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優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優

發布時間:2021-02-18 11:26:50

1. 如何科學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調研報告

Add
me
教師吧
,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做的很多
比如優秀教師的評比,【加】也是很重要的【我】所以要調理清晰,見解獨到。又有可操作性。要結合現實來寫寫。

2.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與社會穩定哪個更重要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重要性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人的觀念也隨之而變化。如此,教育顯得更加重要。一直以來,群眾們都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殊不知它與家庭,社會都有很大關系。一、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一般說來,學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在學校里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在學校里接受計劃性的指導,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范、道德准則和價值觀念。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著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社會尊師重教,學校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社會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教育有這些特點:1.職能的專門性.學校教育職能是專門培養人,學校是專門教育人的場所。學校教育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處首要的便是學校教育的專門性。2.組織的嚴密性.教育的特點在於對人影響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學校教育正是體現了教育的特點。學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計劃性集中體現在嚴密組織性上。是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態所不具備的。3.作用的全面性.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作用是全面的。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對人的成長影響多少都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影響的范圍也往往只側重在某些方面。4.內容的系統性.適應培養造就全面完整社會人的需要,學校教育內容特別注重內在連續性和系統性。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內容上一般具有片斷性。5.手段的有效性.學校具有從事教育的完備的教育設施和專門的教學設備,如聲像影視等直觀教具,實驗實習基地等等,都是學校教育的有效手段。6.形式的穩定性.學校教育形態比較穩定。它有穩定的教育場所、穩定的教育者、穩定的教育對象和穩定的教育內容,以及穩定的教育秩序等等。這些特點都表明了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非常重要。二、社會教育的重要性社會教育是通過學校以外的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對青少年和人民群眾進行的教育。社會教育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許多自身的特點:1開放性.社會教育部向學校教育具有諸多限制。它沒有年齡,時間,地點,等局限,隨時隨地都可以接受教育。2群眾性.社會教育的服務對象不僅是青少年,對各個年齡階段,各行各業人員都有重要意義。3多樣性.社會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4補償性.有些學校尚不具備的知識需要社會教育予以補充。5融合性.社會教育不僅具有獨立形式,而且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教育日益發展,盡管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目前還處於輔助和補償地位,但他越來越顯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的社會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態不可比擬的特殊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下述各個方面:第一,社會教育直接面向全社會,又以社會政治經濟為背景,它比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廣闊的活動餘地,影響面更為廣泛,更能有效地對整個社會發生積極作用第二,社會教育不僅面對學校,面對青少年,更面對社會的成人勞動者。這不僅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滿足成年人繼續學習的要求,有效促進經濟發展,還可以通過政治、道德教育,促進社會安定與進步。第三,社會教育形式靈活多樣,沒有制度化教育的嚴格約束性。它很少受階級、地位、年齡資歷限制,能很好體現教育的民主性。第四,現代人的成長已不完全局限於學校,必須同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社會教育更有利於人的社會化。綜上所述,社會教育在現代社會里其意義愈加重要,是現代社會教育體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以親子互動為主要特徵,父母作為教育的主體按照一定的期望和目標,採取一定的活動方式教育和影響孩子的教育活動。家庭教育是一種特殊形態的教育活動,與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啟蒙性.「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新生嬰兒從呱呱落地到處不獨立生活,主要是在家庭中,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觸到的社會環境。2終身性.人一出生,甚至從胎兒開始,一直到他離開人世,都在不斷地受到家庭的教育和影響。3情感性.