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義務教育網路資源還要收費為什麼中國大多教育實體要對義務教育部分資源收費,義務教育是什麼
義務教育是指小學初中的9年義務教育,具體內容是免學雜費和強制性。
不代回表什麼都要答免費;何況網路教學本來就是課外輔導的一種。
至於其他實體義務教育內容,可能是學雜費以外的一些費用,和其他的實際社會問題引起的
2. 教育資源網怎麼用
一、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能力的培養。 說句實話,現代教師應具備的能力有很多,但我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最基本的,教師應該具備以下能力: 1、終身學習能力。一位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要有自己廣博的知識背景,這樣,才能與學生保持信息上的對稱,才能讓學生覺得你這位老師不錯,才願意上你的課,這樣,你的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就會好。而要做到這些,我們教師不僅僅是要了解和掌握學科以內的專業知識,發展狀況,更需要了解學科以外學生可能接觸到的知識。再說了,現在講究學科整合,教師不能只掌握單一學科的知識,要求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又要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教育功能。 2、善於獲取和積累外部現有教學資源,並對它進行加工處理、推陳創新的能力; 3、時刻關注新聞報道或媒體信息、及時捕捉教學信息,根據教學要求,自製原創試題應用於課堂教學的能力; 4、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自製教學課件、教學積件用於解決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能力。 5、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資源庫應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分類並及時更新;同時還要收藏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學科網站。(介紹自己的教學資源庫) 二、課堂教學資源的分類、來源及存儲。 (一)教學資源的分類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化學學科特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以下分類: 1、根據資源的完整性與否,可分為整體資源和素材資源。比如,我們常說的教學設計、上課課件、中考試題即為整體資源;而如圖片、某些為解決某個專項問題的視頻、動畫即為素材資源。 2、根據我們通常應用的資源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七大類:試題資源;課件、積件資源;教學預設也就是教案資源;論文資源;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資源;新聞報道資源、專業書籍等。 (二)教學資源的來源 教學資源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資源:教案、課件、積件、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案例、課題報告;各省市中考試題,優秀教師試題設計等。 2、身邊資源:本市、本縣或區里的期末試題或中考模擬試題、學校老師命制的試題。本市、本縣、本區舉行教案比賽、課件製作比賽、自製教具 比賽、論文比賽,這些資源,都要盡量想辦法得到,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資源,參考價值是非常大的,其間包含了很多一線老師教學經驗、教育智慧的總結與體現。 3、教師資源:我們常常抱怨教學資源不夠豐富,卻忘記了就在我們的身邊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在上課前把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問題請教身邊的老師。有時知識與情感的共鳴就這樣產生,我個人認為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更有利於和諧人際關系的構成。當然,如果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也可以與其他老師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平常教學活動中的聽課、評課;專家、專題講座(如6 月份,中考前,省教研室黃建國主任來到吉安,為我們作了「讓教育回歸自然,讓課堂貼近真實」的講座。)。 4、學生資源:我們在教學前常常會讓學生採用各種途徑自學,細細想來,這個環節其實不是可有可無的,特別是我們化學,有很多東西可以讓學生課外動手、動腦。如果讓孩子們在課前去這樣做的話,你會發現你的教學效果會好很多,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比如,我們在第十二單元,很多學生對熱塑性和熱固性塑料,缺乏感性認識,課前可以讓學生收集不同的塑料製品,然後指導學生歸類,最後進行實驗得出。這樣,既解決了教學問題,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空間,為今後的生活、考試打下了基礎。 5、媒體資源:化學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細心觀察與對比,你會發現,在我們的新聞報道中,有很多與化學相關的東西。如果你能及時 發現並應用於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到化學的重要性,從而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化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自然而然,既達到了我們聯系生活的創新教學,又達到了我們素質教育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6、原創資源:隨著數碼技術產品的普及,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隨著我們視野的延伸,其實,在我們自己的工作、生活當中,有很多與我們教學相關的資料可以進行採集,這種採集,既可以是實物、也可以圖片、也可以是視頻資源等。比如,水污染的現狀、空氣污染及天氣預報的某些指數,這是很容易捕捉到當地相關的教學素材的。 7、教輔資源:廣義上的教輔資源,我認為應該包括課程標准,考試說明,教參、各種專業書籍和市面上各種復習資料。現在我們通常說教輔,就是指市面上的各種復習資料。雖然教輔利用不當,會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因為它使某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變形、責任心降低;因為它對「題海戰術」助紂為虐,使學生的時間受到更為殘酷的剝奪。 但現在我們的教學,事實上已經離不開教輔。所以,我個人認為,關鍵是我們老師要正確地對待教輔,首先是要精心選擇教輔,我個人主要是選擇那種試題較少,但比較典型、試題新穎的教輔;其次,在使用教輔的過程當中,我並不要求學生把教輔上的題目全部做,一是因為學生沒時間,二是沒必要(因為有些試題太難,特別是中考最後階段,更加要把握好這個度。),所以,我在學生做之前,盡量做到自己先做一遍;最後是對於發現的典型試題,我盡量到網路上搜索然後分類存儲下來(不行的話,自己打出來)。 8、教學反思:6 月12 日,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曹主任對我校全體老師作了 「讓教學反思成為教師的職業習慣」的專題講座,曹主任重點向我校老師講解了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什麼,如何反思等內容,曹主任以他專業素養的豐富,見多識廣的經驗,親歷親為的教學體驗,使得整場講座顯得生動有趣,使我校教師受益匪淺。有機會,歡迎大家讀讀這篇文章。因此,我們老師,要多進行教學反思,要及時把教學反思形成文字保留下來,以便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優化課堂教學。 (三)教學資源的存儲 前面我已經說過,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學資源庫——既要有傳統(紙質)資源庫,又要有電子資源庫。但資源庫並不是簡單的資源堆積,不然的話,資源一多,如果分類、存儲不合理,則需要時查找就非常不方便。紙質資源庫,我相信各位老師都有,就不展開說,我建議大家經常把平常使用的教輔上發現的典型例題、價值比較大的習題剪貼下來,然後進行歸類與整合。電子資源庫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和修改非常方便,下面向大家介紹我建立電子資源庫的過程:我是從03 年調入到吉安四中的,04 年上半年購買電腦的,自從有電腦,我就開始存儲自己積累的一些資源,但06 年因為意外,我之前存儲的資源,因為硬碟的損壞而損失殆盡,當時很是痛心。也正因為這樣,所以,07 年下半年,我決定把資源存在於網路當中,因為存在網路當中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可以使用,也就是07 年下半年,我購買了一個空間,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網路資源庫。現在,我的教學資源實現了三同步:學校電腦、家庭電腦、 網路硬碟三個地方的資源自動同步更新(我使用的是美國最先進的網路存儲和支持外鏈技術)。其次,資源的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自己應用的感受,我現在主要是按我們九年級化學十二個單元進行存儲,當然,也會建立其它的文件夾。這樣,給查找和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三、課堂教學資源的應用。 把課堂教學資源應用於我們的課堂實際,才是我們建立教學資源庫的終極目的。