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淺談歷史課堂怎樣開展教學活動 詳細
淺談歷史課堂怎樣開展教學活動[基礎教育教學] 房小娟 約3240 字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正在不斷的涌現。而在新的教學理念中, 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教學正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視。舊課程過於注重歷史知識的傳授,而新課程強調的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要實現三維目標、發展學生個性,就勢必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即是創新的一種。那麼在歷史教學中應如何開展教學活動來取得實效呢?本文在實踐基礎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初步探析。 關鍵詞歷史課堂 教學活動 誤區 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中學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在我國未來人才培養和國家的全面建設和發展進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 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也在逐漸地深入發展,並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在當前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活動越來越受到重視,活動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舉辦歷史故事會、編演歷史劇、知識競賽、編輯歷史小報、動手製作教具、舉辦歷史文物展覽、參觀歷史遺址等等,花樣層出不窮。新的教學理念特別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活動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為目的,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實踐。由於活動教學引入課堂,過去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帶來的消極影響,比如學生對學習歷史沒有興趣,認為歷史只是一門可學可不學的學科,認為學習歷史不需要思考只要記憶就可以「背多分」,這些情況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但是在活動教學取得進步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在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大家對教學中「學生活動」的認識和設置還存有許多誤區和問題,甚至於不少地方出現了,學校人為規定歷史課堂上必須挪出多少時間來組織學生活動的現象。經過筆者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和觀察,存在的問題主要歸結為三個方面: 1 過分重視活動本身,忽視學生的思維活動 這一點也可以表述成為了活動而活動,忽視學習知識這一主要目的。 現在歷史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上,如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閱讀、討論、回答問題等,與教師的講授及其它教學方式進行恰當的組合, 就可以設計出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樣式。並且,「從活動本身來分類,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動手活動;一類是動腦活動。雖然這兩類活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其各自又帶有很強的獨立性,在本質上也具有很大的差異,不能相互替代。」對於這一方面,教師應該要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在歷史教學實踐中不可以把它二者隨意混淆。基於以上要求,教師在開展歷史課堂教學中,在設計學生的活動時,就必須依據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在這兩類活動中進行科學的選擇和恰當的運用。眾所周知在歷史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動才是活動的核心部分,因此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動手活動應該是為學生動腦,也就是思維活動的展開服務。 在目前的中學歷史課堂上,很多所謂的學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形式,並且有逐漸向模式化方向發展的傾向。其中特別應該引起我們關注的是,有不少這樣的實例正被當作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範例而加以推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即開展的學生活動,能夠有益於全面落實教學目標,而不是純粹為了活動而活動。還有一點也要注意,在歷史課堂上調動學生動手活動要遵循適度原則,要和教師的講解及其它教學方式方法相互配合。教師應該給予詳細的點評,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和縱向聯系。 歷史這門課是一個非常講究前後連貫性的學科,一味強調活動,忽視學生在活動中對於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忽視講解,容易造成學生知識鏈的斷裂,這和過去的「一言堂」同樣不可取。同時,這種純粹為了教學方式創新而活動的教學活動,已經流於表面,失去其實效了。 2 教師備課不充分,課堂控制力低 教師准備充分,有能力掌握課堂控制權,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 很多教師由於對活動氣氛和發展情況的預期失誤和活動前准備不足,導致無力控制課堂氣氛, 出現放得出、收不回的尷尬局面。在課堂上既要充分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要使活動的開展不偏離主題,操作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 在中學實習時,我曾遇到過這種情況。那位老師規定每堂課上課前用五分鍾時間,由學生先講一個與本課有關的小故事。結果班上部分同學性格活潑口才極佳,講的故事引人入勝,超過五分鍾。再加上別的同學總是會進行辯論,這就導致這位老師的課常常被佔用超過十分鍾, 當然也無法完成一課時本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這就是教師本身的課堂控制能力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反思和改進。 此外,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還常常有這種情況出現。有一次去聽一位年輕老師上《鴉片戰爭》這一課,她沒有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通過表演歷史短劇的形式。(下轉第181 頁)(上接第178 頁)安排兩個同學做講解員,其餘同學分組表現其中的一段。這一課被她編成了幾段短劇,由林則徐上書道光帝這一幕開始,然後隨著林則徐的述說切換到英國大量走私鴉片以及鴉片戰爭帶來的危害,接下來依次是虎門銷煙、英軍入侵,直到英軍抵達南京下關江面,簽訂南京條約。從她的設想看來這節課確實新穎有吸引力,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卻因為准備不充分,屢屢出錯, 整堂課支離破碎。 俗話說:「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為了課堂教學活動朝預期的軌跡發展,為了學生在活動中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就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周密的設計,講知識點合理地鑲嵌進活動過程中,這樣的一堂既有趣又達到灌輸知識目的的活動課,才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境界。 3 活動設計缺乏針對性、啟發性 教師設計活動的時候,不能只注重娛樂性和氣氛,必須要明確進行學生活動的目標,即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寓教於樂,在活動中領悟知識。具體來看主要有三個要求, 即針對性、啟發性和科學性,符合這兩個要求的教學活動才是成功的。 首先,所謂針對性是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在設計活動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活動流程,還要針對歷史教材的實際,譬如針對歷史事件爆發的背景和意義,針對歷史人物的功與過等涉及教材重難點的地方。同樣以上文《鴉片戰爭》一課為例,關於鴉片戰爭背景的場景設計還是不錯,顧及到了教材的重點。除了針對教材之外,還要針對學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疑問和實際水平。比如課堂問題討論,如果教師提出超出學生知識儲備的問題,必然造成「冷場」,或者出現「胡答亂猜」的情況,拖延教學進度,影響課堂效果。 其次,所謂啟發性是指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最簡單的課堂問題討論為例,教師不能過多地設計學生回答「是」與「不是」這種簡單的問題。或者是提出來的問題只需學生復述教材上的某段內容就可以解決。這將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新思維的發展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諸如圍繞「結合蘇聯社會經濟改革失敗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對比分析其原因,並理解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與曲折性」這種開放式、有一定深度的問題開展活動,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總的說來,筆者是支持在歷史課堂上加強學生的活動的。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學過程中大量學生活動的增加,符合青少年時期身心發展的特點,大大改變了過去歷史教學中教師注重說教、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的現象, 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許多歷史課堂上的學生活動確實存在著明顯局限,在我們實施「學生活動」這一教學模式時,往往過分注重形式的花哨,而忽視了教學的實效,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馬衛東.談談對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中幾個熱點問題的認識[J].歷史教學,2002(1):25-28.
