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前小學教育教學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能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一來,真的就是師逸而功倍了!
② 基礎教育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是什麼
當前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和問題
(1)不容樂觀的現狀
針對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近幾年才引起重視的。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在社會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共同關注下,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納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設置了課程,培訓了師資,加強了管理,進行了督導。可以說,這項工作正逐步走向規范科學的發展軌道。但是,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現狀仍然不容樂觀。
一是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呈現普遍性,其程度呈惡化趨勢。
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初級中學。日前,我們在七至九年級的1000多名學生中隨機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項心理問題的專項調查,結果如下:
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高達100%,其中程度比較嚴重(已影響正常學習和生活的)佔3%。這些心理問題的表現症狀主要是自我封閉和自卑(25%)、焦慮甚至恐懼(20%)、膽怯(15%)、厭學(25%)、妒忌(10%)、敵視甚至仇恨(5%)等。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來自四個方面:①因客觀原因(如家庭、出身、長相等)造成的自卑自棄心理;②因學習壓力等因素產生的倦怠心理;③因與他人(同學、家長、親友、老師等)的關系問題引發的逆反、對立、妒忌、敵視心理;④因信心缺失和前途渺茫等因素導致的迷惘心理。對於上述心理問題,90%的學生表示可以自我控制,70%的學生表示平時能找到自己覺得有效的排遣辦法。
調查表明,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成了一個共性的問題,不再是局部的小問題,而是整體的大問題。這方面,學生德育工作者深有感觸。由於學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和復雜性,且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又很難找到切實有效的措施,學生的德育工作顯得更加艱難。令許多教師苦惱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學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顯得力不從心。
而更為嚴重的是,近幾年,因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疏通和矯正而暴發的惡性校園事件呈密集上升趨勢。如某校一初三學生因不滿學校的管理和教師的教育,竟在教室里縱火以求解脫,造成了數萬元的經濟損失,並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正常秩序;某校一初一女生因家庭不和且在學校得不到重視竟「自編自導」綁架事件,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嚴重影響了學校聲譽;某校兩名小學二年級學生因不滿老師的管教,竟密謀在學校開水瓮里投毒,幸好發現及時未產生惡劣後果,但其低齡化和惡性程度發人深省。這些惡性事件的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也引發了我們對於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冷峻思考。
二是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力度不夠。
盡管現在社會及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十分關注,但其重視程度與學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還不完全匹配。社會對農村基礎教育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仍然是教學質量,社會對學校評價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學率。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強調的不少,但督導落實的辦法和措施還不得力,至今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評估與督查方案。
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應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學校仍然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過程中摸索,對教育質量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因而,學校在這方面顯得比較被動。當問題發生了才引起重視,日常的教育工作還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與師資培訓力度還不能適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家庭是學生心理壓力及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背景,但家庭暴露出來的問題十分突出。許多農村家庭對學生的心理需求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圍不利學生的心理成長。我們在幾期家長培訓中作了調查,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學生的成績,其次是身體健康和安全問題,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長把學生的心理問題擺在最關注的位置,高達75%的家長對學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學不了解、不關心,高達80%的家長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懂。這就很難保證每一個家庭能給學生一個有利於心理成長的家庭環境。
(2)必須正視的問題
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與生俱來的,更不會是無中生有的。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往往來自其成長、教育環境中的諸多問題。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才能找到症結及解決的辦法和途徑。
社會環境問題
學生生活在社會中,社會環境問題必然對學生的心理成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當前,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的社會問題比較多,有些消極的因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應該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例如,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學生長期生活在心理壓抑之中;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導致這些家庭的學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關愛,嚴重的已造成學生的心理扭曲;社會的主流人才觀與新課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學生在社會評價中屢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現在,農村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比如農村「留守孩子」的問題就是一個特殊的例證。
《中國教育報》在2004年10月5日的一篇題為《誰來關愛「寂寞」的花朵》的記者調查中對這一問題作了深入的報道和分析。文章說,根據湖北省教育廳在京山縣坪壩鎮對848名中小學生進行的隨機調查發現,「留守孩子」346人,占總數的40.8%;有嚴重違紀的28人中,有23人是「留守孩子」,佔82.14%。其中,「留守孩子」中59%不理解、不支持父母外出務工,83%與現在的監護人關系緊張,92%與父母每學期聯系不到5次,69%對學習成績無所謂,90%將來准備經商或打工,81%最迫切的願望是父母回到自己身邊。文章還說,學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四難」:一是溺愛放縱,教育難;二是缺乏管護,安全難;三是隔代管教,監護難;四是管理脫節,磨合難。作者認為,「留守孩子」現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不容忽視,加強對他們的教育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可見,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帶來了城市的繁榮,帶來了農村經濟的復甦,但也同時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的直接受害者就是青少年學生,由此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了教育的一個新的難題,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關注重視和加以解決。
