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核心素養下的品德學科教學
在初中教育階段政治學科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政治教師必須發揮政治學科知識內容對學生身心發展、思想道德、綜合涵養等各個方面的關鍵性作用。政治教師需要密切結合素質教育的各項教學要求,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政治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種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情境。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政治教學,往往是教師一人講的局面。學生擔心自己的答案不是正確答案而不敢回答,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害怕自己遭受到班級中其他同學的嘲笑,所以他們不願回答,進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進度和質量。時間一長,學生就會變得不再願意進行獨立思考,表達能力也會隨之不斷下降。所以,政治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尊重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教師需要運用自身豐富的知識底蘊、寬闊的學習視角來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創新。七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面對難度逐增的課程內容,可能會無所適從,導致壓力增大,引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以後的學習尤為重要。例如,教師在教學「要『魚』還是要『漁』」這一節課程時,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展示漫畫《「魚」和「漁」》,並要求學生進行分析討論:「這組漫畫說明了什麼?如果把『魚』看做是知識,那麼『漁』是什麼呢?」學生了解到教材中的「漁」指的是學習方法,教師再導入本課程內容。在學生進行閱讀活動後,教師需要要求學生簡單地談談自己在學習方法方面成功的體驗、存在的問題、改進的對策,進一步培養學生自我分析、探究能力。教師還可以舉行一次比一比的學習比賽,學生可以利用學習方法和記憶方法進行比賽,迅速地記一些詞彙和數字,看誰記得准記得快。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會精準地找到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找出自己的不良生活學習習慣,並深刻地理解不良的學習習慣對自身學習質量的影響,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於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的意識。教師運用簡單的故事和游戲,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熱烈的學習氛圍。學生也比較樂於參與到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在學習的過程中,懂得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同時還培養了學習涵養。
二、政治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和能力
學生的學習生活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所以,教師必須要經常進行教學方法的反思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政治學科包含的內容也在不斷擴充和豐富。政治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不可以忘記為人師表的重要性,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切實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機智地處理課堂上發生的一些突發性事件,使班級中的學習氛圍可以一直比較和諧。例如,教師在教學「敬人者人恆敬之」時,需要教學生懂得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並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和技能。教學生在與同學相處過程中,需要正確對待彼此間的差異,尊重同學。教師的教學語言需要盡可能的簡練易懂,並飽含感情,啟發性,可以切實有效地引導學生明白其中的道德倫理。除此之外,政治教師還需要以自身作為道德的規范,以自身正確的言行舉止來全面帶動學生進行修身養性,進而全面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三、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計算機走進了社會生活中的千家萬戶。先進的教學技術也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和優勢。政治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進行知識的教學,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生動直觀性特點,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而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教育階段的政治學科,實質上就是一門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思想道德意識的綜合學科。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正處於身心飛速發展的重要時期。政治教師必須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全面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的發展進程。
Ⅱ 核心素養如何融入課堂教學
日前,中國來學生發展源核心素養研究成果正式發布,致力於回答培養什麼樣的人。六大素養樹立學生成長「標桿」。該研究成果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各素養之間相互聯系、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在不同情境中整體發揮作用。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對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
Ⅲ 淺談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
一、從「思想品德」到「道德與法治」,課堂正在從「學科本位」轉向「素養培育」
1、將價值引領與實踐導行放在首要位置,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價值引領與實踐導行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的本質追求。正如顧潤生教授在活動總結時所說,法治教育的最大價值不在於法律知識的教育,而是價值觀的引領。難能可貴的是,此次參賽教師普遍都能夠寓價值引領和實踐導行於知識教學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認同、強烈的法治意識、科學的理性精神和積極的公共參與意識,實現德育教學目標的入耳、入腦、踐行。
2、注重「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從「碎片式」情境教學轉向「主題情境探究」
