。教學觀念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可列述如下幾種:1.不能面向全體學生。有的教師,眼中只有少數愛徒,對於學習困難學生,教學上缺乏興趣,輔導上缺乏耐心,或者動輒訓斥諷刺,或者長期不聞不問。這嚴重挫傷了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嚴重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地位,是件令人十分傷心和氣憤的事情。2.只抓智育,不管做人。有的教師認為:只要分數考得好,思想品德管不了。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應當是重要的教學目的之一,可許多教師遠遠顧及不到這一點。甚至少數教師,在課堂上流露出許多不健康的東西,直接對學生形成負面影響。有來自國外的反饋信息表明,很多中國的高材生到了國外,還需要重新學習。重新學習最多的,不是英語,不是電腦,而是道德修養,是社會交往能力,是情緒表達方式及獨立性和創造性等等。要想成才,先學做人,這絕不是一句空話。3.注重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多讓學生掌握一點知識當然沒錯,但是,如果這知識只是靠教師的外力給他灌輸進去的,如果學生不是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積極思維而只是被動接受的,只是通過死記硬背反復強化而後掌握的,那麼他離開老師將一事無成。現在,許多教師仍然習慣於獨霸課堂,滔滔不絕,不去想法設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做,不但從根本上違背了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而且想取個好的考試分數的眼前目的也未必能夠達到。面對現在的考試試題,僅靠死記知識能考怎樣?有許多試題,需要經過幾個層次的思維遞進之後,需要綜合多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之後,才能有一個完善的解決,這一點,要引導學生去深入體會。
三、看教學方法
關於教學方法,最重要的莫過於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而調動學生思維,又莫過於提出有思考價值能提綱挈領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不需很多,一節課三、四個就足夠了。提出問題之後,還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自學思考的時間。這時候,教師的腳步要輕,語言要少,個別輔導聲音也要低一些。而後便是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回答問題。要讓學生充分地講,要在師生共同的深入辨析中弄清楚問題的實質。然後,教師還要有所總結,有所歸納,使知識明確化,系統化,給學生一些踏踏實實而絕不似是而非的東西。這以後,還往往輔以練習。當然,提出問題之後的各教學環節,還要因材施教、富有變化、靈活運用才是。
四、看教材處理
教材處理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那就是教材理解與教學設計。關於教材的理解,要把握好兩個問題:其一,准確把握教學重點與難點;其二,准確把握大綱和教材的要求,做到既不流於膚淺,又不無限延伸。關於教學設計,要考慮好三個問題:其一,考慮全程設計,即對從開始的組織教學、從導入語、直到結束語的整個教學過程,要有一個精心的設計。其二,考慮板塊結構,即把幾個重點內容作為幾個相對獨立、相對完整的教學板塊來精心設計。其三,考慮過渡銜接,即精心設計好各教學步驟之間、各重點內容之間的過渡環節。從而,使整個教學設計,張弛有致,自然流暢,似江水奔涌,一浪一浪奔向高潮。
當然,達到這樣的境界,似乎有點理想化。但是,起碼,可以作為我們追求的目標,作為一個嚴格的要求。反思我們的教學現狀,教材處理方面存在著太多的問題。分析起來,主要問題大致如下:1.吃不透教材。這主要表現為教學內容展不開,教來教去,只剩下了乾乾巴巴的幾條筋。如果我們說這位教師對教材理解不透,或許他並不服氣,他或許講,不就是講了一個什麼什麼問題嗎?不就是包括這么幾個方面嗎?其實問題遠沒有這么簡單。較低年級的教材,看起來確實比較簡單,但是相對於這個年級的學生來講,就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讓學生真正掌握它,沒有循序漸進,沒有由表及裡,沒有深入辨析,那是辦不到的。2.教學重點偏移。存在這種問題的,多數是青年教師,老教師為數不多。他們往往是浮想聯翩,口若懸河,興之所至,或許從遠古談起。下了很大的氣力,其實與大綱、教材的要求並不相干。3.教學思路混亂。有人講,聽優秀琴師彈琴,感覺如同一汪清水。我們聽優秀教師上課,感覺也如同一條清澈的溪流。而有些教師上課,那簡直就是一盆漿糊,一團亂麻。後語不顧前言,首尾不相照應,這讓學生怎樣去學習?相對於教學方法而言,教材處理更顯重要。倘若內容無足稱道,那形式再好又有何用?希望我們的教師務必重視對教材本身的把握和領悟。
五、看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講的內容多,不能算高效率,還要看學生究竟掌握了沒有。同樣,涉及的問題少,也未必就是教學的低效率,如果這幾個問題正抓到要害處,又經過充分展開,詳加辨析,形成了舉一反三的能力。課堂教學,熱熱鬧鬧不能算高效率,如果只是一種膚淺的熱烈虛假的繁榮。同樣,氣氛冷靜,也未必是教學的低效率,只要課堂上有力涌動著思維的潛流。總之,教學效率的高下,不看教師教了多少,而要看學生實際學會了多少。
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該是有益的。
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一個值得深入研討的重大問題,期盼廣大同仁參與到研討之中來。
⑤ 常見的課堂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幾種化學教學方法:如講授、演示、實驗、練習、討論和自學輔導等.
根據初中化學教材內容,可採取下以教學方法:
1.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現法」或「邊講邊實驗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
