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語文課堂教學的真

語文課堂教學的真

發布時間:2021-02-26 07:17:24

❶ 我們的語文教學到底該教什麼,怎麼教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李先權初中語文老師時常感嘆:「我們該教的都教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夠給力的了,可學生的語文成績老是提不高,甚至越考越差。現在不知道怎麼教語文了。」作為一名教師能夠思考教學中的問題,本身是件好事,說明從一味踐行教學開始轉為反思自己的課堂,有反思就有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可能,但是,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很多老師卻把一切原因歸咎於學生,說現在的學生基礎如何如何差,或者學生如何如何不好教,講的都是客觀原因,很少有老師從主觀上找原因,從自身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查找症結,尋求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每次下鄉,我聽了不少的語文課,總的感覺,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表面化、淺層化、或者是從已知到已知的教學,學生沒有多大收獲,一堂課下來學生往往還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上,沒有什麼提高,基本上是走過場,無實效可言,試想,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的是淺顯的低層次的知識內容和低要求的能力訓練,學生又怎麼能應對要求越來越高的考試呢?明年的中考,語文加20分,滿分是140分,閱讀題目的難度有可能還要加大,那麼我們平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如果不及時調整,其差距會越來越大,面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我們語文老師不僅愧對學校,更愧對學生家長。總而言之,當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缺乏課堂教學可持續的有效性;二是缺乏課堂教學恰當的高度,具體說來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一、備課平面化備課是教師課前應有的准備,充分與否,科學與否,決定課堂教學的好壞,有好的備課必然有好的課堂教學,那麼有怎樣的備課就必然有怎樣的課堂教學面貌。目前,教師備課的主要問題集中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由於語文老師對一個單元的話題關注不夠,對文本鑽研不深,對學情考慮不周,致使確定教學目標時,一是找不到課堂教學科學合理的邏輯起點,教學目標設立過低,這就決定了當堂的教學是在很淺的層面上徘徊,學生顯然得不到應有的提高,二是幾個教學目標點之間沒有梯度,都是在一個平面上,或一個層面上設立,導致課堂教學是平面化的教學,沒有層次感,比如:一堂課教了字音後教字形,教了字形以後又教詞語,雖然課堂教學設計的是字音、字形、詞語三個方面的教學內容,但都是停留在學生比較熟悉的一個教學層面上,即字詞的教學;再如,有的語文教師站位稍微高一點,第一個目標設為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內容,第二個目標設為理清全文線索,這兩個目標既沒有梯度,又沒有深度,課堂教學只是在理解的層面上稍微展開了一下,沒有上升到精讀課文,領會思想內涵,進而品讀課文,品味語言的精妙,因而鑒賞課文,欣賞寫作的高妙。其次,圍繞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時也是單一化的設計,在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點到為止的教學,沒有廣度,更沒有深度;沒有重點、難點,更沒有核心問題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致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即使是在一個平面上反復進行,也往往是支離破碎的教學。因此,備課的平面化,必然會導致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表面化、淺層化、碎片化,這是導致初中學生語文成績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活動形式化新課改推行以後的一段時間,大量的學生學習活動充斥著課堂,開始覺得很新鮮,因為沉悶已久的課堂早已失去了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旦我們聽到滿堂的掌聲、喝彩聲、笑聲、討論聲,或看到學生踴躍回答問題的教學局面時,頓覺這樣的語文課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充滿生氣的好課,贊不絕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實踐的一次次檢驗,或者經過一次次考試的直接檢驗,我們發現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學生的語文成績沒有多大改觀,我們開始反思,漸漸明白這是作秀的課堂,表面的熱鬧掩蓋了課堂教學的本真,大量的學生學習活動附在課堂教學的表面,實質上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活動無序。凡課堂上開展比較大型的學生學習活動如戲劇表演、辯論賽、采訪等都需要老師精心組織,做到活動嚴謹慎有序,不要求有好高的水準,但需要嚴格的組織紀律,活動的散亂只能帶來教學活動的低效或無效,除了活躍班上的氣氛外,對本堂課的教學沒有多大的輔助作用,是為開展活動而開展活動。好的教學活動是有助於學生熟悉文本、理解文本、探討文本、研究文本,開展有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有一個完整、深刻的體驗過程。 2.活動過多、過繁。好的課堂教學不以教學活動的多寡而論,要看實際需要。反觀我們的語文課堂,有些活動是多餘的,有些活動是重復的,活動不精簡,佔用了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沖斷了教與學的鏈條,掩蓋了真實的教學過程,有時偏離了課堂教學的中心內容,在課堂教學的落實上大打折扣。 