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課堂教學質量標准
高質量的教案的形成,受制於諸多關鍵要素,准確地把握這些要素,是確保備課質量的關鍵。
(一)教學目標制定的准確性
所謂目標准確,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既不是低標準的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根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而確定的,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最終歸宿。因此,教學目標的准確性制約著備課的質量。
(二)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把握的准確性
幾乎每節課都有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是一節課的關鍵,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水平主要體現在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
一般說來,一節課中學生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識就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難的地方就是教學難點。
為此,在備課中,首先,我們必須把握住重點和難點,當教學內容確定以後,應該認真考慮:通過教學應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那些主要的、關鍵性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哪些困難,那些學生難以理解、容易出錯的知識就是教學的難點。其次,考慮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當重點和難點確定以後教師還要考慮:教學時怎樣與學生熟悉的生活相聯系,怎樣與學生已有的舊知相聯系,最終制定出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以此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三)學情分析的准確性
用於教學的知識要符合連貫性和邏輯性的原則,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是確定學生的學習方法、選擇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設計教學方案的重要依據,如果學生對相關的舊知識掌握不好,就會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掌握,確定須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的導入安排什麼復習內容,新授課應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四)教學內容選擇的合理性
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前提,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
教學內容選擇的合理性源於備課工作的充分:首先要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例如,現行的數學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教學內容。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掌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再次,要根據教學需要來選擇。對於一些思考方法一致、聯系比較緊密的知識,在教學時可以打破教材的編排順序,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織來安排教學內容。
總之,在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為准,既不要多選也不能少選,多選了不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少選了會造成課堂教學鬆散、浪費課堂教學時間的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在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切不可盲目迷信教學參考書,教學參考書上的課時安排一般是比較緊的,它是在理想的教學情況下確定的課時安排,有的內容安排得過松,有的內容安排得過緊,一般都要對教參上的課時安排進行適當調整,至於怎麼調整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學順利時可以壓縮一兩課時,教學不順利時可以放寬一兩課時。
(五)問題設計的恰當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信息交流的多邊活動,師與生、生與生間的相互交流活動主要是靠教師的提問、學生的答問、生生之間的信息傳遞來實現的。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之下進行思維和交流信息並相互啟發,同時教師從學生的回答和信息交流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調整課堂教學的進程。良好的課堂提問可以使課堂教學機制正常運轉,可以激發學生積極地思維、主動的合作和交流,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就變成備課的重要工作,尤其在今天強調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今天。教師設計的問題,首先要精,課堂提問不在於數量多,而在於質量高優劣。教師的課堂提問要能啟發學生積極地思考,要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能激發學生合作交流的興趣,要能層層深入擊中知識的本質,要能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要避免諸如你們懂不懂啊,會不會啊,有沒有問題啊等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其次是時機要恰當,要把問題設置在知識的重點之處、知識的轉折和發展之處、學生遇到學習困難之時,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節省教學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六)教學細節考慮的周密性
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雖然是一些細小的問題,但是也能影響一堂課的教學效果,細小的問題也能釀成大的失誤,因此,備課時不要輕易放過每一個細節問題。細節問題包括的內容很多:有板書設計問題:板書是否科學、合理、簡潔、實用;有提問、演示、作圖的問題:問題是否准確,無歧義,演示是否到位,准確無誤,作圖是否科學,合理;有前後銜接問題:有沒有過渡性語言,過渡性語言是否簡潔明了;有教學設計問題:對教學的難點之處、關鍵之處是否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了充分的估計,是否設計了兩套甚至幾套教學的方案,以應付課堂教學中的特發事件等,做到萬無一失;有學生作業書寫格式的指導問題等。
在備課時,教師要通盤考慮各個教學環節,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問題,才可能使課堂教學自然,流暢,扣人心弦。
(七)學習方法制定的適切性
學生的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能反映教師的教學理念,又能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效果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因而,備課質量也受制於學法的適切性。
目前,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很多,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兩種:接受性學習和發現性學習。接受性學習可分為機械接受性學習和有意義接受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可分為指導發現性學習、獨立發現性學習和創新性學習,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學習方法。
