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關於教育系統的文章
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評價的研究北京市東城區教研科研中心 唐富春 素質教育的實施,要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發展,要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素質教育要求評價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在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面臨著新的挑戰。一、 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評價的界定及其目的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如回答問題、完成作業、遵守紀律、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出的語言上的評判。這里的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及體態語言。教師評價學生,是教師經常用以調控教學過程的手段。這種教學中的評價,基本上是一種事實評價,絕大多數情況,要採用非量化的標准去進行評價。在學習過程中的贊許和批評,對具體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肯定與否定的表達,對回答問題,討論交流,實際操作等各種學習活動所作的評述,以及用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語言的暗示,都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所進行的評價。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變化著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憑借著教學經驗,及時地捕捉各種反饋信息,適時靈活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並引導和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因此,教學中的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現每個學生的潛質,強化改進學生的學習,並為教師提供反饋。二、 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評價的研究現狀 從目前大量的課堂教學現狀看,很多教師不太重視課堂中對學生學習行為所做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處於盲目、隨意的狀態。雖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貫穿始終的,它伴隨著教學的每個環節、每個步驟。但教師在備課時,總是會千方百計的去考慮教學的內容如何落實,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手段去達到教學目的,卻很少有人在備課時思考過選擇怎樣的評價方法,運用什麼樣的評價策略,使其能產生積極的效應。教師對學生行為評價主要表現為: 1、評價帶有較濃的主觀色彩。很多時候,教師憑著自己的感覺,或者隨便地給學生以評價,或者認為好的學生什麼都好,差的學生什麼都差,不能用發展的觀點去評價學生。 2、評價時往往對學生要求過高。以教訓人的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動輒訓斥,冷嘲熱諷,或者借題發揮,抖落出學生往日的一大堆不是,用以施加壓力,嚴重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這種評價忽視學生的心理需求。 3、評價中機械地運用一個尺度。面對千變萬化的教學過程,對所有的學生使用一個標准,表現出教師的思想僵化。也造成學生有的感覺達到標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有的覺得標准太低沒有奔頭。這樣的評價限制了一部分學生的發展。4、教師意識到對學生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但有時由於考慮不周,出現一些事與願違的現象。表揚了一些人卻無意中打擊另外一些人的熱情。還有時由於簡單的表揚過於隨便,重復的詞彙多次出現,學生容易產生對評價無所謂的情緒,評價也就難以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三、 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在學生中的反映對以上的這些現象,學生們是一種怎樣的態度呢?為了解學生的想法,我們於2001年的1月與5月分別做了兩次調查。兩次調查都是以學生為主,其中也調查了部分教師。1、調查對象和方法2001年1月份的調查,隨機抽取了北京市東城區10所學校的15個教學班的五年級學生,被調查的學生有658人。由於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了解具體事例,因此以卷面書寫答題為主。為了使調查的情況更科學,更真實,2001年5月份又進行了一次調查。本次調查隨機抽取了北京市東城區10所小學的36個教學班,以五年級學生為主,兼有少量的四年級、六年級學生,被調查學生共1525人。採用問卷調查和與教師、學生座談的方法。問卷有16個問題,涉及教學評價所具有的鑒定、導向、激勵、修正四方面,以及學生對老師和老師評價的態度,學生在課上的表現,教師在課上的評價語言與態度,學生對教師評價的不同心態等幾個方面。在回收的1525份問卷中,1498份有效,27份無效,有效率是98.23%,2、調查結果為了解學生對老師教學評價的一些想法,對學生在課上希望得到怎樣的表揚進行了調查。其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學生在課上希望得到表揚情況百分比表評價語言人數百分比你的回答令人滿意412.74%不錯674.47%好714.74%有進步1087.21%真精彩1359.01%有新意20413.62%很好21814.55%你很聰明28719.16%非常棒36724.50% 從統計表可以看出孩子們百分之百地希望在課上得到老師的表揚。