課堂上一般以實驗創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現、形成概念.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恆定律時,首先由教師演示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變化的實驗,然後由學生分組測定白磷燃燒前後質量的變化.通過多組學生的實驗事實導出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教師還可以藉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從微觀去分析化學反應,揭示質量守恆定律的原理.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自然形成,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學習內動力大,對理論問題認識清楚.
2.提倡採用「邊講邊實驗法」及「對比遷移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一些實驗引入課堂中,採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教師在傳授某種物質的性質時都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實物,教師演示實驗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提出問題,啟發學生自覺觀察的積極性,並要求觀察時認真細致,逐步培養觀察能力.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後,再讓學生親自做一遍實驗.例如在「氧氣的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做好C,S,P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是學生認識氧氣化學性質的關鍵.當教師演示實驗後,可讓學生把學生實驗「氧氣的性質」放在課堂上做,以增強感性認識.當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後,教師可用「對比遷移法」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間的聯系.
3.提倡用「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
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化學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教材在編排上注重難點的分散.因此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採用分散教學,宜採用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的「講練結合法」,這種教學法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並經常地讓學生寫每一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要會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並作出必要的示範,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分別輔導,練習之後學生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最後教師要在檢查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和講解.另外化學計算的練習還要目的明確,題目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學為主的「導讀法」、「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
新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且圖文並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於這種類型的教材內容,採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編制自學提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後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後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在學生自學時巡迴輔導、重點指導、釋疑解難、收集信息.在學生相互矯正後,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或講解,最後也可讓學生演講、小結.這種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
5.靈活處理「家庭小實驗」和「選做實驗」、「常識性介紹」和「選學內容」等內容.
由於學校及家庭的實際條件限制,使一些「家庭小實驗」學生在家做時會產生困難.在教學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採取課內、學生與家庭相結合的方法,克服了困難,充分發揮「家庭小實驗」及「選做實驗」的優勢,又發揮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⑥ 運用什麼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5分鍾的質量,這是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必須思考的問題。只有提高單位時間內工作效率,老師才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教學的質量也才有保證。
如何才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效率呢?
