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美術興趣課堂教學模式

美術興趣課堂教學模式

發布時間:2021-02-18 09:14:39

❶ 美術課如何做到互動式教學

一、問題提出 課堂教學是初中美術教學的主陣地。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課堂教學如何體現新課程改革精神,提高教學效益,值得我們在教學中實踐與研究。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首要的是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實踐證明學生學習興趣愈濃,教學效果也就愈好。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美術課堂學習的興趣呢?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互動式教學」是一個良策。為此,我在近一年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積極創設「師生、生生」互動教學情境,探索以「互動」為中心的美術課堂教學法。本文試圖以我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做法來闡述實施「互動式教學法」的體會與作用。二、問題研究 互動式教學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教學形式。美術課堂教學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能使得課堂教學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性,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自覺、主動、多層次的參與過程中,形成美術基本觀念和基本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交往、教學互動。如果教學過程中沒有師生交往和教學互動,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活動。傳統教育觀念把教學看成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品德的過程」,看上去並沒有錯誤,也很全面,但是這樣的教學,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這就決定教學是以教為中心,以教為基礎,以教師為主體。教學的內容、順序、過程、方式均由教師決定和控制,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學生的獨立品格完全喪失了。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和互動,是師生雙方互動、溝通、啟發、探討,構成的教學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知識、經驗和成功,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智慧,達到新的探索和發現。教師與學生、教與學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那麼如何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實踐互動式教學,關鍵是要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創設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也就是說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創設一個又一個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師生「互動時刻」。三、問題落實 為創設美術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良好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美術課堂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1、用優美的文學藝術語言創設課堂教學互動情境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反應與參與程度,如果教師的語言平鋪直敘、沒有激情、缺少感染力,課堂教學便會變得死板、沉悶,影響教學效果。相反,如果教師的語言優美且賦予藝術性,又能以極具意境美的詩句與美術教學聯系起來,毫無疑問,定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和熱情,從而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如:在浙教版初中美術第三冊的水彩風景畫教學中,我發現很多詩歌都能表現一幅幅色彩與意境很美的風景畫。在教學中我用充滿情感的語氣朗誦詩歌《憶江南》,通過文學語言再現江南碧水江花的美麗意境,讓學生感受江南美。其中在對「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兩句的涵義略作講解後,切入問題:為什麼江花紅勝火,江水綠如藍?從而創設了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時刻,把學生引入到對色彩知識的探究之中。又如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讓學生明白,畫風景要注意抓住季節的色調特徵。再如把「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等優美的詩句,運用到風景畫教學中,既讓學生感受了大自然風景的優美,培養了學生對大自然風光的熱愛,提高了審美能力,又活躍了課堂的教學形式。2、用巧妙的提問創設課堂教學互動情境思維永遠從問題開始。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問題引路,根據教學內容、目的、要求,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巧妙地發問,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和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浙教版初中美術第五冊《我國歷代美術作品簡介》教學中,在欣賞唐朝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時,提問畫中人物分別是誰,你是如何來辨別的?