3.活動失去依存。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無論課堂上的哪一種學習活動都要有與之相依存的支撐點,否則,再好的活動只是游離課堂教學內容之外的形式。教師設計或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時,首先應有明確的目的,其次要有與之相對應的學習任務,第三要有學習活動的組織要求,第四引導學生參與活動要有積極性、靈活性、自律性。不然,不管什麼樣的學生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的操作中就會失控或者落空。因此,選擇、組織活動的合理性應依據相應的教學內容,課堂教學進行到什麼階段,上什麼教學內容,選擇什麼樣的學習活動不是隨隨便便的。比如討論活動,不是遇到問題就討論,而是遇到有探究價值的一般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時,才宜於開展。再比如交流活動,其前提一定是學生獨立思考之後才進行,其對應的問題大多數是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產生較為充分的個性認識,再在交流中發生思想碰撞,才有效果,才能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全面的認識,更多的是在同學的思想碰撞中產生思想的火花,有更新的發現,有更獨到的體會,從而組織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這樣的學習活動才有意義,才有作用,才真正體現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的實際效果。三、教學邊緣化如果把我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比作一座富麗堂皇的殿堂,我們很多語文老師只是帶領我們的學生在殿堂的圍牆外辛辛苦苦地跑了一圈又一圈,沒有找到殿堂的大門,沒有真正踏上殿堂的台階,享受步入殿堂的輕松、愉快,觀光無限的美麗。所以我常說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圍式的教學,或者是邊緣化的教學,沒有觸及課堂教學的核心部位,問題的症結有四: 1.挖掘不夠。現在,語文課堂教學比較糟糕的是很多語文老師不分文體、不分單元、不分題材教現代文,偏離文本的教學價值太遠,一般教得比較淺近,大多數老師花大量時間「磨」字詞,美其名曰「夯實基礎」,剩餘一點時間再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顯得倉促無力,根本談不上花大力氣引導學生品讀課文、鑒賞課文。語文教師手頭拿到一篇課文,首先想到的是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其次是結合文本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我應該分幾課時完成本篇課文的教學任務。那麼教學前第一道工序是看單元提示和課後的練習題,把握單元話題和搞清編者的意圖;第二道工序是深鑽教材,吃透文本,理清課文幾個相關聯的教學核心點;第三道工序是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文本要求,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第四道工序是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第五道工序確定教法和學法,課前准備才算基本完成。不然,教師無法把握一篇課文的教學命脈。 2.著力點不夠。即使我們的老師明確了應該教什麼和怎麼教兩個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又比較盲目,一種情況是該講的不講,不該講的大講特講,教學用力沒有花在關鍵處;另一種情況是不知道怎樣抓住教學的薄弱點和空白點趁熱打鐵,不知道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層層追問,窮追不舍,不知道發現學生的疑點和受阻點及時拓展,化難為易,化深為淺,很多語文教師一貫的做法是平均使力,課堂教學的節奏感不強,詳略不當。 3.針對性不強。教師不是以想方設法解決學生的問題為教學落點,而是一心一意把預設的教學內容講完,因而課堂上不充分暴露學生的學習問題,而是嚴格依照教學步驟展開教學,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述,最終的結果是內容教完了,而學生在課堂上遺留的問題沒有真正解決,長此以往,問題越積越多,學生一個個先後掉隊,後進生面越來越大,教學越教越差,教師越教越累。 4.落實不夠。課堂教學的落實除了清晰地完整地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問題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訓練外,還要留有10-15分鍾時間讓學生當堂訓練,精心設計與當堂教學內容相對應的練習題,做到教什麼練什麼,教練統一,同時設計練習要講究梯度、量度、強度、效度,讓學生對當堂所學的內容真正落實過關。這個教學環節,多年來恰恰被我們語文老師所忽略,即使有,也顯得比較隨意,往往就湯下面,套用書本上或基訓上的題,沒有精心設計,一是時間不夠;二是量度、強度、梯度不夠;三是教練不統一,因此,課堂教學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其實,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還很多,我只不過擇其我們完全通過自身努力能夠解決的幾個問題,引起我們高度關注,並加以改變,擺脫眼下的教學困境,不然,擺在我們學生面前的依然是「一條彎彎的河」,不知道怎樣渡過,教師茫然,學生痛然。如果考試題已經做過,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當然,需要你「更上一層樓」;

❷ 語文課堂教學如何進行有效點評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逐漸得到普及,也成了廣大教師在公開課中著力突出的一大亮點。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按部就班的教學設計成分較濃,對課堂生成的思維閃光點缺乏靈活把控,對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略顯生硬,與同題同設計的名師教學實錄相比,教師的課堂點評或失之膚淺,如「嗯,好」;或失之矯情,如「真不簡單」,「你說的太好了」;或失之單調,面對所有的學生的回答,都是「不錯,下一位」,甚至於不時地加上有節奏的拍手聲以活躍課堂氣氛……
