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有效解決教育教學質量不高尤其是雙語教育質量不高,數量不達標的問題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提高雙語教育質量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1.正確認識雙語教育工作形勢。自2004年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下發以來,我區雙語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雙語教育規模逐步擴大,雙語教育條件明顯改善,雙語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雙語教育體系初步建立。截至2011年9月,學前和中小學接受雙語教育和民考漢的少數民族學生達到140.84萬人,占學前和中小學少數民族學生的55%。
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雙語教育也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挑戰。雙語教師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雙語教育教學管理不夠到位,雙語教師教育教學行為不夠規范,雙語教育質量不能滿足少數民族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雙語教育質量已成為當前雙語教育工作中最緊迫、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提高雙語教育質量,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民漢兼通」人才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雙語教育的需求,已成為當前和今後雙語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須充分認識提高雙語教育質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意識,認真負責地抓好雙語教育質量工作。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穩妥、有效地推進雙語教育工作
2.科學制定雙語教育發展規劃。堅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雙語教育發展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規劃、分步實施的推進原則,科學制定本地雙語教育發展規劃。要科學確定雙語教育發展目標和任務,統籌兼顧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條件保障的能力,既要積極進取,不等不拖,又要實事求是,不急於求成,把握好節奏,安排好銜接,確保雙語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益。要嚴格按照既定規劃的目標和步驟,積極、穩妥、有效地推進雙語教育工作。
3.合理選擇雙語教學模式。中小學雙語教育分為兩種教學模式:模式1,小學漢語、數學、科學、信息技術,初中漢語、外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高中漢語、外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課程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其它課程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授課。模式2,全部課程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開設民族語文課程;不具備師資條件的學校,體育、音樂、美術課程可以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授課。
對接受過學前雙語教育的少數民族學生,小學起始年級,城市和縣城學校一般採用模式2實施雙語教育,不具備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採用模式1實施雙語教育;農村學校可根據雙語教師及學生的實際,採用模式1或模式2。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實施雙語教育的模式,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後執行。縣、市、區作為雙語教育的責任主體,要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和城鄉差異,以及師資隊伍、管理水平、辦學條件、社會環境和模式銜接等多面因素與要求,做好雙語教學模式的審批工作,切實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進,避免按行政區劃「一刀切」。
4.加強少數民族語文教學工作。加強少數民族語文教學工作是推進雙語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要堅持民漢兼通培養、民漢教學並行並重的原則,加強民族語文課程教學。制定雙語班民族語文課程標准,科學設定教學目標,開齊、開足課時,配齊配足師資,確保少數民族學生民族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充分發揮評價對提高民族語文教學質量的導向作用,堅持把民族語文作為少數民族雙語班學生中考、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普通高考的必考科目。高度重視雙語教學模式中使用母語授課課程的管理和建設,努力做到母語授課與漢語授課課程「四個一」,即一個制度、一種管理、一樣要求、一視同仁,切實提高母語授課課程教學質量。在少數民族學生比較多的漢語授課學校,要進行開設民族語文課程的實驗,探索在漢語授課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實現民漢兼通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在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地方,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積極推進雙語教育的同時,在起始年級相應保留以本民族語言文字為主進行教學的教學班,供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
