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學政治課教師如何寫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由此可見,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很好的促進器,我們要想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成長起來,教學反思是必經之路。尤其對新教師來說,剛參加教育教學工作,在這過程中存在很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教學反思對於新教師的成長至關重要。而教師的成長主要指教師的專業發展,即指「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包括知識、技能和情意等方面的不斷提升、持續發展的過程,是由非專業人員轉向專業人員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可見,教學反思有助於教師將專家的理論與自身的實踐相結合,並在總結實踐的基礎上不斷變化自己的知識體系,並用以指導日後的教學,從而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同時,教師職業的特徵決定了教師本身應是研究者、反思者。對教學的反思,「反映了人類對教學實踐合理性的不斷追求,是現階段培養優秀教師、學者型教師,加速教師專業化的有效形式。」教師個人的教學實踐與專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不具備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師,難以真正適應新課程的需要。
再次,反思性學習是高中政治新課程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學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反思性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結果進行再認識的檢驗過程,它具有探究性、自主性、發展性、創造性等特徵。面對高中政治新課程下學生的反思性學習,教師理所當然應該成為反思型教師。但是,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師又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結合自己教學反思的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點方面入手:1.反思成功之處。新教師上完一節課後,要立即回顧教學過程,體會教學過程中自己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成功之處,從中受到啟發,總結成功的經驗,並在教學心得記錄本上立即做好記錄積累起來,作為日後教學工作的借鑒,堅持做好這一點迅速幫助新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水平和能力。2.反思不足之處。由於新的政治教師剛剛走上講台,教學經驗不夠豐富,課堂教學中有所得也必定會有所失。思想政治課內容的不斷更新,學生的性格各異,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過程總會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教法的運用,知識的講解,重難點的把握、例題的選擇,板書的設計,學生的反應,教學語言的運用,突發事件的處理等方面,課後總會覺得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對於教學工作的不足,要反復思考,仔細揣摩,研究對策,採取措施,及時補救,以利於今後的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3.反思教學實效。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效率是政治教師最關注的問題,進行課後反思要做到「當堂思效」。即上完課後要對本課的教學效果作一個自我評價,比如分析學生哪些內容掌握得好,哪些部分學生掌握起來有困難,哪些學生學得成功,還有多少學生需要方法指導等,通過作業批改、學生講義,找學生座談等形式及時發現問題。除此以外,我認為是寫教學後記也是教師寫好教學反思的有效途徑。教學後記主要記錄以下五點:第一、記錄教學中的「亮點」,一節課下來,如果對自己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手段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環節的設計等方面感到滿意,可以記錄下來。第二、記錄教學中的「缺點」。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堂課,每一單元下來,難免會出現失誤或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些失誤,我們可以把它記錄下來,認真進行分析、總結,使這種遺憾變成一筆寶貴的教學經驗。第三、記錄教學中突發的「靈感」。這種靈感是師生在雙邊活動過程中迸發出來的,是備課時很難估計和無法體驗的,具有真實性和時效性,若不及時記下來,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過境遷,煙消雲散。第四、記錄學生的「閃光點」。學生的想像力豐富,往往別出一格,閃爍著「創新的火花」。教師要善於及時捕捉,在給予學生充分肯定的基礎上認真做好記錄。第五、記錄創造性使用教材時自己的「觀點」。最後,在我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堅持做好教學反思的工作是很重要的事情。當前,我們大部分學校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都要求每位教師做好教學反思的工作。比如我們學校教研就把教師的教學反思工作列為了教師教學的常規工作之一,並定時進行檢查與評比,以此推動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相信只要我校堅定不移地抓住教學反思這一工作不動搖,在不久的將來,我校的教學成績會更上一個新的台階;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專業水平上也會有更長足的發展。
『貳』 八年級下冊思想品德第一課第二框教學反思
細細來想來,在本教源學設計中,有一些設計內容有待於今後不斷去完善。 1、重難點要進一步突破
在本課中,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既是重點,對學生來說又是難點。老師應該針對一個材料,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參與分析,最終實現重難點的進一步突破。同時,在突破重難點上,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啟發,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來看問題。
2、要進一步加強問題引導
對於公民法定的基本義務的具體內容的部分,我只是讓學生在書本劃出,對於有些義務學生未必能理解,若增設一個「學生提問」的環節,對於不理解的那項義務提問,教師在作出適當解釋,我想這樣對於學生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
3、要進一步突出問題的思辨性
在本課的設計中,在問題的設計上還有待加強。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老師不能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設計問題,而應該更多地站在學生的層面上,考慮到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設計出更加適合學生思考的問題。