學生僅僅是喜歡老師表揚的語言嗎?學生對老師在表揚時伴之以不同的表情及動作又是什麼態度呢?統計結果見表2:表2 學生喜歡老師評價表情、動作位次表: 喜歡的表情、動作人數百分數 位次滿臉喜悅地看著你86557.74%1看著你36724.50%2拍拍你16010.68%3看著書1006.68%4看著別人60.40%5 這是讓每個被試者在五種原因中選一種,然後統計出每種原因被選中的百分數,按百分數的高低排出順序。由上表看出學生不但喜歡聽到表揚的語言,而且希望得到老師「在滿臉喜悅地看著」自己,也就是說,學生希望得到的是非常由衷地,真誠地贊揚,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或言不由衷的誇獎。 四、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評價的影響作用 學生的學習是個動態的活動過程。因此,它必須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和信息反饋,才能實現控制與調節,從而達到預期的目標。教學中的評價使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信息反饋得以實現,它雖然不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但是評價的正確與否,對教學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舉足輕重。 教師雖然要經常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但是評價本身並不是目的。評價是為了學生終身的發展。教師在學生心中向來是崇高的、神聖的,對小學生來講,這一點尤為明顯。小學生由於年齡特點,使得教師的話對他們來說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教師肯定什麼、否定什麼的態度,有時會給孩子的一生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某種程度上說,還可能會影響他們今後一生的發展。 分析調查的數據與事例看出,教學中正確的評價對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教學中的評價能幫助學生明確努力方向正確的評價要有比較明確的目的性,它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對於學習目標的完成程度,喚起學生新的認知需要和成就需要,從而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我們常說孩子是單純的,對孩子而言,恰當的評價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准確,就是要明確地告知哪個方面好,哪個方面還有欠缺。孩子知道自己的情況,也就知道該怎樣努力,要在哪方面努力了。如果學生得到的總是諸如「好」、「不錯」,「要繼續努力」等等籠統的評價語言,他們大多將無法確定努力的目標。不恰當的評價,有時還會影響學生的情緒,常常使學生產生偏離目標的現象。2、教學中的評價能激勵學生產生內在的動力正確的評價要有較強的指導性,它能夠促使學生產生心理上的自動力,幫助他們開啟思維的閘門,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鼓舞他們積極向上的勇氣。正確的評價,能夠滿足學生自尊的需要,引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促進學生將內在的需求外化為積極的行動。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評價,要以尊重、理解學生為前提,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尊是個人對自己的一種態度,是人格的一個主要特徵,它同樣對學生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不正確的評價,會導致學生自尊感受損,出現自卑、冷漠等行為的反應,甚至會出現自暴自棄或逆反的行為反應。3、教學中的評價能使學生有意識地克服自身的不足正確的評價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它能夠引發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意識到自己的行為與他人的差距,進而產生完善自我的心理,去努力追求更好的發展。教師要特別注意及時評價,及時反饋,才能使學生切實了解自己的情況,自覺的發揮自身的優勢,克服不足。許多人的實踐都說明,人的自卑心理往往來自失敗的打擊,而自信則更多的來自成功的鼓勵。小學生正處於身心發育的旺盛時期,他們非常需要來自老師的表揚與鞭策,非常需要同學的認同和鼓勵,在尊重、信任、理解的基礎上,恰當地指出其存在的問題,以激勵其積極進取,就能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學生的自我教育。4、教學中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正確的評價應能比較准確地表達老師對學生的期待。期待就是教師對學生寄於厚望,相信學生能夠成功。教師恰到好處的誇贊學生,能營造課堂教學的激勵氛圍,激勵他們不斷產生新的追求。如果教師能夠准確地把握每位學生的認知特徵和人格特徵,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這樣的期望便有可能產生良好的自我應驗效應。實驗證明,高期待與取得優秀成績成正相關,低期待與成績不良成正相關。教師通過評價表現出的高期待,就是在給學生充電、加油,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從而獲得成功。五、 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評價的幾點建議。1、評價有多種功能,其中的激勵功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強化理論就很值得我們借鑒。我們應當學會用正強化,用某種有吸引力的結果如表揚,獎勵等,以表示對一種行為的認可與肯定,提高這種行為重復出現的可能性。教師在評價時應以表揚為主。在課堂上不要吝惜對孩子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反饋。成功,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成功,對一個人樹立自信意識也是極為有益的。