家庭教育建立在骨肉之情的基礎上,它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4針對性.家庭教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它具有實施個別教育的一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5靈活性.家庭教育是家長在自己的家庭內單獨進行的,與學校教育相比,沒有固定的教學程序和組織形式,也沒有嚴肅的教學氣氛,多數情況下是根據具體情況隨機而發。總之,家庭對個體的教育影響貫穿少年兒童成長的全過程,涉及其社會化的方方面面。家長應正確對待家庭教育的特點,並科學的加以運用,最大限度利用和發揮家庭教育的優勢,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促使不少年兒童在家庭中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現代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第一,父母要樹立現代家庭教育的理念。第二,要確立依法治教的觀念。第三,實行家庭民主,建立融洽和諧的親子關系。第四,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第五,家庭教育要以人為本,發展個性,因材施教,注重全面發展。第六,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要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關注孩子身體健康成長。第七,要培養孩子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四、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形成教育合力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協調一致,相互配合,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1.接有利於保證整個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2.有利於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3.有利於實現各種教育間的互補作用,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優勢,他們之間很難相互代替,只有把這三個方面協調一致起來,取長補短,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特點,注重多渠道一致影響的疊加效應,才能取得最佳的整體教育效果。

3. 怎麼才能進一步加快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校長是關鍵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評論一所學校,首先要評論它的校長。常言道,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校長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關鍵性。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對外代表著學校,對內行使著「至高無上」的行政管理權力,其思想和行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老師們的工作狀態。首先,校長要高度重視學校的質量。因為學校的生命靠質量,學校的形象靠質量,老師們自我價值的實現同樣靠質量。質量是學校的標志性工程,學校沒有質量就相當於企業沒有品牌,是沒有市場競爭力的。校長要把抓質量就像企業抓品牌,抓拳頭產品那樣,不管東西南北風,扭住質量不放鬆。如果校長不擺正位置,不擺正心態,忽視教育教學這個中心工作,老師們就會喪失目標,失去前進的動力,工作起來就會感到迷茫,學校的工作重心就會偏離正確的軌道。試想,如果我們這個社會的發展不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會是什麼結果?學校不抓教育教學質量又會怎樣呢?這樣的學校和校長還有希望嗎?其次,校長要身體力行抓質量。抓質量是實實在在的事情,靠投機取巧不行,靠喝酒吹牛皮更不行,靠的是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持之以恆地抓。校長要在學校弘揚正氣,抓住質量這個主旋律,營造良好的、積極向上的教育教學環境。校長必須旗幟鮮明地抓質量,抓分數,並要拿出非常的措施,非常的辦法,非常的手段,最大限度的調動老師們的工作積極性。要求老師怎麼做,自己必先做到,不當「甩手掌櫃」,不當「遙控校長」。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有的校長無所事事,在歌廳泡著,在賭場戰著,在酒店醉著是要不得的。校長不能在抓質量這個大是大非面前「前怕狼,後怕虎」,要勇往直前,否則,坐失良機,提高學校質量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二、教師是依靠
抓質量雖然說校長是關鍵,但僅憑校長個人的力量縱有三頭六臂也是不可能去抓好一個學校的質量的。最終,要依靠老師們。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推動學校發展的根本力量。學校只有依靠教師才能引領學校的發展,實現辦學理念。全體教師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隊精神,兢兢業業,廢寢忘食,不計得失,甘為人梯,樂於奉獻的的拼搏精神是提高學校質量的法寶。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常言道,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涉及面廣,包括每一個學科,不同的年級、班級,不同的班主任、教師和學生等等。只有全體教師捧土城牆,點滴積累,鍥而不舍的奮斗才有可能實現。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培養一兩個優等生,而是要培養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都取得應有的進步,大面積的提高質量。因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如果教師們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潛意識都在為提高班上質量思考,為提高學科質量思索,科任老師也把學生的培養與教育當著自己份內的事,想辦法,出主意,而不再錯誤的認為教育學生那是校長,政教處,班主任的事,自己只管教我的書就行了。這樣,學校質量何愁不能提高呢?學生不好管教的問題不就能得到一定的緩解嗎?過去那種教書大家在做,育人少數在做的局面就會得到改變。
三、學生是主體
