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及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
學生獲取信息技術知識的途徑很多。但都不夠系統和完整,學生對信息技術版知識的理解更多還是通過教權師課堂上的講解獲得。所以信息技術教育的主陣地還是在課堂上。如何要求學生在每周僅有的一節課堂上學會、學好信息技術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一、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教材的側重點不同,實驗教材《信息技術》,它更多的是從引導學生如何利用計算機網路和通信技術對信息
⑵ 如何加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的探討
如何加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的探討
如何加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的探討
【摘 要】: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技術含量高,有一定復雜性和困難性,加上在教學多在機房進行,課堂管理方面可以借鑒的經驗較少,對課堂教學管理的研究相對薄弱。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加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進行探討,以期改善課堂管理,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 課堂管理 管理策略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課堂環境、課堂秩序、和教學過程等因素所進行的管理,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採用有效的管理策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構建良好的課堂環境和課堂秩序,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提高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發展,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學信息技術由於未被列入中考、高考科目,學科地位低,在學校學生以及家長心中是「副科中的副科」、「被遺忘的學科」,教學又多是在電腦機房中進行,衍生出一系列特殊的課堂管理問題而有別於其它學科。如何加強課堂管理提高教學效果是每個任課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下面是我在加強課堂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優化環境
對教學設備的高度依賴性是信息技術區別於其它學科的重要特點,要有好的教學效果與機房設備的正常運轉是分不開的,試想一下在上課期間空調或計算機常出現故障而上課屢屢被迫打斷,教學如何有好的效果。因此,營造良好的機房教學環境,提高設備的使用率,突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水平,是所有計算機機房管理人員必
博泰典藏網btdcw.com包含總結匯報、出國留學、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行業論文、IT計算機、經管營銷以及如何加強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管理論文等內容。
⑶ 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實現師生互動。
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師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高效互動是從根本上克服傳統課堂弊端的出路。課堂教學中的單調(聽→講)、單項(師→生)、單一(教材)、滯後(反饋不及時)、被動(老師逼迫學生學習)的境況限制了學生的手腳,扼殺了學生的思維。教師要秉承「通過學生、為了學生、圍繞學生、激發學生、服務學生」的宗旨,通過一個轉變(師生角色的轉變)、兩個前置(問題前置、學習前置)、三種方法(自主、合作、探索)、四種形態(展示進行交流、點撥實現提升、糾錯進行落實、開放實現拓展),實現教師真正地關注學生,與學生互動共成長。
2、明確教學目標,落實「堂堂清」。
教師的課堂教學要做到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目標達成為核心。由注重課堂環節、程序的編制到更加關注學情、氛圍和師生、生生關系。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人人學會是目標。懂得用一種思路做十道題,不如一道題找出十種思路。揪住一個知識點「無限」放大,四處出擊,形成上掛下聯,左顧右盼。每個老師都要致力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力、生成力、表達力,解放學生,解放自己,降低課堂精力流失率,提高學習效率。讓課堂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學生的身動、心動、神動和肯學、想學、會學成為課堂的基本元素。圍繞課堂教學目標,落實「堂堂清」。該掌握的要當時掌握;該會運用的,要當堂運用;該檢測的要當堂檢測。
3、改進教學方法,打造「生本課堂」。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重在引導學生小組學習,做到獨學,對學,群學,鼓勵學生獨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質疑。通過展示實現交流、通過糾錯實現落實、通過點撥實現提升、通過開放實現拓展,教師在教學互動中,要充分實現師生之間的預習交流、分配任務、合作探究,展現拔高、穿插鞏固、達標測評。教師課堂教學中要一看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人數,保證絕大多數學生參與;二看學生參與的質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態度是否積極認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飽滿,板演書寫是否整齊工整,詞、句符號、公式的使用是否正確;三看學生的預習筆記,檢查「預習」情況,以便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適時導入下一個環節,准確做好課堂決策。通過「三看」,關注學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致力於高效課堂。
4、加強課堂管理,拓展「課堂空間」。
高效課堂中,教師是引導著、策劃者、合作者、服務者、開發者,加強教學管理特別是課堂管理是實現有效教學,進而達到高效教學的基本前提。課前教師要認真備課,編制導學案和改寫導學案,讓教學案成為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和方向盤;學生課前要進行充分的預習,師生由此構成相同的經歷,有備而來。課中教師要重申目標,達到具體、明晰,老師要進行學情調查、問題匯總,解決互動的針對性問題,根據問題在講解,直擊問題,精講點撥,在關鍵時刻點關鍵問題,要當堂檢測。課後教師要做好課後反思,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學生要做到課堂問題的堂堂清。對解決不了的問題、疑惑,首先要求教於同學,其次求教於老師,落實學習目標,完成堂堂清任務。
⑷ 如何打造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高效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以及新課程理念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實施,必將引發教育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學科課程方面的深刻變革,因為這不僅能為學生提供了最優質的學習文化環境,能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它能有效地拓展語文教學視野,有利於語文學科教學進行新的整合,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形成並發展語文素養和語文實踐能力,有利於學科高效課堂的打造。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新課程理念實施的必然要求。
