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帶動課堂教學改進

帶動課堂教學改進

發布時間:2021-02-27 19:27:39

1. 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要進行成功的教學,不僅要學習新課程標准理念、理解其內涵和意義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還是要在情感上認同,大膽去除傳統模式化教學的束縛,根據新課程標准教學的理念將其自覺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主動地摸索、反思、積累教學經驗,盡快探索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方法。優質課比賽總結會發言。
一、刪繁就簡,標新立異
新的課改教材在內容編排上進行了諸多的改進,而教師因受傳統教材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中往往擺脫不了束縛,該少說的不少說,該精講的不精講,顧此失彼,所教內容既無重點,也無重心,讓學生無所適從,造成課堂效率低下。其實,只要加以分析,新的課改教材無非就是在原有教材基礎上的重新編排和取捨,使之更趨科學合理,很多內容增加了學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挖掘教材,並把教材內容讀懂吃透。在此基礎上,針對每一節內容,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該合並的合並,該分解的分解,該講的地方精講,不該講的地方不講,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數學主要的學習方式。
二、注重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
學生要實現主動發展,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數學教學是教師思維與學生思維相互溝通的過程,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這種溝通就是指數學信息的接受、加工、傳遞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師生之間的數學交流和信息的轉換,離開了學生的參與,整個過程就難以暢通。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僅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還能提高學生的素質。
那麼,如何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首先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效果應以學生主體功能的發揮是否充分來衡量。離開了學生的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沒有意義的。教師的「導」要具科學性、啟發性和藝術性,要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由於數學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識的應用,都貫穿著人類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充滿著人類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親自參與這些創造性活動的過程,從而實現開發智力和能力、提高創造思維的品質、增強創造力的目的、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利於學生參與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進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1.參與數學概念的建立過程。數學概念的形成一般來自於解決實際問題或數學自身發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義常隱去概念形成的思維過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概念的建立過程,不僅可使學生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於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2.參與公式的發現過程。數學公式定理形成過程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經過觀察、分析,用不完全歸納法、類比等提出猜想,而後尋求邏輯證明;二是從理論推導得出結論。教學中的每個公式、定理都是數學家辛勤研究的結晶,他們的研究蘊藏著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而現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結論和推導過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發現過程,並且學生對這樣的問題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引導學生參與公式、定理的發現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3.參與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解決數學問題要指導學生按照弄清問題、擬訂計劃、實現計劃、回顧四個步驟來進行。例題教學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教師應啟發學生對一個數學問題從多方位、多角度去聯想、思考、探索,這樣既加強了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又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雖然學生獲得上述結果要花許多時間,但做這樣一題的價值要比做五題強,同時學生活動自由了,參與意識增強了,思維更活躍了。因此,花點時間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如果將學生規定在某種思路里,即沒有真正給予學生參與權和自主權,也會導致學生思維不活躍、不寬闊。數學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習與學生、教材與學生相互作用的場所。在課堂上應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喚起學生對數學的酷愛,讓他們在迫切的需求下學習,使他們把數學學習成為自覺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三、利用設問,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1.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是學生能否積極思維的動力。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在數學問題情境中,新的需要與學生原有的數學水平之間存在著認識沖突,這種沖突能誘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教師在創設問題時,衡量問題情境設計的標准有兩個,即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直接有利於教學目的。
2.啟發引導,保持思維的持續性。在合適的問題情境中,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但怎樣保持這種積極性,使其持續下去而不中斷呢?
