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課堂教學要求
1、 教師應按教學大綱的規定,全面地把握好課程深度、廣度、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
2、任課教師要講師德,重師德,為人師表。要關心愛護學生,教育學生更好地做人,幫助學生成長。
3、 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熱情關心,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
4、任課教師要維護課堂教學秩序,注意掌握學生的聽課動態,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不注意聽講、說話、睡覺、搞小動作、使用通訊工具擾亂課堂教學秩序的現象要堅決制止。
5、任課教師應模範遵守課堂紀律,執教期間應堅守崗位,按課表在規定的時間、地點上課,不得遲到和提前下課,不得自行更改上課時間或地點。
6、要注意教師形象,重視課堂儀表;講課要精神飽滿。衣著要干凈整潔、樸素大方;在教室內不得抽煙和吃零食。嚴禁酒後上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課堂切忌語言粗俗,不得帶有侮辱學生人格語言,不得有任何體罰或變相體罰的行為。
7、教師在課堂上應關閉通訊工具,嚴禁接聽、撥打電話、收發信息等。
8、 課堂講授應當做到理論闡述准確,概念交代清楚,教學內容充實,詳略得當,邏輯性強,條理分明,重點、難點突出。
9、任課教師應針對不同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不斷總結和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盡量採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0、任課教師要熟練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授課,必須能夠熟練操作程序,多媒體課件應做到圖、文、聲、像並茂,達到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② 判斷課堂教學有效與否的標准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於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判斷一堂課是有效教學還是無效教學呢?這需要一個判斷標准。因此,很有必要探討有效教學的評價標准問題。
對於有效教學的評價,或者是側重於對教師的評價;或者是側重於對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價;或者是側重於對教學結果的評價而沒有形成一套對於有效教學的評價標准,這種側重於某方面的評價對於有效教學的評價難免有所偏頗。對於有效教學要有個較完整的認識,就要把有效教學所涉及的各種因素都考慮進去,從而形成一套對有效教學的評價標准。按照美國學者Dunkin&Biddle 的觀點,預定變數、環境變數、過程變數和結果變數是影響有效教學的四個因素。[1]
因此,對於預定變數的評價、環境變數的評價、過程變數的評價和結果變數的評價是衡量有效教學的四個標准。
一、預定變數是評價有效教學的前提
預定變數是指影響有效課堂教學的預定因素,這種預定因素主要是指教師的素質。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預定變數是有效教學的前提。一堂課的教學有效與否,首先要對預定變數—
——教師的素質進行評價。對於預定變數的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教師的品質特徵。教師的品質特徵包括個人的衣著、開放的性格、熱情的態度、幽默的話語、善良的品行、親
切的形象、對教學和學生的責任心等。(二)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師的教學觀念有先進與落後之分,因此,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於有效教學有直接的影響作用。教師的教學觀念包括教師對於教育目的認識,即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是以學生為本,還是以知識為本;對於教學方法的認識,即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的認識;對於學生本身的認識,即對於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認識。(三)教師的教學知識。教師的教學知識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師的文化知識。作為教師來說,應該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文科教師不僅要了解文科方面的有關知識,還要了解理科方面的有關知識,同樣,理科教師對於理科和文科方面的知識都要有所了解。二是教師的學科知識。教師對於自己所教學科的知識的結構、廣度和深度都要有較詳細的了解和把握,對於學科知識的儲備要跟得上本學科的發展。三是有關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有關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是教師的條件性知識,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四)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教學效能感是
「教師對自己能夠完成教學任務的信心,是對其能有效地做好工作和實施教學目標的信念,是對其能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的能力的知覺」
。[2]
教師的教學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有效教學,教師的教學效能感高,有可能導致有效教學;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低,則有可能導致無效
5
3
教學。
二、環境變數是評價有效教學的條件
對於有效教學的評價,我們往往忽略環境變數因素的存在。其實,有效教學的順利進行離不開教學環境的支持。學校的教學環境是影響有效教學的條件。教學環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硬體環境。硬體環境包括教學設備、教學儀器、教學媒體、教學資料、教室的設計與布置等方面。這些硬體環境為有效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應有的條件。二是軟體環境。軟體環境包括整個學校的校風,一個學校具有積極向上、努力進取、不斷創新、勤奮踏實的校風,這為教師的有效教學營造了一個大環境;軟體環境還包括班級的班風和學風,班上的同學能夠相互團結、友好相處、勤奮好學、人人在學習上你追我趕,肯於提問題,積極思考和鑽研,在課堂教學中與教師積極配合,這些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為有效教學創造了一個直接的環境。因此,對於有效教學的評價,我們要充分考慮到環境變數這些因素的影響作用。
三、過程變數是評價有效教學的關鍵