學校的教育教學對象是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誰也不能代替。教育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的雙邊活動過程。提高質量,離開了學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必需抓住學生這個主體,在學生身上下工夫。校長重視,老師們如何如何敬業和投入,如果沒有落實到學生這個主體上又有何用呢?老師們應該想辦法,出主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加大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建立校長與學生,班主任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定期與不定期的談心制度,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特別是對學困生的關愛,鼓勵他們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情緒,只要認真努力了就行,只要進步了就是成功。發揮其學習的主體作用,體驗學習的樂趣,享受進步的喜悅,使他們想學,會學和樂學。讓他們積極參與,全面投入,配合學校和老師完成艱巨的學習任務,使每一個學生不同程度的得到全面,健康,和諧地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筆者就不贊同有的學校把學生按成績分為實驗班,平行班實際為快慢班的做法。而是主張根據學校現有的生源和師資等資源合理搭配平行分班教學,面向全體教師,面向全體學生,體現教育的公平性,避免人為的將學生等級化,造成對學生的歧視。為了解決平行班裡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實際問題,我們的教育教學立足中等生,關注優等生,輔助學困生。在班上因材施教,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同時,成立班上學習互助組,給優等生加學習任務,又發揮其優勢與學困生結成幫扶「對子」,當上「小老師」。這樣做有利於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教育教學秩序的穩定,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過去那種偏愛優等生,放棄甚至歧視學困生的做法得到避免,每一個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盡情的發揮。那種只抓優等生而放棄差生的質量是畸形的,是違背教育規律,違反教育法的。
四、常規是保證
人們常說,不依規矩不成方圓。這里的規矩就是指工作常規。他包括工作的規范和制度。常規工作是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提高質量的根本保證。不管怎樣教學改革,萬變不離常規,不抓或者不重視常規的教改教研也只會是海市蜃樓。學校沒有工作常規就無法去規范教師的工作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習慣,那將會會是一盤散沙。學校建立了工作常規,師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才有規范,才知道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凡是教育教學質量高的學校,其常規工作一定是很扎實而又到位的。首先,建立與自己學校相適應的各種工作常規。學校的生活,學習與工作常規要對師生的工作行為進行規范。教育教學常規要明確、規范教師的備、教、改、輔、考等工作的各個環節。對教師如何備課,如何上課,作業的布置,學生的培優輔差,考試檢測都要有明確而嚴格的要求,學生的
「雙基」不能丟,考風考紀要抓嚴。過程決定質量,過程必須抓落實,絕不能含糊。校長,副校長,主任,班主任,教研組長等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也都要有相應的工作常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如教務處的工作就應立足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管理與檢查,要落實到教研組和教師個人並持之以恆。其次,要建立與自己學校相匹配的制度。鄧小平同志指出,制度是最靠得住的東西。學校制定了工作常規,其落實要靠制度。有常規就要有相應的制度,靠制度去落實、規范。制度的制定要多徵求老師們的意見,請老師們獻計獻策,並要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討論並經多數人通過,才能最終變成老師們的自覺地行動。制度要適用,假、大、空的制度也只會是一種擺設。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抓常規的貫徹,抓制度的落實,一切按制度辦,有錯必究,紀律嚴明,賞罰分明。特別是教育教學獎懲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更要體現其實用性和激勵性。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隨意性大,到頭來一無所獲。作為一個單位,一個群體,只有嚴格的制度才能營造處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環境。
五、教研是推手
這里所說的教研是指校本教研。它是指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校本教研是教育的生產力,是教師轉變教學方法,促進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深入持久地提高學校質量的強大推手。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育工作給教師帶來樂趣,使每天上課不成為一種枯燥而又單調的義務和程序,就要引導每一個教師都走上從事教育科研之路。加強校本教研是當前的熱門話題。我們要充分利用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來解決本校在教育教學中存在或在新課程改革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困惑,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其教育教學水平。比如,一個班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如何根據其學歷,個性和愛好等合理搭配都是很有講究的,不能是語文、數學等學科只要有人上課都行。教師的最佳組合可以高效率的工作,以取得最佳效果。首先,制定教研計劃。我們要分學期或學年制定校本教研計劃,收集整理我們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提煉,形成校本教研課題。其次,制定教研製度。就是要制定好校本研究制度,要有制度予以保證,在經濟上予以支持。最後,落實教研措施。多形式,多角度來開展教研。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加強教師的教學研究培訓工作。還要經常開展教學大比武,聽課評課,教育教學反思和案例分析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讓老師們不僅會教書,還要會研究。如果我們不加強校本教研,不去解決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疑難雜症,老師面臨的困惑就會越來越多,影響老師的成長,影響其教育教學素質的提升,將會逐步淪為不合格的「教書匠」,為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所拋棄。如果校本教研成就了我們的老師,那也就成就了學校教育教學的高質量,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會形成一種強大的推動力量。