2、做到正確評價學生的關鍵是要轉變觀念,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盡量多地了解學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每一個學生。社會是不斷變化的,學生也是在不斷發展的。教師要站在客觀的角度,以利於盡量對每個人的公平、公正。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出以公心,盡量做到不帶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不摻雜自己個人的情緒,否則會直接影響評價的效果。如果評價失之公允,學生不但難以接受,嚴重的還會產生負作用。3、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要盡量做得一分為二,教師對每一個學生既要看到缺點,又要看到優點,而且要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學生的優點上。蘇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師們應在「每個孩子身上發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個人發展的根源的『機靈點』。」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表揚最值得表揚的地方,這樣的表揚,才會發揮出鼓勵及期待的效應。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單一的表揚、鼓勵、容易造成學生止步不前,在必要的時候,要給學生一些必要的「良性刺激」,指出他們存在的不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孩子們也不例外。必要的批評要以不侮辱學生的人格,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為前提,教師在評價學生時,特別是運用否定性評價時,要注意場合、地點,方式、方法,才能達到提醒他們不斷進取的目的。4、教師的評價要做到因人而異。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立的人格特點和價值,一個學生就是一個獨立的世界。不能設想用一個統一不變的尺度衡量千差萬別的學生,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標准。因此,教師要熟悉每一個學生,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基礎,關注他們每一個人的努力程度,不要求學生與學生比,是學生自己與自己比,自己的現在與過去比。給每個學生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5、為了充分發揮教學中評價的作用,教師不僅用嘴表達,還用眼、用手,用心去說話。「美國心理學家艾帕·梅拉列斯總結了人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總效果=7%文字+38%音調+55%面部表情。從公式中我們可以充分看出教師的非語言教學行為對於學生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強化作用。教師的手勢、表情、動作等都能傳遞信息,改變不同的信息傳遞通道能輔助增強語言的作用。教師在課堂評價時的語氣,也是蘊含了大量的感情信息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但要恰當,而且語氣也應適當、鮮明,使學生得到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最終受到鼓舞和激勵。6、教師在評價學生時,特別要注意的是,要與學生處在平等的地位上,學生是有思想、獨立的人,必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調查中,讓人感到痛心的是,有些老師確實還存在著不尊重學生的現象。不記得是哪位人物曾說過「犯錯誤是上帝給孩子的權利」。孩子們是幼稚的、天真的,他們出於天生的好奇和單純,常常會說一些在成人看來不該說的話,做一些成人看來不該做的事,而這些話、這些事未必會是錯的話,錯的事。即使真的錯了,教師也應該以寬容之心,接納他們的失誤,然後再相機耐心誘導,啟迪他們的思維,化解他們的矛盾,感動他們的心靈,營造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也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把老師當作學業上的導師,生活中的摯友。7、調查中也看到,有些孩子的心理太脆弱,從他們的期望中表現出不能承受否定性的評價,反映了心理上的不健全。他們經受不住正常的、必要的批評,這對他們今後的成長極為不利。因此,教師要注意做好這部分學生的指導性工作。8、教師評價學生時,心中要有「愛」,從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評價就都會發自內心,真心真意,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感到老師的真誠,才會接受老師的評價。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價,一般是貫穿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教師對學生評價的目的要明確,語言針對性要強,要使評價有較高的可靠性,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才能發揮評價的功能。這種形成性評價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鑒定、選拔,它關注的是每個學生的發展,它的目的是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這是一項需要認真對待的工作。張志公先生在《語文教學論集》中指出:「尤其是教師,他不僅用說話來進行工作,而且他的口頭語言對他教育過的桃李弟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正確運用評價這個手段,克服各種不良傾向,發揮其積極的功能。
㈡ 寫教育教學經驗文章
淺談教育教學經驗文章的撰寫