這樣的課堂點評,真的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嗎?真能引起學生對語言文字本身的興趣嗎?語文課堂的流程,需要預設與生成和諧統一,在此過程中,教者既要能身心俱入其境,也要能保持清晰的思維觀乎其外,要敏銳地捕捉到學生活動的信息並進行迅速而深入地加工、重組,或聚沙成塔,或沙中撿金,或點石成金,藉此推進和調控學生的課中活動,這就是課堂點評的功用之所在。然而,我們許多老師往往忽視了這一環節,或做得不夠恰當。所以課堂點評,也往往成了一種外在於語文課的應景之作,學生聽了根本不能觸動心靈而激起思維的浪花。從課堂有效性上說,沒有深入引導的課堂點評對學生的作用只能是表面的、短效的。
那麼,在新課標理念的引導下,語文教師應如何利用語言優勢,使課堂點評精彩紛呈,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課堂呢?下面筆者結合名師的教學實錄、匯報課案例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宜具體恰當,忌空洞膚淺
我們先來看一段餘映潮老師上《紫藤蘿瀑布》一課的課堂點評。
生:「『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在嚷嚷」這一節寫得很美,它用擬人手法,把藤蘿花寫活了。
師:對!我們聽見了它們的聲音,寫得很活潑、很生動。(余老師的點評指出了什麼叫做「寫活了」,不露痕跡,給學生以具體知識。)
生:「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這一句寫得非常美。因為它把花瀑比作大條幅,把顏色比作銀光和水花。
師:色調很明凈,給人以美好的、明凈的感覺。(余老師的點評填補了學生語言中「非常美」的空缺,把孩子不能表達出來的意思說了出來,讓學生淺層次的賞析深入了一步。)
生:第8段也寫得很好。尤其是「香氣似乎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寫出了一種朦朧感。
師:啊!你看,朦朧感!以嗅覺的角度來寫花,把無形的香氣寫得有形有色,多麼有想像力啊!(余老師的點評,適時肯定了學生的正確感知「朦朧感」。余老師把學生沒有賞析到位的地方一句話點出,那位同學一定心領神會,其餘的同學也會有多重收獲。)
從上面的教學實錄看,余老師的課堂點評,不是簡單地說「好」「很好」這類空洞蒼白的贊語,而是當學生的回答膚淺、不到位的時候,他適時地引導使其深入;當學生的回答空洞、不具體的時候,他巧妙點化,使之具體可感。
名師的點評啟示我們,課堂點評要盡量准確到位,細致入微,要針對學生的發言內容,或延伸,或挖掘,或發揮,或引導,讓發言者和其他學生都能產生新的啟迪和新的聯想。
二.宜點撥疏導,忌表面標簽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往往固於教學參考書上所給的程式化的答案,一看和自己的答案有悖,不分青紅皂白想方設法向自己的答案上引,或者把自己對學生回答的認同與否強加給學生,而不是在學生思路堵塞時加以引導,如點評時常常用這樣的語言「難道他說的不對嗎?」「難道你不是這樣認為的嗎?」「能這樣看待嗎?」學生在這時,不論贊同與否,懾於教師的威嚴與問話的導向性,即使有不同看法也只好屈從老師的意願,這樣就鉗制了學生的思維,限制了他們的發展。例如青年教師匯報課中,有一位老師上《咬文嚼字》一文時,要求學生速讀課文,概括文章內容,第1至5段說明「文字與思想感情密切相關」,文中有現成的句子,學生很容易找到,第6至7段說明「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善用和誤用兩種」,學生可能讀得不夠仔細,只說出第7段的內容「說明套板反應」,此時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這樣的回應:「你覺得概括准確嗎?」(教師點評語言顯然是持否定態度的),學生一時語塞,教師試圖引導,「你把這一段落的第一句朗讀一遍」,(教師的點評語言顯然在暗示答案)學生按部就班:「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善用和誤用兩種。」教師試圖點撥:「你看這一句是不是過渡句?」(教師點評語言顯然在揭示答案)全班同學齊聲回答「是」,教師於是就這樣引導:「可見這兩個自然段是說明『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善用和誤用兩種』的嘛。」(教師點評語言顯然在強塞答案)全班同學齊聲回答「是」,這位同學在老師的示意下不好意思地坐下。看到這樣的場景,筆者揣測,這位被提問的學生的心情應該是相當的郁悶,因為他的心智並沒有真正被開啟,而教師課堂點評看似點撥疏導,實則生拉硬拽,把學生引入自己預設的答案中。這樣的課堂點評,只能鉗制學生的思維,壓抑學生的心智,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養成接受老師所講內容的習慣,怠於思索,從而喪失創新的慾望。
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再次閱讀文本,啟發他們思考第6、7自然段分別舉蘇軾的詩句和「套板反應」現象的例子在說明什麼內容,學生不難發現這兩例是從正反面說明「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善用和誤用兩種」,這樣得出答案水到渠成,學生思維也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感。
可見,面對學生思維活動中的停滯、定勢、中斷、旁逸等問題,教師在迅速判斷,即時點評時應避免程式化,標簽化,要做到「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置梯接之」,以促使學生思維活動的闊然前行。
三.宜內聯外拓,忌單調乏味
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理解不深刻,回答不全面的時候,教師的課堂點評應因勢利導,內聯外拓,把學生學習引向更為廣闊的空間。筆者教學《故都的秋》時,郁達夫對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獨特感受,學生很容易從文本的閱讀中品味出來,但為什麼頌秋之中,卻流露出「悲涼」情味,學生的理解很膚淺,於是我引導學生內聯文本,讓學生品讀作者著力描繪的「清晨靜觀圖」「落蕊輕掃圖」「秋蟬殘鳴圖」「都市閑人圖」「勝日秋果圖」,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這樣點評:牽牛花的藍朵、槐樹的落蕊、秋蟬的殘聲、淡綠微黃的秋果、陣陣清涼的秋風秋雨、塵沙灰土的世界,這些富於「冷色」的景物描寫中,無不滲透著作者「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清,靜,悲涼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點,這種寫法叫「以景顯情」。學生似有所悟。為讓學生理解更為深入,我就抓住時機進行外拓,介紹郁達夫的抑鬱的個性、「靜」的文學觀、恬淡的生活情趣及其所處的動盪不安的時代等等,還聯系學過的課文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哀愁」情感基調,讓學生理解景色是與作者的情思巧妙地融為一體的,這叫做「以情馭景」。同時,板書點評中的兩個關鍵詞「以景顯情」和「以情馭景」。這樣「淺入深出」內聯和「深入淺出」外拓式的評點,不僅解決教學難點問題,而且能拓寬學生思維空間,給學生全面的營養,教學內容不單調乏味,語文課堂也豐富多彩。
