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家庭教育的嚴與寬
無論是中國的還是西方的,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教育理論,都離不開一個字那就是「愛」,而愛是一個人情感的表達,是用心去感受的,也是做不了假的;說到這里很多家長很不服氣了,我這輩子就為這個孩子活了,我能不愛這個孩子嗎?我承認你內心很想愛你的孩子,可你真的會愛他嗎?我們經常看到的場景是孩子學習狀態好時,我們又是關心,又是做好吃的,恨不得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但當孩子學習狀態下降時,我們就怒火中燒,覺得孩子對不起你對他的付出,冷言冷語甚至拳腳相加,請問,你和孩子的關系是叫愛嗎,我看到更像是一種交換關系,簡單說就是他怎麼表現你就怎麼對他,這是人際關系中的非黃金法則,是人際關系的大忌啊!而人際關系的黃金法則是你想讓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別人!所以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很多孩子不會與同學處理人際關系,那是因為他們從父母這學到的人際關系處理原則就是錯的,而小孩子是沒有分辨是否能力的,他們無論喜不喜歡他們的父母,都會按照父母的模式與別人互動,你可以說是一種投射,更多的是認同。所以,以交換關系與孩子互動的家長,他的孩子是感受不到他的愛的,而且也一定是不善於處理人際關系的。
真正的愛是理解,信任,尊重和無條件的接納,有的人說大道理我都懂 ,可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呢,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就缺少愛,所以他們不知道如何愛別人;舉一個小例子,你是孩子的時候允許自己犯錯誤嗎,允許自己不是個好孩子嗎?我想很多家長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因為骨子裡每個人都想當個好孩子,當你為了當好孩子而取悅家長的時候,你覺得父母愛的是你還是愛你是個好孩子,所以一定程度上,父母對我們有條件的愛,也是被我們這些孩子給培養出來的,而極端一點的例子,就是不允許自己犯錯誤,不允許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視錯誤為猛虎野獸,唯恐躲之不及,久而久之,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見到錯誤繞道走,而人生就是不斷面對錯誤,不斷改正,不斷成長的過程;如果連面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又何談改正和成長呢,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年青人啃老,不是他們墮落,而是他們精神上還沒有斷奶;一個不能獨立面對生活的人,學習成績就能幫的了他嗎?我看未必。
我認為,對於孩子的人格方面的培養上我們做家長的要嚴,而對於孩子學習成績方面家長要寬,要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如果學過的東西必須都會做,那還要學校干什麼,要老師干什麼?要家長干什麼?乾脆生下來孩子後,就不用管了,像小草一樣,他就自生自滅好了。
❷ 教育孩子的嚴與寬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外加一條作為父母你自己本身這方面做得怎麼樣,如果你自己都不怎麼樣,那你教育的孩子就不敢讓人恭維啦!孩子的問題很多是出在在父母的身上的,不管你信不信,時間久了自然證明這一點。
❸ 如何處理好班級管理中的嚴與寬的關系
首先,從管理規范上看,嚴與寬的關系表現為強制性規范與非強制性規范的統一。
管理規范是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過程中,對學生具體行為的操作性規定和要求。按照規范的強製程度,又有強制性和非強制性之分。所謂強制性規范就是指那些必須履行,並且以強制手段作保證的行為規范和要求。非強制性規范則相反,是指那些在管理規范中靠學生自覺遵守,不作強制執行的方面和內容,它多半以提倡的形式出現。強制性規范與非強制性規范的這種差異和對立,正是嚴與寬的關系在管理規范上的具體表現。嚴的特點是強制性,寬的特點是寬容性。嚴要解決的問題是班級最基本或當前最主要的問題,為了保證所有力量都集中於此,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寬所針對的問題,則是班級非根本性問題或不構成決定性影響的問題。因此,在解決過程中就暫不作過高要求,有一定的彈性。