教育教學經驗、體會的撰寫,我個人認為要弄清楚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為什麼要撰寫教育教學經驗體會?這個問題不需多談,無外乎下列「五個有利於」:即有利於及時積累、有利於自我提高、有利於互相學習、有利於形成風格、有利於提升自我。
第二是怎麼樣撰寫教育教學經驗體會?這里我分兩個方面來說:
一、寫什麼?即寫什麼內容,這些內容到什麼地方去找,用個時髦的話說,就是個如何去開發寫作資源的問題。我的體會兩個字「積累」。正如荀子《勸學》中所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積累:
一是來自於教學的過程。對於我們一線的老師來說,寫作的材料是從一線獲得的。只要我們把點點滴滴、零零散散的,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及時地記下來,有心情時,加以整理,便可成為文章!比如我們在備課的時候會有許多新的見解,可能是對所教內容的理解方面的,可能是就某個知識點選擇教學方法的。例如,幾年前我在備《桂林山水》一課時,發現寫桂林的山和水的句子都有一個特點,於是腦子里就萌生了一種教學法——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探究,自主仿寫、合作交流。這種學習法也是新課標所提倡的,課後,我就把它寫成了文章,題為《自主、合作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有的時候只得到一點點體會,不用急著去寫,那就把它暫存起來,等積累多了再醞釀撰寫。例如我寫作《沒有紀律就會喪失學生學習的自由》一文,就歷經了很長的時間才寫成的。
上課、聽課也可以得到許多可以寫的材料。比如,有一次,我去聽一個老師上公開課,這位老師設計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學生積極討論,踴躍回答,課堂很是生動,我在融入課堂的同時,有一種想法萌生了:為何不讓學生提點問題呢?就是這個念頭,一篇《課堂提問也屬於學生》聽課思考的文章就誕生了。這就是我聽課聽來的。
學生的作業中帶有共性、普遍性的,往往又會被我們忽視的問題,只要你做有心人,用心捕捉,記下點滴,也就為以後成文積累了材料!另外,我們更不能忽略教後記的積累,它是我們撰寫經驗文章中最有價值的素材。
二是來自於閱讀所產生的共鳴。「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破萬卷,下筆自有神」、「多讀胸中有本,勤寫筆下生花」這是個大家都明白的道理。確實,你光有實踐而不去讀書,學習、借鑒,那也是寫不出有質量的文章的。
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抄得好不如抄得巧。這不是讓我們去抄襲別人的文章,而是對別人文章的觀點、內容、形式作創造性的褒貶、補充或重組,使之變為自己的東西,讓人感不到你有抄襲的嫌疑。其實這是我們從閱讀中獲得寫作材料的一個捷徑。2002年,我在《德育報》上讀到一篇題為《利用教育主陣地,培養創新人才》的文章,全文大概1500字。當時正值我醞釀函授畢業論文,我便萌生了用他的觀點寫一篇畢業論文的念頭。於是寫下了《課堂——創新人才成長的土壤》這篇文章。這是個借用別人文章的觀點另寫文章的例子。我這叫剪別人家的枝葉,育自己的花草,就像「蠶食桑而所吐者絲,非桑也;蜂採花而所釀者蜜,非花也。」一句話,抄文章要巧,要有創造,這個辦法,值得一試。
三是來自於聽報告或參加研討會。我們平時聽講座,參加研討會,都可能在聽取和交流中得到比較前沿的新的信息,新的啟示,這個啟示再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選個角度寫一寫,就是篇和當前改革很合節拍的好稿子。在教學研討活動中,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並寫成文章,參與爭鳴。
四是來自於細致的觀察和思考。在平時的觀察和思考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寫作的素材。這里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在六年級一個班上批評幾個特喜歡不分時間場合打籃球的學生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說:隨便你怎麼打,你都打不出名堂!課後,有個學生來告訴我說:肖老師,某某說,他不打出名堂,只想把球投進圈裡!當時,我聽了這句話後,覺得很有意思,是啊,打球的目的不就是要投進籃圈裡嗎?我知道這個同學是不服氣,我沒有生氣,也沒作聲,與他們班主任商量後,在第二次上課時,我宣布,下一節課搞一次友誼籃球賽,他們聽後感到很意外也非常興奮。馬上分工協作並做好了准備,而且還給我和班主任也分別安排了角色,大家玩得很高興。活動結束,我們告訴大家,希望同學們平時認真讀書,課余可以去鍛煉鍛煉身體,打打球!從此以後,平時真的沒有同學不分時間場合去打球了。這個素材,就是一個教育案例,它在我心中涌動了好幾年,但現在都還沒有成文。
總之,寫作的素材隨手可得,就是要你做有心人。
二、怎麼寫?即如何綜合利用寫作的資源。這是個如何科學合理地組織利用材料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有這么幾個問題值得注意:
一要考慮寫稿的指向。你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是自已隨筆積累,還是為研討會發言,還是為參加論文評比,還是為了在報刊上發表。寫稿的指向不同,你選取用的角度、觀點、材料、篇幅等,當然也就不一樣了。
二要注意寫作的能力,不要好高騖遠。也就是說根據自己的能力,揚長避短,能寫大的就寫大的,不行就寫小的,能寫論文就寫論文,不能寫論文就寫體會、寫心得。不能心急,你要我去寫大塊頭的理論文章,就是堆一百萬在我面前來刺激、鼓勵我,我也無能為力,但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論文體會是比較容易寫出來的。因為我們是教學前沿的實際工作者。
三要擁有獨到的見解。大文章也好,小文章也好,都要有新鮮獨到的見解,要與教學改革的潮流合拍。
四是自我安排要帶有一點強制性。大題目早安排注意積累素材,小文章隨機寫。人天生有一種隋性,很多事情都不想去做,但逼著做,沒有辦法也能做起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自我加點壓,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會有收獲。比如這次叫我發言吧,好久沒有動筆了,我咬緊牙,硬是像擠牙膏一樣,才擠出來了這么點點不成體會的體會。但最終也算擠出來了,這不就有點收獲了嗎?起碼也算練了一次筆!
