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教師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專指對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客體對象所進行的評價活專動,其評價范屬圍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其價值在於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分類:
⑴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
⑵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
⑶現場觀察評價、監視監聽評價、量表評價。
『貳』 什麼是教育評價
教育評價的操作定義是指依據一定的標准,通過系統地收集信息,在對信息與標准進行比較的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因此教育評價的本質是一種價值判斷。
完成這種價值判斷,一是要進行價值標准研究,為評價對象提出一個合適的價值標准。價值標准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判斷事物好壞的標准。對教育事物來說,有些對象的好壞標准比較明確,容易確立,如學校的校風學風,學校某些學科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業水平,教師教學工作的努力程度等等。有些對象的好壞標准有多種取向,不容易確立,如一個地區的整體教學質量,某所學校的辦學水平,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的寫作能力等等。因為這些對象的好壞標准往往不唯一,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價值取向。對這種多元價值取向的對象進行教育評價,就需要化一定的時間先進行價值標準的研究,確立一個符合評價宗旨的價值標准。評價的價值標准一旦確立以後,還需要對它們進行分解,細化,使之便於操作、實施和檢查,形成最後能被大家使用的指標體系。
二是要進行信息收集研究,提出一種既符合評價對象實際,又是評價者可以操作實施的辦法。評價信息一般可以分為定量與定性兩種。定量信息是指有現成數據可以備查,或者有測量工具可以檢測的信息。如學校的固定資產、學生基本情況、學業成績、教師的年齡和學歷組成等等。收集定量信息的關鍵是測量工具的制定,要客觀、正確。定性信息是指用文字、以及現代音像技術等手段記錄的信息。教育中的許多事物無法用數據表示,因此教育評價中定性信息的收集是必須的。收集定性信息的主要辦法是資料查詢、座談、隨訪、現場考察、實錄等等,定性信息的結果可以是原始記錄,也可以轉化成評定量表和等級。
三是進行價值判斷方法研究,提出一種符合評價目的,能作出有意義的評價結果的價值判斷辦法。最好的評價結果不一定都要量化。量化的最大優點是用於比較。假如評價的目的不是進行相互比較的話,一般不要用量化的結果,多用定性的結果更能給評價對象有價值的反饋。
美國ESTEEM教學實踐評估詳細目錄
幾乎沒有(1);很少有(2);有時有(3);經常有(4);幾乎總是(5)
1、你的學生對他們自己的學習經驗負責。(你是學習經驗的促進者。)
2、你的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經驗的發起。
3、你的學生在整個課堂上積極參與提問題。
4、你的學生在整個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建議。
5、你的學生在整個課堂上積極參與活動的執行。
6、你的學生在整個課堂上積極參與體驗(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
7、你利用新奇的事物激發學習。
8、你利用新生的事物激發學習。
9、你利用矛盾來激發學習。
10、你利用驚奇來激發學習。
11、你不完全依靠教科書來安排教學活動。
12、你和/或你的學生對教材內容做適當裁剪以適應全班的教學需要。
13、你和/或你的學生發展教材內容。
14、你的課堂時間集中在與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有關的活動上。
15、你的教學活動側重科學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個人及生活經驗相聯系。
16、你的學生有機會體驗概念和他們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
17、在上課期間你適當的變換方法來幫助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如討論、提問題、自由想像、實驗、日誌報告等。
18、你使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達到更高層次的思維技能。
19、你在課堂上把內容和過程技能整合起來。
20、你允許學生利用課上收集到的證據建立概念。
21、當學生的誤解變得明顯時,你幫助學生努力解決這些誤解,如收集證據幫助學生與同學及學生與老師的討論。
22、你激發學生收集證據解決他們的誤解。
23、你和你的學生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24、你了解你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如果必要的話修改你的教學計劃。
25、你利用准確的、有關的原型。
26、你利用獨特的、准確的和有關的比喻。
27、你連貫地整合概念、概括和技能。
28、你的科學課體驗在在深度和廣度上有合適的平衡。
29、你准確地在課堂上提出你的信息。
30、師生之間的學習體驗是一種合作的關系。
『叄』 50,什麼是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專指對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客體對象所進行的評價活動,其評價范圍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其價值在於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成長、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評價[1] 也成為現代教學的基本組成部分,它不僅是成功教學的基礎,而且是進行各種教育決策的基礎。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進行不同分類。
1.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
按評價目的可以將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分為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獎懲性評價的目的是根據評價的結果對教師進行獎懲,它將課堂教學評價的結果與教師的獎懲相結合,並以此作為教師晉級、嘉獎、降級、解聘等的依據。這種評價是目前我國教育領域中運用較多的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參評教師過分注重被評課的質量而不是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出現中評不中用的現象,此外還會出現難以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等問題。