嚴與寬在管理規范上的差異和對立,是兩類不同管理目標在班級管理上的反映。管理規范總是相對於管理目標而存在的,為管理目標而服務,是對管理目標的分解和具體化。具有多樣性的班級管理目標在每一時期內又都可以劃分出兩類: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二者的區別在於雙方的地位不同,主要目標居支配地位,次要目標居從屬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主要目標是針對班內的主要矛盾而言的,它的解決帶有一定的根本性和全局性,而次要目標則是班內次要矛盾的反映,它受制於主要矛盾的解決,為主要目標服務。主要目標與次要目標的關系實質上是班級管理中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表現為班級管理規范就是嚴與寬的關系。
在管理規范上做到嚴與寬的辯證統一,關鍵要善於區分班級每一時期內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從主次矛盾的關系入手,確立目標,然後在管理規范層次上加以具體化。
在這方面,要注意避免兩個易犯的錯誤:一個錯誤是把管理規范與管理目標混為一談,以管理目標代替管理規范,結果是對學生抽象要求多,具體措施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形成寬嚴不分的局面。這類失誤多出現於剛執教或缺乏經驗的班主任中間。另一個錯誤則是盲目照搬過去經驗或別人經驗,導致班級管理規范與班內主次矛盾相脫節,從而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其次,從管理手段上看,嚴與寬的關系表現為制度化行為與非制度化行為的統一。
嚴以獎懲制度為手段,班主任對學生獎和懲的行為一切都是按照獎懲制度事先設定的標准進行的,它顯示的是一種制度化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根據制度和標准進行,比較注重製度上的原則性和執行上的公平性,可以說它是一種典型的理性化行為方式。與這種行為方式相反,寬則是以思想教育為主要手段,顯示出一種非制度化行為方式的特徵: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自覺完成班級所規定的各項目標。如果說制度化行為是對事不對人,強調對原則的遵守和堅持,那麼,這種非制度化行為則是對人不對事,把對學生的愛護和寬容放到核心地位,帶有濃厚的情感化色彩。
嚴與寬在管理手段上所顯示出來的對立,又以雙方內在的統一性和互補性為前提。只嚴不寬,師生間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就很難從根本上培養出學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班風與學風;只寬不嚴,單憑學生的自覺覺悟則談不上及時而有效地制止各種不良行為和不良現象的發生。只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雙方才顯出深刻的互補優勢來:嚴在情感化方面的短為寬所彌補,寬在約束力方面的弱為嚴所克服。
在班級管理手段上,要做到正確處理嚴與寬的關系,關鍵就在於做到兩種手段的有機結合,既重視班級制度化建設,同時又要加強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在這問題上,有兩個常見的錯誤:一是迷信制度的作用,認為只要把學生的一切行為都納入制度化軌道,且以獎懲作保證,就能把班級管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學生是班級活動的主體,如果沒有學生自覺配合,制度再嚴明也是無用,因為制度畢竟是靠人去執行的。由於忽視了情感教育,學生缺乏正常健康的心理品格,盡管制度非常嚴明,班內的突發事件依然很多。二是對教師情感教育的片面強調,迷信愛的力量能溶化一切,甚至不惜循私情包庇自己所偏愛的學生。這種做法實質上把寬混同於松。殊不知,寬是以嚴為前提的,沒有嚴作基礎,寬中所顯示的愛必然是一種是非不分的溺愛。
再次,從管理方式上看,嚴與寬的關系表現為班主任管理與學生自我管理的統一。