我想,最主要的,應該是應用於三方面,一是教案的設計,二是課件的製作,三是教輔資料的編寫。下面,我就這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教案的設計,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現在有的新提法叫教學預設,雖然概念之間略有差別,但大致的意思不會相差很大。 教案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我們知道,學科總的培養目標必須細化為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通過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的落實和支撐,才能使學科總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老師教案中所寫的教學目標,不是教師自己根據這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及學校的實際來設計的,而是從有關材料中抄來的。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的課,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是優質的課。教師上每一節課之前,首先必須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得到些什麼,經歷些什麼,體驗些什麼,發展些什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二 是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學生學習活動、學習方式的設計;三是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准備,包括實驗器材、素材、課件等教學資源的准備。 1、我個人認為,只有既符合新課程標准,又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案,才是好的教案,好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體現「三為主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因此,我們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知識准備和最近發展區兩方面),考慮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因為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同時,我們的教案設計,也一定要有創新性。別人的優秀教學設計,不是不可以用,而是應該知道和注意如何用。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一定要在借鑒別人好的東西的基礎上,創新地發展自己的東西,什麼叫優質教案?我個人覺得,就是既借鑒了他人的成功經驗,又提出了自己創新的設計——當然這種創新必需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實際,才是優質教案(建議備課時多參考幾篇別人的優質教案,我覺得,不同的教案,有不同的獨特之處,我們自己在斟酌的基礎上,選擇性地吸收,創造性地發展)。因此,建立自己教案的電子資源庫,在教學生成之後,進行反思,進行交流,再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這樣,對自己教學的提高,非常有用。 在教學設計過程當中,有一環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訓練的設計。訓練的設計,廣義的訓練,包括很多,如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等,下面,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既通常所說的,解題能力的訓練。 學生的習題設計,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課堂練習、課後作業、考試或測試習題。我的學生,相對其他老師所教的學生,相對而言,在學化學上,作業的負擔,會少很多,學生也體會到,在九年級,我的化學作業,可能是所有科目中最少的。說句實話,我經常不布置筆寫作業的。但我的學生的考試成績,特別是中考成績,不會比其他班同等層次學生的成績差,往往是更好。 這主要是我有大量的習題庫,然後從中選擇典型的習題或原題呈現、或稍作修改給學生做,盡量避免學生做無用功;我們在選擇試題時,一定至少要注意五點:一是與當前的教學進度,教學要求相符;二是注意是否符合課程標准,是否與考試說明相近;三是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四是注意試題的梯度;五是對於重點或必考的知識,我們盡量每次稍作改變進行訓練,這樣也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盡量少練習那些難題,難題不但可能是做無用功,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導致學生不喜歡你這門學科。我在講解試題時,很多情況下時間主要花在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上,我跟學生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永遠的,它不但對我們學習有用,而且對我們今後處理工作與生活之中的很多事情,也一樣有用。我相信我們很多老師也是這樣做的。 多做原創試題,前面我已經說過,我們一定要關注新聞媒體信息,根據媒體信息,加工處理,把它應用於我們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原創試題,也是現代教師必備的一種能力,可能剛剛開始時,你的試題設計不是很好,包括語言的描述上,包括描述的准確性上,包括知識的落腳點上,但如果做 得多了,特別是把原創試題讓學生做,與同事交流後,你就會慢慢提高的。我2007 年、2008 年參加省教研室中考前的原創試題徵集,評比結果揭曉後,兩年都是一等獎。(舉例說明如何原創試題) 2、課件的製作: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通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性教學,多媒體課件對創設問題情景,改善學習環境,拓展課堂互動空間,創新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時效,具有非凡的作用。它具有「美、趣、實、空」四個特點。 (1)課件之「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的畫面、文字、音效、動畫、色彩與教學內容的高度和諧統一就是美。這種美對於學生,就是學習狀態的調整或提升,對於學習環境,就是一種改善與創設,同時,這種美突破了多媒體課件僅僅作為一種解釋或演繹工具的窠臼,美本身成了一種知識源。 (2)課件之「趣」。能在教學的最佳時機,以最符合學生注意特點的方式,將學習問題或教學重點情景化就是課件之趣。我們稱這種課件之趣為理之趣。 (3)課件之「實」。界面友好,交互便捷而實用;課件的內容和運用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里的課件之實所追求的是單位教學時間內的最大收益。 (4)課件之「空」。青山在水中的倒影即為空。倒影不是真實的青山,但倒影拓展了人們對青山想像的空間,拓展了人們對青山的「虛」的把握。 多媒體課件的「美、趣、實、空」是辯證的統一,是一種境界。只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多媒體課件必將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 多媒體課件的格式有很多種,但我想,應用最普遍,也最容易上手的,就是powerpoint 即PPT 課件,下面,我就如何應用PPT 製作課件的技能技巧與大家進行交流,我相信,在座的也有很多比我運用得更為熟練的老師,如我講的過程當中,如有不當的地方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歡迎交流。 (1)圖片的插入:圖片的選擇(一定要選擇清晰的圖片);背景、固定大小的圖片、點擊可以得到放大的圖片。 (2)音頻、視頻的插入:自動播放、點擊播放、可控播放。 (3)FLASH 積件的插入:稍微復雜些。 (4)觸發器的製作:如我上學期製作的一個課件片段 (5)PPS 文件的生成:優點與密碼的設置。 (6)文字的出現與消失、鏈接的技巧、文檔的插入、不同幻燈片的切換等。 3、教輔資料的編寫: 有條件、有機遇的老師,要爭取條件、創造條件進行教輔資料的編寫。參與教輔資料的編寫,不僅僅是能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因為在教輔資料的編寫過程當中,首先是促使自己對考點、考題有一個新的、系統的認識;其次,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也很有用處,因為熟悉了考點考題,熟悉了考試難易度,就不會把學生帶入題海,就不是使用題海戰術甚至是題洋戰術來解決教學過程當中的問題;就能用最少的時間,最佳的訓練效果,取得最好的成績,無形當中,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達到了自己預設的教育教學效果,何樂不為?(舉例說明)。 以上就是我今天與大家交流的內容,不當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更歡迎大家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與我聯系,和我交流,共同提高,共同為我們吉安的教育,盡自己一份心,出自己一份力。