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九年歷史教育教學論文

九年歷史教育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24 20:55:58

㈠ 中國古代教育歷史論文3500字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專題型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論辯型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述型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合型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㈡ 求一篇初中歷史教學方面的論文,3000字左右,題目:如何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程標准》中指出:"歷史教學是歷史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學質量如何,主要取決於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怎樣才能較好地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質量?本人根據多年的高中教學經驗認為:必須激起學生的學習渴望,優化課堂結構,改進教學方法,重視歷史機智教學。

一、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
歷史課堂教學一般有復習、引入、傳授、反饋、深化、小結、作業布臵等過程,如何恰當地把各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層次,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是上好一節歷史課的最重要的因素。
設計課堂層次時,必須重視認知過程的完整性。由於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學層次的展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的活動協調和諧。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當同學初步獲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後,應安排動腦動手獨立思考與練習,教師及時捕捉反饋信息,並有意識地讓它們產生「撞擊」與「交流」,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某一歷史名詞的理解,如「商鞅變法」,就可以讓學生思考:「商鞅之死是否說明變法失敗了?」,學生通過思考就可以加深對這一改革措施的掌握,就會有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並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而對知識的領會加深,能力也得到發展。 設計課堂教學層次還必須注意緊扣教學目的與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基本要求與能力要求,從多方面圍繞教學目的組織課堂教學。當課堂容量較大時,要保證講清重點,解決難點,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關鍵,有的甚至可以點而不講,但要指導學生自學完成;當課堂容量不大時,可安排學生分析評論,並進一些深化練習,進行比較、提高,這樣,課堂結構緊湊,時間得到充分利用,有利於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課堂結構大致歸納為三種形式:一種是承接型。一般是先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再引導學生深入並指導解題,變為能力,這種結構的主要特點是前後承接,脈絡清晰,它對於內容淺顯易懂的章節比較適用。第二種是遞進型。它主要是在講解比較抽象的概念和難度較大的章節採用,如社會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築的變化以及產生的影響等,它的主要特點是把知識與能力緊密銜接、交替上升。第三種是輻射型。它的特點是抓住關鍵,引導學生發散式思維,多方位思考,通過篩選歸納使認識達到一個新高度。這種形式多在復習課中採用,如生產力的發展是思想領域和生產關系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等。
實際教學中,以上幾種形式是互相結合使用的,在安排課堂結構時,是基於講清知識內容,提高學生能力,有效利用時間的原則,當然要優化課堂結構,除了要精心設計課堂層次,還有賴於教師的講授能力。

二、創設合理性的教學情境,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准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歷史問題,主動地運用歷史知識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經濟、文化現象,自主地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從學生身邊事例出發,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歷史與生活的聯系——歷史無處不在,生活處處有歷史。因此,通過學生所了解、熟悉的社會實際問題(如宗教問題、旅遊問題、考古知識等等),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探究知識的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是構成學習動機的重要成份,無疑地,歷史課堂教學應積極激發學生對學習的需要和興趣。
歷史知識源遠流長,每堂歷史課都對學生具有新鮮感,如能在引入新課時,提出具有誘惑力的問題,更能激發學習興趣。我們知道,引入新課一般有開門見山的直導式,以故事介紹的誘入式,有具誘惑力的問答式等,在各種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與課本有關的問題或通過誘導的方式提出問題。例如在介紹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時,可以簡單的敘述一下原始社會的社會狀況以及炎黃時期的傳說激發學生的興趣;在介紹兩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和道教產生以及影響時可以引伸到現實生活中,以身邊的實例來講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例如講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可以以太和回民的現狀為例,這樣更加合理的導入本課內容。這樣,一開始就「引人入勝」,產生好奇心,並由此產生求知慾望與熱情,對課堂學風和理解內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並及時地進行表揚與鼓勵,也是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課堂教學中,要對同學們的熱情態度和取得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鼓勵。如在講完一個歷史名詞後,讓學生復述,並回答其原因和影響.講完一個例題後,讓學生歸納其答題的要點,運用了哪些歷史思想和方法。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一些基礎問題,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耐心細致地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增強學生提問的勇氣和信心。當學生的作業做得很好時,當學生的成績有進步時,當學生表現出刻苦鑽研精神時,都要給予適度的表揚,以增強學習信心,激勵學生的攀比熱情,達到表揚一個人,激勵一大片的目的。