嚴是憑借一定的外力強制手段,把學生的行為納入既定的軌道之上的,因此,在管理方式上,它必然表現為班主任的外在管理方式:班主任是管理的主體,學生是被管理的客體,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是改造與被改造、教育與被教育、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班主任通過運用班級管理權力,對學生的行為予以監督和調控,以此確保學生的發展符合既定方向。
與班主任管理方式對應的是學生自我管理方式。這種方式的特點是,學生在管理活動中既是被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對象,又是改造者;學生的發展過程表現為一種自我培養,自我塑造的過程。這種管理方式意味著學生所受外在強制力的減弱和學生活動自由空間的增大。
嚴與寬在管理方式上所表現出的這兩種形式各有利弊。班主任管理能確保一定時期內學生發展的方向性,但容易窒息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學生自我管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治能力,但又易受學生主體素質的局限性制約,而導致良莠並存的局面。
然而,這兩種管理方式又具有內在的互補性。班主任對學生的外在之嚴只有化為學生的內在之嚴,嚴才顯示出最大效力來。學生的內在之嚴,作為一種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表現,又只有在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環境中才能形成。
嚴與寬的這種辯證關系要求我們,在班級管理方式上,必須把班主任管理與學生自我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又要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在班級管理制度的建設上,堅持班主任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學生逐步學會自我管理,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在這方面,也有兩個值得克服的不良傾向:一是事務主義作風。一些班主任事無巨細,一切都親自包辦,整天忙於處理班級的各種具體事務。究其原因,是學生的自治能力沒有培養出來。二是懶散主義作風。一些班主任視學生自我管理方式為班主任個人的解脫,認為一旦把權力交給學生,班主任就無須再插手管事了,對學生的事務就很少過問,甚至不再過問了。殊不知,學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在班主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良性發展。離開班主任的外在制約,單純的學生管理極易走向松馳和混亂。
❹ 什麼叫寬嚴相濟的教育方法
寬松的環境,嚴格的管理。寬松的環境,就是給孩子適度的自由,讓孩子的思想專與探屬奇有發揮的空間,讓孩子能在快樂與興趣中學習;嚴格的管理,就是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正當的思想與行為,讓孩子時時步入正常軌道,不走或少走彎路。
❺ 學校教育中是嚴厲一些好還是寬松自由好。。急!!
我方認為,寬松式管理對大學生弊大於利。
現代大學管理的普適理念是人性化管理。以人為本是管理的要求,人的全面發展是管理的目標。 我方認為寬松式管理並不是一種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能很好地實現我們大學的教育目標。 【理由】:[人性化管理]是指,重視人作為一個人具有人性而存在的管理。做到在尊重人的本性的前提下,加以引導,進行行為塑造,利用習慣進行管理,注重人的創造力,利用創新推動發展。人性化管理不只是局限在尊重人性,更是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努力發揮管理職能,在人性的軌道上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重視激發人的創造力。我方認為寬松式管理很容易放任人的自由,使人們不遵守社會的基本規則,從而使社會出現行為失范,社會秩序混亂,不利於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管理一詞中的「管」,就是管轄、主管,講的是職務的隸屬,權力的結構,責任的界限;就是治理、處理、調理,就是講秩序井然、方法得當、效益明顯。 