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高職銜接,國外哪些經驗值得借鑒
實現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效銜接是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核心問題,而銜接模式的確立又是當中的關鍵問題。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中以課程銜接為主要銜接模式,其良好的制度環境、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以及有效的政策支持,為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提供了啟示。
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一直在不斷探索銜接模式,我們不妨考察一下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4個國家實現中高銜接的模式與特徵,為我國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經驗與啟示。
多樣的中高職銜接模式
對口入學模式。此銜接模式的代表國家是日本,實質是通過在高等專門學校實施五年一貫制來實現中高職銜接,是一種典型的以學制為中心的銜接模式。在這種銜接模式中,學生在高等專門學校學習的五年時間里,前三年主要集中完成中等職業教育的課程,後兩年完成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在課程設置時遵循的首要原則是邏輯體系,同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高等專門學校的生源除了初中畢業生外,還有職業高中的優秀畢業生和具有一定職業技能及實踐經驗的社會人士,通常採取推薦入學、考試選拔等多種方式給他們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
單元銜接模式。此銜接模式的代表國家是英國,實質是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銜接。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被分成數以千計的教學單元,相鄰的兩個教學單元聯系比較緊密,保證了課程的邏輯順序。這些教學單元的設計基於統一的培養標准,由此避免了課程重復及斷檔現象,不僅實現了學生學習的連貫性,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課程或大綱直接銜接模式。美國是以這種模式來實現銜接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對中等職業教育課程的改革,來實現其與高中後技術課程的銜接。這種模式在《卡爾帕金斯職業和應用技術法案》中有明確規定:「聯邦和各州政府用於職業教育的財政撥款主要任務,一是把高中職業課程(2年)改為高中後技術教育的准備課程,二是實施中高職課程銜接,即『2+2』課程。」另外,美國還鼓勵社區學院與高中進行合作,共同制定銜接方案並進行實用技術課程的研發。
「培訓包」模式。澳大利亞通過「培訓包」模式來完成銜接,「培訓包」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代名詞。「培訓包」是「一套國家認可的,用以認定和評價技能的職業標准和資格的體系,它是國家承認的培訓、認定和評估技能要素的總和。」「培訓包」由澳大利亞國家行業咨詢委員會研發,分為不同的層級,與資格框架相對應,每個層級的內容與相鄰層級間都相互聯系。「培訓包」的開發與使用促進了中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和職業教育培訓體系的標准化。
『貳』 教育部發布《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
發布日期:2014-12-05
(徵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經濟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標准體系,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進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以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關注學生職業生涯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堅持系統培養、多樣成才。以專業課程銜接為核心,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關鍵,全面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相銜接,拓寬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
——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加強行業指導、評價和服務,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進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校企協同育人。
——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突出做中學、做中教,強化教育教學實踐性和職業性,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二、堅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推進內涵式發展
(三)全面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要把提高質量作為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切實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堅持穩定規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強化保障,推進內涵式發展。要正確處理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職業能力培養的關系、文化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的關系、學生就業需求和可持續發展需求的關系。要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中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推動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的變革,防止灌輸式教學,提倡互動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四)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要結合區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的生源對象,在規范教學基本要求和保證人才培養規格的基礎上,深化專業內涵、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持續釋放技術技能人才紅利,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要總結和推廣國家示範(骨幹)性高等職業院校成果和經驗,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技術創新服務能力,完善和鞏固自身辦學特色,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要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職院校和骨幹專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高地。
(五)提升系統化培養水平。要完善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的制度體系,明確中高職各自辦學定位,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高職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協調發展、銜接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要適應行業產業特徵和人才需求,圍繞技術要求高、就業方向明確、就業崗位穩定的職業,科學確定適合中高職銜接培養的專業,重點設置技術技能培養要求年齡小、培養周期長、復合性教學內容多的專業。要研究確定開展中高職銜接培養的學校資質、專業標准和學生入學要求,當前開展中高職銜接培養試點的學校以國家級重點、國家示範(骨幹)中職、高職院校為主。
