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為推動教育教學

為推動教育教學

發布時間:2021-02-16 12:49:36

㈠ 學校在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有哪些舉措

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學生的和諧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頸其實就是文憑這張薄紙,站的高一點來看,捅破這張薄紙,教育改革就會有很大收獲。
①、學校教育壟斷是學校對學生的剝削,學生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還應該有自我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空間和時間。
②、學校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就是培養合格的公民,其次是培養人才,再者就是培養精英。
③、教育改革應該主要圍繞著教師、教材和考題的改革,一流的教師、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考題才是教育之本。
④、學校教育的方式不僅要注重實用,還要注重理論,更要注重修養。用培養自然人的思想來教育,還是用培養社會人的思想來教育,關鍵看這個人是否有覺悟,是否有理想,是否愛學習,所以需要區別教育。區別不在於形式,而在教育方法和教育過程中。
⑤、學校教育應當注重素質教育,所以不要有側重學科,一視同仁,全面要求;學校教育應當注重基礎教育,所以各學科的考試分數至少應該及格。
⑥、學校教育學到的是系統化的知識和思維方式以及主流意識形態,而其它教育途徑獲得的是碎片化的知識、生活常識以及社會經驗。其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完善。
⑦、國家在進行教育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應當加快經濟建設,引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社會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使學有所用,避免讀書無用論的市場論調以及人才流失的風險。
⑧、智力要集中,科研才有效,技術才能不斷的革新。軍事科技應該是國家技術的領頭羊,產學研應該率先並主要應用於軍事科技的發展,所以國家可加快軍事技術的研發,而只在戰時量產,並在適當的時候,將先進的軍事技術轉化為民用技術。這樣既可減少國家不必要的投入和永占戰略制高點,還可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⑨、教育改革注重點,一悟、兩務、三齡、四觀:悟性;務虛、務實;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實際年齡;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五項素質、四類教育、三種商:生理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專業素質、社會素質;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智商、情商、逆商。
⑩、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才,而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的選拔人才。國家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雙重標准,國家重理論,所以學歷很重要;企業重實用,所以技能很重要。事業單位有負激勵,所以選拔要嚴格;企業職稱有正激勵,所以選拔可放寬。
⑪、時代變遷,讀書觀的轉變,以前讀書要符合國家的評價,讀書要符合企業的評價,未來讀書要符合社會的評價。注重點從意識形態到知識技能再到個人修養。
⑫、在發展中國家,直接學習的效率要低於間接學習的效率,而直接學習的機會成本卻要大於間接學習的機會成本,因此讀書無用論否定的不是知識更不是智慧而是效率。發展中國家的效率低於發達國家,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也體現在知識轉化內能的基礎上。
⑬、未成年的教育以思想為主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身體還在發育,各方面都有提升空間,思想決定了他們的品質;成年人的教育以利益為引導,成年人思想成熟,身體成型,各方面處於穩定狀態,利益決定了他們的取向。