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從日常生活中去開發和利用可以用於教學的資源,為他們營造一個能更好地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的空間,使數學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充滿快樂、激情、幻想,充滿活力的生活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農村小學 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一、萌生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嘗試探討的背景: (一)來自全縣教學質量分析會上的「不和諧音符」 「按一年級平均分95、90、85、80(一、二、三、四類學校),二年級平均分9 0、85、80、75,三年級平均分85、80、75、70,四年級平均分80、75、70、6 5,五年級平均分75、70、65、60,六年級平均分70、65、60、55 的標准來評選教學質量先進學校居然一個都沒有,最後只好按本次考試成績由高到低評出了十個教學質量優秀獎單位」 ——這是在2010 年春開學初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上頒獎結束後分管教學的教委副主任的講話。 09 年秋,我縣在實施義務教育以來第一次組織全縣中小學期末統一考試。在分析會上的一些數據和管學主任的這段話就像一串不和諧的音符擾人心智:一組低標準的數據中透出的是什麼呢? (二)賽課的困惑 根據縣級各部要求幾乎是每期各校都要組織不同學科的賽課活動,賽課中,盡管執教者都在盡力演繹著一些新課程理念下所倡導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什麼的,但一種「主持」與「觀眾」的心照不宣、「演員」與「編導」精神分離的破敗感依然顯露無遺。那麼真正的好課是什麼樣的呢? (三)我縣有效教學研究的呼喚及此次「國培」的啟迪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及縱深發展,2009 年我縣教研室在全縣提出要求:實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工作。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呢?如何從有效走向優質高效呢?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質量整體水平的低下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息息相關。帶著這些困惑,結合此次培訓引發的啟迪思考,我對我鎮所有學校及毗鄰鄉鎮學 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一些調查分析研究,現將所得成果分享同行,以利共勉。 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調查 (一)基本情況 在認真聽課和有效訪談後我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並歸納為大概以下四種課堂教學類型: 1.「經驗型」課堂 這種現象大概佔30%左右,多出現在四十歲以上的教師中,他們教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在教學中能憑借經驗有效處理教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但是缺少深層次的理論指導,於是巧取捷徑直達目的,全無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分析探究。如我在興隆村小聽到的教學百分數應用題:①出示例題:在「綠化長江」植樹活動中,有男同學84 人,占總數的60%,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②請讀題找出誰是「1」,思考求的是總數還是部分數?③師引導學生分析:我們知道百分數應用題和分數應用題是相通的,那麼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總數用什麼方法?生答:用除法。④師:那怎麼列式呢?然後生口述師板書:84÷60%=140(人),答: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140 人。接下來如法刨制進行相關的求部分數、求百分比的變式練習。為什麼不知道「1」就要除?很顯然,在整個過程中根本就看不到學生的深層思考,更不要說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完全是藉助多年的解題經驗在教學,學生也只是機械模仿,死搬教條,這與新課程標准強調「數學教學不僅要注重顯性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隱性知識即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相悖。 2.「老黃牛型」課堂 這種課堂約占 10%——15%。這類課堂教學呈現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和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精神以及對學生細致入微的慈母情懷,還有課後那不厭其煩的重復演練。沒有創造也沒有投機取巧,沒有花樣也沒有教學的懶散,只覺「老黃牛」般的任勞任怨,學生主體盪然無存,情感體驗也依舊淺薄。 3.「華麗時髦」型課堂 這種課堂常出現在能與時俱進的年輕教師中,約50% 左右。這部分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敢於嘗試,但缺少引領,嘗試帶有盲目性,於是課堂呈現的是新課程理念下各種教、學方式的機械重組、無效疊加,最終是穿新鞋走老路,真正的「我——你」師生關系未能體現,學生樂在玩中而不是樂在學中,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依然處於「游離」狀態, 我稱之為「華麗時髦」型課堂。 4.「朴實有效」型課堂(10%左右) 這類課堂教學較之前面來說算是有效且能謂之高效的課堂了。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言語精煉、評價適當;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較強,能創設恰當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參與度較高,教師也能上出數學的特點——邏輯性強,常在檢測中取得好成績。但也沒能真正體現新課程標准強調的「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運用生成的課程資源,關注學生的後續發展」。 「知識——意味著能夠運用,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1]。」
3. 如何利用網路資源促進小學數學教學
如何利用網路資源促進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新課標提倡,通過學習方式的改變,實現與世界教育的對接,因此數學教學設計的優化勢在必行。網路環境的創建為數學結構優化、學科的整合,提供了充分條件和理論支撐。我們知道: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而小學數學具有高度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應用的廣泛性的特點,與他們思維從以具體形象為主要形式過渡到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形成突出矛盾,因此現代數學教育呼喚著全新的教學形式——信息技術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整合。
網路環境下,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提供外部刺激多樣性,超文本性、網路資源豐富性,能創設一種理想學習環境和全新的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目的。那麼,如何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優化小學數學教學,必然成為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標重要課題。
一、合理利用網路,優化學科整合
21世紀高質量的人才必須具備極高的綜合素質。關於青年一代的21世紀能力素質國際上提出包括(1)基本學習技能;(2)信息素養;(3)創新思維;(4)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實踐能力。(美國教育技術CEO論壇)這種多維度的綜合呈現的能力素質,只有通過與學科整合來實現。
作為新一輪課改的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本身與各學科、人文、社會聯系的緊密性及生活應用的廣泛性,要求我們在網路教育與學科整合設計上必須具有前瞻性和整體性,即注重學生數學知識技能培養同時,還要考慮實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力求突破學科中心、達到學科間有機滲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如在教學《三角形與圓》時,我在網路環境下,創新教學設計:
第一環節定向體驗,明確目標。一開課我先用傳統的方式向每個學習小組提供充分的彩色積木,要求小朋友合作擺出好看的物體來(展開比賽),匯報擺的物件、擺的汽車、火車、樓房、動物、小朋友跳舞等,引導同學回答用了些什麼積木,正方形,三棱形、圓柱,然後提出老師有會跳舞的三稜柱,想看嗎?仔細觀察,三稜柱跳舞留下的足印有什麼特點。
第二環節網路創境,激發興趣。教室網路播放伴著樂曲節奏,屏幕上三稜柱做各種擬人舞蹈動作,每騰跳一下,底面新印下一個三角形,各種三稜柱的跳動出現大小各異的直角、銳角等腰、等邊、鈍角三角形,引導同學觀察圓柱跳舞的印跡,學習興趣盎然。三角形、圓的直觀感知,在愉悅的欣賞動畫舞蹈中,網路教育完成直觀實物到數學圖形首次抽象,樂的心向逐步形成。
第三環節網路學習,自主體驗,讓同學取出積木中喜愛的三稜柱或圓柱,看底邊特點,模底邊,猜一猜,把三稜柱或圓柱用刀橫作切開猜猜什麼結果?教室網路展播三稜柱一刀橫切開又會得到什麼圓形。圓柱形亦然,學生自己再選擇喜愛的三棱摸一摸,底面有什麼特點,把它畫下來觀察畫出圓形有特點?