所謂信息技術,就是應用信息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對信息進行搜集、加工、整理和應用的技術。信息技術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質量高、交互性強等優點,優化傳遞信息的渠道,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愉快合作、開闊視野、獲得發展。在學科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科教學聲情並茂、知情並重、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加大課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訓練水平。《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提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因此,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感受語文的人文精神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讓多元信息與語文的人文性得到碰撞,使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在固有的教學基礎上達到最優化。它構建一種活潑、新穎、重方法、促思維的創新型教學模式,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創建理想的教學環境。因此,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是語文新課程理念實施的需要,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
二、借力現代信息技術,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一)運用信息技術,渲染氣氛,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望。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藉助多媒體,把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設計得形象生動,感染力強,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從而引起濃厚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將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創設成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一種場景,變成聲情並茂的導入、講析,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如學習《沁園春•雪》時,運用多媒體播放我國北國雪景和這首詞的電視音樂,使學生既為優美的畫面、雄渾的歌聲所感染,又被磅礴的氣勢、豪邁的情懷所折服,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產生一種學習和探究課文的強烈的求知慾望。又如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作的《三峽》,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文中描繪了長江三峽四季的風光之美。教學時,單憑對課文抽象文字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感受三峽的美,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山河之情的。我在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播放長江三峽的視頻資料(《話說長江》中三峽部分視頻剪輯)。隨著畫面的出現,音樂的響起,教師聲情並茂的表情朗誦,學生在視聽方面都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時抽象的文字瞬間就變成具體可感的形象了。這樣,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再如教學《黃河頌》一文時,用音樂電視《黃河大合唱》組歌導入,同時播放黃河壺口瀑布等壯麗景色圖片,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渲染課堂氣氛,從而引起學生心靈上的共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二)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豐富情感,形成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⑸ 常用的課堂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作為教學方案的總的抽象描述,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方案。
1.訓練與練習策略
這是一種比較機械的接受學習策略。由於學習的最終結果是記憶感知材料,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需進行復雜的思維活動。教學中教師只須示範做什麼並提供練習,而學生只需記憶學習內容,並不需要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維活動,因此基本上是屬於機械記憶的策略。
訓練與練習策略的模式如下:提供示範→鞏固練習→反饋遷移
訓練與練習策略盡管不利於發展學生思維,容易導致死背硬記,但是作為一種在教學中比較常用的策略,對於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2.演繹策略
演繹策略也是基於接受學習而設計的策略,但這種接受學習是奧蘇伯爾所提倡的意義接受學習而非機械學習。由於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某種形式的抽象觀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結論),因此,運用演繹策略設計課堂教學,須考慮學生是否已掌握了成為推理過程起點的物理概念,及他們能否通過觀察將現象與概念聯系起來。
演繹策略的模式如下:提出物理概念(原理) →進行演繹推理→實驗(例)驗證→概括得出結論
演繹策略是一種教學效率較高的教學策略,由於省略了學生用來探究、發現的時間,因此在單位時間內可以容納較多的信息。但與此同時,正是由於這種策略設計的教學強調概念之間的關系,教學基本上是講解式的,因而學生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從這一點看,演繹策略對於發展學生的遠遷移能力不利,而有助於近遷移能力的發展。
3.歸納策略
歸納策略是由教師展示定律和定理的發現過程,因此,歸納策略既具有發現策略對過程學習的特點,又具有接受學習的講解特點,故也稱為「思考性講解」。較演繹策略而言,運用歸納策略學生能夠從教師那裡獲取概念或定理的發現過程——由於歸納推理是從特殊(個別的事物)到一般(概念和原理),因而教師必須向學生呈現形成概念和定理的過程——故有利於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歸納策略的模式如下:演示(或列舉)個別實例→進行歸納推理→實驗(例)驗證→概括得出結論