總之,如何在一節課時間處理課堂預設與活動生成的關系?在教學設計內容中採用什麼方式更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些問題都是自己在今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中深入思考和探究的。
『叄』 初中政治教學反思怎樣寫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自我提問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盡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肆』 什麼是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教師應從哪些方面進行反思
一、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實踐歷程中,要及時捕捉能夠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現象,通過理性檢查與加工,逐漸形成系統的認識,形成更為合理的實踐方案。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講解知覺的基本特徵: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長性,學生的對於四者的區別很難把握,這樣在學習中就可以進行規律總結突出本質,選擇性強調對象和背景的對比,整體性注重的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理解性離不開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恆長性保持本質的不變。
二、對個人經驗的反思
教師對個人經驗的反思有兩個層面,一是對個人日常教學經歷進行反思使之沉澱成為真正的經驗,二是對經驗進行解釋從而獲得提升。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把他的經歷升華為真正的、富於個人氣息的經驗,並且不斷使自己的經驗體系得到拓展。經驗形成過程的同時應該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重新閱讀經驗的過程也仍然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這樣才能常讀常新,每一次的閱讀過程就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創造的過程。
三、對教學關系的反思
通常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對具體事務的反思上,而不可見的關系在反思活動中經常被忽視。從關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當前的自我與過去的自我的關系、教師本人與其他教師的關系等;從關涉的教學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關系;從關涉的教學支持系統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社會文化、價值體系、課程與教學改革、時代精神與理念等的關系等等。
四、對教學理論的反思
任何教學理論都不是完美無缺、持續的有些理論都需要重新認識和把握。同時,教學實踐是教學理論的源泉,實踐活動本身就是理論的前兆,蘊涵著豐富的可能性理論。對教學理論進行反思有三種基本的樣式。第一是對實踐的理論反思。對於教師個人經歷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驗體系,應不斷地從理論層面進行解釋和建構,通過對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之間的不斷觀照、反省、聯結,既可以完成對實踐的理論提升,又有機會對先有理論進行審視。第二是對教學理論的實踐反思。教師在學習和掌握某一教學理論後,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還原,該理論的各種元素得到實踐的考驗,使得教師能夠進一步理解教學理論中的道理、價值,在此基礎上進行原有理論的判斷與選擇。第三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在理解和學習教學理論時,教師是主人而不是理論的奴僕,教師有權利依據自己的知識背景與學術專長對教學理論進行反省,對理論進行修正與再創造,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理論發現某一理論的缺憾,從先有理論推演新理論,從其他學科不斷更新的概念范疇中建構新理論,這種針對原有理論的修正、推演概括與建構就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
『伍』 初中政治教學反思
初中政治教學反思
――淺析初中政治教學中的幾個誤區
新課程改革中,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的洪流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經驗和方法措施。但是,仍有不少老師在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上出現了一些偏差,使新課程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獨特魅力,不能很好地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了以下幾種誤解新課改的做法:
一、不能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缺乏正確的教材觀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夠,部分教師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生活經歷、學習基礎等實際,只從教者本身的角度出發,准備和組織教學,搞「一刀切」,因而造成課上「剃頭挑子一頭熱」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顯得很吃力,學生卻無動於衷,失去了對課堂學習的興趣。例如,江蘇省教育廳曾給全省中小學配發優質教學光碟,成為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典型範例,可是部分學校、部分老師就是沒有用起來;網路上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但由於一些教師盲目自大,先進的經驗不去學習,故步自封,墨守成規,使一些優質教學資源沒有發揮最大效益。作為教師,應根據教情和學情,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學資源。我們既要充分發揮教材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又要跳出教材和教參的條條框框的限制,打破教材的原有順序,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增刪取捨,適當拓展延伸;利用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有機地進行糅合,發揮每個資源的長處和優勢,為課堂之用。