只有通過過程變數才能把預定變數和環境變數這些潛在的因素轉變為可能的因素,從而形成有效教學,所以說,過程變數是決定有效教學的關鍵因素。過程變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的教學行為,雖然教師的教不能決定學生的學,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有目的地、主動地優化教學要素,運用正確的教學策略,引起、維持並促進學生成功學習,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具體而言,過程變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這個過程變數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學認知能力,即教師對於教學內容適度把握和深刻理解的能力;教師對於教學目標適度掌握的能力;教師對於學生心理准確把握的能力。二是教學操作能力。即教師把教學目標分成可操作的小目標的能力;把教學內容,特別是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分解成學生易於接受和理解的能力。三是教學監控能力。教學監控能力包括教師組織教學,營造一個有序的學習環境的能力;教師控制教學節奏,使教學節奏與學生的學習相合拍的能力;教師調控教學進度,使課堂上不出現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能力;教師調控學生的注意力,使開小差的學生能專注於所教內容的能力。(二)教師的教學機智。教學機智是教師面臨復雜教學情況時所表現的一種敏感、迅速、准確的判斷能力,是教師根據教學情景的變化創造性地進行教學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面對一些突發性事件,如果教師不能迅速、果斷、准確地判斷和恰當地處理這些突發性事件,將會影響到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的教學機智是影響有效教學的過程變數。(三)師生之間的互動。評價一堂課的教學是否有效,不能光看教師的教學行為,還要看教師的教學行為有沒有轉化為學生的主動學習行為,即師生之間的互動情況。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其職責在於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機會和參與慾望;增加學生的參與廣度和參與深度;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互動中不斷進步。
四、結果變數是評價有效教學的指標
鑒定一堂課的教學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學的結果,即學生在上完一堂課之後的變化情況,因此,有必要對結果變數進行評價。一般來說,對於結果變數的評價包括對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行為這四個方面的評價。對於知識掌握的評價包括對學生的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過程性知識、原理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評價;對於學生在技能方面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在知識的表象化、理解、記憶、運用和發現等方面的能力的評價。因此,對於結果變數的評價,我們可以借用美國學者霍恩斯坦(A.Dean-Hauenstein)的理論,把結果變數分成四個領域,並對每個領域所要達到的要求作出相應的評價。認知領域包括:概念化(認出、定義、概括),理解(翻譯、解釋、推斷),應用(澄清、解答),綜合(假設、解決);情感領域包括:接受(覺察、願意、注意),反應(默認、遵從、估價),價值評價(認可、更喜愛、確認),信奉(相信、信奉),舉止(顯示、改變);動作技能領域包括:知覺(感覺、辨認、觀察、意向);模仿(激活、模仿、協調),整合(統整、標准化),創作(保持、調適),熟練(創始、完善化);行為領域包括:獲取(接受、知覺、概念化),同化(反應、理解、模仿),適應(價值評價、應用、整合),施行(信奉、評價、創作),達成(舉止、綜合、熟練)。
③ 如何實現閱讀教學361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來改革的背景源下,改變中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構建"三段六步一目標"的教學模式,"三段"即"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後檢測"三個階段,"六步"即課堂探究過程中"分工、自學、交流、展示、質疑、點撥"六個步驟,以此達到一個"課堂高效"的目標,讓語文課堂真正實現高效教學。
語文是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藝術性於一體的基礎學科,一個個美麗的方塊字,一個個生動的詞語,一個個規范的句子,一篇篇優美的文章,無不表現出中華民族特有的漢語言無與倫比的精彩;一首首經典的詩歌,一篇篇優美的散文,一部部傳世的小說,一曲曲感人的戲劇,無不把漢語言最
④ 如何實現地理的高效課堂―「361」模式
以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導向,大力推回進課堂教學創新,實現課堂答教學的實效性和高效率。我們探索構建「三六一」型課堂教學模式,「三」是指把課堂教學時間有效劃分為三段,「六」是指課堂教學的主要六個環節,即自主學習、組內交流、小組展示、合作探究、教師點撥、練習鞏固。「一」是指課後反思與鞏固,即教師的自身反思、學生的反思與糾錯以及課後的鞏固訓練。
⑤ 什麼是課堂教學質量標准
高質量的教案的形成,受制於諸多關鍵要素,准確地把握這些要素,是確保備課質量的關鍵。
(一)教學目標制定的准確性
所謂目標准確,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既不是低標準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根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而確定的,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最終歸宿。因此,教學目標的准確性制約著備課的質量。
(二)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把握的准確性
幾乎每節課都有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是一節課的關鍵,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水平主要體現在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
一般說來,一節課中學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識就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難的地方就是教學難點。
為此,在備課中,首先,我們必須把握住重點和難點,當教學內容確定以後,應該認真考慮:通過教學應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那些主要的、關鍵性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那些學生難以理解、容易出錯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難點。其次,考慮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當重點和難點確定以後教師還要考慮:教學時怎樣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相聯系,怎樣與學生已有的舊知相聯系,最終制定出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以此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三)學情分析的准確性
用於教學的知識要符合連貫性和邏輯性的原則,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是確定學生的學習方法、選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設計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如果學生對相關的舊知識掌握不好,就會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掌握,確定須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的導入安排什麼復習內容,新授課應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四)教學內容選擇的合理性
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前提,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
教學內容選擇的合理性源於備課工作的充分:首先要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例如,現行的數學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教學內容。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掌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再次,要根據教學需要來選擇。對於一些思考方法一致、聯系比較緊密的知識,在教學時可以打破教材的編排順序,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織來安排教學內容。
