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課改給教師帶來了什麼
新課改浪潮幾乎席捲教育領域的各個階層,可謂是一場不小的教育革命,也引起一番爭辯:決策者們認為面對目前的教育現狀,不能不改,非改不可。專家們自有一套改革的理論,社會也廣泛關注,家長頗為擔憂,而教師關心的是怎麼改,改什麼?特別是初中語文會產生多大的震盪?新課改到底給我們帶來些什麼?正如一次大型語文論壇中市教研員的精評之語,「變革未必帶來進步,但進步必然要變革」,筆者經過一番思索,得出如下感言。新課改應科研、教學並進語文教學從沉睡中蘇醒,課改的春風撲面而來,吹皺一池春水。現如今有人認為課改似乎波靜浪過,復平如鏡,了無痕跡。筆者要推翻這個看法,歷史上任何一次變革,也許並不徹底,但總有推動作用,促進發展是不容質疑的。新課改從語文教學這個層面來看,被激活了,有進步了,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忽視了將是有失公允的,這還得從新課改開始談起。筆者曾參加過專家系統的和相對科學的新理念、新策略的解讀指導專題會,曾聆聽過無數次教育界領導熱情洋溢的報告,還有轟轟烈烈的各級新課程培訓活動。教師們渴望著、期盼著、學習著,如雨後逢甘霖,似飢渴飲大餐。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卻遭遇到了許多的困惑,以致於產生疑慮,怎樣尋找一條可操作、實用又有利於教師參與的改革之路呢?筆者是語文教師隊伍中一員,通過調研、座談、走訪、交談、聽課,筆者覺得新課程改革側重在改課程,注重宏觀,而涉及到課堂教學方面的則顯得不足,於是乎從微觀尋找切入點,思考怎樣立足教研、深入課堂、走進教師?完全打破常規定勢是不可能,創新教研模式又難以構成,能摸索出一條以「科研、教學並進,研究、引領並舉」的路來嘗試,或許能讓教師擺脫那種「金玉其外」的「書齋化」研究,避免那種 「立項熱情萬丈、中間無聲無息、結果空空盪盪」浮光掠影式的課題研究。因為,我們也深感新課改中有那麼一些盲從的現象。縱觀中學語文教學的課堂研究和改革,跟從別人的多,具有個性的少;追隨熱點問題的多,解決實際問題的少;「假」問題多,「真」問題少,從而產生了許多缺乏獨特思想內涵的「泡沫東西」。筆者尊崇有個性地、有獨創地風格來做踏踏實實的事,因此,我們以「教研」為載體,以「課改」為核心,以「課題」為抓手,以「課堂」為陣地,確定了《新課改理念下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的省級課題,在區域內選擇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15所中小學語文教師參與,帶領教師深入學習理論,領悟新課改精神實質,以研促教、以研助學,教、學、研相互融合,在實踐中成長。藉此契機,讓大部分的教師參與其中,接受新課程的洗禮,試圖能轉變教師的教育思維方式,改變其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寄希望於教師們從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有所變化,重振語文教學雄風,是當務之急。 新課改讓教師更愛教研 新課改啟動正是筆者走上教研崗位之時,與之同行,與之成長,不是虛言。實行課改艱難歷程中,忘不了去課堂調查的日子,在分析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因素現場會的情景,聽真話,表真心,說實情,讓筆者收獲多多;忘不了在確立了課堂教學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的場面,討論、交流、暢所欲言,匯聚集體的智慧;曾記起教師們上研究課時,由恐慌到主動積極參戰,常態下的研究課堂才真實,不乏精彩而又靈光閃閃;做中心發言、專題研討時由默默無語到激情高談,獨特見解,欣然釋懷;撰寫論文報告由開始的勉強、無奈到高效、精品的微變,終於品嘗到甘果的香甜;每次在《研討課評課表》的評議內容中,教師們認真書寫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意味著教學研究進入真正的研究狀態;每月進行一次課題組集體活動時風雨無阻,如期而至,至今令人感動的是一位教師承擔三個初三畢業班的教學任務還兼班主任,超負荷的工作,依然堅持不懈,給予大家莫大的精神支持;一次次的總結、反饋,優勢的凸顯與不足的查找,總有疑慮並伴隨著收獲;更難以忘懷的是省市專家們的指導、引領和關注,讓老師們明確了課改的方向,研究方法的指導,注重過程的評價,平等對待、和諧對話並全程參與,讓教師們充滿信心,鼓足干勁;相互交流借鑒的結果,展現的是教師的睿智,對所建構的課型進行評價和反思,凝聚著汗水和心血的結晶;面對反復驗證研究的過程,是痛苦的,是艱辛的,然而又是那麼充滿了欣慰;課題結題鑒定現場會,教師們群情激昂而又萬分失落,筆者深知幾年的研究,終有結果,頓感輕松,欣喜中又有幾分惆悵。但一個研究項目的完成並不意味著教學研究終結,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新課改的意識已深入人心,教學研究的能力日益提升,教學、教研的情感得到升華。在這個寬闊的平台,說實在的,教師們多少獲得理性的思考和情感上的愉悅,也增強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研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特別是當部分教師逐步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時,何等的艱難,何等的困苦,歷練的歲月,似鳳凰涅磐。諸不知在這之前部分教師可普遍存在對「研究」似乎有一種復雜的、愛恨參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對研究懷有一種「神秘感」,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無法涉獵;而另一方面,又對目前教育研究脫離實際的做法感到不滿,甚至不屑一顧,認為這些研究對自己的語文教學沒有幫助,各行其道,自成一體,缺乏系統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平台。僅就這些方面的變化,難道說不是一種進步嗎?豈不讓人心生感動?如果我們一如既往地堅持,不淺嘗輒止,新課改會不成功嗎?如果繼續激勵教師保持潛心教學、勇於攻關的熱情和毅力,教師投身科研的熱情會大減嗎?我呼籲讓更多的教師體味到教科研所帶來的成就感,在愉悅中生發對教學、科研摯愛之情,新課程改革一定會呈良好勢頭,蓬勃發展。不可否認,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新課改中初中語文教學改觀不大,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因素:中考壓力大,成了教師無形的緊箍咒;課堂藝術弱,依然是戴著鐐銬在跳舞;觀念更新難,塵封太久瓶頸難以突破;研究氛圍淡,人文情懷尚有缺撼;專業發展慢,滯留在高原期上茫然無措,這些問題不是一個一時能解決得了的。有行動即可,有收獲就成,有啟示就行。·合肥市包河區教育局教研室 王一枝·
② 在新課改中如何發揮教師的最佳主導作用
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來心自環節,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最直接的體現。新課改要求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分擔的角色也是不同的。
