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聽完家庭教育講座後的感想怎麼寫
要點:首先說明講座的主講人和主題,然後講述其中感觸較深的內容,並通過相關內容引發自己的思考,最後通過此次講座對自己以後對孩子教育有什麼影響。
正文:
這個周四的下午在學校聽了家庭教育講座,是本市的中英文學校的校長彭文明校長主講的。本次講座是的主題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首先彭校長通過幾個小故事講了習慣的重要性,其中講了一個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十幾個宇航員一起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進艙門時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就是這樣一個動作讓設計師非常感動,加加林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
這個故事讓我們了解了成功就是從好習慣開始。還講了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的一段名言:「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裡有習慣,哪裡就有神經系統在工作。」
烏申斯基認為,經過教育,經過培養,人是可以形成新的習慣,新的反射的,人是可以把握自己命運的。彭校長還講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要學會」四會「首先就是要培養好習慣。
接著彭校長講了習慣培養的重點一、做人的習慣,二、做事的習慣,三、學習的習慣,四、交往的習慣,並根據這四大點列舉了36種具體的習慣。強調了我們家長們在生活中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好習慣和哪些不良的習慣。
然後講了怎樣培養良好習慣,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量21天,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時間越長習慣越牢。
這也讓我想起了孩子的親子閱讀,上小學前一直和孩子堅持親子閱讀,後來上了小學,孩子的識字量大了,基本就自主閱讀,可是發現孩子自己選書時就常常只選漫畫書,後來就恢復和孩子的親子閱讀,堅持一段時間後,孩子慢慢讀書的范圍就起來越廣。
最後彭校長還講了培養良好習慣的五個步驟及怎樣糾正不良習慣。講糾正不良習慣時彭校長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感謝學校讓我們有機會聽到這么好的教育講座, 通過這個講座讓我更加了解了要教育好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也學習到很多培養好習慣的方法。記得巴金先生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讓我們一起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吧!
❷ 家庭教育與學習方法講座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來。家長應該是孩子自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梁之才!所以,每個家長都要認識到這一點,並不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就可以,並不只是創造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就是稱職的,放養也需要一定的度,還需要家長收放自如地加以教育、規劃,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長!
❸ 家庭教育講座《當父母也要講學問《的感言
家庭教育當父母也要講學問,當然是一起學習。在家庭教育當中,我們一定要互相尊重。父母也要學習一起成長。
❹ 聽教育講座有什麼收獲
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學會更好地和子女溝通,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通過教育講座,可以直接咨詢教育權威人士自己的問題,對症下葯,效果更為顯著。
可以讓家長提升自身素質,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在受教育的時候能夠不產生叛逆心理。
提高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度,讓家長把更多時間放在孩子身上。
(4)教育教學講座與家長分享擴展閱讀:
一關於家庭中的集體主義教育及威信的確立
集體主義教育觀是馬卡連柯教育思想體系的基礎和核心,如何組織和培養兒童集體是馬卡連柯全部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的中心問題。在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上馬卡連柯同樣強調了集體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馬卡連柯認為,舊式的家庭是一種父權的家庭,孩子的生活完全服從父親的意志。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家庭首先是一個蘇維埃的集體,它與舊家庭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此。每個蘇維埃家庭,「都是由享有平等權利的社會成員構成的集體,家長與兒童的區別在於家長領導著家庭,兒童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兒童將成長為怎樣一個人,取決於兒童本人的能力和所受的教育。為了使家庭教育得以順利地進行,馬卡連柯要求家長們懂得,第一,在家中他們「不是絕對的、不受任何約束的主人,家長必須從孩子幼年起,在孩子的一舉一動中,在孩子的游戲中培養他集體生活的習慣,不可讓孩子成為「利己主義者」。
第二,家長要為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孩子對「蘇維埃的法律承擔責任」。每個做父母的都應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活,任何移情別戀造成的家庭的破裂都會病態地反映到兒童的教育上。第三,家長應通過自己的心靈、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傳達給孩子,讓孩子產生興趣,讓孩子為家長對社會作出的成就感到自豪,從而把孩子從小就融入社會的大集體中。第四,家長是家庭集體的領導成員,他必須以身作則,這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第五,家庭教育工作的實質不在於家長對孩子的直接影響,而在於家長是如何組織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如何組織孩子的生活。
