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社區教育教學理念

社區教育教學理念

發布時間:2021-02-18 11:48:28

① 三小三大社區教育理念是什麼

不知道呀,在社區看看。

② 現代教學倡導的新理念有哪些

有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發展的理念 、素質教育的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專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全心屬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過去的發展觀認為,發展就是經濟的快速運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高速增長,它忽視甚至損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利益。

這種發展觀「見物不見人」,其實質是一種「以物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為本所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發展觀。

全面發展即人的全面發展,指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充分發展,又指人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和諧的發展。與片面發展、畸形發展相對。人類很早就萌芽了對人的完美、和諧發展的追求,但直到19世紀,馬克思和恩格斯才在繼承和發展前人思想的基礎上,首先對這一問題作了科學的歷史分析。指出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一致性。

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合理的社會制度下才能完全徹底地實現。認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③ 什麼叫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專的理性屬認識和主觀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標、教育要求、教育原則等內容。教育理念則是人們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規律的基礎之上的。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體對教育及其現象進行思維的概念或觀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認識的成果。它包含了教育主體關於「教育應然」的價值取向或傾向,屬「好教育」的觀念。教育理念不是教育現實,但源於對教育現實的思考, 是教育主體對教育現實的自覺反映。

(3)社區教育教學理念擴展閱讀:

科學的教育理念是一種「遠見卓識」,它能正確地反映教育的本質和時代的特徵,科學地指明前進方向。教育理念並不就是教育現實,實現教育理念是一個長期奮斗的過程。——出自《現代大學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發展的一種理想的、永恆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質特點,從根本上回答為什麼要辦教育。——出自《教育的迷茫在哪裡——教育理念的反省》

④ 教育理念是什麼

現代教育的十大理念
一、以人為本的理念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已經由重視科學技術為主發展到以人為本的時代,教育作為培養和造就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進社會發展和完善的崇高事業,自然應當全面體現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因此,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提升和發展人的精神貫注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它更貫注人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更注重開發和挖掘人自身的稟賦和潛能,更重視人自身的價值及其實現,並致力於培養人的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意識,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質量,從而不斷提高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人自身的發展與完善。鑒於此,現代教育已成為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為綜合國力的基礎並日益融入時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們的青睞與關注。

二、全面發展的理念

現代教育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它更關注人的發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現在宏觀上,它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國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體的全面發展,以大力提高和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民族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為根本目標;表現在微觀上,它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完善,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這就要求人們在教育觀念上實現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由專業性教育向通識性教育的轉變,在教育方法上採取德、智、體、美、勞等幾育並舉、整體育人的教育方略。

三、素質教育的理念

現代教育揚棄了傳統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與吸納的教育思想與方法,更注重教育過程中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作及其內化為人們的良好素質,強調知識、能力與素質在人才整體結構中的相互作用、辯證統一與和諧發展。針對傳統教育重知識傳遞、輕實踐能力,重考試分數、輕綜合素質等弊端,現代教育更加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鍛造,全面素質的培養和訓練,主張能力與素質是比知識更重要、更穩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工作來抓,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和強化素質為基本教育目標,旨在全面開發學生的諸種素質潛能,使知識、能力、素質和諧發展,提高人的整體發展水準。

四、創造性理念

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重要轉型之一,就是實現由知識性教育向創造力教育轉變。因為知識經濟更加彰顯了人的創造性作用,人的創造力潛能成為最具有價值的不竭資源。現代教育強調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高度創造性的過程,以點撥、啟發、引導、開發和訓練學生的創造力才能為基本目標。它主張以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手段和優美的教育教學藝術來營造教育教學環境,以充分挖掘和培養人的創造性,培養創造性人才。現代教育主張,完整的創造力教育是由創新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格)與創業教育(指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與創業人格)二者結成而形成的生態鏈構成。因此,加強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並促進二者的結合與融合,培養創新、創業型復合性人才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目標。

