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互聯網為什麼能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
互聯網+教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一種模式,也正在逐步的改變傳統教育的模式,中小學校可以申請校園號體驗教育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貳』 如何進一步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
第一,要注重同學生的交往。教學中應有互動、協調的師生關系。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教學,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都具有獨立人格價值,兩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人與人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和表達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徑是交往。如果師生人際關系中普遍存在著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將嚴重剝奪學生的自主權,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摧殘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將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怨恨和抵觸情緒,師生關系將經常處於沖突和對立之中。改變師生關系因此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讓學生體會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對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個性的張顯;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一種分享理解。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的轉換。
第二,要在教學中改進評價方法,使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所提高,學習更有自信心。《數學課程標准》提出:「對教學的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叄』 求問教育教學理念發生哪些變化
在新課改以後的教學中,教師充當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科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與開發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改變。 現在的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參與者、實施者和研究者,因而努力轉變觀念,正確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為新課改教學的實施提供有利條件。新課程倡導「以學論教,教為促學」,即教學方法的更新.只有教學方法更新了,才能提高教學效益.具體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要上好 一堂課提高教學的效果,就應當關注學生學的效果。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教師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學習知識的主動性。2、學生的學習體現在師生互動的過程。 新課程倡導學生學習中的師生交流應是多向的,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包括學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者。3、 教師要吃透教材,用好教材,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相聯系的學習材料,指導學生學會利用利用好材料中提供的各種信息,從而對其進行分析、思考、探索。在課堂上,要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會學生思考,與同學進行,交流後進行整合,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學生的主動學習,師生的互動就是一句空話。4、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 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用語言表達所學的知識,能否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現實生活中相關的現象,解決有關的問題,能否綜合幾方面的相關知識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能否將所學的知識遷移到實際問題中去。5、讓學生體會自主學習該學科學習的樂趣。 激發學生學習濃厚的興趣,使對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極大的興趣.並從中獲得興奮和快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錯誤應該得到允許和理解,不是排斥和打擊學生,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學生的創造性應該得到鼓勵,尊重和保護,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新的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角色,由教書匠向研究者轉變,由課程的執行者實施者向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轉變。要想使學生變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形成了融融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平等交流,學生得到尊重,建立起了平等的師生關系,師生和諧的關系得以鞏固。
『肆』 為什麼要更新教育理念方式方法
理念更新,方法更新,
『伍』 如何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
學校教育過程中,我們在處理遇到的問題時,教師的教育觀念不同,會有不同的處理結果。在傳統教育觀念下,當學生犯了錯時,我們一般的做法就是把學生訓斥一頓,弄得師生關系緊張;好一些的教師可以自己講出一種辦法,讓學生身體力行去做,從內心、情感上去感化他們,讓這件事就過去了。但在上述教育情境中,教師眼中的學生是主動的,是願意學習的、肯專研的,是聰明的、有發展潛力的。在這樣的觀念下,就有了這樣的教育方法,也就有了學生的出乎教師意料卻又在教師期望之中的成績。這里,教師面臨著自己教育觀念的更新問題。我認為我們教師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去體會:1.教師要有正確的發展觀。教師把教育過程不僅看成是傳授書本知識的過程,而且看作是發展學生的過程。這個教育情境讓我們體驗到師生是互相啟發的,師生是互動發展、共同發展的。2.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觀。教師看到了每一個學生都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只要創造機會,引導得法,學生就會作出出乎意料的創造。3.教師要有更新的教育觀。教師要確立新的教育本質觀,要認識到教育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有培養創新能力的功能。同時認識到教育應回歸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存在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資源,有待教師和學生去共同開發,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創造興趣。4.教師要有對學生發展的敏感性,善於創造教育時機,鼓勵和引導學生發展。
『陸』 21世紀教育新理念的內涵及意義
你好,你的問題比較難回答,我只能給你簡單的說下!
