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說真正的教育科研不會降低質量,卻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真正的教育科研紮根於教學實踐,在研究教學實踐過程提高
教學效益
,提高課專堂教學效果,關屬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師教學藝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空泛的理論研究和不著邊際的教育理論堆砌和無病呻吟式所課題研究。
❷ 如何加強教科研工作,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一所學校要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有比較穩定且較高的教學質量來保證。這些年來,臨川四中一直保持著較好的辦學效益,主要得益於學校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積極推進課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走出了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辦學之路。
一、確立「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思路
堅持「以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之路,建立「教育教學課改——教科研——教育教學資源開發」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反映時代精神在教育觀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靈魂,它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明確課改的目的,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探索、去實踐。
實施新課改後,學校的教學將是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健全心理的高度結合。因此,教學工作應首先抓好課堂教學與其補充和延伸的科學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學生治學做人的方法,授人以漁,讓學生主動進入角色,進行思考、操作、實踐,形成主動的教學場景,產生省時、博得「共振」效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逐步增設各學科的訓練環節,強化學生自我訓練,鼓勵學生進行創新。
堅持不懈地開發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堅持從課改實踐中提出課題,進行教學研究,認識和掌握教育教學規律,以各學科的教研課題研究為契機,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科研攻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力量的教學辦學模式。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評估機制
確立了「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思路。為了保證學校教學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學校經過近幾年來的不斷探索和總結,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的規章制度及措施。如臨川四中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新課改教師培訓計劃,教研活動檢查制度,教科研成果評定和獎勵辦法,教學常規檢查制度,教師教學情況學生問卷調查方案等等。
依據「以人為本,以發展師生的潛力為主線」為辦學理念,學校制定了《教學評價方案》,初步採用多元的、發展性的評價觀念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對教師的評價,結合自己、學生、同事、學校四個方面開展;對學生的評價,設計為「我給自己寫評語」、「教學寄語」、「家長評價」三個方面,根據學科的特點細分為一些小欄目,整合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的評價,是評價力求做到內容的全面性、多樣性和動態性。
三、立足教學常規抓教學,開展多樣化的教科研活動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抓好常規教學工作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重點。學校在認真抓好常規教學的前提下,為進一步推進教改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教師的教學實際,積極開展教改和教研工作。
1、開展學習型教研。通過教研組學習,教學設計討論,學生問題診斷,教師聽評課等交流形式,吸引盡可能多的教師參與到課改教研活動中來。
2、開展活動式教研。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把每一位教師融入到學校教研中去。每位教師每學年按要求必須完成「八個一」活動:讀一本課改專著,撰寫一篇教學論文,設計好一篇優秀教案,製作好一個課件,命一份符合新課程標准要求的試卷,參加一些課題研究,上好一堂研討課,分析好一堂課例,做一次學科專題中心發言,寫一篇不少於1500字的師德師風學習體會。
3、開展專題式教研。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共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很難通過個別教師在教研活動中解決,這就需要全體教師圍繞這些問題,開展專題式研究。學校加強了備課組的集體活動力度,群策群力,隨時根據教材內容的特色,學生的學情反映和教學效果反饋等情況,展開深入研討,深入挖掘教材,大膽處理教材,共同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以提高全組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學校規定各備課組必須做到「四定、四備、五統一」: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法;統一教學進度、同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量、統一考試檢測。
4、開展專題研究。如怎樣開展合作學習?怎樣開發校本課程?中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途徑和方法等許多專題研究。學校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人人都參加課題研究。
四、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面臨的困惑與挑戰
