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教學理論基礎知識都哪些
您好,看到您的問題將要被新提的問題從問題列表中擠出,問題無人回答過期專後會被扣分並且懸賞分也將屬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您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或者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多認識一些知識豐富的網友,和曾經為你解答過問題的網友經常保持聯系,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向這些好友詢問,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 三,該自己做的事還是必須由自己來做的,有的事還是須由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的,別人不可能代勞!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別人只能給你提供指導和建議,最終靠自己。 您可以不採納我的答案,但請你一定採納我的建議哦! 雖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但一定可以使你更好地使用問問哦~~
② 教育學有哪些著名理論
分析如下: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1)馬斯洛的動機理論是依據人類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層次,由下而上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實現是高層次的需要。
(2)需要的出現遵循著層次排列的先後順序,一般來講,人在低級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對高一級需要的追求。
(3)如果一個人的衣、食、住條件尚未得到保障,那麼他會全力以赴工作,以獲得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他才會考慮如何進一步學習,如何獲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實現等等。
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在一般情況下,動機愈強烈,工作積極性愈高,潛能發揮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與此相反,動機的強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隨著動機的增強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學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證實,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並不是線性關系,而是倒u形的曲線關系。
(2)上述研究還表明:動機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據任務的不同性質會有所改變。在完成簡單的任務中,動機強度高,效率可達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中.中等的動機強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復雜和困難的任務中,偏低動機強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1)心理學研究證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先對遺忘現象作了比較系統的研究。他選用無意義音節作為學習材料,為了盡量避免已有的經驗對學習和記憶的影響。
(2)實驗時先讓受試者將材料記熟,之後再分別按不同的時間間隔重新學習這些材料,將重學時所節省的時間或次數作為指標,用以測量遺忘的進程。
(3)結果表明,學習材料記熟後,經過l/3小時再重新學習,可以節省58.2%左右誦讀時間;經過一天之後再學習,可節省33.7%左右誦讀時間;六天後再學習,節省時間就緩緩地下降到25.4%左右。艾賓浩斯依據這些數據資料繪制了著名的遺忘曲線。
(4)之後,一些心理學家選用無意義材料或有意義材料對遺忘的進程進行重復實驗,結果與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從遺忘曲線中可以看出遺忘的進程:
(1)遺忘是先快後設的。識記材料後在頭腦中保持材料的數量隨時間的延長而遞減,在識記後的短時間內特別迅速,遺忘最多。
(2)遺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數量隨著時間的延長漸趨穩定,遺忘的速度逐漸緩慢。
(3)總的趨勢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後忘得慢,忘得少。
六、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規律:
(1)服從規則,認為規則是神聖不可改變的。
(2)從行為的物質後果來判斷是非,而不是從動機來判斷好壞。
(3)單方面尊敬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准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
(4)看待行為有絕對化傾向(或全對,或全錯),不能設身處地看問題。
(5)贊成嚴懲,認為受懲罰的行為本身就說明是壞的。把自然法則與道德法則相混沼,以為不端行為會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懲罰,所以認為人們生病受災乃是自己行為不端的結果。
(2)教育教學相關理論依據擴展閱讀
1、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化教育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3、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關系,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如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生產、經濟、文化、人口之間的關系。
