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生音樂小論文
音樂創作讓小學生「樂」起來_音樂論文
音樂創作讓小學生「樂」起來
音樂教育是面向所有學生敞開大門的、是陶冶他們性情、滋養他們心靈的一副良葯。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創造性和審美能力,正如美國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齊佩爾博士所說:「學習音樂不僅是為了藝術、為了娛樂,而是為了訓練頭腦,發展身心,在這方面,音樂是非常重要的。」 音樂教育是一種富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審美教育,它藉助傾聽來感知音樂美,藉助歌唱來表現音樂美,藉助表演來發展音樂美,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我們大膽地將學生心目中「高深莫測」的音樂創作帶入課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的實踐為主體,鼓勵學生求異、求新,不斷培養學生敢於創造的意識、勇於創造的能力。
一、展開想像的翅膀,讓快樂放飛。
想像力是人在過去知覺基礎上構建新形象的創造能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是知識的源泉。」 音樂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通過音樂,我們可以體驗到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感受與創造音樂世界的豐富多彩,我是這樣做的:
1、讓孩子「樂」於表演。
學生天生愛模仿和表演,也善於表演。當學生熟悉和理解一首歌後,我總是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下讓學生用身段、手勢、眼神、表情來自我表演,有時根據歌曲的意境,讓學生試著發揮想像來表演歌曲中的角色,可以是童話和生活的角色,也可以是虛擬的角色。為了增添氣氛,我要求學生自製道具,來進行創造性表演。如:教第十一冊《讀書郎》時,我讓學生自願分組,每小組准備一個與讀書郎有關的節目,十五分鍾過後,學生上台表演:一個組表演合唱(校園十佳歌手領唱,其他同學合唱);一個組表演小品(讀書郎與私塾先生),讀書郎自帶了道具即書包;一個小組表演舞蹈;一個小組表演打擊樂等等。
發揮想像,表現自己不僅是學生理解了歌曲的內容,創作願望得以實現,我也在組織和參與中分享學生的成功與快樂,而且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2、讓學生「樂」於色、畫。
音樂和繪畫是一對姐妹藝術,正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當我作曲時,心中總是描繪著一副圖畫,順著那個輪廓前行。」而圖畫與色彩是血肉相連的,我常常在欣賞和聽歌曲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到的音樂形象畫一副畫,引起他們內心世界的共鳴。或者用色塊來表達聽音樂的感受,這個活動學生們最喜歡,孩子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興致勃勃用色彩隨意揮灑,用紅色表達歡快、熱烈的場面;用藍色表現抑鬱、沉悶的心情;用綠色來表達生命與希望;用黃色表現明亮與美麗。如:我們欣賞第九冊《踏雪尋梅》時,學生們根據老師准備的材料,一組學生用蠟油來製造梅花,一組學生用各種顏色的紙塊剪貼梅花,一組學生用色塊揮灑,一組同學勾畫簡筆畫等等。
藝術是相通的,歌曲、音樂欣賞完了,一副副幼稚、美麗、誇張的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圖案誕生了,音樂與色彩相映成趣,圖畫與音樂溶為一體。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了美,表達了美,創造了美。
音樂的創造自由度是最高的。是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是極具開放性的。只有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才能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從而走出「技能訓練」的怪圈,把「人本位」作為音樂教育的課程觀,使音樂真正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將培養素質全面、個性鮮明且具有一定文化藝術修養的完整人作為主要任務,並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遨遊創作的天地、體驗成就感。
好奇是小學階段學生的獨特天性,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總想自己去親自體會、感受。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和看問題的方式與低年級明顯不同,總能通過特有的形式豐富自己的頭腦。我抓住瞬息就去的機遇對學生進行創作的輔導:
1、自製樂器、自編節奏。
我們音樂老師必須放下架子,勇於從傳統的角色中跳出來,變「教書匠」為「合作夥伴」。有一堂音樂課,根據旋律打擊節奏,有一個男生用豎笛拍打椅子,發出嗵嗵的聲音,幾個男生聽到了,也學起樣來,教室里充滿了嗵嗵嗵的聲音,表演完畢,這幾個男生不安地看著我,准備接受我的批評。他們想不到我會表揚他們,我說,剛才有幾個同學發現了一種打擊樂的聲音,椅子是傢具不經打,我們能不能用其他又小又漂亮又好聽的東西自製樂器來打擊呢?學生聽後紛紛發表意見,我當即拿出幾件簡單的打擊樂器,請學生們觀察後自己做一件打擊樂器,於是我和學生們一起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在課余時間製作,隨之我再和學生一起用自己造的樂器結合已學過的知識創編節奏,上課時擊打「樂器」體驗打擊樂的自由開放的節奏。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2、自編歌詞、自創旋律