五、主體性理念

現代教育是一種主體性教育,它充分肯定並尊重人的主體價值,高揚人的主體性,充分調動並發揮教育主體的能動性,使外在的、客體實施的教育轉換成受教育者主體自身的能動活動。主體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教」始終圍繞「學」來開展,以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內在潛力與學習動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性客體變成積極的、主動的主體和中心,使教育過程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自覺的活動和自我建構過程。為此,它要求教育過程要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倡導自主教育、快樂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等新穎活潑的主體性教育模式,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和發展。

六、個性化理念

豐富的個性發展是創造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源泉,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它需要大批具有豐富而鮮明個性的個性化人才來支撐,因此它催生出個性化教育理念。現代教育強調尊重個性,正視個性差異,張揚個性,鼓勵個性發展,它允許學生發展的不同,主張針對不同的個性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評估標准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創造條件。它把培養完善個性的理念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要素與環節之中,從而對學生的身心素質特別是人格素質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力。個性化理念在教育實踐中首先要求創設和營造個性化的教育環境和氛圍,搭築個性化教育大平台;其次在教育觀念上它提倡平等觀點、寬容精神與師生互動,承認並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每一位學生個性的展示與發展提供平等機會和條件,鼓勵學習者各顯神通;再次在教育方法上,注意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施行個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實現從共性化教育模式向個性化教育模式轉變,給個性的健康發展提供寬松的生長空間。

七、開放性理念

當今時代是一個空前開放的時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信息的網路化,經濟的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更加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傳統的封閉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方位開放式的新型教育。它包括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過程的開放性,教育目標的開放性,教育資源的開放性,教育內容的開放性,教育評價的開放性等等。教育觀念的開放性即指民族教育要廣泛吸取世界一切優秀的教育思想、理論與方法為我所用;教育方式的開放性即教育要走國際化、產業化、社會化的道路;教育過程的開放性即教育要從學歷教育向終身教育拓寬,從課堂教育向實踐教育、信息網路化教育延伸,從學校教育到社區教育、社會教育拓展;教育目標的開放性即指教育旨在不斷開啟人的心靈世界和創造潛能,不斷提升人的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拓展人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教育資源的開放性指充分開發和利用一切傳統的、現代的、民族的、世界的、物質的、精神的、現實的、虛擬的等各種資源用於教育活動,以激活教育實踐;教育內容的開放性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設置教育教學環節和課程內容,使教材內容由封閉、僵化變得開放、生動和更具現實包容性與新穎性;教育評價的開放性指打破傳統的單一文本考試的教育評價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更富有彈性的教育評價體系與機制。

八、多樣化理念

現代社會是一個日益多樣化的時代,隨著社會結構的高度分化,社會生活的日益復雜和多變,以及人們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態勢。這首先表現在教育需求多樣化,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人才的規格、標准必然要求多樣化;其次表現在辦學主體多樣化,教育目標多樣化,管理體制多樣化;再次還表現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衡量教育及人才質量的標准多樣化等等。這些都為教育教學過程的設計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它要求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管理體制的教育機構與部門進行柔性設計與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學實踐的彈性教學與彈性管理模式,主張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寬松的社會政策法規體系與輿論氛圍,以促進教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九、生態和諧理念

自然物的生長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人才的健康成長同樣也需要寬松和諧的社會生態環境的滋潤。現代教育主張把教育活動看作是一個有機的生態整體,這一整體既包括教育活動內部的教師、學生、課堂、實踐、教育內容與方法諸要素的親和、融洽與和諧統一,也包括教育活動與整個育人環境設施和文化氛圍的協同互動、和諧統一,把融洽、和諧的精神貫注於教育的每一個有機的要素和環節之中,最終形成統一的教育生態鏈整體,使人才健康成長所需的土壤、陽光、營養、水分、空氣等各種因素產生和諧共振,達到生態和諧地育人。所以,現代教育倡導「和諧教育」,追求整體有機的「生態性」教育環境建構,力求在整體上做到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營造出人才成長的最佳生態區,促進人才的健康和諧發展。

