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的個人研修計劃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要求日益提高。作為一名教師,為了使自己教學更有實效性,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特製定如下研修計劃:
一、 研修目標
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精製八年級語文教學必要的課件(至少20個),在教學課件中滲透新課程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環境,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二、研修措施
1. 提高認識,加強學習。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雖然於2001年參加過地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多媒體教學培訓班,對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比較熟悉,自己也製作過一些課件。但在觀摩了一些優質課、示範課後,覺得自己以前製作的課件還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有些課文有必要使用多媒體教學,也沒能恰當的運用。我將以本次項目研修為契機,提高認識,進一步運用好多媒體教學,優化課堂教學機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2.勤奮研修,精益求精。認真學習信息技術,熟練掌握常用電教設備和課件製作軟體,積極進行教學設計和課件製作,努力提高教學設計和課件製作水平。根據語文學科課件製作需要,重點進一步學習掌握PowerPoint軟體。同時加強視頻軟體和圖片處理軟體的學習,在課件製作上做到精益求精。
3. 加強運用,提高效率。學習重在實踐,實踐重在實效。爭取講讀課文每課都有課件,一周至少進行2次多媒體環境教學,做到每次多媒體環境教學後都有反思。提高多媒體環境教學使用頻率,改進多媒體環境教學方法,提高多媒體教學環境教學實效。
B.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改進課堂教學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的良好方法。一個對學科知識無興趣也無需要的學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學習這門學科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製成課件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使課文內容形象化,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生深厚的興趣,必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很快地、效果顯著地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會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一些很抽象的問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還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教師可使用多媒體以活化課文內容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其充分感知體驗。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的指導有了針對性,也可以實現語文教學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時讓呆板的課堂活潑化,讓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現代教育觀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學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動地參與整個過程,處於被灌輸的狀態。而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有利於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識字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只重視識字的數量,而忽視以上所列兒童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相當錯誤的教學觀。兒童識字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兒童能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准確讀出字音;能否運用字的各種結構規律,分析、記憶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據詞定音的方法等方面。眾所周知,漢字本身較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紛繁復雜。而由於年齡的關系,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比較差,對事物關注的時間更為短暫,學習過程中的無意注意佔優勢,而有意注意佔劣勢。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學生字,往往是教師教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學起來覺得無味。只有著眼於識字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用的技能、技巧,最後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利用多媒體的直觀進行識字教學,分析結構,比較筆畫,用色彩、閃爍、字的放大、縮小等手段來化難為易,能使學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課標》要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認真觀察每一種筆畫,了解筆畫的特點並記住名稱,知道每個字的筆畫組成,為今後識記字形,特別是識記獨體字的字形打基礎。
多媒體識字過程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像,他們看著畫面,聽著教師的點撥,對字義就能意會,無需教師多講解。例如教「閃」,屏幕上出現扇門,一個人迅速從門里閃過。反復幾次後,屏幕打出「門+人=閃」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學「山」「田」「木」「目」這些象形字時先用課件出示這些字相應的具體圖片,再由具體圖片逐漸變化為方塊字,這樣做既有助於學生了解漢字據形知義的特點,掌握象形字的形、義、音,又有利於教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把合體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顏色對比顯示。如:稍、情、棒、珠等合體字,部首是紅的、偏旁是黑色,這樣的色彩鮮明對比,會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學習利用部件識記合體字;還可以利用動畫,讓筆畫一筆一筆地飛入田字格,這樣學生記住了筆順筆畫,書寫起來更容易、更規范,漢字的學習變得更加簡單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學習部首相同的字時,可以用動畫換偏旁,變出新的漢字,把識字這種抽象思維的過程變得比較直觀易懂,降低了學習漢字的難度。學生的興趣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以往的閱讀大部分都是文本閱讀,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超文本閱讀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它可以運用圖形、圖像、聲音、視頻、三維動畫等多種媒體,給予人們直觀、立體的感受,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速讀、略讀水平的發展。如:在教學《春筍》一課時,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上網收集和「春筍」有關的詩歌、散文、故事、童話等等。在完成教學後,讓他們互相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互相閱讀,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學生的只有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文本、超文本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真正領略讀書的樂趣,從而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顯示了其無比的優越性,它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有著神奇而獨特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精彩。
中年級學生,由於生活范圍狹小,不可能達到見多識廣的地步,再加上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寫作文時感到無話可說,所寫的作文乾枯無味,似乎在記流水賬。在教學中,只有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學生習作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讓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走出校門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是不現實的。多媒體集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具有圖象直觀、色彩鮮明、音響逼真、動靜結合的特點和優勢。將信息技術或豐富多彩的網路資源運用於作文教學中,有效的解決了學生「無米下炊」的難題。教師可在課前收集、整理與本節作文訓練主旨有關的文字、圖象、聲音等相關的資料,將枯燥的材料、題目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完善、豐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庫」。