設計學生的學習方法,首先要恰當,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其次要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再次要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造能力的發展。一般來講,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知識可以選擇獨立發現性學習的方法,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可以採用有意義接受性學習的方法,對於有多種解決問題方法且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知識的教學,則應當採用創新性學習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各種學習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在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上,不要人雲亦雲,更不可追求時髦,追趕時尚,不管教什麼知識、上什麼課都使用指導發現性學習法、獨立發現性學習法、創新性學習法,而把傳統的有意義接受性學習法一律廢除,這樣教學只能是浪費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大力提倡操作、發現、討論、歸納、猜想、論證、自學、交流等學習方法。
(八)施教方法制定的恰當性
人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有法是指教學時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發現法、程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自學輔導法、引探教學法等。教無定法是指在實際教學時,沒有固定不變的教學模式,同樣的教學內容和學生,不同的教師,同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師不同的學生,同樣的教師和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的教學方法都不相同,因為每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優點、缺陷和適用范圍,超出了這個范圍就不適用了。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學風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一般的做法是:一個知識開端的教學通常採用講授法、談話法進行教學,如數學概念的教學;比較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在教到關鍵之處採用演示法、實驗法進行教學;對於一些學生易於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可採用嘗試教學法、引探教學法、自學輔導法和練習法進行教學。但是,一節課中用的教學方法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實際教學的進程交替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有的教學內容可以用幾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擇優選擇。
總之,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依據教學的內容、本人的教學風格、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為准。值得一提的是,選擇教法要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絕不能憑空想像,不切實際。
(九)資源與教具准備的充分性
多媒體課件和教具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手段,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直觀化、形象化,教具、多媒體課件製作演示得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製作必要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具。多媒體課件和教具的製作要具備色彩鮮明、直觀性強、便於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識的本質等特點。教具和多媒體課件製作好以後,教師還要先進行操作演示,看看還有什麼不足之處,須要作如何改進,確保課堂演示萬無一失。但是有的教師認為有了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就無須製作教具了。這是一種偏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切實際的,原因是:多媒體課件和教具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多媒體課件是高科技產物,它具有動感性強、操作方便等優點,但是它又有製作麻煩、花時多、教學成本高的缺點,教師不可能課課都使用,一般在教學中偶爾使用或只在公開教學時使用,而教具具有製作簡單、使用方便、教學成本低等優點,便於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
另外,多媒體課件畢竟是一個虛擬的東西,教具比起多媒體課件來更具有真實性,更直觀,它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多媒體課件無法取代的,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就離不開實物教具的使用,認時間的教學就離不開實物鍾的操作和演示,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合理選擇這兩種輔助教學手段,不可偏愛一種而放棄另一種。
課堂中偶發的小事故會阻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考慮周詳,盡量把這些偶發事件的發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如:上課前先檢查要使用的電教設備是否已經安裝或調試好,上課要用的圖片、練習題或其他的教具有否准備就緒;一旦完成了教學任務卻仍未到下課時間,應臨時增加哪些活動;若時間緊,要下課了還未完成准備好的教學內容,該刪掉哪些環節等。有了多方面的充分准備,才有可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十)課堂練習設計的恰當性
課堂練習是為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服務的,學生通過練習來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和技巧、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所以,課堂練習設計的恰當性直接制約著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
在設計高質量的課堂練習題時,教師首先要有一定的數量和質量,基本題要練足練好,要確保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提高題要能真正發揮作用,要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不可只重數量而輕質量。其次,課堂練習設計要有層次,有坡度,有變化,有發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練習,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不可重發展提高題的練習而輕基本題的練習。再次,課堂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要重點知識重點練,難點知識反復練,對於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要設計一些新舊知識的對比練習,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實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學教學設計,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是為學習服務。克服教學目標分析中的「知識結果中心」傾向,學習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傾向,和教學策略制定中的「教師中心」傾向,是當前備課活動中十分值得關注的現實問題。