二、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新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一些教師由於對這一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以為新課改追求的是在課堂上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自己去合作探究,教師就解放了,無需教師去准備和組織,於是片面追求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討論時間又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狀態,小組合作學習就在教師的要求下草草結束了。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作為教師要在課前精心組織、准備和安排,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安排活動。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課堂討論過程中,應及時巡視課堂,發現問題時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指導學生尋找問題的著手點,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堂活動中,要科學地合理安排,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參與活動,以期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或主動性的目的。
三、過於注重學生的個體代表效應,弱化學生群體效益就學生方面來說,由於缺乏平等的溝通與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層的交流和碰撞,結果往往是優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和想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成了陪襯,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在當聽眾,即使他們發表了意見也不會受到重視。合作學習的目的在於使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就教師而言,為實現這一目標:首先,選取合作學習內容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評估性。其次,對合作學習的目標確定要適當,起點不宜太高,盡管合作學習注重突出教學的情意功能,追求三維目標的均衡達成,但客觀地說一節課不可能將三維目標一並實現。應根據不同的內容組織,不同的合作形式有側重地實現一類或兩類目標。再次,在評價合作學習時,要以「尊重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進步」作為評價合作學習的目標和尺度,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獎勵或認可的依據,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另外,合作學習要給予充分時間,讓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有暢所欲言的機會。
四、片面強調表揚激勵作用,忽視批評指正的功效新課程強調尊重、賞識,其實質是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相信學生的發展能力,給學生創造一種寬松自由的成長氛圍。但是,有些教師沒有很好地理解評價的內涵和作用,認為實施新課程就不能批評學生,對學生只是一味地表揚。於是,課堂上經常聽到一些教師對學生取得的一點成績過分表揚:「你很聰明「」你回答得最好」等等,給學生的回答每次都給予熱烈的掌聲,課堂氣氛轟轟烈烈,過分地吸引人的「眼球」。在不少老師看來,激勵與批評是對立的,強調激勵就不能批評,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認識,表揚亦能造成傷害。殊不知,過分的褒獎有時會適得其反,不僅缺乏激勵性,還有可能「過猶不及」誤導學生。其實,新課程並沒有讓批評懲戒「安靜地走開」,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明白,表揚激勵和批評懲戒是教育的雙翼。適當地批評指正不僅不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還讓學生感到一種被關心、被關注的溫暖。批評在個體的社會化進程中不可或缺。在教育過程中不能沒有批評。做錯了就應該給予批評,有時甚至是嚴肅的批評。學生固然喜歡被表揚,但是對於真誠的實事求是的批評,也是心存感恩的,他們會去思考自己的失誤、尋找緣由的,使個體在心理上有一種強化,對錯誤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以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從而促進個體的健康成長。因此,在發現學生的問題時,不應有所顧慮,應該以一種直接而真誠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學生及早發現自身不足並加以改正。表揚與批評都應該在教育中發揮其共有的作用。沒有激勵的教育,是刻板的、沒有動力的教育;沒有懲戒的教育,是虛偽的、不負責任的教育。只有在不斷完善與激勵中,才能實現教育的有效性,才能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提供最大程度的幫助和促進。
當然,批評必須注意方式方法,盡量採用個別交談的方式,注意語言藝術,最終達到警醒頓悟、催入奮進的目的。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教學產生的誤解還很多,這里不能一一列舉。作為教育者,我們要身體力行推進新課改的進程,就必須真正領會和把握新課改的「神」,而不能搞任何形式主義的「新」,要正確處理繼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結合學科特點和教育教學的效果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走出誤區,真正走進新課程。
還有一個給你看看
「愉快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要講究教學藝術、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從而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教學方法。
政治這門課,往往被認為只要讀讀背背成績就上去了,因此有些學生課堂上就少了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如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便成了擺在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要讓學生願意學習這門課程,提高學習成績,非讓學生產生興趣不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利用「愉快教學法」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要有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共同活動,若要學生樂學,教師必須做到樂教。