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 教學方法是教師藉以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巧的一種手段,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須有良好的教學方法,深入淺出,使學生易於吸收。具體一堂課,到底選用哪種教學方法,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考慮,一般地,每節歷史課都要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採用的都是講授與練習相配合的方法。
例如,講《南京條約》時,第一關鍵主要是講清條約內容,較簡單可用問答式,採取歸納講授法為主。講辛丑條約的影響時,這主要是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解題能力,採用練習法為主較為合適,練習可層層深入。又如小農經濟的影響與東西方差距的講解,可採用發散講授法,即變換角度,用不同的歷史時期去分析、考慮,學生通過對幾種方法的講授比較,對這一問題以及牽涉到的幾個方面的知識了解透徹,課堂吸收好。
有些課題要列表和史實結合求解,此時可聯系表格,用談話式分析史料中所蘊含的信息,吸收自然好。對於一些綜合題,可結合分析,採用點撥講授法,要挖盡條件,點其竅門,減緩坡度,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解題能力,也便於學生吸收。需要指出的是,採用講授法為主,應讓同學有一定的思考或練習時間,也可提高問題,使講授內容步步深入,切忌完全由教師包辦代替,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與運用能力,也有助於課堂調節。對於一些較難例題,切忌蜻蜒點水,不深不透。採取練習法為主,以練代講,應在必要時啟發思路,以免同學陷入束手無策的困境,還要注意課堂上避免過於冗長繁瑣的分析講解,節約課堂時間練習,提高學習效果。教學方法上,要求教師必須在「講」上下功夫,狠抓「練習」這一環節,注重啟發式、探索式,講授時做到深入淺出,語言規范簡潔,練習時做到難易適中,適時啟發反饋,力求使同學在認識與實踐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形成技能技巧,以達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四、增強歷史教學機智,提高思維品質的優化率。
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知識由理解到掌握,進而能靈活運用,變為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思維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學機智。歷史教學機智主要有啟發聯想、運用反例、及時調節、滲透歷史思想與方法等。 啟發聯想,構思多解,是常用的歷史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對一些問題可啟發同學仔細觀察其題意,回憶所學過的知識,比較以前掌握的歷史問題、推想、探求,將「陌生」的問題轉化為「熟知」的問題,從而迅速合理地解決它。有時還可通過橫向比較,開闊同學的視野,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與發散性。例如,講到新三民主義的影響時,就可以聯系舊三民主義的影響。這樣做不僅可以解決問題,且復習了過去的歷史知識。於是,通過聯想與類比,此問題的解法就簡便得多,並能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巧妙使用反例,注重逆向變通,培養思維的批判性與變通性,是歷史教學機智極為出色的內容。歷史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稍有疏忽大意就可能導致錯誤。有些歷史題從正面不好理解不易闡述,教師在教學中如能恰當地使用簡明生動、擊中要害的反例,或抓住同學解題中出現的典型錯誤而給予簡練、深刻的評析,這將會大大增強同學的理解能力與解題能力,使學生茅塞頓開產生質的飛躍。如「洋務運動在歷史中的作用」這一問題,就可以通過正面講解及運用反例和逆向思維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重視及時調節的作用,穩定有意注意,培養思維的適應性與持久性,是歷史教學機智的重要表現。課堂教學中,由於學生的基礎與素質有差異,由於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某些教學內容不一定適合學生口味,由於周圍環境的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情緒會出現波動,必須進行及時調節,此時,可利用刺激物來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注意。比如,教師講課時,可加重語氣與聲調,可提出問題激發興趣,指出錯誤引起同學反思,或轉講為練,以練代講,使學生對課堂的有意注意得到穩定,保持課堂的良好狀態。 滲透教學思想與歷史方法,是歷史教學機智的重要發揮。中學歷史的許多內容,都包含著某些歷史思想和歷史方法,例如,中國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等等。課堂教學中在傳授內容的同時,努力挖掘並向同學滲透歷史思想與歷史方法,有利於培養同學思維的科學性與深刻性,使一些問題迎刃而解。
總之,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要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樹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辯證觀點,形成熱烈的學習氣氛,憑借歷史記憶性強、靈活性強、趣味性強的特點,精心設計教案,擺正講與練的關系,注重學生優秀思維品質的培養,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這樣就一定能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書目:
《中國政治制度史》 作者: 白鋼 出 版 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詞典》 作者:中國近代史詞典編委會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作者:胡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現代教育學基礎》 作者:築波大學教育學研究會編,鍾啟泉譯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㈢ 初中歷史教學論文 小議如何在普通初中推進歷史新課改

