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政治教育教學小故事

政治教育教學小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24 10:28:14

Ⅰ 給個在課堂上講的3-5分鍾的合適的小故事

小時候,華羅庚家境貧寒,初中未畢業便輟學在家。他一邊幫父親看專店,一邊依舊不忘學習。沒屬有時間,他養成了早起,善於利用零碎時間,善於心算的習慣。沒有書,沒有紙沒有筆,養成了他勤於動手,勤於獨立思考的習慣。

華羅庚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難。首先是在他童年時,家貧,失學,患重病,腿殘廢。第二次劫難是抗日戰爭期間,孤立閉塞,資料圖書缺乏。第三次劫難是文化大革命,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圖書館,將他的助手與學生分配到外地等。

拓展資料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Ⅱ 教育敘事故事

我們大都有這樣的體驗:聽一堂好課,如同欣賞一首名曲,餘音在耳,裘裊不絕;又像觀賞一幅名畫,心動神移,流連忘返。再看學生,個個雙眸凝視,猶如被磁鐵吸引住似的聽著、想著、記錄著……。回憶教師生涯,為能達到這種境界,我也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也經常觀摩同組老師的課堂教學,在此就談談在歷史教學中做到的「三須」。
一、必須精講重點,深入淺出
在一節課里,要講的內容很多,想把一切問題都講深講透是不可能的。教學中,通過仔細認真地備課,力求把教材吃透;在處理教材和講解課文時分清主次,去繁求簡,抓住重點,精講多練。這樣做無疑是科學的合理的。多年的實踐,深刻地認識到:講解時緊緊圍繞教材,以《綱》為綱,以本為本,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把課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學生頭腦里的知識,進而發展其智力和能力。例如,講中國近代史時,「半殖民地」、「半封建」這兩個概念比較抽象,對學生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對此我結合鴉片戰爭前後中國政治經濟史實的變化自然引出。
鴉片戰爭前,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鴉片戰爭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領土主權、司法主權、關稅主權開始遭到破壞,一個國家的主權部分喪失了,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要從經濟上看。鴉片戰爭前,在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鴉片戰爭後,外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同時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起來,既存在封建經濟,又有資本主義經濟滲入。這就是「半封建」。
這樣講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了。這種把教材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的做法,就會把學生的歷史思維一步步引向深入,直達歷史知識概念的內涵。學生對歷史概念能夠准確理解,理性思辯能力也切實得到提高。
二、必須結合實際,方法靈活
傳統的教育觀念往往把學生置於教學活動的被動地位,不能充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教師授課多以「填鴨式」、「滿堂灌」的形式出現,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早在1941年,毛澤東同志就在《中共中央關於延安幹部學校的決定》中指出:「在教學方法中,應堅決採取啟發的、研究的、經驗的方式,以發展學生在學習中的自動性和創造性,而堅決廢止注入的、強迫的、空洞的方式」。
經過自己的學習和實踐,深刻認識到——啟發應當作為一種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它可以滲透在課堂教學的所有環節中,同時任何一種教學的具體方法中也可以貫穿這一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教學內容的實際、教師自己教學特點的實際出發,把啟發的原理滲透其中,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好方法。幾年來,我始終堅持進行教學改革的探索,先後嘗試過:三段式教學法,讀讀、議議、講講、練練八字教學法,目標反饋教學法,歷史問題教學法,談話教學法,辯論教學法,讀書指導教學法,等等。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有的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能力。有些方法也不盡人如意。但他們常常期待著下一節歷史課,猜想著老師是不是又會採取新的教學方法?
三、必須幽默風趣,引人入勝
有句名言:「缺乏幽默是悲哀的」。課堂上,結合有關知識巧妙地融幽默子教學中,含而不露地引發學生的聯想,出神入化地推動知識的領悟,能夠獲得非比尋常的功效。學生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張冠李戴,常常會鬧出笑話。記得有這么一次,讓學生簡介《資治通鑒》的作者,一位學生爽快地說道:「作者司馬遷,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話音未落,笑聲四起,弄得這名學生莫名其妙。這時我平靜地說:「雖是一字之差,卻讓司馬遷多活了一千多年,但這能全是我們同學們的錯嗎?誰讓司馬遷與司馬光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別,誰讓他們又都是史學家、文學家,誰讓《史記》與《資治通鑒》又都是史學名著兼文學名著呢?太像了,太像了,以致於我們看不出他二人還有什麼區別?」幽默風趣的話語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重要的是把學生混淆的知識作出了區別,可謂一箭雙雕。正如法國一位著名演講家所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能為人所接受」。
當然,由於我的教學經驗有限,以上也是在平時教學中的一點小的心得,作為隨筆記錄下平時教學的點滴