⑵ 如何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新課改的實施是新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這是一個紛繁浩大的系統工程,也將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歷史過程。面對這次新課改澎湃大潮,我們這些身處教學第一線「弄潮兒」一方面感受到新課程全新理念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另一方面經過系統「師訓」和自身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也深切體悟到無論是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三維目標」落實等等都在悄然發生著新課程改革所期冀的積極可喜變化。
經過一學年的新課改課改學習和實踐,筆者體會最深的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堂教學設計是指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課堂教學所進行的設想和計劃,是對學生達成教學目標、表現出學業進步的條件和情境作出的精心教學籌劃,而不只是文本化的教案。課堂教學設計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為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而課堂教學設計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案,是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條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可以說,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關繫到新課程改革在實踐操作層面上成敗的關鍵所在。結合新課程理念和自身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也是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側重:
第一,在教學目標設計上:嚴格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依託《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同時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情況,全面整合和落實「三維目標」。
《歷史課程標准》反映了國家意志,體現了國家對高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法規。教師只有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了解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准、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新課程目標是指本課程要達到的結果,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同時決定了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是新課程理念方面創新的主要標志之一。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結合我省高中階段教育實際情況,在研究相關文件、課程標准和教材基礎上,制定的本學科教學、學業評價、學生畢業及升學考試的基本依據。從課程教學目標設置上看,《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高度統一和關聯的,都明確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牢牢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這一「標」和「本」,唯有如此,新課程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以高中歷史必修Ⅰ第七專題第二課《美國1787年憲法》為例,《歷史課程標准》確定的課程目標要求是「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目標(學習要求)是,「知道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特點及其作用;知道聯邦制的權力結構;理解美國的總統制;比較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感受1787年憲法中的「制約與平衡」原則這一人類政治智慧。」相比而言,《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在課程目標上一方面嚴格遵循《歷史課程標准》,另一方面又對《歷史課程標准》目標進行了細化、擴充和升華,使新課程目標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學實際。由於新課程特別關注和強調要改變傳統課程
「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通過教與學要求學生逐漸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且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所以,在考量、設計此課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三管齊下」,適當向「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傾斜。因此,在《美國1787年憲法》「三維目標」教學設計時,筆者就相對比較側重後二者,設計了通過採取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方式,探討「美國聯邦政府在啟蒙思...想指導下並結合國情.........如何進行制度創新的.....(權力分立和制約平衡.........
)?」這一探究題,以此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又設計了「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有何異同?中國封建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這一比較題,以此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民主政治也是多樣性和獨特性.......的,而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是可以借.鑒.
的,從而來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總之,教師在具體制定三維目標時,這三維目標可以分別制定,但在具體運用實現過程中卻是互相交融滲透、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當然,三維目標在具體課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課教育性比較強,有的課知識性強些,但不管什麼課,教師對「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切實關注和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則盡可能挖掘和升華
第二: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完整、准確地優化教學內容,通過問題化設計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所謂教學內容,具體可以分為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課堂教學內容等。《歷史課程標准》教學內容是指為實現課程目標,根據一定的原則所選擇的學科知識;新課程教材內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將課程內容組織在教材中的學科知識;課堂教學內容:即課程資源,指的是為實現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和教材,並結合各種實際傳授給學生的各種知識(信息)。三者內容也是高度辯證統一的,其中新課程教材內容就是根據歷史新課程標准內容要求而編制的,其呈現出觀點新、材料新、結構新、內容新、要求高等特點。但是由於新教材教學內容是採取模塊、專題形式,而每個模塊、專題又是各成體系的。如必修Ⅰ政治模塊「專題的排列採用了先中國後世界、先古代後現代,遵循著對學生而言先易後難、由遠及近的方式,並不完全是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時序」,因此在時序性上沒有邏輯而「混亂」的,給人「形散」感覺。如何做到教學內容的「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學效率的高效性,那就必須在教學內容設計時要對各模塊、專題內容進行完整准確地把握,並且加以優化,使其主題化、集約化(抓重點,大膽取捨)、結構化、層次化等等。
譬如,高中歷史必修Ⅰ是以中國和世界歷史中政治與制度發展的典型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制度創新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在必修I 教學設計時,筆者就對必修I的知識體系重新加以梳理,重構三條主線來進行教學:主線一: 政治制度史(中國、西方) ,下轄四個主題,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專題1 )、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專題6)、近代西方代議制度(專題7)、科學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專題8);主線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史和現代中國政治制度,下轄三個主題,即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專題2)、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專題3 )、現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4 );主線三: 現代中國外交史與世界多極化趨勢,下轄二個主題,即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5)、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專
