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本式課堂教學模式之教師如何備課
學本式教學模式就是課堂上關注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習者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通過專自主探究,合作等屬方式主動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各類學習活動,避免教師一言堂,讓學生在做中學。
Ⅱ 如何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對於教育者來說教育孩子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也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理想的課堂教學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
「沒有教不出的學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老師要表揚,會表揚。恰如其分的表揚能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激起他們的學習慾望,帶給他們學習的動力,揚起他們前進的風帆,引領他們駛向成功的彼岸。
表揚要有一顆誠摯的愛心,有一雙贊美的慧眼,有一顆適度的寬容之心。要一改挑剔、批評的態度,多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看待他們。要辯證地看問題,盡量地多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這是進行表揚的前提。
表揚必須實事求是
。對學生的行為評價要力求客觀、公正。對是對,錯是錯。不誇大,不縮小。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要實事求是,注重實際效果。
表揚要力求公平、一致。對不同的學生,無論是優生還是暫差生,只要任何學生有著相同的良好表現,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體現教師的一視同仁,公平、公正。
表揚應該適時、適度。在學生表現出良好行為、取得一定進步時,一般應馬上給予表揚,及時強化。表揚也應該有個度,太多的表揚會造成學生浮躁的心理,表揚變成了一種公式,這樣的贊賞就失去應有的價值和意義。表揚不能太廉價,也不能太過度。
表揚要講究方式、方法。公開表揚和私下表揚要雙管齊下。對一些帶有導向性、典型性的學生行為,應有意識地公開加以表揚。對一些高年級的學生,在身旁低聲的稱贊可能比在全班表揚更令他感到愉快,因為這會使他避開被議論、被嫉妒的境地。表揚不要隨便把學生進行比較。這是一種並不高明的教育手段。表揚的語言要隨機應變,含蓄又不失具體。
二、力促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營造課堂人文環境。要尊重學生,樂於接納學生,給他們以自由的寬松的心理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願意和你「交流」,主動地想「說」什麼。只要是學生真誠的、發自內心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都要尊重理解,並且讓他認識到是有價值的。如果老師放不掉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或者固守著自己的「權威」,學生說的不符合自己事先擬定好的「標准答案」,就加以否定,甚至給以批評,那麼交流是很難進行的。
要讓趣味性、開放性、綜合性的「對話式」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廣闊天地。
尊重學生個性特點。人生的美麗在於個性的獨特性,只有承認個性差異,尊重個性差異,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使學生走上自己的人生旅途,展示輝煌的一生。教師要做到「以生為本」,
針對個性特點,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鼓勵質疑問難。因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要重要得多。
三、切實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充分相信學生,盡量給學生機會。新課程不但從理論上提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且在實際操作上也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如教材內容減少、難度降低,目的是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更大空間。教師要甘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領導者,捨得給學生機會,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關注學生的弱勢群體。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屬於挫折承受力差,所以要幫助學生增強挫折承受力。讓學生認識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在挫折面前不灰心、不退縮。要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找出症結所在,發現弱點,力爭改進;發現優點和長處,振奮精神,樹立信心。學生將來都要走上社會,都要生存,必須從過去的精英教育真正轉向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Ⅲ 學本教育的學本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
學本教育的內涵、特點、理論淵源、發展性和前沿性等,決定它的教學實踐模式必然要超越40分鍾小課堂的局限,而呈現為一種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大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原則為「課前自學、課堂釋疑、當堂練評」。當前,這種尚在探索實驗中的大課堂教學模式基本環節包括:課前自學、課堂教學和課後拓新三部分。其中課堂教學環節又包括:課前導入、自學引饋、探究釋疑和當堂練評等四部分,其中第一個環節是輔助環節,後面三個環節是學本教育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具體流程圖如下:
課前自學———————————(課堂教學)———————————課後拓新
↓ ↓ ↓
前置引學——(課前導入——自學引饋——探究釋疑——當堂練評)——課後固強
課前自學又可稱為前置引學,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原來放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提前於課堂教學之前,進行前置性自學。課前自學一般需要在課堂自學中逐漸養成,並由低年級往高年級逐漸深化,因此,進行這種前置性學習,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引導,不僅要准確地、明確地揭示課前自學的目標,還要指導學生自學,教給學生必須的自學方法,使學生明確自學的目標和要求,總之一句話:要讓學生會學,並能基本掌握前置自學的知識和技能要點。如果出現課前自學確有困難或不能達到如期效果的情況,還要注意調控好課前自學與課堂自學的關系,切實提高前置引學的實效性。因此,在「課前自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通過一定的措施,不斷鼓勵和促進學生有效完成自學任務。