活動、探究是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也契合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特點。而活動和探究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問題和案例的選擇和設置,這是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體驗感悟學習的載體。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從最本質上講就是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強調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下,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新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時知識才能轉變為素養。此次參賽課堂教學中,不僅情境案例式教學成為一種常態,而且不少教師試圖改變過去那種隨意、零碎、雜亂、無序的情境設計,通過「主題情境探究」這種以主題為中心、情境為載體、問題為橋梁、探究為途徑的集約式教學,將情境預設成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一個主題系列。通過一系列問題設計,將情境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現象和本質的統一中探究,從而使教學的主題性、整體性、邏輯性更強,並實現情境由小到大、由遠到近、由國家社會到自身的有機連接。
Ⅳ 如何在小學品德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
《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要加快版核心素養體系建設權。核心素養體系被置於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成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關鍵因素和未來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核心素養的達成,依賴於各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發揮、學科本質魅力的發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學科教學之筏,才能順利抵達核心素養的彼岸。
Ⅳ 核心素養下如何改進課堂教學
「核心復素養」的提出,更是基礎教育制課程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其創新在於,以核心素養為統攝,使得教育「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更加凸現;其突破在於,它是課程「三維目標」的整合。自從世紀初新課改以來,課程的「三維目標」已經人盡皆知,但人們往往只在學科教學的文本知識中去尋找它,將它機械地割裂開來,並且存在對它善貼標簽的現象。「核心素養」作為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貫穿於課程目標、結構、內容、教學實施以及質量標准與評價的整個過程中。「三維目標」可以在核心素養的目標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以完整體現。因此,「核心素養」是「三維目標」的整合和提升
Ⅵ 什麼是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主要圍繞核心素養介紹教育教學理念的形成,教育教學中的得與失,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進行的課程建設,針對國家課程校本化進行的教學實踐。
Ⅶ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一、學習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內容,明確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的關系
2016年9月13日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6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一課,主要從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和堅持對外開放兩個角度,實際解決三個問題:我國堅持的對外開放是什麼樣的開放?我國為什麼要進行和堅持對外開放?我國怎樣堅持對外開放?讓學生在開放的過程中樹立全球意識,這里體現核心素養中的國家認同和國際理解兩個基本要點。
二、根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構建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實施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基礎。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指導下,參考課程標准,要合理地設置三維目標,突出國家認同和國際理解方面的內容。在課標中對本節課內容有如下要求:感受身邊的變化,了解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了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知道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全球觀念。
在結合本課內容結構、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我將本框教學目標設置為以下幾方面。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對外開放帶來的好處;理解並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2.知識與技能:知道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懂得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3.過程與方法:通過認識對外開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辯證地看待對外開放與獨立自主的關系。
4.本節課教學重點是對外開放的原因,難點是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三、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科學設計教學過程,精心選擇教學內容
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緊密圍繞核心素養體系,讓設計環節體現核心素養體系。
如在設計「什麼是對外開放」這一環節時,通過圖片對比鄭和下西洋和近代屈辱戰爭,引導學生回憶歷史學科知識,總結出閉關自守只能帶來愚昧落後。在明確歷史結論的情況下,通過閱讀教材和互動活動,展示對外開放事例,理解當今開放的世界。通過情境創設,有意識地讓學生主動探尋已學過的跨學科知識,形成結論性概念,就是思想品德課的突出作用。
又如在設計「為什麼對外開放」這一環節時,通過觀看視頻《對外開放——改變中國,影響世界》構建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對外開放使中國發生了什麼變化?中國對世界又產生了哪些影響?從而回歸教材,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歸納出中國對外開放的原因。
這樣的設計,是通過運用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從對外開放的情境中主動聯系教材,從而落實教學重點,使學生樹立全球意識,增強核心素養中關於國際理解和國家認同的意識,凸顯核心素養體系。
四、根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引導課堂活動從知識教育走向能力教育,進而走向素養教育
只有教學設計還不夠,要將核心素養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就一定要選取具有時效性和典型性的案例。
比如,怎樣堅持對外開放這一問題,首先可以考慮將時事導入課堂。時事的選擇要具有時效性和典型性。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了「一帶一路」這一案例,因為我國「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構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是引領我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的強力引擎。
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古今對比,古代開放的中國有一條「絲綢之路」,現代開放的中國繪制了「一帶一路」新的發展藍圖。通過視頻讓學生簡單了解「一帶一路」戰略,思考這個戰略涉及的領域和推進這一戰略的意義。利用古今對比,帶動學生初步了解意義型問題的分析方法,為熱點提升和難點突破奠定基礎。