五是要聯系教學的實際,切忌泛泛而談。「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在文章中所選的教例、課例都要有典型性。
六是要給文章起一個好聽、引人注目的名字。內容重要,給文章定個漂亮的名字也同樣重要。
㈢ 閱讀教育教學文章記錄
[閱讀教育教學文章記錄]雜志 名稱 《小學教師培訓》 閱讀 標題 《搭橋鋪路,讓學生習作一路走好》 閱讀 時間 11.9 教師姓名 趙宏 學 習 摘 要 一、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增強寫作的自信心 1.讓作文回歸生活,使學生懂得作文寫什麼,閱讀教育教學文章記錄。 讓學生的作文回歸生活,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事,寫身邊的人或事物。因為自己的事,身邊的人(事)或物都是小學生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手所做的,他們感受深刻,體會真切,為學生的習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使學生感到有話要寫,有話想說,容易寫出象樣的習作來。 2.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經歷、體驗。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它涉及到學生的整個生活、實踐。因此,要讓學生走出學校封閉的空間,把社會作為課堂,拓寬視野:學生可以去旅行,觀看大自然的風雪雷電、日出日落;可以走進生活的世界,了解超級市場、觀賞名勝古跡、欣賞祖國的壯麗山河和探索鄉村變化等。這些都是直接體驗,留給學生的新鮮感、深刻的印象以及探索後的滿足和快樂是無法比擬的,對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最有意義。學生只要有了親身體驗,就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最有興味的思想說出來,寫下來,那麼作文就成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學生肯定會樂意去寫,而且有內容寫。 3.多贊賞、鼓勵學生,讓其體驗成功的自豪感。 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獨特體驗,及時予以表揚、鼓勵,使學生看到自己作文的進步,享受到寫文章的樂趣,樹立自信心,讀後感《閱讀教育教學文章記錄》。另外,教師可以從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位為學生營造氛圍,提供表現的機會和展示的舞台。學生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心裡就會充滿成功的喜悅。例如,鼓勵學生將寫得好的作文投向學校廣播室,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徵文比賽等。一經採用,不但能誘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形成創作動力,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二、激活學生的生命靈性 1.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培養學生練就一雙敏銳的「慧眼」。「生活是創作的唯一源泉。」教師要幫助學生時時處處有生活的觀念,並著力培養學生具有一雙慧眼,在看似單調、平淡的生活中常常有所發現,有所感悟,獲得習作的靈感和激情 2.鼓勵求異想像,培養學生練就一個敢於創新的「靈腦」。新的世紀需要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求異思維水平與想像能力是一個人創新能力的主要特徵。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時時有學生求異想像的活動,無疑能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比然能為提高學生未來生命體驗活動的質量打下基礎。 三、重視口頭表達能力訓練,促進習作能力的提高 1.及時捕捉寫作時機,鼓勵學生即興作文。 自然界的千變萬化是有很多值得我們用心去觀察的,而生活又是給我們靈感的寫作源泉。要引導學生及時攝下身邊動人的鏡頭,捕捉寫作的時機,進行即興作文。即興作文,是在教師出題以後,學生用短時間進行准備,在沒有經過充分的熟思過程進行的現場口述。它還包含了多種訓練的因素,它可以使學生在口頭表達時聲音、節奏、語氣、感情諸多方面得到鍛煉,而且它使學生從確定中心到選擇取捨材料;從結構安排,遣詞造句都在快速反應中能得到訓練,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長期堅持,持之以恆,就能夠開闊學生思路的,對學生思維的條理和周密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2.加強學生的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好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學生有很強的語感,筆下表達就會更加通順、流暢。學生頭腦中的素材積累需要不斷激活,才能使他們不斷發現,產生新的感受和認識。學生在和別人談論、交流時,你的感受我的認識他的想法,在相互碰撞、相互補充、相互融合中,產生良好的磁場效應,使學生的思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口頭語言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展開聯想,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同時口頭語言又能促進書面語言的發展。言為心聲,平時說話就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寫作時,怎麼說就怎麼寫,寫作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四、加強積累,豐富底蘊 學生語言積累,直接關繫到自身的綜合文化素質,也就是通常說的「內功」。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積累。努力做到課內與課外結合,一些課內的重點句、段,引導學生感悟、理解、背誦,逐步培養積累意識。課外要求學生大量閱讀,做好摘錄筆記,印象深的文章寫好讀後感,並把偶爾產生的靈感和對學習、生活的感受隨手記下,到了寫作時也就不怕無內容可寫了。
