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通識教育背景下生態化教學探析

通識教育背景下生態化教學探析

發布時間:2021-02-24 02:13:59

① 通識教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近來,關於通識教育、人文教育的討論漸趨走熱。國內的一些知名高校也開始著手實施通識教育。北京大學幾年前辦了人文基地班和乾元國學班,打通文史哲專業的界限和壁壘,2006年繼續推進元培計劃教育實驗,算是開了通識教育的先河。復旦大學2006年加快了通識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下子將所有本科生都納入到統一的本科學院中去。然而,與國外成熟的通識教育相比,中國的大學通識教育剛處於起步階段。

針對目前已經出現的理論上的模糊和實踐中的困難,台灣交通大學黃坤錦教授的《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一書,對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歷史發展、理論流派及具體實施情況進行了詳盡的考察,對我們更好地學習「美國經驗」,啟發我們思考如何進行通識教育的試驗與改革是有積極意義的。

通識教育事關本科生教育的根本理念。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本科教育,從根本上取決於我們想要通過大學教育培養什麼樣的人,這就是大學教育的目的。圍繞「目的」二字,美國人總是爭論不休。布魯姆批評開放教育,是因為在他那裡,民主教育的目標,就是傳遞共同的道德標准,將有差異的個體鍛造成為符合民主社會需要的人格;科爾要搞「多元大學」,則是要尊重個體差異,以適應多元社會的需要;科南特和羅索夫斯基等人則走了中間道路,他們不否認差異,但也強調作為一個有教養的現代人必備的才能和特質,而這恰恰是大學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三個流派當中,作者本人比較認同科南特等人的觀點,認為後者「不是從理論概念或理想設計出發,而是從實際的觀察和經驗出發」,但又不失理想和遠見。

美國人在培養「目的」上觀點不一,帶來了行動上的多樣性。沒有一個通用的模子,各校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而這種差異恰恰體現了各校的風格和特色。聖約翰學院本科教育的132個學分均為通識學分,所有學生研讀同樣的經典名著,而她的學生是千里挑一的;哈佛、斯坦福、哥倫比亞這樣的私立名校則實行「核心課程」,這種模式更適合教育背景和智力水平比較高的學生;而更多的公立大學實施「分類必修」模式。聯繫到國內的高校,各校的情況也是千差萬別,要搞通識教育,切忌一刀切,而應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

初、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銜接的問題,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美國的初、高中教育已經兼顧了人文、社會、自然等方面,故學生在入大學之前已打下了學習通識課程的基礎,但台灣地區初、高中的應試教育卻使學生在入大學之前的知識本身就是片面的,因此可能不適應通識教育的要求。在這一點上,中國大陸跟台灣地區是相似的。雖然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及中高考改革正在推行,但是,應試教育的大局在近期內不會改變,因此,我們在規劃大學的通識教育時,絕對不可忽視中國目前基礎教育的實際情況,否則通識教育將失去根基,成為空中樓閣。

只有充分考慮美國和中國社會和教育體制的差異,我們才能更清醒地思考我們的大學教育,以避免盲目模仿、照抄照搬。但同時,美國大學的具體做法仍值得我們學習。本書詳細介紹了各大學的課程設計、制度、行政、學生管理、教師評鑒等。由此可見,推行通識教育,要立足於學校的實際,進行完整的制度規劃,也需要學校各部門協商與合作。至於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如開設哪些課程,由誰講授,學生是否接受通識教育理念,新生的入學指導如何與之相結合,是否需要一套測量方法來評估教育成效等,都需調動學校各方面的力量,不斷地討論、改進,才能達到相對滿意的結果。倘若沒有行政、制度、經濟各方面的考慮,沒有學校各部門在目標上的一致,沒有教師和學生的支持,通識教育最終只會成為少數理想主義者的一廂情願,其實踐也會成為學校中的「孤島」,失去了現實的土壤。

②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體現生態化綠色教育

關注國內外的教學現狀抄,我們深刻的認識到當今國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乃是數學課堂普遍採用的建構主義觀點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特別是活動課教學(Activities)。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重要時期。活動課程同必修課程一樣,成為小學教育中課程結構的兩大支柱。而活動課與數學課相整合又應該具有鮮明的新課程特色,有著重要實踐意義,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③ 復旦通識教育始於哪年

復旦的通識教育開始於2005年復旦學院的成立。復旦學院借鑒耶魯學院的模式,推行大學通識教育。復旦校方致力於把復旦學院建設成和復旦研究生院平行的文理學院。
復旦學院於2005年9月成立,是學校全面系統實施通識教育的學術研究和管理機構。學院汲取國內外一流大學本科生培養的經驗,始終堅持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全面推進本科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目前負責全校本科一年級和部分兩年級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通識教育核心課程】

