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課堂教學中如何貫徹以人為本新理念
新課程標准指出: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這就正式把研究性學習作為新課程設置中重要的課程之一。其基本方法是:學生通過觀察社會,並在老師的指導下選定自己的研究課題,通過查閱資料,參觀訪問,問卷調查收集資料,並在此基礎上處理、分析、研究信息,從而提出自己的基本觀點或解決辦法。如學習活動課「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我組織了一次社會調查,調查的主題是「改革開放給家鄉帶來的變化」。我與同學們共同擬定了以下調查內容:(1)20多年來,有哪些我們曾經熟悉的日用品正在逐步消失?(2)為什麼會有上述變化?(3)通過調查,你可以得出哪些結論?通過這次社會調查,同學們在實踐中親身體驗「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中國 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等等,學生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比枯燥的理論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更新觀念,打開校門,鼓勵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參與社會實踐,與時俱進。放手讓學生走向社會,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書本上根本沒有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夠使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社會中去,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深化對課堂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本身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挑戰,也將會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總之,作為承擔時代特徵鮮明,思想性極強的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教師,理應站在課改前列,在課堂教學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創新為中心,以實踐為基礎,以知識為橋梁,培養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學新理念。
『貳』 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做到以學生為本
在教學實踐中做到以學生為本就應該做到: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學生「自由的呼吸」。
新課標「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強調「教育的出發點是人,教育的歸宿也是人」。
主要方法:
主動獲取知識
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但學生的學習不應該是被動地去接受教師的灌輸,而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為主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揮自己的智力和潛能。
進行學習方法的培養。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動手、動腦,多問、分析和總結,自主地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
合作學習
由於其在豐富課堂交往方式、擴展信息交流維度、培養溝通協作素養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受到了新課程教學方式的眷顧與青睞,其本質是對人的關注而非對知識的關注。
自主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時常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如:要求過於具體,死死的圈住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只能按教師預先設計好的思路配合教師順利推進教學進程,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利被削弱、被剝奪了;有時教師總擔心學生不理解、不明白,於是反復強調,結果教師講解過多,真正留給學生的時間太少,使學生根本沒有探究的機會、求知的空間去打開思維。
『叄』 怎樣上好一堂課
不同年級有不同的要求,以高中課堂為例,上好一堂課,高中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學技能,例如教學的三維目標、教學內容的生活性、只是學習的建構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靈活地綜合地加以運用。
1、教學的三維目標。
教學目的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課堂教學目標要全面,要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做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內在統一。
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只限於向學生傳授學科知識,而應該以促進學生生命的整體發展為核心,培養完整的人,建構學生完滿的精神世界。
(3)當前的課堂教學應以人為本擴展閱讀:
一堂好的高中課堂必須以大綱和教材為「本」,不能隨心所欲,開無軌電車。但又不能囿於課本,而應對課本進行加工提煉,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加深加廣。
要講出學生通過自學閱讀仍體會不到的內容,發拙課本背後和字里行間蘊藏的奇珍異寶。講出教師自己鑽研教材的心得體會,獨到之處,要有見地,有升華處,從而引導學生超出課本達到新境地。
按對立統一觀點,教學過程應是解決矛盾的過程,教學由矛盾始,到矛盾終,如此不斷循環往復螺旋式向前發展。課結束時,根據知識的系統,承上啟下地提出新問題,一可使新舊知識有機聯系起來,二可激發新的求知慾,三可收到「欲知後事且聽下回」的餘味無窮之效。
『肆』 如何創建以人為本的數學課堂
兩年來,我們堅持著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學習借鑒嘗試教學法、問題教學法、主動教育模式,不斷的摸索、實踐、反思、再實踐,形成了目前我校正在嘗試應用的「以生為本的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下的數學教學經歷:嘗試自學——研究展示——反饋拓展三個階段,學生要經歷預習、質疑、展示、研究、檢測、反饋六種學習方式。在此模式的實踐應用中,我們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狀況採取不同的教法,一、二年級使用「先學後教」,三、四年級使用「先學後交」,五、六年級使用「先學後研」。接下來我結合教學實踐,將我校的「以生為本的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與大家做個交流:
第一階段:預習、質疑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始。
預習、質疑環節讓學生先預習,在預習中產生疑問。(預習可以在課前做也可以在當堂做,為了給學生課堂合作探究充足的時間,我們採取的是課前預習)。