一方面,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學生的引導者。「一切以學生為本」要求教師一切要為了學生的發展,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快樂學習,主動吸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通過動手、動腦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掌握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只有讓學生不斷地探索、踐行,才能使他們逐漸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愛上學習。
另一方面,學生是知識的吸收者,課堂的主人。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學校學習環境再好,教師再努力,如果學生不積極參與課堂,學生還是學不好。所以,只有學生主動學、願意學,才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吸收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該打破單向交流的錯誤方式,教師要走下講台,積極引導學生,使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③ 新課改環境下教師如何作為
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地位和角色的轉變,並不意味著教師的角色不重要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降低了,而是意味著教師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於傳統教學中的教師。相反,在新課程改革下,為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師課下所做的工作更多,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那麼,作為中學數學教師又應當如何實現角色的轉變?採取哪些措施加以應對?本文就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角色轉變
1.轉變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提倡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教師要變「指揮者」為「引導者」。比如,在講「信用卡」內容時,問學生都使用過哪些信用卡?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利用學生的答案,結合教材知識共同探討、學習,總結出信用卡的特點。
2.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設適宜的環境
教師要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在師生關繫上摒棄權力與服從、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培養自信心。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同伴之間如何合作、師生之間如何合作,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成功的範例。比如,在講「民主決策」這一內容時,可讓學生分小組,分角色模擬關於教育收費的聽證會。各小組派出代表上講台發言,並接受同學與老師的提問,共同探討,共同總結。
3.充分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自我探究
數學學科與社會實際、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廣泛進行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仲裁者、課堂的控制者,而是學生探究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和學生平等相處的夥伴。
二、面對新課程改革,教師應做好角色的轉變
1.要更新教育觀念
首先,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擺脫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其次,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課程改革中來。第三,教師要時刻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需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但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持久興趣,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和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和社會生產實際中所起的作用和價值。為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2.要更新知識結構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新知識層出不窮。教師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有的早已老化,有些觀點早已過時。因此,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們數學教師首先應通過自學、參加繼續教育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我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以利於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其次,通過報紙、雜志、信息技術等來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自己的實踐活動。選修課的開設,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求我們數學教師不僅要精通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擴大知識面,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所了解。
3.要調整好心理狀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權威,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源泉。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獲得教育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是豐富多彩的。有時學生獲得的信息可能比教師還快,比教師要多。所以這時的教師在學生面前可能會在心理上造成某種落差。