(1)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數學學習是通過思考進行的,沒有學生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而思考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師提出問題後,應該給學生多少思考時間。實驗表明,思考時間若非常短,學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簡短,但若把思考時間延長一點時間,學生就會更加全面地回答問題,這樣合乎要求和正確的回答率就會提高。當然,思考時間的長短是與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密切相關的。目前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提出問題後,不給思考時間,要求學生立刻回答。當學生不能立刻回答時,便不斷重復他的問題,或者另外提出一些問題來彌補這個「冷場」。其實,這是干擾學生的思考,「冷場」往往是學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靜,實際上思維活動卻很活躍。
(2)啟發要與學生的思維同步。教師提出問題後,一般要讓學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時教師可作適當的啟發引導。教師的啟發要遵循學生思維的規律,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要強制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方法和途徑去思考問題。
(3)要不斷向學生提出新的教學問題。問題是教學的心臟,是教學思維的動力,且是思維的方向,數學思維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教師要不斷地向學生提出新的數學問題,為更深入的數學思維活動提供動力和方向,使數學思維活動持續不斷的向前發展。合適的數學問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① 問題要有方向性。這是指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要使學生的思維趨向於教學目標。②問題的難度要適中。這是指問題不宜太難和太易,難易之間要有一定的坡度。③問題要有啟發性。有的教師往往把啟發式誤認為提問式,認為問題提得越多越好,其實問題並不在多少,而在於是否具有啟發性,是否是關鍵性的問題,是否能夠觸及問題的本質,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用一塊打破成三塊的三角形玻璃引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時,教師問:「若帶I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若帶II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若帶Ⅲ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這就是一個極為關鍵性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它引起了學生的深入思考,並為學生學慣用「角邊角公理」奠定了基礎。
3.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上《平行四邊形》一節時,整節課採用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氣氛熱烈,學生回答也不錯。但課後筆者發現沒有一個問題是學生主動提出來的,這樣教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於是筆者認識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逐漸把問題習慣於拋給學生、要求學生回答轉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與引導學生思維、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
四、平時教學中應善於與中考和競賽內容接軌
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善於把學習內容與中考或競賽內容接軌。講課過程中,可讓學生在學習新課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在不自覺中接受中考試題或競賽試題的熏陶。在平時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做題,特別是各種中考題或競賽題,做完後善於總結,並把各種題型分解在每一節內容中,讓類似題型貫穿於學生的訓練中。
參加中考或競賽,要想獲得好成績,不是靠一個月兩個月的輔導就能見效的。首先教師要多做題,頭腦里要有東西,交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其次是在課堂上要多滲透。平時為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筆者每堂課都會留下一道或兩道有一定思考價值的數學題寫在黑板上,或競賽題或中考題,讓不同層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展開討論,從而在討論中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給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
在平時教學中,很多教師走入了一種誤區,認為學生多做題就能提高學習成績,於是題海戰術成了很多教師的法寶。殊不知,這不但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用談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了。
我們都有這么一種體會,許多學習數學的人,在20年甚至30年不接觸數學題後,卻仍能解出一些很復雜的數學題。為什麼?這里很重要的就是他們掌握了數學解題的思想和方法。中學數學中處處滲透著基本數學思想,如果能落實到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的思維活動上,就能在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方面發揮出一種方法論的功能。因此,只有讓學生掌握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才會游刃有餘、水到渠成。 其實,對中考或競賽試題,只要少加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的每一道題,都包含著一定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那種考試過程中靠碰熟悉題提高成績的做法說到底就是碰運氣,是不可取的。教師的精力應該用在平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上。
六、講課的同時給予學生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把教學看作是知識的傳授是傳統的教學觀點,也是落後於時代要求的。學習方法指導,簡稱數學學法指導,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只是為學生的認識的發展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即幫助、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教師應該做的是善於「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這也是新課改的要求之一。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應更突出給予學生學法指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做作業的習慣,都加以引導,使之更趨科學合理。要求學生學習時要專注,不受外界的干擾;要耐心仔細,獨立思考,不抄襲他人作業;要學會分析學習的困難,克服自卑感和驕傲情緒。
總之,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路,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七、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講究藝術
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信息載體,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教師語言的情感引發著學生的情感,所以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教學語言不僅要准確規范、嚴謹簡約、還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更要幽默風趣、比喻恰當。