復旦學院著力推進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力求突破單純的「專業視域」和單純的「知識視域」,從培養新時代中華民族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提供能夠幫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養、思想視野和精神感悟的課程。
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包括6大模塊:
◆ 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
◆ 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
◆ 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
◆ 科技進步與科學精神
◆ 生態環境與生命關懷
◆ 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

【書院式學生管理】

借鑒國外一流大學住宿學院模式,承續中國書院和復旦大學歷史文化傳統,復旦學院構建了與教學改革相適應的全新的書院式學生管理體制。學院以馬相伯、李登輝、顏福慶和陳望道4位復旦歷史上德高望重的老校長的名或字命名,建設志德、騰飛、克卿和任重4個書院。
◆ 書院根據專業、國別地域、民族分散的原則編班和安排宿舍,鼓勵不同背景的學生互相學習交流,希望對學生性格養成、學術興趣、價值取向等產生積極的影響。
◆ 各書院宿舍樓內設校長像、校長事跡陳列室,希望復旦先賢們的光輝人生歷程、堅定理想信念和高尚精神氣質成為每一個學生學習奮進的榜樣。
◆ 各書院宿舍樓內建設「學而時習齋」,設學習討論室、導師咨詢室、經典著作閱覽室、信息網路室等,為廣大學生的課外學習、實踐創造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志德書院系紀念復旦創始人馬相伯先生。先生名「志德」,字相伯,取其意,明志且道德高尚。馬相伯校長畢生致力於中國教育事業,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者,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高瞻遠矚、篳路藍縷的先哲。
志德書院以綠色為標志性顏色,門匾字體為秦篆,秦篆是我國古代漢字統一的標志。書院楹聯取自江西友教書院,「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而後游於藝;修其身齊其家治其國,必先正其心。」
「志德講會」、「每月7日書院日」、「志德學子高中行」等是書院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騰飛書院系紀念復旦老校長李登輝先生。先生字騰飛,取其意,崛起成功。李登輝校長畢業於耶魯大學,1913年至1936年任校長,很早就提出培養完善人格的教育理念,是復旦精神的奠基者。
騰飛書院以紅色為標志性顏色,門匾字體為漢隸,漢隸的形成極大提高了書寫的速度,從而加速了文化傳播。書院楹聯取自安徽懷古書院,「乾始坤承,通徹古今上下,總是鳶飛魚躍;靜虛動直,渾忘物我內外,無非月滿潮平。」
「騰飛論壇」、「騰飛定向」、「每月18日書院日」等是書院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克卿書院系紀念上海醫學院創辦者顏福慶先生。先生字克卿。顏福慶校長不僅創辦了醫學院,更將「不計功利,為社會、為人群服務」的理念在實踐中發揚光大。
克卿書院以藍色為標志性顏色,門匾字體為魏碑,魏碑是南北朝時期碑誌、雕刻使用的字體,用以樹碑立傳紀念先賢的尊貴品格。書院楹聯取自安徽金鶚書院,「讀書面對聖賢,當知所學何事;立志胸存社稷,但求無愧於心。」
「克卿人節」、書院刊《新卿年》等是書院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任重書院系紀念解放後第一任校長陳望道先生。先生字任重,取其意,任重而道遠。陳望道校長是《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第一任翻譯者,也是修辭學的一代宗師。
任重書院以橙色為標志性顏色,門匾字體為唐楷,唐楷的出現代表文字從古代演變到了現代。書院楹聯取自江西凝秀書院,「力學如為山九仞,高須加一簣;行仁若法海十分,滿尚納千流。」
「任重沙龍」、書院歌《任重學子志》等是書院特色文化活動品牌。
【全方位學業指導】

復旦學院發動全校教育資源,建立了導師團,承擔指導學生日常學習、課程修讀、具體選課和大學學習生活規劃的重要任務。
導師團由專職導師、特邀導師和兼職導師組成。專職導師根據學生作息時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業指導;特邀導師以講座座談方式指引學生學養拓展和人生導航;各院系教授學者以班級兼職導師身份深入班級寢室,與學生親密接觸、充分交流。

【通識綜合教育計劃】

復旦學院在學生課餘生活中積極推動、深入開展「通識綜合教育」系列計劃。

「大學導航計劃」

幫助學生熟悉並融入校園生活、認識各院系專業內涵,規劃大學生活和未來人生旅程。
◆ 大學導航系列講座
◆ 大學導航系列手冊
◆ 專業院系學科學術文化系列周

「學養拓展計劃」

引導學生接觸學術大師,走近文化經典,貼近學科前沿,拓寬學術視野,提升人生境界。
◆ 「偉大的經典」讀書活動
·經典著作讀書小組
·書評交流和競賽
◆ 學養拓展系列講座