2、學校教育問題
學校是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但就農村中小學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發育不全,遠不能適應學生心理教育的嚴峻現實,還不能有效地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實上,學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向來不敢在教育質量尤其是教學質量上有絲毫馬虎。盡管素質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說得多,做得少。學校在重視智育的同時未能有效地實施德育,使管理重心向教學傾斜,忽視了德育,尤其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疏於指導、研究和教育。這樣,學校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的理念、一個科學的管理機制、一個得力的人員保障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觀察、分析,並實施有體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師資培訓問題
教師是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但農村中小學的教師在這方面起碼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論儲備和實踐經驗;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和專家指導;三是教師編制矛盾突出,教師教學工作量太重,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農村教師接受了大量的新課程通識性培訓和學科專業培訓,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訓,但不成系統,且具體要求也不夠明確。現實中,教師「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比比皆是,教師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改觀。近幾年,農村學校引進人才的機制一直運行不暢,教師流失嚴重,現崗教師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學任務已疲於奔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同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由心理健康的教師來實施,而教師的心理健康現狀也令人憂慮,這就更難保證教師可以科學地開展這項工作了。《北京晚報》報道說,「一項全國范圍內的教師心理調查顯示,30%~40%的教師經常處於情緒波動之中,15%的教師有心理問題,7%的教師有心理障礙。這些數據表明,心理健康問題已經開始悄悄地逼近中國教師。北京市曾對500餘名中小學教師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近60%的教師覺得在工作中煩惱多於歡樂,7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教師中普遍存在著煩燥、憂郁、易發火等不良情緒,一些教師因此對學生進行體罰,甚至出現過教師咬掉學生耳朵的事情。」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可能比上述情況更為嚴重。北京市已在全體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把「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列為了必修課程,而農村中小學教師尚未接受過這方面的全面而系統的教育和培訓,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有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4、家庭環境問題
家庭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學生中許多積淀已久的心理問題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農村學生的家庭環境至少有三個不利於學生心理成長的問題:一是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缺乏科學指導;二是學生大多在校寄宿,與家長溝通不夠,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心理距離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天天加大,極不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三是社會轉型時期,農村家庭受到較大沖擊,問題家庭、特殊家庭數量增大,受害學生的數量也在增大。
二、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和出路
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目前的困境,應在社會、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協作下探索出科學的對策和有效的出路。筆者認為,以下六個方面應予以加強。
1、加強教育督導。
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評估、教師評價的重要范疇。一方面加強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一方面形成適合農村學校及農村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方案,進行跟蹤督導評估,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予以重視和加強。
2、改善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應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過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為根本目標,切實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不僅要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從整體上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
3、重視師資培訓。
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教師抓起,必須以良好的師資隊伍為保障。當前,應特別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繼續教育部門應把此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專業培訓和實踐指導,倡導所有教師研究和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強家長培訓。
針對農村學生家長的狀況,學校應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深入的家長培訓工作,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育人觀,加強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的溝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積極改善學生的心理成長環境。
5、關愛特殊學生。
特殊的心理問題往往出在特殊的學生身上,關愛特殊學生是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關愛特殊學生應採取個性化的實施辦法,將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學生,幫助他們回歸正常心理狀態,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學生評價。
科學的學生評價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當前,農村中小學要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工作,研究學生評價與學生心理之間的關系,從評價方面為學生創設健康的心理成長氛圍。
農村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關下一代的成長和發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措施上進行深化,切實形成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境。
③ 如何破解教育熱點,難點,焦點問題
1、關鍵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何愁教不好?他們自己也會學了回.
2、掌握有效的教學方答法.
3、教師自己要有文本解讀能力,課堂上要讓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視教學,培養學生用「我手寫我心」.文章不在於技巧,關鍵在於富有真情實感.