課後拓新也可稱之為課後固強,主要是指在課後要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的拓展創新和鞏固強化。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這是科學學習的起碼要求,也是尊重學生生命本體及其心理認識發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學本教育的教學雖然是大課堂教學模式,但核心仍在課堂。因此,其課堂教學環節的構成必然要突出體現學本教育的基本內涵和特點。
課前導入:這是輔助環節。一般的課堂教學都有,通常只用很短的時間去完成。
自學引饋:即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學並把自學的信息進行反饋。自學引饋首先是引導,然後才是反饋,二者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之所以把引導放在第一位,突出教師引導,就是要求教師不能聽任學生隨意、自由地反饋自學信息,而要運用教學目標來引領學生自學信息的反饋,進而在教學目標與學生反饋的自學信息的差異之間,尋找和生成課堂探究釋疑目標。
探究釋疑: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在自學引饋環節中生成的學習疑點進行自主探究,解釋消除疑問。在這個環節,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探究釋疑,教師要注意做到「雙突」「三明」。所謂「雙突」,就是既要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又要突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所謂「三明」:一是明確探究釋疑的內容。探究釋疑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後還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的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盡量不教。二是明確探究釋疑的方式。要注意師教生與生教生的有機結合,盡量是生教生,會的學生教不會的,教師主要是評定對不對,完整不完整,對「不對」或「不完整」的教師要幫助更正或補充。三是明確探究釋疑的要求。要不折不扣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不能就題講題,只講答案,而要探究出規律,讓學生知其所以然,還要提醒學生預防運用中可能出現的毛病,從理論到實踐為學生架起一座橋梁,以免學生走彎路。
當堂練評:指當堂練,當堂評。教師要保證練和評的時間在25分鍾左右,不得少於20分鍾。這一點,洋思中學蔡林森校長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里,強調的是「當堂訓練」,即「當堂練」。而我們除此之外,還要強調「當堂評」,即當堂評價、評講或評改。所謂「當堂練」,就是要讓學生當堂就能夠迅速、有效、有時間保障地進入到實踐中,把剛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訓練的內容就重在應用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不輔導,學生不請教,猶如「實彈演習」。「當堂練」之後,我們馬上進行「當堂評」,評的形式包括評價、評講或評改等,可以是教師評,也可以是學生互評,如果練習是學生用作業本的形式做的,還可以讓學生互相評改,或者先由教師評小組中的一個學生,再由這個學生評小組中的其他學生,輻射開來。這樣的教學,將特別有利於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有效掌控後進生,有效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外作業負擔, 並有效加強課外作業的針對性,切實提高課外作業效果。
Ⅳ 簡述"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應包含哪些內涵
以學生為本就是要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從學生根本出發,確立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主要包括:
1.以學生本體為本。教育本質就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
2.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就是指以學生的進步發展為理念。
3.以學生整體為本。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是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自20世紀中期以來,「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在西方國家教育界產生並得以迅速發展,本科教育正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已成為西方國家教育界的主流教育理念及教學模式。這一轉變帶來了一系列的變革,如學習方法、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管理、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等。
世界高等教育大會通過了與主題同名的大會宣言:《21 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以及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優先行動框架》。
《宣言》中要求各個國家和高等學校的決策者「把學生及其需要作為關心的重點;把學生視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負責的參與者,包括參與教育重大問題討論、評估、課程及其內容改革,制訂政策與院校管理等等」,並預言「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理念必將對整個世界21世紀高等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Ⅳ 如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構建學本式成長課堂材料
採取「三分」思維,精心謀劃推進方略。卓越課堂行動的方略,決定了行動的速度、精度和效度。沙坪壩區採取分項、分步、分層思維,有計劃、有實施、有評估地推進全區「學本式」卓越課堂行動。
Ⅵ 學本教育的學本教育與生本教育等的比較
(一)概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是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邱學華老師首先提出並付諸應用,爾後又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列入國家「八五」規劃課題,其特點是「先練後講」,即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2、「先學後教」是江蘇泰興洋思中學獨創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先教後學、課後作業」教學模式的顛覆性改革,一堂課總要從「先學後教」的「學」字開頭,這個「學」是自學的意思,「學」是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任務、有既定目標的自學,學生的自學成為一堂課的起點,是這種課堂教學模式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必須符合「四明確」要求: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