〔閱讀教育教學文章記錄〕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㈣ 如何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文章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更要理解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教學時,教專師要屬善於創設探究情境,誘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從中得到探索者的收獲,發現者的歡樂,勝利者的喜悅。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教師應以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為己任,使學生更加充分地、熱情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㈤ 教學中溝通的重要性
做一位幼兒園管理者溝通是十分必要的,溝通即傳遞指示、想法或信息,使之得到恰當的理解和理解。情感溝通是我們的溝通靈魂;開放的思維,平等的心態,是溝通的前提;相互理解,達成共識,是溝通的目標。
每年學期末,我們總要向教職工或家長徵求對幼兒園管理及服務的意見和推薦,讓教職工和家長參與幼兒園管理。我們或發放調查問卷,或找部分人座談或找個別人談話,或設立意見箱,或公布咨詢熱線,或建立圓長接待日,或定期召開園務會,或召開班組長會和全體教職工大會,或請教師代表參加教代會,或組織家委會,或請家長參加半日活動觀摩,或參與評選每月教師服務明星和我最喜愛的老師……個性是注冊在線和注冊教育博客後,大家話題多了,交流多了,簡單快捷的網路交流,深層次、全方位、多途徑的溝通,成了我們大家相互交流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在教育在線園長之家,我們關注教師的聲音,也向他們傳遞幼兒園的教育思想和發展信息。
我感覺最深的溝通是每一天孩子入園或離園時間園長和教師之間,園長和家長之間的非正式溝通,當你站在幼兒園大門口面帶微笑迎來送往每一位家長,你會聽到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或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傾聽是一種美德,訴說是一種習慣,傾聽與訴說的結合,就是溝通。溝通,實際上代表美德與習慣的交融,而這又源於「彼此尊重,相互欣賞。」實幼人都是很有思想、很有想法、很有主見的人。播種一個思想,收獲一種快樂。送人以思想的玫瑰,手上必有濃濃的余香。實幼人一如既往地充滿著青春活力並持續著高昂的鬥志,刷新著前進的加速度。讓溝通釋放真情,就是為了在全園范圍內倡導信息互通和共享,讓溝通在教師及員工之間流動起來,讓教育資源在園際之間互通和共享起來,讓我們在溝通中享受快樂,在溝通中釋放真情。
成功,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完美夙願。哪一位園長的奔波勞碌不是期冀成功地管理好一所幼兒園呢然而,園長在殫精竭慮的管理中,如果能夠重視以下五個重要因素,那麼,成功或許不再遙遠。
一、務必完成好一項任務。
這項任務能夠用四個字來概括,即「全面育人」。如何完成這項任務,我在多年幼教實踐中悟出了「四個一」:
首先,園長要有一個正確的思路。幼兒園在應對市場經濟的選取中,需要辦出特色才有生命力,但辦出特色務必以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色為基點,這個基點就是要以「全面育人」作為宗旨,要超越有限的功利目的。這就需要園長力圖從以往讓多數孩子為少數孩子作「陪襯」,以及單純注重智育的教育轉變為讓來園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從小就受到體、智、德、美初步「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這一正確的軌道上來,鑒於這種思考,今年「六一」,我們改往年只讓少數具備能歌善舞素質的孩子登台表演節目的做法,組織了一次讓所有孩子都參與表演的慶祝活動,使絕大多數孩子在演出中真正感受到了「我能行」,提高了自信心。
其次,園長要有一個治教的依據。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我們國家曾制定了一系列的幼教法規,其中1981年10月開始試行的《幼兒園教育綱要》和1999年6月已正式實施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先後是我們思忖擬定工作計劃與督導教師完成教育工作的憑借依據。
第三,園長要有一個管理的體系。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園長應建立起一個管理的體系,並要善於駕馭這個體系在管理之中去行使各自職能。這個體系應由四個系統構成,包括思想教育系統、教育教學系統、衛生保健系統、後勤總務系統,分別在「全面育人」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第四,園長要有一個工作的中心。在紛繁龐雜的日常工作中,園長需從教師素質的提高,園舍設備的改善,家長工作的協調等與幼兒健康成長相輔相成的多方面入手,抓住一個中心,這個幼兒園「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就是抓好教育教學。因此,園長要經常深入實際,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尋求如何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的理想途徑上。
二、務必「扮演」好「兩個主角」
園長的「兩個主角」,不僅僅是向全園發出「給我上」號令的「指揮員」,同時,還應是發出「跟我上」命令的勇於帶頭沖鋒陷陣的「戰斗員」。只有這樣,園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過去,人們常常贊揚臟活累活干在前的園長;此刻,這種苦幹實乾的精神尚需進一步弘揚,但僅僅如此已不足矣。新世紀幼兒發展的新特徵與家長對幼兒教育的期望水平,正在對幼兒的保教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這將迫切需要園長在以信息化、市場化、高科技化、智能化等為特徵的現代化面前要具有前瞻性的思維潛力。在加強這方面的學習與迎接新的挑戰時,園長也要變「給我上」為「跟我上」,要有更多的創新與構想。倘「將帥」能身先「士卒」,則強將手下必然沒有弱兵。
三、務必權衡好「三種當法」。
當年,我剛剛走上領導崗位時,曾惟恐有人不服,管理幼兒園常常靠開會、聽匯報、布置、命令等方式來推動工作。雖然也曾取行過必須的成績,但這種「行政型」的當法,使我常常感覺在與教職工之間,似乎存在一種若即若離的「油水」關系。
我慢慢覺察到教師們是最不喜歡簡單生硬的行政指令的、繁重的工作任務,往往是在寬松與和諧的人際關系的氛圍中完成的。有了向心力,工作才有凝聚力。所謂「眾人捧柴火焰高」,恰是這個道理,當我在工作上連上幾個「台階」後,為了保住榮譽,又自覺不自覺地採用了「看守型」的當法,靠用制度的獎罰去維持工作。
誠然,嚴明的制度需要建立,但單憑獎罰並非最佳選取,因為這種方式沒有使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建立在主角認同的工期上,缺乏必須的感召力。因而,喚不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與工作的職責感。這一現狀促使我經常不斷地思索管理中獲得成功的因果關系,努力調整自身的管理行為。