第四環節網路交互,協作提升,請同學給你畫的三角形起名字,同桌討論,討論特點,(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不用三稜柱畫三角形(同學在視頻展示台上畫三角形),網路展播,同學點評,編兒歌幫助記憶,「三條邊是好朋友,緊緊拉著友誼手,我們向它來學習,團結穩定向前走」。完成三角形概念的二次抽象。
第五環節,網路練習,學科整合。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個三角形,把剛在紙上畫的圓剪下來,網路展示課堂練習,同學們在微機上完成。拓展延伸,從球里找出圓來,網路課件展播一個球體,另設一活動線段,同學可操作它水平,豎著,斜著,把球切開觀察到的圓形,點擊我們的「熱點資源庫」,發現生活中圓或三角形相關事物:高高的輸電塔、紅領巾、三角架、人字木房架、茶盅、汽車輪、水桶等。學科整合,網路展播動畫人物奧特曼和布滿大小三角形,圓形裝飾的戰斗服,以故事引入,要求同學們給他戰斗服上三角形圓形美麗的顏色,比一比誰填得最美,時間最短,奧特曼的禮物送給誰,於是在美妙音樂聲中,同學用網路提供小畫筆,填顏色,爭著把自己作品發給教師機,有興趣的同學還可在網路資源庫中找出可以拖移拼組的各種彩色三角形、圓、正方形等,自己為奧特曼設計戰斗服。同學們創新火花被激活,審美的靈感涌現出來,實作本領得到訓練,信息素養得到提高。老師在展播評比同學的美麗填圖,同時,不失時機要同學數一數美麗的戰斗服上有多少個三角形,多少個圓形,致此這種容數學、美術、勞動,信息技術於一體的學科整合優化教學設計,學生主動學習熱情的再次推向高潮。
又如《年、月、日的認識》利用網路練習這一環節里,首先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巧妙引入2008北京、奧運,讓同學自己設定奧運會在幾月舉辦?談談為什麼。有的喜歡6月,六一兒童節,更有紀念意義;有的喜歡3月,那時春暖花開,讓運動員精力充沛,賽出好成績;有的喜歡10月,讓世界運動員通過國慶盛典,了解中國強盛與繁榮。學生的情感被激發起來,再讓同學製作一張2008北京奧賽月日歷卡,同學通過網路課件,提供的2008某月1號星期幾及一些小插圖,學生動手創作當月的天日填入卡內,形成各種新穎別致的日歷卡,這樣使 情感教育、語言表達、數學知識、美的情操、信息技能優化整合,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
二、合理利用網路,優化學習方式
《九年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可見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新型的學習方式正是數學課改的核心。這就必須大力推進網路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現代教育專家許漢教授指出:網路環境激發自主、探究興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目標;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學習內容,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己分析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討論,交流探究成果;拓展延伸學習內容,使探究性學習更具有自主性和創新精神,使信息技術成為開拓多元化渠道,提供廣闊空間自主學習工具,變「接受型」學習為「探究型」學習,達成學習方式的科學化。
(一)利用網路優化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習的主要內在品質,其重要特徵:自己提出有意義的學習目標,制定計劃,參與設計評價指標;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與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習中有情感投入,有內在動和的支持,獲得積極情感體驗;能在過程中自我調控。網路環境展現的特點和優勢尤其是友好的交互性,外部刺激的多樣性,資源的豐富性,有利於激發興趣,有利於知識的獲取和保持,把數學學習情感體驗推向高潮形成積極的樂於學習數學的心向。
如:在《圓的認識》一課,我充分運用網路創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首先我用網路課件動畫展示三個雜戲團的小朋友各騎著正方形、三角形、圓形輪子獨輪車前進,誰又快又穩?同學們回答是圓形獨輪車時,引導研究為什麼?目標鎖定圓的特點,然後教師使用傳統方法讓同學觀察活動的圓(手握一短繩,繩端連一白橡球,揮動旋轉,出現一個白色的圓,引導這個圓由什麼構成的?再用網路模擬白橡球圓周運動,每動一處,留下紅色的印跡,提供資料庫,「活動圓」的動畫片要求讓這些印跡動起來,指導同學們在第一頁距點厘米畫紅點,第2頁與定點O距R厘米,上方依次點B2,點,同樣形成B3、B4……點,仍後連續播放,我們就得到一個美麗的紅色從點到線運動的圓,這樣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互補,學生從中體驗圓是由無數個有規律點形成,感悟圓上所有點到圓心距離相等,大小與R尺寸有密切的關系。不但學生自主建構圓的初步認知,還激起學生要進一步探究半徑與面積的神密關系,濃厚興趣。
(二)利用網路優化合作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獲取知識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建構方式而獲得。其中情境、協作是學習環境兩個重要因素,合作學習成為現代教育極其有效方式。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分工的互助性學習。以積極配合、積極負責,有效溝通,有效分工、有效評估為要素,網路環境的特徵與優勢,正為學生這種分工,配合,負責,溝通,評估提供十分有利的條件,極大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達成科學性,有效性。
如教學《常用的計量單位》,我運用網路課件提供給學生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面積等各單位,混合在一起,毫米,千克,公傾,噸,10、100、1000還有長度,表面積塊、或重量的天秤,可移動的資料模塊,無規律呈現在多媒體計算機一個畫框里。請同學分組給整理一下,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小組內討論為達目標分工或自動組合。哪2個同學整理長度單位,哪2個整理重量單位,哪2個整理面積單位。為了達到好小組又合作了製成圖表:
單位進率
量物體
單位名稱及進率
長度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積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重量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還有小組製成這樣表
進率
量物體
10
100
1000
10000
長度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頃=10000 平方米
重量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建構知識意義,表現異常主動,積極,小組交流,共享資源,啟迪創新思維,
(三)利用網路優化探究學習。
數學科探究性學習,就是從數學科或社會生活中實際過程確定的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學術研究情境,通過學生自主地,獨立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快問題,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數學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及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過程。網路為探究性學習提供十分有利的條件,特別是網路環境創設生動、鮮明、直觀形象展示數學問題。打破時空界限,揭示數學規律,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源,而呈現形式的交互性和超文本性,為學生探究學習創造廣闊的天地,
如《長方形面積》拓展延伸,創新思維這一環節中,我設計這樣一個實際數學問題,有一養魚專業戶有20米網箱柵欄,准備靠河岸一邊,圍成一個網箱,你設計一個最佳方案,養魚最多。學生用多媒體計算機,調出網路資料:屏幕上出現一條河流,碧綠的水波紋,一條直直的河堤,岸上兩棵樹之間掛著一段籃色立體形狀的網箱柵欄,共20米,一米一段,可點擊拖移到河堤邊拼接(也可一次移幾米柵欄)學生操作計算機移圖拼接發現了一個個奇特的長方形。
學生一個一個方案實驗,一個一個周長的計算,一個一個面積的求解,一個一個結果的比較,不但進行了這課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的訓練,還鞏固周長計算公式,熱情十分高漲,樂此不疲,完全打破了過去教師出示一個長方形要求學生算面積的沉悶模式。學生的銳敏的觀察、豐富的想像、積極異思維、個性化的學習策略都得到錘煉,更主要的學生表現出的探索精神,為達目標逐個求積的嚴密的際邏輯思維充分顯示了信息技術與數學課整合的科學性,強大的生命力。此外老師不失時機引導,如果這個柵欄長不是20米而是30米、40米,又將怎樣設計方案,也一個一個求證嗎?這奇妙的、實際的數學問題,有規律可尋嗎?其實就是以後我們要學習極大值問題。《學習的革命》中有這樣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點的火把」,這里正點燃了學生熱愛數學,渴望探究的心靈之火。