我們現在辯論的寬松式管理則是一種少控制、多自由的管理方式,它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自覺地按照自己當時的意願來行事,以達到組織的目標。它的特點是,在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制定的管理計劃比較籠統,執行規范存在很大的隨意性,不對被管理者進行有效地控制,主要依靠被管理者的充分自覺來協調矛盾。 我方認為,這種管理方式是很不穩定的,另一個角度看,這種管理方式沒有充分發揮管理職能,使管理處於低效率的運轉,浪費社會資源。我們認為,現代大學應該給大學生提供很大的自由發展空間和更好的創造環境。我們武漢大學在這方面是為世人稱道的。但是,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寬松式的管理方式,它不但不能使我們擁有更多的自由和創造空間,而且會很可能會破壞我們原有良好秩序和校園氛圍。 <校園例證>比如說 關於師生按時上課問題:教師按時上課,學生按時到課,這是正常的教學秩序。我們每個師生都應該嚴格遵守,這才能保證我們大學的教學質量,維護良好的學習氣氛。如果老師在寬松式管理的條件下,不按時給學生上課,今天有很累,起床晚了,不好意思,我晚半個小時來上課,同學們先自習吧!這樣,我們的學生會覺得舒服嗎?我們還會有很好的學習熱情嗎?我們都是拿著父母的血汗錢來求學的,應當得到高質量的教育服務。另一方面,我們學生由於管理很寬松,什麼時候心情好就來上課,上課就隨意在課堂上說閑話,手機鈴聲此起彼伏。這樣的環境我們大學生還能學習嗎?我們的管理可以有適度地彈性,尊重人的合理需要。 如果缺實有事無法上課,可以在嚴格手續的前提下請假。 老師上課遲到不得超過5分鍾或10分鍾,否則構成教學事故。 課堂紀律必須良好,在維持正常的上課秩序下,老師尊重學生的一些自由,學生尊重老師的辛勤勞動.任何一個群體和機構都需要有一定的規則來維護其內部的良好秩序。我們大學這個小社會也一樣,有很多規則和程序要嚴格遵守,只有這樣,我們大學的教育使命和管理職能才可能得到很好的實現。學校里各個環境都有其游戲規則。圖書館不得大聲說話,不能衣冠不整,不能帶其他書籍進入。教學區不得吵鬧,不能影響他人學習。在生活區遵守正常的作息時刻,不影響他人正常的休息。在實驗室遵守各種復雜的操作規范,服從管理員的管理.我們的學習需要良好的秩序,我們的創造也需要在一定的規范下進行。嚴格遵守游戲規則並不會影響我們大學生自由創造,反而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寬松式管理的「三無」> 我們的大學的使命是什麼? 大學有三大使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人才是需要培養而產生的,科學理論的學習是一種培養,人文素質的修養也是一種培養,社會角色也是培養出來的。寬松式管理在主動培養高素質人才和塑造大學生獨立人格等方面,顯得過於「無為」。科學研究的精神是嚴謹的,任何馬馬虎虎的都是要不得的,而寬松式管理卻恰恰很容易讓我們大學生孳生不嚴謹的學習和研究習慣,就顯得那麼「無效」。 我們的大學生大多是要走向社會,在各個社會崗位上建設國家,只有那些經過合格的大學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勝任我們大學生未來的社會角色。對於這種社會期待,寬松式管理就顯得太「無力」了.注意!辯論中,一定要牢牢抓住寬松式管理的缺點不放,找理論和實例說明就是弊多!這種管理方式對我們大學生的發展有什麼理論上違背和實際中的危害。 而管理目的不是扼殺大學生的天性和自由,而是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盡力反駁對方把扼殺學生天性和個性自由發展的罪名強加給我方!!我們有自己更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見(有破有立)綜論:我方堅持認為,寬松式管理存在太多、太嚴重的弊端,對我們大學生來說:弊大於利.我們覺得還有比寬松式管理更好的管理方式。那應該是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的、適度的、服務型的管理,不是過於寬松而是適度嚴格,不是不管不問而是服務型的管理。
❻ 文中的寬與嚴分別指的是什麼
寬 指老師對我們上日語課逃課的寬松
嚴 指老師對我們愛國思想教育的嚴格!