歸納策略是一種能夠達到多種教學目標的教學策略。首先,歸納策略是概念教學的有效手段,學生通過對物理事實的觀察和思考,對概念形成的來龍去脈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必然會從本質上理解和把握它;其次,歸納策略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一種有效方式,由於課堂上大多數教學活動是採用實物演示或實例說明,而多樣化的活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從而使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同時,與演繹策略相比,歸納策略的課堂教學學生參與的程度更高。相對於演繹策略而言,歸納策略是比較費時的。
4.啟發式教學策略
孔子的啟發式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主動地位,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只是從旁邊加以點撥,起指導和促進作用。孔子的啟發式有更深刻的認知心理學基礎,更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更有利於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啟發式教學策略的基本思想是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提倡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獲取知識,是以辯證唯物論的方法論為理論基礎的,是唯物辯證法在教學上有具體應用。
啟發式教學模式是:准備→誘發→釋疑→轉化→應用
5.探究策略
探究策略是基於這樣一種理念,即在研究客觀世界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發展他們的探索能力,獲得理解客觀世界的基礎——科學概念,進而以此為武器,培養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積極態度。
⑹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課堂效率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的應用成為我們必備的技術之一,它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擔負著培養一代新人的重任,根據學科特點,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率,是中學信息技術課所面臨的一個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現在,信息技術作為一門課程,應該從理論上充實,在課堂教學上把握。加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是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保障。如何在本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的導入,象戲劇的「序幕」,有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作用。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鍾,學生情緒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欲講內容,通過作品的演示導入課堂內容,起到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就能觸動學生心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比如,講解word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一些精美的賀卡、小報、封面、表格設計等生動形象的具體事例;講解excel圖標製作時可以通過展示文字、表格、圖標三種形式的信息,讓學生思考哪種更直觀,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讓學生在對比、思考中產生疑問,從而激發學生求知慾,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恰當、合理運用教學方法,不僅能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還能培養學生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目前,信息技術課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很多,下面以「演示法」和「任務驅動法」為例說明這個問題。
1.演示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廣播功能向學生演示講解操作步驟,使得教學內容更具體直觀,學生易於接受,積極模仿,促進學習積極性,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向學生演示教學成果則可使課堂得到升華。教師可把即將講解的內容編成練習,讓能力強的學生試著給大家演示講解,演示過程中,教師可給予提示和糾正,這樣,既促進優生探索、創新,又吸引了所有學生注意,引發他們思考。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一定認識後,教師再進行演示和總結,學生及時、高效地掌握教學內容。通過他們的演示,教師可了解學生掌握情況,既可以對學生學習查漏補缺,又讓教師發現教學中的不足,促進師生更好的「教」和「學」,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效率。
2.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指教師提出一系列的任務,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是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在每節課之初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提出學習任務,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緊緊圍繞這一任務展開,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比如, powerpoint中幻燈片的製作為例。首先教師展示出製作精美的幻燈片,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不由得產生疑問:幻燈片是怎樣轉換的?歌曲是怎麼放的進去的?怎樣才能在裡面放電影呢?等等。與此同時,教師適時地由易到難逐個解決這些問題,並耐心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遇到的障礙,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師生在教學中地位得到轉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創作慾望,培養他們自主學習、探索創新能力,教學三維目標得到真正體現,課堂效果得到提升。
三、及時進行教學評價,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應貫穿教學的始終,因為它既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終點,又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繼續向前發展的起點。只有建立在科學評價基礎之上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才能不斷地向著更好、更全面的科學化高度邁進。 教師根據學生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分別進行教學評價。
教學前評價:教師通過詢問、考試等方法,了解學生的知識技能,學習態度,學生間的差異水平。通過教學前評價,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有針對性、有效性地教學。