三、面對新課程,教師要提高施教能力
1.提高把握新課程的能力
作為中學數學教師首先應了解新課程減少了哪些內容,增加了哪些內容,增加的新內容是以何種形式呈現的。其次對新的教材體系中的新內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對「知識點」的分布及其不同的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把握好尺度,防止因不了解整體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幾次達成的知識做一次性處理或任意拔高。對增加的新內容,應分析為什麼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樣組織教學才能體現新教材的意圖,防止范圍、難度失控;對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知識內容,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切不可因「應試」是否需要來決定取捨。對刪去的內容也要做認真分析,有些知識點雖然是內容刪去了,但其思想可能還會有所體現,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給予充分的考慮。
2.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為數學課程改革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這就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工具,有能力在網路上獲取教學中所需的信息資料,能評價課件的好壞,有能力選擇好的課件,等等。
3.努力將新課程改革轉化為實際教學行為
教師必須將新課程改革轉化為課堂教學行為,大膽嘗試,勇於探索,具有面對失敗的勇氣。例如,在最初採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不知如何進行合作學習,課堂秩序混亂,學生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等情況。對於這些情況,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要具有面對失敗的勇氣,要及時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調整自己的設計方案(如,開展合作學習之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再次實踐,直到達到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中學數學教師要及早認清現代教育中,社會對教師角色的期望,做好角色轉變的准備,這將有利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利於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④ 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教師的作用是什麼
推薦參考: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主要來自於教師的調動,教師只有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激起學生的情感,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激勵起學生的干勁,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才能使之處於「我要學」的最佳學習狀態。
1、優化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徹底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把學生當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來看待。只有尊重學生,信任和關心學生,才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才能建立起朋友式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要親切、自然,要富有感染力,教師要用燦爛的微笑為學生送去陽光、雨露,為學生營造一份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的遷移,使之「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才能無拘無束地學習,才敢大膽地思考,大膽地去創新,學會的才敢說一說,不懂的才敢問一問,有不同的意見才敢爭一爭、議一議,也才能真正體現出主人的姿態。
2、創設情境,強化學生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引發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教師要利用教材這一載體,根據小學生年齡特徵和個性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促使他們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變被動吸收為主動探求。如在教學看圖讀拼音識字「人口手」時,首先以猜謎形式(打一人體器官)引入課題,學生頓時興趣盎然,情緒一下子高漲起來。又如在導入《藍樹葉》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寫上「樹葉」一詞,讓學生在前面填上一個表示顏色的詞,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等學生說過後,我卻填上一個「藍」字,同學們頓時疑惑了,我隨機問道:「誰見過藍樹葉嗎?」大家都紛紛搖頭,我又問:「你們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大家這時早已是迫不及待了,於是我又說:「請大家打開書到課文中去尋求答案吧!」這時學生學得都非常專心,非常投入,自學效果極佳。
3、恰當運用電教手段,調動多種感官參與。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時參與的感官越多,越能充分發揮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協同能力,思維活動效率越高,學習效果越好,加之小學生自控能力差,注意的持久性短,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教師要想維持學生長久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電教媒體極好的表現力,變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利用它極好的重現力和參與特性,將學生帶到教學活動中,使他們與教學過程融為一體。如在學習《北京亮起來了》一文時,當學生聽著錄音,又看到屏幕上顯現出來的畫面時,個個都瞪大了驚奇、欣喜的眼睛,看完後,當我問大家誰能說一說北京留給你什麼印象時,他們爭先恐後,躍躍欲試,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二、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會學。