畫家是如何來表現不同身份人物的特徵的?通過提問把學生的意識調動到觀察、比較上,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對作品的欣賞活動之中。又如在浙教版初中美術第三冊《白色的杯子上也有美麗的色彩變化》教學中,藉助白瓷瓶,幾塊彩色的檯布和不同的燈光,通過對改變檯布和燈光的示範,請同學觀察白瓷瓶的色彩變化,提出問題:為什麼白瓷瓶的色彩會變化?來激發學生對色彩知識的好奇性和求知慾,加3、用學生熟知的生活實例創設課堂教學互動情境一個熟悉的生活實例,也許學生曾經關注過,也許他們不曾留意,假若教師在課堂上提出這些實例,學生會感到所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而激起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如:在浙教版初中美術第四冊《標志設計》一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熟悉的「雅戈爾」、「可口可樂」、「李寧」、「阿迪達斯」、「娃哈哈」等很多著名品牌這些生活實例導入課題,同時又失時機的提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品牌包含著什麼涵義,它們又是怎樣設計出來的。來自生活的熱點,緊扣學生喜歡的話題,點燃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使學習的主動性和教學質量大大提高。又如在浙教版初中美術第六冊的《服裝設計》一課教學中,從學生開始關注時尚服飾這一年齡特徵,以當時正在舉行的「寧波國際服裝節」這個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為話題導入教學,讓學生看電視片----《寧波服裝發展史》和時裝表演錄像等,激發學習熱情,了解服裝知識,特別了解了寧波服裝的發展史,使學生感受到服裝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了他們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再如在浙教版初中美術第二冊《色彩給予人的心理與情感作用》一課教學中,我從「交通紅綠燈」、「交通標志」的用色科學等生活例子導入課堂教學,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激起了學習色彩知識的興趣。4、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課堂教學互動情境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美術課堂教學的一次重大革命,給美術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時空自由,增加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教學內容「化不見為可見,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直觀」,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激發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在浙教版初中美術第六冊《繽紛繚亂的藝術流派----19、20世紀歐美國家的美術作品簡介》一課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名畫傳達的意思,我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含義、情節與名畫相近的音響和視頻材料,通過播放創設情境,讓學生多角度對作品進行感受。如在欣賞畢加索的壁畫《格爾尼卡》時通過多媒體播放慘烈的戰爭場面和恐怖的炸彈爆炸的音響(插播央視的「伊拉克戰爭」資料片),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領會作品的思想性。在欣賞梵谷的《向日葵》、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列賓的《伏爾加纖夫》時分別用貝多芬的《命運》、《天鵝舞曲》、《伏爾加船夫曲》等音樂作為背景音樂,這樣使學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內心因素的干擾而進入審美意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同時又插播畫家的資料短片,更好地讓學生體會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再如在浙教版初中美術第三冊《中國建築藝術欣賞》一課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的豐富資源,讓學生上網找全國各地建築的有關資料,並把網上下載的各地建築圖片和文字資料上傳到大屏幕上向全班同學講解。這樣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同時我又通過自製的課件來介紹當地----橫街鎮的古代建築遺存。通過圖片、錄像、文字解說等媒體手段,系統地反映家鄉的古建築。學生看到自己熟悉的家鄉古建築,尤其興奮,加上教師不失時機地提問:家鄉的建築屬於哪個地域的建築?具有怎樣的特點?我們應該如何來保護這些能反映家鄉歷史文化的古建築?同學們在熱烈的討論中結束本課,同時教師布置作業把知識延伸到課外開展----「鄉土搜寶」活動,去搜尋橫街鎮更多的古建築遺存,為促進家鄉的旅遊資源獻計獻策,進一步擴展了課程的內涵與外延。任何一種教學模式與方法都是為提高教學效益和達成教學目標服務的,互動式教學也不例外。當然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實施互動式教學,創設師生互動教學情境,應該以教材為本,緊扣美術新課程標准,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調控學生的情感、興奮度、控制力及思維活動等。在創設師生互動情境的材料和形式選擇時,除了追求有趣、新奇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尺度,根據課堂實際隨機應變。當然一節課不能只有一個師生互動情境和用一種形式來創設互動情境。