事實上,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語言藝術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藝術性的辯證統一。這樣,教學水平自然就會不斷地得以提高。
八、善於與學生交流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與學生只有實現心靈的零距離,學生才會打開心靈的窗口,接受教師所傳授的一切。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是要有寬松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使學生無拘無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其聰明才智;二是要有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只有相互信任,教師輸出的各種信息才會在學生頭腦里暢通無阻,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三是要有期待,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任和期待,就會使學生得到一種潛在的鼓舞和力量。實踐證明,學生喜歡熱情和藹、敬重學生、耐心指導、誨人不倦的教師。有的教師雖然有比較精深的專業知識,對教材的分析、講授能力強,但是由於不善於和學生建立真誠合作的關系,師生之間存在感情隔閡,教與學不能協調配合,結果使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保證。
總的來說,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良好的自身素質是基礎,正確的學生觀是前提,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愛好是關鍵,優良的教學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

2. 淺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

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是多種多樣。從教的方面來看,最直接、最重要的無疑是課堂授課效果,而影響授課的主要原因在於老師的備課質量和適宜的教學方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規范教學環節;從學的方面看,在教學過程學生佔有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師生間的心理溝通也是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重要因素,為此,必須採取當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規范教案內容
對教案內容進行規范化,能夠提高備課的針對性。多年來,我校根據諸多老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借鑒其他學校的教學格式,在原教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項內容:教師在教案的開頭要寫「教材分析」,在當課課後要寫「課後小記」。根據教材分析可以了解教師是否能吃透教材,抓住教學重點,弄清教材重點與教學重點之間的聯系;課後小記包括本課成功與不足之處,學生的反映、學習中出現的差錯,教具的使用情況以及改進意見,課時的分配、教學的效果、本課的心得及經驗體會等。依據教案記錄的教師切身體會和存在的問題以及補救措施,可以掌握教師的授課情況,從而指導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二、完善備課步驟
教師備課應分為學期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課前備課和課後備課五步,其關鍵是課前備課。這不僅包括單純意義上的備課,還需要備教案,備語言、備教具、備感情、備教態、備學生。為此在開學初期進行教與學的聯系,初步了解科學學習方法前必需掌握知識的學習情況;在中期改變以往單方聽取意見、建議為雙向交流,每位教師寫出一份學生情況調查分析報告,將詳細情況及將要採取的措施以書面形式向學校匯報;通過一節科或一個課程教學情況的評價,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同時要求學生對教師任課情況,教課進度和質量,提出意見和建議,使教與學合拍,以便改進教學進程。在後期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總結性評價,一個學期或一門學科終結時對學生學習成績的總評,也是對老師教學質量的評定,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根據學習情況設立「優秀獎、進步獎」,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不等的物質獎勵,如:筆記本、鉛筆、鋼筆等;開展校級、班級表彰會,給學生以精神鼓勵。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創造條件。
三、優化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要實現師生以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質的消耗,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精講點撥。「精講」是要求教師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規律、聯系等必講之處,扎扎實實地講清楚、講透徹,揭示知識本質。更要注意在講授重點知識或主要結論給出之前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抓住學生思維契機,啟發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獲取知識。「點撥」是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進行「精講」,精講點撥時要注意科學性、針對性,根據不同內容、不同基礎的學生,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學不僅要重視結論的掌握,而且要弄清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抓住知識形成的源頭,把知識進行歸納,引導學生善動腦、多動口、勤動手的良好行為。
其次要系統訓練。是鞏固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訓練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從而達到教學的低層次目標,通過一些綜合性練習,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設計選配不同層次的練習題組時,應遵循「低起點、小坡度、密台階」的原則,使學生循序漸進,依次達成各層次的目標;發掘課本習題的潛在功能,使訓練題組有機結合。通過轉換問題的表達方式,改變問題條件、結論思路等,對課本習題加以深化、改造,進行變式訓練,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改題、編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和延伸。
然後練習要講評。講評要有選擇性,突出重點,簡明扼要,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不同類型的練習,講評要有側重點,對鞏固基礎知識的練習,主要講評學生的思考過程,澄清學生的模糊認識;對啟發智能的練習側重講評解題思路,讓學生探求最佳方法。
最後利用達標測試。測評題應覆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題目有淺入深,適當聯系以往所學知識並進行轉換。題型以客觀性試題為主,適度選擇解答較為規范的主觀題。學生完成測試後,教師要公布准確答案,讓學生自己評價,教師統計達成度,測評之後依據收集道德信息,濟濟進行補救教學。補救愈及時迅速,學生智能缺陷彌補愈容易,不久措施要根據學生達標情況隨時進行,也可以課下利用作業聯系補救或採取個別輔導指定學習內容,做到當日目標當日清,防止累積性誤差,使學生走入誤區。
四、溝通師生心理
目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夠和諧的現象比較普遍,已成為影響教師師教與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思想、情緒、情感等多方面的溝通,在思想溝通中,教師利用展開示範教育,必然會產生強有力的示範作用,這強有力的示範作用概括起來為感染力、說服力、激發力、推動力。在這些力量的感召下,學生才會更加自覺地調整自己,才能更深刻地領會教師的教學意圖,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情

