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藏族舞蹈天路教學
建議樓主看看中國藏歌會,這個節目是依託四川獨有的藏歌資源,弘揚正回確的民族觀,歌唱民族友答誼。受到了藏漢各族同胞的喜愛!裡面基本包含了所有的的藏歌舞蹈!每周日晚22點30分關注四川衛視就可以了,欣賞演出的時候,也可以跟隨學習藏族舞蹈喲!
Ⅱ 藏族舞的基本動作
分析如下:
藏族舞的基本動作
有三個方面,分別如下所示:
1.身姿要穩定:體態自然放鬆,重心微微向前傾,腳位一般都是小八字位。
(2)藏族舞蹈牧區教學教案擴展閱讀:網路:藏族舞
Ⅲ 求一份藏族舞蹈步伐組合的教案!急用,謝謝!
下載哪個版本比較好?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內心豐盈,鍾毓靈秀,瞭然生命的真諦
Ⅳ 關於藏族舞蹈的資料 要寫教案
藏族舞蹈
藏族的民間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於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穿著長袖的"楚巴"(藏式長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順邊"的美;而虔誠的宗教心理,則給舞蹈渲染上許多宗教的色彩。除前述寺廟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還有:"諧"、"果日諧"、"卓"以及"熱巴"等。
"諧"(歌舞之意):也叫"葉",俗稱"弦子",以四川甘孜的"巴塘弦子"最為典型,屬於農區的舞蹈形式。表演時,由一名操"必班"(藏式二弦琴)的人領舞,參加者隨著琴聲邊歌邊舞,曲調悠揚,舞姿優美,充分發揮了"長袖善舞"的優長。其舞姿和敦煌莫高窟壁畫《張議潮出巡圖》的儀仗中,數名漢族女子拂動長袖翩翩起舞的形象近似,可見漢藏文化交流歷史之久遠。
"果日諧"(意為"圍圈歌舞"):流傳於西藏的日喀則、山南等地。參加者圍成大的圓圈,隨著領舞者邊歌邊舞,沿順時針方向前進。(這和藏傳佛教講求"右旋"相一致)每首歌曲都有一定的跳法,並分為慢曲和快曲兩部分。慢曲時,高歌緩步,抬起同一側之手揮舞行進;轉快後,情緒激昂,波浪式"一順邊"的特徵就更為突出。
"卓"(意為"舞蹈"):俗稱"鍋庄",是流傳於牧區、半農半牧區的歌舞形式。其舞蹈名稱、曲調與動作風格因地區而異。雲南中甸"鍋庄",唱詞中多是歌唱寺廟和喇嘛的內容,如《單其木》:"金子的大床上鋪上三層褥墊,請一位大喇嘛坐在上面。"反映出人們對喇嘛的敬重。在名為"孔雀吃水"的表演中,歌詞雖都是贊頌孔雀的,但舞姿卻是鷹的形態。這是因為當地人把鷹和孔雀都看作是神鳥,所以男子的舞姿擬鷹的形象也比較多,表演者通過舞蹈體現出他們的宗教心理。
日喀則的"卓",常把一些源於勞動的舞姿用於表演中,氣勢磅礴,技巧性強。如《扎西倫布》:其歌詞是贊頌扎西倫布寺的內容,雖也是人們宗教心理的反映,但舞蹈充滿樂觀生活氣息。慢板時,舞姿中有打夯的體態;快板時,男子的動作則是高難的"躺身躍進"的技巧。
"熱巴":"熱巴"一詞,意為"流浪藝人"、也是人們對其表演形式的稱謂。過去,一些生活困難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為主、或自由結合組成演出班子,並由一名老藝人作領班,到各地流動演出。由於他們要以此為生,表演帶有賣藝的性質,所以經過不斷地演出,每個藝人都有較高的表演水平和專長
Ⅳ 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
藏族的民間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於日常生活中人們都穿著長袖的"楚巴"(藏式長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順邊"的美;而虔誠的宗教心理,則給舞蹈渲染上許多宗教的色彩。除前述寺廟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還有:"諧"、"果日諧"、"卓"以及"熱巴"等。
"諧"(歌舞之意):也叫"葉",俗稱"弦子",以四川甘孜的"巴塘弦子"最為典型,屬於農區的舞蹈形式。表演時,由一名操"必班"(藏式二弦琴)的人領舞,參加者隨著琴聲邊歌邊舞,曲調悠揚,舞姿優美,充分發揮了"長袖善舞"的優長。其舞姿和敦煌莫高窟壁畫《張議潮出巡圖》的儀仗中,數名漢族女子拂動長袖翩翩起舞的形象近似,可見漢藏文化交流歷史之久遠。
"果日諧"(意為"圍圈歌舞"):流傳於西藏的日喀則、山南等地。參加者圍成大的圓圈,隨著領舞者邊歌邊舞,沿順時針方向前進。(這和藏傳佛教講求"右旋"相一致)每首歌曲都有一定的跳法,並分為慢曲和快曲兩部分。慢曲時,高歌緩步,抬起同一側之手揮舞行進;轉快後,情緒激昂,波浪式"一順邊"的特徵就更為突出。
"卓"(意為"舞蹈"):俗稱"鍋庄",是流傳於牧區、半農半牧區的歌舞形式。其舞蹈名稱、曲調與動作風格因地區而異。雲南中甸"鍋庄",唱詞中多是歌唱寺廟和喇嘛的內容,如《單其木》:"金子的大床上鋪上三層褥墊,請一位大喇嘛坐在上面。"反映出人們對喇嘛的敬重。在名為"孔雀吃水"的表演中,歌詞雖都是贊頌孔雀的,但舞姿卻是鷹的形態。這是因為當地人把鷹和孔雀都看作是神鳥,所以男子的舞姿擬鷹的形象也比較多,表演者通過舞蹈體現出他們的宗教心理。
日喀則的"卓",常把一些源於勞動的舞姿用於表演中,氣勢磅礴,技巧性強。如《扎西倫布》:其歌詞是贊頌扎西倫布寺的內容,雖也是人們宗教心理的反映,但舞蹈充滿樂觀生活氣息。慢板時,舞姿中有打夯的體態;快板時,男子的動作則是高難的"躺身躍進"的技巧。
"熱巴":"熱巴"一詞,意為"流浪藝人"、也是人們對其表演形式的稱謂。過去,一些生活困難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為主、或自由結合組成演出班子,並由一名老藝人作領班,到各地流動演出。由於他們要以此為生,表演帶有賣藝的性質,所以經過不斷地演出,每個藝人都有較高的表演水平和專長
參考資料:http://home.seechina.com.cn/html/dance/2zz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