4. 淺談如何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一、抓思想作風建設,樹立向師德要質量的意識
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敬業精神,不斷增強教師教學質量榮辱感和培養人才責任感、使命感。學校要旗幟鮮明的講質量,大張旗鼓的促質量,扎扎實實的抓質量,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的指導想不動搖,真正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永恆的中心工作。
二、抓學校制度建設,樹立向管理要質量的意識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制度管理學校是現代管理的要求。學校要依法健全校內管理體制,規范決策程序,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健全學校監督機制。科學的管理制度,不會因為管理人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它所帶來的好處就是避免了「人治」,傳承的是一種管理文化,在學校管理中具有平等性、權威性和強制性。
三、抓幹部隊伍建設,樹立向管理要質量的意識。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名不合格的校長,也能毀掉一所學校。校長要以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職責,扎扎實實的抓好學校管理工作。校長要帶領班子成員自覺服從工作原則,嚴明工作紀律,確保政令暢通,干好分內工作,以良好的班子形象影響、教育全體教師,打造勤政、廉潔、務實、創新的領導班子集體。
四、抓骨幹教師隊伍建設,樹立向優質教學資源要質量的意識
骨幹教師是學校的財富,是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學校要充分調動和激發骨幹教師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使他們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生力軍,成為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幫帶的優質教學資源。
五、抓「有效課堂」教學,樹立向課堂要質量的意識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而有效課堂又是關鍵。有的教師教學質量低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無效課堂」教學。因此,學校要把「構建有效課堂」當作抓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並通過教研活動、檢查考評、總結匯報等一系列措施,切實把有效課堂抓出成效,使之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
六、抓常規管理,樹立向過程要質量的意識
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因此,學校要進一步規范和優化過程管理,認真落實備、教、批、輔、考、評等各環節,特別要注重平時的督辦檢查、評比、總結等環節。
七、抓教研教改,樹立向科研要質量的意識
教研教改要以「構建有效課堂」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扎實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學研究活動,以提高教師素質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形成人人參與教研,個個投入教改的良好局面。
八、抓考風考紀建設,樹立向評價公平要質量的意識
不端正考風考紀,教學質量評價就不公平;端正考風考紀,校長重視是關鍵。事實上,考風和教風、學風、校風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沒有良好的考風,其他之風也就會大打折扣。
九、抓教學時間規范,樹立向時間要質量的意識
書要時間讀,作業要時間寫,知識要時間鞏固,沒有時間做保證都無法實現。固然不贊成時間加汗水,但沒有必要的時間做保證,談教學質量的提高只是一句空話。
十、抓安全保障,樹立向平安要質量的意識
平安不保,何談質量?只有平安的校園環境,才能集中精力和心思抓管理抓教學,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不但經濟上會受損失,精力上也會牽扯進去,教育教學就會受到沖擊和影響。

5.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學校有什麼作用

一、抓思想作風建設,樹立向師德要質量的意識 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敬業精神,不斷增強教師教學質量榮辱感和培養人才責任感、使命感。學校要旗幟鮮明的講質量,大張旗鼓的促質量,扎扎實實的抓質量,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的指導想不動搖,真正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永恆的中心工作。
二、抓學校制度建設,樹立向管理要質量的意識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制度管理學校是現代管理的要求。學校要依法健全校內管理體制,規范決策程序,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健全學校監督機制。科學的管理制度,不會因為管理人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它所帶來的好處就是避免了「人治」,傳承的是一種管理文化,在學校管理中具有平等性、權威性和強制性。
三、抓幹部隊伍建設,樹立向管理要質量的意識。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名不合格的校長,也能毀掉一所學校。校長要以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職責,扎扎實實的抓好學校管理工作。校長要帶領班子成員自覺服從工作原則,嚴明工作紀律,確保政令暢通,干好分內工作,以良好的班子形象影響、教育全體教師,打造勤政、廉潔、務實、創新的領導班子集體。