Ⅲ 列舉一個著名教育家的故事,50字。。明天要交

陶行知,生於1891年10月18日(清光緒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縣的一個清苦農家。他自幼聰明好學,鄰村的一位塾師認定這孩子長大後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讓他免費入塾讀書。有一天下大雪,當他趕到塾館時老師已經開講,他硬是站在門外專心致志地聽老師把課講完。這種學習精神感動了塾館里的每一個人。1906年,他進入本縣的教會學校崇一學堂免費讀書,在這里學習英文、數學、理化等課程,開始接受西方資產階級的新教育。但由於他一直生活在中國社會的底層,所以從童年時代起就對民間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他尤其關注中國的農村,立志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和廣大中國農民受剝削壓迫的悲慘處境去奮斗。因此,在崇一學堂讀書的時候,就寫下了「我是一個中國人,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的座右銘。
當陶行知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優異成績在南京金陵大學文科畢業後,便遠渡重洋赴美國留學。最初攻讀市政,後來覺得沒有真正的大眾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於是便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主攻教育,期望通過教育來救國救民。

當陶行知於1917年學成歸國的時候,正值國內發起了以民主和科學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陶行知滿懷熱情地在這場運動中奔走呼號,積極提倡新教育,改革舊教育。為此,他一方面介紹西方的教育理論,另一方面也反對盲目「儀型他國」,提出要以科學方法進行教育改革和創新,為實現中國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條新路。

最初,陶行知以主要精力從事平民教育。這期間他深切感到中國教育改造的根本問題在農村。他說:「中國以農立國,住在鄉村的人佔全國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間去的運動,就是到鄉下去的運動。」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須使平民教育下鄉,開展鄉村教育運動。

但是,開展鄉村教育決非易事,它需要有一批有志之士全心全意地為之奮斗。因此,陶行知號召人們加入這個運動,「一心一意地為中國鄉村開創一個新生命。」他還立下宏願,要排除各種困難,籌措一百萬元基金,徵集一百萬位同志,提倡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他為了建立一支合格的鄉村師資隊伍,1926年與東南大學教授趙叔愚等人一起籌建鄉村師范學校,校址選在南京遠郊偏僻荒涼的曉庄(原名小庄)。這就是後來馳名中外的曉庄師范,由陶行知親自擔任校長。

曉庄師范誕生於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炮火聲中。在曉庄師范,陶行知脫去西裝,穿上草鞋,和師生同勞動、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國教育的新路。也就是在曉庄師范,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論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論。其要點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在做中學」。根據生活教育的理論,曉庄師范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開荒,自己建茅屋,做什麼事,就讀什麼書,還走出校門參加村裡的農協會和打倒土豪劣紳的斗爭。這樣就把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及生產勞動結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才乾和創新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有農夫的身手,有科學的頭腦,有改造社會精神的鄉村教師。由於生活教育理論基本符合中國國情,所以在當前我國進行的教育改革中仍然可以作為借鑒。

1932年,陶行知通過總結曉庄師范的經驗,在上海創辦了上海工學團。工學團是一個社會教育組織,它既是學校,又是工廠,也是一個小社會。它制定了「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的宗旨,招收當地農民子弟入團,上午學習文化知識,下午參加生產勞動。晚上由兒童團員請當地農友到工學團辦的茶園里談論天下大事,還由兒童團員講故事,當小先生。後來這種「即知即傳」的小先生制在全國的二十多個省市中廣泛推行,在本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掃除文盲運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一二九運動的爆發,標志著抗日救國新高潮的到來。這時候,陶行知以飽滿的愛國熱情參與發起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國會、國難教育社,還與宋慶齡、鄒韜奮等著名人士發起成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1936年7月,他受救國會的委任,擔任「國民外交使節」,出訪歐亞非二十六國,爭取各地華僑和國際友人支持中國的抗日救國斗爭。出國前夕途經香港時,與沈鈞儒、章乃器等聯合發表《團結禦侮宣言》,贊同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呼籲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這個宣言震動國內外,對全國人民是極大的鼓舞,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熱情支持。