在實踐中我已意識到,以「科研為先導」的「專家型」管理方式應是為之努力的方向。為此,平素我經常給教師們「壓擔子」、「指路子」,點撥、鼓勵、幫忙他們,哪個教師公開教學取得成功,撰寫的一篇文章被發表,我都為他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因為我別無所求,願做「人梯」,讓年輕的教師從我的肩上順利地透過。體味與權衡園長的幾種當法我感受到,具有「學者」「專家」式的管理風范,能夠帶出一支適應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師隊伍。那麼,園長在管理中就應著力營造一種適宜教師開展教科研工作的氛圍
㈥ 求:小學數學經驗交流文章或演講稿
魯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這種更無情面地解剖自己的勇氣和態度,正是本階段——自我剖析階段所提倡的不怕丑、不護短、不怕痛的精神。
從教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同事們的支持幫助下,在教學技能、教學觀念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能較好地完成本職工作。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贊美我的職業;我不是學者,不能用高深的理論詮釋我的價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歌唱我的崗位。我只是一名再也普通不過的的鄉村教師,但是,我深深地愛著我的職業。
有人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的。」用「神聖」兩個字來形容可能有點誇張,但是我深愛著我的每一個學生。
由於工作原因,我被安排擔任六年級的班主任。這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因為本班是全校聞名的「問題生」最多的班級。我暗暗給自己打氣:雖然從未涉足過「被難為」領域,但這也是一個提高自己的機遇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
古語有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踏上講台身為人師已經十幾年了,可以說有淚水,也有歡笑,但更多的是收獲。我也由起初手忙腳亂地應付學生隨時發生的問題到後來的得心應手,慢慢地我覺得我不再是師長,而是他們的知心朋友。我對師德的含義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說的都是為師者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優良的師德、高尚的師風是搞好教育的靈魂。
尤其是在當前社會,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范,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典範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工作不應是為教書而教書,更要以人為本、教書育人。作為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信任學生,真誠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注意「身教」的作用。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學生,學生從教師行為中辨別是非之道,由於教師與學生長期相處,處於教育者的地位,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應該是做人的表率,因而教師的思想、感情、言語、行動對學生影響巨大,處處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喜歡模仿、而認識和判斷又不完全成熟,所以,教師應處處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一定要自覺不做,在言語、儀表、作風、品格、情操等方面,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㈦ 哪個有教育教學文章(原創)兩篇~跪求~急~~~~
1。
班級是中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生活場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不良的環境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很巨大,對於學生而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班級度過的,所以一個充滿朝氣、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班集體,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師,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而一名中學班主任,更應當發揮其獨特的身份和地位,我為了營造健康、積極的班級氛圍, 提出了「靜」「凈」「敬」「競」「進」五個字作為要求。
「靜」為寧靜。
做任何事情想要做出點成就來,必定要有顆寧靜之心。學習也是同樣道理。很多家長都曾經反映自己的孩子無法安心學習,很浮躁,容易走神,因而所學的東西總是很膚淺,達不到深處。
「寧靜志遠」,關於這點我跟學生們提出了幾點比較實際可行的要求,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想自己是最棒的,這樣才會安心復習,做好每一科的復習工作,該玩的時候盡量去玩,復習的時候認真復習,不要給自己增加負擔。排除外界干擾,抵制各種誘惑。學習環境要保持干,這樣就可以減少各種外界干擾,使你集中注意力學習。所以在學習時你要勸告旁人不要隨意打擾你,不要大聲喧鬧,你還要把書桌和書本、文具等收拾整齊。
「凈」為干凈。
首先得保證干靜、整潔學習環境,窗明幾凈的讀書環境向來是古人追求的外部條件,朱熹的《熟讀精思》中在文章開頭就講到了 。
其次是「凈」的內部條件了。有了良好的讀書環境,還需要內心的潔凈。現代社會是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學生們每天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接受五花八門的信息,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光靠我們這些老夫子的思想教育已經遠遠比不過信息技術給他們帶來的影響來得直接和深刻。因此要保證內心的純凈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一堂思想教育課是起不到過濾作用的,這需要我們老師平時的督促引導,潛移默化的影響。好書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每天讀好書就是跟品德高尚的君子交朋友,所以我十分提倡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起自己的業余時間讀好書,從書本中去陶冶情操,去辯善惡,明真偽,提高自己的修養,那麼那些污濁之物就無縫隙可侵了。