為了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持續穩定的提高,讓具有特色的辦學之路更好更堅定地走下去,將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教師隊伍狀況不容樂觀,我校教師隊伍存在嚴重的老化問題,自1999年國家取消大中專生指令性分配機制以來,學校沒有得到青年教師的補充,教師的教學工作缺乏競爭,教學氛圍缺少活力。由於撫州中心城區學校布局及招生政策的變化,學校的生源素質有了較大的變化。如何應對這種變化,調整教師的教育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課題。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如何進一步創新,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讓學校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接下來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❸ 如何使教育科研和教學實踐相結合 提高教學質量
教研組是學校基層的管理實體,是教學研究的組織形式,在學校教學工作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屬所學校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教研組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教研組不僅是教學常規的落實者,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且是開展教學研究的重要陣地
❹ 教師怎樣做科研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樹立科研意識。中小學教師只有在思想上對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充分地認識了,引起足夠的重視了,才能自覺地、主動地進行教育研究。否則,利用強壓的手段是難達效果的。發揮團隊的作用。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應打破自我封閉的科研狀態,主動參與到學科團隊中來,只有團隊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才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要知道,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一切傳遞快,更新快,稍不留神就落後了,過去那種單槍匹馬的單干時代已經過去,只有知識共享才能達成共進的狀態。在一個團隊里,成員相互間不斷取長補短,共長共進,才會有新的突破。強科研方法的學習。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掌握其基本的方法。
同樣,教育科研也有它的一套方法,只有懂得了方法,研究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教師開展教育科研,一般來說要掌握六種基本方法:一是學會選題,二是學會如何進行課題論證,三是學會查閱文獻資料,四是學會制定研究計劃,五是要勤歸納總結,六是學會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只有掌握了這些研究的基本方法,那麼,一切研究工作就可以順利開展了。教育科研是伴隨著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而產生的,它是用科學的方法,來揭示教育教學現象之本質和客觀規律的,它是教師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教育科研離不開教學與教研,它要研究課程、教材、教法,強調實效性。教師既作為教育的實踐者,又是課堂教學的研究者。教師進行的教育科研就存在於教學活動之中。教育科研不僅不會擠占教學時間,而且還能「教研相長」,教師的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在研究活動中都會得到提升,從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優化,提高教學質量。
❺ 如何將科研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緊密結合起來
一、理解教育科研的意義,明確教育科研的任務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麼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從事研究最終目的不僅僅是改進教育實踐,還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從而在工作中獲得理性升華和情感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質。
新世紀對人才的需要不再以知識儲備作為追求目標,而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智力水平為根本目的,因此,現代教師要實現由知識型向科研型轉變,必須培養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意識,積極投身於教改實驗和教育教學科研中。這是時代賦予跨世紀教師的期望和目標。現代教育強烈呼籲教師專業化,其中專業化的的兩個主要指標就是:教師要有研究意識和能力,教師要成為研究者。課題研究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一個平台,也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試想,假如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夠像其它專業工作那樣建立在研究基礎之上,工作方式能像醫生一邊提供醫療服務,一邊進行病例研究那樣,一邊進行著教育教學服務,一邊進行著課例、課題研究,那麼,我們的教學工作就會逐漸有「專業」的聲譽和地位,我們也將真正具有教師和研究者雙重角色,到那時,教師的職業就會越來越專業化,教書匠的稱呼會因此消失,學生因此將得到專業對待,教師專業工作者的社會待遇因此將獲得,教師也將因此感受到專業成長的快樂和幸福。試想,教師帶著全新的理念進入了課堂,帶著自己的教育理想實施教育,用研究的視角教學,用愛心撫育學生,用激情感染學生,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殿堂里遨遊,將是一個多麼動人的教育場景,此時,教育科研就不再成為負擔,而是一種鮮活的愉悅的,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承載著教師群體共同願景的事業。
二、培訓教育科研理論, 提高教育科研的技能