內容摘要:初中歷史新課改推行數年之後,成果巨大,但是對於普通初中來說仍然面臨著很多的難題。本文在對初中歷史新課改中教師、學生、理論工作者情況的分析基礎上,對提出歷史新課改提出了幾點建議,思考使普通中學在推進新課改的道理上進入良性循環的方法。 關鍵詞:普通初中 推進 新課改 新課改的推行已經有數年了,整體的運行情況是令人欣喜的,新課改的理論在教育工作的各個層面推廣開來,已經為我們的課程改革提供了數量巨大的成功範例。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的看到,在新課改潮流不可動搖的今天,理論界與實踐界都認為現今新課改的推行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有部分理論工作者認為,部分教師固守舊有模式,對推行新理念缺乏熱忱。相當部分的教師則認為,理論界層出不窮的理論看似先進卻不具可操作性。這種爭論在初中歷史科的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也是同樣存在的。雙方之間的這種分岐已經成為當下新課程改革繼續穩步推進必須優先予以解決的重大問題。 1、對教師的分析 一線的初中歷史教師在交流教學經驗的過程中經常會發出一個慨嘆,對新課改是有心無力啊。這說明無法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仍然是比較普遍的情況,這一點在普通初中的歷史教師中,意見更為集中。新課程改革歷時已有幾年,教師們對這一改革的理論已有所了解,雖然各人理解程度深淺有所差別,但是相信每一個負責任又有進取心的教師對是作過一番思考與嘗試的。但是現實卻並不如理論中所描繪的那樣美好。對於教師來說,新課改既是給學生減壓,也是給教師減壓,過往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其實並不是教師對這一方式有偏好,而是教育體制使然。一堂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和一堂以教師為主體的課相比,並不能使教師感覺到更輕松。但是不少教師在試行了新課程理論之後,又迅速的回到了舊方法上,為什麼呢。筆者接觸的一個資深優秀的教師說,新課標只適合於作秀,要解決問題還是要*老辦法。 2、對學生的分析 與重點中學相比,普通初中在推行新課改的道路上明顯走得更加的艱難,因為他們接觸的生源素質更差,雖說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學生素質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東莞地區,情況更為特殊,東莞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市區的發展已經相對比較完善了,但是在鎮區仍然處於明顯的過渡期。雖然學生普遍家庭經濟狀況良好,但是他們的父輩多數剛從農村轉向城鎮,鎮區的人文素養有待提高,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對這種提高的速度都不可能予以過高的要求,再加上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的再次漫延,他們不像山區的學生那樣有很強烈的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的信念,更沒有自覺的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需要,因而普遍存在厭學,怕苦怕累的被動型學習情緒。歷史又從來都不是一門可以立竿見影的學科,也不需要參加中考,在學生的心目中,成為可有可無的科目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思想上的不重視,必定帶來行動上的忽視,表現出來的是鎮區學生缺乏基本的歷史基礎知識。