當學生基本理解的同時,老師也可以來一段歸納延伸性的點評,調動學生的積累,優化引領作用。筆者在教學韋庄的《菩薩蠻》分析「人美」時,這樣設疑:詩人是如何表現江南女子的美麗多情的?生:「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這一句用比喻來寫江南女子的多情美麗。師:花容月貌,閉月羞花的確是古詩文中形容女子美麗的常見的手法,讓我們想見當壚賣酒女郎面貌之光彩奪目,皎皎照人;雙腕之皓白如雪,不僅言其手腕之白,而且讓人聯想到女郎賣酒之際,攘袖舉手之間,其皓如霜雪之雙腕之姿致撩人,令遊子頓生愛賞留戀之意。(這樣點評,既是對學生回答的肯定,也讓學生淺層次的賞析深入了一步。)
師(追問):有人說,「手是人的名片」,這種以手來寫入的描寫叫什麼寫法?生:以點帶面的細節描寫。師:其實這也是古詩詞慣用的手法,杜甫在《月夜》中用「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來寫妻子的美麗和對妻子的思念。曹植在《美女篇》中雲「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更是與本詩相似。「手是人的名片」,看來很有道理。陸游永遠難以忘記的也正是唐婉的「紅酥手」。《詩經・碩人》中「手如柔荑」,《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指如削蔥根」,《迢迢牽牛星》中的河漢女「纖纖濯素手」都是以手寫人的上乘之作。奧地利小說家茨威格的短篇《一個女人的二十四小時》更是將人的雙手寫得如痴如醉,課後有時間可以去品讀。(這樣點評,旁徵博引,讓學生把模模糊糊感覺到的這種古典文學中塑造人物的方法清晰化,大量的例子佐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內聯外拓式的點評需要教師具備深厚的知識底蘊和扎實的業務基本功,還得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這樣,教師在教學中才能厚積薄發,旁徵博引,啟發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在科學的殿堂里探秘。
總之,筆者認為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針對課堂上的動態生成性資源――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興趣、情緒、意見、學習方法、思維方式乃至錯誤的回答等,巧妙、恰當地運用課堂評價語或激勵賞識,或點撥疏導,或拓展延伸,或總結歸納,會使課堂教學更加契合《語文課程標准》的理念,在教師與學生之間、評價實踐與課程目標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為教學創造一方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

❸ 什麼是真語文什麼是假語文

真語文來是屬於生命的。
生活即語文源,人生即文章。
生命性,是真語文的根本特徵。
真語文豐富多彩,生機勃勃。
愛,是真語文的能量源泉。
思想,是真語文的靈魂。
語言,是真語文的服飾。
文字,是真語文的風骨。
文章,是真語文的體魄。
真語文就是愛,就是尊重,就是承認,就是接納,就是感受,就是體驗,就是表達,就是傳遞,就是感化。
愛生命,愛生活,愛工作,愛社會,愛祖國,愛自然……
尊重、承認、接納、感受、體驗、表達、傳遞、感化亦復如是。
今天,我們在學校學習的所謂語文,統統都是假語文。
假語文是死的,毫無生機。
機械,單調,片面,刻板,是假語文的最大特色。
真語文,人人愛學,個個是高手。
假語文,誰學誰厭,人人都無助。
假作真時假亦真。
真假你我實難分。
借假修真,是語文學習的最大奧妙。

❹ 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堂

?這是我們所有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今天,這個問題得以解答——楊再隋教授的親自解答。他說,真正的語文課堂應該具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自主互動的教學對話,不輕視課堂上的偶發事件......聽完後我心潮澎湃,他所說的和我最近的思考產生了共鳴! 只有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護好奇心,給學生提供表演的舞台,才能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不,楊教授的發言題目為什麼為「語文教學的誤區與艱難轉身」呢? 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現代課堂教學"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具體表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獨立主體意識、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他們有共性,也有個性。要讓學生在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我,獲得成功和生命價值的體驗,並感受到人格的自主與尊嚴,還要重視學生潛能的發掘。過去,我們總想把自己的學生都培養成統一的、整齊的合格產品,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實踐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的。在教育活動中,學生和教師一樣,有獨立的意識,有獨立的人格尊嚴。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給予學生最多的應是鼓勵、尊重。師生之間是一種理解、信任、民主合作的關系。