發展性評價的目的則是期望通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點評、討論、反思,讓被評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評價結果不與獎懲掛鉤,而是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發現各自的優缺點提供機會,為制訂教師發展的目標和對策提供依據。
2.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
按評價主體可以將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分為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這種分類方法以評價者是否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依據。外部評價是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人員,如教研員、評價專家、學校領導、教務人員以及教師同行等不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者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的評價;內部評價則是由直接從事課堂教學活動的教師本人和學生群體所進行的評價。
無論是外部評價者還是內部評價者,在評價的過程中都會遵循一定的評價標准,不過不同評價者的評價標准可能會有所不同,如同行更多地會從學科的角度對課堂教學提出要求,學校領導則會從學校管理角度提出要求,教師本人則會從自我教學風格方面進行評述,而學生則可能從教學內容的多寡和教學中的情緒反應等方面進行評價。
3.現場觀察評價、監視監聽評價、量表評價
按評價資料的收集手段可以將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分為現場觀察評價、監視監聽評價、錄像評價、量表評價等。
現場觀察評價是評價者進入課堂,實時實地聽教師講課並及時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法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往往表現為隨堂聽課、評課。這種評價資料的收集方法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而且能夠對各種臨時發生的情況進行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較深的體會。缺點在於會受到評價者注意力分配和記錄速度等的限制,而且由於評價者的出現往往會讓被評教師和學生在心理和行為上發生一定變化。
監視監聽評價則是利用單向玻璃或攝像設備等進行的實時課堂評價。評價者不直接進入課堂,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給師生帶來壓力,使獲取的信息更加真實。缺點在於可能會受到觀察角度等的影響,無法全面了解整個課堂的情況。
錄像評價則是利用錄像將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活動記錄下來,進行課後的評價和分析。其優點在於可以多人反復觀看和討論,在評價的過程中也可以讓被評教師參與討論,從而使得整個評價資料更為全面、客觀、准確。而且還可以將不同教師的教學錄像進行對比,或者將同一個教師的教學錄像進行對比,分析教師教學的進步情況。在錄像評價中,錄像往往只是一種評價資料的收集手段,對錄像進行數據的編碼、分析和評價會派生出不同的錄像評價分析技術。
量表評價則是採用事先編制好的評價量表,由教師和學生根據他們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主觀映象進行回答。這種評價方法的關鍵是評價量表的編制,它有時也被稱為問卷評價法。問卷評價是目前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實踐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方式。
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相反,它更是激勵教師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不斷學習、改進、提高的過程。簡要地說,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1.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導向功能,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師盡快轉變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教育創新意識,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意味著對課堂教學中與教和學相關的各種因素的選擇和側重點不一樣,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將促使教師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更加註重評價所側重的各種相關因素,並將其作為課堂教學中展示和發揮的重點,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
2.課堂教學評價具有激勵功能,可以加強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
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有效地評析教師課堂教學的狀況和優缺點,只有讓教師了解了自己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優點、亮點、特點和弱點,才能找到今後努力發展的基點和方向。課堂教學評價正是教師了解自己教學情況的一條關鍵途徑。同時,課堂教學評價還可以使教師在相互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中增進了解,互相學習,在聽課、評課的交流中激發內在的需要和動力。
3.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水平和能力是教師立足的基點,如何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是教師教育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我們的課堂教學評價正好可以為廣大的教師提供一個科學了解自身教學狀況的窗口,使其明了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針對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教師的適應性問題而言,課堂教學評價特別是發展性的課堂教學評價,正是保證新課程順利實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法。