三、強化常規管理,規范辦學與教學行為,提高雙語教育質量
5.嚴格控制中小學班額。學校開設雙語班須經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班額執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准(試行)》的規定。小學每班40—45人,初中每班45—50人。 要科學合理設置班數,採取切實措施化解大班額問題,逐步實現按標准班額教學。
6.嚴格執行課程設置方案。按照自治區《義務教育階段雙語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普通高中雙語教育課程設置方案》等文件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不得自行增加或減少雙語教學的課程和課時數。
7.嚴格實施課程標准。依據國家和自治區制定的學科課程標准組織教學,切實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保障學生的學業水平達到課程標准所規定的基本要求。
8.規范使用課堂教學語言與教材。嚴格按照雙語教育兩種模式對教學語言的規定,規范課堂教學語言與教材的使用。凡明確要求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授課的課程,應以國家通用語言作為主要授課語言,並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經國家或自治區審定許可使用的漢文版教材;在學生理解困難的情況下,可以適當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輔助解釋,但課堂上國家通用語言使用比例不低於85%。凡要求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授課的課程,應以相應的少數民族語言作為主要授課語言,並選用新疆教育出版社等經自治區審定許可使用的民文版教材;課堂上少數民族語言的使用比率不得低於85%。使用模式1授課的班級,漢語課程原則上使用新疆教育出版社《漢語》(雙語班使用)教材;使用模式2授課的班級,語文(漢)課程原則上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教材。
9.嚴格教學常規管理。要建立健全與課程改革要求相適應的教案審批、聽課檢查等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對教學各環節做出量化、規范化的要求。
教師要從規范教學行為入手,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在備課環節,教師要深入鑽研課程標准,依據課程標准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的基本內容。要合理運用教材,有效整合教學資源。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差異,科學設計教學方式和方法,把握好教學重點、難點和進度。
在上課環節,教師要以構建和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重點,積極探索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充滿課堂活力的教學方式。要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增強教學內容呈現的邏輯性、教學環節過渡的銜接性、教學語言表達和媒體演示的合理性。要保證適當的課堂教學信息容量、課堂訓練內容與強度,提高雙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作業與輔導環節,教師要針對學生差異,精心選擇和設計作業,不得盲目從教輔資料中指定作業和用簡單對答案的方法批改作業。要保證適量的課外作業量,並做到及時批改和及時反饋,確保學生課外學習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切實做好農村中小學學生課後輔導工作,力爭將學生學習困難解決在學校內。
在檢測與評價環節,要注意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及時分析測評結果,從中找出教學和學習中的不足,進行講評和輔導。
四、加強雙語教育研究和指導工作,促進雙語教育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10.加強雙語教育研究工作。積極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關注、研究新疆雙語教育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開展雙語教育質量提高的實驗研究和體制機制創新研究。在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要突出雙語教育質量相關課題的研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要積極爭取資金支持雙語教育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自治區雙語教育研究會和專家委員會作用,整合全區雙語教育研究資源,深入開展雙語教育研究,為雙語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決策咨詢。組織開展雙語教育學術研討活動,交流經驗,研究問題,提供建議。辦好《雙語教育研究》等期刊,完善雙語教育研究成果交流與學習平台。
11.充分發揮教研室作用。加強雙語教研隊伍的建設。各級教研機構要加強現有教研隊伍的培訓與提高,增強教研員雙語教學指導能力,打造適應自治區雙語教育發展的教研隊伍。要嚴格規范教研員的任職資格標准和選拔任用管理工作,優先錄用具備雙語教學指導能力的教育工作者進入教研隊伍。各級教研員要樹立為雙語教育、為基層學校和教師服務的思想,關注雙語課堂教學實踐,經常深入到中小學開展聽課、評課和組織教學研討活動,幫助雙語教師掌握學科課程標准、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自治區、地、縣教研員每學期到基層聽課、評課等活動的時間分別不得低於40學時、60學時、80學時。