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以及思維的結論,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可以提出與教師或其他同學不同的見解,並闡述自己的正確理由。他們既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思考問題,又不擔心由於未學會或答錯題而受到批評、羞辱或責罵,他們甚至能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超前思維,使個性得到全面發展,逐步成為創新人才。 怎樣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呢? 第一、教師要轉變觀念。過去,我過分地強調自己在課堂上的地位,總想維護自己的權威,過分地重視呆板的課堂紀律,強調學生"跟我學",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忽視了學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發展,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現代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合作的夥伴關系。課堂上,當我遇到學生能解答的問題時,我會變「跟我學」為「誰教我」,給予學生更多的是鼓勵、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批評,更不是羞辱和責罵。我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我的教學也是為學生設計的,而不是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計的。 第二、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提高情商水平。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被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的愛包圍著,有人風趣地稱他們是"六一兒童",這些從糖罐子里培育出來的幼苗,養成了懶惰、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他們渴望獲得更多的愛,卻很少愛別人,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卻很少考慮尊重別人,也不會欣賞,不善於感受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很多老師反映,學生在寫人的作文中只會泛泛談大道理,可是卻沒有具體的生活例子來說明這些道理,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長輩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一點也沒有覺得應該懷有感恩之心。於是,在母親節,重陽節......我會讓孩子們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訴他們我做母親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提高他們的情商水平。學生有了高尚的情感,就會在課堂上積極配合,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圍,共同來維護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第三、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教師的威信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有威信的老師,他的表揚和鼓勵就能更深入學生的心靈。教師只有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為人師表",才能樹立威信。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精湛的教學藝術,又要有高尚的品格,成為學生的楷模。那種專制型的教師,只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壓抑的、緊張的情緒,產生一種畏懼心理,這樣的教師,就只有教師的"威",而沒有學生的"信",那麼,課堂氣氛怎麼會寬松、和諧、愉悅呢?我們應該做民主的教師,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第四、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前蘇聯教育農蘇霍姆林斯基等人曾提出了"要以知識本身來吸引學習"的主張。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組織教學,在課堂上隨機應變,以形成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氣氛。教師要成為學生運用知識積極探索的"向導",要和學生一起分享參與探究,參與思維的幸福體驗。只有科學的藝術的課堂教學,才能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明確目標,提出學習和研究的問題;善於調控教學進程,組織各種活動和信息交流;善於解答各種疑難,指導學生探究;善於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和評價別人以及系統總結;還要善於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協調各方面的關系,使課堂氣氛健康地發展。 第五、以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列寧曾說:「沒有人的情感,就沒有對真理的追求。」情緒、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師的情感,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某種氣氛。教師健康的情緒,積極的情感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前提條件。教師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家庭的不愉快,或者對集體的誤會,或者對頑皮學生的失望等,而綳著臉孔走進教室,使整個課堂蒙上陰影,陷入一種緊張的氣氛中。