4、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教育內部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之間的關系,中學教育中教育目標與教學、課外教育之間的關系,教育、教學活動中智育與德、體、美、勞諸育之間的關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與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間的關系。
5、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等等都存在著規律性聯系。教育學的任務就是要探討、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
6、基本觀點:
(1)教育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在階級社會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存在脫離社會影響的教育。
(2)教育起源於社會性生產勞動,勞動方式和性質的變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內容的改變。
(3)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4)現代教育與現代大生產勞動的結合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繫上,教育一方面受它們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並反作用與它們,對於促進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6)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辨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即要看到教育現象的復雜性,不能用簡單化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教育研究,又要堅信教育現象是有規律可循的,否則就會陷入不可知論和相對論的泥坑中去。
(7)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實際教育學研究過程中,許多人沒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往往犯一些簡單化、機械化的毛病,這是我們在學習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時應當特別注意的。
7、批判教育類
(1)20世紀70年代後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也是當前在西方教育理論界佔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國的鮑爾斯、金蒂斯、阿普爾、吉魯,法國的布厄迪爾等。
(2)代表性著作有鮑爾斯與金蒂斯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1976)、布厄迪爾的《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1979)、阿普爾的《教育中的文化與經濟再生產》(1982)、吉魯的《教育中的理論與抵制》(1983)等。
8、基本觀點是:
(1)當代資本主義的學校教育不是一種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維護現實社會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會差別、社會歧視和社會對立的根源;
(2)教育是與社會相對應的,有什麼樣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教育機構,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文化樣態、經濟結構都強烈低制約著學校的目的、課程、師生關系、評價
(3)批判教育學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實背後的利益關系,幫助教師和學生對自己所處的教育環境及形成教育環境的諸多因素敏感起來,即對他們進行「啟蒙」,以達到意識「解放」目的,從而積極地尋找克服教育及社會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③ 教育整合觀的理論依據
《教來育心理學理論與源實踐的整合觀》是高等學校教育學、心理學專業基礎課教材。《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的整合觀》以學生心理、學習理論、學習結果、教學心理、教師心理五大主題為脈絡,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心理學觀點和研究成果,緊密結合當前學校教育的實際情況,引出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使理論與實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全書行文流暢,筆法生動,可謂深入淺出。教材編寫過程的本身,就是教育心理學的實踐過程,就是一次很好的示範。
④ 關於教育的最新理論
皮亞傑關於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主要觀點可歸納以下幾條: 1. 兒童認知發展的本質就是適應,它是在一定的認知結構基礎上實現的,即圖式( scheme ,schema) 。圖式一經與外界接觸,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就不斷變化、豐富和發展起來。這種適應是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的。同化是當兒童每遇到新事物時,在認識中就試圖用原有的圖式去同化(消化) ,如獲成功,就得到在原有認知上的平衡,實現了認知量上的增加,如嬰兒吸吮圖式,從吸母親奶頭到同化奶瓶上的橡皮奶頭。反之,便要通過順應(調節) 調整原有圖式或創立新圖式去同化新事物,以達到認知上新的平衡,實現認知質上的變化。如從吸吮圖式到咀嚼圖式。 2. 兒童認知發展是連續的,按固定順序進行,一個跟著一個出現,沒有什麼階段會突然出現,也不會跳躍和顛倒,先後次序不變,前一個階段的結構是形成後一個結構的基礎,所有的兒童都一樣。即感知運動階段是前運算階段的基礎,前運算階段又是具體運算的基礎,最後才是形式運算,不能從感知運動階段直接跳到具體運算,也不能先形式運算,再發展到具體運算階段。 3. 兒童認知發展具有明顯的階段性,不同階段有其主要特徵,如0~2 歲屬感覺運動時期,為了對付當前世界,嬰兒組織天然的動作圖式,如吮吸、抓握、打擊等,在主觀與客體交往中逐漸實現感覺與動作的分化和精確化。