❷ 如何將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生動快樂的課堂形式有機結合

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看重的是學習的過程,不要過於追求結果,也很少有一個統一性,否則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思維。只有根據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徵藉助於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去吸引,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才能培養起學生嚮往美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趣。

一.創情激趣中的「美」

創設特定的審美情境,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時,這也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你、我、他》過程中,我在黑板上貼上一整張較大的畫紙,並在上面畫了宮六朝的作品《小女孩》。我說:「這是一個小女孩的肖像,但是她的面部沒有畫五官,如何解決呢?」學生說:「可以讓幾位同學上去補充畫好呀。」然後我要求每位學生練習畫五官特徵,完成後由同學自己上來補充畫好五官。於是學生在這一特定的情境中,愉快地將知識技能轉化為創造的動力,畫出了表情各異的神態。因此,創設特定的審美情趣,有助於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創造美的能力。

此外我注意教學內容由單一性向多元性過渡,講述了人物臉型的特徵、五官特徵……使學生在掌握《小女孩》的畫法的基礎上,由此擴大知識范圍和內容含量。只有把美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和培養興趣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課伊始,趣也生;課正行,趣亦濃;課已止,趣猶存。」學生才有所得,有所獲。

二.參與體驗中的「美」

學習的過程是主客體交融的過程,布魯納認為:學習者的過程不僅是主動地對進入感覺的事物進行選擇,轉換,儲存和應用的過程,而且是主動學習適應和改造環境的過程。學習者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親自去發現,探索所學的知識和規律。在美術課教與學的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起決定性的只要,學生強烈的「我要學」等主體意識,是作為學生認識與發展的主體所具備的內因和動力。

如在《觸摸美麗》一課中,我先讓學生在把玩,撫摸各種不同質感物品的過程中,通過手的接觸,感覺到不同物品材質所具有的軟與硬、輕與重、粗與細、強與弱、韌與脆、透明與不透明等質感。使學生對認知活動產生興趣,產生愛意,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去體驗和感悟,能動地擁抱知識,認識知識,學習主體與知識學習活動融為一體,在主客體的交融體驗學習中,知識融入了學生的生命之中,使學生嘗試到每一次學習過程都是生命意義的升華和對生命價值的體驗,而獲得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和美感。

三.交往互動中的「美」

在美術創造性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具有平等,和諧,合作的特點。「交往」和「互動」體現審美教學中的師與生,生與生的關系。師生參與,交往互動,信息交流,教學相長,互學,互助,互促,形式多樣,動態調整,多元互動,體現教學的開放性。以往的美術課堂中大多是教師講完後學生各自完成自己的作業了事。這樣時間一長,學生對美術課興趣大大絳低。我們的教育對象是處在青少年的中學生,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手段應是豐富,生動,多樣的。

每當我走進教室,總是神采奕奕地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學生們把我當成他們最親近的人。我除了注意自身的外表美之外,更注意表情要豐富,語言要親切,聲調要有高低變化,有時我還唱幾句,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而學生做互動學習法用是不容忽視的,在玩做中積極鍛煉了學生的手工技巧,逐步發展了學生的心理活動,並且不也不斷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自我表現的願望也得以實現。比如教學《與米羅游戲》時,我發給學生很多紙,讓他們撕一撕,玩一玩,折一折,然後把各種形狀一個個組合起來,形成一幅美麗的樹林畫,最後再讓學生進行繪畫創作。這樣,美麗的畫面不再是單一的造型組合了。又如教學《燈與光》時,燈飾的剪裁,粘貼,裝飾都讓學生在玩中完成的。

四.想像創作中的「美

已受過一定傳統教育的學生,要使他們感受到一種全新的開始,一種發揮自己想像的沖動,是上好美術課的主要任務。我相應地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例如上課時,在黑板上分別畫了四個相同的圖形,然後以小組為單位,要求每組同學輪流以圖形為基本,隨意在周圍添畫,看最後哪一組畫完的作品最有趣,最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學生熱情高漲,激動不已,充分調動內在的天賦與潛能。或是出示一張很大的畫,讓學生講講這畫中的內容,以及談談自己的感受,接著,教師在畫的一個空間上畫上一筆,然後,讓學生想像這是什麼。接下來讓幾個同學一起在畫上畫出自己所想的,所知道的東西。最後,教師採用聲,形結合的方法不斷出示一些比較大膽的圖畫,以及播放動物,流水,自行車,汽車的聲音。在這樣的氣氛中,進行審美創作活動,使學生在不注意中體會到美術創作的自主性,這樣打破了常規地進行常規紀律,繪畫欣賞,提出要求等教學內容的模式。