3. 怎樣深化課堂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把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放在工作的首位。
(一)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著力提高教師素質。
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術、課內不達標課外搶時間的教學方法在部分教師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與素質教育相悖,嚴重阻礙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圍繞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羈絆,讓教師確立教改意識,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印刷了大量的有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材料,下發到每位教師手中,定期組織教師學習,聘請全國知名的課改專家來我縣對教師進行培訓,邀請先進地市的名師給我們介紹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不斷拓寬教師的眼界,開闊創新的視野,了解教學的新動態、新信息,激發教師自我鞭策,自覺教改的內驅力。老師們普遍感到,要提高教學質量,在觀念上必須樹立 「以生為本」「以學為主」的教育教學理念,著眼於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的教學思想;在實踐上,必須以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徹底打破課堂教學的沉悶氣氛,徹底改變一言堂,滿堂灌、滿堂練、滿堂問的狀況。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展現學習環境的「原生態」,才能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多年來,我們旗幟鮮明地唱響這樣的主旋律:高效課堂是打破制約學校發展瓶頸,突破傳統,走向名校的根本通道,而要打造高效課堂,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學生敢於做課堂的真正主人。
(二)解除校長思想束縛,為課堂教學改革搭建綠色平台。
校長的思想能否得到真正的轉變直接關乎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敗。對於校長們來說,大力推行課堂教學改革,會不會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這是長期以來令各基層學校普遍擔憂的問題。對此,我們堅持認為,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是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廣饒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而要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就必須解除校長們的思想顧慮。我們組織全部初中學校的校長到洋思、到杜郞口等課堂教學改革比較成功的學校參觀學習,組織校長深入學校搞調研,校長們最終統一了思想,深刻認識到改革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從被動聽從走向主動改革,自覺地帶領老師投身到了課堂教學改革中去。
(三)充分發揮教研員的主觀能動性,為課堂教學改革出謀劃策。
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切實轉變教研職能。按照「以研為主,研督結合,評研分離」的思路,實行縣教研員兩進(進學校、進課堂)三包(包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推廣、學科骨幹培養、教學規劃指導)制度。積極鼓勵教研員走出去,多聽、多看、多思考,要求大家高點定位,搶抓機遇,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在抓好自身建設的同時,鼓勵各學科教研員高屋建瓴,統籌全縣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每位教研員結合本學科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要有時不我待的強烈意識。結合本縣實際,確定出符合本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創新模式。力爭利用1--2年的時間,在新授課、講評課、復習課等不同課型上有新的突破並把成功的經驗在全縣推廣,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效率。教研員通過深入基層,和基層共發展同進步,不斷發現先進典型,大張旗鼓的為課堂改革吶喊助威,有力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健康和諧的發展,為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了確保活動實效,我們了實行捆綁式考評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縣教研員的角色定位,為他們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指導基層,拓寬了工作思路。
二、立足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內容。課堂改革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洋思也好,杜郎口也好,所有成功的課堂都是「以人為本」「以學為主」的課堂。因此,我們結合本縣實際,借鑒濰坊十中「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和東廬中學 「講學稿」 的成功經驗,確定了符合我縣自身特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導學導練,自主互動」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全縣進行實驗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將實施過程的四個環節作簡要介紹。
(一)自主預習:教師在每節課之前,都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利用集體的力量集思廣益,確定講學稿,制定好預習提綱。①預習提綱需提前一至兩天提供給學生,便於學生預習准備。②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多少,可靈活採用課代表在黑板上抄寫、教師出示小黑板、列印張貼於班級、印發給小組長乃至全體學生等多種形式。 ③根據預習提綱內容的難易,可靈活採用課外預習、課堂前部分時間預習或者整節課預習方法進行。④各小組要進行組內預習交流,歸納出小組集中的疑點或新發現的問題,便於上課時進行組間交流。這是學生搞好預習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生自主預習的依據。讓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教師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由每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這一步至關重要。我們認為:學生要參加小組討論,首先得形成自己的見解,否則就是無效的。因為沒有經過個體熟讀精思而匆忙展開討論如無源之水,表達的見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備深度,更談不上個性和創見,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容易掩蓋學生的思維困惑和學習困難,這樣,有些表面上氣氛熱烈的討論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與真正的問題是油和水的關系。這一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設計問題時要緊扣學習目標,重點突出,難易適中,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其二,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學什麼,怎麼學,多長時間完成,完成到什麼程度。最好是以板書、多媒體展示或者印發講義等書面形式,盡量不用口述。其三,獨立思考的成果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就勾畫出來,不能在書上勾畫出來的,一定要把想法在紙上寫出來,因為思維是混沌的,語言才是清晰的。