抗戰開始後,陶行知發現,許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為陷於貧困和屈辱的境地得不到培養的機會。在周恩來和許多共產黨員的支持下,1939年7月他創辦了育才學校。這所學校設在重慶附近,學生都是擇優選拔的有特殊才能的優秀兒童。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條件,聘請大批專家學者擔任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他們不僅教學生學習文化課,而且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專業基礎知識教育和革命的思想教育,使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革命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就把生活教育的理論運用在培養「人才幼苗」的實踐中,使育才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

抗日戰爭勝利後,陶行知以更大的政治熱情投入反內戰、爭和平、反獨裁、爭民主的群眾斗爭。他在重慶創辦的社會大學成了一座民主革命的堡壘,成為在國民黨統治區向青年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作為中國民主同盟中央民主教育委員會的主任,發表了《實施民主教育的提綱》、《民主教育之普及》、《社會大學運動》等文章,無情地揭露和抨擊國民黨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針,這就是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創造的教育。

1946年4月,陶行知來到上海,繼續奮不顧身地進行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並為在上海創辦社會大學和育才學校的遷址問題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戰士李公朴、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的消息傳來,陶行知異常激憤,他到處演講,發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號。後來聽說國民黨特務已經把他列為下一個暗殺對象,他無所畏懼,作好了「我等著第三槍」的准備,仍然一次次發出正義的吶喊,始終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因為勞累過度和受刺激過深,突發腦溢血不幸逝世。

陶行知逝世後,全國開展了廣泛的悼念活動。今天人們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學習他的品德。

Ⅳ 關於老師的感人故事 很急、

①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這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②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洪口鎮永安壩村小學24歲的教師苟曉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樓教室里。突然,整棟教學樓開始晃動、顫抖。他幾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學們,趕快跑!」幾乎同時,他沖到陽台上,大聲呼叫其他班的老師和學生。

大部分學生從午睡之中被突然驚醒後,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曉超一邊喊「快跑,危險,快,快……」,一邊迅速抱起一名學生往樓下沖。到了樓下,來不及喘一口氣,立即返身沖上三樓。他又抱起兩名學生,向樓下沖去……

當他再一次沖到三樓,再一次抱起兩名學生,再一次向樓下沖去時,頂樓轟然倒塌。被苟曉超抱下樓去的學生得救了。然而,苟曉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磚塊砸斷雙腿,胸部也受到了重傷,倒在血泊之中……

學校其他教師和村民立即實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備搬自己身上的磚塊和混凝土,苟曉超斷斷續續地說:「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學生。」他艱難地用手指著頂樓說:「上面……還有學生……還有……」

苟曉超今年5月2日剛剛結婚,5月12日回到學校上課。當日下午,苟曉超所在的教學樓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鎮中心衛生院醫療條件有限,苟曉超又被緊急轉往縣醫院。因傷勢過重,苟曉超在半途中輕輕地閉上了雙眼。

③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了,她奪眶而出的眼淚終於如山洪暴發:「娃……娃娃……媽媽……來不及……啊……」

「娃娃,你的臉怎麼這么臟啊?」聶曉燕打開帶在身邊不知多久的嶄新粉紅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媽媽給你洗干凈。」她和丈夫用手帕輕輕地擦著孩子滿是灰塵的頭發和臉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裡!聶曉燕老師,你用你那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高尚人品為孩子打開了生命之門。

④王周明是名年輕教師,是50多名學生的班主任。地震發生時,他指揮學生分兩路,從教室的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沖上前去,把還沒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這時,一根粗大的橫梁打在他頭上,他的頭蓋骨被擊碎……

學校行政辦公室主任張文說,他從外面趕回學校時,這個女孩一見他就哭了:「王老師為了救我,被砸死了。」

⑤廢墟中,她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麼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

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疏散學生離開教室。看到有兩個學生手足無措,她大步跑過去,一手摟住一個,朝門外沖。教學樓突然垮塌,她和幾名學生被埋在廢墟中。

這位老師叫向倩,去年大學畢業,到什邡龍居小學當英語老師。向倩的父親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學副校長,他悲痛欲絕:「我可以理解,作為教師,應該這樣!應該這樣!」