十、系統性理念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學習化社會的到來,終身教育成為現實。教育成為伴隨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因而,教育不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也不僅是個人成長的事情,而且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大事,是整個國民素質普遍提高的事情,是關乎精神文明建設及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大業,它是一項由諸多要素組成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許多行業和部門,所以需要全社會普遍參與、共同努力才能搞好。所以,與傳統教育不同,轉型時期我國正在形成的是一種社會大教育體系,它需要在系統工程的理念指導下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一體化運作,以培養人們的學習能力,提升人們的生存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實現社會系統內部各環節、各部門的協調運作、整體聯動為基礎,把健全教育社會化網路作為構成教育環境的中心工作來抓,促進大教育系統工程的良性運行與有序發展,以滿足學習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迫切要求。

⑤ 教育理念有哪些

(1)以人為本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已經由重視科學技術為主發展到以人為本的時代,教育作為培養和造就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進社會發展和完善的崇高事業,自然應當全面體現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因此,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提升和發展人的精神貫注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它更貫注人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

更注重開發和挖掘人自身的稟賦和潛能,更重視人自身的價值及其實現,並致力於培養人的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意識,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質量,從而不斷提高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人自身的發展與完善。鑒於此,現代教育已成為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為綜合國力的基礎並日益融入時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們的青睞與關注。

(2)全面發展

現代教育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它更關注人的發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現在宏觀上,它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國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體的全面發展,以大力提高和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民族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為根本目標。

表現在微觀上,它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完善,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這就要求人們在教育觀念上實現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由專業性教育向通識性教育的轉變,在教育方法上採取德、智、體、美、勞等幾育並舉、整體育人的教育方略。

(3)素質教育

現代教育揚棄了傳統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與吸納的教育思想與方法,更注重教育過程中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作及其內化為人們的良好素質,強調知識、能力與素質在人才整體結構中的相互作用、辯證統一與和諧發展。

針對傳統教育重知識傳遞、輕實踐能力,重考試分數、輕綜合素質等弊端,現代教育更加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鍛造,全面素質的培養和訓練,主張能力與素質是比知識更重要、更穩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工作來抓,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和強化素質為基本教育目標,旨在全面開發學生的諸種素質潛能,使知識、能力、素質和諧發展,提高人的整體發展水準。

(4)創造性

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重要轉型之一,就是實現由知識性教育向創造力教育轉變。因為知識經濟更加彰顯了人的創造性作用,人的創造力潛能成為最具有價值的不竭資源。現代教育強調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高度創造性的過程,以點撥、啟發、引導、開發和訓練學生的創造力才能為基本目標。它主張以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手段和優美的教育教學藝術來營造教育教學環境,以充分挖掘和培養人的創造性,培養創造性人才。

現代教育主張,完整的創造力教育是由創新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格)與創業教育(指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與創業人格)二者結成而形成的生態鏈構成。因此,加強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並促進二者的結合與融合,培養創新、創業型復合性人才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目標。

(5)主體性

現代教育是一種主體性教育,它充分肯定並尊重人的主體價值,高揚人的主體性,充分調動並發揮教育主體的能動性,使外在的、客體實施的教育轉換成受教育者主體自身的能動活動。主體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

「教」始終圍繞「學」來開展,以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內在潛力與學習動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性客體變成積極的、主動的主體和中心,使教育過程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自覺的活動和自我建構過程。

為此,它要求教育過程要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倡導自主教育、快樂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等新穎活潑的主體性教育模式,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和發展。

