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霓裳羽衣舞歌李白的,什麼意思
霓裳羽衣舞是唐玄抄宗作曲、楊貴妃舞蹈的唐代著名舞曲,而有一次,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沉香亭畔賞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玄宗突然說,賞名花、對妃子,演繹霓裳羽衣舞,為什麼不請李白來助興呢?於是把醉醺醺的李白請來了,李白果然不失所望,楊貴妃為李白磨墨,高力士為李白脫靴,於是李白高高興興地寫下了清平調三首。
李白和皇帝、貴妃關系密切,也經常幫他們助興,在旁邊一邊看舞賞花,一邊寫詩;而楊貴妃對年輕英俊的大才子李白是很矚目的,她在和梨園夥伴們載歌載舞的時候誰說都是為皇帝演出的呢,在她心裡也是為李白演出的,故有霓裳羽衣舞歌李白一說了。另外,唐朝人喜歡娛樂,唐玄宗和李白都一起上場和楊貴妃一起獻歌獻舞大跳霓裳羽衣曲也完全是可能的,所以此舞在後人眼中和李白聯系在一起。
㈡ 李白是從誰學舞劍的
公孫大娘。公孫大娘是開元盛世時的唐宮的第一舞人。善舞劍器,舞姿驚專動天下。以舞《劍器》而聞名屬於世。她在民間獻藝,觀者如山,應邀到宮廷表演,無人能比。她的《劍器舞》風靡一時。她在繼承傳統劍舞的基礎上,創造了多種《劍器》舞,如《西河劍器》,《劍器渾脫》等。 世事浮雲,以公孫娘子盛唐第一的技藝,最終結局卻是流落江湖,寂寞而終。然而,她的蓋世技藝是與中國歷史上的兩座文化高峰聯系在一起的。正是因為她,我們才有幸看到了草聖張旭的一卷絕妙丹青,才有幸讀到了詩聖杜甫的一首慷慨悲涼的《劍器行》,就連畫聖吳道子也曾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成就三聖之道,這位絕代佳人當再不寂寞。
㈢ 李白的舞劍動作怎麼用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可以用曹植的這句詩來形容他舞劍的動作
㈣ 舞蹈李白很忙報幕詞
主持人引語: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民間尊稱其為預言帝。專注預言千年,從未失算!但凡出事,預言帝李白總能在第一時間出現遺作,並有大批網友舉證語言,堪稱業界模範。
下面請欣賞舞蹈:李白很忙
㈤ 李白有關舞劍的作品
李白《俠客行》- -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回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答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
㈥ 龍飛鳳舞的板書李白詩一首白日依山盡
白日依山盡的意思是: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
出處: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原文回:白日依山盡,黃答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太陽依傍山巒漸漸下落,黃河向著大海滔滔東流。如果要想遍覽千里風景,那就請再登上一層高樓。
賞析: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㈦ 古代李白寫舞姿的詩句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㈧ 歸墓李白舞神易烊千璽
舞盡霓裳曲,
神魔鬼魅狐。
易得天下路,
烊時人歸暮。
千里江如滸,
璽為寶中玉。
㈨ 求李白,白居易,杜甫的樂舞思想!
李白的樂舞思想:
1.李白以浪漫的、大氣磅礴的詩歌聞名天下,但對於他的樂舞批評理論與觀念,人們卻知之甚少。李白的樂舞批評觀念與他的人生觀念、詩歌創作觀念是一致的。這個觀念就是:「萬事貴天生」、「萬籟各自鳴」。他推崇的樂舞是具有老莊氣質的「天樂」。他認為:「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贈臨洛縣令皓弟》);理想的樂舞應當:「一風鼓群有,萬籟各自鳴。」(《贈僧崔公》)在他看來,民間、外族率直、粗朴的歌舞藝術,是「去雕飾」、「合大清」的。李白詩歌中關於樂舞內容的描寫是從宮廷女樂入手的,樂女是我國古代一類特殊的群體。李白由於做過一段時間的翰林供奉,因而自然有較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和目睹這類深宮中的女性。據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盡管歷來說其寫作目的大部分是喻比,然而李白這類女性的詩作在客觀上具有一定的寫實性,對於詩中所論述,我們又可粗略地把她們分成兩類:一類是鋪寫宮中妃子們奢侈生活之作;另一類是寫宮妃嬪娥們歡笑背後的眼淚——揭露宮中悲苦生活的宮詞。
2.樂舞除娛樂作用外,無疑還具有抒情功能。
不過在此主要不是指樂舞本身可以藝術地表達人的各種感情,而是說人們可以藉助樂舞以抒情。在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是詩人李白,他不僅常常借寫舞蹈表達對人物的贊美之情,如寫司馬將軍「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司馬將軍歌》),與陶將軍「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送羽林陶將軍》),還用作歌起舞抒發自己或慷慨激昂或孤獨寂寞的情緒。前者如《玉壺吟》:「烈士擊玉壺,壯士惜暮年。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後者如《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在當時用以抒情的樂舞中,多數是劍舞,顯然是由於劍舞雄健剛武的風格恰與初盛唐時期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及士人積極進取的心態相契合的緣故。
白居易的樂舞思想:
透過樂舞興盛的某些現象表達自己對國事的關切,如《胡旋舞》是從西域傳入的,又有急速輕盈旋轉的特點,加之安祿山、楊貴妃善舞《胡旋》,便藉以抨擊玄宗的荒淫誤國。如《胡旋女》詩中說:「……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
杜甫、白居易樂舞詩之比較:
杜甫樂舞詩對白居易影響很深,白居易樂舞詩在學習杜詩時也體現出不同之處.他們都描摹樂舞、反映現實;感時傷世、寄寓感慨;即事名篇、自創新題.杜甫崇雅鄙俗,用粗筆勾勒樂舞,其樂舞詩中充滿悲情.白居易用工筆細描宮廷樂舞與俗樂俗舞,崇雅兼愛俗,詩中感情以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