對學生進行音樂創造性能力的培養可以從創造性音樂學習活動入手。在音樂教學中,音樂創作活動可以說是最具體、最有效的體驗和學習方法之一。學生在音樂活動中,不僅需要學習別人的作品的內容,更需要的是培養他們運用音樂基本要素去創編音樂,這是音樂教學的目的之一,音樂創作學習將會給學生提供一個積極活動的機會。我常常採用自編歌詞和自編旋律的形式,如:我讓五年級學生自編《歡樂頌》歌詞,大家歌詞編得很幼稚好玩,有一個學生這樣編的:「藍天高高、草兒青青,太陽公公在微笑。媽媽歡笑、爸爸點頭,我的心情真愉快。我們大家,一起來呀!又吃蛋糕又喝水。我採取表揚為主的方式,這樣一來,能保護大家創編的積極性。放學後,就有幾個同學自編了其他的歌詞讓我點評。
音樂又是流動的,幾個音符通過不同的組合,帶給我們的則是繽紛斑斕的聽覺享受。小學生自編旋律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節奏創編出不同的旋律;可以根據老師給他們的調式音來創編旋律;也可以按時值隨心所欲創編旋律。在這個活動中,學生通過具體操作音樂基本要素,得到令人興奮的音樂創作過程的體驗。
總之,我們進行著音樂創作方面的初步嘗試,老師和學生都有快樂的體驗也有失敗的懊喪,我們所說音樂創造力是發展小學生初步的創造思維和能力,它將貫穿於整個音樂教學過程的始終,我們音樂老師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小學生初步經歷和體驗音樂的創作過程。
音樂創作讓小學生「樂」起來
2. 求一篇音樂對小學教育的利弊關系的論文
雖然,音樂能引起小學生的的反應,給小學生聽優美動聽的音樂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是,內有些容科學家認為,給小學生常聽音樂可能有害。如小學生常聽音樂可能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還會喪失學習語言的能力。故專家表示,在小學生成長的年紀,學校不能每天長時間給小學生聽音樂,否則,會喪失學習語言的環境,久之,就會失去學習語言及說話的興趣,反而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還有人認為,一小學生不宜長時間聽節奏明快、優美動聽的立體聲音樂。這是因為小學生的聽覺器官正處在發育階段,鼓膜、中耳聽骨以及內耳聽覺細胞都很脆弱,對聲波的敏感度很強,很容易發生所覺疲勞。著繪寶寶帶上立體聲耳機收聽音樂,由於音量較大、耳機閉塞外耳道口,立體聲音樂進人耳道內沒有絲毫的緩和與迴旋的餘地,直接刺激幼嫩的聽覺器官,時間一長,就會使小孩的聽力受影響。還會對小孩的身體造成影響。醫學家認為,收聽立體聲音樂或使用立體聲耳機的小孩,年齡越小,聽覺器官受到的影響也就越重要。
綜上所述,學校在給小學生聽音樂時要十分慎重,一不要給小孩較長時間聽音樂,二不要給孩子聽立體聲音樂,更不要讓小孩用耳機聽,以防對小孩造成影響。而不能發揮音樂對孩子的良好作用。
3.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怎麼寫
馬克思說過:「對於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這說明,如果學生缺乏必要的音樂欣賞能力,那麼,音樂的美感就不能為學生所感受,音樂本身也會黯然失色。因此,要全面完成小學音樂教育的任務,小學音樂課就不能不重視音樂欣賞這一環節。筆者認為音樂欣賞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益處。
一、通過音樂欣賞,可以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記憶能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例如一年級教材上的《口哨與小狗》,用模擬手法使音樂產生直觀聽覺形象。在欣賞作品時,我看到很多學生和著那詼諧、活潑的音樂旋律,隨心所欲地搖晃著腦袋,扭動著身體,一副頑皮、神氣的樣子,自己彷彿就是音樂中的小主人,吹著歡快的口哨,心愛的小狗在其身邊搖著尾巴,嘣來跳去。我不禁為學生的音樂感受力所激動,更為音樂欣賞的魅力而折服。
二、通過欣賞我國民族音樂作品,有助於弘揚民族音樂藝術,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四年級教材中的《碼頭工人》是欣賞曲目中的精聽曲目,作品揭示了舊社會勞動人民反抗壓迫、追求幸福的渴望。全曲運用三連音這一特殊節奏型,21次重復出現,使主題旋律不斷上升到高潮,給學生留下了形象、鮮明、深刻的印象。在欣賞時,我給學生講述了人民音樂家聶耳的故事,寓教於樂,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激發了他們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熱愛偉大祖國、建設偉大祖國的豪情壯志。民族器樂曲《百鳥朝鳳》是我國民樂中的瑰寶,學生通過欣賞,可以引起自己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三、音樂欣賞,可以使學生接觸古今中外,風格各異的經典之作。
許許多多的音樂作品是經過錘煉、考驗的藝術生命力較強的精品。例如《土爾其進行曲》、《〈卡門〉序曲》等等。學生欣賞後,可以開擴音樂視野,提高他們的鑒賞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4. 大家幫忙想一下關於音樂教育學方面的論文 題目,求新穎,謝謝大夥
音樂教育學論文如何定題目
首先看是什麼專業的題目
其次根據專業和教授的口味來定
題目盡可能不要大眾化
(一)選題
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應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本科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長,選擇適當的論文題目,但所寫論文要與本專業所學課程有關。