為了揭開了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紗,使教師認識到教育科研工作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校多次對教師進行課題選擇和積累材料,整理分析材料等多次培訓,有時遇到實際問題,自已本學校組織解決,有時,請進修校和教研室的教師進行指導,其中王良教師的課題指導工作從2004年就開始了。實踐使我們深深地感到,廣大教師的研究都源於繽紛的教育實踐,是教師對教育實踐的獨特認識,是非常珍貴的,因為,教師們所選擇的課題基於自身教育實踐的困惑和問題,而每一個研究個體,研究環境又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廣大教師在課題研究中,突顯了個性風采,他們自身教育教學服務,為他人提供有益的借鑒,具有了獨特的引領價作用。培訓本著研訓結合,以研促訓的原則,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實踐水平,下面就以一次培訓活動為例,說一下我們培訓的思路:
2010年寒假的教研工作,首先由班子成員進行專題研究,然後由李校長親自起草了研究題綱:
(一)學情分析
(二)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三)目標在達成的手段和方法
在期末總結大會上,李校長結合試卷分析,對學生的基本情況作了研究之後,提出教師應在假期學習和研究,全面提高自已的教育教學能力。具體作法是全面了解學生,在假期作好家訪工作,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困難,開學為學生設計好培養方案;鑽研下一學期所教的教材及課程標准,了解所教的內容和要達到的要求,研究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在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的充分的掌握之後,預測在每個教學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教與學會有哪些矛盾,如何解決這些矛盾,深刻反思以往的教學,在學習中搜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已的研究成果,開學來時行小組交流。
具體任務:1.分析學情:(按年級分析學生人數,優秀生人數及優秀率,及格人數及格率,考慮一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過程性評價,問題學生,有潛力的學生。
從整體一看,學生對本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現階段學生應達到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而實際水平怎樣,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思想品質狀況)
2.自學教材、3.學習課標、4.確立目標,5.形成教學方案。
2011年2月24日教師們早早來到學校,學校集會對研究的程序做了全面的部署。學校領導親自檢查了教師在寒假的學習研究成果,並深入到每個教研小組參加了歷時一天的研究。
這次活動中,我們充分考慮了學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工作的中心,一切工作和研究要圍繞學生的學習發展展開;教師對課程標准又了更新的了解和把握,對教材有了新的認識,有了駕馭教材和對教材進行再創造能力;教師對教學過程中,面對每個知識點,學生在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可能出現的矛盾有了一定的預測,並把它們形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假期自已都設計了解決的方法。在集體研究過程中,組長先把問題提煉出來,形成一個問題串,然後逐一解決。每個人都說出了自己的方法,由備課組組長進行整理,形成了本學科的教學方案,這個方案回答了在新學期我們教什麼,怎麼教,達到什麼樣的樣的效果。經過再次交流之後,大家在方案上簽了字。
3月26日,用一天的時間召開了教研成果匯報會,在會上每學科都展示了自己的教學方案。李校長對研究成果表示贊賞,他鼓勵大家繼續學習,在學習中研究,在工作中研究,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理論,在實踐中驗證和改進自己的理論。形成自已的教學特色,對不太滿意的音體美組,會後進行了單獨指導,重新確立方案。
本次年備課,為榆中的教學設計了方案,每位教師以作父母之心在心中為每個學生設計了培養方案,為後續學習提供了方法,也為校本教研積累了經驗,不能空對空,也不能地對地的研究,要把理論研究與學情,教材和課標聯系起來,抓住主要矛盾,提煉實質問題,在問題的引領下,組織研究,在研究中求進步,在學習中求發展,打造榆中快樂的研究生活。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了縣教研室和進修校的大力支持,恰逢我縣嘗試運用教學案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我校的合作為主,先研後導的教學模式,可以說和教學案一體化不謀而合,在有關領導和專家的指導下,我們的教學模式逐漸完善。
三、以課堂教學為依託,教育科研可持續發展
我們教育科研的基調是: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向課堂45分鍾要效益。在科研實踐中,我們採取低起點、小步伐,從問題入手開展小課題研究。在這個基調下,我們學校先後研究的主課題有《學導式教學策略研究》、《以有效教學設計的研究,促進有效教師隊伍的成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合作為主,先研後導教學模式的研究》、《構建地域教科研協作體模式研究》,教師圍繞學校的主課題,研究一些具體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從研究實質上看,學校我們的教學研究工作,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轉變教學觀念階段:(約兩年多時間)在這一階段里,我們通過研訓結合的研修方式,幫助廣大教師轉變以「教師主講」為主體形式的教學模式。在這一階段里,我們通過教研解決了這樣幾個問題:1、課堂上教師講得那麼精彩,內容完整、層次清晰、環環相扣,為什麼學生還是學不會?2、課堂上,教師賣力地講,學生又會了多少?3、學生的知識、能力是教師「講」高的嗎?結論是:教師一味地講,不會提高課堂效益,必須改變「滿堂灌」的教法。
(二)探索實驗階段:(約三年多時間)在這一階段里,我們重點是打破「滿堂灌」,採取了《學導式教學法》這種方法教學有助於啟發學生思考,因教師對學生的自學指導跟不上,因而上課,教師依然是走回到老路上,不能在學生一次次自主學習後提出問題,由淺入深地去解決問題。通過探索與實驗,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一、這種方法對克服「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這些方法施行的過程中又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以自主學習為主,教師的學法指導要下一定功夫,學生自學習時,要處理好合作預習的方法,才能有好的學習效果,要設計好一整套的預習方案,讓學習自學習時,知道學習什麼,怎麼學,還要知道自己已經學會了什麼,還有在那些問題沒有解決,要給學生分好小組,讓課上合作、課前合作都成為必須完成的內容,這樣,才可能解決課學教學中「啟而不發」、「問而不答」、教師提要求學生疲於應付等敝端。