四、抓骨幹教師隊伍建設,樹立向優質教學資源要質量的意識 骨幹教師是學校的財富,是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學校要充分調動和激發骨幹教師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使他們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生力軍,成為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幫帶的優質教學資源。 五、抓「有效課堂」教學,樹立向課堂要質量的意識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而有效課堂又是關鍵。有的教師教學質量低下,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無效課堂」教學。因此,學校要把「構建有效課堂」當作抓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並通過教研活動、檢查考評、總結匯報等一系列措施,切實把有效課堂抓出成效,使之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
六、抓常規管理,樹立向過程要質量的意識 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因此,學校要進一步規范和優化過程管理,認真落實備、教、批、輔、考、評等各環節,特別要注重平時的督辦檢查、評比、總結等環節。
七、抓教研教改,樹立向科研要質量的意識 教研教改要以「構建有效課堂」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扎實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學研究活動,以提高教師素質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形成人人參與教研,個個投入教改的良好局面。
八、抓考風考紀建設,樹立向評價公平要質量的意識 不端正考風考紀,教學質量評價就不公平;端正考風考紀,校長重視是關鍵。事實上,考風和教風、學風、校風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的,沒有良好的考風,其他之風也就會大打折扣。
九、抓教學時間規范,樹立向時間要質量的意識 書要時間讀,作業要時間寫,知識要時間鞏固,沒有時間做保證都無法實現。固然不贊成時間加汗水,但沒有必要的時間做保證,談教學質量的提高只是一句空話。
十、抓安全保障,樹立向平安要質量的意識 平安不保,何談質量?只有平安的校園環境,才能集中精力和心思抓管理抓教學,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不但經濟上會受損失,精力上也會牽扯進去,教育教學就會受到沖擊和影響。

6. 如何提高偏遠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提高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應做到以下幾點:
堅持以人為本,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重視人,要做到以人為本,人才是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要素,這是學校教育教學得以發展的首要前提和關鍵。 學校要健康快速發展,在管理上應該重視全體教職工的作用,必須具有科學和民主的理念,要充分發揮學校每個人的作用,讓教職工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學校必須建設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團結的班子、開拓的班子、廉潔的班子、戰斗的班子。學校不怕缺錢,不怕條件差,不怕師資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只要領導班子成員能夠做到淡泊名利,率先垂範,身先士卒,為教師做表率,替學生做楷模,教師就沒有理由不好好乾工作。另外,作為學校領導,一定要有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要樹立「學生第一,教師第一」的思想,時時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師,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學校,為學生謀前途,為教師謀福祉,為教育謀發展,這才是大面積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要有一所好的學校,就必須要有一位好的領導。學校要想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做到政治上誠心,業務上關心,生活上盡心,工作上放心,政策上融心,以此贏得教師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說,誰抓住了教師的心,就抓住了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誰就先贏得了學校的教育教學。 作為學校,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領導者也好,教師也好,要始終圍繞學生轉,要為了學生的發展盡心盡力,不要只關注優秀生教育,更要關注學困生教育。 教育教學質量要提高,首要任務是把大寫的「人」裝在心中,這樣,學校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有希望。
老師要加強對學生新聞信息的傳播,明確學習的重要性 農村孩子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學生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導致農村孩子知識面狹窄,胸無大志。作為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與社會發展趨勢,給學生講述天下大事,使學生在聽的有味的基礎上了解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及自身所處的環境現狀,從而促進他們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感知社會,體會社會競爭的激烈。並根據當前形勢的發展,社會的需求和自己的愛好,確立自己的遠大志向和奮斗目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剖析當前社會現實,讓學生自覺樹立「學習重要」的思想,以嚴峻的就業壓力來激發學生的鬥志,鼓勵學生靠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的志向,依靠自己的智慧與他人合作競爭,明白只有靠優異的成績才能走出農村,只有靠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才能擺脫貧窮。