預習是該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環節。為了使學生的預習有目標、有質量地進行了,具體操作是課前教師針對預習內容設計好預習生成單,明確預習的內容,讓學生知道自學什麼,怎麼自學,要達到的要求,帶著明確的任務,應用恰當的自學方法從而使自主學習更有效,堅持自學前給予方法指導,使學生不斷地積累自學方法,自學能力必然會逐漸提高。學生通過預習有了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把握,就會充滿自信的走進課堂,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能充分發揮出來,會使整個課堂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課前質疑使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不但明確了學習目標,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品質、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預習生成單」是預習質疑與課堂探究有效融合的抓手。預習質疑環節能否與課堂探究很好的融合關鍵在於教師設計的「預習生成單」,如果教師能夠精準的把握學生的學習認知,設計適合學生認知的預習問題,學生按要求完成預習任務會對本節課的成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這是我們學校的預習生成單模版,有我學會、我發現、我質疑三個版塊,大家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預習問題設計,我收集了各年級的預習生成單,這是教學三上《周長》的預習生成單,是這樣設計預習問題的:……這是張六下數學廣角《鴿巢問題》的預習生成單,……以上這些預習生成單是我校不同年級教師對不同數學領域所做的教學嘗試時使用的,在生成單的設計使用中根據學生的已有能力設計預習問題,年級越低為學生設計的預習問題起點越低,大家在靈活機智的使用著預習生成單。
第二階段:展示、研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展開。
課堂展示、研究環節讓學生把預習的收獲展示出來,對自學疑惑進行共同交流和研究。
課堂展示是讓學生把自學獲取的知識展示出來,這是對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展示,也是學生學習方法和知識內化過程的展示,還是一種探索精神的展示。將預習檢測與新課溝通聯系時,教師開門見山點題,針對學生預習中發現、提出的數學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並精選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引導,並將所要探究的問題簡潔、精煉的提取出來,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探究才會更有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合作交流的慾望。檢測自學中讓小組內的中等生和後進生先對自學知識進行展示交流,充分暴露學生自學後存在的疑難問題。若後進生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不再引導講解;若後進生在展示中出現問題,引導其他學生進行更正、分析、講解出錯的原因,不僅對後進生有幫助,而且會使優生理解的更深刻。
研究環節是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要素。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探究建議,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在小組內合作探究,互相學習。匯報中充分發揮「先會者」的引領作用,教師把握方向,讓「先會者」引領其他同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本環節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就讓他們自己解決,教師要找出那些真正需要引導、點撥的問題給予及時到位的指導;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合作探究問題前,教師要為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提供明確具體的要求,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導航。(展示學路建議)這是《周長》教學中學生探究求周長的方法時,教師設計的小組活動要求:……這是《鴿巢問題》教學中學生探究鴿巢問題的計算方法時,教師設計的學路建議:……教學中只有教師的提出的合作要求具體明確,學生的合作才會有序的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才會更加有效。
研究、展示過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小組互動,討論、交流、追問、點評、爭辯、質疑,彰顯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力課堂。合作交流使每個學生有了自我表現的機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通過討論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靈感,使學生逐步學會學習。只有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滿足他們的知識需求,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展示、研究是該教學模式的核心環節,在實施中要注意:
1.明確教的內容。教師教的內容是學生自學後未能掌握的知識,在自學中暴露出來的疑難問題,學生通過自學已經掌握的堅決不教。
2.明確教的方式。 「先會者」引領其他同學,創造合作交流的機會,讓通過自學學會的學生去教那些還未學會的學生,期間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質疑、討論形成結論,由老師做引導、補充。
3.明確教的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歸納上升為理論,引導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的錯誤,以免走彎路。
4.小組的組建要求。要優、中、差搭配組建小組,在組內活動時分工要明確,特別是使中差生不要成為旁觀者,必須分配任務,讓他們主動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展示時盡量讓組內的中差生先去表達,讓優等生做補充。
第三階段:檢測、反饋是學習成果的盤點。
通過檢測反饋,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檢測是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根據不同的課型,採取不同的檢測方式,可以口頭檢測、動手操作檢測、書面檢測,在書面檢測中教師設計的檢測單要低起點、多層次,有必做題、選做題、拓展題。(展示檢測題兩份)《周長》教學檢測單……《分數的基本性質》檢測單……這樣檢測單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反饋環節中引導學生對課堂檢測題進行批改,採取集體訂正批改、組內互批、優生和學困生結對方式、面對面及時講解訂正,以達到知識鞏固、強化的目的。通過當堂檢測反饋,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度,對學生學習中的缺陷及時糾正,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做到 「堂堂清」,同時要將本節課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拓展延伸。
接下來我要和大家聊聊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我們是如何實施生本課堂的。顯然生動且充滿活力的「先學後研」方式是不適合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只能從「先學後教」做起,教給學生預習方法,摒棄家長幫教代替預習;教給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傾聽、學會完整的表達。在本學期我結合不同的課型利用課堂時間教給孩子預習學習的方法,指導孩子具體的預習學習步驟,試著說出學習中不懂的地方。平時通過家校合作來落實預習學習,以校信通將預習要求發給家長,大部分家長能按要求進行預習指導。我相信隨著孩子的成長,每一個孩子會慢慢學會數學預習、學會質疑問難、學會互相合作,只要我們堅持培養下去,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不斷提升。