12.加強校本教研工作。要把教學研究和教師素質的提高作為推進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工作,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各項制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要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加強對教學設計、課堂組織、課程標准、教科書、課程資源、課程評價的研究。要積極開展教法、學法的研究和實踐,充分挖掘傳統教學方法的積極因素,借鑒、吸納和運用現代教學方法理論,不斷優化教學過程。學校領導要深入教學一線,了解並熟悉課堂教學,努力成為研究提高雙語課堂教學質量的引領者和示範者。
13.加強雙語課堂教學指導。自治區繼續開展中小學雙語課堂教學指導活動,組織優秀教師、教研員、專家赴邊遠地區巡迴講課,培訓基層教師。繼續開展遠程同步示範課活動,利用遠程教育手段,為廣大教師提供優質的觀摩課和示範課。縣、市、區也要有計劃地組織雙語教學指導活動,給基層教師提供有力幫助,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五、加快雙語教材和教育信息化建設,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14.加強雙語教材建設。按照課程標准要求,組織專家自主開發和編譯符合中小學雙語教育的各類教材,特別是漢語、漢語文和少數民族語文教材的研發。要進一步修訂現有雙語教材,逐步完善從小學到高中的雙語教材體系。加大教師學習和運用課程標准、教材及相關教學資源的培訓力度,使教師盡快熟悉、理解和用好課程標准與教材。
15.大力推進現代遠程教育工作。實施「新疆雙語現代遠程教育建設計劃」,努力改善雙語班信息技術基礎條件。加強遠程教育應用工作,充分發揮優質教學資源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凡因條件所限未能開齊課程的學校,要依託「班班通」項目,通過遠程教育方式,開齊國家課程並達到規定課時要求。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提高遠程教育教室(含光碟播放教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的使用效益,保證每套設備每周使用不少於20課時。大力推進光碟教學在中小學,特別是農村小學、教學點的普及。全面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促進信息技術更好地為學校管理和課程教學服務,為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服務。採用自主開發、譯制、引進以及資源共享等多種途徑,加快雙語遠程教學資源和雙語教師遠程培訓資源的建設步伐。積極開展雙語教師課件、課例、軟體等大賽活動,在營造遠程教育工作濃厚氛圍的同時,遴選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廣大教師學習和使用。
六、改進教師培養和培訓工作,建設適應雙語教學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16.拓寬雙語教師補充渠道。根據新疆雙語教育推進需求,穩步實施雙語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擴大區內外教師支教、大學生實習支教規模,緩解當前基層學校雙語教師不足問題。
17.改革師范院校培養模式。師范院校要進一步明確為農村基礎教育服務的宗旨,擴大雙語教師培養規模。擴大「定向培養免費師范生計劃」,通過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方式,為邊遠農村牧區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雙語教師。要以培養雙語教學能力為重點,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滿足雙語教育需要的教師培養模式。要進一步強化師范生教育實踐課程,完善大學生實習支教制度,增強師范生對雙語教學工作的適應能力。積極推行師范院校民漢學生混合編班,鼓勵少數民族師范生插班學習,加強母語為漢語的師范生少數民族語言課程學習。強化師范生培養過程管理,將「強化考核」與「過程淘汰」相結合,以評價為導向,促進師范生政治素質、雙語水平、專業能力和教學技能全面發展。
18.切實提高雙語教師培訓質量。根據雙語教師隊伍建設需要,不斷加大雙語教師的離職培訓力度,按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原則,合理規劃培訓任務,採取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培訓,地州普及培訓和對口支援省市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分層開展雙語教師培訓工作。加強對參訓學員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項培訓規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和培訓質量監控體系。深化培訓教學改革,堅持小班教學為主,加大漢語口語訓練力度,突出學科教材培訓,強化教學實踐實習,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益。完善雙語教學校本培訓制度,讓雙語教師在實踐中成長。完善評估指標與督查機制,加強對雙語教師培訓成效的評估與監督。充分調動參訓學員學習積極性,建立健全激勵參訓學員學習積極性的保障制度,並把參訓學員的培訓效果與其職務、職稱晉升、績效工資評優獎勵掛鉤。
19.加強雙語教師隊伍管理。制定和實施《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專業標准》,促進雙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規范開展教師資格認定工作,杜絕不符合從教條件的社會人員進入教師隊伍。新聘任的母語非漢語的少數民族雙語教師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MHK)應當達到自治區規定的相應標准。即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漢語課教師為四級乙等及以上、非漢語課教師為三級甲等及以上;初中和小學漢語課教師為三級甲等及以上、非漢語課教師為三級乙等及以上。同時,本民族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所授學科的專業知識能力和授課能力也應當達到相應水平。少數民族教師要加強國家通用語言的學習,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授課能力;母語為漢語的雙語教師也要學習少數民族語言,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加強雙語教師隊伍動態管理,建立雙語教師實名制信息庫,建立雙語教師教學能力定期考核機制,考核結果與職務晉升、績效工資、評優獎勵掛鉤。加強雙語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建立雙語骨幹教師培養、管理機制。定期組織優秀雙語教師評比活動並給予獎勵。