題9)。通過對必修Ⅰ政治模塊知識結構優化設計和教學,其主題就更明確,重點更突出,結構更清晰,層次更分明,實踐也證明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再如在處理模塊與模塊之間關系時,有些教學內容也是可以加以優化的,如必修Ⅰ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和必修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與必修Ⅱ的「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與必修Ⅲ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專題單元等,由於這些專題之間內在聯系密切,筆者在教學設計時,往往能從其相互聯系的特點出發,適當地相互參照、統籌兼顧,整合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則更加顯著,學生更容易全面掌握和理解課程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習有效性。
而涉及到專題之下的具體課時,則要在對教學內容完整准確釐清、把握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並且加以改造設計成一個個可以解決的問題,使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化,即通過問題來解決重點和難點,這是筆者在教學內容設計時的一種經常性處理辦法。
比如,《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一課時,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艱難發展的深層原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筆者曾設計了這樣二個問題:「1895—1918年時期和1870--1894年時期相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試從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重工業發展不利條件和輕工業發展的相對有利條件。據此你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何主要特徵?」。從課堂問題的討論和解決過程來看,這二個問題是有利於學生來突破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的。當然,在設計教學問題時,一定注意科學性、挑戰性、開放性、思考性、層次性、引導性。
第三,在教學形式設計上,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教學方式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人,因此,我們的中心是如何處理學校中最基本的關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過於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把接受式學習與研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密切地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完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形式設計時,一方面必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地選擇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地教。
在教學形式設計時,對學生無論採取什麼學習方式,對教師無論採用何種教學方式,都必須做一項基礎性工作,那就是進行「學情分析」。科學、客觀的學情分析是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設計的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據,是突出學生主體教學的前提。如筆者在為嘉興市歷史學科基地准備必修Ⅱ《發展的亞太》教學設計時,是這樣分析學情的:「本課主要涉及東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三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由於學生缺乏世界現代史知識體系和相關的政治學科知識,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同時學生們身處當代區域經濟集團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之中,而且已經學過必修Ⅰ的第九專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在加入WTO後積極地參與和融合到這一潮流之中,加之經過一段時間的新課程學習,學生的歷史理解、分析、概括、比較能力有所提高,為本課的自主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學情分析基礎之上,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因人而宜、有的放矢。
一般來說,筆者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大都採取這樣的學習(教學)流程:即「提出問題(主題分析)——在課本或新情境中發現——從身邊的歷史中發現—— 拓展研究」。在上述必修Ⅱ《發展的亞太》筆者教學設計中設計的探究題(「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3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已整整10周年。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墨西哥(發展中國家)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的利弊得失有哪些?中國加入WTO組織已有五年多的今天是否也有這些利弊得失?舉例說明。」),也大致能夠反映此學習(教學)流程。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不應眼光只盯住探究題本身,更重要的是應該側重設計如何以方向引導、學法指導、動態地把握探究過程以便發現和解決新問題等等(教師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在教學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注意防止下列不良傾向:什麼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觀察、模仿學習;不顧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儲備,也沒有具體目標,徹底放開,讓學生憑空想像,無據辯論等等。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一般地說常規的教學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講授法、情景復現教學模式、問題探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巴班斯基認為:「有關最優化地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概念永遠是具體的(不是包羅萬象的),那些對於一些條件來說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對另一些條件、另一些專題、另一種學習形式來說就可能是不適應的。」具體來說比如「講授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式了,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式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資本原始積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議制」等)、或史學理論和方法(如「辯證唯物論」和「文明史觀」等)或知識難點學習時,「講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學方式設計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綜合因素,實事求是、科學地取捨各種教學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標新立異」,因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第四,在教學總結上,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善於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作出理性思考,並用以指導日後的教學。教學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任何教學設計,都有「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之嫌。教學設計和「原生態課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統一、曾至是大相徑庭的。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條不同的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後對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習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總結和反思教與學的得與失。因此可以說,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沒有反思的教學設計是不完整、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從此層意義上講,反思教學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重視。
例如,走出課堂進行實地調查,訓練學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讓學生貼近社會和生活,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新課程也鼓勵教師倡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但是看一主題是否合適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一要看是否具備一些必要條件(如大量的時間、學生興趣能力等), 二要看主題是否有價值。筆者在對《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教學設計時,曾借鑒採用了他人設計的四個社會實踐式題目,「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裝,搞一次老式服裝秀,感受服裝文化的魅力」、「調查嘉興地區還保留了哪些傳統菜餚?體驗一次西餐」、「調查嘉興地區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築」 、「參加一次婚禮,走訪老人比較嘉興地區百年婚俗變化」 ,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一句「我沒錢吃西餐,老師你