4.課堂教學評價具有決策和鑒定功能,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工作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評價體系的核心內容。通過開展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有效地鑒定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質量、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等,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更系統化,決策更科學化。
5.課堂教學評價是對一個教師的肯定,是對學生的責任所在
課堂教學評價是對一名教師來說對她工作態度及成績的肯定,所以,課堂教學評價一定要科學,公平。
1. 准確得體
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准確而又得體。要因人而異、具有針對性地作不同的評價,而這些評價又恰恰能給學生以提醒或糾正。「你讀得很正確,若聲音再響一點點就更好了。」「老師、同學又沒追你,你幹嘛讀得那麼快?要注意呀!」「讀得真好聽,老師要感謝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傳情達意了,不信,你試一試!」「讀課文應大大方方,別縮頭縮腦呀!」「這個字念得不夠好,跟老師再念一遍。」貼切的評價語客觀地指出了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學生一步步做到朗讀的基本要求:快慢適度、富有節奏、態度大方、語言流暢。
2. 生動豐富
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使學生如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就拿讀完題目後來講,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就非常富有表現力和感召力。「讀得真不錯!」「大家聽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這個句子你讀得多好呀!請你再讀一遍,大家仔細聽聽!」「老師都被你讀得感動了。」「你念得比老師還要棒!」「到目前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個!」「老師覺得,你長大肯定能當一個播音員!」……如此生動、親切、明朗的語言,學生聽後怎麼會不被深深感染?怎麼會不大受激勵呢?學生們躍躍欲試,一個個教學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說,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3. 機智巧妙
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而我在教學中則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有時,學生說錯了,我會說:「說錯是正常的,老師最喜歡說錯的孩子。沒關系,再說一下!」以鼓勵學生.有時,學生重復了前幾個同學的回答,我也不會指責學生沒認真聽課,笑笑說:「噢!你認為這很重要,再強調了一下,對嗎?」這一系列充滿愛心、智慧的話都一一化解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尷尬,小心翼翼地保護了學生的心靈。學生有這樣一個老師和風細雨地幫助糾正學習中的錯誤,他們還會害怕什麼?他們自然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投入學習了,自然會爭先恐後地發言了。
4. 詼諧幽默
幽默是現代課堂教學中不可多得的品質。它打破了課堂內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個教學過程達到師生和諧、充滿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僅提高了教學語言的品位,而且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幽默是思維的火花、智慧的結晶,是教師知識、才能長期積累的結果。詼諧幽默的評價語恰到好處地推動了教學過程,使教學信息的傳導風趣而高雅。
5. 獨特創新
教師的口語表達形式多種多樣。能將有聲語和體態語有機結合,將預設語和隨機語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或突發情況,臨時調整原先預設的口語流程,巧妙應對,獨特創新地進行評價。課上,我一會兒翹起大拇指,一會兒鼓掌,一會兒與學生握手,祝賀學生的精彩回答。其實,評價語言的確不應拘於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一次次的驚喜中,學生也會全身心投入學習。有一種內在的魔力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教學達到令人難以忘懷的藝術境界,我認為,技巧性、藝術性的評價語是形成這種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自:http://ke..com/link?url=sxH9yE6Bp_5XsU7JkBdWjg7_uN3-vGvgqnFDhVSAvSazp7ETDa-BgzYU3FezWivSgC_UPz9hq4s9AJP_
『肆』 名詞解釋什麼叫 課堂教學評價
山東省中學課堂教學評價標准
一、教學目的(15分)
(一)教學指導思想端正,目的明確。
(二)教學目的符合專業培養目標、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
(三)教學要求具體、恰當,符合學生的實際。
(四)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二、教學內容(20分)
(一)熟練駕馭教材,處理教材恰當靈活,緊扣大綱,落實「雙基」。
(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容量適度。
(三)正確把握教學起點,教學內容前後呼應,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系,系統性強。
(四)按需施教,理論聯系實際,針對性強。
(五)傳授知識准確、嚴謹,重視學生智力開發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六)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德育於教學之中。
三、教學方法(20分)
(一)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原則,因課制宜,選擇最佳教學方法,有改革創新精神。
(二)堅持啟發式,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好。
(三)積極創設教學環境,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採用直觀、形象教學和現代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教學手段運用得當.