㈡ 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的意見內容

教育部關於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
教師〔201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師范大學:
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師培養質量,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現就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和實施《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提出如下意見。
一、創新教師教育課程理念。教師教育課程在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師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要圍繞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教師的目標,堅持育人為本、實踐取向、終身學習的理念,實施《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創新教師培養模式,強化實踐環節,加強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能力訓練,著力培養師范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優化教師教育課程結構。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構建體現先進教育思想、開放兼容的教師教育課程體系。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遵循教師成長規律,科學設置師范教育類專業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專業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學科理論與教育實踐緊密結合,教育實踐課程不少於一個學期。按照《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的學習領域、建議模塊和學分要求,制訂有針對性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教師教育課程方案,保證新入職教師基本適應基礎教育新課程的需要。
三、改革課程教學內容。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融入課程教材中,精選對培養優秀教師有重要價值的課程內容,將學科前沿知識、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特別應及時吸收兒童研究、學習科學、心理科學、信息技術的新成果。要將優秀中小學教學案例作為教師教育課程的重要內容。加強信息技術課程建設,提升師范生信息素養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的能力。
四、開發優質課程資源。實施「教師教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計劃」,通過科研立項、遴選評優和海外引進等途徑,構建豐富多彩、高質量的教師教育國家精品課程資源庫。大力推廣和使用「國家精品課程」,共享優質課程資源。
五、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把教學改革作為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使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落實到師范生培養過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在學科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師范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學科思想的感悟。充分利用模擬課堂、現場教學、情境教學、案例分析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師范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著力提高師范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和應用,將現代教育技術滲透、運用到教學中。
六、強化教育實踐環節。加強師范生職業基本技能訓練,加強教育見習,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講課的機會。師范生到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實踐不少於一個學期。支持建立一批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長期穩定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實習基地。高校和中小學要選派工作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師范生實習指導教師。大力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深入農村中小學,引導和教育師范生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開展師范生實習支教和置換培訓,服務農村教育。
七、加強教師養成教育。注重未來教師氣質的培養,營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圍,激發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興趣,樹立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信念。邀請優秀中小學校長、教師對師范生言傳身教,感受名師人生追求和教師職業精神。開展豐富多彩師范生素質培養和競賽活動,重視塑造未來教師人格魅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列為教師教育必修課程。
八、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採取有效措施,吸引和激勵高水平教師承擔教育類課程教學任務。支持高校教師積極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試驗,擔任教育類課程的教師要有中小學教育服務工作經歷。聘任中小學和幼兒園名師為兼職教師,占教育類課程教學教師人數不少於20%。形成高校與中小學教師共同指導師范生的機制,實行雙導師制。
九、建立課程管理和質量評估制度。開展師范教育類專業評估,確保教師培養質量。將師范生培養質量情況作為衡量有關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要將師范生培養情況納入高等學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年度統計和公布制度。加強教師教育課程和教材管理。
十、加強組織領導和條件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積極支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工作。高校把教師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和實施《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列入學校發展整體計劃,集中精力,精心組織,抓緊抓好。要建立和完善強有力的師范生培養教學管理組織體系。加大教師教育經費投入力度,確保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所需的各項經費。
附件: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八日

㈢ 如何推進教育教學教研現代化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更要理解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教學時專,教師要善屬於創設探究情境,誘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從中得到探索者的收獲,發現者的歡樂,勝利者的喜悅。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教師應以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為己任,使學生更加充分地、熱情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㈣ 為推動課堂教學變革提供助力,正保遠程教育將如何做

當中國高等教育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時,就改變了教育模式與形態。全國多數高校結合“互聯網+教學”模式。保證了教學質量與學習進度,中國的在線教育成為了確保教育公平與質量保證造成進度的重要措施。在線教育就選企業與課程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最先作出重要貢獻的在線教學企業家中,正保遠程教育脫穎而出。在該領域遇獲得了巨大成就。

正保遠程教育,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聯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目前已經與多所院校開展試點工作。還引進更多企業及工作平台,加大平台教學功能性和研究,優化資源,大力培養人才,不斷創新,不斷探索,為教育做出了重大貢獻。

㈤ 如何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促進素質教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