(三)探索新方法,創建新模式:
我們反思了《學導式教學法》的實驗研究,是准備工作不到位,學生並自學沒有達到「憤」「悱」狀態,所以「導」只能是變向的「講」,否則學生是學不會的。要引導課學教學走出傳統教學觀念的藩籬,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就要以科研為先導,從問題研究入手,引導建構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在縣進修校和教研室的指導下,我們開始確立了對課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先後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和堂堂清、周周清的考試作了嘗試,師生操作層面也有很多問題。考試給學生帶來了壓力。我們在適合我校教師和學生的條件做了借鑒,形成自已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課題組在此的基礎上整合出新的教學模式《合作為主,先研後導》。
一)前期准備
1. 學生組織:為給學生的交流和合作學習提供了契機,要給學生分成相對獨立的小組,學習小組為四人一組,分工為組長、記錄人、檢查員、發言人採取輪換制。兩個小組合成為8人的評星小組,在班級值日、班級活動、課堂比賽,學習任務分配等均按此小組。每班都有評星台,星級評比囊括課堂表現,成績提高,個人進步、小組協作、班級工作、參賽獲獎、小組工作,小組比賽,小組活動開展等多方面。由此確立學生之星、小組之星、班級之星三種評比模式把評比的結果做為獎金發放的主要依據。
2.教師准備:超周備課,備出預習指導:其中包括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方法指導,練習檢測等欄目,在上課前一至兩天發組學生。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內容,指出小組還 解決不了的問題,做為課上的重點內容,去學習和研究。
(《合作為主先研後導》的教學模式的主要結構在這里不多作介紹,
四、教學模式的完善和發展階段
教學模式是否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要在實踐中研究和 檢驗的,這期 間,我們先後進行了課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合作為主,先研後導教學模式的研究》,教師圍繞主課題,對自己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長期關注,形成小課師進行研究,形成了論文集彩虹和教學案例反思集明燭,在研究中培養了一批懇研究的骨幹教師,也形成了比較科學的研究方法:
研究專題的確定: 向教師們徵集在實施《合作為主,先研後導》教學模式中發現問題,如果提的問題多,就把它歸類,研究選出教師們最想解決的問題,最後由組長在徵求大家意見的基礎上確定問題,其它沒有研究的問題排上序號,依次去研究。 具體的流程 :徵集問題---篩選問題---排序分段---公布主要問題---確定主要問題---搜集資料---實施研究---交流總結---實踐印證---再續話題。問題出現了,從下面幾個方面去研究:
1. 這個問題現狀表現是什麼?
2.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3.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上已有了哪些經驗和思考?
4.解決這個問題可心採取什麼方法?
每個人的課堂教學要時刻關注這些問題大膽實驗、搜集解決問題的方法,小組內合作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合作仍有困難的,就在請專家指導。有初步的結論後在課堂教學中驗證方法的合理性。聽課、評課以這些問題為主要焦點,每月一篇的教學論文及教學反思盡量論述這個問題或在解決這個問題中所持有的看法和想法。教師研究的是我們自己的困難和問題,由我們自己來解決,在解決問題有同時增長了能力,解決的成果為我所用。在寫教學論文、案例時有了素材,所寫的是自己經歷的過程,自己研究的成果,寫出來不空洞。問題解決的同時,教學模式也日臻完善。
三)交流形式
1.堅持一課一研式 「研課」活動,每周一次。
2..備課組每周用一下午的時間研究下一周教學內容的目標重點要掌握的知識的重點難點及預計的教學方法和學法。骨幹教師要起到帶頭做用,藍青工作結隊子的教師在教法上要教學相長,分頭出好下一周的預習題、預習指導、課上作業,每周由一名教師出一份測試題,不隨意考試,不亂發試卷,以減輕學生負擔。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教師在進行個性化備課,把合作的理念應用於備課中達到高效備課的目的。
3.以「導課活動」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全面繁榮。
4..以案例為中介,
5..一課多聽(同課異構),提供話題,比較提高
6.教學探索課,以問題為中心,圍繞案例進行研究。
7.堅持從課改開始連續六年的「創新杯教學能手大賽」,激勵教師參與研究。
8.校際協作,積極組織西片教研協作體活動,在向其他學校學習的同時,求得與其他學校合作交流,請進來,走出去,經受檢驗,在活動中展示風采 ,形成風格,實現兌變。
五、正在研究課題《構建地域教科研協作體模式研究》,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我們的教學模式形成之後,恰逢教體局推出教學案一體化教學法,和我們的教學模式思路不謀而合,我們很想和兄弟學校一起研究實施教學案一體化,針對各校師資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強勢和弱勢學科),和各校的教研的局限,為發揮校本教研水平較高的學校的輻射、拉動和均衡的作用,發揮教研較弱學校的後發優勢,增強各校自我發展的能力,成立開魯縣西片中學教研協作體,這個組織是開魯教體局提出的,在這里我們將對協作的活動方式方法及合作效率、效果進行研究,力求研究出高效的協作體模式。教育本身不是孤立的,學生在小學時期形成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具有奠基的作用。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和從初中到高中的過度都很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本著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理念,我們組成了大榆樹中小學協作體,初中高中協作體。
地域教科研協作體:是指地域相近的學校實行學校管理、區域性教研、師資培訓與交流一體化,並藉助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教育教學、校園文化建設等一系列合作與共享機制的一種教育集團化模式。這個課題已經在自治區立項,正在研究之中。