5、掌握一些實用的教學法,多向名家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輩的教育家一些新課程改革後出現的特級教師的教學方法.
④ 當今教育熱點問題有哪些
當今世界教育熱點追蹤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即oecd)共有30個成員國,其作用是為各成員國政府提供一個探討、發展和完善其經濟和社會政策的場所。經合組織在經濟、社會、環境、教育、公共政策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已經成為許多國家政府制定發展政策必不可少的參考。研究和分析經合組織的成果,將是我們及時了解和掌握世界教育發展趨勢的重要途徑。
作為中國—經合組織專家交流項目的訪問專家,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統計信息處處長林志華和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質量測評監控研究中心主任孟鴻偉應邀赴經合組織總部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合作研究。本文是他們從巴黎發來的最新報道。
世界教育熱點之一:服務貿易中的教育
直到最近,教育一直被排除在全球化的爭論之外。許多人還沒有認識到教育也屬於服務貿易的范疇。事實上,高等教育的服務貿易是最明顯的。如果僅僅計算學生出國留學的費用,據oecd初步估計,1999年oecd國家的教育服務貿易額將近300億美元,這就相當於oecd國家當年整個金融服務貿易額,佔oecd國家服務貿易總額的3%。
一些oecd成員國已經在教育服務貿易中形成了他們的優勢。他們正在成為教育服務貿易的凈出口國,而其他國家則從他們提供的教育服務中獲得好處。據oecd對《服務貿易總協定》中「教育服務」條款范圍的市場調查表明:(1)貿易形式的教育服務已經在某些國家成為一項主要的貿易。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教育服務貿易分別是他們本國第三、第四和第五大出口業。他們的教育出口值占本國服務貿易總值的百分比分別是11.6%、4.9%和3.8%。(2)教育服務貿易份額最大的是出國留學,這項貿易已經存在多年。最近,一種新的前景更擴大了這種貿易形式,學生可能不出國而接受外國的課程和證書。(3)為進一步規范和保證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質量,世界范圍的高等教育質量認證體系正在醞釀之中。
就教育服務貿易可能的發展和面臨的挑戰,今年5月23-24日,oecd和美國教育部、教育國際貿易國家中心等在華盛頓美國商務部聯合舉辦「教育服務貿易」——oecd/美國論壇。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經合組織秘書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和美國商務部、教育部部長都出席並講話。足見是到了關心教育服務貿易發展和影響的時候了。
世界教育熱點之二:信息技術對學校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政府、社會機構、家庭和個人已經並且不斷地為教育和學習使用技術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在oecd1999年教育政策分析中,粗略地估計成員國在高等、中等及小學教育中投入了大約16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投在硬體和網路建設上的。投資的結果是,在整個教育系統使用計算機上網和發電子郵件及從事教學活動大大發展了。
可以說,在教育領域,以信息通信技術(ict)為基礎的教育、學習的熱潮已經在oecd成員國興起。由於ict的廣泛使用,引起了教育和學習上的多方面的變化,並對常規教育文化形成了多種挑戰:
1.大多數oecd國家今天已經進入了建設必要的硬體和網路的階段,問題就在於怎樣使每個校長、教師和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使用ict並從中得益。
2.雖然給學校裝備新信息技術的設備和建立網路的連接是最基本的,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教師必須具備必要的技術技能和能力,熟悉相關的軟體,能夠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規劃和管理它並服務於既定的教育目標。
3.目前,這些技能和工作方法還沒有和現存的學校課程相結合,並且在為畢業證書服務的畢業考試中還沒有必要的內容。
4.網際網路正在帶來更加動態的互動的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學習的環境和質量需要得到保證。其中關鍵的是如何防止不良信息的影響。
5.現在國際上還沒有一個共同接受的中學後教育的質量標准,但是學生們卻面臨越來越多的各種不同的中學後課程的選擇,常常又是外國學校提供的。關鍵的問題是政府必須在保護學習者和鼓勵接觸更多的網路教育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6.教育服務貿易是最近服務貿易總協定談判的一部分,政府將在多大程度上推進教育服務的自由貿易?這將對教育的傳統的公共提供者和對他們的服務的需求產生什麼影響?