總之,我認為利用網路優化數學教學,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協作學習方式的建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對數學思維的快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大大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素質教育深入推進,從而創新、優化數
4. 如何利用網路資源高效優質備好小學語文課
如何更好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廣大語文教師所共同關注的問題。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豐富多彩的網路資源又為我們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所以,研究基於網路環境下語文綜合性學習,對我們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語文課程標准》中出現「綜合性學習」這一理念的原因所在。在網路環境下,引導學生利用網路龐大的信息資源進行開放性學習和協作學習,從不同領域、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獲取信息,篩選出有效的可利用的信息來解決問題。 自主合作探究成了實行新課標後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在資源豐富的母語環境中深化對母語文化的學習,建設開放的語文課程體系,充分利用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網路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靈活性、自由性和自主創造的空間,這是以前傳統教學所不能比的,學生喜歡上網,而活動又有利於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這樣我們在既重視學生主體意識的同時,又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一)利用網路,開展自主性學習
新課程標准指出:「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每一個環節的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隨著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的日益普及(特別是基於 Internet 的教育網路的廣泛應用),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在這個大形勢之下,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課本中的綜合性學習的設計,只是提供一種具有開放性、選擇性的範例。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活動的方式、學習的內容可以進行改造、變通、拓展和完善。可見,在網路環境下的綜合性學習更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中的實踐者探索者。
(二)利用網路,開展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指的是學生在仿照科學研究的學習過程中,親自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同時受到科學方法、精神、價值觀的教育,發展自己的個性。探究性學習關注的是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和探究方法的多樣性,強調學生學會收集、分析、歸納、整理資料,學會處理反饋信息,更加註重研究過程,重視應用和個體的體驗及全員參與,以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為目標。
在探究性學習中應用網路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有效的學習工具、多種學習途徑和生動真實的學習情境。
探究性學習需要集約豐富的信息資源。大量的信息資訊是引起探究性學習的基本動力所在。在學習過程中,伴隨著情境性問題的產生與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需要了解各種不同的具體信息。這些信息不可能預先准備,甚至對學習者來說會十分陌生,需要學習者通過各種途徑盡快搜尋到與解決問題相關的信息。而網路則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源。為了便於學生查找資料,我在每一次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時都會向學生推薦一些相應的網站。
利用網路提供的各種溝通、協作工具,我們還可以通過BBS討論區,進一步引導學生圍繞當前學習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斷,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解疑、爭辯和評價,相互協作解決各種問題。這種交流合作可以豐富學習者的理解,同時也會引發他們對各種理解的批判性評價以及對自己原有想法的進一步反思。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提供單一的教師與單一班級的學生之間的交流途徑,缺乏在不同教師與不同學生之間以及不同教師之間開展交流的機制。探究性學習的綜合性和開放性使得教師難以對這么廣泛的問題作全面的解答,也很難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召集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集中解答,更不可能隨時隨地提出問題和交流討論,而且因為受時間限制,也不可能對有關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和及時的交流。網路卻能通過BBS、主題論壇,以發帖、電子郵件等形式,為師生的交流討論提供一個理想的環境,使參與信息交流的人員更加廣泛,參與交流更加方便,信息反饋更加及時。
(三)利用網路,開展合作性(互動)學習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大家交換了還是一個蘋果;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大家交換了就有兩種思想。」 綜合性學習可通過多媒體的使用(如電腦、實物投影儀、CD、VCD等)展示其學習成果。在學習成果的交流與展示中,激發其思維的火花,開啟其知識的大門。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習成果往往具有信息量大,生動、形象、直觀,便於理解等特點。學生學習成果中可配有圖片或音樂。如綜合性學習:《黃河,母親河》,配有《黃河大合唱》的合唱曲、鋼琴曲,及黃河浩浩盪盪,一瀉千里的圖片。《探索月球的奧秘》綜合性學習,既有月球外貌、日食月食形成的圖片,又有《月亮月光光》、《明月千里寄相思》、《十五的月亮》等民謠、懷舊曲及流行曲。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進入特定的情境中去,獲得獨特體驗。此外,學習成果的展示有利於促進師生互動。教師搜集到的資料,掌握的知識畢竟有限,學生搜集到的資料往往更精彩,更豐富。學生的思維更活躍,觸覺更敏銳。在綜合性學習中教師可真正實現角色的轉變,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自主地展現學習成果,教師僅作小結或起引導作用。且學生的學習成果往往對教師有啟發的作用,可促使教師更深入的對學生進行引導。真正實現師生互動。 語文綜合性學習和網路技術的整合,既充分展示了網路信息量大,操作簡單快捷,形象直觀的特點,又給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讓語文課堂更優質,更高效。21 世紀,網路介入了教育,教育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研究網路環境下的教育是時代賦予人類的任務。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所提出的全新的教學內容,縱觀其在網路環境下所具有的特點對促進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努力研究把握其顯形和隱性的特點,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繼承和弘揚祖國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和精神。
5. 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台
1.先請打開主屏上的逗設置地應用,
2.在設置列表點擊逗無線區域網地一欄內
3.接著請在無線區域網列表裡,點擊當容前已經連接好的無線右側的逗信息地圖標
4.隨後在無線網路詳情列表裡,找到 DNS 一欄,刪除原來的地址,把 114.114.114.114 填上去。
5.手機的 DNS 地址設置好以後,接下來請打開手機後台,把 App Store 從後台退出,然後再看看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App Store 應用。
6.如果上面的 114.114.114.114 還未能解決問題的話,我們還可以嘗試一下這個 8.8.8.8 的地址。
7.如果連 8.8.8.8 這個地址也不能連接 App Store 應用商店的話,此時你還可以選擇關閉無線,用手機移動網路來打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流量下載應用的話,會傷錢錢的。
6. 如何有效利用教學資源進行教育教學