㈣ 初中歷史教學論文《歷史教學應該給學生留下什麼》

除了基本的歷史知識點,對於歷史教學,我們還應該留給學生什麼呢?我覺得應該是歷史的經驗教訓,歷史中體現的人文素養,應該是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方法。
現在的歷史教材,在揭示人類社會普遍規律的前提下,注入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在學習《中華文化的勃興》一課中屈原,通過人民過端午節懷念屈原和簡單的分析《離騷》這一首詩,希望同學們從中感受到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有一顆愛國心,這就為後人做了榜樣。種種歷史實例,滲透著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愛國主義是民族的精神所在。歷史學習為他們在心中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引導他們熱愛祖國而且還需要努力學習實現祖國的強大,這就是學生需要從歷史教學中學習到的。
人類的歷史是一部不斷創新、勇於發展的歷史。歷史上,通過改革創新為社會帶來大治的事實數不勝數:齊桓公通過改革使齊國強大起來並且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商鞅變法為秦朝的統一奠定了一個基礎,孝文帝改革使民族得到了融合國家得到了發展……這些改革無不體現出銳意創新、不墨守陳規的改革精神,而且克服了改革過程中出現的重重挫折阻礙。學生在吸取歷史知識的同時學習他們改革的勇氣和大無畏的精神。
在中學以前,很多學生知道所知道的歷史是從影視作品藝術品中得到的,所以有時候對於歷史的認識,他們存在偏頗,例如他們對秦始皇的評價。還沒學習第十課「秦王掃六合」之前,很多學生認為,秦始皇是一個暴君,除了他的暴政之外,他們對於秦始皇一概不知,所以讓他們評價秦始皇,他們第一個就是說「我認為秦始皇是一個暴君。」所以在上第十課之前,我就跟同學們說了,秦始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在學習完第十課和十一課之後我們再來定論。那麼在學習了第十課和十一課之後,我開展了一個小小的辯論《你心目中的秦始皇》,通過這個辯論,讓學生懂得,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他的功績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蓋罪惡;他的罪惡是深重的,但也不應因此抹煞其巨大的歷史功績。在評價無論是評價歷史人物還是歷史事件,一定要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運用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敘述,同時也要求他們不要用現代人的標准去衡量古人。在歷史教學中,需要學生學習辯證的方法,看問題要一分為二,要從歷史中獲得人生的啟迪。
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人為鏡可知得失,以史為鏡可知興替。歷史教學讓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但是歷史教學不單單是記住了幾件事,幾個人,同時希望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真正發揮歷史學科的作用,讓積累體驗歷史中的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知道正確地對待人和事的方法。

㈤ 求比較新穎的關於初中歷史教學的論文題目

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教育探究
一、對學生進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歷史的車輪是滾滾向前的,每個朝代的更替,每種社會形態的更替,都是一種進步的表現。歷史的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新舊更替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新的、進步的事物代替舊的、落後的事物,也是歷史發展的鐵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發展的、進步的、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讓學生將目光放在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上,形成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我國古代的發展史上,曾經有許多的英雄人物、志士豪傑涌現,他們有的具有遠大的志向和崇高的信念,充滿了英雄氣概,如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時,他的愛國情操可以讓學生為之沉迷。有的具有崇高的理想,救人民於危難之中,如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經過了含辛茹苦的十三年,終於治水成功,他們的責任感也會讓學生為之觸動。還有堅韌不拔,周遊諸國的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他的勇敢與堅強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再如「聞雞起舞」的祖逖,他的勤奮、好學也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這些傳統的倫理道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歷史沉澱,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教師要將其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利用先人的事件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向先人學習,領會他們的高尚品格,並時刻牢記這些英雄故事,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面對挫折不氣餒、不放棄,勇於挑起社會的重擔,做一個有理想道德的社會主義新人。