一、把功夫用在課外,充分備課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在教師水平、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已定的情況下,備課是教師能否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能否認真備課和善於備課,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學水平的主要環節。教師在備課中應本著遵循教學目的決定性、教材內容的規定性、教材對象的可接受性、教學方法的適應性以及教學過程的教育性的原則,做到兩個「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備課過程中要認真學習課程標准,通讀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思想內容、知識基礎和基礎訓練的要點,從而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便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目標做必要的准備工作。其次是「吃透」學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個性特點、興趣愛好和差異情況等,從而做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目標來備課、上課。如果每節課教學目標不明確,教材的處理、課堂的結構等都會失去依據,其結果只能是教學內容不是面面俱到、詳略不分,就是喧賓奪主,雜亂無章,從而就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每節課前最好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出示給學生,然後由教師把應教的內容根據課標要求轉化為一組組面向全體學生的序列性較強的問題,以問題來引發學生的動機和行為 我們應在備課時除備常規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准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大多數時間的主人,讓他們有更多、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交流與探討,促進其主動發展。這樣做才會使時間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甚至於產生大於課堂四十五分鍾的教學效果。
二、精力用在課內,精心上課 好的課堂不僅有質而且要有量。高質量的課堂要求教師既有既定教學目標,又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師要優化課堂時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有所提高;教師講解問題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組織討論不在花哨而在實用,合作互動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聯系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 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一節課學生思維的最佳時間是上課後的前5分鍾到20分鍾。所以,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珍惜時間不是教師急不可待地把課堂內容講完,而是要多給學生時間思考。教師可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自己應心中有數,哪裡該啟發引導,哪裡該講解,哪裡該重點強調,教師應把握好「講」的尺度,千萬不能什麼都講,什麼都問,漫天撒網,由教師一人唱「獨台戲」。否則,擠掉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教師勞而無功。葉聖陶先生說過:「假如學生能夠『領悟』了,能夠『研究』出來了。就無須教師的『講述』了。教師所『講述』的,只是學生想『領悟』而『領悟』不到,曾經『研究』而『研究』不出來的部分。這才顯出『講述』的真正作用。」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講得太多了,學生活動太少。教師少講,學生多讀、多思、多練,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上課前我們不妨制定一個時間表,標明每一個教學環節大約所需時間,努力控制好節奏,做到課堂盡量無廢話,多給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表現,讓學生主動探索,提高效率。時間是有限的,但我們必須堅持在每次提問之後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幾十秒鍾。讓所有的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為解決問題作出自身努力。經過這一點時間的思考,他們也許就能茅塞頓開,不僅省去教師講的時間,而且有利於面向全體,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積極主動去學,比任何教學方法都好。 教師講得多,必然剝奪了學生學的機會。把難以理解的知識簡單化,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教師更大的作用是「導」,而不是「教」 ,學生的「學」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在學生如何「學」上做文章。重在讓學生「悟」。教師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多給他們一些時間「悟」。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有好多知識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教師講的少,就要精講,把握好哪些知識需要講,哪些知識不需要講。課堂上教師如果滴水不漏,大講特講,反而會將學生引入迷魂陣里。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要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生轉化。教師的期望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這些方式都讓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教師教書育人憑得不再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如果能適當的多利用現代教具。如多媒體課件、教學圖片、掛圖、投影儀等作為輔助教學的有效手段,這樣既可節約板書,把有關內容簡介出來,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利於學生立體思維。其中教材上圖文並茂的插圖常是教師教學疏忽的一個地方,需要我們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見重視教具及課本插圖的作用,也不失為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教無定法,貴要得法。 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選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就會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那麼,究竟什麼是高效課堂呢?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應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化,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那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第六,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現階段,大班額的班級授課制也是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說是一個最佳選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業分層布置制度。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布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布置大量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布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循環,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內容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於應付、厭學情緒滋生等問題。