(二)查閱資料、列出論文提綱
題目選定後,要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開展調研和進行實驗,搜集、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加工、提煉,然後列出詳細的寫作提綱。
(三)完成初稿
根據所列提綱,按指導教師的意見認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須經指導教師審閱,並按其意見和要求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2013音樂教育碩士論文選題范圍僅供參考:
1、淺談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綜合素質
2、自彈自唱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3、淺談音樂與素質教育
4、中學音樂教育與流行歌曲的探析
5、農村音樂教育現狀小議
6、淺談少兒鋼琴教育中情感的輔導
7、對音樂學科考試的思考
8、關於高師音樂專業學生素質培養的再思考
9、對高師音樂基礎理論課改構思
10、基礎音樂教育應選擇何種記譜法
11、談新課程標准下的再學習
12、雙向選擇利弊談
13、聲樂教學改革思考
14、談音樂教育創新
15、談歌唱的情感
16、高師聲樂小組課的教學探索
17、我走上了音樂課的講台
18、談歌唱心理素質的訓練
19、文化素質與高師音樂教育
20、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理念的思考
21、探索高師聲樂教學的新方案
22、淺談鋼琴教學的目標
23、莫把農村音樂教育打入冷宮
24、淺析鋼琴的音色
25、淺談唱歌時的氣息及實踐
26、嘗試鋼琴即興伴奏
27、傾聽來自中小學的聲音
28、教師角色模擬教學的嘗試
29、一次別開生面的實習教學課
30、淺談鋼琴演奏的歌唱性
31、對高師聲樂教學形式的再思考
32、淺談歌曲伴奏的作用
33、視唱練習的音高訓練
34、舞蹈編排的想像力
35、鋼琴伴奏中的「彈」、「唱」結合
36、淺談聲樂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37、怎樣練熟一首鋼琴曲
38、中小學音樂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39、高師音樂教育如何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
40、試論音樂教學實習改革
41、音樂鑒賞教學中「關注音樂」的體會
42、即興演奏應符合音樂教育自然規律
43、談「四手聯彈」在專業鋼琴教學中的作用
44、淺析音樂欣賞的心理過程
45、高師音樂教育改革面臨的形式與對策
46、淺析歌唱訓練中的表象演練
47、中小學音樂教學應突出「音樂性」
48、「注重實踐型」人才培養途徑的研究
49、地方民族音樂進入中小學課堂的探索與實踐
50、從音樂中找樂趣
51、論音樂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52、論初中音樂教育的「環境」現狀及改革
53、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淺探
54、高師聲樂教育應注重實踐
55、如何提高學生的練聲效率
56、音樂藝術教學與民族情感教育
57、音樂學習與審美的境界
58、鋼琴教學中學生情緒情感的調控
59、如何激發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
60、在歌唱中如何正確打開喉嚨
61、舞蹈教育與科學發展觀之思考
62、淺談音樂教師之教學能力
63、透過通俗音樂看多元文化的社會作用
64、多採的鄉音――河南鄉土音樂教材的人文價值的描述
65、民俗文化的現代德育價值研究
66、文化創意產業與當代藝術教育創新研究
67、《中國民族音樂》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68、書法教育對青少年心理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
69、流行音樂影響青少年學生道德成長的多重困境及德育創新研究
70、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
71、高校美育與大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研究
72、農村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現狀分析與推進策略研究
73、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及改革思路
74、提高音樂素質 促進全面發展
75、當今中國舞蹈創作的趨勢
76、高師聲樂教育應注重實踐
77、普通高校大學生西洋古典音樂欣賞狀況調查
78、談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創作及發展
79、論鋼琴表演藝術的發展趨向
80、論新形勢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81、新農村傳統藝術文化教育傳播的思考
82、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背景下的音樂學科建設
83、舞蹈重返大眾視野的時代意義
84、戲曲身段與民族聲樂表演
85、試論音樂實踐對於高校弘揚民族音樂的重要性
86、駐馬店市中小學音樂課程設置研究
87、黃淮學院音樂系技巧課教學改革研究
88、本科院校音樂課程改革的利弊
89、《梨園春》對河南豫劇的影響
90、中國民族樂器分類法研究
91、漢代的鼓吹樂對近世禮俗音樂的影響
92、百戲之流變
93、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音樂文化交流