總之,在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為准,既不要多選也不能少選,多選了不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少選了會造成課堂教學鬆散、浪費課堂教學時間的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在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切不可盲目迷信教學參考書,教學參考書上的課時安排一般是比較緊的,它是在理想的教學情況下確定的課時安排,有的內容安排得過松,有的內容安排得過緊,一般都要對教參上的課時安排進行適當調整,至於怎麼調整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學順利時可以壓縮一兩課時,教學不順利時可以放寬一兩課時。
(五)問題設計的恰當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信息交流的多邊活動,師與生、生與生間的相互交流活動主要是靠教師的提問、學生的答問、生生之間的信息傳遞來實現的。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之下進行思維和交流信息並相互啟發,同時教師從學生的回答和信息交流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課堂教學的進程。良好的課堂提問可以使課堂教學機制正常運轉,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地思維、主動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就變成備課的重要工作,尤其在今天強調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今天。教師設計的問題,首先要精,課堂提問不在於數量多,而在於質量高優劣。教師的課堂提問要能啟發學生積極地思考,要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能激發學生合作交流的興趣,要能層層深入擊中知識的本質,要能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要避免諸如你們懂不懂啊,會不會啊,有沒有問題啊等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其次是時機要恰當,要把問題設置在知識的重點之處、知識的轉折和發展之處、學生遇到學習困難之時,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節省教學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六)教學細節考慮的周密性
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雖然是一些細小的問題,但是也能影響一堂課的教學效果,細小的問題也能釀成大的失誤,因此,備課時不要輕易放過每一個細節問題。細節問題包括的內容很多:有板書設計問題:板書是否科學、合理、簡潔、實用;有提問、演示、作圖的問題:問題是否准確,無歧義,演示是否到位,准確無誤,作圖是否科學,合理;有前後銜接問題:有沒有過渡性語言,過渡性語言是否簡潔明了;有教學設計問題:對教學的難點之處、關鍵之處是否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了充分的估計,是否設計了兩套甚至幾套教學的方案,以應付課堂教學中的特發事件等,做到萬無一失;有學生作業書寫格式的指導問題等。
在備課時,教師要通盤考慮各個教學環節,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問題,才可能使課堂教學自然,流暢,扣人心弦。
(七)學習方法制定的適切性
學生的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能反映教師的教學理念,又能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效果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因而,備課質量也受制於學法的適切性。
目前,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很多,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種:接受性學習和發現性學習。接受性學習可分為機械接受性學習和有意義接受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可分為指導發現性學習、獨立發現性學習和創新性學習,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學習方法。
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首先要恰當,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其次要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再次要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造能力的發展。一般來講,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知識可以選擇獨立發現性學習的方法,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可以採用有意義接受性學習的方法,對於有多種解決問題方法且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知識的教學,則應當採用創新性學習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各種學習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在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上,不要人雲亦雲,更不可追求時髦,追趕時尚,不管教什麼知識、上什麼課都使用指導發現性學習法、獨立發現性學習法、創新性學習法,而把傳統的有意義接受性學習法一律廢除,這樣教學只能是浪費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大力提倡操作、發現、討論、歸納、猜想、論證、自學、交流等學習方法。
(八)施教方法制定的恰當性
人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有法是指教學時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發現法、程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自學輔導法、引探教學法等。教無定法是指在實際教學時,沒有固定不變的教學模式,同樣的教學內容和學生,不同的教師,同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師不同的學生,同樣的教師和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的教學方法都不相同,因為每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優點、缺陷和適用范圍,超出了這個范圍就不適用了。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學風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一般的做法是:一個知識開端的教學通常採用講授法、談話法進行教學,如數學概念的教學;比較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在教到關鍵之處採用演示法、實驗法進行教學;對於一些學生易於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可採用嘗試教學法、引探教學法、自學輔導法和練習法進行教學。但是,一節課中用的教學方法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實際教學的進程交替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有的教學內容可以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擇優選擇。