沒有威信就不可能進行教育。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就是父母的價值與力量所在。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孩子聽話就說明家長有威信,於是為了達到聽話的目的而去追逐自己的威信,從而培養出了懦弱的孩子。馬卡連柯在《兒童教育講座》中分析了幾種建立在這種錯誤基礎上的威信。虛假的威信盡管有著形形色色的表現,但都是「以故意做作為原則,力圖用任何手段製造『聽話』的假象」。馬卡連柯指出,真正的威信應該是以了解、以幫助、以責任心獲得的威信。
二、關於百分之百成功的教育
馬卡連柯的以下兩個觀點是每一位家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予以充分重視的。
第一,馬卡連柯強調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 「孩子將成為怎樣的人,主要取決於家長在他5歲前把他造就成什麼樣子。如果孩子在5歲前沒有得到應有的教育,那麼以後就不得不進行再教育。」馬卡連柯認為,「這種再教育工作,並非每個家長都能做到。」因此,馬卡連柯忠告每位家長「要始終做好教育工作,力爭將來不必再做任何改造工作,力爭在一開始就把一切都做對。」
第二,馬卡連柯堅定地認為,在兒童的教育中不允許有任何一個不合格品,不使任何一個兒童由於不良的教育而成為廢品。
三、關於教育中的尺度和分寸
馬卡連柯強調進行教育工作並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情,只要具有健全的理智就可以了,健全的理智表現為善於掌握尺度與分寸。一方面家長本人要善於掌握尺度與分寸,另一方面要從小培養孩子學會掌握尺度與分寸。馬卡連柯直截了當地說,對孩子的愛「需要有尺度,有分寸」。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但是,愛超過了限度就成了溺愛,成為 「造就拙劣的人」的原因。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去追求為父母帶來幸福,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應首先有權享受幸福。馬卡連柯說:「必須教育孩子關心父母,培養孩子產生一種純朴的自然的願望,讓他們在父親或母親的願望沒得到滿足之前自願放棄自己的慾望。」
具有分寸感,善於掌握尺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家長要善於掌握對孩子的慈愛與嚴厲的尺度;在干預孩子的生活的程度上家長既要放手,給予孩子必要的自由,但這種自由又必須有一定的限度。家長既要發展孩子的主動性,又不可以放任不管,必須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堅強的意志不僅僅是想什麼就得到什麼的本事,還是一種迫使自己拒絕不需要的東西的能力。
四、關於紀律與制度
馬卡連柯認為,紀律是教育的結果,而制度是教育的手段。
為了培養出守紀律的人,必須做許多工作,其中包括建立合理的制度。家長在制定家庭的生活制度時首先要考慮制度的合理性和目的性,還必須具有確定性。馬卡連柯提請家長們注意,「沒有正確的制度,懲罰本身不能帶來任何好處。而如果有了好的制度,即使沒有懲罰也能如魚得水,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
馬卡連柯在自己的關於家庭教育的論著和講話中,還對兒童的游戲,對兒童的勞動教育、經濟教育、性教育和文化修養的培養等重要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有獨到見解的觀點。這些觀點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❺ 家庭教育講座對家長有著什麼作用
一般講座的內容是以家庭教育為基本原則,讓家長了解正確的教育方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通俗易懂的事例讓家長更易於理解,而且專家會和家長進行互動,起到良好的效果。
講座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素質,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指導為主要內容,幫助家長提升自身素質,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能夠不產生叛逆心理。
家庭教育其實是一門藝術,而家長想要掌握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就需要去聽家庭教育講座,從講座中吸取知識,改變自身的毛病,引導自己使用更貼近生命規律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教育。
(5)教育教學講座與家長分享擴展閱讀:
過去的認識里,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
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標應是:在孩子進入社會接受集體教育之前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打好基礎。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確實,家庭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並稱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經是中國文化的優勢資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結果。在轉型期的當代中國,成年人的價值觀發生巨變,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
其中過去以道德為核心的價值觀遭到破壞,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趨向,造成的嚴重問題亟待引起重視。導致家長教育缺失或者失位。使得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種種問題,因此新的恰合適宜的家庭教育應該應運而生。
❻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分享會聆聽了本次講座你有什麼收獲
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深刻體會,了解到家長教育方式對於孩子成長各種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學習到了更為科學更為藝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技巧,對於今後處理好親子關系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