⑥ 教師教育理念20條

經過一年的教學工作,讓我獲益匪淺,既增長了知識又讓我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教師。使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
回首這一年的工作實踐,我不禁思緒萬千、感慨不已。作為一名剛踏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一開始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幸運的是,學校各位領導和許多老師對我的工作給予很多的關心和幫忙,而我也更加努力,本學期我的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開展。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我獲取了很多寶貴的工作經驗。
作為一名新教師,踏上工作崗位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擔任畢業班的英語教學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其中一個班的男生調皮的較多,所以在管理上比較困難。個性是因為我是一名新教師,初來乍到,總會有些同學表現出」不買賬」的態度。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透過不斷的找同學談心,主動去了解他們的狀況,慢慢的我和學生之間開始互相了解了。經過細心的觀察和實踐,我發現了這樣一種教學方式,那就是作為一名新教師,對等學生不應總是擺出教師的架子,把自我擺在高高的位置上,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不服,從而不願聽教師的課。而我們就應讓學生感到學生和教師是平等的,除此之外,我們要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這樣他們才能理解你,從而去聽你的教育的指導。
教師育人,身正為范。在一年的工作業中讓我認識自我的主角定位。不但是就應做一個怎樣的人,而且是做一個怎樣的教師。教師的職責是神聖的,既教書又育人。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孩子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當然更就應做到這一點。在職業活動中,我把熱愛學生放在第一位,有了這種心境,師生之間就能處於一種和諧的狀態,許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熱愛學生包括尊重信任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只要是我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我都一視同仁。對性格孤僻的學生,更多給以熱情幫忙。意圖使他們恢復自信,走出自我評價的誤區。人的感覺是相互的,教師的真誠學生是能感受到的。
雖然這一年的時光並不長,可我的心得體會卻頗深。
1、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用心性,上課效果就好。一開始每備一篇新課時,我最苦惱的就是如何尋找備課的思路。拿起一篇課文,我往往發現文中可講的知識點很多,而且似乎都很重要,但都講的話一方面課時不允許,另一方面突顯不出課文的重點。應對這么多的知識點,我就應如何取捨,而且就應如何安排組織才能夠使整個課文得以連貫、流暢、圓滿呢,這是我備課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於是,每一天我都花費超多的時光在備課上,認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對照單元學習要求,找出重點、難點,並把各個知識點列出來按重要程度排列,進而組織安排上課的思路。同時,我還經常請教有經驗的教師,經她們一點撥,我茅塞頓開。此外,在備課的過程中,我除了准備課本上要求的資料外,還盡量多收集一些搞笑的課外資料作為補充,提高學生的聽課的興趣。
2、重視課堂40分鍾的教學實踐。辛苦的備課歸根到底還是為上課作準備的。我十分重視課堂的40分鍾,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做到資料豐富充實,教態自然大方,語言生動活潑,並且每一天都以愉悅、飽滿的精神面貌應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舒適的氛圍。在講課過程中,我留心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注意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用心性。
3、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課後輔導。針對不一樣的後進生的具體狀況,我制定了相應的計劃和目標,利用下午放學的時光,對這部分同學有計劃地進行課後輔導。我對他們經常進行鼓勵,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有時在課堂上提問他們一些容易回答的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慣用心性。
4、多聽不一樣老師的課,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身教勝於言教,教師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認真用心學習和領會。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一樣的領悟,都能收獲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力爭做到:
一、熱愛學生。給我們的學生多一些愛心,關心,職責心,寬容心,細心等,做到「唐僧」式心腸來培養教育我們的學生。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起到示範作用,潛移默化,讓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透過與老師的接觸,用心體會,從中感悟。我們教授學生的同時,多與他們交流,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關愛他們,同學們也會尊重這樣的老師,願意上他的課。
二、獻身教育事業。教師被譽為「蠟燭」,點燃了自我,照亮了別人,這是教師獻身精神的真實寫照。我,一位平凡的教師,要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成為一位優秀教師,學生喜歡的教師,社會滿意的教師。爭取在最短的工作學習中,提高自我的業務潛力,豐富自我的教學經驗。
以上是本人工作一年的一些心得體會。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時刻准備著,勤於學習,樂於教學,用愉快的情緒應對每一天