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復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由之路。 (《天津教育》2008年5月刊) 「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構建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於提高課堂效率。今天,在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總要求下,「向課堂四十五分鍾要質量」,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更為重要。從目標教學到洋思經驗,無不體現出高效的課堂。徹底打破「我講你聽」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須做多方的努力,教師必須作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所謂「有所不為」: 第一,放得下羅嗦,把時間交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人。傳統教學中,重教不重學,我教你學,是與現代教學背道而馳的。有些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太深,教學習慣難以改變,課堂上惟恐講不到位,總是大談特講,甚至可以說是羅里羅嗦,把課堂大部分時間佔用,而留給學生的時間太少。一方面,教師口乾舌燥,有時是滿頭大汗;另一方面,學生卻一旁輕看,個別酣然入夢。這種課堂怎能提高效率呢?精講少講,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去自主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准備充分,要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方能為之。 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給學生。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思考怎會有創新呢?由此課堂教學中,婆婆媽媽式的直白應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提倡學生各抒己見,形成自己的見解。許多問題最好不要輕易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由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來獲得,從而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師主要在學習方法上指導,思維方式上點撥。改變那種讓學生在自己後面亦步亦趨的習慣,從而成為愛動腦、善動腦的學習者。 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讓給學生。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在教學中家長式的命令,過分的逼迫,難以與學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多討論、多交流,消除隔閡,最大的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才能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陶行之先生曾說過:「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嚴師出高徒」,這里的「嚴」,應理解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做學生的楷模,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生活的引路人。師生交流、討論問題,態度要和藹、誠懇,不要生硬、高姿態,有時說話語氣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課,必須有良好的師生間雙邊活動,這樣教學相長,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放得下手腳,把機會交給學生。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特別是活動課、實驗課等,多把動手的交給學生。一項研究任務,一次專題研究、一個調查報告、一個簡單的實驗、演繹一段對話,都是鍛煉學生的分析、思考、行動諸能力的好機會。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獲。「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最好的詮釋。 所謂「有所為」就是:第一、積極組織教學,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 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要運用機智的手段來組織好教學。那種放任、放縱式教學法是非常錯誤的,允許學生犯錯誤,絕不是對學生出現的錯誤視而不見,聽之任之,課堂中的混亂無序是老師的過錯。假設課堂是出戲,那麼教師擔當著導演的職責,好的導演才能導出好戲,好的組織教學,才會有成功高效的課堂。 第二、積極正確的引導,保證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和思路。 課堂教學,學為主體,教為主導。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不能忽視教師的積極的引導。學生的創造潛能,要有教師的正確引導,才會很好的挖掘出來。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進行學習、探究,回答可解決的問題。引導學生確立好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引發學生學習發積極性等,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掌握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 第三、及時檢查糾正,保證學生做到堂堂清。 課堂上,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教師的幫助糾正很重要。特別是學生通過做習題,最能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歸納出個別和共性的問題,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做到節節清堂堂清。教師的幫助,使學生趟過一道道灣,跨過一道道坎,最終達到知識的神聖殿堂。 第四、多多肯定鼓勵,保證學生充分的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十個指頭有長短」。忽視個性差異,簡單以優劣分,對學生的傷害是很大的,甚至會造成一生的陰影。課堂教學中,尊重其差異性,盡可能分層教學,評價標准多樣化。多鼓勵,少批評;多肯定,少指責。用動態的、發展的、積極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贊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時,一句贊美的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話、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張表示優勝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勵,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 (選自《教育在線》) 構建快樂高效課堂,促進快樂校園建設 自市教育局提出了「關於建設快樂校園的實施意見」和全市快樂校園建設經驗交流會之後,我校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強化育人手段,提出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自主自信,合作完善」的辦學理念,形成了以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的教學模式,立足課堂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把握內涵,准確定位,確立以活動為載體,以課堂為主陣地,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依託,營造樂教樂學新境界。 