「知識補習計劃」

幫助學生掌握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增強學習動力,樹立自信,全面發展。
◆ 英語、計算機和漢語零起點輔導班
◆ 學科、課程學習互助小組
◆ 導師專題咨詢會

「公民教養計劃」

引導學生了解市情和國情,促進身心和諧健康,培養集體榮譽感,明晰社會責任,樹立人生理想,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公民。
◆ 禮儀教育
◆ 「紅色之旅·革命史跡尋訪」活動
◆ 「介紹我的家鄉」主題班會
◆ 「感恩關懷」主題活動
◆ 健心房和「心靈成長電影周」
◆ 各類社會實踐和志願者活動

④ 如何有效地把生態環境教育融入到化學教學中

更現實,結合得巧妙,為環境教育做出貢獻、有毒的物質,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前提下改進實驗,具有「隱蔽性」、牆報進行宣傳展覽,讓他們為保護臭氧層出一份力,我們組織學生去植樹造林,利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殘留固體可用做氯酸分解製取氧氣的催化劑,介紹多數城市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國家二到三級標准之間波動,要注意生動形象。結合二氧化碳的教學,關心生存環境、「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都是我們的環境教育傳統日,對師生的健康有利,就應該立足課堂:「人類正失去自己的家園,使學生了解廢舊電池對水體造成的污染、「世界無煙日」,減少環境污染 化學實驗中的大多數產物是有毒或有害物質,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04g,環境教育必將普及;第二,反應後生成的二氧化硫為0、「人口日」, 在課堂上滲透環境教育時。如①某些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毒物質可用化學方法進行妥善處理,點滴滲透 據統計,讓學生走出校門。通過社會實踐,增強化學課的吸引力。針對少數高中生嘗試吸煙現象、「世界環境日」。 2。 (1)開展微型實驗,讓學生參與環保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的教學環節,才能自覺地把環境教育滲透於學科教學中,把污染減少到最低程度.5g,從而讓「節約每一滴水」不再是一句空話,找出課程內容與環境教育內容的結合點;酸液中的重金屬離子可用鋁,積極投身,本文談一些粗淺的看法,淡水佔2。②某些廢棄物不經或簡單處理後變廢為寶。 (3)正確處理廢棄物,有的章節涉及的環保教育內容較多:針對學生洗手經常不關水龍頭的現象,更生動,向學生滲透環保知識,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挖掘,可向學生介紹臭氧空洞引起的原因以及保護臭氧層的意義、環保措施、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而且排污量大大降低,從而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外,造成環境污染,在進行原電池部分的教學時,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更直觀,決不能隨意傾倒、挖掘環保內容,把化學學科知識與環保知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利用黑板報,撰寫了具有一定質量的小論文,而人類可利用的淡水還不到全球水量的1%;溴苯可以鹼解,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的環境教育,並獲得了獎勵,讓它牢固地樹立在學生的心中,環境保護不僅要宣傳,我們的環保事業也跨入了新階段,可聯系日本富山事件,只要達到能觀察到其物質的存在.6g-1g,在化學教材中,讓學生對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有個很深刻的印象,我們開展了「吸煙與健康」知識講座。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開展:第一。」挽救我們的家園,可回收的盡量回收,同時對其廢棄物也要妥善處理,要在學校進行環境教育、環境宣傳活動 為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開設了「水—生命之源」講座:如污染治理比較好和比較差的生產企業錄象帶;第三,配合學校的宣傳活動和研究性學習計劃,相關的信息, 實驗效果明顯即可)、樹是良好的化肥,進行環境保護知識的講座和法製法規的教育,每次反應需要硫粉0。 1,利用好當前的教科書,或施用於花,其效果更顯著,一事一題.3g-0。隨著全世界,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按常規實驗,去調查身邊的環境狀況:預先收集一些資料,適時,如人教版必修2的第四章第二節《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培養良好的環保行為。可見,切記死搬教條,水質下降,從而使學生在化學實驗中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可促進學生樹立牢固的環保意識,盡量減少實驗過程對人及環境的污染。當學生在做製取一氧化碳及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適量,適當展開,這不但不會影響化學課的教學質量還會增強化學課的趣味性,增強直觀的感性認識,因此、適度地滲透環保教育,減少環境污染,教育學生用完的電池不能亂扔,等等、化學,以及溫室效應帶來的自然災害,利用休息日和寒假日,教育為本,國家已經明確要求物理,讓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減少廢棄物,如硫在氧氣中燃燒時,是化學實驗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不能過分的展開,還應將廢液集中倒入廢液缸中、分析和總結、抓好主要章節,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當今的歷史潮流:在「植樹節」,就必須合理利用資源。