改變身邊的生活條件,改變人生,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社會蓬勃發展,競爭日趨激烈。農村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常常是吞吐扭捏,畏首畏尾,在交往中表現的比較害羞,縱使有一肚子學問卻不知道加工包裝,推銷自己。這是由於農村孩子從小參加的活動很少,鍛煉的機會少,從而缺少了應有的自信。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口才,社交能力以及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多開展公共活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在公共場合的社交能力,使學生參加活動過程中訓練口才,增強自信心,加強個人修養,在全面發展中豐富生活,完善自己。
多讀好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農村學生普遍缺乏自學能力,究其原因在於農村孩子從小閱讀的課外書籍少,在學習的過程中除教科書外接觸不到好的讀物,無書可讀,書讀少了,讀書的方法隨之而少,自學能力就自然降低。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使學生有書讀,讀好書,學校要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學習讀物,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發現人性美,感知世界的寬廣,提升自己的能力。老師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班上傳閱自己看過的,認為對學生成長有益的書。並鼓勵學生把家中收藏的好書也拿到班上與同學共享,這樣就可以做到把有限的書資源做到了無限的利用,並使學生在互相的交流中達到共同提高。
對學生要有信心和愛心 首先教師要有信心,要有把這些學困生傳變成優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基礎。面對大面積基礎差,滿身毛病的學生,決不能產生失望情緒,決不能不戰而敗;要滿懷熱情,積極進取,迎接挑戰;要具有「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師失望,那學生就更無望,學生的希望來自於教師的必勝信心!其次,對待差生要更富有愛心。所有教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不喜歡學困生,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們現在面對的不是個別學困生,而是大面積學困生,這些學困生,他們在對老師、對學習本身就有心理障礙,他們飽嘗老師的批評、懲罰,甚至於挖苦、諷刺,如果我們還一如既往的這樣對待他們,他們的心裡障礙將會難以打開,逆反心裡將會更加嚴重。所以,作為教師,必須要用我們的一顆愛心去融化他們,感染他們,使學生慢慢愛上你,繼而愛上你帶的學科,喜歡你所講的課,自覺的去聽你的話。正所謂「愛屋及烏」,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要進一步優化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架子,耐心地與學生多溝通 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要和學生互動互學,知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幫學生所忙。在課堂上,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給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教學之中,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才會樂於學習。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是學生敢於參與的先決條件,而學生是否敢於參與,參與的程度如何,是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試金石」。要拋棄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穩步提高,面對基礎差,學風差的學情,「一口吃個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於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達到逐漸改變,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堅持「低起點,小步子,勤鼓勵,細幫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要堅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獲的信念。
多做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解除學生的後顧之憂 在廣大農村,大多數父母都是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勞動人民,他們短淺的眼光和艱難的生活條件影響著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於對教育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正確的認識,使大多數家長認為「讀書無用」,並應家裡無錢上大學而產生讀書無望的思想。要想搞好農村的教育事業,進一步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當務之急就是要與家長溝通,改變其「讀書無用」的觀念,使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與家長溝通的最好方法是多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多舉家長因沒有文化知識而出門打工不順利的事實,證明讀書有用的道理。考慮到農村農活繁忙,家長沒有閑余時間,老師應該不辭勞苦,多去鄉間家訪,更能說服家長。