2~7 歲屬前運算階段,由於語言的參與,兒童學會了用符號和內部想像去思維,但其思維不夠系統,運算規則不合邏輯,有極強的「自我中心主義」;7~11 歲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發展了有條不紊地思維的能力,能守恆,但僅僅在他們能藉助於具體對象與活動時才可能這樣做。11~15 歲屬形式運算階段,青年發展起來了在一種真正抽象的與假設的水平上有條理地思維能力。 4. 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的進程體現出差異性,即有的兒童進入某一階段先於或遲於其他兒童,年齡的表述只具有平均數的含義。在不同學科方面的認知發展也不盡相同。青少年一般先在自然學科領域出現形式運算思維,在社會學科領域的思維發展較慢。而且,同一個人在某一學科領域的思維可能達到了形式運算水平,但遇到新的困難問題時,其思維又可能會退回到具體運算水平。成人即使不在15 歲,20 歲左右一般達到某些形式運算的階段,他們卻在特殊的興趣或能力范圍內使用形式運算。例如,一個汽車機械師較少以形式的理論和方法思考有關哲學、醫學或文學等方面的問題,但可能在汽車出了毛病時使用形式思維。 二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理論對於教學上的啟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二:一是學生認知發展階段特徵制約教學,教學必須適應學生的認知發展;二是教學又可以作為學生認知發展的一個有效條件,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適應是基礎,促進是目的。 1. 教學適應學生認知的發展皮亞傑指出:「智力在一切階段上都是把材料同化於轉變的結構,從初級的行動結構升為高級的運算結構,而這些結構的構成乃是把現實在行動中或在思想中組織起來,而不僅僅是對現實的描摹。」[1 ]在他看來,智力是一種思維結構的連續的形成和改組的過程,每一階段有一種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來決定學生的行為,能說明該階段的主要行為模式,教育則要適合於這種認知結構或智力結構,即以學生認知結構為出發點,按照學生的認知結構或智力結構來組織教材、調整內容,進行教學。例如,對於處於具體運算階段的小學生,其思維的抽象水平提高,並能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式認知外界,進行第二級抽象,在學習概念時,不象前運算階段兒童那樣首先要從大量的例子中抽象概念的關鍵屬性,而是可以直接把概念的關鍵屬性同他們的認知結構關聯,從而獲得意義。但是一般來說,他們要憑借具體實際經驗,也就是要憑借各種關鍵屬性的例子,所以小學階段藉助一些反映關鍵屬性的例子使學生掌握基礎科學的概念是必要的。因此,小學階段的學科教學應充分體現直觀性原則,教學上可將言語講解、演示和有指導的發現經驗很好地結合起來,更好地提高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水平。對於處於形式運算階段的中學生,他已經能進行更高層次的概念的、抽象的、形式邏輯的推理,開始由具體形象的智力操作,擴展到命題的假設蘊涵、演繹和歸納以命題形式呈現的概念和規則的學習成為可能。因此,中學教學應適應抽象思維能力漸漸占優勢的中學生認知的新發展,在學習新的抽象概念及其關系時,可以省去具體的實際經驗這根拐杖,直接理解語言或其他符號陳述與原先學過的抽象概念之間的新關系。可以說,中學生的大部分新概念都是這樣獲得的。中學階段的學生已經為一種新的講授教學作好了心智上的准備。當然,這也並不是說,具體的實際經驗,發現或解決問題的經驗,在他們今後的學習中不再必要了,對相當的中學生來說,也還未充分達到這一水平,或是在某些領域才能達到這一水平,因而中學生學習抽象概念和規則仍需要具體經驗的支持。例如,在講解幾何學中「一個點圍繞著另一個固定點的等距運動的軌跡是圓形」這一抽象原理時,有的教師利用生活中驢拉磨的具體形象加以說明,就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圓形的概念了。 2. 教學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教學不僅要適應學生的認知發展,而且應該也能夠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例如,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分類概括能力很低,但通過分類訓練是一條很好的途徑,現在幼兒園有許多分類訓練的游戲。小學語文教科書,從1 - 2 年級起也有不少字匯概念分類練習,這不僅能擴大孩子們的知識,豐富他們的詞彙,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發展他們的概括思維能力。當然,認知發展從前運算向具體運算的過渡,從具體運算向形式運算的過渡,不是短期的、簡單的訓練能達到的,這種訓練僅能讓學生掌握一些經驗的規則,並不能導致守恆概念的獲得與鞏固,唯有經過多種多樣的長期的訓練,對於認知的發展,才是真正有效的。 再如,對概念的理解,兒童生活中間有著多種多樣的概念,有實物概念,有社會概念,兒童在口頭上也會說出各種概念,但並不等於孩子理解了概念,特別是一些社會概念,如「工人」,從小班到大班的幼兒的理解水平可分四個等級:不理解、籠統理解(如說「我爸爸是工人」) 、開始分化(會說「工人是蓋房子的」) 和開始能和某些本質屬性聯系起來,接近於初步定義,如說「工人是做工的」。教育可以在引導兒童在對多種具體形象「工人」進行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向更高概括水平上的「工人」概念發展。其它概念的形成也是如此,這既豐富了孩子的知識,更提高了他們的思維水平。當然,教學促進學生的認知的發展有個「度」,在這一點上,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理論依據。維果茨基認為,至少要確定學生的兩種發展水平;第一種水平是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第二種是在有指導情況下借成人的幫助所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或中間狀態) 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即通過教學引導學生從現有發展水平不斷向新的最近發展區靠近,從而實現著學生認知上的發展,故維果茨基提出「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2 ] ,桃子不能一伸手就摘得到,而必須是跳一跳才能摘到。即把兒童置於適合下一階段學習的條件下加以訓練,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參考資料:皮亞傑. 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03.