「以生為本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由低年級至高年級所採用的方式:「先學後教」、 「先學後交」、「先學後研」,猶如接力賽,只有從低年級開始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到中高年級「先學後研」的課堂才會更加的生動有活力。「以生為本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使學生在語言表達、邏輯推理、敢於質疑、合作探究等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同時會不斷促進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和專業素養的提升。
我們的教學模式還不是很成熟,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生成總有讓我們感動的點滴;雖然也有人評論我們的課堂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做為教師我們在努力踐行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而我們的學生還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我們教師點撥和講解時,我們會為學生拔開迷霧及時點破,「真實」才是生本課堂的底線。同時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的研究行列,用我們的實踐與思考使「以生為本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不斷的完善。
『伍』 如何培養小學階段一二年級的英語學習興趣
一、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寓教於樂。
小學生對初次看到的、聽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讓人難以忘懷,教師善於利用「第一次」,會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想一想,英語教師第一次走進課堂,就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英語。」給孩子們的印象是多少的平淡。而換一種方式,在黑板上用優美的英語字體寫上「Welcome to English!」;錄音機里播放歡快的英語歌曲;再來一段教師的英語自我介紹;請學生談談英語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如有各種英語說明書,長大後可以出國留學等)。這樣的效果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使他們感受到英語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學英語是一件多麼有趣而又有益的事。 當學生開口說第一句英語,第一次羞澀的用英語和老師打招呼,第一次和同學表演對話,第一次唱英文歌曲,第一次做英文游戲……這些新奇、喜悅、自豪、快樂的情感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無數個培養興趣的機會會隨著這一個個「第一次」悄然而至。
二、充分研究教材,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巧妙設計。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下載的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採用自製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內容時,筆者就運用實物展示、課件輔助教學的辦法,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進行操練,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的重要途徑,但居於重要地位的則是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應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於主人自居,積極、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在各種操練和交流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激發積極學習的情感。
三、 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性。
教師應該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 「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 。新課程標准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正如布魯納所說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因此我們應多為學生創造思考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內容時,筆者採用多媒體呈現迷路、問路的幾個現場情景,然後提出問題:假設是你,將如何進行問路、指路?學生分小組討論(Group-work),接著每組向全班匯報,匯集各組方式後,再與教材中學生們的方法作比較。在學會技能之後,還讓學生聯系本校、本地區的具體地理情況,自編自演問路的情景。在教學中,學生非常積極,「Ask the classroom」 「Ask the bookshop」,還有的「Ask the W.C.」,氣氛特別活躍。這樣一來,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時,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使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輸出,學習興趣自然而來。
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以情施教,情感交融。
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現代教育觀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微笑」是貫穿始終的表情,通常我面帶微笑環視教室走進課堂,隨著一聲「Good morning」或輕松的「Hi」,便開始了課堂教學。隨著課堂教學的開展,自然的運用身體語言來配合教學,如通過面部表情去吸引學生,用點頭或幽默動作給學生以鼓勵、勇氣或提示。教get up ,go to sleep這類片語時,教師先用誇張的動作引出,使學生很快就理解了,然後再讓學生在邊學邊動中操練,而在教授happy, sad, angry時,我則充分利用了面部表情,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既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又創造了輕松的課堂氣氛。 在英語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往往有許多的小對話、小故事供學生表演,而這些對話中也總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師應把這些內容的情感通過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煉而展示出來,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學生在接受認識信息的同時,接受相應的情感因素的影響,達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 在上三年級的教材時,有一篇信息材料是關於國旗的。我充分抓住學生愛足球的天性,利用這點再展示國旗的圖片,學生便會很快把它們的讀法記熟。