每年課題結題驗收活動中,教師的研究熱情和活力使我們深受感動,在匯報課中,我們看到了新課程理念下的課題研究對激活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效率實效,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投入和艱辛,大部分教師學會了積累過程性資料,並注重表達,許多教師撰寫了論文隨筆典型課例等;在研究中,我們看到了一代學者型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的篤學和創新。他們說出了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許多嘗試和做法,思路清晰,情節生動,可以看出在研究過程中,閱讀了大量相關理論。
教育科研的收獲是什麼?是教育觀念的轉變,是研究意識的形成,是教育技能的提升 ,是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和追求,對學校而言就是教學效率的提高。讓我們攜手共進,在研究中提升、在研究中成長、在研究中奉獻、在研究中享受快樂,為實現創自治區一流基礎教育目標,作出教育科研應有的貢獻。
❻ 教研活動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辦法及措施
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一所學校要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有比較穩定且較高的教學質量來保證。這些年來,臨川四中一直保持著較好的辦學效益,主要得益於學校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積極推進課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走出了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辦學之路。
一、確立「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思路
堅持「以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之路,建立「教育教學課改——教科研——教育教學資源開發」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反映時代精神在教育觀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靈魂,它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明確課改的目的,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探索、去實踐。
實施新課改後,學校的教學將是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健全心理的高度結合。因此,教學工作應首先抓好課堂教學與其補充和延伸的科學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學生治學做人的方法,授人以漁,讓學生主動進入角色,進行思考、操作、實踐,形成主動的教學場景,產生省時、博得「共振」效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逐步增設各學科的訓練環節,強化學生自我訓練,鼓勵學生進行創新。
堅持不懈地開發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堅持從課改實踐中提出課題,進行教學研究,認識和掌握教育教學規律,以各學科的教研課題研究為契機,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科研攻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力量的教學辦學模式。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評估機制
確立了「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思路。為了保證學校教學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學校經過近幾年來的不斷探索和總結,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的規章制度及措施。如臨川四中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新課改教師培訓計劃,教研活動檢查制度,教科研成果評定和獎勵辦法,教學常規檢查制度,教師教學情況學生問卷調查方案等等。
依據「以人為本,以發展師生的潛力為主線」為辦學理念,學校制定了《教學評價方案》,初步採用多元的、發展性的評價觀念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對教師的評價,結合自己、學生、同事、學校四個方面開展;對學生的評價,設計為「我給自己寫評語」、「教學寄語」、「家長評價」三個方面,根據學科的特點細分為一些小欄目,整合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的評價,是評價力求做到內容的全面性、多樣性和動態性。
三、立足教學常規抓教學,開展多樣化的教科研活動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抓好常規教學工作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重點。學校在認真抓好常規教學的前提下,為進一步推進教改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教師的教學實際,積極開展教改和教研工作。
1、開展學習型教研。通過教研組學習,教學設計討論,學生問題診斷,教師聽評課等交流形式,吸引盡可能多的教師參與到課改教研活動中來。
2、開展活動式教研。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把每一位教師融入到學校教研中去。每位教師每學年按要求必須完成「八個一」活動:讀一本課改專著,撰寫一篇教學論文,設計好一篇優秀教案,製作好一個課件,命一份符合新課程標准要求的試卷,參加一些課題研究,上好一堂研討課,分析好一堂課例,做一次學科專題中心發言,寫一篇不少於1500字的師德師風學習體會。
3、開展專題式教研。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共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很難通過個別教師在教研活動中解決,這就需要全體教師圍繞這些問題,開展專題式研究。學校加強了備課組的集體活動力度,群策群力,隨時根據教材內容的特色,學生的學情反映和教學效果反饋等情況,展開深入研討,深入挖掘教材,大膽處理教材,共同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以提高全組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學校規定各備課組必須做到「四定、四備、五統一」: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法;統一教學進度、同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量、統一考試檢測。
