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中國教育教學制度要進行改革
改革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教育體制更不上時代的需求,第二體制本身的缺陷。我認為專中國教育體制改屬革是很有必要的,就舉幾個例子,(1)在小學生生課本中,為了故意宣揚真善美而虛假編造故事。(2)中國對學生教育上更推崇違背社會與人性的真善美,而不切入實際。(3)中國教育,對學生文化課外的能力培育,有著極大的忽視。(4)中國每年在擴招大學生,但是對中國在技術上或者社會行業上的人才卻是沒增加。(5)中國學生,更缺乏動手能力和社會協調能力,團結意識。(6)在中國教育下,學生普遍盲目沒有理想,不尊重知識,沒有社會責任。這是最恐怖的。如果中國教育不再作出改變,肯定亡國。
Ⅱ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為什麼要進行教育改革
Ⅲ 如何看待課堂教學的改革之一:為什麼要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一直是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改革的重點工作。在新課改背景下,有許多學校的校長把課堂教學的改革作為課改的全部內容來抓,於是也就把突破點放在了課堂教學的改革上,認為只要課堂教學改革能成功那麼「課改」就成功了。課堂教學的改革也就成了一所學校發展和改革的頭等大事。 其實課堂教學的改革是一件難度極大的事。要改變一種多年不變的教學模式並非易事,盡管課堂教學的改革已經喊了多年,但真正能在全國有推廣意義的典型事例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就是其「課改」的盲目性或者說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到底改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宣告勝利。那麼課堂教學改革到底應該怎樣進行呢?我們來聽聽專家們的論述; 我國著名教育家、華師大終身教授葉瀾曾經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做過精闢論述。她認為;過去的課堂教學主要是關注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重視知識的傳遞,忽視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等等。 葉瀾教授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就好比是一個教學的「大框架」。所謂「大框架」,即指把教學活動的性質框定在「特殊認識活動」范圍內的教學觀。教師在課堂教學行為中的表現,一般呈現出如下特徵:1. 完成認識性任務,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學目標設定中最具體的是認識性目標,淺者要求達到講清知識,深者要求達到發展能力。其他的任務,或抽象、或附帶,並無真正的地位。2. 鑽研教材和設計教學過程,是教師備課的中心任務。盡管也提出研究學生的任務,但大多數情況下,只是把學生作為一個處於一定年級段的抽象群體來認識,研究的重點也是放在學生能否掌握教材、難點在何處等,依然是以教材為中心來認識學生。教學過程的設計除了課程進行的程序外,重點是按教材邏輯,分解設計一系列問題或相關練習,在教師心目中甚至在教案上都已有明確答案設定。3. 上課是執行教案的過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是完成教案。教師期望的是學生按教案設想作出回答,教師的任務就是努力引導學生,直至得出預定答案。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角色。於是,我們就見到這樣的景象:課堂成了演出「教案劇」的「舞台」,教師是「主角」,學習好的學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群眾演員」,很多情況下只是「觀眾」與「聽眾」。以上就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大框架,在理論和實踐中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 這一傳統之所以具有超常的穩定性,除了因它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從教師的教出發,易被教師接受外,還因為它視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為主要任務,並提供了較明確的可操作程序,教師只要有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就能進入規范,依樣操作,理論也因此而得以廣泛傳播,逐漸轉化成實踐形式,紮根於千百萬教師的日常教學觀念和行為之中。總之,已有教學理論傳統之長,深入實踐主根之深,形式硬殼之堅,傳習的可接受性之強,都使今日教學改革面臨著強勁的真實「對手」,教學改革要改變的不只是傳統的教學理論,還要改變千百萬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他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這幾乎等於要改變教師習慣了的生活方式,其艱巨性就不言而喻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課改」往往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當實施素質教育降低了升學率怎麼辦?似乎素質教育就是只要發展學生的特長和多讓學生活動,不追求基礎學科的教育質量。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占教學總時數比例最高的必修課的課堂教學的改革,不會有本質意義上的進展,也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效應。 因此,我們面臨的任務不只是改變實踐,同時,還需要在對已有理論批判性反思的基礎上,通過對課堂教學的深入研究,通過整合與創造,形成既能揭示課堂教學實質,又能指導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的新理論,這同樣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可以說,在理論上我們已走近「百川匯合」的「入海口」,但還沒有見到浩瀚無邊的「大海」。 總之,把豐富復雜、變動不居的課堂教學過程簡括為特殊的認識活動,把它從整體的生命活動中抽象、隔離出來,是傳統課堂教學觀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視了作為獨立個體,處於不同狀態的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多種需要與潛在能力,又忽視了作為共同活動體的師生群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多邊多重、多種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創造能力。這是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現。
Ⅳ 為什麼要教育改革
因為出現問題了 所以要改革
Ⅳ 為什麼要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1、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培養會學習的人才