教學中評價: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搜集學生學習進展的情況,發現學生在哪些學習任務上還存在問題?哪些學生學習困難並需要進行額外的輔導?等等.通過教學中評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為下面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後評價:在教學結束後,教師利用總結性的評價,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通過教學後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哪些學生已掌握了學習任務,可以繼續進行後續的學習?每個學生的掌握程度如何?……。學後評價可以是課後的評價、章節評價、學期或學年評價。教師可通過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表揚優生,鼓勵差生,以期共同進步。
總之,要提高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應該加大課堂教學力度,認真把握每個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同時融入情感,了解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學習,從而,培養學生持久性學習的習慣,相信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將會得到升華,將更好的促進基礎教育跨越式的發展。
⑺ 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系統講解法
系統講解法是我國傳統的一種教學法,就是教師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細致系統的講解,以教師的傳授講解為主。其他學科現在對其詬病比較多,認為老師過多的傳授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就信息技術課來講,這種教學方法對於信息技術常識性的知識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信息」、「信息技術」等概念性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並引入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在講解計算機的組成、計算機的硬體系統時,可以結合相應的計算機器件,清晰地展示給學生,並運用恰當的比喻進行講解。這種教法針對基礎性知識有很強的針對性,知識系統,便於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常識性知識。
二、任務驅動法
讓學生有目的地學習和實踐,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鍛煉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能力。我經常精心設計一些作品,在一堂課的開始,讓學生自己試著實現,然後根據他們的實習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講解。比如,學習WORD中的圖文混排時,我先給他們展示了一幅圖文並茂、版式精美的「父親節賀卡」,其中包括了圖片的典型格式應用、圖片作為背景及各種文字環繞方式。如我所願,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他們進行了各種嘗試,對於我補充的內容,他們也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教育的目標在於使人能夠繼續教育自己。」「任務驅動法」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步改變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它特有的優勢展示著強大的生命力。
三、示範展示法
示範展示法就是由教師展示具體的計算機操作,學生從教師具體的示範性操作中學習計算機操作的步驟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是一種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其應用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操作姿勢的示範展示。如操作計算機的坐姿,教師通過自己的坐姿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明白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坐姿;操作鍵盤、滑鼠的指法,教師可以通過自己操作,演示給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如何操作。另一方面是計算機軟體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的示範。比如在講資源管理器時,對於文件夾的創建,其操作步驟為:1.進入到指定位置;2.選擇「文件——新建——文件夾」;3.轉換輸入法;4.把滑鼠移到新建文件夾,點右鍵,選擇重命名;5.輸入文件夾的名字;6.確定。對於全部步驟的操作完成,教師可以藉助計算機投影儀或網路教學系統或多媒體廣播系統進行一步一步的演示。
示範展示法能夠很直觀地讓學生從教師的示範操作中學到具體的操作方法,從而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四、同步操作法
同步教學法就是學生與老師同步進行操作(或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同步進行操作),學生在操作中掌握所學知識和操作內容。同步操作法主要用於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教學,信息技術課實踐性強這一特點使這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五、夥伴教學法
夥伴教學法是指由一個學生教另外一個學生的個別化教學方法,多用於課外活動,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方法。對於農村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說,夥伴教學是由信息技術知識基礎好(特別是家庭經濟相對較好、家裡有計算機的學生)、學得好、學有餘力的學生,經過適當培訓,和基礎差、學得不好的學生的「夥伴」結對,進行學生間的互助教學。這種「師生關系」可以在課上存在,也可以延續到課下。
夥伴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之間互助,特別是課外的互助,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學生之間的友誼,可謂一舉多得。
六、適時表揚法
課堂上老師要多表揚、多評比。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在完成過程中對它失去了信心,那最後的結果則必將以失敗而告終。因此,我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以激勵為主,多鼓勵,少批評,通過各種活動來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與決心。由於孩子喜歡聽表揚,那老師就不要吝惜你的語言,多給他們一些鼓勵的話語,如「今天你做得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樣的」等。 還要注意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因材施教,適當降低操作任務的難度,讓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成功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當然,上述幾種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新形勢賦予我們新的任務,新任務又指引我們探索新的方法。「教無定法」在某種意義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學方法必然具有多樣性、靈活搭配性和創新性。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實踐、創新,設計最好的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斷體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