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教師應從哪些方面進行反思
一、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實踐歷程中,要及時捕捉能夠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現象,通過理性檢查與加工,逐漸形成系統的認識,形成更為合理的實踐方案。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講解知覺的基本特徵: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長性,學生的對於四者的區別很難把握,這樣在學習中就可以進行規律總結突出本質,選擇性強調對象和背景的對比,整體性注重的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理解性離不開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恆長性保持本質的不變。
二、對個人經驗的反思
教師對個人經驗的反思有兩個層面,一是對個人日常教學經歷進行反思使之沉澱成為真正的經驗,二是對經驗進行解釋從而獲得提升。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把他的經歷升華為真正的、富於個人氣息的經驗,並且不斷使自己的經驗體系得到拓展。經驗形成過程的同時應該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重新閱讀經驗的過程也仍然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這樣才能常讀常新,每一次的閱讀過程就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創造的過程。
三、對教學關系的反思
通常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對具體事務的反思上,而不可見的關系在反思活動中經常被忽視。從關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當前的自我與過去的自我的關系、教師本人與其他教師的關系等;從關涉的教學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關系;從關涉的教學支持系統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社會文化、價值體系、課程與教學改革、時代精神與理念等的關系等等。
四、對教學理論的反思
任何教學理論都不是完美無缺、持續的有些理論都需要重新認識和把握。同時,教學實踐是教學理論的源泉,實踐活動本身就是理論的前兆,蘊涵著豐富的可能性理論。對教學理論進行反思有三種基本的樣式。第一是對實踐的理論反思。對於教師個人經歷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驗體系,應不斷地從理論層面進行解釋和建構,通過對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之間的不斷觀照、反省、聯結,既可以完成對實踐的理論提升,又有機會對先有理論進行審視。第二是對教學理論的實踐反思。教師在學習和掌握某一教學理論後,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還原,該理論的各種元素得到實踐的考驗,使得教師能夠進一步理解教學理論中的道理、價值,在此基礎上進行原有理論的判斷與選擇。第三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在理解和學習教學理論時,教師是主人而不是理論的奴僕,教師有權利依據自己的知識背景與學術專長對教學理論進行反省,對理論進行修正與再創造,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理論發現某一理論的缺憾,從先有理論推演新理論,從其他學科不斷更新的概念范疇中建構新理論,這種針對原有理論的修正、推演概括與建構就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
⑵ "教學反思"應該反思什麼,對教學有何重要意義
泰戈爾有一句名言說得好"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卻反而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我們面對的是少年兒童,是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幅生動的畫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愛他們.
1.和諧課堂,快樂學習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園地,教師工作的根據地,我們應該重視課堂教學.把和諧帶入課堂,使課堂充滿活力.只有在寬松、平等、和諧、生動、充滿活力的氛圍,才能誘發學生的創造興趣,創造思維。教師的教學藝術不僅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把愉快與熱情傳給學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心情愉快充滿激情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去.
2.生活課堂,更有意義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與生活永遠無法割捨.離開生活的數學是蒼白無力的.數學只有在實踐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數學的生命之源.
教師應盡力創設情景、創造條件,將課堂與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加強感知,激發思維.如我們學習《四邊形》一章中,判斷「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還是平行四邊形」咋一看沒錯.但通過實踐動手操作就會發現「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拼在一起不一定還是平行四邊形」.
3.靈活課堂,輕松學習
學生不是學習機器,教師應合理科學安排.改變超強度、大題量、機械訓練,用時間加汗水提高成績的陳舊做法,要提倡精講精練.只講思路、講方法、引導自己去發現、去探索,把學生思考的時間還給學生,把思維過程還給學生,培養激勵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如教學「一個鈍角中去掉一個銳角,剩下的是什麼角」就不能固定一個答案.再如估算「390×15」答案可以是7800,也可以是8000.凡事不可一概而論,要學生靈活掌握及運用.而實際生活中如「四年級同學去秋遊.每套車票和門票49元,大約准備多少錢?」算式49×104這里49看作50,但104則看作110不能看作100,這樣才合理更實際.
面對應用題不得死板硬套,應掌握方法,有些題有多種解法.有的題可從問題著手,有的題則從已知條件著手.只有掌握了方法,舉一反三,就可做到輕輕鬆鬆學好數學.