4、開展專題研究。如怎樣開展合作學習?怎樣開發校本課程?中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途徑和方法等許多專題研究。學校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人人都參加課題研究。
四、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面臨的困惑與挑戰
為了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持續穩定的提高,讓具有特色的辦學之路更好更堅定地走下去,將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教師隊伍狀況不容樂觀,我校教師隊伍存在嚴重的老化問題,自1999年國家取消大中專生指令性分配機制以來,學校沒有得到青年教師的補充,教師的教學工作缺乏競爭,教學氛圍缺少活力。由於撫州中心城區學校布局及招生政策的變化,學校的生源素質有了較大的變化。如何應對這種變化,調整教師的教育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課題。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如何進一步創新,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讓學校保持持續
❼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應採取哪些措施
要提高教學質量應採取哪些措施:
首先,糾正學生上課習慣。
抓好課堂40分鍾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從上學期情況來看,我覺得我班學生上課的習慣較差,總有一小部分學生容易開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等,導致上課的內容不能完全掌握。所以根據學生的基礎和不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鍾要質量"的口號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提出實施「有效課堂」理念,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
把功夫下在課前。上一堂有質量的課不容易,經常上高質量的課就更不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要認真鑽研課程標准、教材,仔細備課。堅持集體備課。備詳細教案、備教學目標、備教學環節、備可能出現的教學中的意外情況、備教法和學法、備板書設計,必須嚴格做到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資料、測驗考試和教學目標的六統一。
把力量放在課內。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3)必須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
把補困放在課後。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一些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
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習題、作業題。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有必要的評語,注重激勵,提高效率。
其次,加大對後進生轉化力度,提高整體成績。
後進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後進生的轉換方面採取下列措施:
建立檔案。根據後進生的特點,建立後進生的詳細檔案,重點找原因,定幫扶措施。
抓兩頭促中間。在提優扶困的同時,促進中等學生的素質提高。
對後進生分層轉化:
(1)通過建立制度,使學困生轉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2)對重點學生(自己不學、家長不管,成績行為習慣特差的學生)進行監控。
(3)加強檢查,要對學困生進行嚴格檢查考核,並及時反饋結果,提出整改意見, 督促整改。
要耐心細致做好學困生的思想工作,讓後進生樹立信心。
堅持日常轉化。利用課余時間,與後進生進行談話、補習,在課堂上教師對學困生要多啟發誘導,多提問學困生,多檢查他們的課堂作業。對他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進行鼓勵,讓他們找回自尊和自信,樹立起奮發向上的動力。
自我提升。
開展「一幫一、一對紅」結對子活動,先進生主動找「後進生」,對他們進行幫助,提高自己的成績。
家庭協助。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要求有能力的家長參與孩子的在家學習過程,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主動與學校聯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現。與家長共同探討家庭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孩子的氛圍。
再次,培養學生數學應用題理解能力。
考試過後分析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的原因,除了計算能力的貧乏,還有對題意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問題。因此,要想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得到落實,使學生最終能獨立自主地學習,就必須要重視數學應用題理解能力的培養。
最後,拉近差生與優生之間的差距。
班級都有一些基礎特差,成績很低的學生,提高他們的成績才是提高班級成績的關鍵。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
發動學生的力量,成立一些學習互助組,希望由優生帶著差生共同進步。 具體做法是:在班上選拔數學成績優秀的學生當輔導員,提倡學優生爭當小老師,在幫助差生學習中鍛煉自己的思維。通過他們開展中差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將學優生的優秀的學習經驗和好的學習方法介紹給其他同學。將全班分成十個左右的小組,每一個小組由一個輔導員任組長,他既是學生,又要給別的同學當小老師,他自己既要帶頭學習,但又要幫助其他同學一起進步。為提高各輔導員的積極性,還可以進行階段性的評比,根據小組上課表現和作業評選出優秀輔導員,以激發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提高整個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 相信,只要規范教學過程,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學校、家庭、社會緊密配合,教育質量一定能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