94、駐馬店市說唱音樂探微
95、李叔同學堂樂歌的創作實踐
96、蕭友梅對中國近代音樂教育的貢獻
97、黎錦暉兒童音樂創作的藝術經驗
98、民族歌劇《白毛女》的成功經驗
99、校園歌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00、西方早期合唱音樂
101、舒曼聲樂套曲《婦女的愛情與生活》的創作與構思
102、貝多芬三個階段的音樂創作
103、歐洲中世紀單聲部歌曲與世俗歌曲
104、如何學習西方音樂史
105、肖邦音樂的民族性
106、快樂教學,是音樂課的法寶
107、學習音樂,從熱愛開始
108、如何辨別和挖掘一個孩子的音樂才能
109、音樂課應注重基礎素質培養
110、音樂素養,提升人生價值
111、合唱的和諧美給我們帶來的震撼
112、如何訓練業余合唱團
113、輕聲練習的好處
114、以「賞」為先的音樂教育
115、讓孩子們快樂地舞起來
116、如何保持孩子持續的練琴熱情
117、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訓練童聲
118、如何教孩子們學習節奏
119、如何練琴才最有效
120、提升藝術生的文化修養是當務之急
121、「音樂熱」帶來的思考
122、跑調的分析與研究
123、唱的高,還是唱的美
124、注重技巧,還是注重表現
125、假如我是一名音樂老師
126、卓越的成就,至誠的愛國心――試論我國音樂學家王光祈
127、校園歌曲的創作特點
128、談肖邦創作特徵中民族精神的體現
129、論貝多芬晚期的鋼琴奏鳴曲
130、戲曲曲牌與宋元市井民俗
131、從城市音樂文化看「選秀」
132、淺論音樂音調與基本情緒運動狀態的關系
133、論舒伯特藝術歌曲中音樂與歌詞的相互關系
134、從《蝴蝶》看舒曼鋼琴音樂創作特徵
135、青主的兩首代表性藝術歌曲《我住長江頭》、《大江東去》的創作和演唱分析
136、李斯特藝術歌曲初探
您的音樂教育論文具體是什麼題目呢
有什麼要求呢
論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開題報告 任務書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目前,高校對於碩博士論文,需要通過抄襲檢測系統的檢測才能算過關。對本科生來說,大部分學校也採取抽查的方式對本科論文進行檢測。
抄襲過多,一經查出超過30%,後果嚴重。輕者延期畢業,重者取消學位。辛辛苦苦讀個大學,學位報銷了多不爽。
但是,軟體畢竟是人工設置的一種機制,裡面內嵌了檢測演算法,我們只要摸清其中的機理,通過簡單的修改,就能成功通過檢測。
本文是在網路收集的資料。整理了最重要的部分,供大家參考。
論文抄襲檢測演算法:
1.論文的段落與格式
論文檢測基本都是整篇文章上傳,上傳後,論文檢測軟體首先進行部分劃分,上交的最終稿件格式對抄襲率有很大影響。不同段落的劃分可能造成幾十個字的小段落檢測不出來。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劃分多的小段落來降低抄襲率。
2.資料庫
論文檢測,多半是針對已發表的畢業論文,期刊文章,還有會議論文進行匹配的,有的資料庫也包含了網路的一些文章。這里給大家透露下,很多書籍是沒有包含在檢測資料庫中的。之前朋友從一本研究性的著作中摘抄了大量文字,也沒被查出來。就能看出,這個方法還是有效果的。
3.章節變換
很多同學改變了章節的順序,或者從不同的文章中抽取不同的章節拼接而成的文章,對抄襲檢測的結果影響幾乎為零。所以論文抄襲檢測大師建議大家不要以為抄襲了幾篇文章,或者幾十篇文章就能過關。
4.標注參考文獻
參考別人的文章和抄襲別人的文章在檢測軟體中是如何界定的。其實很簡單,我們的論文中加了參考文獻的引用符號,但是在抄襲檢測軟體中。都是統一看待,軟體的閥值一般設定為1%,例如一篇文章有5000字,文章的1%就是50字,如果抄襲了多於50,即使加了參考文獻,也會被判定為抄襲。
5.字數匹配
論文抄襲檢測系統相對比較嚴格,只要多於20單位的字數匹配一致,就被認定為抄襲,但是前提是滿足第4點,參考文獻的標注。
論文抄襲修改方法:
首先是詞語變化。文章中的專業詞彙可以保留,盡量變換同義詞;
其次,改變文中的描述方式,例如倒裝句、被動句、主動句;打亂段落的順序,抄襲原文時分割段落,並重組。
通過上述方法,能有效降低抄襲率。
下面舉幾個例子,大家可以參考下:
例句A:
本文以設備利用率最大化為目標函數,採用整數編碼與實數編碼相結合的遺傳演算法,研究了HFS的構建問題。本文提出的染色體編碼方法及相應的遺傳操作方法可實現研究對象的全局隨機尋優。通過對car系列標准算例的研究,顯示了本文提出方法具有較高的計算重復性和計算效率。
修改A:
本文研究了HFS問題的構建,通過遺傳演算法並結合整數與實數編碼,目標函數為最大化設備利用率來求解。本文的染色體編碼方法與對應的遺傳演算法操作可有效提高演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通過對一些列基準算例的研究,驗證了本文演算法的有效性,並具有較高的計算重復性和較高的運算效率。
例句B:
由於房地產商品的地域性強,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進行不同區域投資時,通常需要建立項目公司,此時就會面臨建立分公司還是子公司的選擇。子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人,而分公司則不是獨立法人,它們在稅收利益方面存在差異。子公司是獨立法人,在設立區域被視為納稅人,通常要承擔與該區域其它公司一樣的全面納稅義務;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在設立分公司的所在區域不被視為納稅人,只承擔有限的納稅義務,分公司發生的利潤與虧損要與總公司合並計算。
修改B:
房地產開發企業在不同區域進行投資時,由於此類商品的地域性強,因此需要建立項目公司。此時,企業需要選擇建立分公司還是子公司。主要的區別是子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分公司則不是獨立法人。其次,在稅收利益方面,由於分公司不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在設立分公司的所在區域不被視為納稅人,只承擔納稅義務,總公司需要合並計算分公司的利潤與虧損;而子公司是獨立法人,在所在區域被視為法人實體,需要承擔與區域其他公司一樣的全面納稅義務。