❷ 真正意義的教育質量是指什麼
「多、大、全」通常是人們對名校的感觀,人數多,規模大,設施全。回然而事實並非這樣答,「名校」這所以有「名」,並非在其「多、大、全」,而在其教育的質量。教育的質量,毫無疑問應該是每所學校追求的目標,也是學校生命力和競爭力所在。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來起,世界教育的發展就呈現出了以質量發展取代數量追求的趨勢。盡管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言,
❸ 教育家眼中的教學質量指什麼
他們認為教學質量就是學生真正獲得的知識,不一定是狹隘的書本知識,還有社會上的都算在內。
❹ 什麼叫教學質量
《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內價」,「最終體現容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質量有宏觀與微觀之分。從宏觀層面看,教育質量即整個教育體系的質量,也可稱之為「體系質量」。所謂體系質量實質上是指其與系統規模、結構和效益等之間協調問題。也就是說,它以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是否協調一致為標准。什麼時候系統各要素之間協調一致,什麼時候就表現出較高的體系質量。微觀教育質量「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其「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教育者一般的質量要求,亦教育的根本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❺ 什麼樣的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之本,是學校的生命線。因此,對於一個學校而言,要想立足於教育之林就必須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對於一個教師而言,要想立足於教壇就必須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正因為如此,多少教師都不惜餘力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求找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神方」,我也是其中的一員。通過近幾年的教育實踐與思索探求,終於找到了一些可行之法,下面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發表我的淺陋之見。
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狀況,掃出學生心理困惑
初中階段,是學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多事之秋,學生常常會遇到各種生理、心理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理與指導往往會使其困惑無法安心學習。因此,教師了解學生的狀況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俗話說:「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我們要想讓學生安心學習,要想讓學生聽信自己,特別是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做他們的「知心大姐」,為其排憂解難,讓學生走出困惑的池沼,讓其一身輕松地學習,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如果,這時教師做不到這一點,不能排除學生心中的困惑,即使你用強硬的手段逼著他學也只不過是「管得住人管不住心」其至造成師生矛盾,因此,作為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要想使教與學和諧,就必須做到這點,也只有做到這點,才可望提高教學質量。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什麼樣的故事最精彩?什麼樣的故事最吸引人?
我想你一定知道答案:情節生動有趣,跌宕起伏的故事。那我們何不換位思考一下:學生最喜歡上什麼樣的課呢?因此,我認為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興趣,上課生動、有趣應該是教師追求的境界,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人們不是常說:「興趣是學習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嗎?學生在學習中有了學習興趣,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因此,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較關鍵的一步就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而激發學習興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堂導入激趣
課堂導入十分重要,它關系著你這堂課能否被學生接受,也關繫到你這堂課能否收到預期的效果。好的課堂導入可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使本堂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導入可採用講故事、講時事、講感受、提問思考、欣賞音樂、欣賞圖片、觀看影碟、放幻燈片等方式導入激發其學習的興趣。記得我第一次播放關於《林中小溪》的彩色圖片給學生看時,同學們都瞪著眼專注地欣賞每一幅畫,臉上掛著驚喜的表情,當看到美的圖畫時,他們都情不自禁地贊美著……結果,那天的課上得非常輕松,學生都紛紛站起來發言。
(二)上課形式靈活多變
現目前,以課堂為主的單一教學形式,遠遠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也無法滿足學生對多層次知識的需求,再加上課堂所授內容的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靈活多變地把課內、外課堂結合起來,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以滿足學生需求。如:上課時,除了課堂教學,還可採取課外教學。如課外活動課、實驗課、親身實踐操作課、觀賞課、觀摩課等等,反正就是你能想出幾種就盡量想、盡量做,目的就是讓你的課堂形式多姿多彩。
記得初二年級時,我讓學生寫一篇作文《我的學校》,作文收上來時,我發現很多學生都寫得乾巴巴的、毫無生氣,更不要說才氣了。於是,一氣之下,我叫所有同學重寫。在寫之前,我帶著全班同學從不同角度、不同視角觀察學校。一邊觀察,一邊讓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談自己的所見所感。結果,交上來的作文效果十分好,幾乎每一個同學都有話可說,而且文章無論是從結構上、用詞上、還是篇幅上、修辭手法的運用上都有很大的改觀。因此我認為,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去了解所學對象、所學事物。特別是作文教學,更應該打破傳統的閉門苦思的做法,讓學生走出去擁抱大自然,多給他們用心去觀察、去感悟所寫對象的機會,只有這樣他們才可能寫出好文章,寫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好文章。
(三)對學生多激勵少批斥
「任何人都喜歡聽好話」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吝嗇你手中的「高帽子」多給學生些鼓勵少些指斥。你的鼓勵說不定能讓一個不自信的學生變得自信,讓一個不成器的學生成器,讓一個壞學生成為好學生。因此,想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師用用你的「掌聲」與「鮮花」吧!