七、加強雙語教育質量的監測與評估,促進雙語教育科學發展
20.完善少數民族雙語班學生考試招生制度。根據雙語教育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修訂內初班考試、內高班考試、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校招生考試政策,研究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考試模式和招生辦法,突出雙語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考查,引導雙語教育工作科學、持續、健康發展。
21.加強雙語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健全雙語教育質量監測機構,建立覆蓋全疆的雙語教育質量監控體系。在教育部有關司局的指導下,協調疆內外有關高校、科研單位和質量監測機構,組織好雙語教育質量監測工作。逐步擴大中小學雙語教育質量監測的規模和課程門類。建立雙語監測定期報告制度,提出雙語教學工作改進意見。
22.完善雙語教學評估督導機制。依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雙語教學評估指標體系(試行)》,組織中小學雙語班開展評估工作。自治區要在學校自評自查的基礎上,定期對中小學、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雙語教學工作評估。通過評估推動學校強化質量意識,規范教學管理行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對於在推進雙語教育質量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的地縣、學校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23.研製和推廣語言測試工具。2012年完成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向中國少數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MHK)的過渡。適時引入普通話水平測試等其它測試手段,檢測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效果。研發和推廣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檢測工具,促進少數民族語言學習水平的提高。
八、建立健全雙語教育管理機制,營造推進雙語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圍
24.加強對雙語教育質量建設工作的領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提高本地雙語教育質量負有主要領導責任。主要領導要注重調查研究,主動聽取雙語教育質量工作的匯報,及時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分管領導要肩負起質量建設工作的直接責任,全力抓好教育質量工作,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教學質量管理工作機制。要充分發揮督導等職能部門作用,健全雙語教育質量監督檢查機制,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促進雙語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校長是雙語教育質量第一負責人,必須樹立質量第一的辦學理念,切實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
25.創建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為重點,以公民道德教育為基礎,強化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律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反滲透教育,持之以恆地開展馬克思主義「五觀」、「三個離不開」和「四個認同」教育,堅決抵禦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完善德育評估,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充分發揮新疆地域特色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獨特優勢,緊密結合校雙語教育工作實際,扎實開展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和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樹立相互欣賞、相互包容、相互學習的文化理念,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推進雙語教育的良好氛圍。
❷ 內蒙古雙語教育政策是誰提出來的
內蒙古雙語教育政策是陝甘寧邊區政府頒布了《陝甘寧邊區綱領》。
最主要的出發點內是提高英語水平容,培養雙語人才,滿足國家、地方和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正如王斌華教授指出的:「雙語教育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途徑。
在概念形成、知識遷移、國際視野、交際能力等方面,接受雙語教育的學生明顯優於接受單語教育的學生。這些是國外的研究結論,對中國開展雙語教學實驗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2)莎車縣教育局雙語教學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發展情況:
從雙語教學的屬性看,國外大體可以分為添加性和縮減性雙語教育兩種類型。添加性雙語教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第二語言或外語 作為教學語言,目的不是准備替代學生的母語或第一語言,而是培養學生掌握兩門語言。
雙語教育不僅在加拿大、美國、紐西蘭、盧森堡等雙語國家或多語國家實施獲得了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單語國家實施也獲得了成功。