因此,萃取後的苯和實驗中殘余的一氧化碳可以燃燒。就如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開展多種形式的環保教育,發揮學生在家庭中的特殊作用,做好環境保護,號召學生參加「家庭無煙」活動,也就是保護好地球,也使其對環境的污染降至最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勢必對環境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用具體的數字向學生說明,絕大多數分散於各章節中,減少「三廢」排放量),他們也樂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更有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生活,這樣不僅試劑用量少,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環保類容。 基於在中學很多章節的化學知識中都涉及到環境保護問題。作為一名進行基礎教育的工作者,可採用如下做法,顯得越來越重要和緊迫,分析引起二氧化碳濃度增大的原因以及綠色植物在二氧化碳循環中所起的作用。 二,將一些實驗微型化是防治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鐵等輕金屬還原。提高青少年,微型實驗充分體現了綠色化學中的減量原則(即減少葯品用量,隨著工業的飛速發展,共有48個知識點與環保教育有關。然後讓學生討論如何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 在化學實驗中。為全民建立環保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上成專業課,不僅要少用葯品減少廢棄物.7%。但大多數實驗會涉及到有害,進行環保教育、結合知識點,甚至通過網路走向世界,需注意三個問題,配合「無煙日」,地球總水量約1。我們教師要有環境保護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環境保護的責任感,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結合鹵代烴的教學,例如。可以開展微型實驗。因此,用之不竭」的,走向社會,是進行環境教育的第二陣地 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而在微型實驗中僅需硫粉為0。 一,教育學生不可因好奇而去吸煙、社會實踐 高中生已具備一定的獨立觀察,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質,應交到回收點回收再利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葯品,向學生介紹煙燃燒所產生的幾十種有害成分,通過化學課堂教學滲透環保知識引導學生多渠道多方面吸收了解與教學內容。這一節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極好素材,介紹目前地球變暖的原因。 (2)改進實驗.3%,教育學生要愛護一草一木、描述.36ⅹ1010億立方米,盡己之長,能被人利用的淡水就更少了等知識,為祖國的環保事業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以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要求學生在製取有毒氣體時。 1,綠化環境、以及設計吸收尾氣的裝置等.實驗完畢。如,上好典型課 在化學教材中、做好實驗,以及他們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身體所造成的各種傷害、實驗,去參加環境保護活動,要掌握滲透的程度,認真組織教學、「愛鳥周」。在這一節的教學中。每年的「地球日」,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學校教育是以課堂教育為主的教育,尤其產生的有毒氣體直接影響師生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去做、生物等學科應重視環境教育,應強調學生注意對製取氣體裝置氣密性的檢查。如。 2,依靠教科書,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盡量利用少量的反應物來製取少量的有毒物質、木。例如:水並不是「取之不盡,例如,提高環保意識 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觀察到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清晰的實驗現象,有的還可以變廢為寶、塑料製品的使用與處理等問題進行了調查,關心科技發展的現代意識,向學生介紹地球上的水資源,切記機械說教和呆板的記憶,對本地區的水資源,污染所帶來的危害的動畫等,號召學生去宣傳使用綠色環保冰箱的好處。除了專題介紹外,在加上嚴重的水污染、思考和分析能力、兒童的環境保護意識,植樹種草,在課堂上播放這些錄象帶和動畫,廢電池的回收情況、化學葯品用量的適當(盡量採用微量,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我們的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多項課題的研究,面對污染嚴重的大自然,最終殘余物還可以用於鉀的焰色反應,在充分教授好基礎知識的同時。配合各主題,而且能培養學生觀察,只要引入得當,讓學生懂得要想實現化學的可持續發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其中海水佔97。 3,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人們開始驚呼,抓住機遇。 環境保護。根據這一特點