❼ 如何把握好教育過程中的寬與嚴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外加一條作為父母自己本身這方面做得怎麼樣,如果自己都不怎麼樣,那教育的孩子就不敢讓人恭維。
孩子的問題很多是出在在父母的身上的,不管信不信,時間久了自然證明這一點。
❽ 如何把握好教育過程中的寬與嚴的感受
許多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往往把握不準對學生「愛」與「嚴」的尺度,不是對學生愛得太過份,愛得太隨便,失去師之尊嚴,就是束得太緊,管得太死,以致學生「談師色變」
,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滲愛,是我們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問題。
一、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
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
,他的座佑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有經驗的班主任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學生意識到班主任教師是真心愛護他關心他,為他操心時,無論你是耐心的幫助,還是嚴肅的批語甚至是必要的斥責,學生都會樂意接受。這就是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相反,如果班主任沒有取得學生的信任,那麼即使你教育目標正確,教育方法科學,教育也無法達到期望的結果。因為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既是老師作用的對象,又隨時顯示一種「反作用」
二、班主任對學生的嚴
在育人實踐上,一些
班主任老師對「嚴」的曲解、誤用令人深思。在他們那裡,「嚴」演變為體罰和變相體罰。心雖善,動機也好,但嚴而無格,愛必盪然無存,再不是「嚴是愛」的范疇,而墜入了「嚴為害」的泥坑,學生的自尊、人格、上進心被「嚴」的霜風冷雨擊碎。心靈受創傷,心理被壓抑,久而久之將形視「師」如仇的逆反心態。這種「嚴」
,於事無補,於人無益,是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隱性扼殺。真正的嚴應該是:1、嚴而不厲
任何時候對學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當必要的。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對學生不負責任。但嚴格不等於嚴厲。嚴厲意味著班主任態度的強硬、武斷和偏執,嚴厲會使孩子產生懼怕、退縮心理。久之,學生依賴性、神經質、故意……等不良心理都會滋生。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態度應該是嚴格,而不是嚴厲。2、嚴而有格「格」就是范圍、分寸。班主任對學生的要求嚴但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嚴要有分寸。同樣的錯誤——作業未做,一慣表現好一學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觀原因,而普通學生就很難說了。班主任對待這樣的學生,就不能簡單、草率批語完事,而要採用不同方法去嚴格要求學生,這個不同方法就是格。
❾ 如何處理好班主任工作中的「嚴」與「寬」
嚴格管理是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一項基本要求,班主任當然也知道嚴格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嚴」不是嚴厲、嚴酷,嚴格是指在原則和紀律上面。管得過嚴,往往容易造成學生個性壓抑、自卑感重、自製力差、膽小怕事,甚至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導致師生關系僵化。這既不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確把握嚴格管理的尺度、嚴中有寬。嚴格管理班級,我認為要注意這樣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個是時間上,在新的班集體建立之始,各項規章制度實施之初,一定要有比較嚴格的管理,比如初一新生入學階段的守時、守紀、作業、值日等養成教育,因為開始的嚴格便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一旦通過開始的嚴格管理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以後的管理就會事半功倍。第二是各種規章制度覺得能執行的就制定,不能執行的就乾脆不要,這樣你將來的處罰才能夠嚴格執行,不能讓學生有漏洞可鑽。第三就是嚴格的處罰也要講技巧,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的一視同仁,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一是慣犯與偶犯,我常給我的學生說,人無完人,誰都可能犯錯,所以我允許大家犯錯,比如說遲到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學生偶爾遲到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兒,但是一定要區分偶爾遲到和經常遲到,偶爾遲到是可以原諒的,但是經常遲到就變成了一中習慣,有遲到習慣的同學絕對不能姑息,所以有時候我們班同樣兩個同學遲到,但一個可以只是稍微提醒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上自習,但另一個則只能站在教室後排上完自習,有時候甚至還有更嚴厲的處罰,比如說跑步,甚至聯合家長一起做專項治理。