⑦ 當教師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教育理念,即關於教育方法的觀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標、教育要求、教育原則等內容。
現在教學的十大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的理念
21世紀的今天,社會已經由重視科學技術為主發展到以人為本的時代,教育作為培養和造就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進社會發展和完善的崇高事業,自然應當全面體現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因此,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把重視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提升和發展人的精神貫注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它更貫注人的現實需要和未來發展,更注重開發和挖掘人自身的稟賦和潛能,更重視人自身的價值及其實現,並致力於培養人的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意識,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質量,從而不斷提高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人自身的發展與完善。鑒於此,現代教育已成為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為綜合國力的基礎並日益融入時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們的青睞與關注。
全面發展的理念
現代教育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宗旨,因此它更關注人的發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現在宏觀上,它是面向全體公民的國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體的全面發展,以大力提高和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高民族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為根本目標;表現在微觀上,它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與完善,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這就要求人們在教育觀念上實現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由專業性教育向通識性教育的轉變,在教育方法上採取德、智、體、美、勞等幾育並舉、整體育人的教育方略。
素質教育的理念
現代教育揚棄了傳統教育重視知識的傳授與吸納的教育思想與方法,更注重教育過程中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工作及其內化為人們的良好素質,強調知識、能力與素質在人才整體結構中的相互作用、辯證統一與和諧發展。針對傳統教育重知識傳遞、輕實踐能力,重考試分數、輕綜合素質等弊端,現代教育更加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鍛造,全面素質的培養和訓練,主張能力與素質是比知識更重要、更穩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心工作來抓,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和強化素質為基本教育目標,旨在全面開發學生的諸種素質潛能,使知識、能力、素質和諧發展,提高人的整體發展水準。
創造性理念
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的重要轉型之一,就是實現由知識性教育向創造力教育轉變。因為知識經濟更加彰顯了人的創造性作用,人的創造力潛能成為最具有價值的不竭資源。現代教育強調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高度創造性的過程,以點撥、啟發、引導、開發和訓練學生的創造力才能為基本目標。它主張以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手段和優美的教育教學藝術來營造教育教學環境,以充分挖掘和培養人的創造性,培養創造性人才。現代教育主張,完整的創造力教育是由創新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格)與創業教育(指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與創業人格)二者結成而形成的生態鏈構成。因此,加強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並促進二者的結合與融合,培養創新、創業型復合性人才成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目標。
主體性理念
現代教育是一種主體性教育,它充分肯定並尊重人的主體價值,高揚人的主體性,充分調動並發揮教育主體的能動性,使外在的、客體實施的教育轉換成受教育者主體自身的能動活動。主體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教」始終圍繞「學」來開展,以最大限度地開啟學生的內在潛力與學習動力,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性客體變成積極的、主動的主體和中心,使教育過程真正成為學生自主自覺的活動和自我建構過程。為此,它要求教育過程要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倡導自主教育、快樂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等新穎活潑的主體性教育模式,以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和發展。
個性化理念