4、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1、只注重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主要表現有教師獨霸課堂,以 「灌輸」為主。教師對學生一百個不放心,對自己所教的內容一百個不放心,不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教師以教定學,學生圍著教師轉,順著教師的思路、教師的設計被動學習,教師思考最多的是我講什麼?很少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學?長此以往,學生習慣於被動學習,主體性逐漸喪失,學生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只注重知識傳授,忽視情感激發。教師的教學目標沒有體現三維性,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堂教學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上,忽視了過程與方法的探究,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生的學習過程考慮很少,教師只注重課本知識內容,忽視了教學的生成性和學生的差異,只關注書而不關注人,普遍缺乏對學生的情感激發。
3、只注重習題訓練,忽視能力培養。教學重點沒有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上,沒有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而是簡單使用題海戰術,把學生訓練成答題的機器,卻沒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學科集體備課與教學研究流於形式,沒有真正發揮集體的智慧。即使教研活動搞得比較好的教研組,所研究的也仍然是淺層次的教什麼。而沒有深入到深層次的怎麼教和為什麼要這樣教的問題。更有甚者,某些備課組只是簡單地交換教案和課件。
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模式——杜郎口中學「三三六」模式
「三三六」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的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的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1、課堂自主學習的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所謂立體式就是教學目標、任務是新課程要求的三維立體式,將學習任務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小組,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每個學習小組的集體智慧,產生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思考與交瀛所謂大容量就是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通過多種課堂活動形式展現,倡導全體參與體驗;所謂快節奏就是在單位時間內,緊扣目標任務,通過周密安排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
2、自主學習的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
三者的辯證關系是:預習包括知識構建、儲備、搜集信息及情感體驗,初步形成三維目標,它是展示課的基礎,沒有預習或預習不充分絕不進行展示,預習具有基礎性。展示是對學生預習的延伸與檢測,目的是通過全員合作學習,提升學習質量,讓同學們得到成功的體驗,具有激勵性。
反饋,是對展示過程中的死角進一步解決,保障人人達標,具有保障性。預習是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展示是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反饋是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是「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
預習模塊基本過程是,學生根據自學後對文本的把握,教師根據對課程標準的把握,通過師生共同討論,明確學習目標。通過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形式,初步達成預設的目標,並對自己找出的重點、難點進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礎上不斷生發新的學習目標。
展示環節是生生、師生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學生討論、闡述自己的觀念和見解。學生先就自己的預習展開交流,接著確定目標,然後由教師分配學習任務,一般是以小組為單位,這里的分配任務就是立體式教學的體現,原來一節課是在教師主持下,從頭至尾的「一條鞭子」教法,全體學生同時考慮相同的問題,打個比喻,就像學生食堂的打飯窗口一樣,一個窗口,一排好長的隊伍,如果多開幾個窗口,不就是提高效率了嗎?小組領到任務後,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自己或小組最佳的解答方案,完成後,各小組展現提升,其他組的同學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組展現時受到啟發,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由一條線變為立體式的網路。通過各組對不同任務的完成及展現提升,課堂容量加大。由於立體式教學,不僅課堂容量加大,而且教學進度加快。學生們的理解、掌握、體會,更深、更透、更快。
反饋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的認知、體驗、感受予以反思總結。本環節尤其突出「弱勢群體」,進一步檢查三維目標的落實情況,盡力達到不讓一名弱者掉隊,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全面、全體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等。鼓勵較弱學生在某一問題上主動向優等生拜師學藝,可以是同組的,也可以是他組的。
3、課堂展示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預習交流、明確目標的環節,通過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分組合作,即教師口述將學習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內,一般每組只完成一項即可;展現提升,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等;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組別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貫穿在一起,就構成了杜郎口中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的主體。
Ⅵ 為什麼要進行新課程改革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為什麼要課程改革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人力資本理論。其專注於經濟增長、不顧人的發展的教育模式在歷史上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
課程改革的目標
概括地說,這次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顯然,如果不根治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Ⅶ 中國教育制度為什麼需要改革
應試教育。這對於現代化人才的培養已經有些落伍。
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全國東西教育資源的差距,甚至現在的「學區房」就能看出每個城市都有資源分配不公。