因為有些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即「親其師,才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為學生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這樣,教師的要求就會順利地「內化」為學生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優者不偏愛,學習差者不歧視,了解學生,理解差生,關心差生,多鼓勵,少批評,努力發掘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的自卑感逐漸消失,激發起他們勤奮好學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多提問,多鼓勵,多輔導,讓他們在點滴的進步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從教師那裡受到鼓舞、鼓勵,從而尊重教師,激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他們在聽課過程中,就能全神貫注,聽得投入,學得扎實,記得牢固,理解得透徹,同時智力得到發展,能力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要適當設疑布懸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在上課時,在難點、重點或枯燥無味處,恰如其分地設置、製造懸念,使之感到驚奇、刺激,產生興奮和熱情,在興趣盎然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從而發展智能,培養創造力。例如,學習《法律規范經濟行為》這一節課時,先向學生介紹焦點訪談中的毒火腿、毒腐竹的案例,展開討論,一下激活了課堂氣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水到渠成地引出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則。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知識基本當堂掌握,效果很是錯,這就應了嚴里士司多德的另一句話:「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都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又如在教授《人類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這一課時,在課前,我先製作了一張表格,讓學生填寫家庭、學校內及周圍的環境狀況、成因及危害,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學生的認識從感生到理性,不斷深化,教學效果很明顯。
在練習和復習課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勇氣和興趣,羸發誘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發表獨立見解,鼓勵他們標新立異、異想天開,開放性地思維。
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系統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小到大,層層推見,步步深入,引導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要生動、活潑
這種方法主要在練習課及復習課上運用。初中生仍不減好動、愛玩的特性,好勝心、自尊心也強。教學中採取多種有趣的手段,寓教於樂,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感知清晰,樂此不疲,思維主動、活潑,記憶也比較牢固。例如,有時練習課,教師往往布置完要求掌握的內容後,就讓學生默記,然後要求學生回答。這種老方法,對於一小部分意志力強的同學,能自覺主動地去記、去背;而大一部分同學則不專心,記不住。我便採取一系列活潑有趣的游戲的方式,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使之感興趣,願意去背。一會兒我點名讓學生回答;一會兒我讓會的同學提問別的同學,這種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緊張而愉快地教學方式,既鍛煉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又如,復習課時,我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採取點名回答、舉手回答、搶答等方法,展開競賽,同學們踴躍參加,表現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以上這些,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所做的一些嘗試,這樣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發展了智力,培養了能力,提高了學習成績。
『陸』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反思實例
簡析《拒絕不良誘惑》一課中教學方法的運用
《拒絕不良誘惑》主要教學方法的應用:在新課程教科版八年級上冊講授《拒絕不良誘惑》一課中,該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辨別不良誘惑,知道拒絕的方法,了解不良誘惑的危害,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是非觀。教學難點是學會戰勝不良誘惑的方法;教學難點是培養拒絕不良誘惑的好品質。
在本課中主要使用了故事導入法、小品演示法、分組討論法、講授法等教學方法。
在課堂導入時,首先運用寓言故事,《魚兒的命運》,講的是河中的一條魚兒,面對香噴噴的誘餌,它的命運將會是怎麼樣,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派代表回答。但學生在這種合作式學習中沒有好好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討論也不是很活躍,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小品《優等生的墮落》中,讓四個學生去演示當今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逃課上網,小品中一個學生說旁白,兩個學生演逃課上網的角色,另外一個演好生角色,他在兩個經常違紀學生的影響下,一步步變成一個迷戀網吧的癮君子。看完小品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讓他們分析不良誘惑的危害。
在講授抵制不良誘惑的危害時,教師運用講授法,給學生講解了幾個故事,讓學生去分析、討論,故事主人公不能抵制不良誘惑的原因,去探究拒絕的方法。
最後教師小結全課,對全文進行點評,布置作業。
我認為本節課,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1、對於一些開放性強的問題,沒有很好組織學生圍繞該問題進行充分討論 。
2、進行分組討論時,沒有引導、啟發學生很好地對課題展開深層次的去探究、分析,沒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展示個性發展。
3、在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和探究學習時,課堂紀律有些亂,教學秩序不好。
4、小品演示中,學生排練不是很熟練,表演不是很到位等等。
本課的改進措施主要有:
1、在上課前讓學生多積累、收集相關材料,了解與課文有關的知識,以便更好地對課題進行探究學習。
2、對學生感興趣的課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挖掘、探討,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彰顯學生的個性,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對於學生自己很難理解的課題,教師要及時加以引導、啟發學生去學習,而不是隨意放手讓學生去探討、合作,以便幫助學生理解、消化知識。
4、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注意參與學生當中,參與師生互動,這樣可能會使課堂更有活力,學生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