⑤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包括什麼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教育學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和教育法規三個部分。
教育學基礎知識
考試內容主要有:教育學概論、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途徑、學校以及教師與學生。
1.教育學概論包括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教育的起源、發展、本質和基本規律,教育勞動的特點及教育思想的歷史演進。
2.教育與人的發展包括人的發展的理論構建基礎、人的身心發展及其規律、人的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3.教育與社會發展包括現代教育的功能、教育優先發展、教育現代化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與教育等。
4.教育目的包括我國和國外的教育目的。
5.教育內容包括我國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內容的科學規范。
6.教育途徑包括教學過程、教學環境、綜合實踐活動等八方面內容。
7.學校包括學校的教育制度。
8.教師與學生包括教師的職業、角色、特點、心理品質、威信、基本素質,教師職業專業化,教師教育,學生和班主任。
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
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學概論、學習心理、品德心理、教學心理和差異心理的基本知識。
1.心理學概論包括心理學與教育的結合、教育心理學的任務與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學發展簡況。
2.學習心理包括學習概論、學習動機、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等八方面內容。
3.品德心理包括品德形成的心理學理論、品德形成過程的心理成分、學生品德培養的心理分析、優秀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品德不良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矯正五方面內容。
4.教學心理包括課堂教學概述、課堂教學的人際交往。
5.差異心理包括智力差異、人格差異。
教育法規
主要包括:教育法概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教育法概論包括教育法及教育法的基本涵義、教育法的體系和教育法律的規范。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⑥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包含什麼內容
《教育基礎知識》復主要包括教育學制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和教育法規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教育學基礎知識。考試內容主要有:教育學概論、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途徑、學校以及教師與學生。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學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學概論、學習心理、品德心理、教學心理和差異心理的基本知識。
第三部分:教育法規。主要包括:教育法概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⑦ 教育教學理論有哪些
高中生物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的特點及其理念
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以下稱新大綱)已於2000年3月頒布。新大綱於2000年秋季在山西、江西、天津、遼寧等十省市擴大試驗,以後逐步在全國推廣,並最終取代1991年版的現行高中生物教學大綱。新大綱的頒布是我國生物教育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將對我國生物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將對新大綱的特點和基本理念作一些分析和介紹。
一、基本情況
20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的高中生物教學大綱有過多種版本,如1981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1年版和1996年版(供試驗用)。2000年版新大綱是在1996年版大綱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1999年5月教育部組織成立了大綱修訂工作小組,同年6月小組開始工作,至2000年1月完成大綱送審稿。在6個月的時間里,小組召開了三次工作會議,先後兩次將修訂稿送交審查委員和部分教師徵求意見,又根據這些意見對修訂稿進行了反復的修改,最後經教育部的專家組和領導審查通過後頒布。新大綱的問世是許多生物學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此次高中生物教學大綱修訂工作是我國「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的規劃和「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的要求,我國中學生物學課程在今後10年中將有兩次大的變化。一是在2000年完成對現行初中教學大綱和高中的教學大綱(供試驗用)的修訂,並將修訂後的大綱付諸實施;二是在2000年啟動21世紀國家生物學課程標準的制訂工作,並陸續進行初中和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的試驗、修訂和實施。21世紀的國家課程標准從理念到內容都會有更大的變革。此次修訂而成的新大綱將成為由現行大綱向21世紀國家課程標准過渡的一個重要階梯。
二、大綱修訂的依據、原則和指導思想
(-)修訂大綱的依據
1.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的基本精神,《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以及國家有關文件的規定和要求。
2.江西省、山西省和天津市試用1996年版普通高中生物教學大綱的經驗和反饋意見。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對於這次大綱修訂工作提出的任務和要求。
4.國內外有關科學教育和生物學教育的研究成果。
(二)指導思想和原則
1.落實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使新大綱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尤其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