反思我國的英語教學,我們的英語教師教得非常努力,學生也學得非常辛苦,但是效果卻不理想,所以我國部分學校實施雙語教學也是一次嘗試和探索。
❸ 對於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應該怎樣發展的建議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普遍推行雙語教學的政策,雙語教學便成為民族教育中一個十分復雜而又重要的問題,是民族教育的特色之一。我國6O余年的雙語教學政策執行及實踐運作,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雙語教育是我國民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雙語教育可以有效地促進民族教育的發展,促進少數民族人口素質的提高,進而推動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和進步。
在課程教學上,要組織研究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注意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教師在理論上熟練地掌握、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漢語文作為基礎的工具學科,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應該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特點。少數民族學生每個個體之間的漢語言能力都存在著差異,因此,針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文課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也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尤其是要注意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語感,讓學生在漢語言視聽覺下不假思索地從感知語言文字而立刻理解語言文字所表示的意義,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發揮。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適當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比較法就是將漢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有關內容放在漢語言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大背景下進行對應的類比分析和對比分析,指出教學內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加深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文相關內容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無論是在教學兼重還是以教為主或者是以學為主的教學體系中,都可以靈活運用,從而達到傳遞知識信息、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因此,積極探索可行的教學方法並付諸於實踐是針對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文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
國家應該在資金、師資上給予傾斜,對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加大投人力度,在少數民族教師隊伍建設上要把培養、培訓本民族雙語教師作為重點,配備懂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工作人員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及教學研究部門從事這項工作,按照少數民族教育的內在規律要求分類指導,促進雙語教學的發展。政府有關部門應設立並劃撥專項經費,制定出科學的語言規劃和語言文化政策,為少數民族雙語教學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財力方面的支持。建議借鑒國家針對內蒙古自治區及其他少數民族在保護民族語言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如採用「三免一補」政策,從中央、省、縣財政方面在資金上重點扶持民族語言教育,實行少數民族語言15年免費教育,減免少數民族族學生的學費、書本費、住宿費,在生活費、交通費、學慣用品費方面予以補助,進而激勵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熱隋,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上民族學校的後顧之憂,並採取少數民族授課集中辦學的方式,扶持少數民族語言授課。
❹ 內蒙古地區雙語教育政策
內蒙古自治區教研室在研究使用教材過程中,按照授課時數對教材內容和使用要求進行了適當調整和內容壓減。一方面在遵循國家課程標准和保持單元知識體系完整銜接的基礎上,對課程容量進行了壓減。
重點對精讀篇目進行了調減,明確了精讀、跟讀、自讀和課外閱讀篇目,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對教學評價也提出了基本要求,各地在確保落實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可結合教師和學生實際適當拓展教學內容。
(4)莎車縣教育局雙語教學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為順利推進民族學校國家統編教材的使用,有效提升教育質量,在過渡期建立輔導員制度,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課外閱讀、作業輔導、答疑解惑等方式的課後服務,與國家為學生減負的政策並不矛盾。在中小學開展課後服務是拓展學習空間、發展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為規范課後服務,自治區教育廳等5部門今年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規范了課後服務的對象和時間:原則上小學不晚於17時30分,初中不晚於18時。同時對服務內容和形式也作了規范。小學一、二年級以團隊活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手工操作類為主;三至六年級以課外閱讀、作業輔導、興趣小組、團隊活動、綜合實踐為主;初中年級以作業輔導、答疑解惑、課外閱讀、社團活動、綜合實踐為主。