㈥ 初中歷史素質教育論文3000及以上

現代教育在強調人對社會的適應、強調人面向社會的發展時,卻忽視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視了「照料人的心魄」這一教育的永恆使命。常言「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對靈魂的深入關照恰恰是現代教育所欠缺的。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使學生具有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在新頒布的中學課程計劃中,理科類學科的課時比例在相對減少,文科類、音體美等學科的課時比例得到保證或有所增加,研究性課程、活動課程得以凸現。這表明: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突出特徵是要大力加強人文教育。《歷史課程標准》明確規定,歷史課程屬人文素質課程。而目前歷史課程的教學現狀都是功利性色彩濃,缺乏人文性。歷史學科是專門研究人類社會的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歷史學科包含了許多鮮活的、富有個性的人物,包含了許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也包含了許多音樂、服飾、繪畫、建築等精彩內容。歷史學科曾是一門人氣比較旺的學科,招徠許多人士的關注和學習,普通老百姓也樂意了解一二。由於歷史學科人文精神的失落,出現了教材不關注「人」,教師不激發「人」,高考更不把人當「人」和教師講得起勁、學生背得賣力、考後忘個干凈的現象,以至於許多學生逐漸厭惡歷史、遠離了歷史,使歷史教學出現了人氣漸失的尷尬局面。過去我們簡單地看待歷史知識的過去性,把歷史知識等同與教科書,因此也把歷史教育中的傳承功能看死了,以致於民族認同、文化歸屬感、愛國心等深層次的課程功能,也都建立在「背」「考」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從目前整個中小學歷史教育課程體制看,一個人在義務教育階段可以學習三年歷史課程,內容為簡單的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如果他能上高中,在高一年級能深入學習中國近代現代史。如果他選擇理科,則不再學習歷史課程。在通常情況下,大約5/6的高中生選擇理科,這樣看來,絕大部分人一生中只能接受3——4年的歷史教育,其中中國古代史與世界史只能有一次基礎性的學習機會(高中歷史新課程設置情況是:開設3門必修、6門選修課課程。這樣,學生學習歷史的機會要多些)。又如在觀念上,關於戰爭史的內容很多同學都感興趣,但是一見到或一聽到戰爭的殘暴性有的學生往往會發出陣陣無謂地甚至認為有趣地笑聲,有學生還為希特勒辯護:希特勒是愛國的,他的種族理論符合物種發展的客觀規律,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正義是一種主觀的東西,戰爭是人類社會一個不可避免的現象,只要有戰爭,就一定有傷亡,希特勒不對二戰中死亡的生命負責;戰爭不由希特勒發動,也將由x特勒發動。這說明:一、人文主義教育不足,致使學生缺乏對人類生命敬畏和對人類文明應有的尊重;二、世界意識教育不足,所謂世界意識,就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歷史和當今國際社會,關注人類共同的命運,分析本國的作用和地位,認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的意識。這也反映了學生人格的扭曲。
據2001年一份來自我國某地重點中學的問卷調查材料顯示,有69.6%的學生反映,他們上歷史課「習慣於照抄教師板書的內容」,而不是主動探尋問題的答案;有71.4%的學生認為,「歷史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功課」;另有許多學生則坦率地承認,「上歷史課不是做其他的作業就是打瞌睡」 ,等等。盡管這份調查主要是在高二年級中進行的,有一定的客觀影響因素,但是,其中所折射出來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卻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過去傳統的歷史課堂,大多數充其量只不過是機械灌輸僵死的歷史知識和對學生反復施以機械式的所謂「強化訓練」的場所,而非生命活力不息涌動的生活場所。直言之,這樣的歷史課堂與學生的生活世界顯然是完全割裂開來的!
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究竟缺失什麼?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我國中學歷史課堂卻恰恰嚴重缺失了人文氣息這一重要特性。