㈥ 辦好家長學校,推動,促進和提高教學教育質量的案例

一、立足農村,應需辦校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巨大。但是就我校家庭教育而言,形勢不容樂觀。我們組織教師對家教狀況進行了調查摸底,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農村地區在家教觀念和方法上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
1、家長文化層次普遍較低,在家教方式上存在簡單、粗暴傾向,要麼溺愛、放縱,要麼空洞說教,要麼武力壓服,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往往只依賴於學校和老師,效果很差。
2、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成才觀偏狹落後,特別是對學生美術、體育、音樂、信息技術等技能的培養不感興趣,甚至認為是不走正路,這也制約了孩子的全面發展。
3、農村長期形成的一些落後習俗與不良風氣,如賭博風氣、沒有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影響,使得有些家長自身很難起到言傳身教,率先垂範的正面引導作用。
4、農村生活條件普遍艱苦,家庭負擔重,許多家長長年在外經商、打工,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忙於生計,將孩子交給老人照管,在這種情形下,家長即使重視家教或很有家庭教育能力,也少有時間和機會。而擔負監護義務的老年人普遍存在教育觀念陳舊、溺愛孩子、思想守舊等問題,很多時候是只管吃穿,不問學習,嚴重製約著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5、新農村建設需要大批的、高素質的人才、新時代的建設者,促使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需加速改變。
二、完善機構,規范管理
1、健全組織。
我校十分重視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在學校教書育人的總體框架下,努力構建立體化的育人網路。成立了家長學校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家長學校工作,制訂工作計劃,指導家長學校開展工作。召開家長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學校和班級兩級家長委員會,並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認真傾聽他們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商討家庭教育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
2、規范管理。
近年來,我們一直把家長學校工作融入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計劃時不忘家庭教育,檢查督促工作時不放過家庭教育,總結匯報工作時不漏掉家庭教育,不斷完善對家長學校的規范化管理。
一是加強制度建設。
辦好家長示範學校,必須在管理上下功夫,我們建立和完善了家長學校的《章程》、《職責》、《學員考勤制度》、《評好學員條件》、《家長委員會條件》、《學員學習情況記載》(包括考勤、效果)、《家長行為規范》、《社區、家長聯系制度》、《家長學校學期工作計劃》、《學期工作總結》、《家長會活動記錄》、《家長學校教師備課制度》等各種規章制度,制度的完善使學校管理逐步邁向系統化、規范化和序列化。
二是加強隊伍建設。
依靠兩支隊伍,形成家庭教育的科學網路。一是成立由退體教師代表、長沙村支委書記劉淑惠、陳家派出所熊小平等同志組成的「關工委」,平常由關工委同志、家長代表組成的家長委員會,負責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協調、監督等工作,並適時組織家長對學校的各項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另一支是家長學校講師隊伍,成立了由學校行政、優秀教師、大隊輔導員組成的「家長學校教學指導小組」,指導授課老師就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學困生轉化、留守兒童家長(代理家長)、青春期學生家長培訓班、育子經驗等課題專門備課,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建立評價機制。
激勵家長參與和改進家庭教育的熱情。家長委員會成員的產生,採取個人申報,班主任推薦,學校批准並公示的程序,使當選家長委員會成員成為一件很榮幸的事情。不少家長都表示要關注學校,支持學校和老師的工作,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家庭教育,樹立「人人爭當好家長」的良好願望和態度。我們還實施了「優秀家長」、「優秀家庭」評選,從2004年9月家長學校開辦開始,每年評選出10餘名優秀家長和10個優秀家庭,進行贈書獎勵並通報表彰,極大地調動了家長們的積極性。
三、靈活辦學,講求實效
1、「上課」與家長會相結合。
家長學校畢竟是家長在業余時間自願參加,故時間不宜佔得太多,我們把「上課」與家長會結合起來,每次學校或年級開家長會,總是先安排一點時間講「家教的專題課」如「注意子女的心理健康」、「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學生學習困難的預防與疏導辦法」、家庭美德與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訓練等,爭取家長聽得入、記得牢,達到認同與內化的境界。這樣家長既在家教的理論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現,從而能更主動與班主任交流意見,加強對子女的教育。
2、「上課」與個別指導、咨詢相結合。我們實行以「上課」為主,還分別舉辦「學習困難學生」
、「心理健康」學生家長學習班,盡可能及時解決不同類型的學生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個性」問題。經過學習,家長們改進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學校和家庭配合下,使這些學生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
3、改革家長會形式。
一是家長會不再是老師的獨角戲,變成家長的群言堂,家長成為了會議的主人,他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有反思、有體會,有的外地打工回來的家長普通話夾著本地話,有的家長說得語無倫次、結結巴巴,但都朴實、真誠,交流對話的效果是喜人的,共同關註解決未成年人存在的熱點問題。二是讓孩子參與家長會,不再使學生、家長分開,讓孩子感受老師和家長是怎樣為自己的成長籌劃的,讓家長感受老師和學生是怎樣共同開展教育的,而老師可以感受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情。
4、充分發掘、運用學校教育資源。
發揮學校圖書、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光碟播放、互聯網等各種資源,定期向家長開放,增強全體家長的歸屬感,使他們感覺到學校是自己的學校,從而更自覺地關心、支持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學校遠程教育設備和廣播電視資源優勢,重視家教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自製家教光碟80餘片,更好地服務於家長學校的教學,增強家長學校發展後勁。