我們平時還應該盡可能提供機會,多給學生欣賞一些不同形式,不同種類和不同風格的美術作品。比如欣賞非洲的圖騰柱,讓學生感受原始藝術稚拙,古樸,粗獷之美;讓學生感受色彩的艷麗;有針對性地欣賞一些現代藝術,讓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刺激,從而開拓思維,啟發創造。

現今,我們適逢美術新課程改革時期,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積極主動地學習,走出過去美術教學的傳統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與此同時,開發一切美育途徑,用豐富的知識,科學的頭腦,充沛的熱情,高尚的情操,徹底改變傳統的美術教育觀念,徹底打破舊的以造型為基礎,以提高學生藝術欣賞和繪畫技能為目的的教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培養出的學生才能具備社會的高要求,而不是孤芳自賞的藝術家。

❸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我就是小學美術教師 小學生的模仿性比較強 比較依賴老師 所以小學美術培訓版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而不權是美術技術 可以買點或列印點好看的圖片 讓學生照的畫 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畫好之後 叫學生進行變形 添加 使畫面有自己的感情 重點是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小孩子單純的創造力是非常好非常真實的

❹ 怎樣提高美術課的學習興趣

如何來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培養其興趣。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興趣
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由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有老師要求作業畫女同學頭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大怒,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因為農村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師水平的差異,使農村的美術教育參差不齊,美術教師的個人意識也有差異,我們的美術課並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為了應付一節課或者認為是簡單的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要在學習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首先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重要的課程等意識。美術聯系其他各學科,滲透各學科,體現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1.改革教學方法
過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常「認真」,把課堂教學當成只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才幹、開發智力。而是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老一套,不變樣,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至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 然而如何發揮、擴大它的優勢作用,關鍵在於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比如在初一人物頭像的課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貼鼻子」游戲教學,再貼眼睛、貼眉毛等,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在游戲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關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因為農村學校條件的限制使很多課程不能開展,如果教師局限在學校現有的條件里,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只能是簡單的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習課了,我們應該利用農村現有的條件盡量開展好課堂教學。比如初三的雕塑課,農村學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來做雕塑練習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農村的條件來上,不妨讓他們再回到兒童的玩「泥巴」時代,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挖紅泥,讓他們在課堂上由老師引導從兒時的「捏娃娃」游戲開始講解雕塑,使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樣的課堂才是培養農村孩子興趣的樂園,這樣讓學生在興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學習效果,充分發揮課堂活躍的優勢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現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應該是以興趣為引導,利用情景教學的模式創設興趣的課堂氛圍,達到美育的目的。學生興趣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美術教育要靠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興趣。教師本身要有創造性思維,要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2.充分利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
只有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美術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游戲」,長了也呆板,使美術課單一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我們還要利用現有設備,培養學生興趣,上好美術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現在上美術課的主要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設備不齊。特別是欣賞課,有些作品經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美感。教師生硬的讓學生只是去畫畫,因此運用現有的教學設備來補充就非常有必要。通過自己找些資料,如掛圖、畫冊、錄象、幻燈、光碟等,讓學生觀看欣賞。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只有通過大量作品欣賞,教學示範,才能使學生增加感性的認識,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例如:在初二美術國畫的課程中,因為教室條件限制,教師示範很麻煩,而且學生也不容易觀看,我們就可以用 VCD通過電視來演示。讓學生先欣賞作品,再觀看繪畫過程和技法表現。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欣賞到美的內涵,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有的學校已經配備了多媒體教室,我們還可以用多媒體電教手段為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對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十分有利。
3.課堂教學內容適中,訓練有層次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主要讓學生多寫生繪畫,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按高低年級不同的要求進行。低年級的主要進行不同類的物體練習,觀察要求低一點。如:初一年級的線造型練習,開始應該從簡單的造型畫起,有的甚至要從簡筆畫開始,不能從難度大的要求學生,那樣會使部分學生感到困難而退縮,要循序漸進,逐步加深。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簡單的寫生訓練後可用默寫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事物特徵的記憶表現,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認真仔細,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新力。
只有根據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從自身出發,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不增加他們的負擔,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❺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哪些教學方法是適合的