(4)政治教育教學小故事擴展閱讀

權利義務

教師享有下列權利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職業要求

以愛崗敬業為榮,以敷衍塞責為恥。

以開拓創新為榮,以因循守舊為恥。

以勤勉博學為榮,以懶惰膚淺為恥。

以關愛學生為榮,以漠視學生為恥。

以廉潔從教為榮,以崗位謀私為恥。

以因材施教為榮,以千篇一律為恥。

以團結協作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儀表端莊為榮,以不修邊幅為恥。

以尊重學生為榮,以辱罵學生為恥。

淵源流變

教學生知識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

我們平時雖然稱呼學校里某教師為「某老師」,但這里的「老師」其實是教師這種工作,教書是其基本功能。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

直至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將西學(美式教育)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便開始在《學生操行規范》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國民政府時代開始,並一直沿用至今。

老師,是傳授知識的人。

Ⅳ 有關經濟生活的小故事高一政治課(是上海的教材)上要用

有兩個人在樹林里過夜。早上樹林里突然跑出一頭熊來,兩個人中一個忙著穿球鞋;另一個對他說:」你把球鞋穿上有什麼用?我們反正跑不過熊啊!」忙著穿球鞋的人說:」我是要跑過你。」這說明我們面對的世界是一個充滿充數且競爭非常激烈的世界,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是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在管理中快速反應也能形成競爭優勢。

南風和北風: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讓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了個寒風刺骨,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春意上身,紛紛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於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個故事也稱為南風法則,它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領導者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尊重和關心下屬,多點人情味,從而使下屬丟掉包袱,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適者生存:

沙漠中的狐狸養了一窩小狐狸,小狐狸長到能獨自捕食的時候,母狐狸把它們統統趕了出去。小狐狸戀家,不走。母狐狸就又咬又追,毫不留情。小狐狸中有一隻瞎眼的,但是媽媽也沒有給它特殊的照顧,照樣把它趕得遠遠的。因為媽媽知道,沒有誰能養它一輩子,小狐狸們從這一天起便長大了,那隻瞎眼的小狐狸也終於學會靠嗅覺來覓食。企業在培養業務骨幹時也應在適當的培訓後及時放手。獨立承擔責任是人才成長的必由之路,因為商界同自然界一樣:物競一擇,適者生存。

智豬博弈:

典故告訴我們在小企業經營中,學會如何「搭便車」是一個精明的職業經理人最為基本的素質。在某些時候,如果能夠注意等待,讓其他大的企業首先開發市場,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時候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因為「寄生」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高明的管理者善於利用各種有利的條件來為自己服務。「搭便車」實際上是提供給職業經理人面對每一項花費的另一種選擇,對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給企業節省很多不必要的費用,從而使企業的管理和發展走上一個新的台階。這種現象在經濟生活中十分常見,卻很少為小企業的經理人所熟識。

龜兔重賽:

兔子與烏龜賽跑輸了以後,總結經驗教訓,提出與烏龜重賽一次。賽跑開始後,烏龜按照規定線跑拚命往前爬,心想:這次我輸定了。可它到終點後卻不見兔子。正在納悶之時,只見兔子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原來兔子求勝心切,一上路就埋頭狂奔,估計快到終點了,它抬頭一看,發覺竟跑錯了方向,不得不返回重新奔跑,因而還是落在烏龜之後。這說明了在管理中戰略、路線正確與否至關重要。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企業戰略定位的競爭。

刺蝟法則:

兩只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只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

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一個合理的距離,避免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熱爐」法則:

法則形象地闡述了懲處原則:(1)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警告性原則。領導者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勸戒不要觸犯規章制度,否則會受到懲處。(2)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灼傷。也就是說只要觸犯單位的規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3)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即時性原則。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後立即進行,決不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4)不管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公平性原則。

成功取決於你的態度:

一個青年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這里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老人家接著說:」那你快走,這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後來又來了另一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年輕人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這里也是同樣的好。」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在管理實際中,心態很重要,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

「誰動了我的乳酪」:

提示了你在今天變革時代笑對變化、取得成功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你就可以獲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東西,也就是書中的」乳酪」,無論它是一份工作、健康、人際關系,還是愛情、金錢。在故事中,你會發現,當面對變化時兩只老鼠做得比兩個小矮人要好,因為他們總是把事情簡單化;而兩個小矮人所具有的復雜的腦筋和人類的情感,卻總是把事情充得復雜化。這並不是說老鼠比人更聰明,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情感,卻總是把事情變得復雜化。這並不是智慧。但換個角度想,人類那些過於復雜的智慧和情感有時又何嘗不是前進道路上的阻礙呢?