7.在教育領域里還存在著設備的鴻溝,還有教師、學生使用這些技術的能力和自信心的鴻溝,以及在家、工作單位和社區使用電子多媒體的鴻溝。盡管已經在學校的新信息技術方面投入了相當大量的投資,但是仍然存在著在不同社會人群中的鴻溝。
基於這種情況和oecd教育部長們在一次非正式會議上表示的興趣,經合組織的教育創新研究中心(ceri)進行了一次考察新信息技術對學校革新和學習的影響的研究。21個國家參加了研究個案研究,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和個案研究結合。每個國家作了2-10個個案研究,這些個案一般都代表大的學校改革並且運用了新的信息技術。六個國家參加了實驗研究。
⑤ 小學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是什麼
1、熱點問題是教師的工資是否上調,教育的投資力度是否加大,教師和學生專關系等。
2、首屬先熱點問題就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問題,國家也比較重視的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都可以稱為是熱點問題。
3、教育的熱點問題永遠是圍繞著著,教師,學生,家長,教育投資這幾個詞語展開,他們之間的關系構成教育的焦點。
4、想了解教育的熱點問題可以每天收看一下新聞,報紙,網路上搜索一下,就可以輕松的知道熱點問題了。
⑥ 當前的教育熱點問題有哪些急求..................
一、關於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問題 十七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表明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長期戰略選擇,也是我國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面臨的新任務。 2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年平均速度9.7;2007年GDP達到24.66萬億元,總量居世界第四; 3 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20.8,外匯儲備超過1.52萬億美元(1978年僅為1.67億美元),居世界第一; 進出口總額達到2.17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三(1978年僅為206億美元) 4 我們消耗的資源多少呢? 以2005年為例:當年我國GDP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為2.26萬億美元,約佔世界當年生產總值的5,當年我國消費石油3億噸,原煤21.4億噸,粗鋼3.5億噸,水泥10.5億噸和氧化鋁1561萬噸,分別約佔世界消費總量的7.8、39.6、31.8、47.7和24.4。而國際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對我們構成了現實的巨大的壓力。石油每桶價格突破110美元,鐵礦石價格2008年比2007年增長了65。 5 具體產品:我國已有170多種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這一指標分別是日本5倍、英國8倍、韓國16倍,但在整個國際製造業的產業鏈上則處於末端。 在消化吸收和創新方面:日本引進1,再創新是5;韓國引進1,再創新是8;中國引進1,再創新僅為0.075。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魯格曼在其著名的《亞洲奇跡的神話》一文中提到增長的兩種類型:依靠投入增加推動和依靠效率推動。 6 改變上述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由過去依靠投入增加推動模式轉變為依靠效率推動。而實現上述轉變的根本是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特別是人的教育素質。 7 教育指數變動情況:1982年人均教育年限4.2年,1990年5.2年,2000年6.8年,2005年7.5年。 8 歷史表明:後進國家人均GDP達到先進國家40時,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發達國家70左右;後進國家人均GDP達到先進國家80左右,人均受教育年限應達到先進國家的水平。 9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必須解決的幾個問題 1、真正樹立人才是根本、教育是關鍵的理念 2、大幅度增加對教育投入。目前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為5—6;泰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為4—5;以色列、馬來西亞等國則達到甚至超過7;中國長期徘徊在2—3,最高年份為3.4但很快回落。 10 3、調整教育結構,加速中等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工人總數30—40,我國僅為3.5,熟練工人缺乏。 11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問題 十七大報告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溫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讓孩子們上好學,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 12 改革開放30年來,教育事業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我們基本解決了孩子們有學上的問題。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2006年達到59.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07年達到23。目前勞動年齡人口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達到7000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人力資源大國。 13 2、長期困擾我們的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問題,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2003年國務院召開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作出政府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於農村,實行「兩免一補」;2005年底決定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2007年秋季開始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並免費提供教科書;2008年秋季開始在城市也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為此,中央財政2008年用於教育的投入增加到1562億,增幅達到31。 14 從2002年開始,國家逐步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制度,健全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設立國家助學金,每學年資助學生1500元,連續2年,第三年到企業頂崗實習取得一定勞動報酬。