修改抄襲的方法不外乎這些,這里更建議同學們,先熟悉你所看的參考論文,關閉文檔,用自己的話寫出來,這樣就不會受參考文獻的太多影響。
有同學這里就提出問題了,學校用的檢測系統是知網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不是淘寶幾元錢買的萬方數據檢測。
其實,各個檢測系統的演算法區別並不大,只是資料庫有多有少,如果你沒有太多,什麼系統都不用怕。既然你抄了,得到檢測報告的同時,先好好修改自己的文章。
抄了之後,改相擬度,可以這樣去頭去尾留中間,意同詞不同。
一、查重原理
1、知網學位論文檢測為整篇上傳,格式對檢測結果可能會造成影響,需要將最終交稿格式提交檢測,將影響降到最小,此影響為幾十字的小段可能檢測不出。對於3萬字元以上文字較多的論文是可以忽略的。
對比資料庫為: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中國專利全文資料庫,個人比對庫,其他比對庫。部分書籍不在知網庫,檢測不到。
2、上傳論文後,系統會自動檢測該論文的章節信息,如果有自動生成的目錄信息,那麼系統會將論文按章節分段檢測,否則會自動分段檢測。
3、有部分同學反映說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襲了其他文獻的段落或句子,為什麼沒有檢測出來,這是正常的。中國知網對該套檢測系統的靈敏度設置了一個閥值,該閥值為5%,以段落計,低於5%的抄襲或引用是檢測不出來的,這種情況常見於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舉個例子:假如檢測段落1有10000字,那麼引用單篇文獻500字以下,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實際上這里也告訴同學們一個修改的方法,就是對段落抄襲千萬不要選一篇文章來引用,盡可能多的選擇多篇文獻,一篇截取幾句,這樣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
4、一篇論文的抄襲怎麼才會被檢測出來?知網論文檢測的條件是連續13個字相似或抄襲都會被紅字標注,但是必須滿足3裡面的前提條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襲的A文獻文字總和在你的各個檢測段落中要達到5%。
二、快速通過論文查重的七大方法
方法一:外文文獻翻譯法
查閱研究領域外文文獻,特別是高水平期刊的文獻,比如Science,Nature,WaterRes等,將其中的理論講解翻譯成中文,放在自己的論文中。
優點:1、每個人語言習慣不同,翻譯成的漢語必然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段文字,不同人翻譯了之後,也 不會出現抄襲的情況。2、外文文獻的閱讀,可以提升自身英語水平,拓展專業領域視野。
缺點:英文不好特別是專業英文不好的同學實施起來比較費勁。
方法二:變化措辭法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或按照意思重寫,或變換句式結構,更改主被動語態,或更換關鍵詞,或通過增減。當然如果卻屬於經典名句,還是按照經典的方法加以引用。
優點:1.將文字修改之後,按照知網程序和演算法,只要不出現連續13個字重復,以及關鍵詞的重復,就不會被標紅。2.對論文的每字每句都了如指掌,爛熟於心,答辯時亦會如魚得水。
缺點:逐字逐句的改,費時費力。
方法三:減頭去尾,中間換語序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頭尾換掉中間留下,留下的部分改成被動句,句式和結構就會發生改變,再自行修改下語病後,即可順利躲過查重。
優點:方便快捷,可以一大段一大段的修改。
缺點中文沒學好的,會很費勁,要想半天。
方法四:轉換圖片法
將別人論文里的文字,截成圖片,放在自己的論文里。因為知網查重系統目前只能查文字,而不能查圖片和表格,因此可以躲過查重。
優點:比改句序更加方便快捷。
缺點:用順手了容易出現整頁都是圖片的情況,會影響整個論文的字數統計。
方法五:插入文檔法
將某些參考引用來的文字通過word文檔的形式插入到論文中。
優點:此法比方法四更甚一籌,因為該方法日後還可以在所插入的文檔里進行重新編輯,而圖片轉換法以後就不便於再修改了。
缺點:還沒發現。
方法六:插入空格法
將文章中所有的字間插入空格,然後將空 格 字 間距調到最小。因為查重的根據是以詞為基礎的,空格切斷了詞語,自然略過了查重系統。
優點:從查重系統的原理出發,可靠性高。
缺點:工作量極大,課可以考慮通過宏完成,但宏的編制需要研究。
方法七:自己原創法
自己動手寫論文,在寫作時,要麼不原文復制粘貼;要麼正確的加上引用。
優點:基本上絕對不會擔心查重不通過,哪怕這個查重系統的閾值調的再低。
缺點:如果說優缺點的話,就是寫完一篇畢業論文,可能會死掉更多的腦細胞。呵呵。。。
知網系統計算標准詳細說明:
1.看了一下這個系統的介紹,有個疑問,這套系統對於文字復制鑒別還是不錯的,但對於其他方面的內容呢,比如數據,圖表,能檢出來嗎?檢不出來的話不還是沒什麼用嗎?
學術不端的各種行為中,文字復制是最為普遍和嚴重的,目前本檢測系統對文字復制的檢測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對於圖表、公式、數據的抄襲和篡改等行為的檢測,目前正在研發當中,且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歡迎各位繼續關注本檢測系統的進展並多提批評性及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2.按照這個系統39%以下的都是顯示黃色,那麼是否意味著在可容忍的限度內呢?最近看到對上海大學某教師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被撤消的消息,原因是其發表的兩篇論文有抄襲行為,分別佔到25%和30%. 請明示超過多少算是警戒線?