Ⅷ 如何在思品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版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權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它指向過程,關注學生在其培養過程中的體悟,而非結果導向;同時,核心素養兼具穩定性與開放性、發展性,是一個伴隨終生可持續發展、與時俱進的動態優化過程,是個體能夠適應未來社會、促進終生學習、實現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
Ⅸ 基於核心素養下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一些嘗試,在如何活躍思想品德課堂的問題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藉此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質量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 傳統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學生的實踐活動往往只限定在做練習、做作業這一環節上,而在其他教學環節,學生幾乎是「無事可做」。因此,如何在實踐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我們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大問題。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 把學生看作教學過程的主體,傳統教學模式中大多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實行灌輸式教學,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記和聽。於是厭學的情緒普遍出現,有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看課外書,有一部分伏台睡覺,課堂氣氛很沉悶,教學質量出現了下滑的趨勢。針對傳統教育的弊端,教育部提出了課堂改革的要求。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把學生看作為具有多方面發展需要和發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三)、讓學生樹立「主人翁」 意識,發揮「主人翁」精神。 傳統的課堂教學,過分地重視了教師的作用,輕視了學生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扮演者「主角」學生扮演著「配角」。隨著形勢的發展課堂改革的進行,人們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學生在課堂上不再是「配角」,而是成為了「主角」。課堂效率的提高主要取決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課堂必須讓學生樹立「主人翁」 意識,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把課堂活動當做自己的活動,充分他們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由於思想品德課遠離學生實際,教學方法採取單一性的灌輸方式, 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失去了興趣。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教材聲文並茂、生動、形象、逼真,把教材中見不到的場面、情景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生動活潑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中注入時尚素材。如:導入《走進小康》一課時,我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的flash,剛開始教室里安靜極了,隨後有的同學開始小聲地跟著吟唱,緊接著是全班同學一起唱。歌曲播放完之後,我不失時機地提問"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改革開"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兩句歌詞各有什麼含義。這種視聽結合一下子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興趣盎然地進入本課的學習。 三、巧妙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教師在課前要認真研究教材,精心設計問題,才能在課堂上提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所提問題應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令人深思,給人啟迪,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大膽創新、巧妙設計問題,不拘泥於常規。多應用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素材的新聞媒體材料加以實踐。例如,在講到有關"一國兩制"知識點時,我播放了香港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的電視實況錄像片段,雄偉壯觀的場面,意氣風發的駐港、駐澳部隊,雄壯的國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使學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偉大祖國的神聖與庄嚴,並在心靈深處認真體會與思考"一國兩制"這一偉大構想的現實意義,促進了他們創新思維的提高。 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因此,應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使學生在課堂中有了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四、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情感的交融 。 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情感教學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態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學生、關注學生,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老師、尊重老師,使學生由喜歡思品老師而喜歡學習思想品德課,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關系中,老師起主導調節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要創設一個平等、民主的教學環境。 首先,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表情動作要體現平等、民主。老師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會感染學生,使學生情感愉悅,精神振奮。特別是上課時,老師站在講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學生的緊張情緒。 其次,老師要善於用眼睛表達自己的情感信息,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從走進教室的一刻起,老師就要有意識地用自己和藹、信任的目光,盡可能平均地投向全體學生,這不僅會大大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還會讓每一位學生,有一種被重視感、被關注感,有利於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師還要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下給學生送去不同的眼神:當發現有學生注意力分散時,用目光去暗示、提醒;當學生回答問題時膽怯、畏縮,用目光去鼓勵、支持;當學生犯錯誤時,目光應嚴厲而誠懇;當學生有所進步時,應換成贊許、信任的目光。特別是對一些後進生切忌用鄙視、厭惡、輕蔑的目光對待他們,那會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