民族語言授課學校輔導員開展課後服務,是根據學生需求和家長的願望組織進行的,是對常規教學的補充和正常學業的輔導,不屬於增加學生額外課業負擔行為。
❺ 雙語教育的發展情況
從雙語教學的屬性看,國外大體可以分為添加性和縮減性雙語教育兩種類型。添加性雙語教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第二語言或外語 作為教學語言,目的不是准備替代學生的母語或第一語言,而是培養學生掌握兩門語言。 縮減性雙語教育是指用第二語言或外語替代學生的母語或第一語言,如美國對少數民族語言學生實施過渡性雙語教育。我國雙語教學明顯具有添加性雙語教育的特徵。從實施雙語教育的背景看,外語教學質量低是全球性的普遍現象,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認識到,僅僅依靠開設一門外語科目,絕 大多數學生只能掌握有限的外語,很難達到精通外語的程度。
雙語教育不僅在加拿大、美國、紐西蘭、盧森堡等雙語國家或多語國家實施獲得了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單語國家實施也獲得了成功。 反思我國的英語教學,我們的英語教師教得非常努力,學生也學得非常辛苦,但是效果卻不理想,所以我國部分學校實施雙語教學也是一次嘗試和探索。
從雙語教育的師資看,雙語教學重點首先是學科內容,其次是外語。作為雙語教師,他們不僅要會外語,也必須精通學科內容, 世界各國都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我國現有的雙語教師基本上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系統的雙語培訓,他們從事雙語教學還大多出於自願 的性質。
從實施的方法看,首先究竟應該選擇哪些學科實施雙語教學?世界各國的普遍趨勢是,首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技術、計算機等學科實施雙語教育。
一是因為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涉及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間傳說,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語講授比較困難。二是這些學科 具有較強的國際共通性,其表述、詞義、專業術語的理解和詮釋比較一致。三是選擇這些學科實施雙語教學,便於學生日後進入全球 科技領域的國際交流。
其次是雙語教學與英語教學應該並存。在處理雙語教學與外語學科教學的關系時,國外的通常做法是:雙語教學與外語學科教學 並存,外語教學可以解決雙語教學中出現的語言問題。
第三是實施雙語教學必須堅持自願的原則。在國外,家長有權選擇和決定子女是否接受雙語教育。在這一點上,我國雙語教育應該避免出於功利、贏利、爭奪生源或其他目的,強迫學生接受雙語教學的現象。
從雙語教育的政策支持看,許多國家雙語教育的初始階段都是民間的、地區的或學校的自發行為。隨著雙語教育規模的擴大和教 學效果的顯現,雙語教育逐漸得到政府的認同。我國雙語教學實驗已經開始,相關法規和政策比較滯後,應盡快研究和制訂有關雙教學的政策與法規,使得雙語教學有法可依。
從雙語教育的科研情況看,國外雙語教育已經經歷了100多年漫長的研究歷程,跨越了負面影響時期、中性影響時期和積極影響 時期,建立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
我國的雙語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在研究上還存在重雙語國家的研究,輕單語國家的研究;重經驗介紹,輕理論研究;重爭論,輕實證研究的傾向。應該堅持「擺事實、重資料、講道理」的態度,進一步深入雙語教學實踐進行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重點科研雙語課題「中國中小學漢英雙語教學體系研究與實驗」課題組組長張志遠教授稱,如果不設立一個權威機構對雙語學校進行教學質量跟蹤評估,雙語教學將會流於空談,沒有實質的內容,根本無法從本質上提高中國中小學生的英語水平,更不要談培養一批能進行國際交流的高端人才。沒有一個權威的評估機構,雙語教學必將陷入一片混亂。
「全國學習科學研究會雙語研究中心」是集雙語教育方法、理論研究、雙語課題實驗、雙語師資培訓、雙語教材開發及雙語教育推廣於一體的教育科研機構。雙語學習研究中心擁有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英語教育研究員「十一五」科研重點雙語課題組組長張志遠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專家教授、全國各地中小學特級教師和英語雙語教研人員以及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具有資質的優秀雙語教師團隊,有著豐富的雙語師資培訓經驗。經過三輪面對面的洽談,作為企業家的王忠和和作為學者的張志遠終於走在一起,學界和企界的結緣勢必會催生一種新型的合作模式。
在全國雙語學習研究中心的學術指導下,同升湖學校在雙語師資的培訓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模式。藉助雙語研究中心有著幾十年豐富教學經營的專家團隊,對本校教師進行基礎技能的強化培訓和指導。
從事多年英語教學,全國雙語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曉軍老師介紹說,「同升湖學校在師資培訓上形成了三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將英語老師培訓成為雙語老師,提高英語老師的學科知識和教學技巧。第二種模式,是將學科老師培訓成雙語老師,增強學科老師的英語水平。第三種模式,引進英語水平高,學科知識強的專業老師。這種培訓不單單是教師業務能力的培訓,更是一種現代教育理念的培訓。此外,學校特別注重青年雙語老師的培養,著重對雙語教學能力的培訓和提高,把年輕骨幹老師推到雙語教學的第一線去鍛煉。」
有系統的師資培訓,使同升湖學校成為屈指可數的雙語教學示範性單位,並給省內其他地級市學校輸送了大量優秀的雙語師資,全省雙語教學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❻ 在新疆全面實行雙語教學的意義何在