「木桶」法則:

「木桶」法則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想使木同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體效應,不是去增加最長的那塊木板長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補齊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木桶」法則告訴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單位的薄弱環節,否則,單位的整體工作就會受到影響,人們常說「取長補短」,即取長的目的是為了補短,只取長而不補短,就很難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應。此外,人能否做成事取決於最短的能力或資源。

「魚缸」法則:

魚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裡面的情況都一清二楚。「魚缸」法則運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領導者增加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各項工作有了透明度,領導者的行為就會置於全體下屬的監督之下,就會有效地防止領導者濫用權力,從而強化領導者的自我約束機制。

青蛙實驗:

說明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每一個都有創造一種舒適環境的輝煌經歷,並在這種環境下逐漸形成了熟悉的工作和生活模式,一個單位也訓固定形成了一種管理模式,個人失去了競爭,缺乏必要的刺激,在一個安逸的工作氛圍中無所憂慮地工作,那麼,這個部門和單位就會失去工作活力,工作效率必然會越來越低。缺乏對環境的敏感度,最後只有被市場淘汰。所以,我們有以下幾點啟示: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你的成功與失敗。大環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多學習,多警醒,並歡迎改變,才不至於太遲。太舒適的環境就是最危險的時刻。很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最危險的生活方式,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

要能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而學習,是能發現改變的最佳途徑。

發現」不拉馬的士兵」.

從管理的角度看,此舉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軍隊因此可以節省要當的人力在另外的崗位上工作,又可以獲得額外的收益。從組織的角度來進行分析,這實際上是一個組織工作系統的優化過程。」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事盡其功。」在每一個企業組織中,完善的組織設計和合理的運作目標就是許多企業的組織結構,」不拉馬的士兵」隨處可見,我們的企業又如何能夠高效發展呢?

北風和南風的寓言:

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領導者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尊重和關心下屬,以下屬為本,多點人情味,使下屬真正感覺到領導者給予的溫暖,從而去掉包袱,激發工作的積極性。

「冰山法則」:

說明了在管理信息溝通工作中,90%的被隱含,表象的只有10%。:「鯰魚效應」就是要激起組織的活力:「杠桿原理」是要求管理者從戰略上著眼大局,抓住機遇:「石眼理論」是從戰術上說的,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一塊,用來解決最急需和重要的問題。
「二八定律」等

Ⅵ 關於教育的典故和故事

1、高斯解數學難題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

行的兩道數學題,但青年發現今天導師給他多布置了一道題。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

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他沒多想,就做了起來。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

力。青年絞盡腦汁,感到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沒有什麼幫助。困難激起了青年的斗

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見

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做了整整一個宵,

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驚呆了。他的聲音都顫抖說:「這……真

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激動不已的導師,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

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 導師讓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叫青年當著他

的面做這道題。青年很快就解開了這道題。導師激動地對青年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

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牛頓也沒有解出來,阿基米德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就解出來了!

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這道難題,昨天給你布置題目時,不小心把寫有這個題目的小紙條

夾在了給你的題目里。」後來,每當這個青年回憶這件事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

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就無法解開它。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2. 陶行知的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同學,當即制止了他,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陶行知到校長

室時,王友已等在門口准備挨訓了。沒想到陶行知卻給了他一顆糖,並說:「這是 獎給你的,因為

你很准時,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顆糖對王友說:「這第二顆

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停止了。」接著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我

調查過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遵守游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

良,並且有跟壞人做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王友感動極了,哭著說:「陶校長,你打我兩

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陶行知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因為

我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沒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3. 孟子的故事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

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

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

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

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4.陶行知喂雞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漢大學演講。他走向講台,不慌不忙地從箱子里拿出一隻大公雞。台下的

聽眾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麼。陶先生從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後按住公雞的