二是學生身份上,不同身份的同學的處理方法也應該有所區別,對於班級的主要班幹部,在公共場合有問題一定要處罰,但同時也要愛護,任何一個管理者都需要有自己的得力助手,如果所有人都不和你站在一邊,自己不就成了光桿司令了嗎,以後自己的治班思路和各項規定還怎麼貫徹下去呢,所以這些同學一定要打一下還要摸一下,也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核心隊伍打散了(但如果你覺得某個班幹部不適合還是要果斷的換掉);對於那些成績很好的同學犯了錯誤,一定要敢於批評,因為往往這些同學都是班裡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這些同學不能管下來,他們產生的負面作用將是巨大的,班上一定不能有特殊的尖子生;最後是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頑固分子要學會冷處理,要通過管理的手段在班級輿論上孤立他,讓他在班內沒有市場,甚至有時候他犯了錯也不理他,讓他和班級的同學都感覺他是一個特殊的人,當他感覺到孤獨的時候,他自然會慢慢的回到主流中來的,和這樣的人對著桿,吃虧的往往是班主任,受損的往往是班級氛圍,最得意的是那些想出風頭的學生,除非你已經決定讓他離開或者判斷他可以用強硬的手段一次性把他拿下。在處理一些問題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選擇性發現來迴避一些矛盾,也就是自己不太想處理的人和事可以巧妙的移開自己的視線,假裝沒有看見,而對於必須要處理的人和事則要明察秋毫,這也是一種技巧,也需要一個尺度的把握。最後,在原則問題面前,就沒有這么多區別了,不管是誰,只要犯了原則性錯誤,那就是毫不客氣的,比如說影響他人學習的,擾亂課堂秩序的,頂撞老師的,考試舞弊的等等。嚴還必須與寬有效結合起來,靈活處理。當然,不管是誰,處罰之後,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處罰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確認識錯誤,並努力改正。同時,對學生違紀處罰的方式要多樣化,要寓教育於處罰之中。大家耳熟能詳的魏書生老師對學生犯錯誤的處罰的三個一: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寫一份關於錯誤的說明。他就把處罰變為生動的自我教育的做法,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工作實踐中,嚴和寬是對立統一的。嚴不是冷麵鐵心,寬也不是遷就縱容。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❿ 如何把握"寬"和"嚴"的尺度
舉例:
一、嚴中有寬。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這是大家公認的至理名言。不經過烈火的考驗礦石鍛煉不成真金;不經過精心的打磨玉石琱琢不成寶玉;沒有嚴格的紀律和訓練學生也不會成長為國家的棟梁。教學中需要有「嚴」來維護課堂的秩序,管理中需要有「嚴」來規范學生的行為。嚴格也是愛,縱容才是害。
嚴如洪流,驚濤駭浪;嚴如烈日,流金鑠石;嚴如驚雷,震天動地;嚴如狂風,摧枯拉朽;嚴如男人剛強果敢、端肅誠敬。
但是,嚴格之中應該有寬容來做潤滑劑,否則失去理性的嚴格會灼傷到幼小嬌嫩的花朵。
二、寬中有嚴。
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希望傳承給學生的一種美德。天地寬容成就萬物;人心寬容天下太平。所以,老師首先要有寬容之心。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心平氣和、和藹可親的老師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以理服人更容易助學生自由成長。教學中有一個寬松的課堂,學生會更敢想、更敢說、更敢做;管理中有一顆寬容之心,學生會更團結、更友愛、更和諧。寬容是真愛,暴戾才是害。
寬如甘泉,清幽綿長;寬如春光,溫暖明媚;寬如雨露,細膩滋潤;寬如春風,輕柔和煦;寬如女人,溫柔體貼、善解人意。
但是,寬容之餘也應該有嚴格來做鎮靜劑,否則無原則的寬容會淹溺幼小的禾苗。
三、寬嚴相濟。
寬與嚴是一對相反相成的矛盾統一體。雖然是兩種不同的態度與觀點,但都是我們在教學管理中的一種手段而已。刀好就用刀,劍好就用劍,刀劍並用就更威力無比了。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寬嚴相濟。在處理學生問題上,根據具體情況,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和採取不同的措施。切不可生搬硬套、一概而論。
《左傳》中有一篇「子產論政寬猛」的文章。其中子產說到:「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這雖然只是子產針對子大叔本人而言的特殊情況下的論斷。但這種寬猛之論,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畢竟寬容流於遷就縱容者多,而嚴格趨於嚴厲暴烈者少。
教育需要寬容,給學生提供一個寬松和諧的成長空間。教育需要嚴格,給學生自由成長提供一個強大的保障。嚴格是風,寬容是雨,兩者只有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教育教學的「風調雨順,班泰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