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代教育技術是以學生主動建構為指導思想,採取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優化教學設計,使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任意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各種工具。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完成的,真正實現個體化的教學。在個體化教學過程中,採用人機對話,互交性很強,充滿人性化的界面設計,學什麼內容,什麼層次,練習,測評等都是由學生自己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點選。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下學習,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不局限於相同的學習起點,只求人人都有所提高,這在傳統教育中很難做得到的事情,在這里可以輕松實現。我們要重視實踐、探索、發現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要使學生實現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就必須置學生於自主、探究、發現的活動中,讓學生從主動經驗和探索的活動中發現知識的由來和關系,以外部的實際操作和內部的思維操作相結合、相作用來實現認識的深化。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使面向學生的畫面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並茂。這就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只能看黑板、聽老師講的單調的模式,使得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富有趣味,大大優化了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豐富而生動,學生置身於這樣一個合諧的教學情境,極大的提高了他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可以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備課質量和學生網路學習的積極性。堅持科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積極的作用。作為一位語文老師,要盡力開發和利用學校的一切可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積極地探索一些新的應用技巧,不斷完善學校的學習環境,使其真正成為一個支持和促進每個學生學習的場所。我們努力,讓學校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主陣地,讓老師都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者和應用者,讓學生都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受益者和學習者,中國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C. 如何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的,從而提高課堂實效
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提高課堂質量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教學並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了它的優勢,它以其特有的圖、文、聲、像並茂特點,突破了傳統教學的簡單、枯燥的教學過程,占據了課堂教學的制高點,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紛呈;但如何科學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打造生動有趣、高效和諧的課堂,仍然是當前課堂改革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體會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點以及在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談了一些粗淺的看法,期望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融合
在學生成長期間,課堂占據著他們的大部分時間,傳統教學中「一言堂」的單一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既單調又枯燥,在教室里,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學生「無奈何望望天,嘆嘆氣把頭搖」,他們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假期,就是想逃離教室,回到他們游戲的生活中去。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局面?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國傳統課堂教學中,一直採用的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模式,使學習變得既單調又枯燥,教學效果不強。而信息技術走進課堂卻打破了這個僵局。
(一) 信息技術走進課堂,給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某科技館有這樣一則語錄:「我聽過了,就忘記了;我看過了,就知道了;我做過了,就記住了」。這則語錄對我們教學有很大的啟示:如果一個人對一件事感興趣,他就會努力把這件事做好,學習更是如此。學習興趣能促進人充分發揮智力,能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激發人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熱情。顯而易見,多年來由於教育體制、育人觀念的落後,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現狀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日新月異發展的要求,更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無疑給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功能創設情景,渲染氣氛,通過情景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新事物、新問題,激發他們強烈的探索慾望,充分調動學生渴望新知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把原來枯燥嚴謹的課堂變得生動而有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教學中課堂知識的傳播主要來源於教師的口授與黑板板書,這兩者的速度深深地制約著課堂信息量,使之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術的高效性則是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首先,它展示教學素材的速度特別快,只需要用鍵盤或滑鼠簡單地操作幾下,就能把教學內容展示出來,從而節省了大量板書和擦拭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其次,它顯示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知識量大,能夠將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組合、重構,相互融合,從而形成知識的網路,使學生真正達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這既加快了課堂節奏,節省了課堂時間,增加了課堂容量;還方便老師們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他們在探討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
(三)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探索知識、發現規律的過程。可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受到時間、空間和各種現實情況的制約,僅憑教師空洞的說教,抽象的描述,很難達到期望的教學目標。信息技術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能夠將教學重點和難點一一呈現出來,向學生展示教學情境、提供豐富感知,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讓學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而讓抽象或陌生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加快了學生理解的進程,使教師在單位時間內傳授更多的知識。
(四)運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以往的教學中,由於種種原因,教師只能用簡單的「填鴨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注重的是傳授知識的本身,關注的是如何把結論准確無誤地給學生講清楚,讓學生徹底明白。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及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是與現今的素質教育是背道而馳的。