㈦ 如何推進高校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

不論是大學教育還是中學教育,其教學系統都是由教師、學生、教材以及教學媒介四個要素構成。相比基礎教育的多次改革嘗試,現在的大學教學依然沿襲以教師為中心、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現狀,課堂教學多以講授式為主,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因此,無論從學生學習的層面,還是從教師教學的層面,大學教學都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提高。
從學生角度來講,教師主導的講授式課堂,教師根據個人經驗設定若干教學階段,難以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教師授課進程不匹配。如,課堂上學生的思路跟不上教師授課節奏,卻不能及時反饋;課後學生自學的疑惑沒有得到及時解答,上述情況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和學習動力的不足。「上課基本睡覺,作業基本靠抄,考試基本靠蒙」的情況在大學並不鮮見。此外,現在的傳統教學也缺少對學生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思辨能力的培養。
從教師層面來講,由於教學任務重,課時量有限、班級人數多等多種原因,教師往往試圖在盡量短的時間里將知識盡可能多地傳授給學生,缺少與學生的深層互動和情感交流。教師變為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學活動幾乎淪為重復性的體力勞動。以復旦大學「大學物理課程」為例,每年有十多位教師給若干班級講授幾乎相同的內容,加之科研任務繁重,教師們難以從教學中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缺少提高教學質量的激情。

㈧ 如何推動教師教育發展

完善教師教育體系推進教師教育發展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完善教師教育體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教師教育體系,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為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師資保證,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決定》還提出,要「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這對教師隊伍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推行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的關鍵。

負責全國教師教育工作的教育部師范司司長馬立,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向全體教師和教師教育工作者呼籲:要有憂患意識,要有緊迫感、使命感,要迅速行動起來。

「教師教育」概念的首次出現

問:我們注意到,在《決定》中首次出現了「教師教育」的概念,教師教育與過去的「師范教育」的關系如何?

答: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每個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必須通過改革、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來實現。

「教師教育」是對教師培養和培訓的統稱。過去的「師范教育」也包括對教師培養和培訓兩個部分,但是長期以來,培養和培訓相對分離,相互溝通不夠,容易被誤會「師范教育」僅是對教師的職前培養。現在的「教師教育」就是在終身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通盤考慮,整體設計,體現了對教師的教育是連續性的,可發展的,一體化的。

教師是不可替代的專門職業

問:前面提到了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化和教師一體化問題,您能就此談談看法嗎?

答:教師是個專門職業。教師職業的專業性體現在有國家的學歷標准,職業道德的要求,必備的教育知識和教育能力,嚴格的教師資格管理和制度等。這個職業應該具有不可替代性。

發達國家對教師的專業性非常重視。在我國,教師專業發育還不夠成熟。這是因為一方面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性不夠強,專業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教師的勞動成果要通過學生知識、能力、個性品質等諸方面素質的提高來實現,不容易看到成敗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通過改革、加強和發展教師教育來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加快教師專業化進程,提高專業化水平。

「教師教育一體化」正是為了適應學習化社會的需要,以終身教育思想為指導的。根據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理論,對教師職前培養、入職和在職培訓全程總體規劃和設計。

教師教育要加強宏觀指導和管理

問:在深化改革措施中,如何指導各地積極推進結構調整?