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六)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發揮德育課堂的教學主渠道作用,堅持以價值觀教育引領知識教育,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建設一批學生真心喜愛和終身受益的德育課程。要以法治基礎知識和法治意識教育、職業紀律和崗位規范教育、校紀校規教育為主要內容,加強法治教育,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統籌推進活動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廣泛開展「文明風采」競賽、「勞模進職校」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主題教育活動,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於文化活動之中。
(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著力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養。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相關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比重。各地、各職業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專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拓寬課程覆蓋面。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要開設經典誦讀、中華禮儀、傳統技藝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
(八)強化職業精神培養。要把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重點培養敬業守信、精益求精、勤勉盡責等職業精神。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育載體,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職業精神培育機制。要抓好實習實訓環節,利用學生與社會、崗位實踐密切接觸的機會,引導學生踐行交往禮儀、職業禮儀,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紀律意識。深入挖掘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立足崗位、增強本領、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增強對職業理念、職業責任和職業使命的認識與理解,增強職業榮譽感,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職業操守。
四、改善專業結構和布局,提高人才培養吻合度
(九)調整專業結構。要引導和支持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優勢,科學准確定位,緊貼產業、緊貼企業、緊貼職業崗位設置專業,參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重點設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鼓勵類產業相關專業,減少或取消設置限制類、淘汰類產業相關專業。要適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實際,既要積極發展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又要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要注重傳統產業相關專業改革和建設,服務傳統產業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
(十)優化專業布局。要建立人才需求預測與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管理本地區專業設置,圍繞區域產業布局和發展趨勢,宏觀調控區域內職業院校專業布局,努力形成與區域產業分布形態相一致的專業布局。要緊密對接各類經濟帶、產業帶和產業集群,建設適應需求、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專業群。要建立區域間協同發展機制,形成東、中、西部專業發展良性互動格局。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民族特色專業。
(十一)推進示範專業建設。各地、各職業院校要圍繞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積極推進現代農業技術、裝備製造、生物技術、高速鐵路、旅遊、養老服務、健康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等相關專業建設。要深化相關專業課程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師資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突出專業特色,重點打造一批能夠發揮引領輻射作用的國家級、省級示範專業點,帶動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水平整體提升。
五、健全課程銜接體系,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十二)加強和改進公共基礎課教學。要在保障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文化基礎教育。要按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課程標准)規定,開足、開齊、開好德育、語文、數學、英語、歷史、體育與健康、藝術、計算機應用基礎以及專業基礎理論等基礎課程。要加強文化課與專業課間的相互融通和配合,發揮人文學科的獨特育人優勢,注重學生文化素質、科學素養、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要針對職業院校學生認知特點,改革學科本位的傳統教學模式,創新公共基礎課教學,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一般占總學時的1/3,高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不少於總學時的1/4。
(十三)推進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准對接。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需要,建立完善專業教學標准和職業標准聯動開發機制。要對接最新職業標准、行業標准和崗位規范,緊貼崗位實際工作過程,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深化多種模式的課程改革。職業院校要加強與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行業企業的合作,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要把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融入相關專業教學中,將相關課程考試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合並進行,使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直接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十四)促進中職與高職課程相銜接。要統籌安排開展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的公共基礎課、專業技能課和頂崗實習。在明確各階段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課程內容的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要求,推進課程的綜合化、模塊化和項目化,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突出相同或相近專業在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工學比例、課程內容、教學資源配置上的銜接貫通。統籌開發中高職銜接教材。
六、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增強人才培養針對性
(十五)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充分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通過「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徑與方式,促進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校企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切實增強職業院校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技能積累能力。發揮職業教育集團的辦學優勢,以產業或專業(群)為紐帶,推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產業崗位人才需求標准相銜接,人才培養鏈和產業鏈相融合。積極推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現代學徒制試點。