有個例子,讓我感觸頗深。一個家長,第一次參加家長會,教師告訴他:「你兒子表現很差。」家長回去後就對兒子說:「老師認為你這久克服了很多毛病,相信你一定會做得更好。」結果,兒子改掉了調皮搗蛋的毛病。第二次參加家長會,老師說:「你兒子成績中等, 考高中無望。」家長回去對兒子說:「老師說你通過努力一定能考高中。」結果,兒子通過努力得了全班第一名。第三次家長會,老師說:「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無望。」家長回來對兒子說:「老師說你一定能考上重點高中。」結果,兒子以全校最高分考取了重點高中。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到激勵的神奇功效:它使一個問題學生變為令人矚目的人才。因此,作為一位合格的教師應該多給學生些激勵與鼓勵,這不僅可以給學生無窮的精神動力,還可以讓學生重拾自信,更能提高教學質量。
當然,提高教學質量每個教師有每個教師的「法寶」,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有你的「刀路」,我有我的「劍道」,以上只不過是我聚這幾年的教學實踐而作的淺陋之見罷了。
❻ 什麼是教育質量什麼是教學質量什麼是人才培養質量有何區別
呵呵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首先,什麼是教育,這個問題不講清楚,所有答案都沒有意義。
其次,教育與教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什麼是教育,首先考察的是教育的起源。目前國內外關於教育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
個人研究認為:教育起源於人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
為了滿足生理需要或叫做滿足生存需要,即衣食住行的需要,人必須學習----學習的需要是天生的,因而教育也是人生來就需要的。從這一角度,教育是為滿足人的生理或生存需要的、教育者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傳授經驗與知識的活動。
而在人類社會化程度不同的今天,人的需要更主體地體現為生活的需要----生活質量提高的需要----較生存狀態更為豐富的精神、物質需要。此時,教育則是為了人們獲得提高生活質量的知識、素質與能力的需要的,教育者有計劃有目的的社會性實踐活動,一般指向學校教育。
教育,「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強調對人進行全面、全方位的培養和訓練,幾乎包括了所有可能對人的成長產生影響的因素,如教育環境、學校各種氛圍、學生家庭條件、教學的基本保障等等。現代的「教育」概念,強調的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某門或某類學科知識的培養與訓練,更注重強調為社會的發展服務或是為個人的發展服務。
「教學,是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教學的基本要素有很多種提法,總起來離不開教師、學生、教學媒體。
教學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注意強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從系統管理的角度,教育和教學是兩個不相同的系統,教育比教學的范疇為大。高等學校的教育管理系統包括行政管理系統和黨委管理系統,這兩個系統之下又有一些子系統,如行政管理系統下的教學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後勤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等等。而高等學校的教學管理,「一般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以及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學風、教學隊伍、教學管理制度等教學基本建設的管理。」教學管理系統不包括教學管理的支持保障系統,如圖書情報系統、後勤服務系統、體育衛生系統等等。教學管理系統是教育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又有緊密有關系。