建設「快樂校園」,課堂是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根本,只有建立起樂教樂學的氛圍,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現在,我校正在進行課堂教學「革命」,徹底改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做法,開放課堂,建立了平等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氣氛和諧,合作完善,自主參與,個性發展的課堂氛圍。 首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就是以教師為本和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本就是要相信教師、尊重教師、依靠教師、發展教師,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教師心情愉快地高效地工作,並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進步。以學生為本就是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尊重學生生命成長的規律和合理需要,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用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升學需要,更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應有的基礎,不僅要讓他們現在學習好,還要他們現在活得好,活得健康、愉快、幸福! 二是良好的師生關系既有利於教師教書育人,也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我們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贊賞,我們提出了以愛育人,用愛塑造未來,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三是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強力推行快樂高效課堂改革。為什麼小孩樂意上幼兒園,因為那兒有好玩的玩具,愛做的游戲,有趣的故事,友善的小朋友和和藹可親的阿姨;為什麼孩子上到小學初中就有逃學、輟學現象,是因家庭困難輟學嗎?不是,絕大多數是因為厭學而輟學。而造成厭學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老師施教的方式與方法。反思我們的教學過程,整堂課只有教師一個「我」,以教師為主體,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厭學思想嚴重,導致因成績差而造成的輟學現象時有發生(以前我們學校也不少);教師重視教,忽視學生的學,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的培養,教師主宰課堂,忽視學生合作交流;以及教師採取一刀切,忽視學生個性發展;師道尊嚴,沒有平等的對話等使教學過程一潭死水,學生的創新能力受到嚴重的遏制,造成課堂低效,效果低下。在教育局提出構建快樂高效課堂之後,我們通過深入反思,經過研究,達成共識,在初一、初二兩個年級進行課堂教學「革命」。我們立足課堂主陣地,追求快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原來的課堂教學結構,並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在,在我們的課堂上看到的是:「我參與,我快樂,我自信,我成長」,由學生主宰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我」。 二、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加強教學研究,建立符合自己校情、學情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搞形式,不擺花架子,用自己的思想,辦自己的事情。我們通過分析、歸納「成功教育」、「合作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以及「三三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理論,形成了以「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的教學模式,確立了我們今後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參與者、探究者;教學的重點必須轉移,學會學習比掌握專門知識更為重要。學會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會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分析與解決問題,任何創造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沒有問題就不可能創造,因而,學校對發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給予高度重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獎勵。同時我們還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做什麼,怎麼做,用什麼樣的方式做,要求教師既要當好「幕後導演」又要當好「台前主持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展,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從嚴要求,從細做起,創新常規,完善常規,落實科學的評價機制。「抓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是在落實常規中堅持的一貫作風。自建設「快樂校園」以來,學校制定並修改了部分制度、規定,制定了《建設「快樂課堂」實施方案》、《建設「快樂課堂評」價標准》和《學生小組學習管理辦法》以指導課堂教學改革。 首先,進一步加強備課模式管理,統一格式,靈活操作。通過分析研究,我們設計了「預習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從而達到展示提升。對師生、生生、小組活動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二是規范操作步驟。 1、我們堅持「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自我展示,當堂達標」的教學模式。 (1)自主學習:即先由學生個體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自學能力比較低的起始階段,教師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採取「學案目標導學法」,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導學案,進行自學,然後師生共同認定目標。 (2)合作交流: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可在組內交流或打破小組進行交流,從而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課堂上學生首先就自己的預習情況,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 (3)自我展示:該環節既能鍛煉學生展示的能力,也是兵教兵的重要環節,既能彰顯學生個性,又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反饋矯正: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過程,優點的歸納,病例的糾正等。 (5)當堂達標:這一環節是為驗證學生學習目標達到與否而精心設置的,對學生來說是學後即考,考後即評,學生全員參與,反饋面100%,測評方式靈活多樣,測評結果當堂反饋。 2、課堂教學要堅持「三為主」:即:以學為主,以練為主,以賽為主達到快樂、高效的課堂效果。 (1)以學為主:就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提高小組學習的整體效果。 (2)以練為主: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是主線,練習的形式多種多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組組互動。教師僅起主持人的作用,環節的導入,時間的控制,爭議的評價等等都有學生來掌控。 (3)以賽為主:單位時間內要給學生以積極參與的動力與適當的壓力,生生之間,組組之間要引入恰當的競爭機制,以調動學生快速高效的學習情緒。 三是有效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小組學習的潛作用。 我們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按好中差搭配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結成學習對子「一幫一」、「一促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小組學習要講求實效,強調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在幾乎所有的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熱烈的討論式合作學習,但是多數僅僅停留在形式上。