(二)小組交流:小組交流是調動學生積極研討、解決疑難困惑的的中心環節。因為有了學生個體的思考,就為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打下了基礎。但小組合作學習很容易流於形式,因此要建立科學的機制。我們的做法和要求是:①正確劃分小組。一般4-6人為一組,採用異質分組法,兼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個性差異等不同的方面,小組成員能互相搭配,努力做到優勢互補。②讓每個成員都明確自己的職責,尤其要注意發揮組長(一般是各組的1號)的作用,組長就像是「主持人」,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同時兼任「記錄員」,隨時記錄和歸納討論的成果,還要能以「檢查員」的身份對小組成員的發言作出評價,檢查成員是否完成學習任務。組長可以是確定的,也可以輪流值班,以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標准。③這里的小組交流是動態的,可以是組內交流,也可以是組際交流,也可以是全班展示,教師要充分參與進去,適時調整、引導。比如可以採取小組間互相提問的方法,以對比討論學習的成果,形成真知灼見。④小組評價要跟上。可以設計表格,由課代表和小組長聯合記錄學生的課堂發言、學習完成任務情況,在評價上注重學生的發展性,比如4號主動回答問題得4分,1號回答對問題得1分等。一周一匯總,評選優秀小組,設置「流動紅旗」,在組與組之間輪換。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了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每一個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學習過程進一步優化,課堂活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點撥釋疑:學生在充分自學,相互交流之後。解決了許多問題。但存在一些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點撥,答疑解惑。這一步也最能考驗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交流和展示的資源,一方面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和提示,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體驗成功,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示範、點撥、分析、講解等手段,促成展示過程中問題的化解。既要圍繞預設的教學目標和教材的重點、難點,也要兼顧動態生成的問題,解釋學生的疑惑。點撥過程要力求簡潔、透徹、明了。
(四)訓練反饋:改革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更高的課堂效率。看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知識掌握的生成度。簡言之,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關鍵在學生掌握得如何,因此有效的反饋很重要。課堂精練,是教師獲取反饋信息,優化課堂結構的重要環節。以前,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多練而不加篩選地搜集習題,使學生陷入題海,重復練習,無效練習,浪費了課堂有效時間,加重了學生課業負擔。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課堂練習題必須由備課組集體討論確定,以保證質量。二是練習題必須以投影形式出現或課前將練習題列印在紙上,以節省學生抄題時間,三是評講練習題時要突出其共性問題,個性問題,課後輔導,以提高整體效益。這樣做,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支配,便於他們深入思考,梳理、提煉知識要點,優化知識結構。此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創造性地設計作業,精編、精選練習題,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題目一般包括基本題和選做題兩部分。讓好學生吃飽,中下游學生吃好。切實解決了一言堂、一種模式、好學生吃不飽、中下游學生吃不好的現象。另外,測試題的用時多少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除單元檢測外,一般不單獨佔用一課時。檢查的方式也應是動態的,以書面為主,也可以是口頭檢測或者實踐操作等,要盡可能體現「堂堂清」的原則,在課內完成,並及時把結果反饋給學生。
課堂教學改革活動開展以來,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思路、學生觀等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得以體現和落實。主要體現在:①學生參與面明顯擴大。②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意識得到充分尊重,自主活動的空間、時間在不斷擴大。③課堂的開放性、教學目標、學習主體的差異性原則得以落實。④教師對結論性知識的灌輸明顯減少,對科學探究方法的教育更加重視。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得出結論,已成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
三、科教一體,服務課堂改革。
1.科教管理一體化。為了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我縣非常重視科教管理一體化。在管理上,著重抓了兩項工作:一是抓校長。校長首先重視教育科研,要成為科研型校長。校長在堅持教育教學管理的同時帶頭從事教育科學研究,把自身的工作和科學研究結合起來,將教育科研作為自身工作的首要任務,通過教育科學研究,及時掌握教育改革信息,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不斷提高治校能力和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實踐告訴我們,校長參與教科研,不僅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帶動教師投入教科研,還可以促進學校領導層改進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掌握第一手資料,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這比一般號召更具有說服力。二是抓教研網路建設。在組織上,各鄉鎮有以鄉鎮業務主任或業務校長、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主的中心教研組;負責全鄉鎮教科研的組織、籌劃、落實工作。每個學科都相應成立了學科中心組,並給每位成員建立了業績檔案,由縣教研室對他們實行動態管理。每個中學都設立了教研室,負責全校的教研、科研工作。形成了教科研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實的教研體系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教研網路,教研教改工作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格局,很好地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工作。
2.以課題研究推動課堂教學改革。高效能的管理、高質量的教學、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無一不是一大批科研課題研究推動的結果。多年來,我縣高度重視課題的應用性研究,全面推行教研成果推廣首席負責制和學科教師全員推廣制度,教研員是成果推廣首席負責人,對論證立項的科研成果由全縣同學科教師全員參與實踐研究,激勵同學科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創新,區域性推進教改成果的推廣工作。「十五」以來,我縣共承擔市級以上課題70多項,試點學校達81處,課題已覆蓋了中小學全部科目。為了搞好課題研究,我們通過聘請專家講課、骨幹教師交流、外派教師學習等方式不斷加強對教師教科研方面的指導與培訓。通過教師培訓,大大拉近了教育研究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增強了教師的教科研意識,豐富了教科研方法,改進了教師的教學方法。