「敬」為互相尊敬。
尊敬之心源於愛心,愛心源於人性。同學之間都互相尊重,根本不會產生自卑感,那些在學習方面暫時落後的同學身上必定也有其他方面的特長,如果形成了彼此欣賞的局面,他們的這些特長在適當的時機都可以展現出來。我想一個好的平等的充滿尊敬的互相團結的團隊才可以使個人有更好的發展。
「競」為良性競爭。
針對學生好勝心強、榮譽感濃烈等特點,在班級里營造你優我趕,互不示弱的良性競爭氛圍,使學生們呈現出熱情高漲,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百舸爭流的良性競爭的發展態勢。一個集體要想在學業上或其它方面取得佳績,僅僅靠部分學生的努力是遠遠不夠,它需要集體中每一位學生能以集體利益為上,開展良性競爭,互幫互助,才能共同提高。
「進」每天進步一點點。
每次一點點的放大,最終會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成功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管理學中有一個「蝴蝶效應」,講的是紐約的一場風暴,起始條件是因東京有一隻蝴蝶在拍翅膀。翅膀的振動波,正好每一次都被外界不斷放大,不斷被放大的振動波越過大洋,結果就引發了紐約的一場風暴。在學習上同樣要營造這樣一種「蝴蝶效應」,這里指的進步不單單是學習成績上的,還有行為品德上的。鼓勵學生勇於挑戰昨天的自己,嘗試做今天最完美的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達到共同進步。
在千頭萬緒的班主任工作中,需要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走進班級,走進學生。做好班主任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所以,我將多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多學習和交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把下一步的工作堅持做實、做好、做細。
2認真讀書、談學習體會
每個人看書的目的是不一樣的,看書的習慣也不盡相同。有人喜歡一頁一頁的細看;有人先大致翻一遍,然後再細看。我看了《班主任大全》一書,其中,高中班級管理這一章吸引了我。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科課堂的主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他也應該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級時,他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就像學科教學一樣,班主任不應該成為管理的主力,而應該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監督者。從班級管理的實踐來看,一個幾十人的高中班級,僅靠一個或幾個教師管理是不行的,關鍵是要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使每個學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對象,又是實施管理的主體,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這學期,我就是把班級的工作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從培養學生管自己能力開始的。《班主任大全》一書中就指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對成人的依賴性很強。由於家長的溺愛,這群高中生在家庭中失去了培養獨立性的機會,他們更多的依賴成人的幫助和照料。對於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方面,利用班會、國旗下的講話等,向學生正面宣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讓學生從認識上加深對獨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級中安排「人人崗位責任制」,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第三方面,聯系學生的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培養學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養一支班幹部隊伍。利用管理班級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幹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認真選拔幹部,同時要精心培養幹部。第一,幫助幹部樹立威信。對於學生自己選出來的班幹部,要尊重他們的權利。每天的值日先由衛生委員負責評比,然後,由我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供他們參考。第二,鼓勵幹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第三,嚴格要求幹部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第四,培養幹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幹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級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以即「以面帶面」。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煉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這樣培養的方法,所有採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於人人都能管人,而在於人人都能管自己,培養學生對自己、班級、家庭的責任意識。
確實,《班主任大全》一書,在班級管理這個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對班級管理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