(五)因材施教,講練結合,有效地指導學法。
(六)恰當、正確地進行演示實驗和操作示範,指導學生實驗、操作規范得法。
四、教學過程(15分)
(一)導入新課自然,新舊知識銜接,教學過程完整。
(二)教學環節安排合理,層次清楚,過渡自然。
(三)課堂結構設計科學,時間分配恰當,課堂教學效率高。
(四)及時進行課堂信息反饋與矯正、鞏固練習,布置作業恰當。
五、教學素質(15分)
(一)專業知識豐富,能靈活自如地駕馭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
(二)有效地組織學生活動,恰當地處理課堂偶發事故,答疑能力強。
(三)實踐經驗豐富,動手能力強,能正確、熟練地指導學生實驗、實踐活動。
(四)語言准確清晰、簡練、生動,使用普通話。
(五)板書設計合理,書寫規范,簡明實用。
(六)教態自然、親切,精神飽滿,儀表端莊大方。
六、教學效果(15分)
(一)課堂氣氛活躍,雙邊活動積極主動,學生注意力集中,學習情緒高漲穩定。
(二)學生應知、應會的要求達成度高,從學生討論、回答問題、鞏固練習反映學習效果好。
(三)學生的實踐操作正確、規范、熟練。
(四)教學時間掌握適度,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伍』 簡述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5)何為教育教學評價擴展閱讀
教學評價分類
(1)根據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類型。
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評價對象的學習准備程度做出鑒定,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使教學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而進行的測定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實施時間,一般在課程、學期、學年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時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則,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二則,適當安置學生。
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完善教學過程,步驟是:
①確定形成性學習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分析其包含要點和各要點的層次關系。
②實施形成性測試。測試包括所測單元的所有重點,測試進行後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同學生一起改進、鞏固教學。
③實施平行性測試。其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確保掌握並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範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准劃分:(1)目標參照評價 (2)常模參照評價。
(2)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准不同,可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3]
相對性評價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絕對性評價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陸』 什麼是課堂教學評價行為
課堂教學評價行為
盡管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是衡量教師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標,但教學是否有效僅僅是教學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並不是全部,因為它們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學生的學習結果不能完全體現教師教學的水平。同樣是一個老師教的班級,有的班級學生能力強,學得快;有的班級學生能力差一點,學得慢,因此,應該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評定。教師課堂教學工作是教師教學工作的核心,這里著重探討教師課堂行為的評定。
一、評定教師課堂行為的指導思想
評價離不開一定的價值觀或指導思想。要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作全面的、科學的評定,首先必須明確以什麼樣的教學價值觀作為評定的指導思想。就目前我國的教學實踐來看,教學觀的轉變是要優先考慮的,也是最根本的。教學過程是一種知識授受、被動接受的過程,還是學生信息加工、發現探索、人格形成的過程,這一問題是評價者在評價前必須首先明確的。確立評定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第一、從強化應試轉變為強化提高學生素質,並以此為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關繫到教學是否有效的首要問題,也是一節課的方向或靈魂,它直接關繫到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行為的選擇、教學形式的編排和教學評定的運用。??