我們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務中的分工和個人責任,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對成員完成任務進行加工和評估等要素。我們還制定了《小組學習管理辦法》通過動態管理和發展性評價的辦法,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 四、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 構建快樂高效課堂,促進快樂校園建設,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課改給了我一個深刻的啟示,解放學生,開放課堂,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好學生不是教出來的,是學生自己學來的 ,唯有學生才能創造奇跡。 快樂高效課堂教學形式,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展示與互評代替了老師的例題講評,更有助於學生的發展。它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實現了共同發展、整體提高的最終目標。 今後,將進一步加強研究,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打造「快樂高效課堂」,營造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快樂校園氛圍,突出教學中心地位,強化教學質量意識,為實現 「快樂校園」 建設的根本目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努力。
⑦ 教學方法的課堂教學
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實用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和豐富多彩,這里所闡述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講授式的教學方法
1、定義: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方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傳播思想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2、具體實施形式:
⑴講解教學方法
⑵談話教學方法
⑶討論教學方法
⑷講讀教學方法
⑸講演教學方法
3、運用講授式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⑴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
⑵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清晰、精練、准確、生動等特點。
⑶善於設問解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積極的思維活動。
二、問題探究式
1、定義:教師或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比較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而獲得知識的方法。
⑴問題教學法
⑵探究教學法
⑶發現教學法
3、運用發現教學法與探究教學法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⑴努力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究發現的良好的教學情境。
⑵選擇和確定探究發現的問題(課題)與過程。
⑶有序組織教學,積極引導學生的探究發現活動。
4、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施的基本步驟:
⑴創設問題的情境
⑵選擇與確定問題
⑶討論與提出假設
⑷實踐與尋求結果
⑸驗證與得出結論
三、訓練與實踐式
1、定義:通過課內外的練習、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2、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中的各種具體教學方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
1)、示範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示範操作和講解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在示範教學中,教師
對實踐操作內容進行現場演示,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強調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使學生邊做邊學,理論與技能並重,較好地實現了師生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本課程中示範教學主要應用於創造變異方法的教學中。如各種作物的雜交自交技術、人工誘變技術、原生質體的分離、雜交技術、基因工程操作技術等。
2)、模擬教學法
是在模擬情境條件下進行實踐操作訓練的教學方法,模擬教學法通常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後,實踐操作前進行。本課程實踐教學嚴格受作物生長季節的限制,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項目實施至少需要一個生長季節,甚至幾年的時間,因此,教學中應注重模擬教學法的應用。本課程模擬教學法主要應用於雜交親本的選擇、雜種後代的處理等實踐教學項目。
3)、項目教學法
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通過師生共同完成教學項目而使學生獲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其實施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步驟一般為: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倡「個性化」的學習,主張以學生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學生通過完成教學項目,能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既掌握實踐技能,又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既學習了課程,又學習了工作方法,能夠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本課程作物育種目標制定、雜種後代單株選擇、株系選擇、自交系配合力測定等均可應用項目教學法。
四、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
1、現代教學媒體的分類
現代教學媒體根據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和交互媒體等。
2、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多方面的教學功能,其中主要的方面體現在:
⑴再現功能。
⑵集成功能。
⑶交互功能。
⑷虛擬功能。
⑧ 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區別是什麼
教學模式是來指一源定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為設計和組織教學而在實踐中建立起來的各種類型教學活動的比較穩定的基本結構(或基本范型)。這個結構中包括:理論、目標、程序、策略、評價等。 所以,教學模式是比教學方法包容量更大的一個概念。
⑨ 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直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6、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7、參觀教學法
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
8、現場教學法
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
9、自主學習法
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
(9)課堂教學方法的思想內涵擴展閱讀: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
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另外,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