3、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
4、「學本教育」是由陳慶創立的與「教本教育」相對立的教育理念。「學本教育」是指立足於現代先進教育理念和素質教育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學生的生命本體,為學生會學、樂學、善學而設計,並以促進學生的幸福成長和終身可持續和諧發展為歸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
(二)創立時間不同
1、嘗試教學法於1982年誕生。
2、「先學後教」誕生的具體年份不詳,大概於1990年前誕生。
3、生本教育於1999年誕生。
4、學本教育於2011年誕生。
(三)內涵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內涵包括:(1)學生先嘗試;(2)教師後教學。
2、「先學後教」的內涵包括:(1)學生先學(自學);(2)教師後教(點撥);(3)當堂訓練(檢測)。
3、生本教育的內涵包括:(1)以學生為本;(2)以生命為本;(3)以生動為本;(4)以生長為本。
4、學本教育的內涵包括:(1)以學生為本;(2)以學習為本;(3)以主體性學習為本;(4)以會學為本;(5)以自為之學為本;(6)以學習能力為本。
(四)特點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特點是:(1)先試後導;(2)先練後講。
2、「先學後教」的特點是:(1)面向所有學生,尤其要關注後進學生;(2)目標明確,時間管理嚴格;(3)緊扣目標要求,重視學情反饋;(4)高度重視課前的備課、預習和課後的作業、輔導等各個環節,將課內外的教學活動統一為一個有機整體;(5)整個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機過程;(6)來自普通的農村學校的實踐,朴實易行,可供借鑒。
3、生本教育的特點是:(1)突出學生;(2)突出學習;(3)突出合作;(4)突出探究。
4、學本教育的特點是:(1)突出學生;(2)突出自為;(3)突出會學;(4)突出學習力;(5)突出發展力。
(五)教學原則不同
1、嘗試教學理論的教學原則是:一、嘗試指導原則;二、即時矯正原則;三、問題新穎原則;四、准備鋪墊原則;五、合作互補原則;六、民主和諧原則。
2、「先學後教」的教學原則是:解放學生,尊重學生,依靠學生。
3、生本教育的教學原則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少教多學,不教而教。
4、學本教育的教學原則是:授人以漁、自為之學、課前自學、課堂釋疑、當堂練評。
(六)學習過程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五步教學程序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不斷啟發指導下以及學生不斷地嘗試中逐步完成的:(1)提出問題→(2)學生嘗試→(3)教師指導→(4)學生再嘗試→(5)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也反映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客觀性。
2、「先學後教」的學習過程是:(1)「先學」,即學生看書(讀書)、檢測;(2)「後教」,即學生更正、學生討論、最後教師點撥;(3)「當堂訓練」,即當堂完成作業。
3、生本教育的學習過程是:(1)領受——學生自學,完成前置性作業;(2)領悟——課上小組討論,交流學習感受(學習所得和困惑疑問);(3)提升——班級展示,把自主先學、小組討論的成果在全班展示。
4、學本教育的學習過程是:(1)目標指引;(2)自學感悟;(3)發現問題;(4)探究釋疑;(5)訓練提高。
(七)教學過程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是:(1)出示嘗試題;(2)自學課本;(3)嘗試練習;(4)學生討論;(5)教師講解。
2、「先學後教」的教學過程是:每門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再做課本上的練習題。教師當堂布置作業,當堂檢查,課後不留作業。「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老師真正意義上的教,而是老師對學生做的練習題做出評判,個別不會做的由教師指導。
3、生本教育的教學過程是:(1)前置作業的設置;(2)課前檢測題的設計;(3)課堂學習的引導組織;(4)課後鞏固題的布置。
4、學本教育的教學過程是:(1)目標指引;(2)自學引饋;(3)探究釋疑;(4)當堂練評;(5)課後拓新。
(八)大課堂教學(課堂內外的教學)理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2、「先學後教」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3、生本教育的大課堂教學理念無顯著體現。
4、學本教育的大課堂教學理念有顯著體現,大課堂教學理念由「課前——課堂——課後」三環節構成,包括:(1)課前自學(前置引學);(2)課堂教學;(3)課後拓新(課後固強)。
(九)小課堂教學(課堂內的教學)模式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基本訓練;(2)導入新課;(3)進行新課;(4)鞏固練習;(5)課堂作業;(6)課的小結。
2、「先學後教」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先學;(3)後教;(4)當堂訓練。
3、生本教育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領受;(3)領悟;(4)提升。
4、學本教育的小課堂教學模式是:(1)課堂導入;(2)自學引饋(由低年級往高年級逐漸把課堂自學引向課前自學);(3)探究釋疑;(4)當堂練評。
(十)核心理念不同
1、嘗試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可以表述為:先練後講,學生為主,自學為主,練習為主。2000年10月,邱學華完整地提出了「學生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的新觀點,形成了嘗試教學理論的核心。
2、「先學後教」的核心理念可以表述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讓每一位家長放心。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過程全部都是學生自學,教師由講授者變成組織者,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不是一種方法,而是一個原則,要真正把學生解放出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人人參與,個個展示,體驗成功,享受快樂。
3、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先學後教,先練後講,以致達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4、學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授人以漁,課前引學,先學後教,當堂練評,以達到「無為之教」(教是為了不教)和「自為之學」(學是為了非教)的目的,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和終身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