因此,教育質量與教學質量也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
教育的質量,即一種特定的社會實踐(人才生產)的質量,最終由其產品——培養出的人才來體現,不僅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各個方面來規定,同時也包括了教育環境建設、學校氛圍、教學保障等方面的質量。可以說,教育質量是以人才(學生)作為衡量教育實踐質量的基點,並以此為中心從各個方面對質量進行考察。教學質量則主要是由「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構成,並以「教」為中心;教學作為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質量必然是教育質量的一部分,教學質量與教育質量存在質的差別。一般地,教學更強調課堂教學(包括一部分有組織的課外教學),對教學環境(如課堂自然光、聲環境)等不做嚴格要求;教育則必須包括學校教育中的各個環節。
教學質量更注重教師「教」的質量,考察學生「學」的質量,則主要是在教師的「教」對於學生的「學」所起到的作用、產生的影響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生不受教師影響的自學或其它學習形式則不在教學質量考察范疇之內。
教育強調對學生的的個人發展的影響力,指向一個較大的范疇;教學則更注重某門或某類學科知識的學習,主要指教育的一個環節。一所學校的教育質量,相比這一學校的教學質量,前者更強調學生的成才率(即產品合格率、優秀率),從學生的角度考察質量。後者則更強調教師「教」的質量以及由這一「教」的質量引起的學生「學「的質量。教育質量更傾向於成品——人才質量,至少指向某門學科的教育質量,如同樣是土木工程學科,教學質量則更傾向於產品的前期加工。
現代質量觀,是將質量作為一個系統來看待的。從質量系統的角度,教育質量的決定因素包括教育制度、教育背景、政策、體制等宏觀因子,也涉及教育實施過程中的教育方法、形式、內容、機構、人員等中觀因子;而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則是在教育質量的各種影響因子之下的一種微觀要素,包括教學管理質量、教學質量(如課堂教學質量、課程教學質量)。可以說教學活動作為子系統,是教育實踐的基本細胞;各式各樣、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的教學活動(基本細胞或子系統),是教育實踐這一整體系統的最主要內容。進而,教育質量與教學質量是大不相同,卻又緊密相關、相互滲透、相互依賴的兩種系統。
❼ 教育質量的概念和理念是什麼
ISO9000質量管來理體系標准對「質量」的定自義界說較為詳盡。2000版給出的「質量」定義是產品、體系或過程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要求的程度。在有關「質量」的術語中指出「固有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可由不同的相關方提出「顧客滿意」指顧客對其要求已被滿足的程度的感受。
❽ 教學質量的定義是什麼啊
布盧姆對教學質量的定義是,如何向學生提供線索或指導;學生參與(外顯地或內隱地)學習活動的程度;以及如何給予強化以吸引學生學習。
http://www.cqjljy.com.cn/jxyjz/xkjy/dlxk.wy/xxyd/%BD%CC%D3%FD%D0%C4%C0%ED%D1%A7%C0%ED%C2%DB.htm
http://www.nsddys.cn/second.asp?lb=%B5%C2%D3%FD%CE%C4%BF%E2,%B5%C2%D3%FD%BF%CE%B3%CC&article=2240
教學質量指的是教學對學生達到預期教育結果的促進程度,包括學習活動是否合理,恰當,是否考慮了學生的特徵(如年齡,先前知識,動機等),涉及眾多的教學因素,特別是教師對學生和內容的處理,對學習任務和活動的組織地處理.
❾ 學校質量指的是什麼
學校質量指的是,對學校的管理、資源配置(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教學、改進等四大專活動,(屬對照國家或國際標准)評估其所達到的程度。並要參照學校在教育專家學者、同業界、社會大眾、家長、學生那裡獲得的評價,綜合評鑒學校的質量。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