(十六)廣泛開展實踐性教學。要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增強教學、學習、實習實訓等教育教學活動的融合度,進一步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德育課、文化課中強化實踐性教學,各級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時數原則上要達到總學時的60%。要促進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加強兼具生產、教學和研發功能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積極推行校內實習、創崗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形式,並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推進職業院校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制度建設。要嚴格執行《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切實規范並加強實習管理和服務,保證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與其所學專業面向的崗位群基本一致。頂崗實習累計時間原則上以半年為主,可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
(十七)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不同專業教學要求和課程特點,創設多元化教學方式,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借鑒職業技能競賽成功經驗,促進職業學校技能競賽活動與日常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良性互動。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積極探索和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
七、強化教學治理能力,推進人才培養規范化
(十八)完善教學標准體系。要促進職業教育教學科學化、標准化、規范化,加快職業教育教學標准體系建設。教育部組織制定公共基礎課程必修課和部分選修課的教學大綱(課程標准)、部分專業核心課程標准、國家重點建設專業教學標准、頂崗實習標准、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等。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標准,組織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和課程標准。積極開發與國際先進標准對接的專業教學標准和課程標准。鼓勵職業院校借鑒、引入企業崗位規范,開發人才培養方案。
(十九)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各地、各職業院校要嚴格執行國家制定頒布的教學文件,適應生源變化、學制變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新情況,不斷完善教學管理機制。要加強教學組織建設,健全教學管理機構,建立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的教學指導機構。職業院校的院校長是教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定期主持召開教學工作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堅持和完善巡課和聽課制度,嚴格教學紀律和課堂紀律管理。要加強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和教學管理人員的培養培訓,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二十)加強質量監測與評價。要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完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制度。要定期開展職業院校教學工作和專業教學情況評價,把學生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作為考核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積極推行技能抽查、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等。職業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內部質量監測和分專業的評價制度,強化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及時向社會發布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積極支持各類行業協會、專業組織等第三方機構開展教學質量評價。
八、完善教學保障機制,優化人才培養環境
(二十一)加強教師培養培訓。要以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為重點,強化教師專業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導作用。要注重培養專業(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和骨幹教師,形成合理的教師梯隊。通過建立名師工作室、創建優秀教學團隊多種方式,充分發揮優秀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要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突出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要加強公共課教師、實驗、實習實訓和職業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
(二十二)健全教材開發和質量監管制度。進一步健全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管理體制,加快完善教材開發、遴選、更新和評價機制,加強職業教育教材編寫、審定和出版隊伍建設。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本地區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指導和管理,健全區域特色教材開發和選用制度。要把教材選用納入重點專業建設、教學質量評估等考核指標體系。各地要完整轉發教育部公布的《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不得刪減或增加。各職業院校應嚴格在《書目》中選用公共基礎課教材,優先選用專業課教材。
(二十三)加強教科研及服務體系建設。省、市兩級要盡快建立健全獨立設置的職業教育教科研機構,國家示範(骨幹)職業院校要建立專門的教研機構,完善和發揮教科研對教學改革的指導與服務功能。要針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的熱點、難點問題,設立一批專項教研教改課題,鼓勵支持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應用技術研究。要積極組織地方教學科研人員開展學術交流和專業培訓,組織開展職業院校教師教學競賽及研討活動。定期開展教研教改成果遴選表彰活動,建立完善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推廣應用機制。
九、加強組織領導
(二十四)健全工作機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職業院校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上來。各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指導、評價和服務,選擇有特點有代表性的學校或專業點,建立聯系點機制,跟蹤專業教學改革情況。
(二十五)加強督查落實。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本意見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對落實本意見和本地實施方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分析,對典型做法和有效經驗,要及時總結,積極推廣。
『叄』 中高職銜接協作委員會怎樣寫
中高職「3+2」模式,即學生在完成3年中職教育後再接受2年高職教育,畢業後取得相專應中等和高屬等職業教育學歷證書及相關職業等級資格證書,是中高職學校發揮各自優勢、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聯合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一種辦學形式。
『肆』 職高,中高職銜接3+3是什麼,大專班3+2是什麼,升學班呢,這三個哪個好。成都這有什麼高中,謝謝
3+3是中高職銜接模式我不是非常了解,現如今成都暫時還沒有推出這個模回式。
大專班3+2模式是前三答年讀對口的中等職業學校,後兩年直接進入對口的高等職業院校就讀,畢業後取得高等職業教育的畢業文憑和相應的技能學歷證書。
升學班是學習理論知識 然後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的不是高中文憑,而是相應的中專文憑,因為高考規定,參加者包括普通高中畢業生和同等學歷的學生,所以高職升學班和普通高中都可以參加高考,但是畢業時的畢業證卻不一樣。