做好教科研工作,不斷充實師資力量 抓住一切機會讓教師參加學習、培訓。對於教師來說,他們所需要的知識不可能通過職前培養一次性獲得解決。因此,學校不斷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學習,讓教師積極參加省、市、縣各級各類的培訓,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各種觀摩課、示範課學習,讓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同時鼓勵教師脫產進修、自學考試、函授學習。真正讓教師在學習中改變觀念,在學習中增長才幹,在學習中苦練內功,從而形成教師向專業化發展的成長階梯。加強校本教研力度,讓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不斷成長。學校應鼓勵在教科研活動中得到發展和完善的教師,努力實現由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教師的轉變;狠抓備課、公開課和課題研究的落實,學校以此作為教科研的實施平台;要建立校長——教導處——教研組三級校本教研管理體制,實施管理,明確各級職責,責任分工到人,各級互相督促,全員參與,共同推進校本教研工作;「突出五個環節」,以學習、實踐、引領、反思與交流、創新五個環節為學校教研活動的主要流程。 教育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只要農村教師任勞任怨,積極創新,勇於探索,不畏困難,只要家長深明大義,重視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只要農村孩子認清形勢,充分發揮農村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努力改善農村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群眾居住不集中,學生分散等自然條件差的這一現狀,農村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造成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不好的幾個因素
一、教育經費不足,農村學校條件差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自然不會太好。許多山區小學不要說現代化設備,就連基本教學手段都難以滿足,維持正常教育運轉的資金緊張。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使農村部分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發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更難,造成了惡性循環。要求教育公平,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願望更迫切,由於農村山大溝深,交通不太方便,群眾居住比較分散,學生不太集中,特別是像國例貧困縣的康樂縣,有很多自然條件的限制,追求教育公平心願很難實現,城鄉差距明顯。 二、農村教師素質偏低,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況是好的,但仍存在著區域數量短缺、學科結構失衡、年齡分布不均、學歷層次偏低等諸多結構性問題。農村學校師資總體素質不高,隊伍不穩,是農村中小學十分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山區學校。教師專業素質直接關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教師專業能力更新速度,系統性都是一位教師是否優秀的標准之一,而恰恰農村的教師在這些方面是比較滯後的。再加上城鄉經濟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農村教師、主要是骨幹教師的大量流失,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隨之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一些臨夏州部分縣的山區學校,年輕有為的教師往往都留不住。 三、學生就業難導致輟學率反彈 在我們貧困縣的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失學常有發生,特別是在初一、初二兩個年級失學較多。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貧困,少部分是家長不重視教育,特別在打工浪潮湧動的今天,學生輟學打工的現象較多。另一方面,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大學生就業整體不樂觀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負著很大債務學習的農村孩子,一旦畢業無法就業,相對而言對於他們較高的教育風險投資就得不到回報。而農村義務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或者不暢,即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出口有限和職業教育不發達,導致學了知識在農村基本沒有什麼用處,使得農村「讀書用不上」的思想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學都沒有畢業。有的農說:「讀書有啥用,花錢又多,將來也不分配,還不如在家種地放牛,或者出去打工,早點賺錢呢。」這是大部分農民思想的突出表現,農民之所以有這種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讀書無用,同時他們對現代就業制度不了解,認為大學不分配,上大學沒用,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即使幾年大學後仍舊找不到工作。懷有這種思想的農民在教育子女時,就會灌輸這種思想,於那些不懂事的孩子頭腦之中,使那些孩子對讀書失去興趣,讀完小學或中學就輟學回家了。

7. 對提高學校(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有什麼好的建議

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區屬各中小學:
為進一步提升我區中小學的辦學水平,全面推進我區基礎教育高質量、高水平的均衡發展,根據「教育教學質量年」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全面提高我區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全局,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校本教研為基礎,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突破口,不斷完善教學管理體制,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教育強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目標要求
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質量立校」的辦學意識,以加強課程領導、聚焦課程實施,優化常規管理、有效教學研究、教育質量監控、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把質量意識落實到各項工作中,構建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完善的課程體系、發展性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制度的辦學機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課程領導,優化課程文化。