⑶ 教學反思"應該反思什麼,對教學有何重要意義
每節抄課都有不同的成功之處襲,例如充滿吸引力的課堂導入、有趣的對話、典型的案例、巧妙的設問、幽默的講解、獨到而有特色的小實驗、有益的啟示、精彩的教學設計、恰如其分的多媒體應用,等等.教師以自己創造性的教學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教材內容,並以恰當的方法和表現力設計教學環節,將教學過程中自己感受深刻、達到預期效果和引起學生共鳴的做法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就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學經驗.
⑷ 初中政治教學反思
初中政治教學反思
――淺析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幾個誤區
新課程改革中,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的洪流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經驗和方法措施。但是,仍有不少老師在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上出現了一些偏差,使新課程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不能很好地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了以下幾種誤解新課改的做法:
一、不能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缺乏正確的教材觀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夠,部分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生活經歷、學習基礎等實際,只從教者本身的角度出發,准備和組織教學,搞「一刀切」,因而造成課上「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顯得很吃力,學生卻無動於衷,失去了對課堂學習的興趣。例如,江蘇省教育廳曾給全省中小學配發優質教學光碟,成為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典型範例,可是部分學校、部分老師就是沒有用起來;網路上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但由於一些教師盲目自大,先進的經驗不去學習,故步自封,墨守成規,使一些優質教學資源沒有發揮最大效益。作為教師,應根據教情和學情,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我們既要充分發揮教材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又要跳出教材和教參的條條框框的限制,打破教材的原有順序,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增刪取捨,適當拓展延伸;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有機地進行糅合,發揮每個資源的長處和優勢,為課堂之用。
二、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新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一些教師由於對這一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以為新課改追求的是在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去合作探究,教師就解放了,無需教師去准備和組織,於是片面追求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討論時間又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狀態,小組合作學習就在教師的要求下草草結束了。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作為教師要在課前精心組織、准備和安排,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安排活動。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課堂討論過程中,應及時巡視課堂,發現問題時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指導學生尋找問題的著手點,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堂活動中,要科學地合理安排,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參與活動,以期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或主動性的目的。
三、過於注重學生的個體代表效應,弱化學生群體效益就學生方面來說,由於缺乏平等的溝通與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層的交流和碰撞,結果往往是優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和想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成了陪襯,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在當聽眾,即使他們發表了意見也不會受到重視。合作學習的目的在於使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就教師而言,為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選取合作學習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評估性。其次,對合作學習的目標確定要適當,起點不宜太高,盡管合作學習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三維目標的均衡達成,但客觀地說一節課不可能將三維目標一並實現。應根據不同的內容組織,不同的合作形式有側重地實現一類或兩類目標。再次,在評價合作學習時,要以「尊重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作為評價合作學習的目標和尺度,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另外,合作學習要給予充分時間,讓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有暢所欲言的機會。
四、片面強調表揚激勵作用,忽視批評指正的功效新課程強調尊重、賞識,其實質是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相信學生的發展能力,給學生創造一種寬松自由的成長氛圍。但是,有些教師沒有很好地理解評價的內涵和作用,認為實施新課程就不能批評學生,對學生只是一味地表揚。於是,課堂上經常聽到一些教師對學生取得的一點成績過分表揚:「你很聰明「」你回答得最好」等等,給學生的回答每次都給予熱烈的掌聲,課堂氣氛轟轟烈烈,過分地吸引人的「眼球」。在不少老師看來,激勵與批評是對立的,強調激勵就不能批評,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認識,表揚亦能造成傷害。殊不知,過分的褒獎有時會適得其反,不僅缺乏激勵性,還有可能「過猶不及」誤導學生。其實,新課程並沒有讓批評懲戒「安靜地走開」,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明白,表揚激勵和批評懲戒是教育的雙翼。適當地批評指正不僅不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還讓學生感到一種被關心、被關注的溫暖。批評在個體的社會化進程中不可或缺。在教育過程中不能沒有批評。做錯了就應該給予批評,有時甚至是嚴肅的批評。學生固然喜歡被表揚,但是對於真誠的實事求是的批評,也是心存感恩的,他們會去思考自己的失誤、尋找緣由的,使個體在心理上有一種強化,對錯誤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以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從而促進個體的健康成長。因此,在發現學生的問題時,不應有所顧慮,應該以一種直接而真誠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學生及早發現自身不足並加以改正。表揚與批評都應該在教育中發揮其共有的作用。沒有激勵的教育,是刻板的、沒有動力的教育;沒有懲戒的教育,是虛偽的、不負責任的教育。只有在不斷完善與激勵中,才能實現教育的有效性,才能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和促進。
當然,批評必須注意方式方法,盡量採用個別交談的方式,注意語言藝術,最終達到警醒頓悟、催入奮進的目的。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產生的誤解還很多,這里不能一一列舉。作為教育者,我們要身體力行推進新課改的進程,就必須真正領會和把握新課改的「神」,而不能搞任何形式主義的「新」,要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結合學科特點和教育教學的效果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走出誤區,真正走進新課程。