百分比只是描述檢測文獻中重合文字所佔的比例大小程度,並不是指該文獻的抄襲嚴重程度。只能這么說,百分比越大,重合字數越多,存在抄襲的可能性越大。是否屬於抄襲及抄襲的嚴重程度需由專家審查後決定。
3.如何防止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成為個人報復的平台?
這也是我們在認真考慮的事情,目前這套檢測系統還只是在機構一級用戶使用。我們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流程。同時,在技術上,我們也採取了多種手段來最大可能的防止惡意行為,包括一系列嚴格的身份認證,日誌記錄等。
4.最小檢測單位是句子,那麼在每句話里改動一兩個字就檢測不出來了么?
我們對句子也有相應的處理,有一個句子相似性的演算法。並不是句子完全一樣才判斷為相同。句子有句子級的相似演算法,段落有段落級的相似演算法,計算一篇文獻,一段話是否與其他文獻文字相似,是在此基礎上綜合得出的。
5.如果是從相關書籍上摘下來的原話,但是此話已經被資料庫中的相關文獻也抄了進去,也就是說前面的文章也從相關書籍上摘了相同的話,但是我的論文中標注的這段話來自相關的書籍,這個算不算學術抄襲?
檢測系統不下結論,是不是抄襲最後還有人工審查這一關,所以,如果是您描述的這種情況,專家會有相應判斷。我們的系統只是提供各種線索和依據,讓人能夠快速掌握檢測文獻的信息。
6.知網檢測系統的權威性?
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並不下結論,即檢測系統並不對檢測文獻定性,只是將檢測文獻中與其他已發表文獻中的雷同部分陳列出來,列出客觀事實,而這篇檢測文獻是否屬於學術不端,需專家做最後的審查確認。
一篇論文的抄襲怎麼才會被檢測出來?知網論文檢測的條件是連續13個字相似或抄襲都會被紅字標注,但是必須滿足3裡面的前提條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襲的A文獻文字總和在你的各個檢測段落中要達到5%。
論文查重修改的規律:
1、如果是引用,在引用標號後,不要輕易使用句號,如果寫了句號,句號後面的就是剽竊了(盡管自已認為是引用),所以,引用沒有結束前,盡量使用分號。有些人將引用的上標放在了句號後面,這是不對的,應該在句號之前。
2、可以將文字轉換為表格,將表格邊框隱藏。
3、如果你看的外文的多,由外文自己翻譯過來引用的,個人認為,不需要章節附註,就可以當做自己的,因為查重的資料庫只是字元的匹配,無法做到中文和英文的匹配。
4、查重是一個匹配的過程,是以句為單位,如果一句話重復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復了,所以:
的確是經典的句子,就用上標的章節附註的方式,在參考文獻中表達出來,或者是用:原文章作者《名字》和引號的方式,將引用的內容框出來。引號內的東西,系統會識別為引用
如果是一般的引用,就採用羅嗦法,將原句中省略的主語、謂語、等等添加全,反正哪怕多一個字,就是勝利,也可以採用橫刀法,將一些句子的成分,去除,用一些代詞替代。或者是用洋鬼子法,將原文中的洋名,是中文的,就直接用英文,是英文的直接用中文,或是哦中文的全姓名,就用中文的名,如果是中文的名,就找齊了,替換成中文的姓名。
故意在一些縮寫的英文邊上,加上(注釋)(畫蛇添足法),總之,將每句話都可以變化一下,哪怕增加一個字或減少一個字,都是勝利了。
特別注意標點符號,變化變化,將英文的復合句,變成兩個或多個單句,等等,自己靈活掌握。
因為真正寫一篇論文,很罕見地都是自己的,幾乎不可能,但大量引用別人的東西,說明你的綜合能力強,你已經閱讀了大量的資料,這就是一個過程,一個學習、總結的過程。
所有的一切,千萬別在版面上讓導師責難,這是最劃不來的。導師最討厭版面不規范的,因為他只負責內容,但又不忍心因為版面問題自己的弟子被轟出來。
5、下面這一條我傻妞試過的,決對牛B:將別人的文字和部分你自己的文字,選中,復制(成為塊,長方形),另外在桌面建一個空文件,將內容,復制到文件中,存檔,關閉。將這個文件的圖標選中,復制,在你的正文中的位置上,直接黏貼,就變成了圖片了,不能編輯的。這個操作事實上是將內容的文件作為一個對象插入的,所以是圖片。這個操作事實上是將內容的文件作為一個對象插入的。所以是圖片。
以上那些東西再次總結一下:
查重是一個匹配的過程,是以句為單位,如果一句話重復了,就很容易判定重復了,所以:
1)如果的確是經典的句子,就用上標的章節附註的方式,在參考文獻中表達出來。
2)如果是一般的引用,就採用羅嗦法,將原句中省略的主語、謂語、等等添加全,反正哪怕多一個字,就是勝利。
3)也可以採用橫刀法,將一些句子的成分,去除,用一些代詞替代。
4)或者是用洋鬼子法,將原文中的洋名,是中文的,就直接用英文,是英文的直接用中文,或是中文的全姓名,就用中文的名,如果是中文的名,就找齊了,替換成中文的姓名。
5)故意在一些縮寫的英文邊上,加上(注釋)(畫蛇添足法),總之,將每句話都可以變化一下,哪怕增加一個字或減少一個字,都是勝利了。
6)如果是引用,在引用標號後,不要輕易使用句號,如果寫了句號,句號後面的就是剽竊了(盡管自已認為是引用),所以,引用沒有結束前,盡量使用分號。有些人將引用的上標放在了句號後面,這是不對的,應該在句號之前。
7)可以將文字轉換為表格、表格基本是查重不了的,文字變成圖形、表格變成圖形,一目瞭然,絕對不會檢查出是重復剽竊了。
論文查重修改學校的要求: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5. 求大家幫我找一篇音樂教學方面的論文
音樂課程的文化性建構
無錫教研中心 李凱
作為國家級新一輪基礎教育課改的實驗區之一的無錫,在幾年來的課改實驗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積累了豐富而有價值的實驗經驗,為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和實施作出了應有的先導性貢獻。在此,筆者就近年來無錫市學校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的文化性建構談幾點思考。
一、課程理念的文化性建構,著重實現三個轉變
沒有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的轉變和對音樂新課標理念的認同、內化,就不可能真正落實新課標。在這樣一個清醒的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我們確立了學習新課程的重要策略:以音樂教學中教育觀念文化建構為基點,以學習、解讀、內化音樂新課程標准為操作平台,推動教師實現學科教學思想、觀念、認識的轉變。我們在著力抓好多層面、全方位的音樂專職教師的新課程普適培訓的同時,舉辦專家專題講座,組織教師進行開放式的學術研討交流,引導教師重新審視自己對音樂教學的理解和認識。使教師在走出傳統音樂教學思想定勢中,逐步形成音樂教學新的課程思想和觀念文化。