教師要把學法指導有機地融入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授學生於漁。學生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學法,才能自己去學習,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主體作用。例如,在詞語教學中,如果單靠教師的直觀講解、學生的機械記憶是無濟於事的,教師必須教給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等方法自己去理解詞語,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 「風和日麗」,當時有許多同學提問什麼意思,雖然有學生查了詞典,但是還有許多學生不理解,我便結合當時的天氣(因為那天正是風和日麗的)進行詞語教學,效果很好。
總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盡最大努力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交給學生,保證他們有足夠的自主活動時間,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空間,使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淋漓盡致。當然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並不是不要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更要強化了其主導作用,教師只有導得適時、適度,才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既不完全被學生所牽引,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⑤ 如何發揮教師在新課改中的作用
一、教師要在教學目標的定位上下功夫
二、 教師要在轉變教學觀念上下功夫
三、教師要在運用教學的智慧上下功夫
⑥ 新課改下教師該怎樣教
教師資格綜合素質考試中,教育觀可以說是高頻考點,尤其是素質教育的內涵+新課程教學觀的轉變,考試會以單選+材料分析出現,可謂是重中之重。現在將有關知識點整理如下: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1)鼓勵學生參與教學。
(2)創設智力操作活動。
(3)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並加強訓練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1)知道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過程
(2)知道學生了解學科特徵,掌握學科研究方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1)結論和過程的關系:教學相長。
(2)提倡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的意義。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1)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理念的局限: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
(2)關注人的教學理念的表現: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教學觀的轉變可以記為「學習過人」。
例題:小明在上課的時候問了老師一個問題,被老師說是不好好聽課,整天胡思亂想,擾亂課堂秩序,該老師違背了( )
A.教師是主導 B.課堂是主體 C.教育者為中心 D.學習者為中心
答案:D
解析:A.教師是主導,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處於領導、引導等作用,題目中有體現;
B.課堂是主體是指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或主要方式;
C.教育者為中心是指教學中以教育中為中心,一切的教育活動都是圍繞教育者展開的,與素質教育倡導的學生為主體向違背;
D.學習者為中心是指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的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題目中該老師不僅沒有回答小明的問題,反而說小明整天胡思亂想,擾亂課堂秩序。該違背了學習者為中心。
⑦ 淺談新課改下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
教學中怎樣設計更好的問題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版的理念分三部分:權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然後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⑧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基本依據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自覺性積極性相結合原則是教與學相互影響的反映。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教學任務的完成,首先決定於教師。但教師要使自己教的東西化為學生的東西,必須善於啟發誘導,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學生的學,是在教師的領導下進行的,但是,教是為學而存在的。教師主導作用是以「學」為落腳點,學是學生自己獨立自主的活動,教師無法包辦代替。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自覺性積極性相結合原則,也是師生各自的地位和特點決定的。教師受社會委託,聞道在先,而且受過專門的教育訓練,而學生正在發展,知識經驗不豐富,所以,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進程、結果和質量等,必然要由教師決定和負責。而且,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教師把外部環境和教育對學生提出的要求集中起來發揮影響,但是,學生不是環境和教育的消極的接受者,而是在積極主動地作用環境和改造環境中接受教育的。關於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和特點,近現代教育理論展開了熱烈的爭論。「傳統教育」派主張「教師中心」,主要強調教的一方,學生受到忽視。由於「傳統教育」的影響深遠而持久,學校教育往往忽視學生的能動性,甚至強迫學生去學,使學生喪失了獨立的學習需求以及自然的求知慾望。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主體精神成了時代精神最核心的內容,呼喚學生主體精神,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已經成了我國教學理論界的共識。注重發揮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力量,既強調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當代教學理論與實踐發展表現出來的內在特徵。