還有一種是2+3模式,是前兩年讀對口的中等職業學校,後三年進入對口的高等職業院校就讀,畢業後取得高等職業教育的畢業文憑和相應的技能學歷證書。相較於3+2模式,2+3模式個人認為多讀一年的高等職業院校相對於孩子的技能就業水平要好一點,因為會多一點實踐學習的機會。
就您孩子的成績,我推薦的是讀公辦的全日制大專類院校是可以的,然後選學校的話可以從學校的校風、師資、環境、就業、專業等幾方面考慮。
還有其他的問題可以私信給我,隨時很高興為您答疑解惑。
『伍』 如何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銜接行動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戰略要求,全面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相銜接,實現技術技能人才的系統培養與終身培養,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特製定本計劃。
一、背景
進入新世紀以來,職業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職業院校辦學基礎能力顯著提高,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入,政策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為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1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並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按照中央戰略部署,全國上下把發展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切實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全面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職業教育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當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已進入開局階段。職業教育制度建設全面展開,職業教育層次和專業結構不斷完善,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統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基礎,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同一類型、不同階段和層次的教育未能有效銜接。系統化人才培養理念沒有形成,職業學校學生繼續深造渠道還不暢通,中高職專業設置、課程與教材體系、教學與考試評價等方面存在脫節、斷層或重復等問題,這已成為制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首要因素,是影響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突出障礙,必須盡快解決。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任務,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全面部署。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職業教育使命重大,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刻不容緩。實現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效銜接和統籌發展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一場攻堅戰,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以改革創新為強大動力,抓住重點,整體規劃,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努力把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目標、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民生奠定堅實基礎。
二、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指導原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落實教育規劃綱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系統培養人才觀念為先導,以學制和招生制度改革為基礎,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核心,以課程銜接體系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相銜接,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適應國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按照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系統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總體目標
分析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對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系統設計;改革職業教育學制和招生考試制度;以市場為主導統籌中高職專業設置;構建中高職相銜接的課程和教材體系;推進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健全中高職銜接的招生、管理、教學和評價制度體系,形成中高職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長效機制。
到2015年,在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考試制度、學制、課程體系、專業設置、教學模式、校際合作、教師培養培訓、質量評價、行業指導、實訓裝備等方面實現有效銜接,建設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初步形成適應經濟結構布局和產業發展需要,優勢互補、分工協作、銜接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格局,為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和終身教育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三)指導原則
1.堅持統籌規劃,注重頂層設計。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著眼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多層次和多樣化需求,著眼於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教育結構的有機銜接和緊密溝通,統籌對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整體規劃,注重頂層設計和制度引領,為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提供正確方向和有力保障。
2.堅持問題入手,抓住關鍵環節。深入調查研究各地發展實際情況,找准制約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有效銜接和協調發展的主要問題,研究破解方法和途徑。抓住關鍵環節和主要矛盾,對症施治,重點突破,以點帶面,力爭一年一個新變化,三年實現全局大改觀。
3.堅持改革創新,突出特色建設。以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為引領,圍繞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體系建設,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各級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大膽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區域發展實際,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區域特色和行業特點的中高職銜接模式和體系。
4.堅持分類指導,促進協調發展。各地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做好建設規劃,實施分類指導,切忌「一刀切」和「大幫哄」。鼓勵各地從國情、省情和區情出發,探索中高職銜接的具體模式,實現多樣化、多形式發展。對西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給予支持,促進區域間和城鄉間的中高職銜接工作協調發展。
三、重點任務與主要內容