3.以常規化、制度化的教研促教改。為加強常規教學,縣教研室立足教學創新,制定了中小學教學常規,嚴格實行了全員、全程、全環節檢查過關制度,固定教研活動時間,強化集體備課,使教研活動制度化。許多學校把每周六下午作為學校集體教研活動時間,或觀摩外地優秀課堂教學實錄,或商討下周同學科教學進度、重點難點的處理、測試題的題型等;各學科教研組每周集中半天作為固定教研活動時間,組織開展聽課、評課、討論、學習等活動。絕大部分學校的教學、教研管理機構健全,設置合理、職能明確,能夠堅持開展半日教研活動,做到了教研活動制度化,規范化。許多學校將研究、探討課堂教學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不斷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4.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作用。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我縣一直重視名師的龍頭帶動和骨幹示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積極鼓勵名師通過合作項目、協作項目、集體攻關項目等帶動缺乏理論知識和方法技能的教師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採取結、通、幫、帶的方式培養本校的教科研骨幹力量,尤其是作為後備力量的年輕教師,使一大批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講科學、講方法、講效率,受到學生的歡迎。
四、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大練兵活動。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創新求發展,組織了多種形式的課堂大練兵活動,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一是結合蹲點視導,重點探討課堂教學模式,組織了各學科的「樣板示範課」;在組織樣板示範課基礎上,開展「全員公開課展評」活動,由各鄉鎮各學校承擔全員公開課的組織實施,根據各學科實際確立課堂教學創新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模式。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並重,積極開展優質課、優秀論文、優秀教案「三優」評選。二是圍繞教學創新開展人人上一堂精品課、觀摩課活動,課堂教學大比武活動,校內優質課及教學能手評選活動等。這些活動對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三是要求各中小學校結合本校實際不斷變革自己的教學方式,使之更有效的服務於教學,注重教會學生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地制宜,走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路子。這些活動,推動我縣的課堂教學改革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五、展望未來,躊躇滿志。
目前,我縣的課堂教學改革已邁向了更高的層次。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學校的辦學理念進一步端正,辦學行為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科研興教」正在成為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新的科研理念和思路初步形成;各項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工作進展順利,研究成果和實驗成效喜人。當然,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正處在一個探索、實踐的階段。也一定會存在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不會動搖我們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堅持走「科研興教,教研強校」的道路,建立和諧課堂,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我縣中小學發展現實的需要。

4. 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師的教學觀念問題。目前的課堂改革還有待進一步深化,部分教師仍然把教學工作重心放在知識的傳授和講解上,對學生「學」的問題重視不夠。
2.導學案的編制問題。教師們的集體備課還不夠落實,有的只是把書本知識以問題形式搬到導學案上,沒有對知識形成過程的誘導、沒有對學習知識過程的方法指導、沒有對學習活動的安排指令。
3.預習過程中的預測問題。教師對學生的預習重視不夠,沒有深入細致的研究,沒有認真的組織安排,學生之間的對學、群學過程沒有落實。教師對哪些問題是學生能解決的,哪些問題是學生解決不了的,還沒有做到心中有數。
4.展示過程中的表面問題。現在的展示活動只是過去教師講解的一種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來意義。並且這種替代式的展示,讓教學活動變得膚淺和直接,課堂上看起來熱鬧了許多,但熱鬧背後學生能力培養成了大問題。同時,由於學生的程度不同、參與度不同,很多學生還不能真正地動起來。
5.學習小組的建設問題。從學生的活動情況來看,學習小組還是一個鬆散的組織,沒有形成合力,小組長的職責還不明確,組內各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相互檢查還不落實,導致少數基礎差的學生還不能認真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落實情況也不太清楚,組間安排有的沒有做到同質。
6.反饋過程中的潛在問題。反饋不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它應該伴隨著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而教師這方面的意識還不強,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隨機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導致整個教學過程不能達到「以學定教」的要求,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比較低下。
7.學習評價中的激勵問題。教師們仍然以學生的學習結果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沒有把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勞動付出納入學習評價中來,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學生之間的點評還不能形成爭論的話題,不能真正發揮學習評價的激勵、導向、糾偏、深化等方面的作用。
8.課堂教學的監控問題。沒有對教師教學工作細節上的明確要求,對課堂管理還比較宏觀,教師的教學設計還比較粗糙;備課組不能及時地針對課堂上的問題進行集體研討,教師們對問題的研究和思考不夠深入,缺少有效的嘗試。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教師觀念要徹底轉變。課堂教學改革首先是對教師們的教育觀念進行革命,沒有教師們的「知識本位」的教學觀向「學生為本」育人觀的轉變,就沒有真實意義上的改革。教師們在以「知識為本」的傳統教學思想指導下,習慣了直接把知識講授給學生,替代了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所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和記憶。而以「學生為本」就要求教師們要把學習知識的任務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的任務就是組織調動、指導服務。傳統教學就好比是教師把做好的饅頭直接交給學生;現在要求教師們只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服務,讓學生自己來做饅頭。從這個意義上講,傳統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比較低,只要自己會「做饅頭」就行,而高效課堂對教師提出了很高要求,教師不但自己是「做饅頭」的內行,還必須具有組織調動、指導服務、協調溝通等方面的「領導人」的能力。「高效」的本質意義不在於單位時間內多完成了幾道習題,它的核心價值在於單位時間內學生的「自信心是否得到增強、學習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意志品質是否得到鍛煉、行為習慣是否得到養成」,學生能自己學會的知識佔多大比例。高效課堂更看重的是學生「投入學習的狀態」——是否有趣、是否深入、是否專注、是否愉快等。所以,構建高效課堂必須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對「人」的研究和調動上,教師必須從改變自己做起,與學生建立起一種志同道合式的朋友關系,不斷提高自己的影響力。