還有一個給你看看
「愉快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要講究教學藝術、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教學方法。
政治這門課,往往被認為只要讀讀背背成績就上去了,因此有些學生課堂上就少了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如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便成了擺在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要讓學生願意學習這門課程,提高學習成績,非讓學生產生興趣不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利用「愉快教學法」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要有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共同活動,若要學生樂學,教師必須做到樂教。因為有些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即「親其師,才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為學生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這樣,教師的要求就會順利地「內化」為學生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優者不偏愛,學習差者不歧視,了解學生,理解差生,關心差生,多鼓勵,少批評,努力發掘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的自卑感逐漸消失,激發起他們勤奮好學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多提問,多鼓勵,多輔導,讓他們在點滴的進步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從教師那裡受到鼓舞、鼓勵,從而尊重教師,激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他們在聽課過程中,就能全神貫注,聽得投入,學得扎實,記得牢固,理解得透徹,同時智力得到發展,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要適當設疑布懸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在上課時,在難點、重點或枯燥無味處,恰如其分地設置、製造懸念,使之感到驚奇、刺激,產生興奮和熱情,在興趣盎然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從而發展智能,培養創造力。例如,學習《法律規范經濟行為》這一節課時,先向學生介紹焦點訪談中的毒火腿、毒腐竹的案例,展開討論,一下激活了課堂氣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水到渠成地引出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則。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知識基本當堂掌握,效果很是錯,這就應了嚴里士司多德的另一句話:「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都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又如在教授《人類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這一課時,在課前,我先製作了一張表格,讓學生填寫家庭、學校內及周圍的環境狀況、成因及危害,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學生的認識從感生到理性,不斷深化,教學效果很明顯。
在練習和復習課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勇氣和興趣,羸發誘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發表獨立見解,鼓勵他們標新立異、異想天開,開放性地思維。
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系統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小到大,層層推見,步步深入,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要生動、活潑
這種方法主要在練習課及復習課上運用。初中生仍不減好動、愛玩的特性,好勝心、自尊心也強。教學中採取多種有趣的手段,寓教於樂,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感知清晰,樂此不疲,思維主動、活潑,記憶也比較牢固。例如,有時練習課,教師往往布置完要求掌握的內容後,就讓學生默記,然後要求學生回答。這種老方法,對於一小部分意志力強的同學,能自覺主動地去記、去背;而大一部分同學則不專心,記不住。我便採取一系列活潑有趣的游戲的方式,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使之感興趣,願意去背。一會兒我點名讓學生回答;一會兒我讓會的同學提問別的同學,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緊張而愉快地教學方式,既鍛煉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又如,復習課時,我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採取點名回答、舉手回答、搶答等方法,展開競賽,同學們踴躍參加,表現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以上這些,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所做的一些嘗試,這樣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發展了智力,培養了能力,提高了學習成績。
⑸ 思品的教學反思
思品的教學反思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往舊教材在知識內容安排上注重於知識體繫上的完整性,順序性,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重視不夠,教學完全按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師以教材為根本。課堂上以教師為核心,學生圍著老師轉,檢測評價學生學習手段單一,以考試來定「乾坤」。初中以升重點高中中考為指揮棒,高中以升大學高考為指揮棒,這種現象不知還會持續多久。現在教學新改革已經開始,她就象一縷清新的春風吹遍了金都大地。新教材不僅重知識內容安排,更注重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學習興趣的培養。如六年級第一單元《融入新生活》,不僅讓學生與思想品德交朋友,而且讓學生用思想品德規范自己的言行。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理寓情,以情導行,激發了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熱情,誘導學生發現:思想品德課就在我們的身邊,思想品德課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學生不僅學得會還學得輕松,感受到思想品德課的魅力。聽科學家的故事,看歷史人物,說身邊的現象,培養學生了學習興趣,打破已有的教學模式。新課改新教材新課堂新教法「百花齊放、爭奇斗艷」。
在新課改過程中我清楚看到:一切剛剛開始,今後的路還很長,現在的教師難當了。我們不能肓目樂觀,肓目追求老師與學生的表面平等,我們的教改任務還很艱巨,任重而道遠。新的教學改革讓我教育教學觀念徹底改變。要想教好學生就要做到: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相機誘導發現,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6、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對學生的「人格行為」不要過分要求。
總之,教育學生就要從正面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師要愛學生,用心去愛,用行動去愛,對於學生所犯錯誤,不能只批評不教育,要寬容善待,並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務能力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你就能撐起一藍天,用你的道德行為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你,家長就會信任你,你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
讓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志存高遠,科教興國。為我國教育再次創業貢獻一份力量吧!