第二、從以書本為本位(以本為本)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本位(以人為本)。??
教師教學的依據不應是書上有什麼,而應是學生需要什麼。最好的書本若不適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持征和能力水平,也是不適用的。我們不能僅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只是一種教學材料,只是體現「大綱」或「標准」的許多媒體中的一種信息載體,學生的發展才是我們的根本目的。??
第三、從對學習結果的強調轉變為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同樣都強調。??
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目標導向教學,以目標來管理或評定整個教學的每一段過程,不斷注意學生的變化,並根據學生的反映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反對那種只顧結果或一味追求分數的做法。??
第四、從重視信息的單向傳遞轉變為重視信息的多向交流。??
原來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只是單向的,通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沒有機會或渠道給教師發送信息,學生之間也缺乏信息的交流,因此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被動接受的過程。而現代教學要求教師主動地去改變這種狀況,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成為一種有效的、多方位的、多層次的、主動的信息交流過程。??
第五、從對陳述性知識的重視轉變為對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同等重視。??
這是教師知識觀的一種革命,也是教學目標從知識走向能力的一種標志。因此,教師課堂表現的考評重點應由原來單純的教「關於什麼的知識」,轉變為不僅教「關於什麼的知識」,還需要教「關於怎樣的知識」,注重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教學,而且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二、課堂教學行為評定的內容
20世紀以來,幾乎在所有正式的教師教學行為評定中都採用了評定等級量表的形式,這種量表主要包括了教師行為范圍和方式的一覽表,以及評定記分的規定。教師的任何一種量表的質量主要取決於三種特性:列出哪些教學方面(或教師的特性)、每項定義是否清楚以及評價者對每個項目感知的精確度。??
依據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評定的指導思想,以及課堂教學的共性持征,一堂課的評定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第一、認知方面:評定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認知品質,如對基礎知識的落實,對程序性知識的關注,對學生運用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視等。??
第二、情感方面:評定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真誠、熱情;民主的程度,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的重視,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以及課堂氣氛的民主化,創設教學情景的度等。??
第三、技能與習慣方面:評定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專業技能與行為習慣,如教學基本功方面、對教學技術的掌握等。??
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評定應採用定性評定和定量評定相結合形式。??
(一)定性評定的表述包括:??
1、總體印象:綜合課堂教學的各方面因素,依照素質教育的新的質量標准給以判斷,評定等級為優、良、一般、差四個等級。??
2、評定陳述:用描述性語言將總體印象具體化。??
(二)定量評定的表述採用「五維度」、「二十項目」、「四等第」表述法:每個維度內的項目都採用四個等第:優、良、中、差。由評定者對課堂教學評定作出等第選擇,並按一定程序和權重得出量化總分。
『柒』 什麼是教育評價如何理解教育評價的內涵
釋義:教育評價,是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或教育目標,運用可行的科學手版段,通過權系統的收集信息資料和分析整理,對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進行價值判斷,為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
理解:教育評價是對教育活動教育評價滿足社會與個體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斷的活動。是對教育活動現實的(已經取得的)或潛在的(還未取得,但可能取得的)價值做出判斷,以期達到教育價值增值的過程。
『捌』 教學評價的一般方法是什麼
(1)絕對評價法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內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容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2)相對評價法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3)個體內差異評價法
個體內差異評價是以評價對象自身狀況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進行價值判斷的評價方法。在這種方法中,評價對象只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包括自身現在成績同過去成績的比較,以及自身不同側面的比較(如將學業測驗結果與智能測驗結果相比較,根據二者的相關程度確定學生的努力程度等)。
個體內差異評價法比較充分地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力圖減輕評價對象的壓力。但是,它只是使評價對象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既不是按照一定客觀標准進行評價,亦無評價對象間的相互衡量,容易導致信度降低,學生自我滿足,因此常與絕對評價、相對評價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