這樣,不僅影響了這一節課的氣氛,還會影響下一節課的氣氛,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第六、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應該用一顆童心去感受童心。不要一遇到事就進行批評,甚至大加責罵。記得有一次,我去上課,有個學生過來告狀說,**同學說他不喜歡你,我聽了心裡肯定不是很舒服,不過我還是笑著說:「一個人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可我會努力做到讓大多數人喜歡。」然後,我們愉快地完成了這一節課的任務。後來,有位同學告訴我,通過那件事,班裡同學更加佩服我了。我們教師,不能擺出學生惹不起的樣子,那樣,只能造成師生之間隔閡,為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形成設置了障礙。 第七、教師要熱情地關心和幫助後進生。課堂氣氛是包括每個學生成員的集體的一種精神面貌和情緒傾向。我們決不能歧視後進生,要幫助他們消除緊張情緒,要能理解和寬容後進生的稚拙之處。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對其的信心和不放棄對其的努力。事實上,每個人都是想學好的,我們應幫助後進生找回自信,大膽地展現自我,得到鍛煉。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熱情地關心和幫助後進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課堂面向全體,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氣氛始終保持"智力緊張,情緒輕松",而不致被破壞。 第八、重視課外交流。"親其師,必信其道。"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知已,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跟學生交流,多了解學生,也讓學生更了解他自己,了解我們教師。既重視學生的學習,也關心他們的思想和生活,使師生之間真正成為合作的夥伴關系。教師還要經常與家長密切聯系。在工作中,我發現,家長和我的關系比較密切的,他的女子學習都較努力,比較容易和我合作,也許這就叫給我面子吧!於是,我就經常和家長溝通,開家長會……協調了家長和學校的教育,拉攏了和家長及其子女的距離,使我的教育教學更有成效。我覺得,許多在課堂上和辦公室里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在課外的交流中迎刃而解。的確,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有當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只有當學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以顯露,行為得到認同時,才能形成活躍、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我堅信,只要我們付出努力,一定會化「艱難轉身」為「愉悅轉身」! 襄樊市第一實驗小學 範文萍

❺ 怎樣回歸語文課堂的本真

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也越來越呈現出勃勃生機,教師們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開始有意識地把課堂教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能夠關注學生的發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密切語文和生活的聯系,創設大的語文環境,這些都體現了課程改革帶來的豐碩成果。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思考,由於個別老師對「課標」解讀的不夠,學習目標不明確,課堂上盲目追求形式,卻不注重實效,出現了一些非語文現象。
比如,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時,重要的是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對比的寫法和我的情感變化等內容,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語言的方法,如,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等寫法的運用。課有的教師卻用大量時間想一想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把學生感動得痛哭流涕,上成了思品課。
在互聯網+的時代里,如何正確使用多媒體課件,也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在教學《桂林山水》時,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欣賞桂林山水,看風光片,不去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形式等等,這些都使語文課堂失去了本色。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此,我們提倡本真語文。
本真語文課,就是以人為本,它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學生發展、成長規律,通過教師有深度的、注重讀寫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優化、創意設計,直達語言教學的本質內涵,以其實現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語文教學一定要從語言文字入手,來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這就叫「得意」,同時要帶著學生揣摩體會這樣情感是怎樣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這叫「得言」,語文教學要言意兼得。積累詞句、品味語言、感悟內容、學習寫法都是語文的本真。也就是說,課堂上關注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訓練和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訓練,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以提升。