2.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活動的安排上,要綜合考慮學科體系、個人發展和社會需求三者之間的關系,不能過於強調學科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3.適當減少教學內容,降低難度,以減輕學生學業負擔,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安排一些探究和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觀念。
4.思路要新,步子要穩。此次修訂既要反映時代的特點、生物科學的進展和當今生物學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又要充分考慮學校教學條件、師資水平和學生基礎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三、新大綱的主要變化
1996年版普通高中生物教學大綱只在江西、山西、天津兩省一市進行了試驗,其他省市的教師對該大綱可能不夠熟悉。因此,本文將對照1991年版大綱來說明新大綱的主要變化。
要說明的是對這門課程的希望和要求,因此改用課程目的更加貼切。
課程目標是對課程目的的具體說明。課程目的只是概括地、抽象地表述了課程的方向和意圖,課程目標則是根據課程目的而提出的明確而便於操作的要求。
這兩項內容的表述方式也有明顯的變化。以往的大綱習慣用「要求學生掌握……」,「使學生受到……教育」等語句,體現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師「教」的課程理念。新大綱則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角度提出了課程目的和課程目標,即指出了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應當獲得的學習成果,如「學生通過高中生物課的學習,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獲得……知識」「學會……方法」「養成……態度」「樹立……觀點」等。不難看出,這樣的表述方式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發展,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不僅反映了新的課程理念,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大綱中的課程目的和課程目標包括知識、態度觀念、能力三個領域。
1.知識領域。課程目的對知識領域的要求概括地說明了兩層意思,一是要求學生獲得生物學基礎知識,二是要求學生了解並關注這些知識的應用。強調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是近年來許多國家生物學教育發展的共同特點,新大綱也力圖使我國的高中生物課程在這一方面得到加強。
課程目標對知識領域的要求作了更加具體的闡述,概括地說就是生物學基礎知識、自我保健知識、生物學知識的應用和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成就等四個方面。其中生物學基礎知識和自我保健知識是經典要求,新大綱未作較大變化;對於生物學知識應用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充分的重視;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成就則是新增加的內容要求,這一點在選修課中有更加突出的體現,特別是生物技術的內容大量選入中學生物課程,在我國生物課程的發展中是一個明顯的變化。
2.態度觀念領域。在態度觀念領域,新大綱在原有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要求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科學的世界觀等方面的要求。新增加的這些要求是構成學生科學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生物課作為自然科學課程應該完成的重要任務。
態度和觀念領域的目標同以往的大綱要求相比變化很大。首先是標題的變化。以往我們將這一方面的要求稱為德育或思想教育目標,這一次改稱為態度觀念目標,意在強調從學生發展的角度提出要求,它所涵蓋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其次是要求的內容明顯增加。新大綱由1991年版大綱的兩個方面的要求增加為4個方面的要求:(l)使學生形成生物學的一些基本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建立科學的世界觀;(2)增強愛國主義思想情感,這里還特別要求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的生物資源和生物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3)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觀念;(4)養成科學態度、初步具有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新大綱增加態度觀念領域的要求實際上是提高了這一領域在課程中的地位,使之符合素質教育的需要。最後是這些目標更加具體、明確,層次分明,能更好地結合生物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特點和自然科學課程的屬性,便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落實。例如,態度觀念方面課程目標的第一條,首先對生物學基本觀點作了具體闡述,這些基本觀點是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基礎,後者又是建立科學的世界觀的基礎,而這些觀念的確立,都離不開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因此,這一條目標表述為「通過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生物進化觀點和生態學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建立科學的世界觀」。
3.能力領域。在能力領域,課程目的和課程目標包括五個方面:即操作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與科學觀察相關的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實驗能力)、科學思維的能力和習慣。其中,操作能力和與科學觀察相關的能力是多年來一貫的要求,而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思維的能力和習慣是新大綱增加的內容。
能力目標的第二條「具有利用課本以外的圖文資料和其他信息資源進一步收集和處理生新大綱包括七個部分和附錄。這七個部分是:課程目的、課程目標、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教學評價和教學設備。附錄是關於教學要求層次的說明。同1991年版大綱相比,刪去了「選材原則」一項,增加了「課程目標、教學評價、教學設備」三項內容,對課程意圖和要求的闡述更加明確、具體。
⑧ 關於教育教學評價的相關理論有哪些 也就是教育評價的理論基礎有哪些國內外的最好詳細介紹下