豐富的個性發展是創造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源泉,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它需要大批具有豐富而鮮明個性的個性化人才來支撐,因此它催生出個性化教育理念。現代教育強調尊重個性,正視個性差異,張揚個性,鼓勵個性發展,它允許學生發展的不同,主張針對不同的個性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評估標准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創造條件。它把培養完善個性的理念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要素與環節之中,從而對學生的身心素質特別是人格素質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力。個性化理念在教育實踐中首先要求創設和營造個性化的教育環境和氛圍,搭築個性化教育大平台;其次在教育觀念上它提倡平等觀點、寬容精神與師生互動,承認並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每一位學生個性的展示與發展提供平等機會和條件,鼓勵學習者各顯神通;再次在教育方法上,注意採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施行個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實現從共性化教育模式向個性化教育模式轉變,給個性的健康發展提供寬松的生長空間。
開放性理念
當今時代是一個空前開放的時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信息的網路化,經濟的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更加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傳統的封閉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方位開放式的新型教育。它包括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過程的開放性,教育目標的開放性,教育資源的開放性,教育內容的開放性,教育評價的開放性等等。教育觀念的開放性即指民族教育要廣泛吸取世界一切優秀的教育思想、理論與方法為我所用;教育方式的開放性即教育要走國際化、產業化、社會化的道路;教育過程的開放性即教育要從學歷教育向終身教育拓寬,從課堂教育向實踐教育、信息網路化教育延伸,從學校教育到社區教育、社會教育拓展;教育目標的開放性即指教育旨在不斷開啟人的心靈世界和創造潛能,不斷提升人的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拓展人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教育資源的開放性指充分開發和利用一切傳統的、現代的、民族的、世界的、物質的、精神的、現實的、虛擬的等各種資源用於教育活動,以激活教育實踐;教育內容的開放性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設置教育教學環節和課程內容,使教材內容由封閉、僵化變得開放、生動和更具現實包容性與新穎性;教育評價的開放性指打破傳統的單一文本考試的教育評價模式,建立起多元化的更富有彈性的教育評價體系與機制。
多樣化理念
現代社會是一個日益多樣化的時代,隨著社會結構的高度分化,社會生活的日益復雜和多變,以及人們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態勢。這首先表現在教育需求多樣化,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人才的規格、標准必然要求多樣化;其次表現在辦學主體多樣化,教育目標多樣化,管理體制多樣化;再次還表現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衡量教育及人才質量的標准多樣化等等。這些都為教育教學過程的設計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它要求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不同管理體制的教育機構與部門進行柔性設計與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學實踐的彈性教學與彈性管理模式,主張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寬松的社會政策法規體系與輿論氛圍,以促進教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生態和諧理念
自然物的生長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人才的健康成長同樣也需要寬松和諧的社會生態環境的滋潤。現代教育主張把教育活動看作是一個有機的生態整體,這一整體既包括教育活動內部的教師、學生、課堂、實踐、教育內容與方法諸要素的親和、融洽與和諧統一,也包括教育活動與整個育人環境設施和文化氛圍的協同互動、和諧統一,把融洽、和諧的精神貫注於教育的每一個有機的要素和環節之中,最終形成統一的教育生態鏈整體,使人才健康成長所需的土壤、陽光、營養、水分、空氣等各種因素產生和諧共振,達到生態和諧地育人。所以,現代教育倡導「和諧教育」,追求整體有機的「生態性」教育環境建構,力求在整體上做到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營造出人才成長的最佳生態區,促進人才的健康和諧發展。
系統性理念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學習化社會的到來,終身教育成為現實。教育成為伴隨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因而,教育不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也不僅是個人成長的事情,而且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大事,是整個國民素質普遍提高的事情,是關乎精神文明建設及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大業,它是一項由諸多要素組成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許多行業和部門,所以需要全社會普遍參與、共同努力才能搞好。所以,與傳統教育不同,轉型時期我國正在形成的是一種社會大教育體系,它需要在系統工程的理念指導下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一體化運作,以培養人們的學習能力,提升人們的生存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實現社會系統內部各環節、各部門的協調運作、整體聯動為基礎,把健全教育社會化網路作為構成教育環境的中心工作來抓,促進大教育系統工程的良性運行與有序發展,以滿足學習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迫切要求。