本真語文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語文課堂要有語文味。所謂的語文味,表現在課堂上應該是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註、摘抄讀寫結合的「寫味」;品詞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要讓學生親歷閱讀的過程。讀通---感知文本;讀懂---領悟內涵;會讀---內化語言。
作為教師,要明確各年段教學的重點,才能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

❻ 什麼是真正有意義的語文課堂教學

在語文課堂上復,要落制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和關鍵是要學生在課堂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善於把握學生的疑難點,及時捕捉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進行討論,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給課堂注入生機

❼ 什麼是「真實」的語文課堂

這是我們所有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今天,這個問題得以解答——楊再隋教授的親自解答.他說,真正的語文課堂應該具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自主互動的教學對話,不輕視課堂上的偶發事件.聽完後我心潮澎湃,他所說的和我最近的思考產生了共鳴! 只有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護好奇心,給學生提供表演的舞台,才能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不,楊教授的發言題目為什麼為「語文教學的誤區與艱難轉身」呢? 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現代課堂教學"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具體表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獨立主體意識、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他們有共性,也有個性.要讓學生在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我,獲得成功和生命價值的體驗,並感受到人格的自主與尊嚴,還要重視學生潛能的發掘.過去,我們總想把自己的學生都培養成統一的、整齊的合格產品,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實踐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的.在教育活動中,學生和教師一樣,有獨立的意識,有獨立的人格尊嚴.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給予學生最多的應是鼓勵、尊重.師生之間是一種理解、信任、民主合作的關系.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以及思維的結論,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可以提出與教師或其他同學不同的見解,並闡述自己的正確理由.他們既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思考問題,又不擔心由於未學會或答錯題而受到批評、羞辱或責罵,他們甚至能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超前思維,使個性得到全面發展,逐步成為創新人才. 怎樣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呢? 第一、教師要轉變觀念.過去,我過分地強調自己在課堂上的地位,總想維護自己的權威,過分地重視呆板的課堂紀律,強調學生"跟我學",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忽視了學生的自我探索、自我發展,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現代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合作的夥伴關系.課堂上,當我遇到學生能解答的問題時,我會變「跟我學」為「誰教我」,給予學生更多的是鼓勵、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批評,更不是羞辱和責罵.我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我的教學也是為學生設計的,而不是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計的. 第二、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提高情商水平.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被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的愛包圍著,有人風趣地稱他們是"六一兒童",這些從糖罐子里培育出來的幼苗,養成了懶惰、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他們渴望獲得更多的愛,卻很少愛別人,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卻很少考慮尊重別人,也不會欣賞,不善於感受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很多老師反映,學生在寫人的作文中只會泛泛談大道理,可是卻沒有具體的生活例子來說明這些道理,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長輩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一點也沒有覺得應該懷有感恩之心.於是,在母親節,重陽節.