對學生的關心,會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學生鼓勵,會引發學生學習的信心。老師要不吝表揚和鼓勵,尤其對於一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要多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信心。如每天的作業,不僅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場所,更是我和他們交流的重要渠道,有進步了我會寫上Come on!表現優秀的寫上Very good! Excellent! 退步的或有錯誤的寫上Can I help you? 只寫片語卻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關心他、注意他的,他們也會在作業本上寫上Thank you!等和我交流。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像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陸』 老師上課罵學生致其抑鬱症,官方是如何通報的
目前官方表示已經正式處分了這名老師,並且責令這名老師進行整改和相關的檢查,我們可以看出官方還是比較重視這樣的一個問題的,因為老師並沒有什麼權利去辱罵學生,更不能因為這樣的行為去傷害學生。
在現在生活中,我們都非常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因為孩子會喜歡一些偶像,所以孩子可能會盲目的崇拜一些偶像,對於這樣的問題,老師其實並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只需要有耐心的引導就可以了,但是始終會有一些老師做不到這一點,甚至會去辱罵學生,我覺得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妥,同時也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個事情說來話長,我們簡單的講就是因為疫情的緣故,所以很多地方都開始了所謂的網課,在寧夏的一個地方,一名老師在上網課的時候,發現一名學生起了一個關於肖戰的名字,對於這樣的一個情況,可能這位老師本人並不喜歡肖戰,所以在課堂上就批評了這名同學,甚至辱罵了這名同學。這名同學後來因為老師的辱罵而陷入了抑鬱症,可以說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然後校方也知道了這個事情。
『柒』 英語伴你成長作業本 五年級上答案
一、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寓教於樂。
小學生對初次看到的、聽到的事物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就更讓人難以忘懷,教師善於利用「第一次」,會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想一想,英語教師第一次走進課堂,就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英語。」給孩子們的印象是多少的平淡。而換一種方式,在黑板上用優美的英語字體寫上「Welcome to English!」;錄音機里播放歡快的英語歌曲;再來一段教師的英語自我介紹;請學生談談英語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如有各種英語說明書,長大後可以出國留學等)。這樣的效果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使他們感受到英語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學英語是一件多麼有趣而又有益的事。 當學生開口說第一句英語,第一次羞澀的用英語和老師打招呼,第一次和同學表演對話,第一次唱英文歌曲,第一次做英文游戲……這些新奇、喜悅、自豪、快樂的情感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無數個培養興趣的機會會隨著這一個個「第一次」悄然而至。
二、充分研究教材,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巧妙設計。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下載的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採用自製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內容時,筆者就運用實物展示、課件輔助教學的辦法,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進行操練,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的重要途徑,但居於重要地位的則是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應在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於主人自居,積極、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在各種操練和交流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激發積極學習的情感。
三、 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性。
教師應該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 「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 。新課程標准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正如布魯納所說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因此我們應多為學生創造思考的空間。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著老師走.例如,在教授「Ask the way」一內容時,筆者採用多媒體呈現迷路、問路的幾個現場情景,然後提出問題:假設是你,將如何進行問路、指路?學生分小組討論(Group-work),接著每組向全班匯報,匯集各組方式後,再與教材中學生們的方法作比較。在學會技能之後,還讓學生聯系本校、本地區的具體地理情況,自編自演問路的情景。在教學中,學生非常積極,「Ask the classroom」 「Ask the bookshop」,還有的「Ask the W.C.」,氣氛特別活躍。這樣一來,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時,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使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輸出,學習興趣自然而來。
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以情施教,情感交融。
師生關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現代教育觀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微笑」是貫穿始終的表情,通常我面帶微笑環視教室走進課堂,隨著一聲「Good morning」或輕松的「Hi」,便開始了課堂教學。隨著課堂教學的開展,自然的運用身體語言來配合教學,如通過面部表情去吸引學生,用點頭或幽默動作給學生以鼓勵、勇氣或提示。教get up ,go to sleep這類片語時,教師先用誇張的動作引出,使學生很快就理解了,然後再讓學生在邊學邊動中操練,而在教授happy, sad, angry時,我則充分利用了面部表情,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既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又創造了輕松的課堂氣氛。 在英語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往往有許多的小對話、小故事供學生表演,而這些對話中也總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師應把這些內容的情感通過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煉而展示出來,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學生在接受認識信息的同時,接受相應的情感因素的影響,達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 在上三年級的教材時,有一篇信息材料是關於國旗的。我充分抓住學生愛足球的天性,利用這點再展示國旗的圖片,學生便會很快把它們的讀法記熟。