一、歷史課堂教學缺失了「人」
這里所說的「人」,既指學生,也指教師。我們的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所擁有的主體地位基本上被剝奪殆盡,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也基本上被完全扼殺。於是,我們就會常常看到這樣一種景象:在歷史課堂里,所謂「知識」完全變成了主宰一切的絕對力量,教師因附屬於大大小小的知識點而自然而然地成了課堂教學的惟一強勢權威者,學生則相應地淪落為可憐的被控制體和單一的弱勢被動接受體。在這樣的歷史課堂教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只不過僅僅是知識的簡單傳遞工具與機械接受容器而已。從這個角度來講。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同樣都是非常可憐的。即,他們是工具,是「物」,但惟獨不是真正有生命意義的「人」。
一位中學歷史教師曾講過這樣一段真實的經歷——當年,他有一名在高考中歷史學科取得了優異成績的得意門生,在升入大學後的第一個元旦節給他寄來了一張精美的賀年卡。賀卡上寫這樣幾句頑皮的話:「親愛的老師,真抱歉,當我給您寄這張賀卡時,我才突然發現,您花費了那麼大的心血教給我的那些歷史知識,我已經將它遺忘在早晨長跑的跑道上了,湮沒在擁擠嘈雜的餐廳里了,丟失在周末聯歡的舞會上了……。真不好意思,現在,您辛辛苦苦教給我的歷史,我已經又把它們全部奉還給您啦!……」
這個案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從這位剛剛離開中學校門的學生那略帶調侃意味的無奈話語中,我們從中能感悟到什麼呢?顯然,在傳統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對知識的傳授是備受推崇的,它一向被作為歷史課堂教學的中心任務來看待。然而,上述案例卻表明,事實上,在較長的一個時期里,即便是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做得最扎實、最有效的歷史基本知識的傳授,其教學效果也遠不是像我們主觀上估計的那樣高,那樣好。為什麼學生離開我們中學的歷史課堂才僅僅四個月就基本上將那些看上去已經爛熟於心的歷史基本知識很快遺忘了呢?為什麼在學生的心目中,認為除了知識點的接受之外,從歷史課上就再也沒有感受到還有其他方面的收獲呢?很明顯,一個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將歷史課完全窄化為只是歷史知識的單一授受與識記了,而且,這種對歷史知識的教與學又基本上變成了機械灌輸與死記硬背。於是,學生就不再是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已經相應地變成完全喪失了「自我」的被動的知識「儲蓄罐」了。這樣,我們所傳授的歷史知識也就完全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與情感等豐富的生命意蘊,而變成一堆毫無意義的僵死的知識點、知識線或者知識面了。由此而言,我們不能不承認,在某種程度上,正是我們自
己把原本「活生生」的歷史抽去了靈魂而教「死」了。

二、歷史課堂教學缺失了「情」
所謂「情」,即情感。它是筆者所稱的「有生命的歷史」的內核,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歷史教育的生命性。但是,在傳統的歷史課堂里,教師卻往往是以一種固定的模式來傳授著原本豐富多彩的歷史知識,以一種整齊劃一的設定目標來約束著原本個性鮮明的學生。比如,教師嚴格按照教材、教參規定的內容授課,過分強調歷史知識的傳授與掌握,對學生現實而新穎的問題或想法要麼置之不理,要麼更是「壓制打擊」,使學生想說的話不能或不敢表達出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課堂紀律、秩序的良好,強調學生對知識的被動接受性、封閉性,教師經常的教學語言是:「注意了,轉過身來」;「安靜下來,注意聽講」;「我們繼續講;你們不聽是嗎?不聽就算了。」這種過程其實教師反而是被動的,當然,也壓抑了學生歷史學習的好奇心與自主性,封閉不交流造成學生心胸狹窄,不願與同伴共同克服困難。也就是說,教師的勞動沒有把學生當成有思想、感情、個性和主動性、獨立性、發展性的人,教師自己也成了一台沒有情感的機器了。在這樣的課堂里,既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動與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激情與靈性的飛揚,更不可能有沁人心脾的詩意的生成。這樣,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其固有的生命價值就得不到確認,情感缺少交融,人性的光芒被遮蔽,最終,「情感」也就被異化為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和可憐的認知工具了。