⑧ 瑞吉歐社區教育理念的優缺點

瑞吉歐是義大利東北部的一座城市,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洛利斯·馬拉古齊(LorisMalaguzzi)和當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興辦並發展了該地的學前教育。數十年的艱苦創業,使義大利在舉世聞名的蒙台梭利之後,又形成了一套「獨特與革新的哲學和課程假設,學校組織方法以及壞境設計的原則」。人們稱這個綜合體為「瑞吉歐·艾米里亞教育取向」。
瑞吉歐的教育取向有三個方面的傳統影響:①歐美主流的進步主義教育;②皮亞傑和維果斯基等心理學家的建構心理學;③義大利學前教育傳統及戰後左派改革政治。在這三者交互影響下,瑞吉歐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走進兒童心靈的兒童觀
在《孩子的一百種語言》一書中,馬拉古齊的一首詩《其實有一百》充分表達了這一思想。他說:「孩子,是由一百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隻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方式、游戲方式及說話方式;/還有一百種……/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去九十九種……」。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他視兒童為一個自己能認識、思考、發現、發明、幻想和表達世界的栩栩如生的孩子;一個是自我成長中主角的孩子;一個富有巨大潛能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孩子,成人應如何應對?最重要的是要承認「其實有一百」;其次,要以孩子的思維、兒童的立場來看待一切;另外,千萬不要壓制孩子,應讓孩子充分表現其潛能。瑞吉歐的教育成就應該歸功於這種「走進兒童心靈」的兒童觀。
他們還提出:當前的背景是幼兒的數量越來越少,幾乎沒有兄弟姐妹,又生活在充滿新的需求、新的社會環境之中,過早地被捲入成人生活,經常變成一個過度情感投資的對象,束縛了幼兒的發展。另一方面,現代兒童更健康、更聰明、更具有潛力,更願學習、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他們對世界充滿興趣,渴望友誼。為此,瑞吉歐採用彈性課程,以兒童為中心,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不讓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圍之中。
在幼兒園中,教師必須盡可能減少介入,更不可過度介入,「與其牽著兒童的手,倒不如讓他們靠自己的雙腳站立著」。百種語言:他們把文字、動作、圖象、繪畫、建築構造、雕塑、皮影戲、戲劇、音樂……等都作為兒童語言,歸納為:表達語言、溝通語言、符號語言(標記、文字)、認知語言、道德語言、象徵語言、邏輯語言、想像語言和關系語言等等。鼓勵孩子通過表達性(動作、表情、語言、體態等)、溝通性及認知性語言來探索環境和表達自我,認為兒童的自我表達和相互交流特別重要,是兒童探索、研究、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基本活動。
瑞吉歐經驗顯示:「學齡前幼兒能夠廣泛運用各種不同的圖象和媒介來表達,以及與他人溝通彼此的認知。」「我就是我們」:「我就是我們,代表一種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交流,達到超越個人成就的可能性。」以另一個方式來理解,幼兒與成人共存於社會文化和社會現實之中,並通過每日的文化參與發展自我。將幼兒的成長與發展處於整個社會背景之下,使個人與社會過程兩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兩者之間的本質有更深切的理解;同時,這一理念還代表在共同分享中,每個人均可提出最好的想法,提升和加強團隊間意見交流,並刺激新奇或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而這些是無法靠個人力量獨自完成的。這種獨特的看法雖然不是出於某些理論的指引,卻是瑞吉歐教育取向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對兒童的觀察、了解及經驗的總結,是與幼兒發展相關的實實在在的事實,是一種新的理念, 強調「互動關系」和「合作參與」。「互動合作」是瑞吉歐教育取向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貫徹在整個教育活動過程中的一項原則。「互動合作」包括教師和學習者的互相溝通,關懷和控制的不斷循環,以及教育活動相互引導的過程。
瑞吉歐教育主張: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構知識、情感和人格。在互動過程中,兒童既是受益者,又是貢獻者。互動存在於以下幾個方面:①存在於發展和學習之間;②存在於環境和兒童之間;③發生在不同符號語言之間;④發生在思想和行為之間;⑤發生在個人與人際之間(最重要)。這一種對家長、教師和兒童互動、合作關系的看法,不僅使兒童處於主動學習地位,同時還加強了兒童對家庭、團體的認同感,讓每個幼兒在參與活動時,能感受到歸屬感和自信心。瑞吉歐多年的務實經驗,證實了社會文化環境、社會認知沖突和最近發展區等理論概念的重要性,同時也可看出從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到以維果斯基的社會文化發展論為基礎的社會建構主義的發展過程。有人認為:瑞吉歐的課程取向是:人類發展理論與社會文化環境的價值觀信念及目標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是成人與幼兒共建的深入主題的項目活動的基礎。
「互動合作」的理念也表現在幼兒機構的管理方面,認為教育是整個市鎮活動和文化分享。「社區應參與學校」的觀念已形成具體的管理特色,表現在托兒所和幼兒園以社區為基礎的管理方式上,同時,幼兒園都有「咨詢委員會」傳達家長與教育者的需要。市鎮的托兒所、幼兒園董事會,由幼托機構中的咨詢委員代表、當地的幼教行政主管、教學協調人員及選出的教育官員等人組成。
家庭和學校的互動合作,可幫助教育新方法的發展,並將其視為不同智慧匯集的要素,兒童教育責任由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他們深信,只有當老師與家長使用參與時,才可能帶給兒童最好的經驗。
家庭和學校的互動合作,可幫助教育新方法的發展,並將其視為不同智慧匯集的要素,兒童教育責任由學校和家庭共同承擔。他們深信,只有當老師與家長使用參與時,才可能帶給兒童最好的經驗。