如何有效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 作者: 袁英 (小學語文 四川宜賓小學語文一班 ) 評論數/瀏覽數: 1 / 997 發表日期: 2010-12-29 09:49:21 一、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和能力的培養。 說句實話,現代教師應具備的能力有很多,但我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最基本的,教師應該具備以下能力: 1、終身學習能力。一位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要有自己廣博的知識背景,這樣,才能與學生保持信息上的對稱,才能讓學生覺得你這位老師不錯,才願意上你的課,這樣,你的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就會好。而要做到這些,我們教師不僅僅是要了解和掌握學科以內的專業知識,發展狀況,更需要了解學科以外學生可能接觸到的知識。再說了,現在講究學科整合,教師不能只掌握單一學科的知識,要求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又要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教師的教育功能。 2、善於獲取和積累外部現有教學資源,並對它進行加工處理、推陳創新的能力; 3、時刻關注新聞報道或媒體信息、及時捕捉教學信息,根據教學要求,自製原創試題應用於課堂教學的能力; 4、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自製教學課件、教學積件用於解決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能力。 5、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資源庫應根據教學實際進行分類並及時更新;同時還要收藏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學科網站。(介紹自己的教學資源庫) 二、課堂教學資源的分類、來源及存儲。 (一)教學資源的分類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和化學學科特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以下分類: 1、根據資源的完整性與否,可分為整體資源和素材資源。比如,我們常說的教學設計、上課課件、中考試題即為整體資源;而如圖片、某些為解決某個專項問題的視頻、動畫即為素材資源。 2、根據我們通常應用的資源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七大類:試題資源;課件、積件資源;教學預設也就是教案資源;論文資源;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資源;新聞報道資源、專業書籍等。 (二)教學資源的來源 教學資源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資源:教案、課件、積件、論文、教學反思、教學案例、課題報告;各省市中考試題,優秀教師試題設計等。 2、身邊資源:本市、本縣或區里的期末試題或中考模擬試題、學校老師命制的試題。本市、本縣、本區舉行教案比賽、課件製作比賽、自製教具 比賽、論文比賽,這些資源,都要盡量想辦法得到,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資源,參考價值是非常大的,其間包含了很多一線老師教學經驗、教育智慧的總結與體現。 3、教師資源:我們常常抱怨教學資源不夠豐富,卻忘記了就在我們的身邊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我們可以在上課前把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問題請教身邊的老師。有時知識與情感的共鳴就這樣產生,我個人認為這不僅有助於我們的教學水平的提高,更有利於和諧人際關系的構成。當然,如果有共同的興趣與愛好,也可以與其他老師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平常教學活動中的聽課、評課;專家、專題講座(如6 月份,中考前,省教研室黃建國主任來到吉安,為我們作了「讓教育回歸自然,讓課堂貼近真實」的講座。)。 4、學生資源:我們在教學前常常會讓學生採用各種途徑自學,細細想來,這個環節其實不是可有可無的,特別是我們化學,有很多東西可以讓學生課外動手、動腦。如果讓孩子們在課前去這樣做的話,你會發現你的教學效果會好很多,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比如,我們在第十二單元,很多學生對熱塑性和熱固性塑料,缺乏感性認識,課前可以讓學生收集不同的塑料製品,然後指導學生歸類,最後進行實驗得出。這樣,既解決了教學問題,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空間,為今後的生活、考試打下了基礎。 5、媒體資源:化學來自生活,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細心觀察與對比,你會發現,在我們的新聞報道中,有很多與化學相關的東西。如果你能及時 發現並應用於課堂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身邊,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了解到化學的重要性,從而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化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自然而然,既達到了我們聯系生活的創新教學,又達到了我們素質教育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6、原創資源:隨著數碼技術產品的普及,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隨著我們視野的延伸,其實,在我們自己的工作、生活當中,有很多與我們教學相關的資料可以進行採集,這種採集,既可以是實物、也可以圖片、也可以是視頻資源等。比如,水污染的現狀、空氣污染及天氣預報的某些指數,這是很容易捕捉到當地相關的教學素材的。 7、教輔資源:廣義上的教輔資源,我認為應該包括課程標准,考試說明,教參、各種專業書籍和市面上各種復習資料。現在我們通常說教輔,就是指市面上的各種復習資料。雖然教輔利用不當,會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因為它使某些教師的教學方式變形、責任心降低;因為它對「題海戰術」助紂為虐,使學生的時間受到更為殘酷的剝奪。 但現在我們的教學,事實上已經離不開教輔。所以,我個人認為,關鍵是我們老師要正確地對待教輔,首先是要精心選擇教輔,我個人主要是選擇那種試題較少,但比較典型、試題新穎的教輔;其次,在使用教輔的過程當中,我並不要求學生把教輔上的題目全部做,一是因為學生沒時間,二是沒必要(因為有些試題太難,特別是中考最後階段,更加要把握好這個度。),所以,我在學生做之前,盡量做到自己先做一遍;最後是對於發現的典型試題,我盡量到網路上搜索然後分類存儲下來(不行的話,自己打出來)。 8、教學反思:6 月12 日,我們有幸邀請到了曹主任對我校全體老師作了 「讓教學反思成為教師的職業習慣」的專題講座,曹主任重點向我校老師講解了為什麼要進行教學反思,反思什麼,如何反思等內容,曹主任以他專業素養的豐富,見多識廣的經驗,親歷親為的教學體驗,使得整場講座顯得生動有趣,使我校教師受益匪淺。有機會,歡迎大家讀讀這篇文章。因此,我們老師,要多進行教學反思,要及時把教學反思形成文字保留下來,以便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優化課堂教學。 (三)教學資源的存儲 前面我已經說過,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學資源庫——既要有傳統(紙質)資源庫,又要有電子資源庫。但資源庫並不是簡單的資源堆積,不然的話,資源一多,如果分類、存儲不合理,則需要時查找就非常不方便。紙質資源庫,我相信各位老師都有,就不展開說,我建議大家經常把平常使用的教輔上發現的典型例題、價值比較大的習題剪貼下來,然後進行歸類與整合。電子資源庫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和修改非常方便,下面向大家介紹我建立電子資源庫的過程:我是從03 年調入到吉安四中的,04 年上半年購買電腦的,自從有電腦,我就開始存儲自己積累的一些資源,但06 年因為意外,我之前存儲的資源,因為硬碟的損壞而損失殆盡,當時很是痛心。也正因為這樣,所以,07 年下半年,我決定把資源存在於網路當中,因為存在網路當中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隨時隨地可以使用,也就是07 年下半年,我購買了一個空間,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網路資源庫。現在,我的教學資源實現了三同步:學校電腦、家庭電腦、 網路硬碟三個地方的資源自動同步更新(我使用的是美國最先進的網路存儲和支持外鏈技術)。其次,資源的分類,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自己應用的感受,我現在主要是按我們九年級化學十二個單元進行存儲,當然,也會建立其它的文件夾。這樣,給查找和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三、課堂教學資源的應用。 把課堂教學資源應用於我們的課堂實際,才是我們建立教學資源庫的終極目的。我想,最主要的,應該是應用於三方面,一是教案的設計,二是課件的製作,三是教輔資料的編寫。下面,我就這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教案的設計,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學設計,現在有的新提法叫教學預設,雖然概念之間略有差別,但大致的意思不會相差很大。 