我會讓孩子們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告訴他們我做母親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提高他們的情商水平.學生有了高尚的情感,就會在課堂上積極配合,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圍,共同來維護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第三、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教師的威信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有威信的老師,他的表揚和鼓勵就能更深入學生的心靈.教師只有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牢記"為人師表",才能樹立威信.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精湛的教學藝術,又要有高尚的品格,成為學生的楷模.那種專制型的教師,只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壓抑的、緊張的情緒,產生一種畏懼心理,這樣的教師,就只有教師的"威",而沒有學生的"信",那麼,課堂氣氛怎麼會寬松、和諧、愉悅呢?我們應該做民主的教師,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第四、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前蘇聯教育農蘇霍姆林斯基等人曾提出了"要以知識本身來吸引學習"的主張.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組織教學,在課堂上隨機應變,以形成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氣氛.教師要成為學生運用知識積極探索的"向導",要和學生一起分享參與探究,參與思維的幸福體驗.只有科學的藝術的課堂教學,才能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明確目標,提出學習和研究的問題;善於調控教學進程,組織各種活動和信息交流;善於解答各種疑難,指導學生探究;善於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和評價別人以及系統總結;還要善於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協調各方面的關系,使課堂氣氛健康地發展. 第五、以飽滿的激情感染學生.列寧曾說:「沒有人的情感,就沒有對真理的追求.」情緒、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師的情感,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某種氣氛.教師健康的情緒,積極的情感是形成良好課堂氣氛的前提條件.教師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千萬不能因為自己的家庭的不愉快,或者對集體的誤會,或者對頑皮學生的失望等,而綳著臉孔走進教室,使整個課堂蒙上陰影,陷入一種緊張的氣氛中.這樣,不僅影響了這一節課的氣氛,還會影響下一節課的氣氛,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第六、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應該用一顆童心去感受童心.不要一遇到事就進行批評,甚至大加責罵.記得有一次,我去上課,有個學生過來告狀說,**同學說他不喜歡你,我聽了心裡肯定不是很舒服,不過我還是笑著說:「一個人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你,可我會努力做到讓大多數人喜歡.」然後,我們愉快地完成了這一節課的任務.後來,有位同學告訴我,通過那件事,班裡同學更加佩服我了.我們教師,不能擺出學生惹不起的樣子,那樣,只能造成師生之間隔閡,為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的形成設置了障礙. 第七、教師要熱情地關心和幫助後進生.課堂氣氛是包括每個學生成員的集體的一種精神面貌和情緒傾向.我們決不能歧視後進生,要幫助他們消除緊張情緒,要能理解和寬容後進生的稚拙之處.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失去對其的信心和不放棄對其的努力.事實上,每個人都是想學好的,我們應幫助後進生找回自信,大膽地展現自我,得到鍛煉.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熱情地關心和幫助後進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課堂面向全體,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氣氛始終保持"智力緊張,情緒輕松",而不致被破壞. 第八、重視課外交流."親其師,必信其道."教師成為學生的朋友、知已,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跟學生交流,多了解學生,也讓學生更了解他自己,了解我們教師.既重視學生的學習,也關心他們的思想和生活,使師生之間真正成為合作的夥伴關系.教師還要經常與家長密切聯系.在工作中,我發現,家長和我的關系比較密切的,他的女子學習都較努力,比較容易和我合作,也許這就叫給我面子吧!於是,我就經常和家長溝通,開家長會……協調了家長和學校的教育,拉攏了和家長及其子女的距離,使我的教育教學更有成效.我覺得,許多在課堂上和辦公室里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在課外的交流中迎刃而解.的確,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有當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只有當學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以顯露,行為得到認同時,才能形成活躍、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我堅信,只要我們付出努力,一定會化「艱難轉身」為「愉悅轉身」!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堂教學的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