2.導學要堅持四個「必須」。一是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必須體現備課組教師的集體智慧,杜絕只有分工沒有合作的現象;二是問題的設計必須體現「誘導、指導」過程,並充分尊重學生的學情、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鋪墊性、誘發性、過度性問題;三是引導過程必須體現學法指導,導學案的語言表達要能夠引導學生去觀察、收集、聯想、記憶、思維、交流、合作、探究、自測等;四是必須體現教學目標的分步達成、學習過程的分層要求、學習效果的及時反饋,並在每個環節上都有時間上的要求。提供給學生的導學案主要內容是為學生自學設計的鋪墊性和引導性問題以及學習過程安排,需要補充的學習資源和習題,可利用多媒體、學習卡片等方式進行呈現。
3. 「四學」要注重落實。建議對學生預習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別是開始階段和新知識的學習階段,並建議按這樣的程序進行:教師導學。主要任務是組織教學、情境創設、激發興趣、設置懸念、激活思維、明確目標、提出要求等。學生自學。通讀教材,整體感知;按照導學案鑽研教材,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並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一是要保證安靜的學習狀態,二是教師要善於觀察,並及時了解學生學的情況。學生互學。按照導學案的要求,相互檢查自學情況,並相互幫助,盡量解決不懂的問題和探究問題。互學的小組學生相對固定,並提出幫扶目標。組內群學。組內群學的主要方式是展示。首先要求組長對組內學生學習情況有充分了解,然後確定組內展示的內容,安排小組展示活動,重點解決還太明白的問題,這個過程要鼓勵人人參與。同時,組長要及時把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反饋給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參與到部分小組的活動中來。
4. 「主導」作用要在展示中發揮。一般來講,全班的展示是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深挖教材,培養能力,所以,對都會了的和都不會的問題不展示。需要展示的內容主要是:一是反映重點內容的核心知識和典型問題,二是在「預習」環節中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三是具有一定探究意義的、容易產生歧義的挑戰性問題,四是學生在預習環節自主解決不了但經過全員合作學習能夠解決的問題,五是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的問題。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鼓勵學生,增強自信;善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表達的條理性;善於鼓勵學生質疑、發現新問題,能非常機智地引導學生發表意見,形成思維碰撞,這是最能體現「展示意義」的事情,每當形成這樣一種局面時,教師要不惜時間,讓學生在充分的爭論中激發興趣,鍛煉思維。在新授課上,教者要在「新觀點、新發現」上做文章,而不是知識的難度,要重視利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社會資源,而不能僅僅局限於知識的傳授。同時,展示活動佔用的時間不能太多,要防止只有表面的熱鬧,內容選擇要精準,展示過程要精彩。
5. 「小組」建設要切實重視。要想辦法讓學生喜歡你這位老師,喜歡學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需要重視這三項工作:首先是學習小組的建設與管理。學習小組的建設與管理情況直接關繫到課堂教學改革是否能順利推進的重要保證,教師必須給予足夠重視,加強小組長培訓與指導,提高小組長的組織、協調、指揮能力,各小組自主確定奮斗目標和學習常規,明確小組長的檢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職責,適當組織才藝類的小組展示競賽活動。

5. 談談自己在教學中怎樣運用反思 改進課堂教學

對教學進行反思,可以克服思維定勢,使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使自己走出「教書匠」的行列。面對新課標,我是從如下幾個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學:
1、是否關注知識的熱點,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知識爆炸的時代,信息革新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及時地捕捉一些社會生活中的熱點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2、是否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生產實踐來活化課堂?學習的目的就是把知識運用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根本宗旨。
3、是否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是否為學生的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打基礎?教學最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會學習和具有實踐技能是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最基本的能力。
4、是否讓學生參與教學,在合作中自己主動去思考著學習?社會分工的細化,需要合作。合作,是事業成功的保證,是未來社會人必要的素質之一。
5、是否將問題和過渡設計得科學巧妙,使新舊知識發生合理而自然的聯系?課堂就像是一個故事,需要自然而流暢的結構。問題的創設,可以減少學生學習的障礙,可以給學生一個清晰的思路,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6、是否知道學生的學習困難?如何改進?如何調整自己今後的教學?教學是師生雙方心靈的「互動」,需要相互了解,需要「對症下葯」、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教學。
有了問題。就應該行動。通過反思,知道了自己教學的「得與失」,就要考慮科學與先進的調整對策。那麼,怎樣做好調整工作呢?我是以下幾方面展開的。
1、針對出現的問題,修改原教案中的不當之處。
2、寫教後札記。堅持每天寫出教學札記,把自己教學的「得與失」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參考。時間長了,也是一筆財富。
3、聽別人(包括老師、學生)的評價。教學反思,需要「鏡子」,別人的評價,學生的評價和反應,是最好的參照物。我們要虛心聽取別的老師的意見,積極地開展課後的學生調查工作,從中獲取改進的辦法。
4、與別人作比較。對別人的課堂教學進行分析,找出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結合自己的教學進行對照而「取長補短」。
總之,教學反思都應該有一個「問題——反思——新問題——調整和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並且把這一行為內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養成一種思維的品質,要讓反思成為習慣。當然,在反思中,我們還應該有挑戰自我的勇氣,有追求完美的精神和行動。同時,反思不可缺少理論的支持,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是進行反思的必要的前提。只有這樣,反思才能夠成為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6.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學校要把「構建有效課堂」當作抓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並通過教研活動、檢查考評、總結匯報等一系列措施,切實把課堂抓出成效,使之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師要根據各年級、各學科學生的基礎和特點,制定教學目標,使「向40分鍾要質量」真正落實到每一堂課,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