理念是個體的認識、經驗、行為在其頭腦中的系統反映。教師的教育理念是教師個人對教育的理解、經驗和行為的理性概括和信念。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在新的時代,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已經發生巨大變革,引起人們諸多觀念的變化。作為新時代教師必須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適應教育教學的發展。
知識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它與工業經濟具有本質差異。而我們現有的教育,從體繫到內容,從人才培養目標到教學方法,都是為工業經濟服務的。知識經濟的到來,必然會向現行教育進行猛烈沖擊,提出嚴峻挑戰。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新。要創新就得依賴創新性人才去實現,這就要求教育進行徹底變革,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要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能力上,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所以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期越來越短,新知識高速涌現,信息量成倍增加,社會需要的知識和學校的教學內容都必須不斷更新。傳統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將受到挑戰。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教育的各個領域必須進行全面的創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制度的創新,教學內容、方法、方式的創新以及整個教育體系的創新。但具體到每個教師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在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影響和推動下,為了適應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的需要,掌握現代教育新理念有十分重要意義:
第一,「信息時代已經到來」、「知識經濟初露端倪」已經成為我們的常用話語。理性地看,語言是理念的客觀性描述。但是,我們在運用這些話語時,除了感性地表達心理上的緊迫感和對未來的憧憬外,廣大教師能否真正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延續過程中,從國外到國內的引進吸收過程中真切領會當代教育與傳統教育到底有什麼不同。
第二,廣大教師早就摒棄了注入式教學法,而接受了啟發式教學法,特別是近年來,許多引進和自創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這對於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實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面對這些眼花繚亂的程式化教學方法,我們並未完全了解哪一種更適合本地的實際。
第三,一定的理念影響著一定的行為,教育也不例外。方法是重要的,因為方法是理念和行為的中介。但是,僅有方法是不夠的,只有深刻領會當代教育理念的內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現在有了大量的教學方法,現在所用的教學方法並沒有完全把教育新理念作為基礎。
第四,所有教育教學方法的誕生都是與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哲學思潮相聯系的。西方教育教學方法的湧入,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可資借鑒的資源。但是,我們在借鑒這些教育教學方法的時候,如何使之「本土化」,也就是如何解決這些教育教學方法切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的問題。
第五,傳統的教育是「遺傳」式的,即傳承人類文化,是以傳授知識為基礎的。現在的教育功能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逐漸成為教育的主題。教師們對教育教學改革也抱有極大的熱情。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需要落到實處,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教師怎樣教和學生怎樣學,以及教師教什麼和學生學什麼感到的困惑必須很好解決。
了解國際教育新理念對於新教材、新課程的實施有重要幫助。新課程、新教材改革的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現代化、基礎化、個別化和綜合化。通過改革,使新課程教材具有以下特徵:(1)現代化。內容編制要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根據現代科學及學科發展的新變化,組合、選擇和增加新內容;教學手段要吸納、採用新技術。(2)基礎性。從保證和滿足每個學生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為學生提供各種基礎知識的學習,使之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3)開放性。強調學習與學生生活、與社會發展的聯系;課程實施過程中要體現民主性和尊重個性發展的原則;提倡教學活動的多樣性,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性,學習方式的自主選擇,評價標準的差異性。(4)綜合化。按照現代社會與科學的發展,重新審視基礎教育的課程,對學科設置及內容進行選擇與組合,重視課程的綜合化,設計體現課程的整體性。此外,課程內容應具有多樣性和彈性,提倡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民族性與國際性的統一。
從新課程教材改革的趨勢和具有的特點看,新課程、新教材的改革是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一致的。如果教師缺乏對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新課程教材實施的效果。因為缺乏先進教育教學理念指導的教師,就不會理解課程教材改革的精神,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而掌握了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師會主動地進行改革,會使改革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教育理念大多起源於國外,新的現代教育理念一般分三個層次,即宏觀教育理念、一般教育理念和教與學的理念。三個層次教育理念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宏觀教育理念包括: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它是其他層次教育理念的基礎,對其他教育理念居於支配地位;一般教育理念包括環境教育、生態教育、合作教育、全民教育、建構主義教育等教育理念,這些教育理念對於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具有借鑒意義;有關教與學的理念對指導廣大教師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這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佔有現代教育新理念可以使教師既從宏觀上了解新的教育理念,又能在實際工作中實施這些新的理念。