答:「十五」期間,國家對教師教育要加強宏觀指導和管理,進一步加大各省對教師教育的責任和統籌決策權。根據分區規劃、分類指導的原則,指導各省積極穩妥地推進教師教育的結構調整。

在佔全國人口15%左右,未實現「兩基」的貧困地區,繼續根據需要加強中師建設,要完成中小學教師學歷合格補償教育的任務,並大力加強繼續教育,提高教師質量,相對穩定三級師范結構。

在佔全國50%左右,已實現「兩基」的農村地區,在鞏固提高「兩基」的過程中,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結構調整,基本完成三級師范向兩級師范過渡。新培養的小學和初中教師具有專科和本科學歷的要達到一定的比例。大力加強在職教師的繼續教育,穩步提高在職小學、初中教師的學歷層次。

在佔全國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應該加快結構調整進程,完成三級師范向兩級過渡。通過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加快提升在職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師的學歷層次,確保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教師教育發展的具體內涵

問:「十五」期間,教師教育要發展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答:「十五」期間,教師教育發展的內涵是指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教育體系的結構不斷優化,其中包括職前培養層次上移,教師教育重心後移,教師繼續教育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一體化得到明顯推進;二是教師教育體系進一步擴大開放;三是高等師范教育規模擴大,功能拓寬,培養培訓能力加強,質量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師教育專業進一步發展,教師教育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五是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大大加強。

信息化帶動教師教育現代化

問:「十五」期間,如何加強教師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從而實現「以信息化帶動教師教育的現代化」?

答: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思路是:「打好一個基礎,構建兩個體系,探索三種模式,突出四個重點」。即加強和不斷完善各級各類師范院校和教師進修機構信息化環境、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網路體系的基礎設施框架;初步構建全國教師教育信息網路化教育體系,初步構建基於信息化環境下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的一體化教師教育體系;探索基於信息化環境下教師教育教學的新模式,探索基於信息化環境下教師教育教學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的新模式;突出教師教育網路課程建設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突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師資的培養和培訓,突出各學科教師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整合能力的培養培訓,突出有關教師教育信息化政策、評估標準的制定與實施。

完善教師教育體系要注意的問題

問:「十五」期間,教育部對完善教師教育體系,改革發展教師教育有何考慮?

答:我國的師范教育已經有104年歷史,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獨立設置的師范院校為主體,其他教育機構共同參與的體系。這個體系職前培養的結構重心正在提升,職前職後正在逐步溝通,開放的程度正在逐步加大。

「十五」期間要進一步完善教師教育體系,審慎地確定改革發展教師教育的思路和措施。為此需要准確地判斷教師教育發展的走向和趨勢,還要清醒地把握我國的國情、省情和教情,並冷靜地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是我國有個龐大的基礎教育體系,「十五」期間中小學需要補充的新教師總計250餘萬,中學教師的需求尚存很大的缺口;二是近1000萬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繁重的任務,特別是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仍然偏低(68.43%),還有學歷補償教育的任務;三是按《決定》要求,提升小學和初、高中教師學歷的任務艱巨;四是教師教育開放是個漸進的過程,要進一步鼓勵和支持綜合大學、非師范院校培養培訓教師。

同時我也必須正視並冷靜分析當前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投入不足,現有的師范教育體系的結構不適應經濟社會和基礎教育發展,教師培養培訓質量不能很好適應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二是教師的繼續教育量大、渠道多,管理工作亟待加強;三是在結構調整中,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各級各類師范院校對何去何從存在疑惑。

教師教育發展的整體思路

問:「十五」期間,教師教育發展的整體思路是什麼?

答:「十五」期間教師教育發展的整體思路是:

??教師教育的體系要在改革發展中保持相對穩定,現有的獨立設置的師范院校是教師教育體系中的主體,主體要保持相對穩定;

??積極推進教師教育體系走向開放,這是一個發展趨勢。從發達地區特別是大城市,從東到西,從高中階段開始逐步推進開放。採取措施鼓勵支持其他綜合性高等學校共同參與教師的職前培養和在職培訓,確保教師的數量和質量。

??繼續對現有的教師教育體系的結構進行戰略性的調整,這是主線。要以信息化、現代教育技術帶動對教師教育體系發展進行具有長遠重大影響的戰略性調整,不是從局部調整,而是包括層次結構、類型結構、學科專業結構、區域結構等在內的,以提高教師教育質量促進教師教育專業化發展為目標的全面調整。