請客呀?!」才讓我有所反思、體悟: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學目標,這是不符合實際的社會實踐式的學習,而且實踐的價值較淺層,而事實上這四題社會實踐題也僅僅在課堂上「走過場」展示一下而已,更何況學生在期末考試前已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社會實踐。所以在課後教學反思過程中自己總結形成了以下幾點反思:對這些實踐主題建議刪除或改為在直接呈現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礎上從而組織學生進行一般性討論;要慎重使用社會調查;出現的上述問題,究其實質主要因為自己沒有吃透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有點盲目地趕潮流,過分追求在形式上做文章。
所以,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精髓,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地成長。
綜上所述,在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之側重點應當將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學內容,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反思教學得失上,以促進學生心智的全面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對新課程教學中情境式習題的編制和練習、學生學習過程和效果的全面測評等等也要高度重視的。新課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沒有一種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我們在新課改中, 「不畏浮雲遮望眼」,鍥而不舍,不斷地自覺學習、總結、反思、去偽存真,在創新中與時俱進,不斷向益友型、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師目標努力踐行,那麼新課程必然會結出豐碩成果。
⑶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於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江蘇省特級教師姚煥成在他發表的《從學生的參與看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提出: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通過歷史知識中的人文知識、人文精神和科學理性來養成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其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協調發展,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未來生活做准備,關鍵在於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以及怎麼學、會不會學;北師大的趙亞夫教授在他主編的《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中也提出:有效教學應該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用自己的頭腦親自對信息進行加工,通過積極的探索獲得新知識的一切形式。學生不應該是被動、消極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動、積極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教學必須破除「教師中心論」,確立師生「雙主體雙向互動論」,意識共享;拋棄教師「一言堂」和「單向灌輸」,精講多練與精講多議相結合,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通過兩位專家的論述,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使學生達到在知識與技能上有所收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有所提高、過程與方法上有所進步。通過有效課堂的實施,學生將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只有把課堂的有效性根植於教師和學生的內心深處,追求有效性的實踐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這一結論,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學習。
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這種發展應是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自由發展。因而營造一種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形成和諧校園文化氛圍,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和諧發展。應充分關注並致力於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自由度與親合度。所謂自由度指課堂寬松和諧自然。這里的「自由」,意在力求確保學生想像的空間,有利於學生保持、優化和張揚個性;所謂親合度指師生平等合作交流。所謂「親和」,則是以教師的人格魅力與應有素養,創造保證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所需要的和諧氛圍。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一。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傳授知識,它必須由傳授者與接受者雙邊配合才能完成。對預定的教學內容來說,教學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於教與學雙邊活動,而影響這個質量水平的一條無形卻又有力的杠桿就是情感因素。歷史教師不僅要科學准確地傳授歷史知識,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首先,對學生抱有愛心。馬克思說過:「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在此前提下教育學生,學生才樂意接受,教育方能獲得成功。其次,尊重學生。著名教育家愛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這種尊重就在於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個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僅僅是被管理的對象。沒有尊重,教育就難以深入人心,取得應有的效果。再者,理解學生。教師應該更容易理解做學生的苦衷,因為我們也曾有過那段純真而渴望的年代,讓每一顆心靈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我們對教育最大的理解。
二、活用教材,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繫到這節課的成敗。充分利用歷史教科書中所提供的廣闊背景,用豐富多彩的形式來縮短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縮小學生和教師間的差距,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產生渴求知識的心理,這將會大大有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如:在七年級第一學期教授第五章「秦帝國的興亡」課文為例,在介紹「秦王掃六合」一目時,先組織學生朗讀李白《秦王掃六合》中「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的詩句,讓學生先對秦統一六國的壯舉有大致的認識,再自然地引入新課,學生就會自然地接受秦統一六國的原因、過程和意義。通過這種文獻資料的引入,起到了潤物無聲的效果。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在講《開放與交流》的「玄奘西行」這一目時,我先問學生:「有沒有看過《西遊記》?」。學生幾乎是齊聲回答:「有」。《西遊記》這一經典電視連續劇可是許許多多少年兒童追捧的劇目,對於初一年的學生來說,誰不熟悉呢!這一問馬上就把氣氛調動起來了。我緊接問:「那同學們知道劇中的內容嗎?」。學生臉上都現出不屑。看到這種情景我馬上接著問:「現實歷史中是不是真的有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呢?」。學生們的臉上現出愕然!孫悟空、豬八戒的形象在他們心目可是栩栩如生。我又接著問:「唐僧是不是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回了真經?」。學生們都陷入了思索,孫悟空降妖除魔的高大形象已經深印在他們心中。這時候我開始講述玄奘西行的故事。並且強調貞觀年間玄奘是獨自西行的,他歷經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終於從印度取回了佛經,這一經歷與《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經歷相比毫無遜色,玄奘回國後還把西行途中的見聞口述下來,由他的弟子整理成《大唐西域記》一書。通過學生熟悉的神話故事與真實的歷史相比較,這樣的導入方法,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吸收了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課就認真聽講,同時還會產生濃濃的探索歷史真諦的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H·A多勃洛波夫曾說過:「當學生樂意學習的時候,就比被迫強制學習輕松得多,有效得多」。因此,教師巧設問題情境,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三、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重現歷史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歷史」原本是有生命的,是很生動的。
