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孔子的教育觀點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有何啟發
淺談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啟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是師德高尚的一代宗師。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培養了一大批博學多才的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提出並形成了一系列比較完整的、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等等,這些理論不僅在當時行之有效,對於今天教育改革仍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和借鑒。
一、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無類」,他主張不分貧富、貴賤、地域和民族等條件,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國教育史上主張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無類」思想的實施,打破了學在官府的鉗制,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識流動,對於全體社會成員素質的提高無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教無類」,即教育公平,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促進中華民族的繁榮和安定,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我國,滿足了一部分對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時,還應該及時向處於不利地位的「弱勢群體」進行必要的教育補償。
我們應當把基礎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對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傾斜,同時,努力促進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成人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必須堅持區域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加大對老少邊窮和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扶持力度,進一步擴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國民素質。
二、啟發式教學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創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從孔子的《論語》中可以看出,他對學生態度和善,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總是認真地回答,為了能讓學生透徹地理解,他總是用淺顯的道理啟發誘導學生,讓學生受益深。孔子曾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是在告訴學生,做事要按道義,即不刻意強求,也不無故反對,不分遠近,一視同仁。孔子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對我們現今教育是很有啟示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的許多教師課堂上一講到底,滿堂「灌」的情況屢見不鮮。學生沒有思考的餘地,沒有自己學習、消化的時間。課堂上,「主體」變成了「體」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這實在是有悖於教學規律的。我們必須學習和領會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樣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啟發誘導,充分體現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獨樹一幟,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無人能與之相比。實施因材施教的關鍵是對學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確地掌握學生各方面的特點,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孔子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十分注重觀察、研究學生。他採用的方法有「聽其言而觀其行」,即通過觀察和與學生談話進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都有所了解。然後依據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分情況施以教育。在當今市場經濟時代,許多老師往往在課外從事第二職業,導致分散了教學精力,無法深入走到學生身邊,了解學生;同時,隨著高校不斷合並擴建,許多學校新校區的建設使得學生與老師隔離在兩個校區。許多老師在下課後不得不為了趕車而馬上離開學校,減少了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
四、闡述學與思的關系
學與思的緊密結合是孔子教育原則的重要出發點。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學習活動的兩個方面,只學習不思考必然一無所獲;反之,過多思考而不學習必然陷入困殆的境界。孔子強調把學與思統一起來,把感性認識同理性認識結合起來學思結合的學習方法,是孔子最為強調的和重視的,他善於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和指導,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
孔子開創了我國古代教育的先河,為我國現代教育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我們要從中獲得啟示,得到啟迪,合理的吸收;對於其中還不成熟的過於保守的部分,我們要加以完善,以適應社會發展,使之更好的為教育現代化服務,推動我國教育的變革和新跨越
『貳』 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並論述從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的啟發。
教學方法: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德以育人
啟發誘導
誨人不倦
言行一致
學習方法:學思結合
學行結合
溫故知新
虛心好學
實事求是
以學為樂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啟發: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才,教人如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價值,從而提高民族素質,促進社會發展。孔子被稱為我國古代教育第一人,其創立的儒家學派更是成為了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思想的主流,其教育思想也成為了我國教育思想發展的主流,在我國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譽,具有前無古人的創新性,並能在階級社會的大背景下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宗旨,可見其教育思想的開放性,在發展人文教育的今天,「德以育人」的主張更是被提上教育日程,對發展全民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孔子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體現了教育的人文主義精神,至今仍是教育重點中的重點,研究孔子教育思想不僅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義,在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努力的吸取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華,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和道德水準,由己及人,推廣教育並適應時代的發展,為我國素質教育人文教育做貢獻。
『叄』 孔子如何評價「宰我」,對現代教育有何啟發
我們通常所說的宰我就是宰予。他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當時孔子門下的弟子,孔門十哲之一。他是孔子門下的思想最為活躍的一位弟子,並且經常會向孔子提問問題,而且也是孔子的徒弟裡面少數感覺向孔子提出質疑的人。但是孔子對於宰予的評價其實並不是很好,他曾經說過: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宰予其實是一個善於獨立思考,並且不會迷信權威的人,所以他才會向孔子提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 但是當我們仔細思考的時候,會覺得這些問題非常有研究的價值。而且他這種敢於質疑的精神也是我們需要去鼓勵的,在現代的教育裡面我們不需要過多的引導和批評,更重要的就是能夠給鼓勵學生獨立主動地去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比較強烈的求知慾,從而去探索這個世界,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學生某些方面做得不好就去忽視他們,應該要找到他們的發光點並且引導他們變得更好,這才是我們現代教育需要做的事情。
『肆』 孔子如何評價「宰我」,對現代教育有什麼啟發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創辦了儒學,主張仁政、克己復禮。在今天,孔子學院已經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可見孔子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力之大。孔子培養了許多知名的學生,比如子路、顏回、自貢等人。他評價顏回是“賢哉”,評價子路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那他曾經如何評價“宰我”的呢?“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孔子也是一時心切,才說出了這樣的話,包含著對宰我的殷切期盼。而宰我呢,也能夠體諒老師的一番良苦用心,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因此,才達到了良好的效果。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老師傳授知識,也需要學生們肯聽、肯學,這就需要找到正確的傳授方式,因材施教。
『伍』 結合你的學習實際談談孔子教育思想中哪一觀點對你最有啟迪
1.立志有恆
孔子認為人生活在社會上,不應該以個人現在物質生活為 滿足,還應有將來精神上專的更高要求,這屬就是對社會發展有自己的理想和盡自己的義務。他在教育學生如何對待現在和將來的關 系時,總是5;導學生立足於現在而面向將來,確定志向,樹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為個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學生們「言志」,一天,他對學生顏淵、子路說:「你們何不談談各人的志向?」子路說:「我願拿出車馬、衣服、皮袍與朋友們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洲說:「我的志向是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說:「我們願聽聽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通過與學生無拘束的談話,示意學生朝著「仁」道的方向去修養去提高,這是他指導學生立志的一種方式。
『陸』 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的學習有什麼啟發
學習方法上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恥下問,要勤於復習,溫故而知新。
『柒』 孔子的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有何影響
孔子以德為首、有教無類、教學相長等教育理念和注重啟發式教學方法、專促進學生全面屬發展的教學方法,對現代教育仍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現代教育應注重道德教育,提倡全面發展;注重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加強思維能力訓練;注重對教師水平的提升,做到終身學習;注重學生身心發展,建立友好、和諧師生關系
『捌』 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今實施素質教育有什麼啟示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包含著許多素質教育的思版想.當前,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很有權必要研究、學習和借鑒孔子的教育思想.他認為,教師應當"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在教學上,他主張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各自的特點施行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內容.他採用「啟發誘導式教學」,主張「有教無類」,這對我們今天的義務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