頭,強迫它吃米。可大公雞只叫不吃。怎麼才能讓公雞吃米呢?他掰開公雞的嘴,把米硬往雞的嘴

里塞。大公雞拚命掙扎,還是不肯吃。陶先生輕輕地松開手,把雞放在桌子上,自己後退了幾步,

大公雞自己就開始吃起米來。這時陶先生開始演講:「我認為,教育就像喂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

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願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是會把知識還

給先生的。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台下一時間掌

聲雷動,為陶先生形象的演講開場白叫好。

5.朱熹讀書

宋朝的著名學者朱熹,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及自然科

學,均有研究。他在讀書方法上,特別強調「循序而漸進」。究竟怎樣讀書呢?朱熹的方法是:「字

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漸進,則意志理

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說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弄明白它們的涵義,一句話一句話地搞

清楚它們的道理。前面還沒搞懂,就不要急著看後面的。這樣就不會有疏漏錯誤了。他說:「學者

觀書,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曉,不若退步,卻看得審。」就是說,讀書要

扎扎實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時還要頻頻回顧,以暫進的退步求得扎實的學問。

(6)政治教育教學小故事擴展閱讀:

教育,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受教育者

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

高實踐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

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

性的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

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

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

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

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

也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

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

Ⅶ 新民主主義革命小故事

新民主主義革命小故事:

1、劉胡蘭。1946年秋天,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共文水縣委決定大批幹部轉移上山,劉胡蘭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劉胡蘭想到自己年齡小易於隱蔽,請求留下來堅持斗爭。在艱苦的環境里,她深入敵區;收集情報,發動群眾,開展斗爭。經常出入「青紗帳」,隱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協助「武工隊」鎮壓了雲周西村罪大惡極的反動村長石佩懷。

2、王二小,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3、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葯包,引線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盪在我們的耳邊。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7)政治教育教學小故事擴展閱讀: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1956年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社會階段的結束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開始。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為黨的各項工作確立了總的指導方針。在這條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並為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創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條件。

Ⅷ 需要5個法制小故事及感受

1、趙孝爭死

漢朝時候,有趙孝、趙禮兄弟倆,兄弟很友愛。有一年遇到飢荒,一夥強盜進村劫掠,把弟弟抓住了,並要吃了他。

兄長趙孝就跑到了強盜那裡,求懇那幫強盜們不要吃他弟弟,趙禮可以有我來頂替,我來給你們吃,兄弟兩人互相爭死,為保全對方,強盜也被他們兄弟間的情意所感動,就把他們兄弟倆都釋放了。

這件事最後也被皇帝得知了,便下了詔書,褒獎趙氏兄弟,將此事昭示天下,這是兄友弟恭的優良的典範。

2、姜肱大被

漢朝姜肱與二弟姜仲海,姜季江,都以孝行著名。他們友愛天性,常共同卧起。等到各自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寢,因系嗣當立,才依次往各室去住。

姜肱曾經和弟弟季江一道去謁見郡吏,在路上遇了強盜,想殺他們。姜肱與兄弟爭著去死,賊人於是放了他們二人,只搶奪衣服資料罷了。

3、解救奴隸

魯國曾經制定一條規則,如本國人在外國能贖回一名魯國奴隸,魯國將報銷費用且有獎勵。這個制度解救了許多在外的魯國奴隸。

一名道德高尚者解救回一名魯國奴隸後,向魯國國君提出不要報銷費用且不要獎金。國君向孔子提出在全國學習此人,孔子說絕對不可。

4、許武教弟

漢朝時候,有個姓許名武的,他父親是早已死了,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叫許晏,一個叫許普的,年紀都還很小。

許武每每在耕田的時候,叫他兩個弟弟立在旁邊看著,晚上許武自己教他兩個弟弟讀書。如若弟弟不聽他的教訓,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廟里告罪。

5、誠實無價

在深圳的職場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有一位求職者到一家公司去應聘,由於各方面的條件都很不錯,他很快便從眾多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面試的最後一關,由公司的總裁親自主持。當這位求職者剛一跨進總裁的辦公室,總裁便驚喜地站起來,緊緊握住他的手說:

「世界真是太小了,真沒想到會在這兒碰上你,上次在東湖遊玩時,我的女兒不慎掉進湖中,多虧你奮不顧身地跳下水去將她救起。我當時由於忙,忘記詢問你的名字了。你快說,你叫什麼?」

閱讀全文

與政治教育教學小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