教案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我們知道,學科總的培養目標必須細化為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通過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的落實和支撐,才能使學科總的課程目標落到實處。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些老師教案中所寫的教學目標,不是教師自己根據這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及學校的實際來設計的,而是從有關材料中抄來的。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的課,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是優質的課。教師上每一節課之前,首先必須明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希望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得到些什麼,經歷些什麼,體驗些什麼,發展些什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維目標。二 是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學生學習活動、學習方式的設計;三是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准備,包括實驗器材、素材、課件等教學資源的准備。 1、我個人認為,只有既符合新課程標准,又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案,才是好的教案,好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體現「三為主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因此,我們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主要包括知識准備和最近發展區兩方面),考慮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因為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同時,我們的教案設計,也一定要有創新性。別人的優秀教學設計,不是不可以用,而是應該知道和注意如何用。並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一定要在借鑒別人好的東西的基礎上,創新地發展自己的東西,什麼叫優質教案?我個人覺得,就是既借鑒了他人的成功經驗,又提出了自己創新的設計——當然這種創新必需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實際,才是優質教案(建議備課時多參考幾篇別人的優質教案,我覺得,不同的教案,有不同的獨特之處,我們自己在斟酌的基礎上,選擇性地吸收,創造性地發展)。因此,建立自己教案的電子資源庫,在教學生成之後,進行反思,進行交流,再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這樣,對自己教學的提高,非常有用。 在教學設計過程當中,有一環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訓練的設計。訓練的設計,廣義的訓練,包括很多,如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等,下面,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既通常所說的,解題能力的訓練。 學生的習題設計,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課堂練習、課後作業、考試或測試習題。我的學生,相對其他老師所教的學生,相對而言,在學化學上,作業的負擔,會少很多,學生也體會到,在九年級,我的化學作業,可能是所有科目中最少的。說句實話,我經常不布置筆寫作業的。但我的學生的考試成績,特別是中考成績,不會比其他班同等層次學生的成績差,往往是更好。 這主要是我有大量的習題庫,然後從中選擇典型的習題或原題呈現、或稍作修改給學生做,盡量避免學生做無用功;我們在選擇試題時,一定至少要注意五點:一是與當前的教學進度,教學要求相符;二是注意是否符合課程標准,是否與考試說明相近;三是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四是注意試題的梯度;五是對於重點或必考的知識,我們盡量每次稍作改變進行訓練,這樣也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盡量少練習那些難題,難題不但可能是做無用功,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導致學生不喜歡你這門學科。我在講解試題時,很多情況下時間主要花在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上,我跟學生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永遠的,它不但對我們學習有用,而且對我們今後處理工作與生活之中的很多事情,也一樣有用。我相信我們很多老師也是這樣做的。 多做原創試題,前面我已經說過,我們一定要關注新聞媒體信息,根據媒體信息,加工處理,把它應用於我們化學教學過程當中。原創試題,也是現代教師必備的一種能力,可能剛剛開始時,你的試題設計不是很好,包括語言的描述上,包括描述的准確性上,包括知識的落腳點上,但如果做 得多了,特別是把原創試題讓學生做,與同事交流後,你就會慢慢提高的。我2007 年、2008 年參加省教研室中考前的原創試題徵集,評比結果揭曉後,兩年都是一等獎。(舉例說明如何原創試題) 2、課件的製作: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通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性教學,多媒體課件對創設問題情景,改善學習環境,拓展課堂互動空間,創新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時效,具有非凡的作用。它具有「美、趣、實、空」四個特點。 (1)課件之「美」。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的畫面、文字、音效、動畫、色彩與教學內容的高度和諧統一就是美。這種美對於學生,就是學習狀態的調整或提升,對於學習環境,就是一種改善與創設,同時,這種美突破了多媒體課件僅僅作為一種解釋或演繹工具的窠臼,美本身成了一種知識源。 (2)課件之「趣」。能在教學的最佳時機,以最符合學生注意特點的方式,將學習問題或教學重點情景化就是課件之趣。我們稱這種課件之趣為理之趣。 (3)課件之「實」。界面友好,交互便捷而實用;課件的內容和運用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里的課件之實所追求的是單位教學時間內的最大收益。 (4)課件之「空」。青山在水中的倒影即為空。倒影不是真實的青山,但倒影拓展了人們對青山想像的空間,拓展了人們對青山的「虛」的把握。 多媒體課件的「美、趣、實、空」是辯證的統一,是一種境界。只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多媒體課件必將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 多媒體課件的格式有很多種,但我想,應用最普遍,也最容易上手的,就是powerpoint 即PPT 課件,下面,我就如何應用PPT 製作課件的技能技巧與大家進行交流,我相信,在座的也有很多比我運用得更為熟練的老師,如我講的過程當中,如有不當的地方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歡迎交流。 (1)圖片的插入:圖片的選擇(一定要選擇清晰的圖片);背景、固定大小的圖片、點擊可以得到放大的圖片。 (2)音頻、視頻的插入:自動播放、點擊播放、可控播放。 (3)FLASH 積件的插入:稍微復雜些。 (4)觸發器的製作:如我上學期製作的一個課件片段 (5)PPS 文件的生成:優點與密碼的設置。 (6)文字的出現與消失、鏈接的技巧、文檔的插入、不同幻燈片的切換等。 3、教輔資料的編寫: 有條件、有機遇的老師,要爭取條件、創造條件進行教輔資料的編寫。參與教輔資料的編寫,不僅僅是能夠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因為在教輔資料的編寫過程當中,首先是促使自己對考點、考題有一個新的、系統的認識;其次,對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也很有用處,因為熟悉了考點考題,熟悉了考試難易度,就不會把學生帶入題海,就不是使用題海戰術甚至是題洋戰術來解決教學過程當中的問題;就能用最少的時間,最佳的訓練效果,取得最好的成績,無形當中,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又達到了自己預設的教育教學效果,何樂不為?(舉例說明)。 以上就是我今天與大家交流的內容,不當不妥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更歡迎大家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與我聯系,和我交流,共同提高,共同為我們吉安的教育,盡自己一份心,出自己一份力。 