在教學上,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真正教給學生「有生命的歷史」,還原生動、深刻、鮮活的歷史,才能使更多的學生愛學、樂學歷史。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學中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震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是很重要的。如:
1、運用掛圖、模型等直觀教具,增強學生對歷史的直接感知。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對於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的學習;近代史中,對於國共兩黨進行的三大戰役的學習等,我就藉助路線掛圖進行教學,變抽象為直觀,便於學生理解記憶。
2、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感性認識。我們可以藉助多媒體手段,利用多媒體兼容性高的特點,把圖片、影片、錄像等史料重現,通過歷史的原貌的重現,增強學生的感官刺激,進一步加強對歷史知識的領悟、理解和掌握。在講授「開國大典」時,我給學生放映了中國悲壯的近代歷史簡評,同時,放映了第一屆領導集體走上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場景。當時,全班的學生都震撼了,他們更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3、插入歷史故事、歷史資料使教學更具趣味性。有人稱歷史課是史話教學,可能有些偏頗,但也體現歷史教學的一個特點。在學習義和團運動時,我把當時民間傳誦的民謠:「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洋鬼子,全殺盡,大清一統定江山」跟同學們一起分析。講鴉片戰爭的時候,我給同學們講述了奕山「馬桶遇洋兵」的故事,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
四、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涵,把握歷史事件的現實價值。
歷史學科學習的內容都是源於生活的,是鮮活而又富有生命意義的。作為歷史教師,教學中只有把歷史教材的基礎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素材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涵,把握歷史事件的現實價值。
1、挖掘歷史教材與現實社會的切入點,增長學生的生活智慧。學習歷史可以幫助學生古為今用,以古鑒今。這是拓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認識事物發展規律的重要保證。如:學習《近代工業的興起》一課時,我給學生看了很多當時洋務派興辦的軍用工業和民用工業的圖片,跟著學生一起分析洋務運動的價值,洋務派自身存在的歷史局限性的相關史料。在交流中,我特別關注了以下幾個問題:①如何認識晚清政府實行的洋務運動?②如何理解新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③對中國加入WTO你怎麼看?④對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你怎麼看?從對比中學生更加明確中國政府的做法是時代所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取得一個又一個經濟戰爭的勝利。
2、融入鄉土歷史,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歷史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老師應該從校本研修的角度做一名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學資源還包括多媒體、電子書庫、文物古跡、歷史遺跡、博物館、圖書館等。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歷史,樹立為家鄉發展服務的理念。《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一課中,在介紹「商業繁榮和海外貿易的興盛」知識,我就比較詳細地給學生介紹宋元時期泉州港的海外貿易情況,介紹鯉城區水門巷的市舶司、塗門街的清真寺、晉江的草庵寺等,並引導學生去游覽參觀這些歷史古跡。總之,結合自己本地區的特點,讓學生從研究鄉土歷史的角度學習歷史,更便於學生對家鄉的了解,擴展歷史知識。
總之,歷史教學實質上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應該是帶著學生走向歷史,而不應該是帶著歷史走向學生。只有把歷史的真實性還給學生,讓學生從歷史中不斷感悟,內化成自身的素養,才是學習歷史的終極目標。
⑷ 愛國主義教育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體現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們已經進入瞬息萬變的專高科技時代。作為屬歷史學科的老師,如何適應時代變化發展的要求,培養新形勢下新一代的接班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實施愛國主義教育,也是當前做好歷史教學工作的重要體現。為迎接全球化挑戰,歷史學科必須肩負起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傳統美德、革命傳統、開放精神、全球意識等方面的教育重任;肩負起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將人文精神與科學素養相結合,增強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逐步確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一、充分利用歷史教育素材
二、密切結合現實政治生活
三、自然融入愛國情感態度
四、深刻認識改革開放成果
五、積極開展歷史課外活動 ~
⑸ 如何利用課堂觀察提升歷史課堂實效
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從單純地講授知識,轉變為設計教材,啟導學生學習;學生從單純地接受知識,轉變為自主學習,開拓智力,發展能力。因此如何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也成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研究的主要課題。為此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探討:
1、營造歷史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初中歷史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過歷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運用唯物史觀對社會發展的歷史進行觀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初中時期正是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施教時必須把握住這一良機,將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作為課堂設計的首要目標。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設計講授了《科技、教育和史學研究的成果》一節課。在這節課上,我首先向學生介紹了新中國的重大科技成就--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背景,接著插入了一段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場面的影視資料,隨後就將媒體展示的重點放在了傑出的科學家鄧稼先身上。為此,我向學生展示了「兩彈元勛」鄧稼先和他的同學、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青年時代和中年時代的兩幅對比照片,讓學生在這種歷史氛圍中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世界諾貝爾獎和中國「兩彈元勛」的稱號孰輕孰重?如果是你,你將作何選擇?這個似乎無法准確、圓滿回答的問題,對學生的心理構成了很大的沖擊波。一時間,活躍的課堂頓時變得沉寂了,上課後一直處於激昂狀態的學如今卻相繼沉入深深的思考狀態之中。這一段沉寂,是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也是學生對人生價值取向的選擇!作為教師,我同樣無法對這個問題下准確的結論也不可能下准確的結論。最後,我只能以楊振寧在鄧稼先逝世後所講的一段話作為這個問題的回答與總結—「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途徑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和品質」。這節課後,「兩彈元勛」鄧稼先便成了學生談論的熱門話題。
在諸如此類輸入情感信息這些方面,歷史教學有其獨特的優勢--過去的歷史給我們留下豐富的多媒體素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多媒體素材營造歷史氛圍、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在潛移默化中將歷史知識通過歷史體驗轉化為學生內在的情感體驗,使之服務於課堂教學傳授知識、發展學生能力和完善學生人格的目標。
2、創設學習情景,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英國大哲學家培根在比較了各學科的不同作用後認為:「歷史給人以智慧」。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是初中歷史教學的目標之一。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來看,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里,他們開始大量地接觸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規律這些抽象的概念。這些僅憑教師的口頭講解讓學生完全接受是比較困難的。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的條件下,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素材創設學習情境,在歷史思維的層面上實現一種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溝通,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維,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如在講「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一結論時,我就根據學生的實際將側重點放在生產關系的調整對資本主義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上。在這里,我首先選用一幅似乎與歷史教材沒有聯系的圖片:由於法官的秉公斷案--原告、被告在法官的笑盈盈的目光下握手言和;隨著圖片的展示,我接著向學生提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如何相互促進這一問題。經過短暫的思考,學生即能結合生產關系的內涵得出「生產關系的調整對生產力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等結論。這樣,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增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擴展學生的思路,實現了抽象知識的深度直觀,深化了學生的認知過程。