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重點實施「十大計劃」,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進程,提升職業教育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一)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與考試制度改革計劃
按照頂層設計、分類指導、鼓勵探索、穩步推進的原則,繼續完善多樣化入學選撥模式,大力推廣「知識加技能」的考核評價方式,逐步形成以統考招生、對口招生、單獨招生為主,技能招生、中高職貫通招生為補充,省級政府統籌管理、專業機構提供服務、學生多樣選擇、學校自主選拔、社會有效監督的現代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構建符合高等職業教育人才選拔規律和特點的招生工作體系。
1. 推廣「知識加技能」的考核評價招生辦法
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選拔培養的需求和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情況,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增加職業教育內容,促進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在高等職業學校招生的統考科目設置或評價體系中增加對考生運用技術技能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在錄取要求中逐步加大技能科目成績所佔權重。高等職業學校依據考生文化考試成績、技能科目成績,進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文化考試部分重點考核考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所應具備的文化知識,可使用高考部分科目成績或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另行組織相關考試。技能科目考試由各省統一組織,可一年多次考試,選擇最高成績使用。
2.探索職業技能考核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相結合的招生辦法
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批准部分高等職業校試點,高考前依據本校組織的考生職業技能考核成績,結合學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的招生辦法。職業技能考核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在錄取要求中所佔權重由試點學校根據各專業培養要求自行確定。
3. 完善以技能考核為主的中職對口招生
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和有關高等職業學校要綜合考慮本地中等職業學校及普通高中畢業生數量、經濟社會和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等因素,在面向中職畢業生的對口招生考試中,完善以職業技能和專業基礎為重點的相關考核,逐步建以專業技能考核結果為主要依據的考試錄取方式。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擴大對口招收中職畢業生規模。
『陸』 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准研製申報書怎麼填,有範本嗎
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扎實推進廣東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建設,建立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職業教育類型發展需要的專業課程體系,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經研究,決定開展第二批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准和課程標准研製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研製內容
第二批專業有14個(見附件1)。按專業完成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準的研製和中職、高職學段專業核心課程標準的研製,以及原有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的修訂。
二、工作流程
各職業院校、有關單位在充分閱讀和明確《第二批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准和課程標准研製申報指南》(見附件2)所述主要任務及要求之後,按以下流程開展申報工作。
(一)單位申報。由高職院校、中職學校聯合行業企業申報,積極做好方案制定工作,認真填寫《廣東省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准和課程標准研製項目申報書》(見附件2),紙質(加蓋公章)一式3份,電子文檔1份,於10月8日前在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申報,並寄送至廣東省教育廳高中與中職教育處(兩種申報方式需全部完成,缺一不可)。具體操作辦法:在IE瀏覽器中打開廣東網上辦事大廳(http://www.gdbs.gov.cn/),具體路徑:申報的學校打開「廣東省網上辦事大廳」網頁—>「網上辦事」—>頁面右上角「省級專項資金管理平台」—>「用戶登錄」—>「注冊」,選擇「單位注冊」—>填寫資料(紅色星號標記的欄目必填,請注意頁面上端的「注冊須知」。在確保真實性的前提下,格式和精確性無統一要求,方便記憶、能夠識別即可)—>點擊頁面左下側「注冊」—>進入「我的事務」—>點擊頁面左側「我要申請」下面的「新的申請」—>選擇「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服務產業能力提升專項資金」 —>選擇「中高職銜接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點擊頁面左側「在線申辦」—>填入信息(申報金額寫「15」萬元,實施年度寫「2014」年,項目名稱寫「XXX專業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准和課程標准研製」)—>上傳「申報書」—>提交申報,即可完成申報。
(二)項目評審。省教育廳將在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平台公開本次競爭性分配的申報范圍、申報指南、資金管理辦法、分配程序等信息。根據申報情況,省教育廳組織專家採用競爭性評審方式進行評審,評審中嚴格按照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做到全程公開、公平、公正。根據專家評審結果審定項目立項名單,並在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平台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省財政廳會同省教育廳下撥補助經費給獲立項項目學校,各立項項目學校著手研製工作。
『柒』 中高職銜接考試
區域發展帶來專業技能人員需求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包括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應當由國家認可的職業院校或機構承擔。職業教育的非學歷教育包括職業的初始培訓教育,繼續培訓教育和再培訓教育,非學歷教育職業培訓分別由相關的用人單位、培訓機構或職業院校根據需要開展。在基礎教育短板不斷補齊的基礎上,可以考慮發展優質的職業教育,才能順應地區未來產業、區域發展的大勢。本土新生代是職業教育潛在對象早點根據興趣愛好和現實情況分流,職業教育可以有更大的魅力和作用,不僅是推動就業,助推產業轉型,也可以讓不少人更加容易找到職業幸福感構建與發展相匹配的職業教育體系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曾指出要著力抓好五項重點工作。其中包括有序推進體系建設。要結合編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同步規劃職業教育發展,重點抓好中高職銜接、職普溝通、學生「雙證書」、部分本科高校轉型等制度建設,在考試招生制度、辦學體制機制、教育模式、評價模式等關鍵改革上加大力度、取得突破;著力促進協調發展。要鞏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改革創新高等職業教育,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統籌推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建立聯動工作機制。發揮好職業教育聯席會議作用,發揮好行業組織的指導、評價和服務功能,發揮好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等。總之,建議加大對學校的投入力度,將學校建設成為地區內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相伴、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共存、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並舉的職業成人教育體系完善的學習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