三、歷史課堂教學缺失了「魂」
這里所說的「魂」,即思想。人們常說,「讀史使人明智」。可是,如果我們「讀史」時並不懂得帶著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腦去審視、去思索,並且從中感悟和生成一種具有歷史深度的思想和眼光,以此來關注和審視現實,那麼,我們也就永遠不太可能達到「明智」的境界。所以,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應當是教學生從歷史之中「學會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也就決定了「思想」應當是貫穿於歷史課堂的靈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沒有思想的歷史課堂,就必然是「死」的課堂和「無用」的課堂。然而,如上問卷調查所列,在我們某些地方的中學歷史課堂里,居然有高達71.4%的學生認為「歷史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功課」,這就難怪為什麼在另外一些地方的調查問卷中,竟會有多達41.7%以上的中學生明確地認為中學歷史課是「可有可無」的了。
據報道,2001年2月初,北京零點市場調查與分析公司曾在我國文化教育水平比較發達的北京、上海、武漢和深圳等四個城市對14~28歲之間的1065名青少年,進行過一次《青少年中國歷史知識現狀》的專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對祖國歷史知識的了解程度是極不令人樂觀的。在這份范圍並沒有超出初中歷史課本內容,滿分為100分,而且絕沒有偏題怪題的問卷調查下,全體受訪者的平均得分僅為27.69分;如果以60分為及格,則全體受訪者的及格率只有1.5%。據披露,在回答是什麼人「1860年侵略中國燒毀圓明園」這一歷史常識性的簡單題目時,正確選擇了「英法聯軍」的只佔受訪者的31.8%。關於他們了解中國歷史知識的途徑方面,佔86.9%的受訪者回答是通過學校教育(課堂)獲得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學歷者對歷史的了解程度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深,大專以上學歷受訪者的得分只比整體的平均得分僅僅高出5.77分;同時還發現,25~28歲的青年對歷史知識的了解程度要明顯低於17~24歲的青少年,盡管他們受教育的年限要高於該年齡段的青少年。
在這份調查材料中,有一個矛盾現象應當特別值得我們注意,即「高學歷者對歷史的了解程度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深」,並且「25~28歲的青年對歷史知識的了解程度要明顯低於17~24歲的青少年」。那麼,這種與知識積累規律似乎是相矛盾的狀況說明了什麼呢?顯然,這些受訪者在學校所接受的歷史教育基本上是「灌輸式」的或「強制性」的,而這種教育方式所造就的只不過是學生的機械「短時記憶」而已,並非「有意義」的學習,而且,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與反感。所以,一旦他們出於一種應試的功利性目的而不得不學這些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在通過或考過之後,要不了多久必然會很快遺忘了。可見,如果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只有知識而沒有「思想」的話,那麼,我們不可能指望實現歷史學科的人文教育價值。
當歷史的鮮活形象被分割成死氣沉沉的概念的時候,歷史本身即被窒息了,學生受得教育越多,他們的思想就越包裹在一層堅實的知識硬殼之中,在這之中,沒有個性、沒有創造,更沒有理想與熱情,他們既對生活缺乏正確的判斷,在未來的生活中就將是一個盲人。中學歷史教育必須改弦更轍,走出所謂「學科教學」的死胡同,還歷史課堂以生氣,還學生教師以生氣,養成人文素質,為學生未來的生活作盡可能全面的准備。學校的作用應該培養靈魂,鍛煉精神,優化情感,使學生成為熱愛世界的主人,就目前看,我們的中學歷史教育並不能完全稱得上上述意義的教育。

閱讀全文

與九年歷史教育教學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