??深化改革是動力。改革是教師教育自我完善和發展的根本途徑和動力。改革包括: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教師教育由定向封閉的體制逐步走向開放;啟動並推進高師院校新世紀教學改革,健全並完善繼續教育制度,大力推進繼續教育持續前進;加快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推動教師教育現代化,實現教師教育跨越式發展。

??加快發展是主題。發展要體現教師教育體系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規模發展、結構調整都要以提高質量為前提,提高質量為目的。

??提高質量是根本。「十五」期間最終目的還是要通過調整,通過改革得到快速發展,最終提高質量,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新聞資料】

教師教育教師教育是對教師培養和教師培訓的統稱,是師范教育與教師繼續教育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統一組織的現代體制,是實現教師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歷史要求。

從「師范教育(normalschool、normaluniversity)」發展到「教師教育(teacher ecation)」是世界教師隊伍建設共同歷程。

教師專業化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條件和培養體制,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教師專業化的基本含義是:國家規定的學歷標准,必要的教育知識和教育能力,職業道德,教師資格的管理制度等。

㈨ 為了提高教師質量,推動教育事業發展教師應履行什麼樣的責任

《中學教師專業標准》對中學教師教育教學活動具有科學有效的指導作用對教師的觀念知識、行為等提出明確要求,教師按照這些要求,不僅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科學性,也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專業化的必要條件。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師專業標准,具有多方面的意義。
第一,教師專業標準是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保障。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是一種專業化的工作。嚴格來說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教師職業的。教師職業有自身的嚴只有達到教師專業標準的人才能進入教師隊伍的行列,才能從事教師職業。有了教師專業標准,在教師的招聘、任用過程中,就可以嚴把入口關,選拔符合專業標準的人員進入教師隊伍行列。這對於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保障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科學有效的重要指導。教育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既有方法又無定法。盡管教育教學理論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則、策略,但是從教師的角度或者對於每位教師來說,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該具備怎樣的觀念、行為和態度,還需要具體的規范。教師專業標准對教師的觀念、知識、行為等提出明確的要求,教師按照這些要求,不僅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科學性,也能保證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對於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也有了具體的標准。這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障教育教學的規范性、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意義重大。
第三,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依據。教師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發展的職業。所在學校、教育管理部門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支持。教師專業標准對於教師的品德、知識、能力等都做出具體的規定,提出明確的要求。這就使得教師個人、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等,都清楚地知道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哪些內容,具體要求是什麼,可以對照標准了解哪些方面達到了要求,哪些方面還需要加強,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明確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標。
第四,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教育的重要指南。教師的培養培訓是影響教師隊伍質量的重要因素。無論是職前培養還是職後培訓,基本內容是什麼?重點是哪些?怎樣才算是好的教師教育?這都與教師專業標准密切相關。教師教育的內容、重點,以及教師資格考試等,都應當依據教師專業標准。在專業標準的基礎上各教師教育機構可以體現自己的特點。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教師專業標准,不同教師教育機構的教育內容差別較大,使得培養出來的教師在基本素質方面也是千差萬別,部分機構的教師培養質量難以保證。從教師的職後培訓來看,由於國家要求在職教師每五年要接受一定課時的培訓,但對於培訓什麼並沒有特別明確或具體的要求,各地的培訓內容也是差異很大,一些地方的培訓內容甚至與教師的工作沒有什麼關系,浪費了時間,浪費了經費,增加了教師的負擔。有了教師專業標准,不僅可以規范教師教育機構的職前教育和職後培訓內容,也有利於對教師教育機構的培養培訓質量進行考核評價,另外還有利於各教師教育機構在保證基本內容的基礎上,突出特色,這對於提高教師的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質量意義重大。總之,教師專業標準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准則,是教師專業化的重要保障,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師專業標准》的制定與頒布,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工作。》的制定與頒布,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工作。

閱讀全文

與為推動教育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