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是復雜而多樣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地選擇和使用多媒體素材,將多媒體放在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的時刻和有效地控制學生的思維方向、引導學生的思維進程的方面。這樣,才不至於使學生在復雜多樣的歷史事件的聯繫上不至於偏離思維軌道。
如講授《難忘九一八》這一節,如果將多媒體的重點放在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的過程上,勢必將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引到如何捉著蔣介石的情節上。我在製作這節課的多媒體課件時,採取了口頭講述這個過程、用多媒體素材展示蔣介石被扣壓以後國內外各派政治力量的反映上,讓學生據此分析、討論如何處置被扣壓的蔣介石?這樣不僅使學生深刻理解了西安事變的歷史地位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偉大歷史意義,而且鍛煉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培養了他們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3、倡導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現代教育的任務主要不在於向學生傳遞知識,它的本質是引導學生的精神發展,知識主要起載體作用。在學生的精神發展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事實上,一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的創新史。歷史學科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解決"歷史問題、再實踐前人的創新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首先要考慮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進入特定的歷史氛圍中,然後引導學習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最後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進行創造性思維。
不難想像,當學生可以通過欣賞一段音樂去體驗一段流逝的歲月、可以通過觀察一幅圖像去解釋一種歷史現象、可以通過觀看一節影片來了解一段艱難的生活並為其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時,我們的多媒體歷史課堂將會是多麼的豐富多彩,學生的參與意識會是何等的踴躍,那麼,在我們的多媒體課堂上學生對歷史的體驗便成了一種創造性實創新活動。
我在講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首先讓學生根據中國歷史上唐朝的開放和清代的閉關導致的兩種結果的對比資料,與我一起共同探討中國為什麼要開放、怎樣開放和在開放時如何吸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堅持什麼原則等等;在此基礎上,我再利用多媒體分層演示我國《對外開放地區示意圖》,講述我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的形成過程;最後,我又向學生提供了表現我國改革開放後出現巨大成就的幾幅圖片,讓學生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意義。就這樣,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積極的思維狀態,他們認真思考、各抒己見,表現出了良好的參與意識。從長遠看,這樣做對學生將來適應社會和在社會中發展有很大的啟發性,也可以說,這樣做更接近現代教育的本質。
綜上所述,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於教學效果的提高已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然而,在我所做的關於我校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反饋表上,還有近5%的學生提出了精力不夠集中、多媒體課堂秩序不如傳統課堂等問題。經過分析,我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的原因一是教師在製作課件的過程將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技術上,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為多媒體所興奮,難以迅速實現思路的轉移。
⑹ 如何評價歷史課
引用唐太宗的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學歷史,學的就是前人的人生,從內中容可以借鑒成功的經驗,汲取失敗的教訓,幫助你確立自己的人生之路。前人的智慧、靈感、成就也刺激著後人不斷奮發向上,這是文明能不斷進步的動力。
如果現在的歷史課是本著這樣的目的,我想很多人都會願意上,可惜現在的歷史卻成了死記硬背的條目。在這個你對歷史的感悟都要有標准答案的今天,想要真正的了解歷史,還是課余花點時間讀讀史籍。
⑺ 如何在歷史課堂上實施有效討論
新課程改革以來,歷史課堂上出現了許多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課堂教學中的討論便是歷史課堂上經常可以見到的師生互動方式,這種課堂形式的採用,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習慣;也有助於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在日常教學課堂中,一些教師由於過於重視新的學習方式,不明確自己的角色意識,使課堂討論更多地浮於表面,流於形式,甚至出現了過多、過頻利用課堂討論的局面,用「滿堂論」代替了「滿堂灌」,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課堂效率。那怎樣合理地組織學生討論,我認為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精心設置題目
題目是課堂討論成功的關鍵,它直接關繫到課堂討論的質量,因此,我們要精心設計討論題目。
首先,題目要難度適中。教師選擇的討論題難易度要高於全班的平均水平,如果難度太低,討論就失去了意義;如果難度太高,就脫離了實際。教師應使討論的問題處於學生認知的「接近發展區」內,這樣既有一定的討論價值,又讓學生能夠接受,從而達到課堂討論的最佳效果。
其次,題目要新穎有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如在講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後,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洋務運動中,中國主要向西方學習,主張『自強』『求富』,追求『發展』,但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改革開放後,中國同樣是追求『發展』,中國富強起來。因此有人說『發展才是硬道理』不適合中國近代,只適合中國的現代。你是怎樣看待這個觀點的??」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學生能感覺到問題角度的新穎,也就比較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展開積極的討論。
第三,題目要具有價值。組織討論必須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必須要富有啟發性和爭議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才能激發課堂討論的活力,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學了《火燒圓明園》後,可以讓學生討論:圓明園要不要重建?為什麼將廢墟留在那兒,那不是國恥嗎?這一問題的提出,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贊成重建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重建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人反抗外侮的決心,可以展示中國優秀的建築藝術……不贊成重修的也紛紛陳詞:廢墟可以讓國人更清醒地面對歷史和現實,可以揭示侵略者的丑惡的嘴臉……還有學生建議新建的圓明園應建在毀滅的圓明園旁邊,讓「金碧輝煌」與「殘垣斷壁」共同印證那段歷史。
二、把握討論時機
能否把握好課堂討論的時機,直接影響著討論的質量和效果。因此,討論的時機必須選擇在:
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時。教學內容總存在主次之分,課堂上必須集中精力研究和解決主要問題。圍繞教學重點組織討論,往往能使學生形成深刻的體會,使學生的思維步步深入,認識更深刻。
擴展深化和拓寬視野時。某些教學內容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接受能力予以擴展和深化,拓寬視野,發展思維。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章,圍繞大戰的爆發、擴大、轉折、勝利進行學習,最後可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討論: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有哪些?②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留下了哪些歷史啟迪?怎樣才能避免戰爭的爆發?