1.進一步完善課程實施方案。學校課程是學校實現育人目標和特色發展的具體綱領和藍圖。各校要進一步明確辦學理念,依據學校的發展目標,科學規劃學校課程發展的願景,完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健全課程管理制度,豐富課程資源,形成校本課程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整合互動,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並進的課程結構,構建基礎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並舉的多元學校課程體系。
2.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強化學校課程執行力。國家課程是實現國家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具有權威性、指導性和強制性。校長是課程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學校要正確處理好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者之間的關系,嚴格執行省、市頒發的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開好規定的課程門類,充分發掘校內外課程資源,為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提供課程保障。
3.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服務課程實施。教師既是課程的具體執行者,也是課程的創造者,學校要立足校內外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學生的需求,在按要求實施國家課程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專業和非專業優勢,在學校的課程框架內,按課程的基本要素,整合各方資源,建立豐富的、有特色的社會力量資源庫,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可選擇的教育教學資源。
(二)落實常規管理,優化教育管理制度。
4.深刻認識抓好教學常規管理,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意義。嚴格執行省、市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的相關規定,教育局適時開展中小學教學常規檢查、表彰活動。
5.加強教學常規的管理。各校要根據省、市教學常規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重新修訂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細化教學「五個」基本環節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健全集體備課制度,嚴格備課要求,實現有效教研;二是要改進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三是要嚴把作業的批改與講評關,適度調節教學進程和調整教學行為;四是要開展有效輔導,採取「抓兩頭、促中間」的輔導策略,落實「培優」「補差」;五是要科學組織檢測,注重教與學的「診斷」與「矯正」。要加強「五個」基本環節的組織實施過程的檢查與反饋,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育教學行為,以精緻化的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效益。
6.各校切實加強備課組建設,精心選配備課組長,落實組長責任制;要加強備課組活動的過程監控,從嚴落實集體備課流程 「教師預備、教師說課、備課組討論、備課組共享、個人加減」等五個環節,增強教師的團隊協作意識,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和效率。
(三)加強教學研究,優化教育教學過程。
7.加強校際間、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進修學校、各校要進一步完善學校、片區和區級三級教研網路的管理辦法,健全公民辦學校片區帶動及片區負責校與學科教研組的協調機制;要堅持推行開放周制度和同類型課題協作研討制度,不斷創新校際間、區域間的協作交流機制,促進資源的共享與交流。
8.加強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教師進修學校、各校要加大教學改革的研究力度,加強對市區立項課題和學科微型課題研究的指導與管理;各學段要加大對課程目標如何達成的指導力度,通過開展「學科教學要求」的研究工作,幫助教師更有效地實施新課程;要加強新課程實施的總結與反思,採取有效措施,鼓勵、支持和指導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提高教師課程的執行力;要堅持組織開主題明確、針對性強、形式多樣的片區或區級有效性的系列研討活動,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9.加強畢業班和銜接問題的研究。加強對高初中畢業班教學工作的研究與指導,認真研究課程標准、教學要求和考試大綱等指導性文件,注重各類質量檢測的分析與反饋,組織畢業班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的研討與交流,促進校際間、學科間相互取長補短。繼續開展以各學段「銜接」為主題的教師研修活動,從課堂教學、教材、學習方法等方面進一步深入開展幼小銜接、中小銜接、初高中銜接的探索,以點帶面,將中小學教育教學銜接研究不斷引向深入,積累和推廣各學段教育教學銜接的典型經驗。
10.積極關注非智力因素的效應。各校要積極探索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健康發展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管理機制,加大研究力度,採取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行和不斷優化全員德育的管理模式,積極化解非智力因素的負面效應,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人格品質,為學生有效學習、快樂成長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保證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閱讀全文

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