美術課主要是為了激發孩子們學習美術的興趣,通過老師引導,通過課堂體驗,讓孩子了解簡單的美術知識性,激發他們內心世界,給他們更大的想像空間,進而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綜合能力。那麼下面由小編帶來美術常用的教學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美術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教師通過語言的描述、說明,向學生傳授美術技能知識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圍較廣、頻率較高的教學方法。但是單純的講授並不能更多的引起學生的注意,而對教師的藝術表達語言、知識面等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
2、談話法(問答法)是教師與學生以口頭語言相互交流進行教學的 一種方法。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開拓學生的思維。但是問答法中由於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同,提出的問題也就會千奇百怪,就要求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語言、問題難度也要相當的考究,否則容易引起課堂的混亂。
3、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班或組為單位、圍繞某一個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各抒己見、相互啟發或辯論,獲得或鞏固美術知識的教學方法。
4、讀書指導法,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美術教科書和課外美術資料獲取知識;擴大美術視野的教學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 2、參觀法 3比較法
直接感知的教學方法,能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但是在期間容易發生突發性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相當機靈的反應能力,能積極應對各種突發性的問題。
(三)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方法
實踐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提高繪制實踐活動,形成、鞏固、完善相應技能知識的教學方

❻ 淺談美術課如何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美術教育,許多學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學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在農村很多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在前幾年應試教育的約束下,學校多注重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很多學校不開設美術課或者是虛設美術課。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麼該如何來培養農村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培養其興趣。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興趣
我們應該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由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有老師要求作業畫女同學頭像時,總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的更好;要求畫自己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象;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大怒,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自己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的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審美意識
因為農村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師水平的差異,使農村的美術教育參差不齊,美術教師的個人意識也有差異,我們的美術課並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畫家、美術家,也不是為了應付一節課或者認為是簡單的哄孩子玩。學生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像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漸漸使其變為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要在學**過程中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則來評價學生。而是看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要多給予肯定的表揚,少有居高臨下的指責。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首先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重要的課程等意識。美術聯系其他各學科,滲透各學科,體現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達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1.改革教學方法
過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常「認真」,把課堂教學當成只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才幹、開發智力。而是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老一套,不變樣,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至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美術教育,形象生動,鮮明直觀,在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優勢。然而如何發揮、擴大它的優勢作用,關鍵在於任課教師能否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勇於創新,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味的學**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學**壓力,使學生感到學**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比如在初一人物頭像的課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貼鼻子」游戲教學,再貼眼睛、貼眉毛等,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在游戲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關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因為農村學校條件的限制使很多課程不能開展,如果教師局限在學校現有的條件里,有的課堂教學內容只能是簡單的講講,甚至讓學生自己看看就上自**課了,我們應該利用農村現有的條件盡量開展好課堂教學。比如初三的雕塑課,農村學生是不可能有橡皮泥來做雕塑練**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農村的條件來上,不妨讓他們再回到兒童的玩「泥巴」時代,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挖紅泥,讓他們在課堂上由老師引導從兒時的「捏娃娃」游戲開始講解雕塑,使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藝術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這樣的課堂才是培養農村孩子興趣的樂園,這樣讓學生在興趣中吸取知識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學**效果,充分發揮課堂活躍的優勢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現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傳授知識,應該是以興趣為引導,利用