學生精力處於「低谷」時。教育心理學理論證明,課堂開始後10分鍾,學生思維還未進入最佳狀態;最後15分鍾,學生大腦疲勞,注意力易分散。這就要求教師在這兩段時間里積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注意學習活動的多樣化,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提出蘊涵學生創新、思維空間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要求學生迅速簡明回答問題,學生注意力會馬上集中,很快轉入興奮狀態,個個躍躍欲試,思維被迅速推向高潮。
學生見解產生分歧時。在課堂講授和練習過程中,難免有學生對某些內容發生理解偏差,見解分歧,教師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對一些普遍性問題組織討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甚至展開爭辯。然後有針對性地糾正錯誤,統一見解。
三、追求「討論」實效
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往往一宣布討論或者是探究開始,學生便開始大聲討論。在課堂上,你根本聽不到學生在說些什麼,說的內容與學習有關還是無關。討論一段時間以後,教師再問幾個問題,算是結束。有的學生搞「一言堂」,多數學生一言不發故作沉默狀,有的「你爭我奪」,誰也不聽誰,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的課堂討論,學生實質上沒有認真思考,更沒有思維撞擊的火花。因此,課堂討論要講究實效,追求最佳的討論效果。
一是要始終關愛和信任學生。教師要對課堂討論認真組織,科學管理,始終關愛和信任學生,傾聽其意見,弄清其思路,鼓勵其自信,取得最好的討論效果。在討論中,由於學生之間各方面的差異懸殊,有的學生對問題的闡述侃侃而談,而有的同學沉悶寡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褒貶要適度,對表現好的同學的表揚要適可而止,對持有不成熟意見的同學不能給予輕率的否定,更不能壓抑學生的個性,教師要從學生的年齡、閱歷等因素剖析,來正確對待學生認識問題的片面性,對其主動表達的勇氣和可取之處給予一定的肯定,對學生不成熟的或錯誤的發言,教師還要以誠摯耐心的態度去點撥、啟發、辨析,使其積極主動的接受正確的觀點。
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教學是平等的教學,民主的教學,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更應是面對全體學生,全員參與,課堂討論尤為如此,教師必須盡可能地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討論的活動中來。遺憾的是,我們現在有些課堂上,往往就是幾個尖子生在發言,在討論交流,而其他的人只是象徵性的討論,參與的意識不強。所以,教師在選擇討論的方式時一定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教師要把討論的內容按層次分開,照顧到各類學生,這樣既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又符合促進全員參與、爭取大面積豐收的宗旨。
四是要和學生共同參與。課堂討論的關鍵是教師參與。課堂討論不是只有學生參與、教師旁觀,而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離開了教師的指導和調控,課堂討論將會變得雜亂無序,甚至盲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職責已從傳授學生知識,告訴學生「真理」,轉向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思考,做好顧問和參謀,做一位參與課堂活動的「平等中的首席」。在課堂討論中,教師必須介入並為其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的獨到見解或創新思維,教師要及時給以鼓勵和表揚,以激發其繼續探討的興趣和熱情。討論結束前,教師還要作為一名闡述者補充完善學生的觀點,作為一名總結者,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概括性的總結,引導學生對討論進行回顧,既有把正確的結論凸現出來,又要肯定學生討論中迸發出來的思想火花。
⑻ 老師叫我們自己在課堂上app講課,主題是有關「改革開放」。我應該怎麼深入,要有高大上的感覺
快速學會製作app的建議:
1、首先可以寫一些簡單功能的無UI的java程序,熟悉java基本語法,基本數據類型,常用類;理解繼承機制等。
2、再次可以看一些Android的入門書籍,重點了解:Activity的生命周期;常用Layout及各類View的構建;能寫一些簡單的demo來使用這些控制項。
3、如果要有內容發布功能,就意味著需要在客戶端進行網路訪問和數據傳輸,這時就需要稍微了解http協議,數據傳輸格式建議使用json;在Android客戶端的開發中有一些第三方組件可以幫助你完成網路訪問和數據解析,建議:android async http以及gson,你可以在github上查找這些組件;使用這些組件避免了你自造輪子,節省時間,但可能會阻礙你了解到一些技術細節(例如多線程,json解析方式),這點初學者可自行權衡。
4、如果你需要寫一個伺服器端,建議使用php+mysql來實現web service,容易上手;你可能也需要了解一些對象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一些基本的sql語法;試著建立你的資料庫表,編寫sql語句來查詢你想要的數據;然後編寫php代碼來連接並操作你的資料庫,並將結果以json形式返回;如果想用java來完成伺服器端,也是可以的,j2ee+jsp也可勝任。
5、極客營講師覺得在學會以上之後你就可以著手設計開發你的App了,極客營提醒良好的代碼結構和風格比學會某些sdk要重要的多,各位同學應該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極客營講師都會要求極客營學生做到的一點。
如果你只是利用業余時間去開發製作app,可以走以上步驟,但是極客營覺得如果要真正的從事app開發工作,這個必須要從計算機基礎開始學起,去參加一些app培訓學校或者找一個會做app的老手帶你從基礎學起,因為如果想進入IT行業是需要多年的基礎技術累積。
⑼ 如何落實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八大有效策略
「有效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追求,他作為一種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但在不同年代卻有不同的關注主題,從誇美紐斯開始,到後來的赫爾巴特學派,以及社威教育理論為代表的「進步主義教育」,有效教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什麼是「有效教學」?綜合多個流派的觀點,可以概括為:「有效教學」是指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45分鍾中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
關於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江蘇省特級教師姚煥成在他發表的《從學生的參與看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提出: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通過歷史知識中的人文知識、人文精神和科學理性來養成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其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協調發展,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未來生活做准備,關鍵在於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以及怎麼學、會不會學;北師大的趙亞夫教授在他主編的《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中也提出:有效教學應該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用自己的頭腦親自對信息進行加工,通過積極的探索獲得新知識的一切形式。學生不應該是被動、消極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動、積極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教學必須破除「教師中心論」,確立師生「雙主體雙向互動論」,意識共享;拋棄教師「一言堂」和「單向灌輸」,精講多練與精講多議相結合,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通過兩位專家的論述,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使學生達到在知識與技能上有所收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有所提高、過程與方法上有所進步。通過有效課堂的實施,學生將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只有把課堂的有效性根植於教師和學生的內心深處,追求有效性的實踐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根據這一結論,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學習。
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出,教育的目的在於發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這種發展應是全面發展、和諧發展、自由發展。因而營造一種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形成和諧校園文化氛圍,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和諧發展。應充分關注並致力於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自由度與親合度。所謂自由度指課堂寬松和諧自然。這里的「自由」,意在力求確保學生想像的空間,有利於學生保持、優化和張揚個性;所謂親合度指師生平等合作交流。所謂「親和」,則是以教師的人格魅力與應有素養,創造保證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所需要的和諧氛圍。心理學研究表明,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一。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傳授知識,它必須由傳授者與接受者雙邊配合才能完成。對預定的教學內容來說,教學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於教與學雙邊活動,而影響這個質量水平的一條無形卻又有力的杠桿就是情感因素。歷史教師不僅要科學准確地傳授歷史知識,而且要用充分的情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首先,對學生抱有愛心。馬克思說過:「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在此前提下教育學生,學生才樂意接受,教育方能獲得成功。其次,尊重學生。著名教育家愛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這種尊重就在於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個性的「完全平等的人」,而不僅僅是被管理的對象。沒有尊重,教育就難以深入人心,取得應有的效果。再者,理解學生。教師應該更容易理解做學生的苦衷,因為我們也曾有過那段純真而渴望的年代,讓每一顆心靈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我們對教育最大的理解。