對學生的關心,會激起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學生鼓勵,會引發學生學習的信心。老師要不吝表揚和鼓勵,尤其對於一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要多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信心。如每天的作業,不僅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場所,更是我和他們交流的重要渠道,有進步了我會寫上Come on!表現優秀的寫上Very good! Excellent! 退步的或有錯誤的寫上Can I help you? 只寫片語卻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關心他、注意他的,他們也會在作業本上寫上Thank you!等和我交流。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像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捌』 學科教學要以( )為本。 A.教科書B.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C.人的全面發展
B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玖』 淺談怎樣以人為本進行思想品德教學
一、以學生為「主角」,教師為「配
角」
數學課堂應以學生為「主角」。數學課堂應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發揮他們的潛能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其主動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團結協作能力等。課堂上應給學生創造適宜發揮的環境,為學生提供參與創造的機會。它體現在「創設情境、主題探索、辨析、反思」的各個教學環節中。我們認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應視為一個探索的開始,解決了的問題意味著一個探索的結果。本次研究實踐還體現在課堂教學的雙邊過程,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經常使用這樣的話:你能想到什麼?你發現了什麼?你能給以證明或說明嗎?你能舉例嗎?你能寫出來或說出來么?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補充等,以此調動學生參與的語言,徹底扭轉了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教師把講述的內容轉化成問題,用一定的情境在課堂上呈現出來,以設定學生的活動環節來實現教學。在這過程中,數學教育從「文本教學」回歸到了「人本教育」,教師是學生的朋友和夥伴。教師主動走進學生的心靈,一方面要「尊重」、「保護』、「關愛」學生,另一方面又要「喚醒」、「激勵」、 「發展」學生。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特別是本班學生,學困生更多的情況更要「尊重」、 「保護」、「關愛」學生,「激勵」、「發展」學生。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1.讓學生快樂學習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需要學生自己去發現,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繫到學習的效果,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容、規律和聯系。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久而久之,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慾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從思想上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
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創設各種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主動學習。這樣也可以使學生敢於暴露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一些疑難問題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新課程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我們教師的職能和作用提出了嚴格的變革要求,即要求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師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站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與交流。過去由教師控制的教學活動的那種沉悶和嚴肅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真誠和激情。因而,教師的職能不再僅僅是傳遞、訓導、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勵、幫助、參謀;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以知識傳遞為紐帶,而是以情感交流為紐帶;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滿倉庫,而是要點燃火炬。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靜如止水的深思中產生,而多是在積極發言中,相互辯論中突然閃現。
在教學中,大膽放手,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要經常告訴學生:課堂是你們的,數學課本是你們的,三角板、量角器、圓規等這些學具也是你們的,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也是你們的。教師和同學都是你們的助手,想學到更好的知識就要靠你們自己去發揮。這樣,學生始終處於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但學到了感興趣的知識,還使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
總之,以人為本的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優化教學過程,重視過程評價,創造愉快和樂的課堂氣氛,形成寬松和諧人際關系,力求達到學生與教師共鳴,學法與教法共振,知識與能力辯證統一,認識與情感的同步發展,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數學教學如果有了以上幾個方面的突破,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就一定能「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