『柒』 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一個學校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有一個先進的教育思想、科學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學校領導班子,必須要有一套較為完善科學的管理機製作保障;必須要有一支熱愛教育、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教師隊伍。對於一個教師而言,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除了應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外,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下面是本文對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淺見。
一、思想先進、管理科學、工作高效的學校領導班子和熱愛教育、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性因素。
1、思想是行動的航標,學校領導集體的教育思想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行為。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啟動,國家選拔人才的方式方法勢必發生重大改革,應試教育必將真正意義上退出歷史的舞台,素質教育將會全面落實。所以,作為新時期的學校領導集體必須認清形勢,及時更新教育思想,轉變育人觀念,調整育人思路,嘗試多元評價體系,制定合理的學生評價制度,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從奠定學生終身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盡快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樹立全新的教育思想,認真落實素質教育。
2、管理環節是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過程,科學的管理機制會產生高效的工作效率。不科學、鬆散的管理將會導致人力和物力的雙重浪費,不但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更會挫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所以,作為學校領導集體,必須避免官僚作風,經常深入教學一線,及時觀察教學狀況,悉心聽取師生的建議和意見,不斷完善學校各項管理機制,以人為本,靈活管理,避免形式主義的機械化操作,力求管理的實效性和激勵性。尤其是激勵機制,學校要多方面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協調、爭取資金,要捨得花錢,捨得花大錢,提高教師福利、加大報酬、獎勵標准和力度;努力解決教師職稱評定、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長期存在的焦點問題,徹底消除教師思想顧慮,讓其安心工作。
3、教師是教育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具備熱愛教育、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學校育人工作的對象不僅僅是培養學生,還要培養教師。師資隊伍建設至關重要,一所好的學校離不開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領導必須以身作則,做好示範引領作用,加強師德教育,對教師面臨的來自社會、來自學生、來自個人家庭的思想壓力、困惑及時進行引導開通,將學校和社會對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解距離有機地進行協調統一,縮小認識差距。引導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逐步理解教書育人這一神聖職業的現實意義,在教學中培養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在工作中通過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培養爭優創先的工作熱情。集體的智慧是無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匯聚廣大教師的集體智慧和力量,才能獲得很高的工作效率。
二、淵博的專業知識、先進的教育理念、創新的教學模式,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決定性因素。
1、社會在飛速發展,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新課程改革使從事基礎教育的廣大教師面臨新的挑戰。課程間的整合、知識面的跨度,都給原有的所謂「專業」帶來挑戰。新課程需要具有綜合型知識結構的教師,所以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重視繼續再教育,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勝任新時期教學工作。
2、新課程的實施,全面肯定了素質教育的人才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擯棄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能力的應試教育思想,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為目的,因材施教,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重視鍛煉學生的動腦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
3、平等參與、同幫互助的新課堂,要求師生的角色要轉變。一言堂、滿堂灌的注入式教育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天性,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認真研究教育規律,掌握學生心理生理特徵,重新定位師生角色,探索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去思考,指導學生去探究,鼓勵學生去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幫助學生掃除心理困惑。學習階段,學生常常會遇到各種生理、心理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理與指導往往會使其困惑無法安心學習。因此,教師要想使教與學和諧,必須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做他們的「知心大哥大姐」,幫助學生排憂解難。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教學過程中設法激發學生興趣,上課生動、有趣應該是每位教師追求的境界,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另外,一位成功的教師應該具備評價學生的藝術性,「任何人都喜歡聽好話」,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如果能及時地給予學生激勵與鼓勵, 少些批評指責,這不僅可以給學生無窮的精神動力,還可以讓學生重新樹立自信心,提高教學質量。
以上是對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從學校和教師個人兩個方面提出的一些粗淺看法,提高教學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關繫到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的相互配合協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教育質量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捌』 如何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和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
教師的教學行為的變化 在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將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僅從知識傳授者的角度來看,教師的教學行為也將發生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