D. 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能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求知慾望,直接調動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屬。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要求,運用信息技術展示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內容,創造豐富的教學情境,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此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如《秋天的圖畫》一文描寫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機,體會「秋天的圖畫」色彩的美麗,想像秋天的圖畫,來表達的喜愛與贊美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製作聲像並茂的電腦課件,向學生來展示,在學生興致盎然之時,設問:此情此景該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呢?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E. 信息技術教學的最大收獲和不足分別是什麼將如何改進
一、教學方面
1、開學初我制定了自己的教學工作計劃,認真備好初二、初三年級的課,上好課,為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任務做好准備。上好每節課對於老師,對於學生都是很關鍵的。確實,這個學期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現在的七年級學生大部分已熟練掌握電腦的操作及使用方法。通過一年來的學習,學生能夠後對電腦進行簡單的操作,熟練的掌握了Office辦公軟體 ,能夠使用FrontPage製作簡單的網頁,打字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按照課程標准完成了教學任務。當然還有少數學生掌握程度並不理想,這點在今後的教學當中是我必須要去努力攻克的難點。
2、在教學之餘,我們還努力搞好我們的興趣加強班的培訓,在這些班中,學生學到許多平時在信息技術課上學不到的知識,平時學生可以在微機室來查閱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還有的學生學會工具聊天,有的學生學會了一些軟體的安裝,幫助教師進行電腦的簡單維護,用計算機來解決一些其它學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師德滲透方面
教師的一切活動不僅以各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措施影響學生,而且也以自己全部的個性心理品質影響著學生的心靈。因此在工作中我能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嚴格執行師德規范,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
信息技術學科有本身的特點,學生上課時要經常動手操作,這就難免有些學生不能聽從老師的指揮,容易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所以在教學中我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而且我自己也以身作則,讓學生們心服口服。在嚴要求的同時,我又對他們充滿關愛與耐心,指導他們的學習並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的教育,並要求他們時刻謹記愛護學校的公共財物,自覺愛護微機設備,這樣在我的課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教學秩序,也是保障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
三、信息技術管理方面
作為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學校計算機教室的管理員,不論是電腦的常規維護還是各種材料的填寫、整理,我都會認真、高效的把這份工作完成,對設備的維護,確保設備能正常完好的運行顯得尤為重要,而對於這些設備的使用、維護,我都能夠了解和熟練掌握,為以後學校使用遠程教育資源,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做下堅實的基礎。學校的網站、博客圈定期進行維護,更新。
1、微機室嚴格按照計算機教師學生守則要求來要求學生。保持微機室的室內衛生,每天進行打掃。給學生和教師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來學習。
2、機房上網時,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嚴禁上一些非法的網站。
3、不要非法下載一些與教學無關的資料游戲,禁止上網玩游戲。
4、用機完畢後,應按規定關閉設別,經教師檢查後方可離開座位並把個人攜帶的書本及用品帶出微機室。
五、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在教學之餘,我也注重自身發展進步。除了聽課20節的任務、參加教研組教研活動外,我還注意到要自學,認真寫好小字和本學科的板書設計;認真做好讀書筆記,每月寫一份經驗交流,手記和案例。積極學習各種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加強了自身的業務水平和道德修養,經常閱讀一些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書籍,在網上閱讀一些關於新課程培訓和信息技術課教學等方面的文章及心得體會。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網路知識,學習製作課件、網站,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
F. 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研修計劃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的良好方法。一個對學科知識無興趣也無需要的學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學習這門學科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製成課件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使課文內容形象化,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生深厚的興趣,必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很快地、效果顯著地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會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一些很抽象的問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還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教師可使用多媒體以活化課文內容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其充分感知體驗。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的指導有了針對性,也可以實現語文教學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時讓呆板的課堂活潑化,讓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現代教育觀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學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動地參與整個過程,處於被灌輸的狀態。而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有利於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識字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只重視識字的數量,而忽視以上所列兒童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相當錯誤的教學觀。兒童識字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兒童能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准確讀出字音;能否運用字的各種結構規律,分析、記憶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據詞定音的方法等方面。眾所周知,漢字本身較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紛繁復雜。而由於年齡的關系,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比較差,對事物關注的時間更為短暫,學習過程中的無意注意佔優勢,而有意注意佔劣勢。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學生字,往往是教師教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學起來覺得無味。只有著眼於識字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用的技能、技巧,最後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利用多媒體的直觀進行識字教學,分析結構,比較筆畫,用色彩、閃爍、字的放大、縮小等手段來化難為易,能使學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課標》要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認真觀察每一種筆畫,了解筆畫的特點並記住名稱,知道每個字的筆畫組成,為今後識記字形,特別是識記獨體字的字形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