2007年新學期開始,國家每年用於資助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家庭貧困學生的財政投入和學校安排的助學經費總額達到500億元,惠及2000萬學生。普通高中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已經部署啟動。 15 當前,人民群眾意見比較大主要集中在: 1、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教育發展差距比較大; 2、多數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仍然比較簡陋; 3、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不合理,優秀教師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的重點學校,導致「擇校熱」高溫不退; 4、應試教育愈演愈烈,課程改革、招生評價制度改革步履維艱; 5、素質教育推進十分艱難,整個教育教學質量不高。 16三、關於教育公平問題 30年經濟的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奇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使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都可以參加社會財富的分配,加之市場機制和法律的不完備,使收入差距擴大。國家統計局2005年公布的數據:城鎮最高組與最低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擴大到 5.3:1。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王小魯等人研究報告:目前城鎮最高與最低收入10家庭間的人均收入差距約31倍,城鄉合計計算則達到55倍。國家統計局:2007年我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仍快於農民,其收入差距由2006年的3.2進一步擴大到3.32。 17 國際上通用的測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統計指標——基尼系數(基尼系數介於0和1之間。0表示收入分配絕對平均,1表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在0和1之間,基尼系數越小,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尼系數呈不斷上升趨勢,1978年為0.16,1988年為0.23,2000年為0.32,2006年為0.47,2007年為0.48。基尼系數達到0.4為國際公認的警戒線,達到0.5就達到了引發社會動亂等一系列問題的邊緣。 18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奧曼、托馬斯—謝林做的一個有關公平問題的試驗,名稱叫「最後通牒」。18世紀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國富論》中提出著名的「經濟人假設」,認為人是利己動物,利益最大化是人的基本特性,這就是經濟人假設。「最後通牒」的實驗很簡單:我給王、李1000元,由他們分,規則是:1、錢由王來分,怎麼分則由王決定,絕對不允許與李商量;2、只能分一次,王的分配方案李不接受,錢我收回。 19 按照「經濟人假設」,王最理想的分配方案是自己得999元,給李1元,李必須接受,否則1分錢也拿不到。在全世界五大洲十六個不同文化區域實驗結果為:如果王把錢留給自己太多,李寧可1分錢不拿也不與你分,讓你也拿不成。分配成功的區間是40—60之間,峰值是55比45,低於40,王不幹,李也不幹。經過五大洲十六個文化區域的研究後發現,經濟人假設不能成立。
⑦ 關於教育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素質教育是教育的熱點問題。
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內性發展、身體健康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為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根本任務。
(7)教育教學熱點問題擴展閱讀: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新世紀初,知識經濟已見端倪,世界范圍內的科技競爭、經濟競爭,尤其是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素質的高低。
取決於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教育在綜合國力形成中處於基礎地位,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江澤民說:「 國運興衰,系於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
⑧ 今年教育部拋出了哪20個教育熱點問題
(一)加強農村教育的意見建議
1.實行城鄉教育統籌,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的意見建議。
2.解決農村教師缺乏、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的辦法措施。
3.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以及高中階段、高等教育的意見建議。
(二)深化教育教學以及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建議
4.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
5.創新人才培養的辦法措施。
6.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減輕中小學生學業負擔的辦法措施。
8.如何改革考試招生制度。
9.如何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健全高校內部治理結構。
10.加強省級政府教育統籌和區域教育協作的政策措施。
(三)解決各級各類教育中突出問題的意見建議
11.解決義務教育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城市擇校問題的辦法措施。
12.發展學前教育的意見建議。
13.如何改革職業教育發展模式,調動行業、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積極性,解決職業教育規模數量、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相吻合的問題。
14.如何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15.如何改進高等教育質量管理,健全質量標准和質量評價制度。
16.如何推進高等學校科學定位、分類辦出特色。
17.如何構建終身學習與人才成長的「立交橋」。
(四)保證教育投入和健康發展的意見建議
18.如何依法落實「三個增長」、強調政府投入責任。
19.如何多渠道籌措教育資金,鼓勵社會投資、捐資教育。
20.建設和諧校園的辦法措施。
⑨ 當前小學教學的熱點問題有哪些
1、熱點問題是教師的工資是否上調,教育的投資力度是否加大,教師和學生關系等。
2、首專先熱點問題就屬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問題,國家也比較重視的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都可以稱為是熱點問題。
3、教育的熱點問題永遠是圍繞著著,教師,學生,家長,教育投資這幾個詞語展開,他們之間的關系構成教育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