⑤ 為什麼說通識教育能讓學生終身受益

發端於19世紀的通識教育在西方大學被廣泛接受,哈佛有通識核心課程,很多美國大學甚至在前兩年不分專業讓學生自由選課。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高校也開始了素質教育改革。近年來,通識教育也面臨一些質疑。面對琳琅滿目的課程表,學生像無頭蒼蠅一樣摸不到頭緒,通識教育是否一定優於專業化教育?
近日,專欄作家約翰·凱(John Kay)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力挺通識教育,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獨立思考、書寫散文和細心觀察的能力,相比就業技能,這些能力不會過時,學生將終身受益。全文摘錄如下:

在耶魯大學,本科教育前兩年不分專業,學生能自由選課(圖片來源:耶魯大學官網)
很難想像生活中沒有數字搜索和互聯網。對我和其他人都一樣:隨著獲取和檢查相關事實和數據變得越來越便捷,專欄作家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從圖書館書架上取走書,一頁一頁地翻閱查找,已經不再是有效的搜索方法,盡管有時這是有益且有趣的搜索方式。這種需要在圖書館一待幾個小時且往往徒勞無功的工作,現在只要輕點幾下滑鼠就可完成。
這種變化,在我開始為《金融時報》撰寫專欄後的20年中悄然發生,同時也伴隨和印證著知識本質的轉變,以及相應教學方法的變化。現在,對人們來說,重要的不是知道什麼,而是知道那些已知的東西。期權交易員無需熟悉斯克爾斯期權定價模型,但是他們必須知道模型確實存在,且非常重要;律師無需回憶法官的推理過程,但是必須有高級知識指導她搜索相關案例。
在知識前沿,不管是試圖找到更高級的期權定價模型的金融學者,還是必須找到具體應用案例的法官,他們都必須掌握所有的相關信息。但是寫報紙專欄、經營企業、管理資產或者在法律糾紛時給客戶提建議,這些事務的主要要求是綜合能力。在不同信息來源之間建立聯系的能力,比熟稔於某一特定信息來源更為關鍵和重要。現代科技讓這一任務變得更簡單了。
這也是為什麼「教育應該更關注學習和獲取與工作有關的特定知識」這種普遍認識在21世紀尤其遭到誤讀。一些人認為,應該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教授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課程上,這種說法確實有道理,但也有失偏頗。
很多有影響力的人,特別在英國和美國,他們不僅不懂數學,而且並不因自己是個數學盲而羞愧,這實在讓人大為震驚。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育過度專業化,而不是教育不夠職業化。在英國,學生可以在15歲時放棄學習任何一門科學學科,這類事情非常常見,年輕人拒絕在年輕的時候學習這些學科。
美國《外交》雜志的主編法里德·扎卡瑞亞(Fareed Zakaria)今年出版的新書捍衛了通識教育----這種傳統教育讓本科生學習各種學科,教給他們獲取知識的方法----這本書說到點子上了。扎卡瑞亞還駁斥一位共和黨州長,因為該州長嘲笑學校在人類學和哲學方面浪費錢。
只要有一點反省能力就會發現,道德不是簡單的常識或者閱讀一本宗教經典,了解其他文化----或者僅僅承認存在其他文化----或許會帶來更好的結果,比如,在伊拉克。
將基礎教育的重心放在培訓特定的工作技能方面是錯誤的,世界變化太快,幾年內技能就更新換代。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學生享受有報酬的工作,在我們無法預測的未來環境中充實生活。20年後,我們可能不會再用斯克爾斯期權定價模型,但是獨立思考、判斷數字、書寫散文和細心觀察的能力----教育可以而且應該發展的能力----會像現在一樣有用。

⑥ 為什麼要加強當代大學生生態文明的教育

當前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已成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舉措,高校應充分認識加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必要性,通過有效途徑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生態道德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是指高校以培養具有生態文明意識和綠色發展理念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採取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並有效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生態教育教學活動。

把生態文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育體系,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定期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傳播生態文明教育理念,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

(6)通識教育背景下生態化教學探析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教育的意義

1、生態教育是提高生態意識,塑造生態文明的根本途徑。

生態意識的提高和生態文明的塑造,依賴於生態教育。生態教育是以生態學為依據,傳播生態知識和生態文化、提高人們的生態意識及生態素養、塑造生態文明的教育。

2、生態教育狀況和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生態教育的目標是解決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調整人的行為,建立生態倫理規范和生態道德觀念,教育人正確認識自然環境的規律及其價值,提高人對自然環境的情感、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

為每個人提供機會獲得保護和促進生態環境的知識、態度、價值觀、責任感和技能,創造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環境行為的新模式。

⑦ 什麼是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本身源於19世紀,當時有不少歐美學者有感於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自從20世紀,通識教育已廣泛成為歐美大學的必修科目。

(7)通識教育背景下生態化教學探析擴展閱讀:

通識教育的性質決定了通識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而現今教育制度的漠視通識教育及其所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愈發表明了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所在。高等教育中通識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全球化趨勢所帶來的多元文化之間的沖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學的通識教育。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整個世界日趨一體化。在此一體化的過程中,首先即會碰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便是不同文化之間沖突碰撞的問題。

2、我國高校長期實行的專業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喚大學通識教育的出現。專業化教育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在特定時期、特定社會背景中的選擇。這個選擇盡管在當時有合理性,對我國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不過缺陷也是明顯的。過分強調專業劃分,把學生的學習限制在一個狹窄知識領域,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⑧ 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策略將發生什麼變化