腐敗。
Ⅷ 談談國家為什麼要重視教育改革,優先發展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只能算是思路~
教育作用的是人,人的重要性,對自身,對專地區,對社會,對國家,對人屬類的發展。(這算是從發展的眼光看是縱向)
從橫向來說,國際競爭。
從現實來說,教育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歷史的經驗教訓(日本等的經驗,中國某些地區落後的教訓)用事實做下對比。
Ⅸ 第一講 教育為什麼要改革
第一講 基礎教育的基本問題
一、 什麼是基礎教育
(一)基礎教育的內涵
首先我們就要來看一下基礎教育的內涵。大家可以想一想,相互也可以討論一下,你認為什麼是基礎教育。如果大家一下子不好說的話,你可以先從跟它相關和相對的概念入手,看看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對它的內涵的認識,可以從它與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義務教育、公民教育等相關概念的區別與聯系入手。
首先,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區別側重點在教育的層次上面。一是教育的高等層次,一是教育的中、初等層次。
其次,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區別在教育的性質方面。基礎教育是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屬專業教育,兩者性質不同。(有待討論)
第三、基礎教育與成人教育的區分,是教育對象受教育的年齡期和教育形式不同。一是兒童青少年期的學校教育,一是成人期的學校後教育,也稱非正規教育。
通過基礎教育與其他三大塊教育的全面分析比較,也就不難看出,我國教育新格局中的基礎教育,指的是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以下的幾童、青少年的普通學校教育。
因此,如果要給基礎教育下一個定義的話,我們可以說:
基礎教育是指人們生存、生活和發展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中小學校教育和必要的社會生活知識教育等。具體說基礎教育就是「幼、小、中學階段的學校教育,它是一個人由「自然人」變成「社會人」所必需的途徑。
了解了這一點,實際上也就可以看出基礎教育與義務教育之間的關系了。它們兩個並不是等同的概念。
基礎教育與義務教育
我國的基礎教育,不等同於九年義務教育。基礎教育分普通小學、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層次,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兩個階段,普通高中不屬義務教育;九年義務教育分初等義務教育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兩個階段,包括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兩類教育,九年義務教育不全部是基礎教育。既不能把普通高中教育納人九年義務教育,也不能把初級職業教育排除在九年義務教育之外。因此,基礎教育與九年義務教育不能簡單劃等號。
如果把基礎教育與九年義務教育簡單劃等號,就會帶來兩個不良的後果。一是擴大基礎教育的功能,讓基礎教育去包攬職業教育的任務。四十多年的教育實踐已經證實,基礎教育難以同時完成升學預備教育和就業預 備教育雙重任務。任意擴大教育功能,不切實際地包攬職業教育任務,就會導致基礎教育「千軍萬馬爭擠獨木橋」和培養的學生「就業無一技之長」。二是把初級職業教育排除在農村
Ⅹ 改革的目的為什麼要進行教學改革
【改革的標志】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准,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製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准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改革的目的】
1、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因此,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不僅決定了一定社會中的教育是否要進行改革,而且也從根本上決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標乃至規模。教育發展的歷史進程充分地說明了上述論斷。
2、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於此。
3、工業經濟時代的學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價值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即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生產者和勞動者,成為生產和消費的工具。學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經濟價值。然而,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關注,要求對教育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如果不著手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將嚴重影響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世界各國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原因也在於此。
4、同過去時代在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等方面的社會發展主要依賴於自然資源或物資力量相比較,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對於21世紀人類發展則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和人文素養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展,並能終身學習。
5、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既往的七次課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對於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總結】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承認,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同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肩負的歷史重任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第二,傳統的應試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
【現在的問題】
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於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課程管理強調統一,致使課程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這些問題的存在,以及它們對實施素質教育的制約及產生的不良影響,都足以說明推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