⑨ 教育新理念有哪些

教育新理念有:

1、以人為本是永恆的主體理念。因為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是人更受人的公平對待。

2、自主、合作、探究、創新。


3、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


拓展資料:


教育理念,即關於教育方法的觀念,是教育主體在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標、教育要求、教育原則等內容。


何謂「教育理念」呢?
查國內極具權威性的由董純才主編的《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卷》(1985年版),李冀主編的《教育管理辭典》(1989年版),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1990年版),英文版的大不列顛網路全書(1993年版),均不見「教育理念」之辭條。


盡管我們還處在對「教育理念」尚無明晰定義的階段,但這並未妨礙人們對「教育理念」一辭的頻繁使用,由此說明「教育理念」已被教育界內外廣泛認同。考察那些公開使用「教育理念」概念甚至連論題都冠以「教育理念」的文論(這類著作、論文不是少數),我們有這樣的發現:多數作者在「教育理念」的使用中,迴避了對這個概念本身作必要的說明和界定。


這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有相當多的作者視「教育理念」如同「教育觀念」、「教育思想」一樣,當作成熟概念使用,自然不必解釋;


其二,「教育理念」確實是個與不少教育基本概念含義相近、性質相似但又不完全相近和相似的復雜概念,其內涵邊界的不確定性,導致其似乎是個無所不包的概念。


因此,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然而正是我們缺乏對「教育理念」基本內涵的討論並且沒有準確地理解其涵義,故也就很難避免「教育理念」的泛用甚而濫用。


如有些著述把一些反映或揭示教育或教學活動特徵、教育主客體屬性特徵的概念也視為教育理念之種種,有些人甚至把教育發展出現的一些趨勢特徵,如國際化、法制化、產業化、大眾化等等也都納入教育理念范疇,彷彿教育理念是個無所不裝的百寶箱。澄清對「教育理念」的模糊認識,只有老老實實討論這個概念。

⑩ 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哪些

教學理念是對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教學理念有理論層面、操作層面和學科層面之分。明確表達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1.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因此,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學生發展是全面的發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發展。教師千萬不能過高地估計自己所教學科的價值,而且也不能僅把學科價值定位在本學科上,而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
2.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教師在教學時既不能跟著感覺走,又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於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於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
3.關注可測性和量化。如教學目標盡可能明確與具體,以便檢測教師的工作效益。但是並不能簡單地說量化就是好的、科學的。應該科學地對待定量與定性、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業成就與教師的工作表現。因此,有效教學既要反對拒絕量化,又要反對過於量化。
4.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每一個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5.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做出決策,並不要求教師掌握每一項技能。

閱讀全文

與社區教育教學理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