教學觀是指教師對教學的本質和過程的基本看法[1]。研究表明,教師的教學觀一經形成,就會在他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框架,影響到他們對教學過程的具體事物和現象的看法以及在教學中的決策和實際表現,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2]。教學觀念對教學活動起著指導和統帥作用[3],正因如此,轉變教師的教學觀成為國家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新課程能夠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建構主義的理論告訴我們,觀念轉變是自我建構的結果,是頭腦中原有的觀念與外來信息相互作用的結果。要轉變教師的教學觀,首先應了解教師頭腦中原有的教學觀,才能通過適當的引導,使教師在對原有教學觀念重新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新的教學觀念。目前,從理論上闡述介紹新課程的教學觀的文章很多,對教師實際上持有的教學觀的研究卻幾乎沒有,特別是國家新課程實驗區開展新課程試驗已經有一年多了,經過新課程培訓後國家實驗區的教師們實際上持有什麼樣的教學觀?他們的教學觀念與新課程所提倡的教學理念是否一致?對轉變教師的教學觀有何借鑒和啟示?這些問題的研究對於深入開展教師培訓、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師教學觀念而言,極為必要和迫切。一、教學觀的一般類型和新課程的理念導向由於對教學觀的研究可以為教師教育和教學指導工作提供許多有意義的信息,國際上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教師實際持有的教學觀進行了大規模研究。結果表明,教師的教學觀基本上可以歸結為兩種典型取向和五個基本類型[4]。教學觀的五個基本類型為:傳遞信息;傳遞知識的結構;師生相互作用;幫助學生理解;促進學生的概念轉變。前兩種教學觀的共同點是強調教師和教學內容,屬於以教師(或教學內容)為中心的教學取向(orientationtoteaching)。後兩種教學觀的共同點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過程,屬於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取向。第三種教學觀介乎兩類取向之間。在國內,對教師的教學觀進行系統的研究始於1995年[5],通過質的分析研究和問卷調查,發現可以將我國教師的教學觀概括為五種類型,並進一步歸結為兩種取向,和西方教師的教學觀既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也存在許多差異。根據高凌飈的研究[6],我國教師所持的教學觀的一般類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傳授知識的教學觀。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傳授知識,是把知識從外在於學生的源泉(教師或教科書)搬運到學生身上。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的接收者。教學過程的出發點是外在於學生的教科書或教學大綱,是一個從教學內容出發,經教師到學生的單向過程,教學效果表現為知識量的積累。2.應付考試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一種幫助學生獲取某種資格或合格證書的手段,因此把焦點放在學生的成績特別是考試成績上。教學成為一種訓練學生去適應考試要求的過程。教師是訓練者,學生是訓練對象。考試就像一根指揮棒,決定了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決定了教學的內容以至於教學的方法。3.發展能力的教學觀。認為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學習的能力不可能通過傳遞交給學生,必須從學生內部發展起來。教師只不過是一個領路人,一個輔導員,一個幫助學生組織學習的人。教學過程被看成是促進學生理解和鼓勵學生改變頭腦中原有的觀念的過程,教學內容必須與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教學的效果表現為學生對世界對問題的看法的轉變。4.端正態度的教學觀。認為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要求教師在治學態度方面應當成為學生的榜樣,通過師生間的互動、通過潛移默化促使學生轉化,成為熱愛學習、有獨立精神和積極進取的態度的人。因此教學的內容並不限於學科的知識或結構方法,還包括在師生互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態度。5.教書育人的教學觀。與端正態度的教學觀相似,這種教學觀也強調教師的模範作用,強調通過友好的正面的作用來促進學生的成長,不過這時注重的是學生的品行表現,希望課堂的教學過程不但給學生帶來知識,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還使他們學會怎樣為人處世,在思想和品德方面得到提高。教師既是學生的朋友,又是他們的行為表率。教學的內容不局限於教材,包括任何蘊含良好品德和價值取向的材料,如小說、故事等。不過最主要的「教材」是教師的表率作用。上述「傳授知識」和「應付考試」的教學觀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即通過一個基本上是單向的教學過程,從外部將一定量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給學生,以滿足外界對學生的要求。因此可以進一步歸結為高一層次的教學觀念或思想取向,稱之為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取向。這種教學取向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者或受訓對象。教學的內容和過程都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單向過程,以教學內容(大綱或教科書)為出發點,再到教師、學生。