二、活用教材,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都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繫到這節課的成敗。充分利用歷史教科書中所提供的廣闊背景,用豐富多彩的形式來縮短學生與教材之間的距離,縮小學生和教師間的差距,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產生渴求知識的心理,這將會大大有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如:在七年級第一學期教授第五章「秦帝國的興亡」課文為例,在介紹「秦王掃六合」一目時,先組織學生朗讀李白《秦王掃六合》中「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的詩句,讓學生先對秦統一六國的壯舉有大致的認識,再自然地引入新課,學生就會自然地接受秦統一六國的原因、過程和意義。通過這種文獻資料的引入,起到了潤物無聲的效果。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在講《開放與交流》的「玄奘西行」這一目時,我先問學生:「有沒有看過《西遊記》?」。學生幾乎是齊聲回答:「有」。《西遊記》這一經典電視連續劇可是許許多多少年兒童追捧的劇目,對於初一年的學生來說,誰不熟悉呢!這一問馬上就把氣氛調動起來了。我緊接問:「那同學們知道劇中的內容嗎?」。學生臉上都現出不屑。看到這種情景我馬上接著問:「現實歷史中是不是真的有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呢?」。學生們的臉上現出愕然!孫悟空、豬八戒的形象在他們心目可是栩栩如生。我又接著問:「唐僧是不是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回了真經?」。學生們都陷入了思索,孫悟空降妖除魔的高大形象已經深印在他們心中。這時候我開始講述玄奘西行的故事。並且強調貞觀年間玄奘是獨自西行的,他歷經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終於從印度取回了佛經,這一經歷與《西遊記》中唐僧取經的經歷相比毫無遜色,玄奘回國後還把西行途中的見聞口述下來,由他的弟子整理成《大唐西域記》一書。通過學生熟悉的神話故事與真實的歷史相比較,這樣的導入方法,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吸收了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課就認真聽講,同時還會產生濃濃的探索歷史真諦的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H·A多勃洛波夫曾說過:「當學生樂意學習的時候,就比被迫強制學習輕松得多,有效得多」。因此,教師巧設問題情境,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好每一節課的開講導語,用別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三、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重現歷史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歷史」原本是有生命的,是很生動的。
在教學上,應當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真正教給學生「有生命的歷史」,還原生動、深刻、鮮活的歷史,才能使更多的學生愛學、樂學歷史。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學中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震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是很重要的。如:
1、運用掛圖、模型等直觀教具,增強學生對歷史的直接感知。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對於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的學習;近代史中,對於國共兩黨進行的三大戰役的學習等,我就藉助路線掛圖進行教學,變抽象為直觀,便於學生理解記憶。
2、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感性認識。我們可以藉助多媒體手段,利用多媒體兼容性高的特點,把圖片、影片、錄像等史料重現,通過歷史的原貌的重現,增強學生的感官刺激,進一步加強對歷史知識的領悟、理解和掌握。在講授「開國大典」時,我給學生放映了中國悲壯的近代歷史簡評,同時,放映了第一屆領導集體走上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場景。當時,全班的學生都震撼了,他們更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3、插入歷史故事、歷史資料使教學更具趣味性。有人稱歷史課是史話教學,可能有些偏頗,但也體現歷史教學的一個特點。在學習義和團運動時,我把當時民間傳誦的民謠:「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洋鬼子,全殺盡,大清一統定江山」跟同學們一起分析。講鴉片戰爭的時候,我給同學們講述了奕山「馬桶遇洋兵」的故事,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
四、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涵,把握歷史事件的現實價值。
歷史學科學習的內容都是源於生活的,是鮮活而又富有生命意義的。作為歷史教師,教學中只有把歷史教材的基礎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素材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內涵,把握歷史事件的現實價值。
1、挖掘歷史教材與現實社會的切入點,增長學生的生活智慧。學習歷史可以幫助學生古為今用,以古鑒今。這是拓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認識事物發展規律的重要保證。如:學習《近代工業的興起》一課時,我給學生看了很多當時洋務派興辦的軍用工業和民用工業的圖片,跟著學生一起分析洋務運動的價值,洋務派自身存在的歷史局限性的相關史料。在交流中,我特別關注了以下幾個問題:①如何認識晚清政府實行的洋務運動?②如何理解新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③對中國加入WTO你怎麼看?④對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你怎麼看?從對比中學生更加明確中國政府的做法是時代所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取得一個又一個經濟戰爭的勝利。
2、融入鄉土歷史,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歷史教材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老師應該從校本研修的角度做一名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學資源還包括多媒體、電子書庫、文物古跡、歷史遺跡、博物館、圖書館等。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歷史,樹立為家鄉發展服務的理念。《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一課中,在介紹「商業繁榮和海外貿易的興盛」知識,我就比較詳細地給學生介紹宋元時期泉州港的海外貿易情況,介紹鯉城區水門巷的市舶司、塗門街的清真寺、晉江的草庵寺等,並引導學生去游覽參觀這些歷史古跡。總之,結合自己本地區的特點,讓學生從研究鄉土歷史的角度學習歷史,更便於學生對家鄉的了解,擴展歷史知識。
總之,歷史教學實質上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應該是帶著學生走向歷史,而不應該是帶著歷史走向學生。只有把歷史的真實性還給學生,讓學生從歷史中不斷感悟,內化成自身的素養,才是學習歷史的終極目標。
⑽ 說說你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的一點感受
評價體系依然陳舊落後,教師在新課改中缺乏積極性、創造性與主動性
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評價理念理順了教學與評價(考試)的關系,使評價的內涵得到極大擴展,評價不等於考試,考試只是評價的手段之一。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學校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都以其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這樣的評價體系最易操作,簡單明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由於學校評價教師只看學生筆頭考試的成績,只重視考試結果,甚至把這作為教師評先(進)樹優(秀)的最主要的衡量標准,教師也就只有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筆頭考試成績(而並非其綜合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也就難上加難。於是歷史教師就越來越不會講故事了。因為他的職業生存不允許他去講故事,他要在優勝劣汰中保住飯碗,他要完成雜七雜八的教學任務,所以他不會講故事了,他們會了應試訓練,會了照本宣科,會了編選試題,會了下載試卷,會了中考走向分析,會了知識點之間無血無肉的連接。課本中歷史人物不再鮮活,歷史事件不再生動,「歷史」只是密密麻麻的代碼。當學歷史完全為了考試的時候,歷史學科還有什麼人文味?沒有故事的歷史課堂該是怎樣的滋味?新課改所倡導的多種評價體系並舉的理念也就有其名而無其實了。因此,不少教師都感嘆:新課改除了加大教師的工作量與工作壓力以外,與以往相比,換湯不換葯。話雖誇張,但也道出了不少教師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