❼ 怎樣解決美術課堂教學模式的單一形式化

每當有抄人問我教什麼學科,我說教美術。一聽是教美術的,便會接著說:「那好啊!美術課很輕松,好上,隨便讓學生畫一畫,也不用怎麼講,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是啊,回憶以前我上小學時的美術課,的確是這種教學模式。可如今,當自己站在講台上,其中的感受就不能同日而語了。現在的美術課堂,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提倡新型的教學方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強調通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自主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製作、表現和展示作品,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求慾望,體驗其中的愉悅,享受創作所帶來的成就感。那麼教師就不可是按以前的教學模式上課。所以在別人眼中看似輕松,但我並不這樣認為。

❽ 美術高效課堂怎樣進行教學設計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今年我校又提出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學期初,在宋校長的正確引領下,我對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所謂的高效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課堂, 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 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 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對於語數老師的高效課堂無非是如何遵循教學規律,回歸教學本質,是否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以及如何落實新的課程理念等等,那麼作為綜合學科,如何再現美術課堂的高效課堂呢?怎樣才能創設有效的學習過程呢?下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的體會。
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學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檢驗美術教學的重要標准,也就是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是否有收獲。這就需要我們美術老師在基礎美術教育的領域里,了解、認識並改進美術教學,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創設有效的學習過程,通過和諧的方式和行為,促進學生的情感、智慧及創造力的發展。
一、提供「玩」的機會,讓學生在玩耍中體驗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促進人們素質個性發展的最主要途徑是人們的實踐活動,而「玩」正是兒童這一年齡階段特有的實踐活動形式。比如《手形的聯想》的一課,通過游戲的方式,在投影下隨意地擺出各種各樣的手形,此時的學生一定會隨著教師一塊擺出各種造型,並說出自己的思路。這一環節的設計,有效地將簡單的手形概括地與實物聯系起來,摹仿的難度由淺入深,孩子們從直覺用手摹仿剪刀這一簡單的動作,到有意識地思考、摹仿更復雜的不太熟悉的實物,體現了學生思維的真實路徑與發展過程。學生很感興趣,思維在抽象的手形與具體的實物之間游刃有餘。相互觀摩、表演,快樂無比,在愉悅、興奮中完成了學習目標。
二、提供「做」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
學習是需要體驗的,因為我們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接受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嚴格的說,能力並不是教會的,而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接受、體驗、感悟、類化、遷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智慧的鮮花是開放在手指尖上的。」這道出了動手體驗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多的讓學生積極動手操作體驗。如在「讓我的飛機飛上藍天」一課,我讓學生仔細觀察各種飛機的造型及製作圖,引導學生在自我探索的活動中找出每架飛機的製作方法,用什麼材料製作?學生相互探究,怎樣才能製作一個漂亮的飛機?發掘創造的靈感。
三、提供「感」的機會,讓學生在聯想中體驗
「感知能力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每個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礎上。」在課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的作用是給學生創造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條件,引導學生學習。同時,對於低年級的兒童來說,強調體驗,豐富感受,鼓勵他們大膽、自由地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比教會了他們畫某某物體的方法獲益更多,影響也更深遠。如低年級的色彩教學,過去只注重學生所畫的畫色彩是否均勻,學生畫久了,就沒有興趣。這學期我嘗試根據油畫棒的特點,教學生如何巧用油畫棒畫出調和、漸變、有立體感、有層次感的畫面,學生大膽體驗,大膽嘗試,不斷豐富對色彩的感受,用彩筆繪出一幅幅富有童真、充滿幻想的色彩畫。
四、提供「評」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
學生自評和互評是學習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把評價學生的權力由教師轉向學生,學生由被動評價者轉向主動參與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美術教學中,經常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評」的機會,讓學生樂於參與、善於交流,兒童的童心就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同時在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他們的評定,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學生對自己才會充滿自信,對以後的美術興趣才會日益提高。
總之,美術課絕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學會用藝術思維的方式認識世界,學習藝術表現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術素養。美術教育改革還任重道遠,為了下一代,為了社會的進步和需要,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會為之不懈的去努力,去探索,傳統教學模式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新穎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所代替。

閱讀全文

與美術興趣課堂教學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