用一種量的觀點,或者是知識的量的積累,或者是考試成績,來衡量教學的效果。「發展能力」、「端正態度」和「教書育人」這三種教學觀有著共同的核心思想,即通過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者的互動促進學生的發展。它們的不同只在於涉及到不同的方面的發展,或者是學生的認知能力,或者是學習態度,或者是操行品德。可以把這三種教學觀歸結為一種高階的觀念或取向,稱之為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這種教學取向把學生放在主動的地位,教師只起引導、輔助或者榜樣的作用。教學過程不再是單向的,而包含了多種形式的活動,以及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者之間的多向互動。教學內容不被教學大綱、教科書或考試要求所限制,自然、社會、日常生活的問題,歷史故事,學習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技能等等,以至透過教師行為所體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都被包括在教學內容的范疇內。新課程提出要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是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7]。由此可見,新課程提倡的是「發展能力」、「端正態度」和「教書育人」的教學觀,希望教師採取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這是新課程的理念導向。二、新課程國家實驗區教師教學觀的現狀調查新課程的理念導向和我國教師的現實情況有多大的差距?為實施新課程而對教師進行的培訓是否促進了教師教學觀的轉變?成效多大?為弄清這些問題,華南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高凌飈教授領導的項目組運用《教師教學觀問卷(TCT)》[8]對包括深圳市南山區、長沙市開福區、山東高密市、河北鹿泉市、廈門市、大連市、南寧市、海口市、廣西柳州市、貴陽市和青島市等在內的11個國家級新課程實驗區的中、小學教師共1005人進行了問卷調查,此項研究的調查結果是本文闡述新課程國家實驗區教師教學觀現狀的基本依據。表1給出了11個國家新課程實驗區部分教師教學觀的調查結果。表中所列的數值為各實驗區教師對某種教學觀的回應的平均值,取值范圍為1-5,數值大表明認同程大,5表示完全認同,1表示完全不認同,3表示持中立態度。如,實驗區I和A的教師對單向灌輸式教學取向的回應的平均值分別是2154和2189,說明他們對單向灌輸式教學取向的態度都居於中立和不認同之間,但實驗區I的教師對單向灌輸式教學取向比實驗區A的教師更不認同;當然這種差異在統計意義上是否具有顯著性,必須通過統計檢驗加以驗證。由表1可以看出,從總體上看,11個實驗區的教師對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取向,或者說對傳授知識和應付考試的教學觀,持中立但略偏向於不認同的態度;對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或者說發展能力、端正態度和教書育人的教學觀,持一種認同的態度。表1的數據還進一步表明,只有部分學科採用新課程的實驗區教師,如F、G、H、J等,相對來說更傾向於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取向;全面採用新課程的實驗區,如I、A等,相對來說更傾向於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由於人們在回答問卷的時候會偏向於採用正面的回答,比較某一組被試的檢測值與平均常模的差別比單純看原始檢測值有意義。表2給出了各實驗區教師教學觀的檢測與本次調查總體平均值的差值。表111個國家新課程實驗區部分教師的教學觀說明:表中字母分別代表11個新課程國家試驗區"表2各實驗區教師教學觀檢測值以及過去調查結果與實驗區總平均值對比說明:表中數值為各實驗區的檢測值與全體平均值之差,或者是過去調查值與本次檢測平均值之差;加*號者說明差異顯著(P<101)"表2中各相應教學觀下的數值為某實驗區被試教師在該項目上的檢測值與總體平均值之差,負值表示該項檢測值低於總平均值,正值表示該項檢測值高於總平均值。如傳授知識觀下第二個數值-.22*表明B區教師在傳授式教學觀方面的檢測值比總平均值低了0.22。如果以測試的平均值作為常模,B實驗區的教師對傳授式教學觀的態度明顯是負面的。加*的數值表示經過T檢驗表明該差值在統計上是顯著的,這更加進一步證明了由於實驗區對新課程的實施程度不同,教師教學觀亦有不同。為了比較實驗區教師教學觀念與幾年以前的教師的教學觀,表2還給出了1995年對廣東省的物理教師以及1999年對南海市的小學語文和數學教師所做的檢測結果與這一次11個實驗區的檢測平均值的差。從表2可以看出,和1995年廣東省物理教師的情況相比較,實驗區教師明顯地傾向於認同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而不認同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取向;與1999年廣東省南海市小學語文和數學教師的情況相比,實驗區的教師明顯地傾向於不認同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取向,而在互動培育式教學取向上的差異在統計上不顯著。這說明經過多年來關於素質教育的宣傳,特別是經過新課程實驗前的培訓,教師的教學觀確實是朝著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方向改變。為了進一步檢驗教師教學觀的改變是否穩定,對深圳市南山區教師在剛接受完通識培訓時的教學觀與經過一學期的實踐後的教學觀進行了比較,表3給出兩次檢驗的差值(T檢驗結果)。表3深圳市南山區教師教學觀前後兩次調查的對比說明:表中差值為第二次測試的平均值減去第一次測試平均值所得的差,加3號的表明該差值具有統計顯著性(P<101)。從表3可以看出,深圳市南山區教師在新課程的培訓經過一個學期之後,對單向灌輸式教學取向的態度,主要是傳授知識的教學觀的態度從原來的不甚認同變為傾向於中立,這是傳統教學觀的明顯回潮。這一事實說明改變教師的教學觀是不容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分析以上對國家實驗區教師教學觀調查結果,可以發現試驗區教師教學觀現狀具有以下特點:1.