加強課堂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把功夫下在課前。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仔細備課,必要時採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備課。二是把力量放在課內。教師要盡可能做到讓每堂課都優質高效。三是把補困加在課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不僅要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要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問題。建議採取如下措施:建立學困生成長檔案;任課教師對任課班中的學困生做到心中有數,分層次教學;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學困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並及時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四是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習題、作業題。我們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注重效率。不僅要認真抓好備課、上課、布置與批改作業等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規范教學行為,而且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意識,抓好教學反思,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

7. 如何改進教學方法,實現高效課堂

首先,要提高思品課的課堂教學效率,關鍵在於備課。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現在的政治中考更加側重於對學生能力的考察,因此,在備課時要重點做好以下兩點:
(一)備課要做到全面。既備學生,即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學習的能力等;又備目標,明確新課程的教學目標,中考的方向等;同時還要備教材和教法,明確課文的重點、難點內容。初三的知識,理論性較強,備課時要重點考慮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懂。在了解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最好能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淺顯的例子對教學重難點內容加以講解,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這樣學生聽起課來才沒有那麼吃力。比如,講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時,學生覺得很難理解,我就拿本地村委選舉作為例子跟學生講解,使抽象的知識一下子變得簡單了許多。我覺得作為一名畢業班的政治教師,只有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才能在上課時做到有的放矢,講起課來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備課時要向中考的考綱考點看齊。我們的目標是中考,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滲透中考的意識,要熟悉中考考綱考點的要求,知道哪些知識是必考的,哪些知識是不用考的,哪些知識只是要求了解的。例如:講到第7課的「基本經濟制度」時,很多學生都聽不明白,而這一課在中考的考綱考點中涉及的又很少,所以我在上課時,對於教材作了一些刪減,對於課本上類似的知識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適當的略講,甚至不講,要大膽地進行必要的舍棄。考綱考點是中考的指揮棒,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得跟著它走。只有依綱扣本,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功夫,我們才能擠出時間來訓練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其次,要提高思品課的課堂教學效率,就要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講台前手持課本侃侃而談,學生們緊閉嘴巴,睜大眼睛,聆聽教誨,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是教學的中心,教師的話是真理,學生只能唯命是從,被動地學習,沒有一點積極性可言,課堂教學效率極其低下。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情感會促使學生去學習、去探索,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那麼,如何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採用問題教學法。「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問題是最好的學習誘因。在課堂上教師要巧妙地提出問題,刺激學生的求知慾望,調動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擺脫以往接受知識時思維的滯澀與定勢,在探究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激活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問題一般是圍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幾個方面來提出。比如:講到《了解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這一課時,我就按照這一思路提出問題,課堂氣氛非常的熱烈,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另外,課堂上還可以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的 「互助」形式。若干個人分成一組,集體參與討論,積極鼓勵學生對疑難問題各抒已見,並進一步討論問題的分歧點,讓他們不受拘束地暴露自己的思維,探求問題的正確解決方法。這種師生、生生之間的雙向信息交流,使學生的「愛動、樂於交往,愛表現自己」的心理要求得到充分的滿足,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採用豐富的教學手段。為了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網路、幻燈片、flash動畫、音樂、漫畫材料等,轉換學生感官體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筆者經常鼓勵學生自己上網或通過其他方式去准備與課堂教學有關的材料,例如在講初三的基本國情、國策時,我要求學生去網路或報紙上搜索與建國六十周年相關的資料,學生們熱情高漲,幾乎每個同學都找到了相關的材料,上課時我讓他們各自交流心得,同時利用他們所找到的材料進行教學的相關活動,令他們可以收獲成就感,更令他們興趣盎然。再比如我們初三中考要考國際國內最新時事,我們可以通過網路進行教學,直接在「時事一點通」網站上講解時事知識,這樣,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更高,教學效果更好。實踐證明,利用豐富的課堂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再次,提高思品課課堂教學效率還要加強學生的能力訓練。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能力,而能力的形成是在訓練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因此,課堂教學一定不能缺少能力訓練。每節課教師必須善於設計,精講巧問,即使是一般的課堂提問和練習也應該著眼於學生能力的訓練。提問時多採用「為什麼」,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索,而盡量少問「是什麼」。最好每一節課都要留足一定的時間給學生做些當堂練習,以達到當堂掌握的目的。在中考總復習的課堂上,加強學生答題能力的訓練尤其重要。近幾年筆者在中考總復習課堂上通過當堂做近年的中考真題和最新的中考模擬試題,反復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很快,課堂的教學效率自然水漲船高,中考成績更是一年上一個台階。
以上只是筆者對如何提高思品課課堂教學效率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提高思品課課堂教學效率任重道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閱讀全文

與帶動課堂教學改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