總之,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依據教學的內容、本人的教學風格、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為准。值得一提的是,選擇教法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絕不能憑空想像,不切實際。
(九)資源與教具准備的充分性
多媒體課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直觀化、形象化,教具、多媒體課件製作演示得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製作必要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具。多媒體課件和教具的製作要具備色彩鮮明、直觀性強、便於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識的本質等特點。教具和多媒體課件製作好以後,教師還要先進行操作演示,看看還有什麼不足之處,須要作如何改進,確保課堂演示萬無一失。但是有的教師認為有了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就無須製作教具了。這是一種偏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原因是:多媒體課件和教具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多媒體課件是高科技產物,它具有動感性強、操作方便等優點,但是它又有製作麻煩、花時多、教學成本高的缺點,教師不可能課課都使用,一般在教學中偶爾使用或只在公開教學時使用,而教具具有製作簡單、使用方便、教學成本低等優點,便於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
另外,多媒體課件畢竟是一個虛擬的東西,教具比起多媒體課件來更具有真實性,更直觀,它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多媒體課件無法取代的,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就離不開實物教具的使用,認時間的教學就離不開實物鍾的操作和演示,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合理選擇這兩種輔助教學手段,不可偏愛一種而放棄另一種。
課堂中偶發的小事故會阻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考慮周詳,盡量把這些偶發事件的發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如:上課前先檢查要使用的電教設備是否已經安裝或調試好,上課要用的圖片、練習題或其他的教具有否准備就緒;一旦完成了教學任務卻仍未到下課時間,應臨時增加哪些活動;若時間緊,要下課了還未完成准備好的教學內容,該刪掉哪些環節等。有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備,才有可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十)課堂練習設計的恰當性
課堂練習是為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服務的,學生通過練習來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所以,課堂練習設計的恰當性直接制約著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
在設計高質量的課堂練習題時,教師首先要有一定的數量和質量,基本題要練足練好,要確保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題要能真正發揮作用,要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數量而輕質量。其次,課堂練習設計要有層次,有坡度,有變化,有發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練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不可重發展提高題的練習而輕基本題的練習。再次,課堂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點知識重點練,難點知識反復練,對於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要設計一些新舊知識的對比練習,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實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學教學設計,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是為學習服務。克服教學目標分析中的「知識結果中心」傾向,學習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傾向,和教學策略制定中的「教師中心」傾向,是當前備課活動中十分值得關注的現實問題。
⑥ 什麼是361快樂課堂
課堂教學,力求簡單,導入新課,開門見山;直書課題,學生齊念,揭示目標,電子白板。自學指導,分層出現,學路明確,限定時間;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督促差生,不得遲延。發現問題,記在心間,局部障礙,小組查辦;
⑦ 課堂教學,參照標准執行是什麼意思
就是參照《新課標》
⑧ 優質課的標准
優質課標准
教師素質
1、語言規范,簡潔生動,富有情感。
2、舉止端莊,教態親切。
3、熟練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應變能力強。
教學目標
1、面向全體學生,符合學生起點水平,有利於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2、符合學科課程標准要求。
3、結合學科特點,具有可操作性。
教學設計
1、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層次清楚,過渡自然。
2、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符合教學要求,利於學生學習。
3、教學設計利於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
1、新課程導入或情景創設自然流暢,能恰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圍繞學科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和實踐能力提高。
3、教學過程清晰、完整,板書端正。
4、能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選擇恰當的評價方法,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
教學策略
1、正確深入地解讀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提供的資源。
2、師生關系融洽,善於相互溝通。
3、積極利用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與教學過程有機融合,體現對教學過程的優化功能。
4、現代化教學程序運行穩定,播放流暢,資源鏈接快捷,操作簡便。
能力培養
1、重視基礎知識教學,認知情感和諧發展。
2、有利於發展學生創新思維。關注學生主動參與和對學科學習的興趣。
3、體現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並進行交流和表達。
教學效果
1、實現學科教學目標。
2、學生主體地位、教師主導作用得到體現:學生情感投入積極並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3、多媒體教學能體現先進性,技術優勢明顯,學科特色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