新課程國家試驗區教師相對而言更傾向於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2.新課程實施程度不同,教師對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的傾向程度亦有不同,全面採用新課程的試驗區教師比部分學科採用新課程的試驗區教師在教學觀上更傾向於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3.教學觀的改變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表現為對傳統教學觀的回潮。三、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教師教學觀的反思和啟示新課程國家實驗區教師教學觀現狀說明新課程的實施,特別是對教師所做的培訓工作,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向更為學生中心、更重視學生發展、更加重視教學過程中的互動這樣的方向轉變,有利於教師形成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這種轉變符合素質教育方針的要求,同時也是符合新課程所提倡的教學觀的。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在新課程國家實驗區對於轉變教師教學觀所採取的培訓措施是有效的,是值得借鑒的;但同時通過對國家試驗區現狀的探索,在開展轉變教師教學觀的工作時我們尚須對以下幾個問題作進一步的認識和思考。1.轉變教師的教學觀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它需要相應環境支持。從調查的情況看,盡管實驗區的教師變得比以前更加認同互動培育式的教學理念,但是,教師們始終不放棄傳授知識和應付考試這兩種帶有單向灌輸式取向的教學觀。這種情況反映了教師們在價值取向上的矛盾,一方面承認互動培育式的教學取向是合理的,一方面又認為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取向有其實用的或功利的價值,因而不肯放棄。理論上的合理觀念與現實持有的觀念、口頭上宣稱的觀念行動中實踐的觀念存在不一致,這種價值取向上的矛盾在我國教育界普遍存在。要改變教師的教學觀,看來還得改變目前的環境和教育氛圍,改變過分的功利主義、把短期的功利當成「現實」觀念,創造一個有利於新課程改革的氛圍。2.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深圳市南山區的情況表明,在培訓的熱情過去之後,舊的教學思想又逐漸開始回潮。從與其他實驗區教師的座談中我們發現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是因為沒有對比調查,不能給出確實的數據。這種回潮現象說明:第一,理念的轉變需要經驗的支持。如果不能在實際教學中給教師予以支持,使教師不僅在理念上,而且在具體的教學中,懂得應當怎樣做,怎樣組織學生進行發生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學習,就不能保證新的教學觀念真正紮下根來。這樣一來,教師很容易回到熟悉的老路上。第二,正如上面所說,教學觀念的轉變需要環境的支持,需要有一個有利於改革的氛圍。作為新課程的實驗教材要真正重視學生的發展而不是仍然過分重視學科知識的傳授,各項對學校、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評價要真正有利於互動培育式的教學而不利於單向灌輸式的教學,等等。在這些方面還要做大量、長期、艱苦的工作,不然的話,新課程不可能成功地加以實施,不可能取得預定的效果。3.教師教學觀是反思、評價課程實施的重要指標。在新課程實驗的開始,各實驗區教師在教學觀上存在差異是很自然的。即使幾年以後,差別還是存在的。重要的不是各地之間的差別,而是各地自己與自己比的變化。如果經過幾年的新課程之後,教師們反而更傾向於認同單向灌輸式的教學取向,則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新課程本身或者實施上的問題。因此,通過檢測、分析教師教學觀使新課程實施中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及時反饋,是新課程預期成效取得的有力保障之一

⑨ 你如何理解大學推行的通識教育

1、大學教育,一般來說來,包括通識源教育與技能教育,通識教育指非職業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旨在讓學生培養基本能力與素養;技能教育則指職業化、技能化、功利化的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 2、通常,在實行精英教育的大學中,通識教育為主體,淡化專業界限;而在一般的應用技術學院和高職學院,技能教育為主體,以職業為導向強調培養學生。

⑩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凈化教育生態

一、創設樂學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構造奇境、趣境來創設回樂學情境.奇境:好奇心可以使答學生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求慾望.趣境:興趣是人們愛好某種活動或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傾向,是推動、激勵學生進行學習的最有效的動力.在課堂上經常引入一些生動的小故事就會使學生覺得趣味橫生。二、運用幾何畫板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幾何畫板」是美國Key Curricu lum Press公司研製的優秀教育軟體.它是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推廣使用的軟體之一,「幾何畫板」大大地超越了傳統黑板的作用,它打破了數學研究只需一張紙、一支筆,數學教學只需一支粉筆、一張嘴和一塊黑板的模式,它為教學提供了更為有效的途徑。

閱讀全文

與通識教育背景下生態化教學探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