⑹ 初中思品教學反思之三:教學反思應該反思什麼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教學反思不失為一種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策略,不斷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師教學反思應該反思什麼,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反思自己的成功做法
每節課都有不同的成功之處,例如充滿吸引力的課堂導入、有趣的對話、典型的案例、巧妙的設問、幽默的講解、獨到而有特色的小實驗、有益的啟示、精彩的教學設計、恰如其分的多媒體應用,等等。教師以自己創造性的教學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教材內容,並以恰當的方法和表現力設計教學環節,將教學過程中自己感受深刻、達到預期效果和引起學生共鳴的做法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就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學經驗。
二、反思失敗、失誤之處
任何人的教學總會有不足之處,即便教師再熟悉教材、學生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也會在課堂上出現許多課前估計不到的情況,如表達不清、處理欠當、方法陳舊、演示失敗等。如果教師把課堂中出現的不足或一時不知如何處理的問題及時記錄在教學反思中,然後進行認真分析、思考,這樣做一定能促進今後的教學,為以後的科學研究積累資料。
三、反思課堂靈感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課前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確定教學方法,而在課堂實施教學中,隨著教學的展開、師生思維的發展及情感交流的深入,往往會因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在特定環境下產生,若不及時地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為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時有突發事件發生,教師機智靈活地應對,恰當地處理,也為今後類似事件的處理提供借鑒。
四、反思對新理論新經驗的認識
在運用各種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育教學思想、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而進行的各種教學改革時,改革的實效性、實用性如何,是否適合本年級、本班級、本章節內容對某個知識點的處理,主要優點有哪些,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如何,有利於學生哪些方面的發展,不利於學生哪些能力的培養等,寫下這些反思,有助於對新理論、新思想的消化、吸收、應用,使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學策略不斷更新,始終處在教學改革的前沿,促使自身的專業水平不斷提升。
五、反思同行之共識
借鑒其他教師獨到的教學方法,學習其先進的教學理念,還可以記下聽、評課中值得商榷、批駁或質疑的觀點和做法,並引以為戒。或者請聽課教師如實指出自己的教學設計哪些符合學生實際,哪些不受學生歡迎,哪些學法指導到位,哪些學法指導還是空中樓閣,並做好記錄,作為今後發展和改進方向的依據。只有時常聽記同行的意見,才能做到博採眾長,集思廣益。
六、反思學生方面的問題
學生是初學者,許多在教師看來是易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卻是難點。教師要詳細記錄學生對所傳授知識的接受狀況,包括對所授知識的接受程度、重點難點是否已經掌握和理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普遍存在的問題、練習和作業的完成情況等。日積月累,既豐富教學資源,課堂教學也更加貼近學生實際。這些解決學生困惑的方法在課後利用教學反思記錄下來,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七、反思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創意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積極的認知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有時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獨到的見解或新奇的問題,迸發出思維的火花,給課堂增添異彩,有時對問題的分析理解,甚至優於教師預先設想的方案。對教師來說,這是教學相長的機會(也就是說采擷學生思維的火花,有助於開闊教學思路,做到教學相長)。在教學中,教師應十分注意學生的問題回答,教師對學生就某一問題發表的獨特見解,應給予鼓勵,並及時記錄下來,以充實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
八、反思再教設想
教完一節課後,應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的回顧總結。教師要根據這節課的教學體會和反饋信息,反思自己在教學上摸索出了哪些規律,在教法上有哪些創新,在組織教學上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這樣可以做到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境界
⑺ 寫教學反思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我認為撰寫教學反思有助於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回。只有經答過反思,才能使原有的經驗不斷的得到提升。才能形成型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走出封閉,才能是自己的教學更有效。
教學反思讓我們每天都在教學中成長,每天都在成長中進步,通過教學反思我們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啟發,從而走上一段新的教育探索征程。
朱永新教授說:「教育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
我們的校長曾說過:「一個教師不在於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教學,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用心的去反思。教學反思能讓我們每天都在教學中成長,每天都在成長中進步,讓我們的教育理念每一天都是更新的。用心的,及時的,有效地反思能「讓教師從機械的忙碌、盲目的忙碌、麻木的忙碌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