其次,調整教師專業發展的坐標,轉變角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課程由忠實執行取向轉變為創生建構取向。新的課程改革則提倡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執行者,也是課程教學的主人。為此,我們在組織音樂學科教師培訓中,通過專家報告推介典型,傳統課例會診等方法,打破教師習以為常的平靜狀態,激發教師重新調整自己專業發展的坐標,要求教師帶著音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反思性的學習與思考。積極通過與自己、與同行、與理論、與實踐的對話,尋找專業水平、能力與新課改要求之間的差距,從根本上推動專業角色的轉變。
第三、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轉變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音樂新課改實驗中的關鍵。在學習、解讀音樂新課程理念中,我們要求教師反思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操作過程與方法,分析利弊得失,以激發教師改革教學方式的內需動力。如把傳統的備課改為「設計」,優化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以求教學過程的精、活、動,有效利用和開發課堂生成性資源,激發和保護學生的探究熱情和興趣,為學生提供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的廣闊天地。在課堂中教師要改變「一言堂」、「結論評判」等做法,給學生多聽、多唱、多想、多做、多動的學習空間,把音樂基礎知識和音樂技能學習,有機地滲透在音樂的實踐體驗中,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感受到樂趣。
二、課程實施策略的文化性建構,重點處理好三個關系
1.堅持預設與生成的辯證統一。新課程改革倡導生成性教學,要求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教學,這對改革傳統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預設與控制的弊端有著積極的意義。預設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預設的超越和發展,沒有充分的預設,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至於音樂課堂教學中出現的那種片面強調「動態生成」,甚至用「動態生成」否定或取代必要「預設」的做法是一種新的思維誤區。為此,我們在音樂新課程實施中,要求教師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鼓勵教師科學施教,既要忠實於「原作」,又要根據課堂具體情景作必要的調節、修正,甚至大膽地創造。在批判機械性「預設」的同時,摒棄以生成為時尚的隨意性生成傾向,使課程實施行進在有序、科學的軌道上。
2.確立科學發展思維,擺正繼承與創新的關系。中小學音樂教學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而新一輪的音樂課程改革也是建立在傳統音樂教學的基礎之上的,任何割斷歷史、全盤否定「傳統」的思想都不是科學正確的。在音樂新課程實施中,我們發現有些學校或教師為了迎合新課改理念,盲目追求音樂課堂的熱鬧,而全盤摒棄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值得弘揚的東西,這種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狀況都是有悖新課改思想的。如以往音樂教學中過分強調識譜、視唱,並將它作為孤立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的做法,固然背離了教育的宗旨,但如果完全廢棄基本樂理知識的傳授,也是不科學的。我們認為,以往的音樂課堂教學中重視基本知識的傳授還需繼承,只是在音樂知識的難度、教學方法等方面要進行「創新」,如識譜、視唱等知識的教學,不能與音樂作品的感知割裂開來,而應融於作品的聽、唱、演、奏的過程中,成為音樂情景體驗、審美、鑒賞的有機組成部分,內化為學生知識、經驗結構的一部分,從而使音樂新課程構想真正成為課堂教學行為和實踐。
3.增強學科綜合意識,處理好一元與多元的關系。音樂新課程較之傳統音樂教材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即重視教材與相關文化的融合,強調多元藝術的結合。
音樂新課程的這~變化,要求廣大音樂教師不斷調整教學思維,增強學科綜合意識,認真處理好音樂藝術與其他藝術的多元融合。在音樂新課程實驗中,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許多教師為在課堂教學中體現音樂與多元文化的結合,不顧需要,硬性穿插一些與當堂音樂內容缺少內在聯系的內容或手段,使課堂教學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上缺乏統籌意識和整體把握,隨意性較大。針對「為融合而融合」的問題,我們加大了課堂教學過程設計的研究,鼓勵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內容的同時,巧妙安排多元藝術的整合,追求音樂與多元文化綜合的和諧、自然和無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和實踐平台。
三、課程目標的文化性建構,著力三項能力培養
1.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是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中的目標之一。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也是一種通過聽覺通道獲取感知的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感知能力是對音樂作品理解、欣賞、審美的基礎。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就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音樂概念與技能,如音高、節奏、力度、速度、音色等,但這不是音樂藝術教育的全部。因為「藝術是一種深度個人化領域,學生在這個領域中將進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世界」(加德納語),對音樂的感知帶有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落實培養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目標時,選擇科學有效的操作途徑,來建立學生對音樂感知的通道。