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論,包括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多元智能理論、新課程背景的評價改革等。
教學評價的類型:
根據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類型。
(1)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評價對象的學習准備程度做出鑒定,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使教學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而進行的測定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實施時間,一般在課程、學期、學年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時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則,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二則,適當安置學生。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完善教學過程,步驟是:
①確定形成性學習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分析其包含要點和各要點的層次關系。
②實施形成性測試。測試包括所測單元的所有重點,測試進行後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同學生一起改進、鞏固教學。
③實施平行性測試。其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確保掌握並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3)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範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准劃分:(1)目標參照評價 (2)常模參照評價
教學評價的一般方法
(1)絕對評價法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2)相對評價法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3)個體內差異評價法
個體內差異評價是以評價對象自身狀況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進行價值判斷的評價方法。在這種方法中,評價對象只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包括自身現在成績同過去成績的比較,以及自身不同側面的比較(如將學業測驗結果與智能測驗結果相比較,根據二者的相關程度確定學生的努力程度等)。
個體內差異評價法比較充分地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力圖減輕評價對象的壓力。但是,它只是使評價對象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既不是按照一定客觀標准進行評價,亦無評價對象間的相互衡量,容易導致信度降低,學生自我滿足,因此常與絕對評價、相對評價結合使用。
教學評價的發展趨勢
首先,在評價主體上,更加強調學生的自評。
其次,在評價功能上,更加註重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再次,在評價類型上,更加重視實施形成性評價。
最後,在評價方法上,更多採用絕對評價法。
相關書籍:
《現代教育評價基礎(修訂版)》(吳鋼,許鈞偉)
我國教育評價理論研究的現狀及其基本走向
(一)
教育評價是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標為依據,運用有效的評價技術和手段,對教育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測定、分析、比較,並給以價值判斷的過程。我國的教育評價理論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評價的理論和方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對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價到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評價,進而又擴展到教師、課程、學校甚至區域性的教育評價,對於調節、改善、提高教育活動的作用和效果發揮了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第一,明確了教育評價在教育活動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發揮了教育評價的教育性功能。教育評價作為學校教育活動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對於端正學校的辦學思想、優化教育過程、檢驗教育效果,還是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比單純的"行政命令"更有利於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能發揮教育管理工作的導向、激勵和調節功能。第二,初步建立起了我國教育評價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到目前為止,我國對教育評價的概念、作用、功能、類型、標准、模式、基本程序、基本原則、搜集與處理教育評價信息的方法和評價再評價的方法等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建立起了以民意調查為基礎,編制評價標准,有效採用計算機技術,全面搜集和科學處理、分析評價信息,評價活動和評價過程制度化,以提高評價信度和效度的理論與方法體系。第三,基本上形成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評價的實踐模式。在教育評價的實踐過程中,我國堅持邊實踐、邊研究的原則,重視吸收國外教育評價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同時認真總結我國寶貴的實踐經驗,進而上升為科學理論,用以指導教育評價的實踐活動。在這個原則指導下,我國開展了各種類型的教育評價實踐活動,如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幹部評價、員工評價、課程評價、教學評價、德育評價、教育管理評價、辦學水平評價等等,既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也吸取了不少失敗的教訓,促進了我國教育評價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的發展。