《數學課程標准》中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身邊的生活情景和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從日常生活中去開發和利用可以用於教學的資源,為他們營造一個能更好地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的空間,使數學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充滿快樂、激情、幻想,充滿活力的生活 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三是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農村小學 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一、萌生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嘗試探討的背景: (一)來自全縣教學質量分析會上的「不和諧音符」 「按一年級平均分95、90、85、80(一、二、三、四類學校),二年級平均分9 0、85、80、75,三年級平均分85、80、75、70,四年級平均分80、75、70、6 5,五年級平均分75、70、65、60,六年級平均分70、65、60、55 的標准來評選教學質量先進學校居然一個都沒有,最後只好按本次考試成績由高到低評出了十個教學質量優秀獎單位」 ——這是在2010 年春開學初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分析會上頒獎結束後分管教學的教委副主任的講話。 09 年秋,我縣在實施義務教育以來第一次組織全縣中小學期末統一考試。在分析會上的一些數據和管學主任的這段話就像一串不和諧的音符擾人心智:一組低標準的數據中透出的是什麼呢? (二)賽課的困惑 根據縣級各部要求幾乎是每期各校都要組織不同學科的賽課活動,賽課中,盡管執教者都在盡力演繹著一些新課程理念下所倡導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等什麼的,但一種「主持」與「觀眾」的心照不宣、「演員」與「編導」精神分離的破敗感依然顯露無遺。那麼真正的好課是什麼樣的呢? (三)我縣有效教學研究的呼喚及此次「國培」的啟迪 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及縱深發展,2009 年我縣教研室在全縣提出要求:實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工作。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呢?如何從有效走向優質高效呢?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質量整體水平的低下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息息相關。帶著這些困惑,結合此次培訓引發的啟迪思考,我對我鎮所有學校及毗鄰鄉鎮學 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一些調查分析研究,現將所得成果分享同行,以利共勉。 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調查 (一)基本情況 在認真聽課和有效訪談後我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並歸納為大概以下四種課堂教學類型: 1.「經驗型」課堂 這種現象大概佔30%左右,多出現在四十歲以上的教師中,他們教書多年,教學經驗豐富,在教學中能憑借經驗有效處理教學中的一些疑難問題,但是缺少深層次的理論指導,於是巧取捷徑直達目的,全無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分析探究。如我在興隆村小聽到的教學百分數應用題:①出示例題:在「綠化長江」植樹活動中,有男同學84 人,占總數的60%,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②請讀題找出誰是「1」,思考求的是總數還是部分數?③師引導學生分析:我們知道百分數應用題和分數應用題是相通的,那麼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總數用什麼方法?生答:用除法。④師:那怎麼列式呢?然後生口述師板書:84÷60%=140(人),答:參加這次活動的一共有140 人。接下來如法刨制進行相關的求部分數、求百分比的變式練習。為什麼不知道「1」就要除?很顯然,在整個過程中根本就看不到學生的深層思考,更不要說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完全是藉助多年的解題經驗在教學,學生也只是機械模仿,死搬教條,這與新課程標准強調「數學教學不僅要注重顯性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隱性知識即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相悖。 2.「老黃牛型」課堂 這種課堂約占 10%——15%。這類課堂教學呈現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和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精神以及對學生細致入微的慈母情懷,還有課後那不厭其煩的重復演練。沒有創造也沒有投機取巧,沒有花樣也沒有教學的懶散,只覺「老黃牛」般的任勞任怨,學生主體盪然無存,情感體驗也依舊淺薄。 3.「華麗時髦」型課堂 這種課堂常出現在能與時俱進的年輕教師中,約50% 左右。這部分教師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敢於嘗試,但缺少引領,嘗試帶有盲目性,於是課堂呈現的是新課程理念下各種教、學方式的機械重組、無效疊加,最終是穿新鞋走老路,真正的「我——你」師生關系未能體現,學生樂在玩中而不是樂在學中,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依然處於「游離」狀態, 我稱之為「華麗時髦」型課堂。 4.「朴實有效」型課堂(10%左右) 這類課堂教學較之前面來說算是有效且能謂之高效的課堂了。老師在課堂上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學言語精煉、評價適當;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較強,能創設恰當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參與度較高,教師也能上出數學的特點——邏輯性強,常在檢測中取得好成績。但也沒能真正體現新課程標准強調的「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運用生成的課程資源,關注學生的後續發展」。 「知識——意味著能夠運用,只有當知識成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為知識[1]。」
7. 有沒有教育資源庫的軟體或者是結合型的產品要求能夠包括義務教育全部課程,簡單易操作,會自動出卷
凱瑞教育資源庫是非常專業的,很全方位的軟體,它包含了海量的資源管理,以及各種出試卷模式,一分鍾就能自動生成一套完整的試卷,方便快捷,很好用。
8. 如何在作文教學中運用網路資源
隨著復信息技術的飛速制發展,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了大容量、高效率的變革。《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 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網路」是課程資源的 一部分。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網路資源,既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作文教學中運用網路資源更有利於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9. 福州一中本校的教師網路教學資源情況(寫論文用)
有網上教學的視頻。包括老師授課視頻 學生生活視頻 和各個學社的上課情況如:語言社 文學社 體育社之類,還有一些活動的視頻,學生作業 老師文章 等等 很多
10. 如何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必須要滿足一下三點:
1)、觀念、共識、規則和機制是資源共建共享的四個必要因素;
2)、資源共建共享要努力實現標准化、市場化和產業化;
3)推進共建共享, 建立共享機制的程序和步驟。
具體來說,應該做到如下內容:要實現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高校之間就要相互溝通,交換服務信息,進行合作,這是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內在的組織啟動機制。影響我國網路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制度、規范化的管理以及法律還不是很健全。我國需要建立統一規范的技術標准,對資源建設的質量和部門要盡快統一我國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技術規范,促使應用系統的設計以及相關網路教學資源的開發按照統一標准執行,並為兩者之間的整合創造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各院校、企業應自覺遵守和採用統一的技術規范,開發建設一批能跨平台使用、可相互共享的優質網路教學資源,支持最終實現教學資源的全面共享。她總結,要實現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從微觀上要有合理的組織啟動機制,必須綜合考慮高校之間的差異,選擇適合的網路教育資源共享模式,激發高校資源共享的積極性。從宏觀上要完善保障和協調網路教育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制定提高高校網路教育資源共享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建立統一規范的技術標准和科學的績效評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