如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讓學生辨別、體驗中西方音樂在表現同一主題時存在的差異,以及同一音樂題材因採用不同的表現方式是否會產生不同的心靈體驗等比較中,感知中西方音樂在表現時所存在的文化差異,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2.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就音樂學科本身來看,它是~門創造性最強的藝術門類之一,它對於培養和發展人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品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小學的音樂創作能力有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音樂創作意識,以及他們在學習音樂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思維;二是教育者利用各種教育手段,結合多種藝術教育形式,為學生創設能激發其創作慾望及發展其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情形。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將音樂欣賞與適當的藝術實踐及創作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音樂創作意識。譬如讓初、高中學生為某一段音樂填詞,或為詩歌、散文、舞蹈、圖畫選擇或創作相應的樂曲、樂段。在低年級學生中,要求學生在欣賞某一樂曲後,根據主題音樂創編音樂故事,表演一段舞蹈,或用線條畫出某一生活情景等等,來激活想像和創作熱情,增強創作意識,培養創新品質。
此外,在音樂欣賞教學中,要求學生圍繞音樂主題內容,自主收集,選擇相關的音樂資料,並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共賞,以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和培養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音樂反思能力。從元認知理論來解讀音樂反思能力的含義,不難看到加德納所提出的音樂的反思能力實質是音樂的元認知能力,它包括個體對藝術家的作品的評論,也包括個體對自己音樂感知與理解能力的反思與理解。即自己是否理解了作品的創作目的,是否了解了作品的創作方法,是否體驗到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以及效果等。如有些學校利用校園電視網舉辦音樂欣賞專題講座,介紹、賞析、講解有關音樂作品;利用校園櫥窗,開辟「樂海拾貝」專欄,向學生介紹音樂家、作曲家等有關知識,拓寬學生音樂知識面,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利用班級黑板報,不定期刊登學生賞析音樂作品的體會文章,舉辦以音樂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通過歌曲接唱、知識搶答、作品品評、問答筆談等多種形式,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深層理解,讓學生在反思中,提升自己對藝術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元認知能力即反思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四、學科科研中的文化性建構,注重三點引領
l.研究策略選擇上的引領。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留給教師廣闊的創作空間,教師不僅要通過個體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有賴於教師群體形成的「學習文化」,教師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群體的合作、經驗的分享。基於這些認識,我們在音樂學科教研中,加強和促進了教師群體合作文化的建設,引導教師由獨立走向融合。如構建民主、開放、科學的教研機制,創建合作坦誠、理解包容的教研文化。舉行校際、校內的學術沙龍活動,開展深度對話,促進教師心智模式的改善。通過教師上研究課、教研員上下水課等形式,使教師之間、教師與教研員之間建立一種坦誠無私、民主平等、對話合作的科研夥伴關系等,有效增強了音樂教研的團隊意識,促進了科研合作文化的形成,為音樂教師的專業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2.科研價值取向的引領。有效的學校教科研應以問題引導研究,應將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困惑和提升教師科研水平、能力為價值取向。而實際的教科研情況並非如此,許多學校雖都建立了教科室,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但這些課題的研究卻離課堂很遠,離教學實際很遠,針對教科研的這一傾向和偏差,我們積極破除學科科研的神秘感,在建立研究課題的同時,積極鼓勵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建立個人研究課題,圍繞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開展教育敘事、教學案例的研究與寫作,注重實踐性反思,使內隱的、個性化的實踐經驗情境化、理性化和顯性化,使教學研究真正著落於教學實踐,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3.教學研究方式的引領。傳統的教研工作,往往以活動取代研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機構層層組織的優質課、公開課、示範課評比活動、經驗交流活動,成為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而學校的教研活動,往往局限在具體教學行為而缺少對教學問題的剖析改進和行為跟進,缺乏跨學科、跨年級的溝通和整合,因而容易造成教研的表面化、形式化、簡單化。為此,結合音樂新課程改革的情況,我們努力促進學校、教師教研方式的轉變,積極倡導和推進以音樂課例為載體的教學研究,從更多關注普適性的教育規律到更多關注自然情境中的教育問題,從強調研究知識的傳授方式到注重研究知識的建構與內化,引領教師學習和掌握現象觀察、資料選擇、數據分析、邏輯判斷、操作實驗等重要的研究方式,切實提高教學研究的實效。從文化視角審視中小學音樂課程改革實為一種文化建構,無論是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研究等,都是一種新文化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