雙語現象,是指個人或集體使用兩種語言的社會現象。我國少數民族中的回雙語現象是一個長期存在的答社會現象,而雙語教學是民族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正確地認識這一社會現象,恰當地解決雙語教學中的問題,對於改善民族關系,增強民族團結,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繁榮民族經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❼ 如何開拓創新提高雙語教育教學質量
摘要:來本文通過對「自雙語」教學的意義和現狀的分析,提出在南疆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抓緊學前雙語,搞好幼兒園教育.再次因地制宜,把教書育人放在第一位,堅持以人為本;選擇合適的雙語教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關鍵詞:雙語教學;語言學習;教育課程;維語;母語中圖分類號:G6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4-0228-01引言語言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進行學習,工作的工具,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於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有利於增強各民族少青年的祖國意識和中華民族認同感尤其是對少數民族而言,學好母語的同時要學好作為國語的漢語是非常重要的.說起新疆的雙語教學,算得上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有史記載的漢代。(剩餘0字)
❽ 新疆雙語教學的重點是什麼
1、國家一體
中華民族關系形成 「多元一體」 的格局⑶,在這些具有不同種族、民族背景和不同語言宗教多元文化傳統的公民們中逐步建立了新的「國民認同」,培養與加強全體國民對 「中國人」 「中華民族」 的認同意識,各族民眾逐步把「中國」看作是一個具有共同多元文化和歷史的共同體,明確地把國民意識置於各個民族、宗教群體之上,淡化民族特殊意識。
在一個擁有多民族的國家中,為了達到各民族在各個領域的相互交流,維護國家統一政體,各民族必須要擁有一種共同的族際語,它的選擇是這個國家的各民族的歷史與現實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社會因素所決定的,中國的族際語就是處於主流文化地位的漢語,這是山中國幾千年各民族歷史發展與現實的政治、文化、經濟等多方而社會因素所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只要是中國人都應學習「漢語普通話」。
因此,在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從小加強雙語教育對形成國家一體和歷史的認同具有積極的作用,學做一個愛國的人,對祖國的熱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2、文化多元
中國傳統中把少數民族「多元文化化」的成功思路⑷,我們應繼承下來,不同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上的多彩多姿,保留與發展各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促進各個民族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在經濟上共同發展,在政治上平等相處,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大團結有著重要的意義。
新疆多元民族多元文化資源特色鮮明、豐富多彩,少數民族多元文化源於自然,源於生活,具有悠久燦爛的民族歷史,魅力無窮,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重要表現形式,是整個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和寶貴財富。從學前教育起始,繼承和發展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和優良傳統文化,弘養優秀民族多元文化,建立一個具有本土特色的,融會多元文化兼容並包的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是發展多元文化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
3、社會發展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逐步提高,漢語己經成為當今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漢語言文字不僅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文字,還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只有學習掌握了漢語言文字,才能擴大自己的視野,才能真正談得上面向全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漢語學習同時也是適應人才競爭的需要,隨著競爭機制己滲入人才市場,經驗告訴我們:少數民族學生要使自己在人才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就必須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成績,其中包括漢語成績,才能適應現今人才市場的新形勢。
「扶貧先治愚,治愚先育智,育智靠旱抓」,重視幼兒語言關鍵期的教育,通過發展學前雙語能力,達到提升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素質的目的,也是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項事業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❾ 為改善英語教育現狀,為中高考生提供教育資源,開創雙語教育新局面,無怨無悔奉獻畢生的精力,終老在講台上
的確,中國的教育制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管學生的特點而全面輸入的內教學,沒有結合對學生容的分析,注重在書面的考試中,即使考試的再好出去面對社會也難免會碰壁。這樣的學習只能讓一般的學生太過被動,而不是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