當然,從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求來看,我國當前的教育評價工作尚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首先,教育評價的指導思想仍未從"升學選拔的尺度"上完全轉變過來,"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而評價"、"為促進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而評價"還沒有真正成為大多數人的實踐活動;其次,教育評價的基礎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對學生個體素質的測評仍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對學生在非認知因素、思想道德素質、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測評,缺乏科學、有效的技術和手段;再次,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缺乏堅實的科學依據,操作性較差,而且體系過於龐雜,影響了教育評價的信度和效度。此外,教育評價作為一種專業化水平很高的工作,當前我國從事教育評價工作的人員無論是在專業素質上還是在數量上,都無法適應和滿足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迫切要求。
(二)
當前,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諸如建立開放性的教育體系,發揮教育的多種功能;強調教育的民主性,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加強基礎教育,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引進新的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的效率;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等等。這些變革迫切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育評價體系,以保證和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為了實現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和學會生活,把他們培養成為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能否實施科學的教育評價至關重要。可以這樣說,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科學的教育評價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保證,是深化教育改革、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是實現教育管理和教育決策科學化的重要環節。
當前,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國的教育評價呈現出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1)教育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在"應試"教育中,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主要集中在知識的掌握、智力的發展等認知領域,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往往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依據,而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個性、人格等的發展以及教師的教學行為、授課質量不夠重視。隨著人們對教育評價目標和功能認識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評價的內容也日益全面,不僅要評價教師的教,還要評價學生的學;不僅評價教育活動的結果,也評價教育活動的過程;不僅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認知方面的發展,還要評價情感、意志、個性、人格等非認知因素的發展。
(2)教育評價方法的多樣性。由於教育活動的極其復雜性、多因素的制約性以及評價技術和手段的局限性,使得任何一種教育評價方法都不可能是萬能的,每一種評價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長處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適用范圍和界限。在"應試"教育中,評價大多採用單一的方法,或是單純定量的方法,或是單純定性的方法,嚴重影響了教育評價結果的客觀性、科學性。因此,素質教育主張把各種評價方法結合起來,例如把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自評與他評,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各種評價方法的優勢和特長,又可以互相彌補其缺陷和不足,從而使評價的結果更加客觀、公正。
(3)教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應試"教育中,教育評價活動的主體主要是學校管理人員或教育行政部門,是一種單一性的他人評價,作為評價對象的教師和學生則完全處於被動的地位,沒有任何主動選擇的餘地。素質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即評價主體由單純的教育行政部門轉變為學校管理者、同行教師、學生以及教師本人都可以對教育活動進行評價。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出發對教育活動進行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的評價,另一方面,由原先的評價對象成為評價主體的教師和學生,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也不再處於過去單純的被動狀態,而是處於一種主動的積極參與狀態,充分體現了他們在教育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十分有利於教師、學生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活動和學習活動進行反思,對自己的活動進行自我調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從而不斷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4)日益注重教育評價的教育性和發展性功能。在"應試"教育中,教育評價注重的往往是區分、甄別、選拔性功能,只看教育的結果而不問教育的過程,是一種單純的結果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一般用於對教師的獎懲和選拔學生。素質教育則更加重視教育評價的教育性和發展性功能,力圖通過過程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及時向教師和學生提供反饋信息,使他們能夠了解教育活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從而促使教師和學生能夠不斷地改進、完善自己的教育活動和學習活動,使教育活動更好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