⑨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專業發展有哪些的促進作用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如何不斷適應和實現專業發展? 對於教師專業化這一概念,我們應該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來理解。從動態的角度來說,教師專業化主要是指教師在嚴格的專業訓練和自身不斷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逐漸成長為一名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這一發展過程的實現不僅需要教師自身主動的學習和努力,以促進和提高自已的專業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環境的創設也是教師專業成長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確立嚴格的教師選拔和任用標准;建立教師專業組織和形成教師專業規范等。在教師的專業成長中,其自身和外部環境這兩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而從靜態的角度來講,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一個專業,教師成為專業人員得到社會承認這一發展的結果。因此教師專業化不僅是教師培養、教師教育的過程,而且是教師培養、教師教育的目標和發展趨勢,體現了對教師專業水平和社會地位的一種肯定和認可。但是當前,盡管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醫生、律師、工程師這些專業人員相比,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仍相對不足,並且相應其社會地位也未達到其他專業人員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當前教師職業正在由「半專業化」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專業化」成為未來教師發展的努力方向。 作為中學教師,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及其與現代教學相適應、現代教學所需的各種知識。現代科學知識日新月異,我們所學的知識不夠豐富,各種新知識、新信息不斷涌現,我們很快感到不能得心應手。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學習進修,否則不能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會被學生問倒,也會削弱我們的威信。同時,一些新興學科的出現,也要求我們去不斷"充電",學生們所涉及的知識很寬很廣,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師不學習不鑽研行嗎?因此,教育的改革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專業業務知識結構。 我們應該充分地學習掌握有關內容,理解領會其精神實質,並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嘗試。包括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材的應用等等。並且在學習實踐過程中,邊總結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時記錄下來,平時養成寫課後筆記的習慣,碰到好的內容及時總結成教學案例,這樣日積月累,我想一定會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對於教學過程的滲透以及教學活動對於現代信息技術的需求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愈來愈強烈,因而,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新課程注重學生研究性學習,它要求教師能夠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我們首先必須成為探究性的學習者和實踐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學習經驗和實踐能力,去更好地指導、豐富和發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在教學中,課後及時總結經驗:成功的是什麼,不足的是什麼?如何改進?長期堅持,就一定會積累不少的教學經驗與理論,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師專業發展又跨進了一步。 另外,教師還要有廣闊的教育前沿視野,敏感的教育問題意識,靈活有效的從事教育教學的能力,數學教學活動中實驗的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教學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後我會朝著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專業化的人民教師。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新世紀的教師不再只是教師匠,而是不斷地向學者型發展。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才有利於教育教學的發展和創新,才有利於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加快對學生的培養。
⑩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素養
就是通過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影響學生。教師的工作決不僅僅是完成幾節回課的教學那麼答簡單,他的舉止言談無不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它需要從細微處做起,時時刻刻通過老師的表率作用來影響學生。我們都經歷過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整個學生生涯,有些老師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記憶,有些教師則令我們終身難忘,尤其是那些不僅給了我們知識,而且還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影響我們一生的老師。今天,我們也成了老師,我們會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呢?一個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教師,他便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